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思想汇报 > 借鉴宋代造园思想营造现代城市园林

借鉴宋代造园思想营造现代城市园林

时间:2023-05-13 14:05:03 思想汇报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的封建社会到宋代已经达到了发育成熟的境地,宋代园林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也是成熟时期,这个时代崇文尚雅,文化成就斐然可观,受到宋时期山水画境界的影响,此时期的园林也达到了“可游、可行、可望、可居”的理想境界,使得园林突破了秦汉以来的“园”“囿”概念,也改变了中唐时期的别墅、山庄的完全迎合自然的模式。宋代园林注重天人合一,不仅从视觉上满足审美的需要,而且注重生活环境的优化,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热衷于园林。与此同时,园林语言在这个阶段也达到了近乎完善的程度,元明清园林脉络便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

中国园林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在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交流中,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其高潮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对其他国家园林艺术创作与发展产生了深渊的影响。而宋代则是具有典型代表的时期,此时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科学技术都有了质的飞越,使得造园水平达到了新得高度。宋代造园艺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的独特风格,特别是文人士大夫也参与到造园中,是园林具有表达文化内涵和进行艺术交流的特殊功能。

1.宋代园林的分类

宋代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文人园林、城市公共园林、辽金园林,在这些园林类型中,私家造园活动最为突出。士流园林全面地“文人化”,文人园林大为兴盛,同时也较多的影响了皇家园林。

(1)皇家园林。宋代皇家园林集中在东京和临安两地,规模和气魄虽然远不如唐代,但其规划设计的精致则过之。园林的内容更多的接近私家园林,功能更加生活化。如宋徽宗亲自参预的“寿山艮岳”为之典范。因其在宫城东北面,按八卦的方位,以“艮”名之。与筑山同时凿池引水,有建造亭阁楼观,栽植奇花异树。用了五六年的时间不断经营,到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终于简称这座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它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在造园艺术方面的成就却远迈前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皇家园林具有浓郁的文人园林意趣。

宋代园林不仅在造园思想上有所创新,在园林空间元素的布置也有其独特方法。如宋徽宗亲自参与的“寿山艮岳”,其要素大致分为筑山、置石、理水、植物配置、建筑。

筑山:如摹拟凤凰山便是一种象征性的做法,其重要在于它的独特构思和精心经营。做到宾主分明,有远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既把天然山岳做典型化的概括,又体现了山水画所谓“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众山拱扶,主山始尊”的构图规律,材料完全按照图纸的要求精挑细选。当时所造之景同样也留下了众多生动的文字:“得紫石如削,面径数仞,因而为山,贴山卓立。山阴置木柜,绝顶处开深池。车驾临幸,则驱水工登其顶,开闸注水而为瀑布,曰紫石壁,又名瀑布屏”。置石中太湖石峰的特置手法在园林和绘画中都普遍运用。

理水:园内具有完整的水系 ,几乎包罗内陆全部水体的形态:河、湖、沼、溪、涧、瀑、潭等的缩影。水系与山系配合而成山嵌水抱的姿势,这种态势是大自然界山水成景的最理想的地貌的概括,也符合于堪舆学说的上好风水的条件。植物配置品种多样,同包括多种树木,栽植方法大气,漫山遍冈,沿溪傍陇,连绵不断,甚至有种在栏栅下面,石缝里的,几乎到处都被花木淹没。植物的配置方法有孤植,丛植,混交,大量的则是成片栽植。另外,艮岳里还有饲养动物的场所,俨然天然动物园。 园内“亭堂楼馆,不可殚纪”,集中为大约40处,包含了当时全部的建筑形式,其功能作为重要的点景建筑物的同时也提供观景的场所。建筑发挥了重要的成景作用,但就园林整体而言还是从属于自然景观,此园概括自然界山水风物之灵秀,能于小中见大,移地扩基的情况是超乎想象的。

(2)私家园林即文人园林。宋代文人园林风格特点大致概括为:简远、疏朗、雅致、天然四个方面。首先,简远即影象简约而意境深远,这是对大自然风致的提炼与概括,也是创作方法趋向写意的表象特征。将景物造出留有余地的局面,结合题字,造出主人所想达到的诗化意境;其次,正如宋代的山水画意境,虚实相接,起伏跌宕,园林总体虚处大于实处,造园诸要素特别是建筑布局之着眼于疏,园林景观着眼与开朗;园林中雅致多见于植物和叠石的配置,大量栽植菊花、梅花,绘画也加入其中,建筑以亭为主,宋代文人一向追求曲水杯亭,景点的提名也是为了激发游览者对景物的联想,将客观和主观结合一起,达到身神共享的意境;宋代私家园林还具有天然之趣,主要表现在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选址很重视因山就水,擅于利用原始地貌,园内建筑更注意收纳,摄取园外的“借景”,使得园内园外相结合浑然一体。

2.宋代园林的造园理念和延伸

宋代园林从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布,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宋代时期,儒 、道、禅已经发展比较完善,注重文人的时代,文人士大夫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园林便是他们表达个人情怀的主要场所,多数文人由于官场复杂与多边,所表达的无奈便以“隐士”为名,在城市中构建园林,这里寄托了他们对社会的情感以及个人的情怀,由此便形成了当时园林的性质和功能。

在宋代园林中,道家思想对园林的设计手法影响较深。园林植物配置大多模仿自然,没有刻意的修整,依照大自然原始的植被方式,三五成丛,自由散聚,野趣横生,景色苍润。在布局上完全是树无成行,石无定位的自然布局。这种形成的原因在于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宋代的造园目标就是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自然之美。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宋代园林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的融为一体,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而后,禅宗思想由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形成了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禅宗思想一方面遵守佛教中“空”的理念,正如《大智度论》所说:“观一切法从因缘生,从因缘生即无自性毕竟空。毕竟空者般若波罗密。”“般若波罗密”指禅宗的虚空境界。宋代文人信仰禅宗,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他们的信仰相矛盾,为解决这样的矛盾,他们或游山玩水,购置园林,种花造园,通过感受自然来抵达对生活的追求。宋代禅宗美学将审美与艺术中主题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位置,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中国园林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者本心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了宋代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另外与儒道结合的玄学延续到宋代,在艺术上注重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论主张。因此,园林艺术家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把客观的“景”和主管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从而创作总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再现自然美的精华。

3.现代城市园林继承的园林结构

园林的结构是指导致园林景观外在呈现的内在决定性,它主要由园林的性质和功能决定,同时也受到外界因素(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的影响。从宋代园林这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园林时代来讲,传统园林讲究“三分匠人,七分主人”,造园之前先相地、布局,做到“心有丘壑”后在具体实施。现代园林则更加关注“人性化”,强调人的活动与需求,决定园林的空间形态布置。由此可见,对于人的活动属性和行为属性需要由概括到具体的探讨,从人的行为和心里,可以总结出行为与园林设计的关系。首先,边界效应就是从人的心理出发,以行为为线索,总结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边界地带能够激发人们对这里的关注,相应的集中场地也在场地的边缘,人们休息的场地可集中在边界处,如水岸边界、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边界等等;其次,在人类行为学中“瞭望庇护”也是重要的总结原则。瞭望是指人渴望与外界发生联系的一种行为,瞭望包括看与被看两方面。人类行为学认为,“人看人”就是人的天性,人们有窥探、观察的欲望,人们总是期望自己处于有利位置,然后眺望风景或者其他人的活动。除此之外,大多数人也希望自己在人群中受到关注,规划师西摩戈德对这种现象的根源做出过可能的解释,指出在娱乐消遣中,人们总想扮演某一个角色,并以种种幻想陶醉自己,以至最后自身下意识地表现出倾向性的举动。人们总是喜欢开着漂亮的车出去兜风,就是希望引起别人关注和称赞,在“被看”中得到被认可的满足。庇护是指人处于环境中所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这是一种出于安全需要的潜意识行为。一般来说,在园林中,设置在有植物或者构筑物作为背景的边界地带的休息点容易受到有人青睐。再次,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也就是领域性也是重要的设计依据,距离的大小能够改变游人的心里状态,也对园林使用造成一些影响。

4.现代城市园林的重要意义

城市是人类生存的聚集地,城市园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作为人们休憩的场所,也是具有生态意义的场所,借鉴宋代园林的设计手法和设计思想,在现代城市园林的设计中,应注重城市文化发展的内涵,园林设计建立在文化延续和感情寄托的基础上,另外现代城市园林还要师法自然,园林场所是人和自然接触最充足的场所,达到天人合一是最理想的境界,达到境界的手法各有千秋,但最终都是将园林各要素同人的活动和心理自然融合,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要基于主观和客观的结合。

城市与园林融为一体,是一种面对当前社会状态的一种适宜的组合,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给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随着人口猛增的社会现实,人口结构也不断的丰富,这就需要有丰富的园林形式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氧气地、休憩地,满足不同人群对生活真谛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单位:无锡汽车工程学院)

推荐访问:宋代 借鉴 营造 思想 城市园林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