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共同富裕 > 城乡接合乡镇推进共同富裕的***镇实践经验总结

城乡接合乡镇推进共同富裕的***镇实践经验总结

时间:2022-04-12 13:00:03 共同富裕 来源:网友投稿

城乡接合乡镇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转承点,是撬动共同富裕的战略支点。城乡接合乡镇兼具城乡二元属性,决定了推进共同富裕的特殊性。**区***镇是城乡接合乡镇的典型缩影,近年来按照2004年时任省委书记***同志在***考察时提出的“要建设农民社区的新型城市模板”重要指示,以农民集中安置为支点,统筹城乡融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7年间,地区生产总值自24.5亿元增长至56.9亿元;财政收入自6000万增长至27.4亿元;人均收入自7136元增长至40055元。

***镇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探索

聚焦区位特色,把“产业兴镇”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城乡接合乡镇处于独特区位,能有效承接中心城区经济架构重组、产业链延伸、技术资金溢出,更有利于发展工业和服务业。***镇依托区位优势,加大拆迁安置力度,增加“点状供地”指标,破解土地指标要素制约,引导生产要素向以跨境电商、智能装备等为代表的“二产”“三产”集中,2020年实现gdp56.9亿元,三大产业占比为5.8:39.68:54.52,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

聚焦二元结构,把“城乡融合”作为缩小城乡差距重要手段。城乡接合乡镇面临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更加突出,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往往会遭遇“农业向工业转、农民向市民转、农村向社区转”的现实难题。***镇一方面,通过探索“变资源为股权、变资金为股金、变农民为股民”的股份制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旅融合、产村互动发展;另一方面,创新“村社融合”模式,以组织融合改革为牵引,健全网格网络,下沉职能部门,提升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实现村社职能集中。

聚焦人的城镇化,把“公共服务”作为民生保障的基本要求。城乡接合乡镇是城镇化、工业化的前沿地带,率先面临着“农民变市民”后的公共需求问题。***镇围绕安置农民的公共需求,加大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力度,通过集体积累与财政兜底相结合的方式,支持农村劳动力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完成社会保障体制的城乡并轨以及全镇近4万人口的“农转居”。同时,针对农民“上楼”后社区配套问题,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路、水、电、气、污、热、讯、绿、亮、公共交通一张网全覆盖。

聚焦管理难题,把“数字平台”作为社会治理关键突破。城乡接合乡镇是城乡“过度地带”,是“亦村亦社、多村混居、半城半农”多元形态的农村安置社区,其管理往往是村社双轨运行,导致职责交叉、服务落后等问题层出不穷。***镇积极搭建“一点两线十项功能”的社区数字化治理平台,以三和家园为试点,“线上+线下”相匹配,整合智慧党建、人员管控、全景地图、社情民意、养老服务、物业管理、智慧消防、出租监管、垃圾分类十大功能,运用“云共治”管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问题从事后处置、被动监管到事中告警、主动管理的提升,做到社会治理问题有效解决。

***镇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启示

坚持“分类推进”,突显差异禀赋。乡镇(街道)一级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节点,能在共同富裕中发挥城带乡的引擎作用。但各乡镇(街道)本身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都存在差异性,客观上要求推进共同富裕建设需要规划设计、分类推进、突显特色。如城乡结合部乡镇、典型农村社区乡镇、生态功能区乡镇等,其发展格局不同则路径也不同。***正是找准定位,充分发挥城乡接合部区位特色,以农民集中安置为抓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抓住“产业经济”,铸牢共富基础。共同富裕建设根本靠发展,关键在产业。探索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典型特征、普遍意义的共富之路。***处于城乡接合区域,从经济发展结构看,该镇“二产”“三产”占比远超“一产”,呈现重制造业、服务业的特征。正基于此,该镇着力做强“二产”“三产”,增加土地要素供给,壮大产业集群,探索出“做大总量、提高质量”产业发展之路。

发挥“行政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共同富裕建设离不开行政机制的统筹与调节,尤其是在城乡之间的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上需要行政力量平衡。当前,在城乡融合发展,基层较为关注如何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如何供给与分配好优质公共产品等问题。***镇围绕城乡统筹,通过行政机制引导市场机制,着力农村股份制改革,打通城乡生产要素流通壁垒,有效保障公共产品供给和农民权益。

着力“数字改革”,突破治理难题。共同富裕建设是个系统性工程,需找准切口,精准发力。当前。目前,***镇已累计安置农民近4万人,部分农民身体“上楼”,但生活方式还没有“上楼”,由此产生的社会治理问题增多。***镇以数字化改革作为撬动共同富裕建设的新支点,围绕社会民生需求,建设“一中心多平台”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推动数字化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普惠性等方面应用。

推荐访问:接合 实践经验 城乡 乡镇 共同富裕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