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疫情防控 > 疫情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对策分析9篇

疫情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对策分析9篇

时间:2022-08-29 17:50:03 疫情防控 来源:网友投稿

疫情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对策分析9篇疫情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对策分析 —81— 新冠疫情下书院制高校学困生帮扶实践探究——以南京审计大学润园书院为例 何宜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对策分析9篇,供大家参考。

疫情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对策分析9篇

篇一:疫情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对策分析

mdash;81—

 新冠疫情下书院制高校学困生帮扶实践探究 ——以南京审计大学润园书院为例

 何宜丽

 张雪红

 [摘

 要] 本文从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书院制高校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深入剖析在疫情影响下学困生帮扶工作存在的难点,介绍润园书院利用网络平台在学困生帮扶方面的实践探索,包括成立“一对多”学习互助小组、建立党员定向帮扶机制、开展“学霸笔记”分享活动、举办专题讲座辅导和加强家校沟通与交流等,以期为书院制高校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影响,提升学困生帮扶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冠疫情;书院制;高校;学困生帮扶

 近年来,网络上时常出现相关新闻,报道高校清退存在学业问题的学生。实际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教育规模与入学率都得到显著提升,但同时伴随着挂科、退学、延期毕业等学业困难问题。我们把出现上述学业困难问题的学生统称为“学困生”,学困生群体不仅给自身发展带来严重阻碍,也为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1][2] 因此,学困生问题已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难点。当前,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很多高校无法正常开学或者延迟开学,授课形式也从线下转为线上。缺少实体教学环境的约束,学生学习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监督与保证,这使高校学困生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

 与传统学院制相比,书院制模式在通识教育、综合素质养成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存在教学与管理相分离的问题,进而带来的学业困难问题更具有挑战性。疫情形势下,书院制高校应充分思考如何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响应教育部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做到“停课不停帮”,为切实做好学困生帮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书院制下高校学困生成因分析 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的教学管理单位在学院,学院负责教学相关事宜,日常事务管理单位在书院,学生以住宿社区为单位开展通识教育、社团管理以及相关素质拓展活动。因此,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的教学与管理是相互割裂开来的,造成学业困难问题更加严峻。经过文献研究与调研,我们分析导致书院制高校大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一)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指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较之于高中时期考上理想的大学这一明确目标,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会陷入较长一段时间的迷茫期。部分学生适应性差,在新生入学初期没有做好自身规划,容易产生松懈的心理,从而丧失奋斗目标,缺乏学习动力。[3]

 2.专业兴趣不足,缺乏专业自信。由于报考前没有深入了解专业情况,填报志愿时存在盲目跟风现象或者受家长影响较大,选择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部分同学进入大学后,发现报考的专业与自己的期待不相符,进而丧失专业兴趣。另外一部分同学由于分数问题,被调剂到非理想专业,对所学专业不了解,缺乏专业信心。

 3.自制力不够,学习自觉性不足。在应试教育阶段,学生和家长都面临沉重的升学压力,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学习有着严格的监督与约束,而进入大学后,受到的外部约束力大大减少,部分同学容易被外界诱惑吸引,学习自觉性不够,荒废学习。[4]

 4.心理问题造成学业困难。少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了心理问题,如原生家庭环境影响、高中学业压力过大以及进入大学不适应等。心万方数据

  —82—

 理问题的产生使学生纵有学习意愿,但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导致学业落后。

 (二)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指客观条件因素方面的原因。

 1.基础教育弊端的影响。应试教育阶段,学生面临沉重的升学负担,唯分数论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沦为“考试机器”,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家长和老师营造的氛围让学生误认为上了大学就进了轻松的乐园,无需努力学习,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此外,基础教育资源不平衡,造成偏远地区的学生教育水平低于发达地区,根据南京审计大学润园书院的学生数据可以发现,偏远地区的学生在数学、英语与计算机课程方面更容易出现挂科现象。

 2.任课老师的原因。部分任课老师备课不认真,不及时更新课件,上课时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失去听课兴趣。[5] 书院制模式下,学生和学院老师沟通少,二者缺少情感交流,难以产生共鸣。

 3.管理原因。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的管理以宿舍站区为单位,同一个宿舍的同学分布在不同专业,所学课程和上课时间不同,学生之间难以进行专业学习方面的交流,部分同学容易受此影响。同一个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布在不同书院,学生缺乏与直系学长学姐的交流,专业学习方面的朋辈影响不足。

 4.家庭教育的原因。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大学便已完成培养目标,可以彻底放松,无需再操心孩子学习,从高中时期的严加管教变成大学时期的放任不管。家长的态度会影响学生,让学生滋生松懈心理。

 二、新冠疫情下书院制高校学困生帮扶的难点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学生无法正常返校,常规的学困生帮扶策略变得难以施行,对学困生帮扶工作造成了严重阻碍。结合以往的学困生帮扶对策和当前疫情形势下的现实情况,我们发现新冠疫情下学困生帮扶工作存在以下难点。

 (一)缺乏实体课堂的学习环境 以往书院在学困生帮扶方面有着较好的实体环境,特别是课堂环境。书院老师可以通过深入课堂的方式,及时掌握学困生课堂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及时就学生情况和任课老师进行交流,书院学院联动,共同帮扶学困生。另外,书院开展的学习帮扶活动多在实体课堂开展,如考前辅导、学生志愿者答疑辅导等,都是在教室或书院活动室进行。而新冠疫情下的书院线上学习,缺乏实体课堂的学习环境,一方面,对学困生帮扶工作开展带来不便,学困生帮扶效果也变得难以把握,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营造统一高效的学习氛围。学困生同学本就相对缺乏学习的自觉性,缺少实体课堂的学习环境,让学困生帮扶工作更具挑战性。

 (二)老师监督存在不便 过去书院对学困生的帮扶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监督。书院辅导员通过深入学生宿舍、约学生到办公室等方式定期与学困生同学展开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状态、学习状态与生活状态,为学困生同学提供适时的建议和指导,以帮助学困生同学调整状态,积极投身学习当中。对于积欠学分严重的学生,书院会邀请家长来校,就学生学业问题进行商讨,共同研究出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案与帮扶措施。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不少同学未能如期返校,缺少面对面的交流,给书院老师及时掌握学困生的最新动态、督促学困生学习带来不便。

 (三)疫情影响学困生心理 根据学校心理中心反馈,部分同学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出现学习压力大、与家长矛盾频发等问题。对学困生同学而言,新冠疫情一方面影响外出,不利于身心放松;另一方面由于不能正常返校,需要在学期初补考的课程无法顺利参加,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面对新学期繁重的课程任务和积欠课程的双重压力,学困生同学更容易滋生心理问题。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将受到严重影响。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已经形成的心理问题未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将成为学困生帮扶工作的另一难点。

 三、新冠疫情下润园书院学困生帮扶的实践探索 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做出书院制改革举措。南京审计大学于 2014 年开始书院制改革,成立四大书院,润园书院是其中之一。润园书院自成立以来便高度重视学困生帮扶工作,在新冠疫情下,更是多措并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学困生提供帮扶服务。

 (一)成立“一对多”学习互助小组 为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扩大帮扶范围,在以往“一对一”线下帮扶的基础上,成立“一对万方数据

  —83—

 多”线上学习互助小组。通过前期的学困生需求调研了解学生需要重点辅导的科目,并在全书院范围内招募帮扶志愿者,从报名的志愿者中遴选出责任心强、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作为学习互助小组组长,带领 2-3 名学困生同学共同学习。学习互助小组自行商讨辅导时间,每周通过 QQ、微信等方式进行学习辅导,辅导情况由书院学习部同学负责监督考核。通过学习互助小组的形式,让同学们交流学习方法与理念,互相激励,进而提升学习成效。

 (二)建立党员定向帮扶机制 针对新疆、西藏民族学生,润园书院特建立党员定向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同学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学习困难学生以引领和帮扶。润园书院利用开展党建工作的契机,搭建“党建+帮扶”桥梁,启动“夜学微课堂”,根据新疆、西藏民族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发动支部党员同学定向、持续地通过 QQ、微信等线上方式为新疆、西藏民族学生提供学业支持与辅导,及时解疑答惑,提高该部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达到提升成绩、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开展“学霸笔记”分享活动 考虑到缺乏实体课堂的教学环境,学困生同学的听课效率和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润园书院学习支持中心邀请学习成绩优异、学习方法得当的同学为学困生同学进行笔记分享活动。针对学困生同学普遍反映的困难课程,“学霸”同学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整理出完善的学习笔记,并在 QQ 群里及时分享给学困生同学,作为其听课之余的有效补充。针对笔记中的重点与难点,同学们可以展开讨论,分享笔记的同学对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和辅导。既可以让同学们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大家在交流与碰撞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四)举办专题讲座辅导 为了扩大学习帮扶范围,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与氛围,润园书院基于书院学生困难课程特点,举办专题讲座辅导。根据以往的调研与学习帮扶经验,书院同学普遍反映在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等基础课程方面需要集中统一的辅导。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这些课程授课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因此润园书院联动相关二级学院和书院导师,利用南京审计大学网络直播平台为学生们提供专题辅导。在此过程中,网络直播平台的优势得到充分彰显:与以往相比,听课人数不受约束,进一步扩大了辅导的范围,帮助更多同学取得进步,也加强了疫情期间书院的学风建设。

 (五)加强家校沟通与交流 对于受疫情影响,无法与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这一问题,润园书院迅速将以往线下交流的方式转移到线上进行。书院辅导员通过 QQ、微信、电话等方式,定期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形成学困生工作台账。由于不少学困生同学都在家中学习,其学习效果与质量难以把握,润园书院进一步深化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及时将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请家长督促学生制定好学习计划,按时上课,认真复习需要补考与重修的课程。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沟通家长,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并联系学校心理中心老师,为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难关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针对重点学困生同学,充分利用线上媒体平台,加强交流与监督,掌握学生学习进度与成果,并反馈家长,做到家校联合,共同促进学生进步。

 参考文献 [1]严洁.学分制下高校“学困生”帮扶机制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08):182-183. [2]鲍威,金红昊,曾庆泉.学业辅导对高校学困生的干预效应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1):29-39. [3]袁宗虎,陈夏初.高校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其转化对策[J].江苏高教,2017(01):76-78+98. [4]张双喜,宗凡,高永胜.高校自主选课模式下学业困难学生群体成因分析与帮扶措施[J].陕西教育(高教),2020(06):53-54. [5]吴涛,张慧敏,兰天.高校学困生成因分析及扶助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2(24):41-43. 基金项目:2019 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书院制模式下学困生帮扶机制研究— — 基 于 供 给 侧 改 革 视 角 ” ( 项 目 编 号 :2019SJB092)。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 (责任编辑:张宝岭)

 万方数据

篇二:疫情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对策分析

Ac a d e m ic F o r u m / 学术论坛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致使国内外整体经济水平明显下滑,并且对社会稳定性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凸显,这必然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萎缩,导致不少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这需要各高校按照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在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阶段,高校不仅应该努力协助毕业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还需要认清当前形势并且总结工作经验,以创新思维做好下一步大学生就业工作。1 受新冠疫情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状况1.1 就业机会减少(1)就业市场供给状况。受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的影响,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这也加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签订就业合同的渠道基本关闭。毕业生申请工作的时效被压缩,导致就业压力集中释放,增加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应,使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更严重,并导致更多的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等问题。(2)就业市场需求状况。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来看,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受到疫情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远。首先,受疫情影响,某些行业与经营机构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停止或减少,或迫使其改变原有的商业经营模式,从线下业务转为线上业务或者将线上和线下业务相融合,从而导致正常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骤减;其次,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蔓延,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进出口贸易受到影响,特别是大量的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遭受严重影响,以及部分企业无法继续经营只能被迫退出市场。企业经营模式受损必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可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有所下降,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明显低于供给。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1.2 加重就业成本(1)加重物质成本。因部分国家疫情依然十分严重,所以,疫情防控仍然是当下的首要任务。基于此,国内企业复工率明显降低,招聘岗位数量也在持续下降,各大企业都在推迟招聘时间,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时间相应延期,导致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加大了毕业生的等待成本。同时,部分毕业生毕业后无法快速找到符合自身能力的工作,毕业后仍然需要持续找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加大人力物力的花费,相应地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成本。(2)加重机会成本。倘若没有发生疫情,许多毕业生已经开始工作或者正在实习,能够拥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但因疫情蔓延,部分毕业生只有选择待业,但是,待业期间毕业生并未获得的经济收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大环境加重了毕业生的就业成本。(3)阻碍就业渠道。通过比对大量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有近 60% 的毕业生,需要学校就业办提供就业信息,或者参加学校就业办组织的校园招聘会。虽然互联网已经全面普及,但是多数毕业生还是习惯依靠学校就业办提供就业内容。不过,因疫情影响,许多高校都实现延期开学。而且,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也遭到相应影响,原定的招聘岗位被无限期推迟。此外,部分毕业生对于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了解不全面,很难快速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基于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毕业生寻求工作的渠道。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的全面爆发对我国的社会民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暴发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保证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合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合作。高校要在研判形势的前提下,全面开展就业工作。同时,要更新技术,做好线上线下就业服务。要认清大学生就业中的薄弱环节,巩固就业指导的内容,促进特殊时期大学生顺利就业。关键词:新冠疫情;大学生就业;困境;对策徐明宇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南通大学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68学术论坛 / A cad em i c Forum(4)加重就业心理压力。现阶段,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工作岗位的竞争非常激烈,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毕业生的心理压力,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下,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身心健康。为了控制疫情继续蔓延,大学生的流动率正持续下降,他们主要在家里通过网络求职。但是,这种长时间的居家生活特别容易导致学生形成舒适心理,造成毕业生长时间处于待业状态。并且因为某些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现阶段国家的就业政策。而且,目前有许多公司已经倒闭,加剧了工作岗位的竞争压力,并且许多毕业生不能完全了解自己的职场竞争力,面临无学期、毕业论文难等问题,让他们倍感挫败,更加重了恐慌心理。(5)就业结构出现矛盾冲突。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爆发,对我国经济运行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疫情暴发最严重时期,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基本上完全处于关闭状态,导致与这些行业相关的毕业生无法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此外,互联网技术对疫情防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部分软件公司及时开发出网络课堂教学、蔬菜水果配送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系统,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现状比较乐观。这也严重凸显了就业结构的矛盾性,呈现出个别行业就业前景堪忧的现状。(6)降低就业质量。①工资标准降低。在疫情影响下,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下降,多数行业的经济水平都处于亏损状态。为了解决这种困境,许多行业都采取降低员工工资标准和缩小经营模式等方式来解决经营压力。其中,毕业生初次进入职场,不具备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工资标准。②未明确职业生涯。目前,受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逐渐升高以及学生的学历不断升高,部分毕业生需要接受严峻的就业形势,基本上没有足够的时间挑选就业岗位,很有可能是在短时间内随便选择一个企业。基于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出现毕业生不了解用人企业或者自己所应聘的岗位。这导致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自身综合技能不符合应聘岗位,自身没有很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自身工作满意度。③工作稳定性降低。许多企业在暴发疫情前,都拥有很好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但是现阶段,许多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明显下调。基于这种情况,新入职的毕业生会对这些行业的未来发展状况以及这份工作的稳定性产生了严重怀疑。2 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建议(1)落实毕业生就业服务保障工作。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高校就业办需要强化领导与学校学工,教务人员、人事等多个部门共同合作,从而更好地保障就业服务。在培训就业指导时,要重点帮助与引导三类人:一是,针对求职毕业生,就业办要综合考虑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寻找更多的就业渠道,帮助毕业生找到符合自身技能水平的工作岗位,从而更好地帮助毕业生就业;二是,针对就业现状了解不足的毕业生,就业办需要明确与学生讲解利害关系,积极与毕业生家长进行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并且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自信心;三是,针对家庭困难、心理障碍学生,在心理辅导老师、辅导员、就业专家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解除毕业生的就业阻碍,协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学校还需要合理联合校企合作、校友资源等就业资源最终起到促进效果,通过交流与合作,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落实好就业政策。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许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地方企业和职权部门要落实好毕业生的用工政策,依据政策类型实现精准地安置人才以及人才招聘。现阶段,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主要包括出国留学、考研、公务员考试、参加科研项目、参军、基层工作、单位定期招聘、自主创业、自由就业等。针对新冠疫情期间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做详细解读,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关就业渠道以及职业规划。高校就业办需要完全掌握国家利好政策,并且帮助毕业生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就业渠道。在疫情影响下,高校需要全面考虑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国家政策,协助学生正确选择就业方式。地方政府应当依据国家提出的小额贷款、减免部分税收等多项政策,激励企业增设招聘岗位,以及要协助高校召开线上招聘会,真正意义上将国家政策落到实处。(3)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思想觉悟。毕业生就业效果是由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以及就业满意度决定的。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考虑的是怎样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建立事业观。只有毕业生明白建立健全的事业观才能在今后获得更好的发展,才会更加愿意接受高校就业办的帮扶,从而帮助毕业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现阶段,毕业生需要清晰意识到就业和求职是完善自身价值以及谋求未来家庭发展的前提条件。3 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就业对策(1)各级联动保障大学生就业。现阶段,疫情防控处于常态,要求高校就业办及时调整就业方案,并且根据当地的就业实际情况,最大程度上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首先,要构建中专院校、学校、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共同努力的联动工作系统。做到全员联动,共同搜寻就业信息,全力找寻岗位资源,完善就业方式,并且积极调动全员参与,利用各种方法帮助毕业生快速就业。其次,要始终了解毕业生的

 69Ac a d e m ic F o r u m / 学术论坛就业状况,高校可以成立毕业生就业回访调查组,及时了解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遇到的困难,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化建议以及专业性的指导,更好地确保毕业生可以快速就业。(2)引导学生迎接新机遇。这场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大量可以招收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相继减少。另外,个别新兴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从而衍生出庞大的就业市场。爆发新型冠状病毒后,不仅导致经济出现短暂的停滞不前,而且呈现出全新的经济形势、全新的产业类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如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迅速;大数据技术被快速应用;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网络直播带货、远程办公、电子商务等,新兴企业同时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学校就业办要积极加强与新兴行业的工作交流,开创全新的就业实习基地,开拓毕业生就业新途径;强化对毕业生的宣传力度,让毕业生更全面的了解新兴产业,补充新兴产业所学知识和技能,促进新兴产业就业。(3)搭建云平台,线上线下就业方式联动。疫情对原有的就业形式产生了巨大冲击,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挑战,针对这种情况,部分高校都在尝试各种办法,最终发现最适合的方式是通过创办多种渠道共同促进就业的云服务。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全面普及,高校就业平台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如搭建网络云以及创新工作方式都拥有了全新的发展。云服务已经成为支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平台。其拥有成熟的网络技术,可以更加便捷的帮助毕业生找到符合自身要求的工作岗位。另外,在确保疫情稳定的前提下,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网站资源、专家资源以及校企资源,合规开展校园招聘会。(4)完善就业指导内涵。①加强毕业生就业心态的调整。疫情的蔓延彻底打乱了毕业生原来的就业模式,导致许多毕业生的心理状态出现焦虑等情况,必会降低就业质量。在这种特定形势下,帮助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事业观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使毕业生在疫情暴发前可以客观了解目前的就业问题,根据现状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使用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就业。②强化职前教育,提升毕业生素质和能力。针对目前的经济形势,高校要考虑时代的发展情况,注重人才的合理培养,极大程度上强化毕业生和人才市场的契合点。在不久的将来,应该积极促进教师的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需要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通过网络课堂和虚拟训练营等模式,对毕业生进行职前教育,进而可以有效提升毕业生的综合技能。③加强毕业生的网络求职能力。现阶段,网络求职方式已经全面普及,并且已经成为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方式。然而,利用网络求职同样需要求职技巧,部分毕业生还不具备这种能力。例如:不熟悉网络应聘流程、电子简历等求职材料质量差、缺乏网路面试技巧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培训。4 结语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每个人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努力做到比别人准备的更充分、更有针对性。同时,在国家、社会、学校给予的各种扶持、鼓励与优惠政策下,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可能赢得人生中第一个职位,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目前,疫情的发展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并得到阶段性胜利。同时,国有企业已相继复工复产,经济开始逐步复苏,并且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深化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毕业生自身素质,同时大学生就业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最终实现稳定就业的目标。作者简介:徐明宇(1982-),女,籍贯:江苏南通,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疫情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2020SJB0778)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 侯文哲 . 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 [J]. 中国商论 ,2020(22):22-24.[2] 赵友平 . 新冠肺炎公共危机中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论略 [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0(04):8-10.[3] 钊翊 . 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风险与应对策略[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0(11):28-29.[4] 崔弘 , 闵令珍 .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 [J].人力资源 ,2020(18):118-119.[5] 刘梦琳 . 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J]. 人力资源 ,2020(10):122.[6] 曹树春 .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和对策分析 [J]. 赤峰学院学报 (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1(07):76-79.

篇三:疫情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对策分析

07 2021 年 02 月上半月刊(总第 132 期)教育新冠疫情期间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陈婉兰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高等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校园封闭式管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使得部分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线上和远程教育致使学生培养质量受到影响,中外交流受阻使许多毕业生出国深造成为泡影,经济下滑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重重困难。对此,高校应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高度加强生命教育,发挥全媒体融合优势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把握新格局积极拓展大学生就业深造渠道,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心理干预机制进行心理疏导,对困难学生进行精准帮扶,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学生工作。关键词:新冠疫情期间;高校学生工作;挑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3-0107-032020 年 1 月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上下一心,共克时艰,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与扩散,为世界各国控制疫情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新冠疫情仍在不断蔓延并进入第二轮高发期。入冬以来,由于国外疫情输入等引发河北石家庄、黑龙江望奎、北京大兴区等地出现聚集性疫情。据新华社报道,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新冠疫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 26 日 14 时 22 分(北京时间 27 日 3 时 22 分),全球累计确诊 100032461 例,死亡2149818 例[1]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是大学生高度集聚且流动性极大的场所,疫情期间的学生工作关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安宁与幸福,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兴衰。因此,做好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新冠疫情期间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一)封闭式校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行动自由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崇尚民主与自由,正处于学习、交友的黄金时期,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的封闭式校园管理严重打乱了他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极大限制了他们正常的自由空间和活动范围,进而引发了他们的心理焦虑和情感失落,偌大的操场一片沉寂,梦寐以求的旅行计划被无限搁浅,心心念念的周末观影聚会郊游等娱乐活动成为泡影……多余的精力无处释放,热烈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大学生们犹如困兽在笼无助又无奈,部分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郁问题。如武汉某学院的大学生甚至划起小船到达东湖某登岸处被辅导员劝回,可见疫情时期的校园封闭式管理是多么无奈又不得不实施的艰难选择。(二)中西方外交关系出现低谷,大学生出国留学深造严重受阻新冠疫情暴发与蔓延之后,美、英等西方国家罔顾事实对中国进行污名化以推卸自身抗疫不力的责任,并将疫情泛政治化,采取缩减我国留学生招收计划、延长签证审批时限、增加签证审批难度等一系列不友好政策。2020 年 5 月 29 日,美国白宫发布了《关于停止部分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非移民入境公告》 (以下简称《公告》),时任总统特朗普在发布会上称:为提高美国重点大学研究的安全性,将终止某些具有潜在安全风险的中国公民入境。该《公告》提出:将禁止与中国军民融合有关的中国公民持 F 类签证(学生签证)或 J 类签证(访问学者签证)入读美国大学研究生学位,该政策于 6 月1 日生效。这导致那些放弃参加国内研究生考试而申请海外留学的大学生措手不及,制定好的出国深造留学计划无限期搁浅,个别已经获批入境留学的学生,因父母家人顾虑海外疫情的失控及人身安全也不支持出国上学,这些学生处于就业难与出国难的尴尬境地。(三)高校大学生毕业和就业出现双难新冠疫情时期各大高校均采取线上授课与线下方式相结合以解决大学生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等学业问题,利用信息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面对面课程学习难以进行的难题,但大部分理工、医学类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均需要进实验室做实验获取、分

  108 2021 年 02 月上半月刊(总第 132 期)教育析实验数据,这是远程教学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部分学生需要企业项目课题的支撑才能完成毕业论文,回校开展实验和去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均受疫情防控限制无法进行,导致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无法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从而使得这批学生无法顺利毕业,毕业证无法按期获取,必然导致就业单位难以正常履约,这一连锁反应使得高校大学生的毕业、就业工作双双遇到困境。(四)部分学生因家庭遭遇变故产生经济、心理困境目前我国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城乡二元经济的格局,他们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在城市打工。新冠疫情使得一部分面向大众集中消费的微小企业、服务行业劳动者面临停业失业困境,部分行业停工停产或者是转型升级使得许多农民工失业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这种父母失业带来的经济困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高校大学生面临经济困难,缺乏必要的安全感。二、新冠疫情期间高校学生工作应对的策略(一)加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观生命观教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既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一中国自古以来朴素民本思想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重要命题。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可见,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就把人本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看作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中国共产党不断与时俱进,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上升为国家意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中国梦”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彰显了党的崇高价值追求。要使人民幸福、国泰民安,广大人民群众拥有健康的生命和有尊严的生命是基本前提和要求。因此,高校要针对疫情期间大学生生活、学习及心理特点,采取心理疏导、政策宣讲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疫情期间加强校园管理以防止疫情反弹危及广大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没有健康和生命何来自由基本命题的逻辑顺序。引导他们提高政治站位,配合学校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相关管理制度,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确保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二)多渠道指导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和实习实训,确保培养质量目前,尽管大学生基本上全部都已开展了正常的学习科研生活,但各大高校依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总体部署下,尽量减少聚集性的线下学术讲座、辅导报告、实习实训等活动,许多原来定点的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事业单位也因疫情防控无法落实原定实习实训计划。鉴于这些客观因素,高校要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主动作为,将学术讲座等搬到线上,通过腾讯会议、MOCO 课程、学习强国 APP、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将学习资源等通过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及时推送给学生。目前,许多高校已将寒暑假实习实训环节搬到了云端,联合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有关企事业单位制作实践课视频,或视频连线远程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和实习实训。开发和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全媒体融合新技术,已成为高校应对疫情和改进教育教学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三)把握新发展新格局新趋势,积极拓展学生就业深造渠道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国人民将继续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020 年10 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中国要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因此,高校要时刻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走向大局,化危为机,进一步加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合作,主动出击,加强沟通,利用校友资源,发挥驻外机构的桥梁作用,拓展与国外友好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深度和广度,为高校毕业生出国深造创造有利的条件,克服疫情带来的全球化逆流的不利影响。同时,高校要全面把握市场新业态动向,引导毕业生瞄准新兴就业市场,通过修学第二专业、课外实践、创新创业训练等方式增强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发展需求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与新兴企业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战略协议,打通人才培养的出口关。此外,加强价值引领,鼓励毕业生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到基层就业创业,到部队贡献才干,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创业,切实解决高校毕业生因疫情冲击经济形势下行带来的就业困难。(四)精准施策对困难学生实行及时柔性帮扶新冠疫情对整个人类世界经济社会秩序带来了深远影响,对现行的高校管理机制体制带来巨大挑战。受疫情影响,家境突然陷入经济困难而又不在贫困生信息库的学生如何帮扶?对外出找工作、面试的学生返校前必须在校外隔离进行核酸检测的费用及住宿费用如何解决?对出国交流回国回校的学生在入境地进行 14 天隔离的费用是否进行补贴等问题,都是高校日常管理制度未触及的盲区。对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进行及时精准柔性帮扶,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抓手,助力学生走出困境更好地成人成才是教育的本质和初衷。因此,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带着感情做工作,加强请示汇报,争取各方支持,开辟绿色通道,做好科学

  109 2021 年 02 月上半月刊(总第 132 期)教育评估,申请专项经费,对因疫情防控产生的额外费用进行甄别,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全额由学校承担,或由学生个人和学校按一定比例共同分担,或由学校、学生个人或研究生导师按一定比例共同分担的方式。(五)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引导学生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医学研究发现,在疫病大流行之后,部分公众面临罹患精神心理疾病的风险,如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虽然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阶段,但疫情对人心理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高校大学生人生阅历浅、受挫能力弱,认知能力还不健全,精力充沛而又无处释放,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他们的情绪低落及焦虑,特别是有家庭丧亲的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郁,诸如以上种种心理异常现象,是大型公共突发事件的共性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首先,在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开辟“聚焦后疫情时代个体心理疏导和社会心理干预”心理帮扶专栏,本就具备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高校可以发挥专业和经验优势,通过与学生工作部门的通力合作,点对点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干预和疏导。2020 年 1 月,依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成立的国家级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对接国家健康战略、攻克精神心理重大疾病,尤其是应对新冠疫情康复者心理疏导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举办“疫情时期的哲学反思与心理调适”学术论坛,引导公众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深刻反思这场影响人类历史走向的大疫,帮助人们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正确观察疫情、认识疫情,抚平疫情带来的创伤与阵痛,进而树立最终战胜疫情的勇气与信心。南开大学教授周一骑指出:古往今来,我们在面对天灾时,一般都会从“我—它关系”和“我—你关系”来思考,这两种关系的思考其实也是对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思考。此次新冠疫情也向人们昭示:人不是自然的主宰,是受自然限制的。疾病意味着一种警告,它提示我们不能做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及当前环境要求的不切实际的事情,以至于陷入困境而不能前行。再次,举办线上或线下高校教师疫情时期心理建设系列讲座,引导教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如何安顿身心、做好心理应对与调适、更好地开展教学与引领学生,这是大学课堂教育和心理重塑面对的重大课题。围绕这些问题,高校要针对性地对广大教师进行心理建设重构培训,帮助广大教师从文化力量出发,建构希望、乐观、自信、坚韧的心理资本,从而引导广大学生走出心理阴霾,树立乐观自信坚强的人格心理。三、结语总而言之,做好疫情期间的高校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高校教职员工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转变工作思路,积极应对挑战,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和更好地服务学生,让广大学生增强应变能力,增强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顺利地成人成才。参考文献:[1] 新华社记者 . 全球新冠病例过亿

 世界呼唤勠力同心 [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21-01/27/c_1127028816.htm.[2] 辛欣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提升路径的探索 [J].教育教学论坛 ,2020(48).[3] 赵诤 . 浅析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 [J]. 人民论坛 , 2013(2).[4] 刘芳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21).[5] 李兰兰 . 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 [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20(6).[6] 祁萌 .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向调整研究 [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0(6)作者简介:陈婉兰(1974—),女,汉族,湖北新洲人,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与行政综合管理。(责任编辑:马双)

篇四:疫情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对策分析

对家庭、学校、学生影响的分析与应对 策略 摘要:2020 年不平凡的一年,为积极应对新冠病毒对教育的影响,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措施,为学生学业提供了保障。全国大、中、小学的学习转入另一种模式,也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模式。新的模式出台,会给我们提出一些 新的挑战,例如探索网络授课的效率,如何让学生集中注意, 提高课堂效率。以及一直倡导的家校合力对学生的影响,需要学生、家长和老师积极地配合与尽快地适应。同时也给了我们发现更多问题的机会,以更好的为学生学习服务。

 关键字:家庭、学校、学生 居家学习 停课不停学发现问题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犹如猛虎一般对我们虎视眈眈, 在这为难之际,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走在前线,同时也需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这场防控狙击战。教育方面, 加快应对步伐,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应对措施。各个地区利用网络这个有效资源,出台了不同的网络授课模式。焦建利、周晓清等总结出几种典型的方案 ----------- 网络在线课程、网 络直播教学、学生自己学习、电视空中课堂等。[1]对于网络直播授课模式,家长也相继提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网络授课如何能更好的担当起传授学业的责任, 值得研究。在此主要讲述网络直播授课的情况。

 一、课堂本身 我国采用的班级授课制,是由学生和老师在教室内共同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一种形式。而网络教学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模式,在课堂这个环节,加入了家庭方面的因素,把家庭环境的影响更加凸显出来。而好的课堂必须有一种氛围在弥漫。[2]所以,给我们的指导是要给孩子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为了更好的模拟学校上课的氛围,家庭不再单单是休息的场所,要有学生独立的学习空间、体育活动的空间,安静思考的空间。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3] 课堂是生生互动的载体,一个学生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引发全班的思考,学生之间的对话是他们思维的碰撞,也许就是解题的关键,是师生互动所代替不了的一部分。而网络授课,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生互动这一课堂的重要环节。要想弥补这样的缺失,可以选取一课中值得深思的一个题目,而引起全班的讨论,通过连麦的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因此,对于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网络授课不适合大面积的讲知识点,要找准目标,只讲重难点。

 二、教师方面 对于教师而言,最大的改变是从面对着一个个会说、会笑的孩子,变成一个死死的电脑,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

 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的纪律难保证,学生的思维发散性也很大,需要教师上课把控的因素太多。处在一个教室中,每 个学生都会受到整个班级的氛围的影响,会督促他们跟着课 堂的秩序走。而居家的情况下,学生面对的也是电脑,对于 不积极动脑筋的孩子来说,无疑给了他们可乘之机。所以, 网络授课如何保证学生的听课效率,是给每一位老师的挑战。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精美的 PPT,PPT 要制作的详细,不能是正常课堂上的课程大概。例如,讲解数学二年级下册, 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时候,要根据计算的规则,从写算式开始,就像老师在黑板上真实的写一样,数字要一个一个呈现出来,然后,从个位算起,进位的小“ 1 ”都要表示出来。

 这样的呈现过程,是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这个 PPT 显示的计算过程是不能用教师复述代替。本身知识的学习,就不是靠语言的复述学会的,教师过多的运用讲述会让学生排斥, 而网络授课,是让讲解更少,用动画配合讲解掌握知识的根源。

 三、学生方面 在教师方面的讲解中,也涉及到了学生,小学阶段的学 生,习惯的养成是最重要的。学生自制力差、有的学生还没 有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很难有学习的原动力,所以网络授课给了部分学生开小差的机会。学生的思维发散很快,课堂上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很可能是解题的关键,教师及时给与

 恰当的指导,学生就会收获很大的学习体验。教师在课堂上能抓住这种生成,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而居家的情 况下,需要家长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及时了解心里的变化,把握正确积极的方向。

 四、家庭方面 首先,在学校里能保证每一个学生提供了规律的学习时间,劳逸结合。家本身就是温馨的港湾,是休息的场所,居家的情况下,就很难做到像在学校一样的坚持。但是习惯的培养又离不开每天的坚持,所以,家长要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在这一点上绝不能含糊。其次,由于不同的家庭条件, 例如家里人口的多少,就会直接影响能不能为孩子提供事宜的活动场所,保证一定的身体素质,能不能有学生安静学习 的空间,而不受别人的打扰。所以这是摆着家庭方面的困难。

 家长要通过各种方式给与学生硬件条件上的保证。

 再次,家长的辅导方式要改变。知识的学习在于启发, 不是直接的传授。给于孩子越多的思考空间,学生就会有思考的习惯;给与孩子不动脑筋的知识,那学生永远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

 综上所述,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家庭、学校和学生都面对了新的挑战,我们也探索出更多方法,教育是条走不完 的路,我们一直再努力。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2.

 什么是好课堂,王开东 3.

 焦建利,周晓清等,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 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

篇五:疫情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对策分析

学生工作研究 2020 年第 2 期 总第 6 期疫情防控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蒋红阳 姬 晔 *摘 要: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高校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学生工作战线经历一场大仗、硬仗,结合疫情防控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工作实际,本文认为做好抗击疫情时期的学生工作应主要打好五个战役:疫情防控持久战、稳定就业攻坚战、思想教育阵地战、心理健康保卫战和改革创新主动战。关键词: 疫情防控高校 学生工作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高校作为学生学习知识、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具有“师生体量大、管理半径长、防控节点多、区域覆盖广”的特点,“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和挑战非常巨大,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学生教育管理,不仅是疫情防控、学生返校复学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一 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高校作为属地大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所在地疫情防控工作的成败。同时,做好高校开学复课工作既是回应社会关切的现实选择,也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结合实际、科学研判、精准施策,稳妥有序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一)抓住关键时间点一是学生返校复学要一人一档、摸清底数。学生返校前要充分运用信息化健康平台,建立可追溯的健康档案,确保所有返校学生情况清、底数明、不遗漏。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分期8 3 0* 蒋红阳:吉林大学学生工作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姬晔:吉林大学校长办公室行政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疫情防控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工专题分批,错峰返校。二是毕业生离校要应简尽简、快捷方便。要结合工作实际,优化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流程,减少聚集、减少跑路、减少环节、减少接触。学校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到熟悉各类手续办理程序,让服务便捷贴心。学院辅导员、班主任要提前做好离校手续办理各项基础性工作,提高办事效率。三是新生入学要超前谋划、完善措施。要将前期学生返校复学作为新生入学的提前演练,总结经验,查漏项、补短板,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学生入学各个流程、学习和生活各个场景、疫情防控各个环节。(二)画好服务延长线一是关心关爱要做得早。疫情发生后,学校应第一时间建立疫情地区学生 “一对一”联系机制,与疫情地区学生逐一联系交流,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全力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对返乡过程中接受居家和医学观察的学生,协调专业医师做好防治指导和压力疏导工作,关心关爱疫情地区的学生。二是服务留校学生要做得细。因校园封闭管理,寒假期间留校学生的健康安全和学习与生活需要保障。应充分发挥辅导员、留校学生骨干作用,设立疫情期间留校学生负责人。要为留校学生提供口罩、温度计等必备防控用品。定期统计留校学生个人生活用品需求,安排专人集中配送,保障学生生活物资充裕。三是保障线上教学做得实。学生复学前,为保证教学进度,学校持续开展线上教学。在此期间,存在部分学生家中没有无线网络、教学平台卡顿、线上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学校应通过协调通信运营商、发放临时补助等方式,保障学生网上学习流量。同时,要做好线上调研,全面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切实保障学生能够进行线上学习。(三)保证工作覆盖面一是保证排查全覆盖。在开学前严密排查各个环节和领域的安全隐患,做到事事衔接、环环相扣,形成闭环,确保无漏点、无死角、无盲区。要落实好网格化工作,细化管理单元,把管理责任落到具体个人,确保疫情防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落一班,不漏一人。二是防控演练全过程。学生返校复学前,学校应开展一次开学实操演练,要以实战的标准,做到开学全要素演练,一事一专班、一事一方案,在演练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部署防控全天候。疫情防控期间,要落实好 “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按时做好学生数据统计及信息报送工作。要实行辅导员值班制度,全体辅导员要保持手机 24 小时开机,确保信息畅通,遇突发事件或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妥善处理、及时上报。四是宣传教育全方位。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对学校疫情防控的各项制度、各个环节、各种情况宣传到位,切实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引导学生主动防疫、科学防疫。9 3 0

 高校学生工作研究 2020 年第 2 期 总第 6 期二 打好稳定就业攻坚战疫情发生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系列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也多次进行专题部署,重视程度高,推进力度大。中共中央把“稳就业”放在 “六稳”之首。可以说,就业工作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政治任务,做好就业工作尤为重要。(一)摸清形势,加强研判受毕业生规模扩大、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很多企业停止招聘、毕业生出国受阻,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大型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量大面广、专业齐全,但由于就业需求冷热不均等问题,部分学生面临 “高期望” “慢就业”等问题。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一系列援企稳岗政策措施,地方也推出许多支持性政策。学校应积极向学生推送、宣传和解读国家和地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政策,重点关注科研助理、第二学位、参军入伍、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自主创业、省内就业等方面的就业优惠政策,把这些政策用好用足,想方设法帮助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择业、高质量就业。(二)多措并举,发挥合力学校就业部门在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活动的基础上,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工作统筹,确保毕业生岗位供给。要充分利用线上服务平台,构建 “云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开发、建设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云课堂”,提供线上签约等网上就业服务,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毕业生求职的影响。学院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成立就业工作专班,主动开拓就业渠道,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资源优势、校友的规模优势、学校的品牌优势;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收集需求信息,精准推荐毕业生到岗位匹配度高的单位就业,调动一切资源,凝聚最大合力。(三)精准指导,做好帮扶毕业生年级辅导员要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就业需求调查,认真分析每一个未就业学生的情况,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合理确定就业预期,让毕业生积极主动就业,对于的确存在困难的学生,要做好统计、一人一策、一难一帮,帮助他们分析个人特点、特长与专业方向,按照目前形势和行业特点帮助他们做出选择,力争使更多的毕业生在离校前实现就业。学校应当适当延长对毕业生的服务周期,做到离校不离心、服务不断线。(四)专兼结合,配齐队伍2020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 874 万人,创历史新高,被公众形象地比喻为 “最难就业0 4 0

 疫情防控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工专题季”。学校专职辅导员带几百名学生,在处理毕业生日常繁杂事务的同时,还要面临疫情防控、其他突发事件等一系列问题,有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考虑选聘一批热爱学生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强,有一定调查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研究生担任就业工作专项兼职辅导员,参照专职辅导员 1/3 工作量管理、考核并发放工作补贴。就业工作专项兼职辅导员协助专职辅导员搜集与推送招聘信息,组织学生参加招聘会,及时了解与掌握每个学生的就业状态、心理变化等情况。三 打好思想教育阵地战高校历来都是意识形态的最前沿,疫情防控期间舆论之广、影响之大,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学生工作干部必须意识到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疫情防控始终,坚决守住思想阵地。(一)聚焦 “质”,讲述好中国故事疫情暴发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力量、彰显中国效率、弘扬中国精神,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学校要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把握思政教育契机,把统筹全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和风险治理体系优势作为加强 “四个自信”教育的生动案例,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要通过校园网、微博、微信、宣传栏等多个渠道宣传和解读国家疫情防控有关政策,传达属地和学校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和工作动态,营造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氛围,引导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二)聚焦 “人”,挖掘好身边典型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警务工作者奔赴第一线,涌现出一大批时代英雄和典型人物,为青年学生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引导学生崇尚英雄、学习英雄。要充分挖掘和梳理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大力选树与宣传在疫情防控一线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比如参加学校和社区防控工作的志愿者、援鄂医疗队员等。通过专题推送、报告会、宣讲会等方式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与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三)聚焦 “形”,把握好方式方法面对思维活跃的青年学生,思政教育不仅要有高度、有深度,还要有温度。要深入学生,1 4 0

 高校学生工作研究 2020 年第 2 期 总第 6 期加强对学生思想状况的调研,尤其对于入学新生和毕业生,应主动掌握其思想动态和诉求,进行积极回应、主动发声,及时有效化解在疫情防控中出现的问题,做好突发敏感事件的舆情处置工作,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坚决避免 “低级红”和 “高级黑”问题。充分运用微博、微信、抖音、bilibili (哔哩哔哩)等网络载体进行深入推广,用学生容易接受的视角和语言,将抗击疫情伟大实践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四 打好心理健康保卫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为做好防控工作,学校推迟开学、社区封闭管理、老师进行居家网络授课,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极大变化。1 月 28 日,教育部通知要求教育系统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面向广大高校师生与人民群众开展与疫情相关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高校要充分认识疫情给学生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把疫情期间的心理辅导服务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内容,及时有效地提供心理危机干预辅导。(一)网上宣传和网下指导相结合要第一时间组织力量,成立工作队伍,开通心理咨询热线,提供倾听、咨询、转介等心理援助服务,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鼓励学生保持沉着冷静平和的心态,提高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学生复学后,面对学校封闭管理、恢复紧张学习生活等情况,学生心理会出现变化。学校应将工作做在前面,编制 “心理组织宣传册”,增加心理咨询教师,做好进行大量心理咨询疏导工作的准备,做好每日排查工作,防止学生在疫情影响下产生 “次生灾害”,增加心理压力。(二)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相结合充分利用 “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学院辅导员—年级朋辈心理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四级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做好学生心理状态摸排调查,准确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尤其要关注生病、隔离、家庭出现变故以及原来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此基础上,梳理不同群体在疫情中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指导工作。对于心理困扰较大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个体咨询;对于共性的问题,可组织形式多样的团体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疫情,积极面对压力,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和接纳自己的心理状态,确保学生在疫情过后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三)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相结合要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和学校工作实际制定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充分利用网络平2 4 0

 疫情防控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工专题台,通过推送消息、线上讲堂等方式宣传疫情科普知识、心理健康知识,提倡学生居家进行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引导学生放松心态、缓解焦虑情绪。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要保护好他们的隐私,分群体、分层级进行支持援助,及早评估自杀、自伤、攻击风险,及时告知学生家长相关情况,必要情况下要将他们及时转介到专业医疗机构和心理援助机构进行诊疗,积极联合家庭、社区以及医疗机构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五 打好改革创新主动战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身的短板。随着学生复学复课,学生工作要从疫情期间的新应对向新常态转变,必须坚持“一手撑伞,一手干活”,建立适应疫情变化的工作模式。我们需要将前期摸索出来的方法、积累的经验转化为对学生常态化的价值引领、教育管理的效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一)拿起 “放大镜”,立足眼下算细账疫情防控初期,对于学校的很多做法,学生可能相对容易理解和接受,但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对于学校在工作中一些考虑不周的地方,特别是服务保障方面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学生可能有一定反应,甚至将其放大。因此,要对当前的防控政策措施进行全面梳理,严格落实各项防控要求,针对日常教育、管理服务、校园活动等方方面面做出规划、进行设计。相关措施要精准、要落实到位,预案要细化到每一个宿舍、教室、班级等,要有一套完整的、精准的、快速的、高效的方案以能够随时启动。同时,要及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及时调整并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二)用好 “显微镜”,立足科技算巧...

篇六:疫情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对策分析

术前沿2019 · 10(下)关于高校贫困学生帮扶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张腾飞 刘玉婷摘 要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党把扶贫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断开创扶贫事业新局面。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如何把有限的资助资源用于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一直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的实例,总结分析学院助学金工作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以期使认定工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关键词 高校 困难学生 帮扶 问题 应对措施作者简介:张腾飞、刘玉婷,海南医学院。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347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也日益成为社会和高校关注的对象。为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修订和出台了一系列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逐步建立了“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现状——以某学院为例2015-2017年数据统计显示,助学金资助金额逐年提高,受助人数逐年减少(2015 年为 269 人,2016 年为 263 人,2017 年 231人)。随着建档立卡的完善,信息化时代到来,扶贫越来越精准,能够切实有效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资助人数减少也侧面反应贫困家庭的生活条件在不断改善,而资助金额的逐年增加则体现了国家对于高校扶贫的重视程度。表 1二、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一)材料收集时间跨度较长大部分贫困生来自省外,距离是首要问题,助学金相关材料需在家里办理。此外,申请助学金的同学绝大部分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经济问题,父母为了供养子女,支撑家庭多在外打工,家里多只剩下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并且由于年龄问题他们活动能力也受到一定限制,办理材料存在一定困难。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材料上交的时间,从而影响了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开展。(二)民政部门对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工作不到位1.街道或乡镇民政部门缺少对学生因上学而进行的家庭经济收入状况核查界定的相关政策、法规及工作细则,且界定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2.缺少监督约束机制,存在认定不规范、盖章随意化的情况。3.在一些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地方,部分贫困生不能及时开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三)学校对贫困生界定模糊,认定标准不全面要做好高校贫困生的助学工作,首先必须科学界定贫困生的范围,确定助学政策的目标群体,判定贫困生的贫困等级。贫困等级的判定主要由班级评定小组根据贫困生所上交的材料进行。这个过程是主观的,缺乏量化指标体系的,并且评议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关系倾向、人际倾向、情感倾向,评定结果的公平公正定有所影响,具有一定局限性,且评定标准多倾向于贫困程度,忽视了“助学”二字的意义。(四)评议小组成员选择不合理进行贫困生认定中,评议小组测评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班级对评定小组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造成班级同学对评议小组的积极性不高,小组成员的选择不够慎重,在评议过程中,不够客观、公正。(五)扶贫方式过于单一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贫困生的救助多限于经济扶贫——以经济手段 (财政上和金融上)给贫困家庭以救济和扶持的单一救扶方式。经济上的直接帮扶固然可以在短期内解决一定的生活贫困问题,或通过物质发展一定生产,但这种扶持不能真正使贫困人们解脱贫困。首先,国家的资金有限,资助时间也有一定期限。其次,贫困不是一日形成的,长久的贫困让人们的思想固化,安于贫困,有的人只是一味等待国家的经济救助,有的人则靠着这笔经济救助得过且过的活着,经济救济的效果适得其反,日积月累便会形成依赖感。再者而言,经济扶贫很容易蜕变为腐败滋生的温床,效用有限。万方数据

 ◆学术前沿2019 · 10(下)三、高校贫困生生资助体系的应对措施(一)学校提前下发助学金相关文件在一个学年即将结束期间下发有关助学金的申请文件,告知每位同学助学金申请所需的相关材料,申请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在暑假期间提前准备。在评定工作正式开始时申请人便可立刻将材料上交至院系,为助学金评定工作提前做好铺垫。对于未入学新生,将奖助学金评定细则放入录取通知书中,新生可以在暑假准备好助学金材料,同时也可以依据奖学金评定标准为自己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制定好目标。(二)完善贫困生评定标准,做到扶贫助学引入学生日常消费评估体系,量化打分评议。此外还应关注申请人的学业情况,促进家庭困难生积极上进和勤奋好学,做到“助”且“学”。具体评定标准见下表 2。表 2(三)多方位扶贫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学校职责在于教育,扶贫当也用教育为之。“教育扶贫”是指通过加强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教育,逐步提高贫困学生自身的生产、生活能力以增强贫困学生自身的“造血”功能为宗旨,使其依靠自身的力量摆脱贫困。通过知识扶贫,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提升文化素质,使之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再就业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脱贫致富。1.思想方面。很多家庭贫困学生认为自己家庭经济困窘,就理应得到国家的资助而忽略了经济救扶的意义,久而久之便对其产生单一的经济依赖。高校在进行贫困生评定时应该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通过心理的正确建设和引导,侧重关注或积极避免那些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和整体原因,促使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学校可以针对贫困生设立专门的勤工俭学岗位,不仅可以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还能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回报,从而保护他们的自尊,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帮助其和社会建立正确经济的人际关系。同时贫困学生多自我否定,极易产生自卑心理。辅导员应该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情绪的变化,必要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建立起自我信心。2.学费方面。学费对于贫困生来说是进大学门槛的第一道关卡,很多学生选择了助学贷款这一条路,但以后偿还仍是一件棘手的事。学校可以针对贫困生制定一套学费减免标准,对于部分符合减免条件的贫困生实现学费减免政策,如建档立卡学生(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就是指符合建档立卡标准的贫困户家庭正在接受教育的子女。)、残疾生等。学费减免包括学杂费,书本费,宿舍费等。切实解决上学的第一道门槛,让每一个贫困生真正上得起学,给予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让高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正。3.学业方面。大多数高校贫困生来自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教育水平相对发达地区而言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贫困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英语水平普遍偏低。高校可针对这一特殊情况,对有此类情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英语辅导,如开办四六级辅导班,基础英语培训等。4.就业方面。学校要密切关注贫困生的就业问题,特别是毕业后步入社会工作的过渡期,在就业期间给他们普及相关结业知识,给予他们专业的就业指导,并联合政府相关部门给真正难就业的贫困生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题。教育扶智,为贫困生打通学业进步通道,也为家庭发展注入新希望。多方位扶贫要真正关注贫困生的发展状况,给予人性上的关怀,从根源上解决他们真正苦恼的问题,而绝不是单纯金钱方面的一站式资助。(四)让贫困生信息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福音,许多问题因为信息化而得到了更好的解决。各高校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让贫困生“信息化”——建立贫困生档案信息库,使高校助学金工作更为公平、公正、公开。贫困生信息库的管理:1.分类管理。利用信息库进行大数据分析,了解高校贫困生现状,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特色扶贫,如按贫困原因分疾病贫困,就业贫困,残疾贫困,学龄子女较多,建档立卡户等,进而实现精准扶贫。2.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动态更新班级贫困家庭学生的电子信息库。贫困家庭学生电子信息库的建立,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做好动态管理工作。四、结语大学生是珍贵的人才资源,在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社会、高校应积极配合,努力探索出合理高效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为贫困大学生解决后顾之忧,保障教育公平顺利进行,确保人才培养全面实施。参考文献:[1]骆奎.高校国家助学金制度公平性实现的困境和路径[J].延边党校学报,2015,31 (2):79-81.[2] 周文姝,黄辉.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文教资料,2016 (30):136-137.[ 3 ] 张丽.浅析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 J ] .学理论,2015 ( 5 ) :198-199.[4]何洋.关于高校国家助学金量化评定体系构建的研究[J].时代教育,2017(7):212.[5]马静.浅谈贫困文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J].才智,2017(14):262-263.[ 6 ] 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 [ J ] .贵州社会科学,20015 (5):147-150.[ 7 ] 王小娅,罗洪刚,高阳.贫困生信息库的建设及对高校资助工作的作用 [ J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7):164-165.[8]李新南.浅谈高职校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资助工作[J].现代职业教育,2017(29):227.万方数据

篇七:疫情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对策分析

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对策研究□郄昆才 袁 江 李 婷【内容摘要】在 2020 年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现对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部分学生“因疫致贫”或“因疫返贫”的现象,疫情期间为切实保障因疫情导致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基本需求,坚持“特事特办、效率优先”的原则,实现高效精准资助,给予因疫情造成贫困的学生关怀与支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筑牢资助保障防线,全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关键词】疫情防控;精准资助;贫困大学生【作者简介】郄昆才(1986 ~ ),男,山东青州人,潍坊护理职业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袁江,李婷;潍坊护理职业学院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牵动无数人的心,疫情无情,人有情,作为资助工作者勇担使命,持续关注疫情动态、学生状况,及时为经济困难学子的生活学习提供帮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切实保障因疫情导致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基本需求,全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应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鲁财教【2020】3 号)文件精神,梳理高校资助工作的相关文献并结合高校资助工作的经验,对疫情下的高校精准资助工作路径进行优化,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完善资助育人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和谐。一、精准资助的内涵“精”是指简化程序,容易操作。“准”是指细化、量化,具有针对性[1] 。精准资助是对以往粗放式资助的反思与提升,指针对不同情况的贫困生,运用科学有效程序进行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资助方式,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在资助过程中凸显育人文化导向、彰显育人文化公平、深化育人文化内涵、实现其育人的宗旨。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一)疫情期间资助认证体系缺乏科学性。目前高校资于整个财务管理中,构建科学完善的修改审批程序。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教育经费数额较大,教育资金的投入不一定能够创造同等价值,而预算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根据价值进行资金的分配,在保障学校正常运行、保障民生需要、保障教学活动的同时,使资金能够应用到真正有需要的地方。所以,高校应该精细化地进行预算编制,不断完善现有预算编制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排序预算资金。除此之外,还应该动态化地监控预算执行管理,构建有效的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确保财务预算工作有效性。(四)推动高校管理会计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财政部对于管理会计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并且颁布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对高校财务管理职能转型指明了方向。新政府会计制度明确提出,对会计预算、核算等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这一点和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要求相符合。财务部门作为高校资金管理的重要部分,汇集了全校所有有关经济业务的信息,针对此,高校管理会计可以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比较,以便为高校经济业务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还应该从多个方面对高校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促使高校财务管理职能更好的转型,为高校持续稳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撑。三、结语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滞后性,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因此,高校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积极应对财务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配合学校整体发展战略,不断探寻财务管理职能转型的路径,以此来实现财务管理的真正转型,从而将财务管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孙肇江. 新时代推动高校财务管理职能转型的探讨[J].商讯,2019,36:14 ~15[2]王蕾.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视角下财务管理职能转变研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38(12):143 ~145[3]王红,毛艳茹. 高校应对财务职能转变的整体策略探讨[J]. 2015,22:71 ~72[4]杜万波. 略论强化高校财务管理职能[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9[5]张云云,刘博.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 财富时代,2019,12[6]杨姗姗.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分析与对策[J]. 纳税,2018,17[7]黄霞.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4· 0 2 2 ·

 助对象的认定主要是依据《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表》以及学生本人提供的相关贫困证明等材料,多采用定性的方法来确认学生是否贫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更无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认证体系。《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是由学生本人填写,主观性较大,其中对于家庭收入、疾病支出、天灾人祸等方面的数据不够客观。同时当地民政部门提供的贫困证明存在较大的“水分”。(二)高校资助队伍力量薄弱。高校资助工作主要依赖从事资助的学生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和辅导员,一般二级学院由一名辅导员兼职资助牵头工作,资助队伍薄弱,同时又面临着贫困生认定、助学金评定等大量具体细致、繁琐复杂的资助工作,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给资助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造成资助人员不能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针对当前疫情开展精准救助的资助工作。(三)疫情期间资助对象缺乏育人机制。疫情期间高校的资助工作主要以经济资助为主,忽视帮助学生从精神上、心理上脱贫,目前高校尚未建立育人在先、资助在后的资助理念,没有从“资助”向“育人”方向转变,导致疫情期间育人成效不明显,资助对象缺乏感恩回馈社会的品质。(四)疫情期间资助工作难度大。疫情期间高职院校学生分布范围广,传统的资助工作形式已不适于当前的形式,资助工作人员与辅导员进行线上走访、微信、QQ 等方式开展资助工作,资助评审、资助小组评议、汇总上报等系列环节也是通过网络进行,“网速”成为新形势下影响资助工作效率快慢的重要因素。三、做好疫情期间精准资助工作的对策(一)疫情期间资助对象的认定工作。疫情期间资助工作坚持“特事特办、效率优先”的原则,简化申请审批流程,建立班级、系、学院资助领导小组线上三级认定,辅导员要积极通过在疫情期间对广大学生家庭经济、健康、学习等方面进行全面摸排,同时结合日报告制度实施过程中,及时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体和生活等情况,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给予困难学生关怀和支持,重点聚焦疫情严重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重点关注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 [2] 。另外,通过学生管理部门排查无电脑、无网络、流量不足等影响线上学习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清单。(二)制订符合疫情期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测评办法。制订适用疫情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测评表,实现高效精准资助、应助尽助,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筑牢疫情防控的资助保障防线,综合测评采取疫情期间对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进行量化赋分,即疫情影响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学生民主评议、自立自强表现四个方面的诸多因素分别赋予不同分值,再将该四个方面分别赋予不同权重,折合叠加后得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测评分值。(三)设立发放疫情防控专项困难补助。疫情防控专项困难补助包括疾病专项补助和临时性困难补助两种。疾病专项补助的资助对象是学生本人或父母感染新冠肺炎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一次性救助。临时困难补助的资助对象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或其他客观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同时符合两种情况的,选择最高档发放补助。(四)加强疫情期间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学校要积极宣传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有关政策和工作举措,及时解答学生和家长的疑问,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和帮助。落实好疫情防控相关职责,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资助,也要及时提供精神支持。注重挖掘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现突出的先进案例,利用学院微信群、班级 QQ 群、微信工作号等各种渠道与平台加强宣传,进而激励广大学子积极面对疫情,共克时艰。(五)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重视资助队伍建设,不断充实资助队伍规模,按照全国资助工作规定比例配备专职资助工作人员,全方位、多层次、不定时组织开展学生资助业务培训,努力推动学生资助标准化建设 [3] 。资助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同时面对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等突发状况造成的贫困,打造一支应急预案准备、有程序可循、有制度保障、有实战经验的资助队伍。提高资助工作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制订资助人员的考核机制,不断增强资助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建设一支专精尖的资助队伍。(六)丰富资助内涵,提升资助育人功能。资助工作的根本目标,不仅仅是“暖心工程”更是一项“育人工程”,加强资助工作的培训与交流,提升资助工作人员和辅导员对资助工作的认识,将辅导员从事务性的日常工作中抽出身来,努力做更多的“心”的工作,走进学生心中,通过言传身教和先进的事例积极引导与感染学生,传递温暖与爱,将感恩意识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内化为感恩品质,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1. 结合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开展感恩教育。通过座谈会、谈话谈心活动以及利用德育教育资源和主题教育活动等载体,加强对学生知恩感恩教育,引导受助学生不忘党、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关怀,积极反哺和回报社会。2. 结合助学贷款工作,开展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档案,将诚信教育纳入到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学校积极宣讲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普及征信、金融等相关知识,宣传诚信的事迹,形成“诚实守信、信用做人”的良好氛围。四、结语2020 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新冠病毒给高校资助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与严峻的挑战,疫情期间高校进行贫困学生的精准资助工作,不仅仅满足了贫困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需求,更是解决当前资助育人工作问题的迫切需求。通过对因疫情致贫或返贫的贫困生进行精准认定、对受疫情影响轻重的受助需求进行精准把握、对受疫情影响的学生进行资助资源的精准配置,实现精准资助,助力脱贫攻坚。【参考文献】[1]刘云博,白华. 精准化资助: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思维[J]. 教育评论,2016,2[2]湖北网络摸排受疫情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EB/OL]. http:/ /www. xszz. cee. edu. cn/index. php/shows/4/3872. html[3]2020 年全国学生资助工作要点[EB/OL]. http:/ /www.xszz. cee edu. cn/index. php/shows/6/3842. html· 1 2 2 ·

篇八:疫情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对策分析

iddot; 106

 ·教育管理 Education Management新冠疫情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探析吕 强,顾鑫城,陈 勇(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3)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各行各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也对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通过阐释疫情防控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针对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发展方向的三个立足点:将精准资助理念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基本理念、精神脱贫与物质脱贫共同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战略重点、将科学化资助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主要内容,助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关键词:新冠肺炎;高校;资助育人;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

 吕强(1994—),男,汉族,籍贯:山东莱芜,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顾鑫城(1996—),男,汉族,籍贯:江苏苏州,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陈勇(1975—),男,汉族,籍贯:山东沂源,学历:博士,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教师教育。0 引言2019 年 12 月以来,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武汉骤然打响,并迅速波及全国。新冠肺炎潜伏期长、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给我国疫情防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国家卫健委于 2020 年 1 月 20 日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并将其规定为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 。世界卫生组织(WH0)于 1 月 31 日宣布新冠肺炎属于“国际紧急公共卫生事件”[2]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各行各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也给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和国家始终牢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使命,并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求,全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推进教育精准脱贫、立德树人的目标,这就要求高校处在疫情防控期间要更新资助方式和资助理念,构建符合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学生资助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工作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先导性作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1 疫情防控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对疫情防控下高校资助育人进行系统诠释,丰富疫情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育人”的内涵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目的在于实现助困与育人的有机统一,这就意味着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疫情防控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全过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在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教育和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面对疫情及疫情导致的各种困难,培育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爱国奉献”的品德,培养受助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疫情期间的育人内涵越来越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心理引导,辅之以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育人活动,内涵和形式不断创新丰富,为疫情下全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描绘身心自由全面发展的蓝图。学生资助的根本目的是育人。高校“育人”理念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学生资助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保障层面,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核心,来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高校“育人”理念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我国高校培育人才的目标和导向。处于疫情防控时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疫情、居家隔离、家庭经济等原因,往往导致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上有较大压力。疫情防控时期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就是要通过国家到学校各个层面的资助和教育,运用各种方式来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引导他们树立自信自强的精神状态,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疫情期间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

 · 107

 ·教育管理 Education Management的开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心和重视,是疫情下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国之栋梁的重要途径。实现资助育人是国家、社会、高校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目标,疫情下,要始终坚持以育人为导向,将资助工作与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相结合,在资助工作中始终坚持“教育与资助并重 , 管理与育人结合”工作理念 , 全方位塑造和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 , 切实提升资助育人效果,疫情下的资助育人的成效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受助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一项具有决定性的重要工作。现阶段的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已从“物质保障型资助”向“育人发展型资助”转变,与传统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相比,处在疫情防控阶段下的资助工作将更加突出“精”“准”,学生资助工作在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的基础上,更要关注这些群体如何全面发展、全方位育人的问题。因此,资助育人工作是疫情防控下高校学生工作、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2 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复杂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资助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2.1对象认定不准确,政策宣传不畅通对因疫致贫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工作是疫情防控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的基础工作,对其进行精确认定关乎疫情防控期间整个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与走向;通过调查与报道得知,疫情防控期间,各地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对建档立卡和贫困生库中的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然而资助认定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漏洞:一是有些家庭真正贫困的学生可能碍于面子,并没有建档立卡或者进行贫困生申报,在这次疫情影响下,家庭经济更加贫困;二是有些学生由于自己或其他亲属感染了新冠肺炎,全家被隔离观察,处在这样情况下的家庭可能会陷入经济困难,因疫致贫现象发生;三是我国目前各高校宣传各项资助政策主要凭借新生入学手册、学校网站、各学院辅导员给大学生介绍经济困难学生申请条件与步骤等方式进行宣传;而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学生居家隔离,很难分辨条目众多、种类繁杂的资助政策,尽管可能明白这些资助政策会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活提供经济方面的帮助,但对具体操作步骤及资助形式,则知之甚少,特别是因疫情受影响,各高校资助政策宣传方式受限,宣传不及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学生对学校各项资助政策不熟悉,难以及时申请帮扶工作。2.2以物质资助为主,忽视精神思想引领防控新冠疫情期间,各个高校都具有相对较完备的学生资助体系,且目前资助方式主要为经济方面的资助,能够基本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但相对经济资助而言,精神引导还不够完善,容易使学生养成“等靠要”等问题,不利于学生自立自强;特别是由于经济资助不及时或对贫困生的思想关注不足等原因,使居家应对疫情期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焦虑、焦躁、压抑等心理健康问题,甚至还会出现极端思想,严重影响学生成长成才。2.3育人平台质量低、后续保障不完善现阶段各个高校都建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平台网站,但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用低等使资助育人工作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多数高校官方网页等平台只对资助政策内容进行展示,对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心理问题预防和疏导教育不够,以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使用率低,难以对因疫情受影响导致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精准摸排,对学生的身体、心理、生活情况无法实时掌握。同时后续保障机制不完善,如受疫情影响,即将毕业的学生与在校借款生无力偿还或无法及时偿还助学贷款,使其个人征信系统受到影响等一系列后续保障问题。3 疫情防控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落脚点针对当前疫情防控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理论为指导,结合疫情下高校资助工作的挑战,对疫情防控下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可以由以下几点切入:3.1将精准资助理念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基本理念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把精准资助作为其基本理念,在精准扶贫、精准资助理念的指导下,明确资助育人工作在抗疫攻坚战中的价值与功能,从而实现对高校贫困生的精准资助,提升高校资助项目的合理性、资源配置的效益性以及增强资助育人的实效性,从而建立疫情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精准宣传与识别是实现资助育人目标的精准,保证疫情防控期间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有的放矢。资助政策宣传是国家、社会、高校与学生及家长沟通的纽带与桥梁,精准宣传对于提高资助育人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强化政策宣传之精准性在于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开展系列资助政策宣传活动,提高资助精准度,确保国家相关政策有效落实。疫情下,可以通过 QQ、微信等软件建立政策宣传群,实现“一对一”政策云服务,做好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也可以建立“云资助明白卡”为补充,将资助项目、资助标准、资助流程、发放时间统一告知学生和家长。疫情下强化识别对象之精准性,主要在于及时识别与获取因疫情受影响导致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运用“互联网+资助”创新工作形式,对因疫情受影响导致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精准摸排,对贫困在库生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实,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体、生活情况,及时进行精准资助。精准供给是实现资助育人内容的精准,要根据资助对象的不同提供不同的资助项目:一方面要精准提供经济资助,

 · 108

 ·教育管理 Education Management在这次疫情中,为家庭经济困难或因疫返贫家庭及时提供物质保障,特别是湖北作为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省份,需要对湖北的学生进行精准资助。另一方面要精准提供精神资助,即要实现高校资助育人内容的精准,也就是说,不同的资助对象要培养起相应的精神品质。资助育人工作包含了不断满足学生精神需要的过程。疫情下高校可以结合困难学生的特点和不同情况,实施相应的资助和人性化关怀。精准保障是实现资助育人成果的精准,就是通过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与措施,建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协作,确保资助育人工作目标的达成,提高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的实效性。如处于疫情的关键时期下,高校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部分不具备宽带网络条件的学生提供国内上网流量,对该类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实施有效保障;对因疫情导致无力偿还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和在校借款学生,酌情给予助学贷款本金代偿帮扶;或因疫情导致偿还国家助学贷款逾期的毕业贷款学生,在还清所欠金额后,各高校可以帮助提供非恶意逾期证明,协助其按照有关银行的要求进行信用维护等[3] 。3.2将精神脱贫与物质脱贫共同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战略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扶贫先要扶志,扶贫必扶智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4] 。”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高校作为知识型社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机构,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学生成长辅导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充分做好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 , 这就意味着要将扶贫、扶智同扶志、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扶贫”主要侧重于物质保障层面,指上文所提到的经济资助。对保障贫困生基本的物质需求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功能。扶贫是人才成长过程中最基础与无法替代的需求。“扶智”主要侧重于贫困生能力的发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目标。能力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必要前提;处在疫情防控下,要全面提升贫困学生的个人能力,如开展“云勤工助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和科研中;也可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投身到家乡社区的抗疫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战“疫”中提升自己,贡献自己的力量。“扶志”主要侧重于贫困生的精神引导,对贫困生的精神引导是目前抗击疫情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容易忽视且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重点关注因疫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疫情严重地区的学生和特殊困难学生,从心理疏导、人文关怀、情感交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关爱帮扶,缓解学生焦虑、恐慌心理,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面对疫情。在新冠疫情背景下,高校资助工作需转变传统思路,在“扶贫”的基础上向“扶智”“扶志”转换,实现“助学”“筑梦”“铸人”的和谐统一。3.3将科学化资助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地方政府、高校的积极配合下,现阶段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疫情防控期间的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认定、资助育人后续保障、精神引导、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各项资助政策宣传、资助育人后续保障等工作依旧存在的问题,尚未达到“精准”资助的要求。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主要内容已成为如何运用科学技术进行精准资助。大数据、信息网络等技术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引起了一系列变化,如资助理念、方式等。在信息化时代,需要充分...

篇九:疫情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对策分析

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第 34 卷第 3 期2020 年 9 月Vol.

 34

 #

 No.

 3Sep.

 ,2020DOI :

 10.16515). cnki.32-1745/c.2020. 03.017疫情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李勇(金陵科技学院软件工程学院 , 江苏南京 211169 )摘要 :

 :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高校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 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面临新

 的挑战 , 研究解决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学生面临的安全健康问题 、 思想问题 、 心理问题和就业难问题 , 显得尤为重

 要 。

 为此 , 应着重从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

 "晴天带伞" ,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 把握契机 , 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 防治

 结合 , 筑牢抗疫心理防线 ; 多措并举 , 助力毕业生实现就业 (关键词 :

 :

 新冠肺炎疫情 ; 学生 ; 教育管理 ; 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

 G647

 文献标识码: A

 7 章编号 1673

 -

 131X(2020)03

 -

 0084

 -

 04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

 的传播速度最快 、 感染范围最广 、 防控难度最大的

 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1 \ 病毒突袭而至 ,

 疫情来势汹汹 , 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和身体健康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 在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 全国人民风雨

 同舟 、 众志成城 , 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

 战 ,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 , 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

 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

 高等学校是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阵地 。

 在此次重大疫情

 面前 , 全国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 、 国务院的

 决策部署 , 果断采取有效措施 , 积极投身疫情防

 控阻击战 , 既经受住了来势凶猛的疫情考验 , 又

 稳步推进了教育教学工作 。

 当前 , 新冠肺炎疫情

 在我国已得到有效控制 , 但疫情仍在全球蔓延 ,

 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

 存在 , 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还需要付出持续努

 力 。

 为此 , 研究解决疫情防控新形势下高校学生

 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 仍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

 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 、 疫情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

 问 题 分析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高校学生的学习环

 境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 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临新的

 ,

 防

 新形势

 着

 解决

 学生面临的安全健康问题 、 思想问题 、 心理问题和就

 业难问题 , 显得尤为重要 。(一) 安全健康问题“ 防止疫情向学校扩散 、 守护师生安康 、 维护校

 园稳定 , 是教育系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

 ” 閃由于

 新冠病毒具有传染性强 、 传播速度快 、 防控难度大

 的特点 , 加上高校师生人数众多 、 人员密集 、 流动性

 大 、 接触面广的实际情况 , 高校疫情防控工作面临

 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 我

 国高校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 , 注重师生安全健康

 教育 , 强化疫情防控措施 , 有效遏制了疫情在校园

 的蔓延 , 确保了师生的安全健康 。

 绝大多数学生自

 觉执行学校疫情防控管理规定 , 认真做好自我防

 护 , 积极配合学校开展防控工作 。

 然而 , 不可否认 ,

 当代大学生防灾避灾 、 自救互救 、 自我保护等应对

 收稿日期 $ 020

 -04

 -26基金项目 :

 :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 想政 治 工作专项课题 “ 普通高校网 络思想 政 治 教育路径研究 ” (2018SJSZ112) ;

 江苏省教育科学 “ 十三五 ” 规划学生资助专项课题 “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制度的

 比 较研究

 ” (Xa/2018/17 )作者简介 :

 李勇 (1987

 - ) , 男 , 江苏 淮 安人 , , 讲 师 , , 硕 士 , 主要从事思 想政 治 教育和教育管理研究 (

 第 3 期 李勇 :

 疫情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85突发事件和灾害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欠缺的情况仍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3 。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中 , 一些学生还存在不采用防护措施 、 不及时上报

 体温数据等缺乏安全意识 、 责任意识的行为 , 甚至

 出现极少数学生在疫情防控隔离期间私自提前返

 校并隐瞒实情的情况⑷ 。

 因此 , 如何进一步加强安

 全健康教育 , 引导学生增强安全防控意识 , 掌握疫

 情防控相关知识和技能 , 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

 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 , 仍是当前高校在学生管理

 工作中应予高度重视并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 。( 二 )

 思想问题重大疫情与 “ 信息疫情 ” 往往相伴而生 。

 新冠

 肺炎疫情发生后 , 各种关于疫情的传言 、 谣言就开

 始在网上传播 , 给抗疫斗争带来负面影响 。

 少数别

 有用心的人只看不尽如人意之处 , 却不看我国疫情

 防控取得的巨大进展 , 甚至发布虚假信息 、 散布谣

 言 , 诋毁 、 抹黑疫情防控工作 5 。

 近一个时期以来 ,

 西方一些政客竭力把疫情 “ 政治化 ” 、 把病毒 “ 标签

 化 ” , 对中国进行造谣中伤,刻意用 “ 政治病毒 ” 误导

 和欺骗国内民众 , 企图将本国抗疫不力的责任推到

 中国头上 , 掩盖自身在疫情应对上的严重失败 , 转

 移国内民众视线 , 并达到抹黑中国形象 、 遏制中国

 发展的政治目的 , 可谓用心险恶 、 手段卑劣 。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 “ 拔节孕穗期 ” , 他们思想

 活跃 , 使命感强 , 对社会感知敏锐 , 尤其对各类现实

 问题格外关注 , 但社会阅历较浅 , 容易受外界影

 响> 。

 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 、 复杂多变的疫情信息

 和五花八门的网络传言 、 谣言 , 容易使部分学生产

 生信息辨识困惑和思想困惑 , 如何加强教育引导 ,

 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疑释惑 , 廓清思想迷雾 , 提

 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 这是疫情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 三 )

 心理问 题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不

 仅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 也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心理

 冲击 。

 硏究表明 , 在面临突发性危机时 , 社会个体总

 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某种焦虑情绪和恐慌心理 , 不同

 群体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应激反应因此 , 在高校

 学生管理工作中 , 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给学生带来的

 心理问题高校应高度重视 。

 一方面 , 由于新冠病毒

 具有传染性强 、 传播速度快等特点 , 危及身体健康和

 生命安全 , 加上疫情持续时间较长 、 影响范围较广 ,

 极易引发学生的紧张 、 恐惧 、 焦虑等心理问题;另一

 方面 , 因疫情影响 , 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居家防疫或活

 动空间受限 , 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

 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节奏被打乱 , 使得学生正常的人

 际交往需求无法满足 , 极易引发不良情绪 , 导致部分

 学生心理障碍的加剧 。

 因此,在疫情防控的常态化

 阶段加强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 , 注重人文关怀 , 及时

 帮助学生调适心态 、 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 这

 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 四 )

 就业难问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 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重中

 之重 。

 2020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 ,

 达到 87" 万人 8

 , 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 。

 而突如其

 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 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前所未

 有的冲击 , 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

 受疫情

 影响 , 我国经济增速放缓 , 短期内劳动力需求下降 ,

 众多企业面临减产 、 停工甚至破产的困境 , 岗位需

 求明显减少 。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 , 疫情防控期间不

 举办大型聚集活动等方面的规定 , 也导致一些地方

 和高校不能像往年一样举办就业招聘会 , 使得毕业

 生就业渠道受阻 , 求职面临不少困难和不便 。

 此

 外 , 一些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 , 只 “ 考公 ” 、 只

 在大城市就业 、 只选择知名企业 , 就业期望值偏高 ,

 就业思路不宽 , 也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二 、 疫情期做好 高校学 生管理工作的

 对策思考( 一 )

 “ 晴天带伞 ” ,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 但疫情防控

 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仍是各高校

 的头等大事 。

 一方面 , 要强化底线思维 , 保持 “ 晴天

 带伞 ” 工作状态 ,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

 要坚持把

 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 充

 分认识疫情防控的长期性 、 艰巨性 、 复杂性,做好与

 病毒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 , 落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

 控措施 , 守牢学校疫情防控底线 。

 在这一前提下 ,

 平稳有序地实现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目

 标 。

 另一方面 , 要着力开展对学生的安全健康教

 育 。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 定期组织开展安

 全健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 引导学生加强对疫情防

 控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学习 , 提高防疫意识和防

 疫技能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

 86 金陵科技学院学 报 ( 社 会 科学 版 )

 第 34 卷( 二 )

 把握契机 , 做好思想教育工作2020 年 9 月 8 日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

 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 从中国精

 神的高度 , 对伟大抗疫精神进行了精辟概括和深入

 阐释 。

 他强调指出 , “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

 量中 ,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 、 敢于胜利

 的大无畏气概 , 铸就了生命至上 、 举国同心 、 舍生忘

 死 、 尊重科学 、 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高校教

 育工作者要把握好抗击疫情这一重大而现实的思

 想政治教育契机 , 把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抗疫

 斗争的生动实践及其所展现的伟大抗疫精神 , 作为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弥足珍贵的生动教材 ,

 发挥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调育人作用 , 引导

 学生树牢 “ 四个意识 ” , 坚定 “ 四个自信 ” , 做到 “ 两个

 维护 ” ,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 把爱国情 、 强国志 、 报国

 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 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奋斗之中 ; 要结合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抗疫斗争的

 生动实践为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解疑释惑 , 引导学生

 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意识 , 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

 别力 , 充分认识西方一些政客 “ 涉疫 ” 言论背后的意

 识形态偏见 , 自觉抵制谣言 , 坚决不信谣 、 不传谣 、 不

 跟风 , 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要根据疫情变化不断改

 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 , 尤其要借助新媒体交

 互性与即时性强 、 海量性与共享性突出的优势 , 引导

 作为新媒体主要用户群之一的高校学生讲好中国抗

 疫故事 , 将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前行力量 。( 三 )

 防治结合 , 筑牢抗疫心理防线指导和帮助学生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

 的心理问题 , 筑牢疫情防控的心理防线 , 是当前高

 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

 为此 , 要着

 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

 一要借助 “ 新冠肺炎防疫

 心理课系列直播 ” “ 心理微课堂 ” 等网络课程资源 ,

 开展好疫情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

 作 ,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 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

 意识 ,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接纳自身因疫情带来的

 心理压力 ,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疫情 、 面对生活 。

 二要持续关注学生心理状态 ,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

 理辅导和心理干预 。

 在复学复课前后要及时对学

 生进行身心健康状况摸底 , 充分了解学生受疫情影

 响的情况 , 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 完善学生

 心理健康档案 , 并根据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

 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 。

 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学

 生 , 要为其提供充分的情感 、 生活和学业支持 , 开展

 有效心理辅导 ; 对于因疫情影响存在严重心理问题

 的个别学生 , 则要提供长期专业心理干预 、 转介和

 支持服务 。

 三要发挥好学校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

 线平台的作用 , 为受到疫情影响需要心理援助的学

 生提供心理支持服务 , 帮助学生排解恐慌和焦虑情

 绪 , 消除或减轻因疫情而产生的心理困扰 , 做好疫

 情防控期间的心理防护 。( 四 )

 多措并举 , 助力毕业生实现就业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高校毕业生严峻的

 就业形势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 要注重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 , 统筹做好毕业 、 招聘 、 考录等相关工作 ,

 让他们顺利毕业 、 尽早就业 。

 当前 , 要充分认识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 紧迫性 , 多措

 并举 , 全力帮扶毕业生实现就业 。

 第一 , 要持续开

 展就业教育

 引导毕业生理性看待疫情影响下的

 就业形势 , 树立主动就业的思想意识 , 根据市场需

 求合理调整就业预期 , 理性确定职业定位和职业目

 标岗位 。

 第二 , 要加强就业指导 。

 指导毕业生用好

 国家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 , 鼓励毕业生

 到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 , 到现代农业 、 社会公共

 服务等领域就业创业 ; 鼓励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 、

 灵活多样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 ; 组织就业指导教师

 通过网络直播等形式 , 帮助毕业生解决简历设计

 面试技巧 、 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 组织毕业生参

 加线上就业创业培训 ; 积极指导和扶持毕业生自主

 创业 , 帮助其树立创业风险意识 , 提高创业成功

 率第三 , 要拓宽就业渠道 。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和合作 , 为毕业生搭建就业桥梁 ; 充分发挥校友等

 资源的作用 , 举全校之力多渠道联系用人单位 , 为

 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 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类网上招

 聘活动 。

 第四 , 要做好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

 作 。

 对家庭困难学生 、 残疾学生等困难群体 , 制定

 和实施 “ 一生一策 ” 帮扶方...

推荐访问:疫情期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对策分析 帮扶 疫情 对策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