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策划方案 > 现代化法制展馆策划方案范文(精选3篇)

现代化法制展馆策划方案范文(精选3篇)

时间:2022-04-21 10:00:03 策划方案 来源:网友投稿

策划,指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定计划。它是一种策略、筹划、谋划或者计划、打算,它是个人、企业、组织结构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充分调查市场环境及相关联的环境的基础之上,遵循一定的方法或者规则,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系统、周密、科学的预测并制订科学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现代化法制展馆策划方案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现代化法制展馆策划方案3篇

第1篇: 现代化法制展馆策划方案

从现代性问题论及中国法制现代化

罗妤

【期刊名称】《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3(014)001

【摘要】现代性问题以理性精神为核心,具有"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双重特征.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问题的发展演进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明确的逻辑主线.以现代性问题为理论基础,我国法制现代化所面临的现代化与西化、法的现代性与法律传统、法治与德治等许多问题都能得到有力的阐释.

【总页数】4页(55-58)

【关键词】现代性;现代化;法制现代化

【作者】罗妤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江苏,镇江,212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920.0

【相关文献】

1.乡土社会现代化及其现代性问题简析 [J], 贾焕银

2.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现代性问题研究——以鄂西侗族村落枫香坡为例 [J], 李园园

3.马克思现代性哲学与中国现代性问题 [J], 赵凯荣

4.从现代化到现代性——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艺对现代性的探索 [J], 李世涛

5.走向现代化r——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现代性与文艺现代性 [J], 李世涛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2篇: 现代化法制展馆策划方案

朱台镇西单小学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临淄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临淄区教育局关于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临教发[2013]14号)文件精神,加快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步伐,确保按时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特制定学校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推进教育现代化,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是增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确保学校在办学思想、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学校管理等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为推进我区的教育现代化做出贡献。

二、组织机构

为了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立朱台镇西单小学“教育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李安刚

副组长:李永庆 路中新

成 员:贾方军 王殿信 孟宪国 张晓梅 韩克勇 王爱霞 王广厚

成员分工情况:

(1)总负责人:李安刚

(2)教育思想现代化:王殿信 韩克勇

(3)教师队伍现代化:李永庆 王爱霞

(4)教育资源现代化:贾方军 王广厚

(5)教育教学现代化:孟宪国 张晓梅

(6)教育质量现代化:路中新

(7)教育管理现代化:李永庆

三、总体目标

按照区教育局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相关文件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现代学生、现代教师、现代家长、建现代班级、现代学校、现代社会”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课题研究,努力实现学校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资源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教育教学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和教育质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四、时间安排

1 、2013年5月,宣传发动,规划论证阶段。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发动各处室及相关责任人对学校教育现代化情况进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制定学校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成立相关领导小组,落实具体分工,明确工作职责;确立研究课题及工作方向。

2 、2013 年6月至2014年8月,深入研究,推进落实阶段。  

学校各课题负责人针对推进现代化出现的问题拿出整改方案,根据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对所承担的课题进行工作状况评估,整理、分析相关资料数据并写出中期研究报告;邀请专家对学校的课题实施进行指导,使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力求全面和实效。

3 、2014年8月至2014年12月,总结提升阶段。

完成学校教育现代化的任务,迎接区教育局验收。收集、整理、汇总、提炼学校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的原始资料(如:论文、案例、视听资料、调查报告等),接受教育局的鉴定和验收,确保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完成2014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五、主要工作任务  

1、加大教育投入,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现代化。

学校要开源节流,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慈善组织、友好单位等为学校捐资助学,解决学校的资金问题。学校的优势在于校舍、操场等设施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但校园环境布置和维护、现代信息化教学设备、艺体器材的添置等缺少大量资金。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学校将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重新整修配备微机室和多媒体教室、实现全体教室交互式白板教学,注重学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建设高标准校园网,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另外,校园的绿化和规划布置要达到市级绿色学校的标准,使校园环境和谐优美,即是学园,又是花园。

2、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努力培养现代化教师。

学校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教师的现代化,学校将利用区教育局的“未来教育家”培养计划、区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等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利用“青蓝工程”等大力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利用“学校共读一本书”、基本功比赛、艺术展示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利用制度约束和文化引领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使全体教师争做名师、能师和儒师。

3、以人为本,推进教育教学体系现代化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努力构建现代化德育体系,落实一岗双责的“双师制”,在校内开展创建现代班级的活动;开全开齐三级课程,特别是校本课程,要以心理健康课和写字课为必修校本课程和儿童画、机器人、足球操等社团选修校本课程为基础,开拓校本课程资源,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陶冶学生情操;通过阳光大课间、体育节、运动会等活动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

4、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努力建设现代化学校。

在推荐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现代学校制度不可或缺。学校将建立教师民主管理委员会、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学区联谊会,争取各种力量支持、参与、监督学校管理;学校的安全工作是头等大事,建立综合防控体系,确保师生安全;学校的社团活动和“明德教育”是学校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保持、拓展的教育特色和品牌,要丰富内涵、扩大影响、重在落实。

5、改革质量评价方式,推动教育质量的现代化。

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对学生实行无分数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引进教学评价指标,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现代化的学生。

6、树立现代化教育思想,提升教育价值观。

通过文化引领、心态矫正、转变工作方式等,使全体教师摒弃传统教育观念,做到以人为本,做到师生民主、遵纪守法,依法执教;树立现代主人翁意识,鼓励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构建现代学校的民主形式。

引领教师遵循教育规律,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享受教育,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体会教育的幸福感。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的领导  

学校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地区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全面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学校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落实专职人员,负责推进教育现代化各项工作的研究、落实和实施。  

(二)加大教育现代化建设经费的投入  

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开展学校教育现代化相关配套建设,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完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工作制度  

加强对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措施,使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第3篇: 现代化法制展馆策划方案

 三、综合社会现代化的途径

  根据广义社会现代化理论,综合社会现代化是一种新型社会现代化,是尚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在21世纪做出的一种战略选择。

  在21世纪,发达国家只能继续推进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则有多种选择,例如,选择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或者选择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由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受到全球化的推动,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已经并将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扩散。在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吸引和影响下,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国家,有可能采取积极措施,协调推进两次社会现代化,试图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这是第三种选择。这种做法不同第一次社会现代化,也不同于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而是一种新型社会现代化。考虑到它采纳了两次社会现代化的内容,所以称为综合社会现代化。个人认为,我们国家在某些领域就正在进行着综合现代化。接下来就一中国为例,介绍一下综合现代化的主要方法。

   2、综合社会现代化的主要方法

   第一种,新城市化,城市化和郊区化并举。促进城市——郊区——乡村的动态平衡。郊区城市化其实质是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域受到城市扩张的影响,逐步向城市性因素和农村性因素相互混杂的过渡地域变化的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的外延扩张,位于城市边缘的地带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被发展成为新的城市。城市郊区化其实质是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使得村镇、开发区、工矿企业与城市、城乡相融连成一片,几乎是城区、郊区紧紧相连、不分彼此了。其意义在于,二者相辅相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过度集中、住宅紧张和交通拥挤状况,改善了城市工作条件,促进了人地关系的进一步和谐;促使城市产业、部门在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协调布局,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在生产、流通、生活、消费等领域的整体功能;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第二种,信息化和绿色化并重。全面普及因特网、绿色和生态友好的社会生活和观念。信息化是指社会信息化,我们国家的社会信息化进展,目前主要体现在“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工程的建设上。1993年我国政府根据国家建设对信息加工、处理、传输、交流的迫切要求,逐年开始实施一系列的建网工程,其重点工程主要包括“12金工程”。我国于1995年建成中国国际互联网络骨干网,与国际互联网络联接,接受并提供互联网服务。 

绿色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与谐共进,并能使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绿色化即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进,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它包括持续农业、持续林业和一切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绿色产业、生态工程、绿色企业生态教育等诸多方面。在构建信息化社会,强调快速便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不忘绿色生活观念。

第三种,社会福利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普及社会福利,建立高效的福利国家。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家满足人民需要的能力尚有待提高,因而将社会福利制度建设重点和优先领域放在社会保障领域,因而特别强调社会保障,长远来看,如果按照社会保障包含社会福利的理解来进行制度设计与发展规划的话,这非常不利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容易使人产生本末倒置和关系不顺的感觉,而且极为容易使人们误入歧途,无法正确地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处境下,中国社会政策优先领域与工作重点应尽快由社会保障向社会福利位移,并且在社会福利政策领域中同国际惯例尽快接轨,已成为摆在中国政府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第四种,社会创新化。全面普及创新,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创新型社会。大力宣传创新思想,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建设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建设创新文化,重在建构创新文化价值体系。要在发掘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创新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借鉴国外创新文化及其成果,构建和倡导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价值体系。要在全社会树立起以创新为荣、创新为魂的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科技进步观,开放协作的竞争观,树立风险意识,提倡理性的批判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爱国情怀,振奋民族精神。

  第五种,城市和农村现代化并重。同步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城乡协调发展。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是一种互动的发展关系,城市和农村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要使城乡最大限度地相互协调,需要通过合理的城乡规划来实现。以规划工作为载体和抓手,通过对城乡空间布局、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等诸多要素,实施综合部署和有效管理,因此,要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等关系,围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编制城乡一体化“大规划”。

  第六种,教育现代化。普及初等和中等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第七种,卫生现代化。建立公共卫生制度,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健康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基本形成了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国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近年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全民健康,加大卫生事业投入,调整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进展良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推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重大疾病防治进展顺利,妇幼卫生保健和卫生监督工作得到加强。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接近73岁,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水平。

  第八种,交通和通信现代化。普及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促进社会流动性。随着交通运输业加速向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对运输信息进行实时处理,成为摆在交通运输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可以说,无线通信是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的强大支持,交通运输业则是无线通信业最主要的行业应用领域。在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已使交通运输业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全面提升,为交通运输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第九种,劳动结构现代化。促进劳动力快速转移、劳动专业化、向知识社会转型。快速的劳动力转移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同时解决了城市劳动力短缺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劳动分工,让每个劳动力专门从事生产过程的某一部分。劳动专业化能导致更高的总产出,因为劳动者可以更熟练地完成某些加工任务,而且还能引人更专业化的机器设备来完成精度更高的工作。

  第十种,促进社会公平。扩大转移支付和税收调节,消除绝对贫困,提高分配公平性。参照国际惯例,立足中国国情,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指导下,中国目前的转移支付以一般性补助为主,专项补助为辅。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平衡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的政府收入的差距,以保证各地区的政府能够有效地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为社会提供服务。体现着社会公平性 。

 

推荐访问:展馆 法制 策划方案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