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讲话稿 > 党建强基的讲话集合3篇

党建强基的讲话集合3篇

时间:2022-04-14 13:40:03 讲话稿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属概念,又是党务工作的种概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建强基的讲话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党建强基的讲话3篇

【篇1】党建强基的讲话

强基计划——县域高中的春天来了

疯狂物理

     2020年高考的脚步已愈来愈近了,可以想见高考揭榜之时,年复一年的清北生狂欢又在中华大地上重演,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尽量抑制这种对人才的偏见及盲目崇拜,但老百姓心里边自有一把尺子,清北生就是和古时候高中状元一样,以后的人生跃上了一个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快车道,这是社会的一种认可度,你不接受也没办法。

       以往能成为清北生的途径比较多也比较乱,由于历史因素当然也包括自身的努力,县域高中在清北生大战中沦为配角,或者说农村学子在清北生大战中成为了打酱油的角色,可悲可叹但改变不了现实。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国家强基计划的实施,把以往清北生竞争中的不平等给一锅端了,想成为清北生唯一的敲门砖就是高考成绩,所有学校都处在同一起跑线,而单看高考成绩县域高中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这是城市高中无法相比的。

       可以想见,在强基计划的竞争中,县域高中都将一路飘红独领风骚,或者说新一轮的高中名校将在2020年诞生,哪些学校哪些考生能分得这块儿蛋糕,就看校考这一关,校考肯定不会和高考内容深度一样,否则校考失去意义,根据以往经验,校考和自招难度相当或者和竞赛预赛难度相当比较靠谱。这也就提醒了各学校和有志于成为清北生的学子,未雨绸缪最起码要对学子进行竞赛预赛难度的培训,才能在校考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物理学科具有先天性优势,学好物理并且接触物理竞赛内容将成为大部分学子的首选,物理学科将成为敲开请北大门的首选的敲门砖。

【篇2】党建强基的讲话

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为什么强基计划面向基础学科?

目前世界上不确定因素增多,科技和人才竞争会日趋激烈,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量子通信、还是高端芯片与软件都需要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作有力支撑,基础学科对于原始创新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之所以缺乏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呈现“卡脖子”局面,与基础学科发展较慢,顶尖基础学科人才缺乏密切相关。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在面临专业选择时,受社会舆论、收入排行等影响盲目追求一些看上去前景好、收效快的热门专业。所以“强基计划”明确了聚焦国家战略需要, 重点支持基础学科、核心技术领域相关学科!

强基计划的招生办法

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


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 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

高校要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培养要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

实施强基计划的高校(共 36 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高校考核由招生高校组织实施,高校要积极探索通过笔试、面试、体育测试,其中体育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


与自主招生有五大方面不同

1、选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招生专业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 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3、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 强基计划,取消了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以高考成绩作为依据。

4、录取方式也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 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

5、培养模式不同,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篇3】党建强基的讲话


强基计划的解读
什么是强基计划?
1、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2、学校
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目前是36所,名单见文件3、专业
强基计划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4、时间
3月底:公布招生简章4月:强基计划网上报名
6月25日前:像高校提供高考成绩(不含加分)6月26日前:高校公布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
7月4日前:完成入围考生的高校考核(含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其中体育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
7月5日前:确定录取考生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5、成绩
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6、培养模式
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36所顶尖高校今年或实行新招生模式
1.传统模式全面取消。这指的是以往90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的传统招生模式将全面取消。2.开展强基计划。2020年开展全新招生模式——“强基计划”,即强化基础学科计划。另外,新模式下的自主招生,仅36所一流高校(A类)有资格申请,且每位考生只能报考一所。3.专业范围不再受限。新模式下的名校招生将开放高校本科招生的所有专业,其中重点面向以下几个领域方向:服务国家战略领域(芯片、软件、网络安全、先进制造、材料、能源),学校本身的优势专业,基础学科领域(数理化生),文史哲领域、数据软件统计领域。
从之前自主招生的90所高校,缩减到2020年的36所高校,教育部鼓励顶尖高校发展的意图非常明显。不同高校之间差距更大,强者恒强。这也意味着,如果你想考入985高校,走自主招生这条路几乎是必须的。
另外,当前中国家长功利主义思想很重,很多学生希望进入金融等热门行业,但国家希望通过新自招来鼓励更多的优秀生源进入相对冷门、但对国家发展战略意义重大的专业,如基础科学和微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4.招生人数不设计划上限。新模式下的名校招生实行一校一策,没有招生计划人数的限制。高校分省拟定自主招生计划,以招生计划人数的2-3倍组织面试,按高考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5.高考分数成为核心报名条件之一。这指的是新版自主招生,报名门槛增加到两个。高考分数达到分数线或物理、化学、生物、数学、计算机学科竞赛获奖都可以报名。
6.招生时间调整到高考后。高考出分后,高校公布初审结果。6月底到7月初,学生参加各排名靠后顶尖高校将会组织超过高考层次的笔试。按照以往经验,高校组织的笔试和面试。.

的高校可能没有笔试。鼓励高校进行体育考核。
7.高考成绩占录取权重比不低于85%。新的招生模式,采取高考成绩+高校测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并且高考成绩权重不低于85%。
8.录取与培养:新模式下录取的学生将单独成班,有自己单独的培养方案,在保研/考研、升学、转专业上有自己的规定。
根据招生改革方案,高考成绩权重在录取标准中不低于85%。这意味着,高考成绩依然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占有绝对重要地位。新自招的学生单独成班,单独培养,也体现出国家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除参加高考外,想要进入双一流A类高校的学生还要参加高校组织的笔试和面试,难度很大。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能够在高考中获得优异成绩,还要拥有扎实的数理功底,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对学生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体而言,2020年名校招生的最大调整是,考生可通过五大学科竞赛和高考成绩两种方式进入高校招生选拔环节,并且实施高校的所有专业都开放自主招生,高考成绩权重增加。新方案对2020高考招生影响巨大!
影响一:新方案招生范围看似减少了,实则人数增多了
传闻中的新模式招生,仅限于36所一流高校A类,相较于原来90所自主招生高校,看起来范围减少了,而实际上,人数却是增多的。这种增加,除了“量”的增加,还有“质”的增加。传统的自主招生,有一个严格的名额限制:不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数的5%,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高校很难触及到5%的边界,或者说很难招满符合要求的5%名额。而新模式招生中,不再有名额限制,意味着理论上可以达到100%!也就是说,这些顶尖大学可以把所有招生名额用到这种模式上。90乘以5%对比36乘以100%,这是一道很简单的算术题。
新模式招生中,高考占85%,某种意义上讲,是原来综评招生的一种升级版。原来主流的综评录取模式中,60%高考+10%学考,广义的高考占比70%,仅比新模式中低10%。
目前一些创新型高校中,如南方科技大学等录取模式,100%名额为综合评价招生;在上海,复旦和上交大的综评名额占比达到两校总招生数的90%;在浙江,北大、清华、中科大、复旦、上交大、港中文(深圳)、国科大等头部名校的的综评招生总人数,占比亦超过90%……
可以预见的是,这36所试点高校,也许不会一下子把100%的录取名额都投放在新模式招生中,但这代表着非常大的扩容弹性。会不会是从36所试点高校,开放到137所双一流高校,甚至更多的本科高校?这是政策留下的想象空间。
影响二:高考成绩决定你入场,校测分数决定你命运!
新模式招生,采取85%高考+15%校考,这种“二八定律”的分配机制,会对招生录取模式带来哪些变化?
决定入场的因素在“八”,而真正决定命运(录取与否)的,却在“二”。表面上看,新模式招生中,高考占据了85%的权重,但折合成百分制后,它们的分数级差却被进一步缩减,特别是对于名校而言。
举个简单的例子,去竞争北大的,有可能是680分和660分的,但绝对不会是680分的和600分、620分的。传统高考模式下,660分比680分低20分,可能相差了数千个排名;但在新模式折合成百分制后,仅仅是分和分的区别。
剩下的15%,是如何拉开差距的呢?我们以清北近几年的综评校考(领军/博雅)理科为例,平均得分率仅为30%-40%!而这些,都是顶尖高手之间的较量!这意味着,在校测环节,最头部的学生可能得到15分以上,最尾部的可能得1-2分,平均只有6-8分。学霸的荣耀,很可能在清北的一场校考中被击得粉碎!
名,仍然可能无缘清北!这种10名、前30当然,未来也不排除这种情况,即使考到全省前情况并非耸人听闻,在新高考实施的浙江省,裸分前30名已经考不上清北了!

这其实是对过去“唯分数论”改革的一种倒逼:如果只是一个考高分的“书呆子”,即使通过初审,也有可能在决定命运的“二”环节败下阵来。这意味着,高考成绩以外,高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这意味着,顶尖高校完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校考环节通过大量的竞赛知识和超纲知识来增加选才区分度;
这也意味着,清北等名校考察形式越来越灵活多元,课外知识的广度和创新性思维,远比只会考高分重要。
新方案对县级重高农村考生可能是利好
录取规则的改变,同样会带来升学规则的重新洗牌,这对于县城中学(包括一些市区中学、三四线城市的市级中学),无疑是新的机遇。
近几年有一个现象令人痛心疾首:五六年前甚至更早一些年份以前,很多县中的教育质量还是非常过硬的,每年考取清北的人数可能很少,但相对比较稳定;渐渐的,这些县中考清北变成了偶然,而最近几年一个更加明显的现象是,很多县中已经连续多年没有学生考上清北了!如此一来,好学生流失,好老师流失,恶性循环,马太效应加剧……
县中的没落,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在学科竞赛作为近乎唯一评价体系的自主招生语境下,这些中学并没有相应的能力去应对,拼裸分的话,县中的学生考到全省前1000名、前500名并不困难,考进全省前100名、前50名,却非常困难。事实上,很多省份,裸分100名以后报考清北几乎没什么优势。
新模式下,入选人数最高可达招生计划的3倍。以清北为例,假如其在某省的录取人数是300人的话,并不意味着只有前300名才有机会,考虑到前300名并不完全选清北,实际上具备入选资格的可能是1000名甚至1500名以后。
这意味着很多学生可以要仅凭高考裸分进入顶尖高校的选拔范围,这对那些地域相对偏远的县一级重高来说,是个利好!
一位县城中学校长就说:“如果政策真的这么变,我们很支持!因为我们觉得拼高考裸分更公平。我们的学生生源优势不大,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大多一般,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都要弄竞赛,我们这方面是弱项。许多农村家长不太懂自主招生的流程,也拿不出培训的钱,三位一体的培训,四五天就要几千块。学校也没钱,但也要努力去培训孩子们。”学科竞赛需重新评估!
之前,在很多重高里,很多同学一进高中就开始为自主招生、三位一体做准备,最直接的是参加学科竞赛。想要竞赛拿到好成绩,甚至有学生从初中就开始抢跑。
新招生方案中,学科竞赛不再是唯一的报名条件,基于“学科竞赛可能会影响高考成绩”这一顾虑,学科竞赛的作用被相对削弱。很多学校都在困惑,竞赛还有必要学吗?
其实,学科竞赛过去、现在、未来,都只是极少数人的游戏,新政导致竞赛学习降温,其实是对过往盲目学习竞赛行为的一种纠偏。竞赛学习,应该回归到“学科特长”的本质,对竞赛学习者的建议是:
首先,顶尖高校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初衷不会变,过去的经验表明,清北等名校通过学科竞赛选拔学科特长学生,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这部分某一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无论政策怎么变,名校选拔他们的需求不会变。因此,对于那些少数具有学科天赋的孩子,大可不必过分担忧,应坚持自己的初心,回归到学科竞赛的本质。
其次,那些因为升学、加分等功利性目的,不顾自身实际情况、不顾自身是否具备潜质,而盲目跟风甚至孤注一掷的学生,确实应该冷静思考这个问题了。这条道路真的适合自己吗?再次强调一遍: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学科竞赛都只是少数人的游戏,而不是大多数人的敲门砖。.另外,对于目标为清北复交等顶尖高校的学生,竞赛是一个增值选项。对于这些名校而言,高考分数已不再具有明显区分度,他们过往的校考环节,会融入大量的学科竞赛知识来增加区分度,

推荐访问:党建 集合 讲话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