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策划方案 > 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中国方案论析

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中国方案论析

时间:2023-05-29 11:25:03 策划方案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公共安全治理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对此解释存在局限性。为此,借鉴中国安全外交实践的经验,提出“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中国概念。其内涵指国家间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安全观念,借由双边或多边协同方式展开安全合作,以期达到地区或全球层面公共领域的安全状态。它具有四个“统一”特征,即在观念层面呈现国家自我定义与国际社会认知的统一;在行为层面呈现国家主观自觉与国际社会客观要求的统一;在状态层面呈现国家承担国际公共安全责任的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统一;在效应层面呈现国家利益与国际贡献的统一。在吉布提建立保障基地,是中国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理念的实践,在一定意义上逐步影响着国际公共安全治理格局的变革。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中国方案,为全球治理的推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贡献了中国智慧。

关键词: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安全外交;全球治理;中国方案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12-0001-06

一、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要提出“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概念?这是本文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缘由。

首先,从现实层面看,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公共安全治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影响国际公共安全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这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新关注和新思考。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政府认为自己在国际公共安全治理体系中利益严重受损,为此,近两年来特朗普总统施行“退出外交”①,退出了联合国多个机构。由此看出,美国参与、领导国际社会治理的“意愿”明显下降,这不利于当前国际秩序的稳定,使国际组织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全球治理的有效性降低,国际公共安全治理呈现局部失序的状态。这也说明了国家主义的缺失,已有国际公共安全治理机制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国际公共安全治理呼应从“西方治理”向东西方“共同治理”转变。

其次,从理论层面看,传统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阐释国际公共安全新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国际公共安全研究中,主要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三种主流范式。②新现实主义的代表性理论“霸权稳定论”认为,在国际体系中,霸权国、崛起国和其他国家是行为体,霸权国为护持霸权,实行强权政治,故而安全结构失衡,霸权国与崛起国间的冲突难以避免,威胁国际公共安全的隐患并未消除。新自由主义的代表性理论“民主和平论”认为,在国际体系中,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间能够实现和平。但是,从历史上看,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之间,乃至民主国家间战争不断,换言之,民主制度本身,或者说民主国家间的集体安全方式,并不能有效避免战争。③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文化与身份认同。依此理论观点,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国家间能够摆脱敌对式“霍布斯文化”,向竞争者式“洛克文化”乃至朋友式“康德文化”演进。④由此,国家间不断增进彼此认同,实现共同体安全。但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安全观念本身是脆弱的,并不能为国际公共安全的维护提供强力支撑。

最后,中国安全外交的实践,中国应对国际公共安全挑战的努力,以及为促进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所作的贡献,不能简单化套用西方既有理论,陷入其“话语窠臼”⑤。中国推动全球治理,坚持“始终以联合国为基本框架、始终以共同发展为基本路徑、始终以平等包容为基本态度、始终以不干涉内政为基本底线”⑥的全球治理理念。国际公共安全研究应“超越范式”⑦,不拘泥于单一理论的束缚。为此,中国在发展理论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兼顾“自我”与“他者”的视角⑧,所提出的分析框架既能够普遍适用,也能够体现中国特色,进而增强解释力,为中国赢得更加广泛的国际认同与支持提供理论支持。在东非吉布提首次建立中国的后勤保障基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这一国家行为,“为全球治理和治理体系改革贡献大国责任,这是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对世界作贡献的新亮点”⑨。这是中国加强双边或多边安全合作,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国际公共安全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的国家行为,也恰恰是本文所提及的“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安全外交实践。如何将“中国之治”转化为“中国之理”,在讲好中国维护国际公共安全事实的基础之上,概括出一般意义上的分析框架,做好对中国安全外交实践的学理解释,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因为“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⑩。

基于上述缘由,笔者拟对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中国方案进行研究。笔者将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作为研究对象,阐释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内涵与框架,运用案例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建立吉布提保障基地的安全外交实践,以期能够较为深入地展现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中国方案,进而推动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步伐。

二、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内涵界定与分析框架

本部分将从“安全”概念拓展到“公共安全”概念,并结合“国际责任”的相关特征,界定“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具体内涵,进一步阐释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四个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分析框架,以期更好地理解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安全外交实践。

1.国际公共安全责任分担的内涵界定

阿诺德·沃尔弗斯(Arnold Wolfers)认为,客观来讲,安全是指已经获得的价值没有受到威胁;主观来讲,安全是指不害怕这些价值受到攻击。B11理查德·厄尔曼(Richard Ullman)在强调安全时,提出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消除安全隐患。B12巴里·布赞(Burry Buzan)主张,在国际体系内,安全是指国家和社会保持身份自主和功能完整的能力。B13爱德华·科洛兹(Edward Kolodziej)认为,安全是个人、国家、国际组织、公司、协会等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时刻准备用暴力和强制手段。B14一般而言,“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等活动中需要的和平外部环境和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所涉及的具体事件常常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公共安全是各种国际行为体,特别是国家行为体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秩序。维护国际公共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推荐访问:中国 分担 公共安全 方案 责任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