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心得体会 >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心得体会(精选范文3篇)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心得体会(精选范文3篇)

时间:2022-04-20 10:30:02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控制是指为了确保组织内各项计划按规定去完成而进行的监督和纠偏的过程。具体地说,控制就是通过不断地接受和交换企业的内外信息,按照预定的计划指标和标准,调查监督实际经济活动的执行情况,若发现偏差,及时找出主要原因,并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采取自我调,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心得体会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心得体会3篇

【篇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心得体会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环境愈加复杂激烈,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

(一)内部控制理论与发展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概念最早由美国会计师协会(AIA)在1936年颁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中正式提出,其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各界逐步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在理论与实务方面展开研究与探索,逐步总结与完善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内部牵制,到40年代至70年代的内部控制制度,到80年代到90年代初内部控制结构,再到9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风险管理框架,内部控制关注点、内控技术、内部控制目标和要素都随着经济发展和学术界的研讨在不断变化。在内部控制发展初期,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职责分工和交叉检查等方法,抑制账目舞弊的发生。现今,内部控制一般是指企业为保证完成其目标,确保财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保证企业运营策略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有序进行,确保企业高效率的运行而在公司里实行的调节、管制、计划和评估的方式及其技术措施的总称,除此之外,内部控制还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公司想要提升其自身运营效率并充分获取、利用所有资本, 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而在公司内实行的一系列约束和调整的策略、流程和措施。

(2)企业风险管理理论

一般来说,风险管理指公司在经营管理当中对于一些风险源实施辨别、确认、评估与监管,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实施一些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监控与预防,从而给公司带来更大的安全保障的程序。

风险管理概念最早在1930年由美国管理协会(AMA)提出,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迅速扩大,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严峻,对企业风险管理问题与相关理论的研究逐步增加。风险管理理论主要经历了早期风险管理阶段、现代风险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三个阶段。早期风险管理阶段主要关注于企业面临的不利风险,通过风险回避和风险转移降低企业损失。此后,风险管理工具得以快速发展,另类风险转移(ART)不断涌现,风险管理对象转向管理业务和财务成果的波动性,风险管理进入现代风险管理阶段。21世纪以后,随着国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存压力,“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获得广泛认可。

2、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

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实施目标可以看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论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两类理论,其在实施主体、组成要素以及实施目标等方面都密切相关。第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实施目标虽不尽相同,但二者在本质上都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增加企业价值,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第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其实施主体与实施客体基本相同,都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实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并不仅仅针对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二者需要企业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企业高管与员工的区别在于其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责任各不相同。第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都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反馈与调节,使得企业内部控和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限度内对环境变化作出相应自我调控。第四、内部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组成要素在实施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方面是相互重合的。在此基础上,风险管理对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对策方面作出了更为细致的规范和要求。第五、全面风险管理以健全的内部控制为基础。公司对风险实施管理就必须要有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措施,倘若没有在公司内部实施有效控制,那么企业对风险实施监管的意图也将无法实现。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区别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一定必然联系,具有相关性。但二者并不完全相同,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职能定位、活动范围、风险对策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首先,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职能定位不一致。企业内控制度的目的是维护自身财产的安全与完全性,从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及其他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及时提供,它仅仅是管理的一项职能,只是评价目标的制定过程。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应对企业风险,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全面风险管理在制定合理的内部结构,保证企业经营合法合规和财务财产安全的同时,还需要对企业在战略制定和业务模式选择等方面提供合理保证。其次,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活动范围不尽相同。内部控制只是企业治理的一项职能,而企业的风险管理则在治理程序中的每个部分都存在,公司进行内部监督控制的方式除了表现于对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最主要的是公司于事先规划方针的过程中就全面了解到危机的严重性。此外,对于二者即将实现的目标,对公司风险的管理要比对公司内部环境的控制多的多。最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对风险的对策不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对所面对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如采取避免风险、控制风险、分散与中和风险、承担风险、转移风险等方法,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使运营战略与风险回报相协调,从而达到减低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得以实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机制的环境基础,也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施、风险管理高效运营的前提。公司治理层是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实施主体,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实施负有重要职责。没有切实可行的企业管理机制,公司的职权分配以及职权约束机制出现弊端,那么公司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实施就不能得到保证。当前,一些企业治理结构混乱,治理层职能权限划分不清晰,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严重阻碍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制约企业的持续发展。

(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从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意识上存在很大偏差的企业管理人员,都简单的认为企业内部的各项章程制度就是内部控制,认为内部控制的功能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对职工进行管理,忽视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风险管理的程度不足,因此使得部分企业常常出现重大意外事件。此外,许多公司在职工中没有树立全体参与风险管理的理念,以为企业风险管理就是治理层所要完成的工作,而和底层职工并无多大联系。在此种理念的影响下,公司的基层职员失去了投入到公司的风险管理之中的机会,许多问题不能够及时的被发现,难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相脱节。

(3)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企业内部控制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要有监督和制约机制作为保障,进而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一些公司内部

监督机制不完善,内部监督权力受到限制、缺乏执行力度,内部审计不能对公司的风险管理实施有效地监控。

4、改进企业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内部控制要有序进行,风险管理顺利实施就必需要不断的完善治理结构。公司的治理体系的健全完善可以使公司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制约、明确划分职责。一方面,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认识到独立董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肯定其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使独立董事在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督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公司应该依据在经营中的需要设置专门委员会,可以从董事会成员中选拔一些专业人才成立委员会,充分利用其专业优势,有效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特殊事项,在对公司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2)强化业务素质培训,提升内控和风险意识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现有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内控风险意识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需要强化员工的风险观念和职业素质。对此,企业需要对内部的员工,量身定制不同形式的培训课程,从而促使企业整体员工的职业理念以及技术不断完善,以促使其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需求,从而为企业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三)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监督机构的建设

对于公司的监督措施来说,要以风险为指导方向,并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监督作出恰当评价工作。强化公司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监督机制,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重点强化公司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对确保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评价的权威性;其次,必需让公司的监督重点从财务资产安全转移至运营与风险管理,提高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最后,要对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进行事前监督预防、事中监督反馈、事后评价调整,充分发挥内部监督机制在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篇二】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心得体会

贸易业务中的风险点分析

一、采购与付款循环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

(一)采购环节的主要风险点

(1)大额采购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甚至出现舞弊行为。

(2)缺乏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办法,无法及时考核供应商,导致供应商选择不当,影响企业

利润。

(3)未经授权对外订立采购合同,合同对方主体资格、履约能力等未达要求、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可能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4)未能及时根据市场状况调整合同内容,造成企业采购行为脱离市场供需状况。

(二)付款环节的主要风险点

(1)付款审核不严格、付款方式不恰当、付款金额控制不严,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2)退货管理不规范,导致企业产生财务损失。

二、存货管理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

(一)盘点清查环节的主要风险点

存货盘点清查一方面要核对实物的数量,看其是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另一方面也关注实物的质量,看其是否有明显的损坏。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存货盘点清查制度不完善、计划不可行,可能导致工作流于形式、无法查清存货真实状况。

(二)存货处置环节的主要风险点

存货销售处置是存货退出企业经营活动的环节,包括产品的正常对外销售以及存货变质、损毁等进行的处置。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存货报废处置责任不明确、审批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三、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风险点

一、销售策略制定不当带来的经营风险

(一)销售计划管理不当

首先,企业可能存在没有销售计划的风险。其次,由于缺乏对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竞争对手状况的正确认识,以及对自身能力的客观评估不足,企业制定的销售计划不切合环境或者接受的客户订单偏离较大,未经管理层审批即付诸实施,实施过程中缺乏动态管理,导致产品结构安排不合理,难以实现企业经营的良性循环。

(二)客户开发

在客户开发上,既有维护现有优质客户又有积极寻求新的潜在客户两方面。企业可能因为对市场预测不准确,造成市场定位和方向的选择错误,对销售渠道产生破坏性影响,致使现有优质客户丢失而新客户又开发不利或者收效甚微,紧跟带来的直接不良后果就是销售不畅、库存积压、经营难以为继。

二、信用管理不足产生的信用风险

在正式签订销售合同以及办理销售发货业务之前,企业必须履行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环节即客户信用评估,这必须建立在日常有效的客户信用管理基础之上。如果企业未建立客户档案或者主要客户档案不健全,缺乏日常的信用积累记录和合理的资信评估,加之往往为了占领市场而盲目扩大客户源,则可能导致客户选择不当或者赊销政策的受益对象选择错误、未经信用审批给予赊销;更有甚者,一些销售人员趁机利用信用管理漏洞,冒险向某些“特殊利益客户”大量赊销发货。这些都会致使销售货款不能收回或者遭受欺诈形式形成坏账损失,从而影响企业的资金流转与正常经营。

三、订立合同产生的法律风险和利益受损风险

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契约经济是其一个鲜明的特征,签订合同是契约关系中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必要手段。在销售业务中,对于销售方是物质资源的组织者和提供者,特别是在以赊销为主的销售业务中,销售方要依据合同先期投入大量资源,一旦发生商业纠纷则销售合同是其借助法律武器保护利益的最有力证据。因此,订立销售合同过程中也就相应隐藏着法律风险和利益风险。

法律风险具体表现为:销售方拓展市场卖出商品以增加收入是首要任务,所以接到客户订单或者收到市场信息以后,为了节约时间促成交易,往往疏于对所签订销售合同条款的审查以及业务背景的调查,或者未经授权批准擅自签署合同,对合同中的欺诈陷阱或重大疏漏未能发现,在签订合同阶段产生巨大法律风险,进而带来企业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损失。

四、收款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收款环节之前各环节的内部控制缺陷,会不同程度地传递到此环节来承接,例如信用管理不善致使赊销失误、发货错误带来客户纠纷,其直接后果就是形成坏账;收款环节自身也存在内部控制不足而形成坏账的情形,例如长期不对账、逾期应收账款不及时催收、现金收款私设“小金库”等。经常性的坏账损失严重威胁到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最终体现为企业资金“断流”的高度财务风险。

因收款相关的内部控制活动而引起的具体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信用管理不到位而盲目赊销;二是结算方式选择不当形成回款困难;三是未按销售发票通知开具发票、丢失发票或者重复开票而增加财务税务风险;四是票据管理不善形成逾期无法兑现或遭受欺诈;五是私设账户截留回款的舞弊行为等。

上海化工供销有限公司

2012.7.20

【篇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心得体会

 企业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

◇背景

如何确保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如何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如何保证企业始终遵守法律法规?

如何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

如何评估与防范财务风险,保证企业永续经营?

如何通过内部审计发现企业经营异常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诸多企业的兴衰成败也从某个侧面揭示了内部控制与采取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近年来德隆集团、格林柯尔等企业的覆灭,更是凸显其重要性。

=====================================================================

◇收益training income

通过系统学习使学员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企业运营的安全性,同时深刻理解内部审计、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帮助学员建立对内部控制制度完整而系统的认识

二、掌握快速诊断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方法,评价内部控制的效果并进行改进

三、掌握内部审计的具体实施程序以及关键操作要点

四、掌握财务风险评估方法,并有效采取措施控制与防范风险

五、深刻理解内部审计、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打造系统“防火墙”

=====================================================================

◇大纲curriculum introduction

内部审计篇

一、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

1)概念 2)目的 3)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比较

(二)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

1)控制 2)控制结构 3)企业风险 4)企业风险管理流程

(三)内部审计的角色

1)监督者 2)检察员 3)协助者 4)咨询师

(四)内部审计过程

1)理解期望 2)分析经营状况 3)确认程序与风险

4)分析程序与风险 5)汇报与跟踪

(五)基本审计方法

1)与管理层讨论 2)实地观察 3)审阅书面资料 4)抽样测试

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共同涉及的几大专业问题

1)审计通知书与审计业务约定书 2)审计计划

3)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4)内外部审计的评价、协调与专家的使用

5)审计抽样 6)审计证据

7)审计工作底稿 8)审计报告

9)审计质量控制

三、内部审计具体准则讲解

1)内部控制审计 2)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

3)后续审计 4)内部审计督导

5)结果沟通 6)遵循性审计

7)分析性复核 8)风险管理审计

10)人际关系 11)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

12)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

13)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 14)经济性审计

15)效果性审计 16)效率性审计

四、内部审计实施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 2)重要性、审计风险与审计抽样

3)不同类型审计的特殊考虑

内部控制篇

一、内部控制概论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1)内部控制的一般概念 2)COSO报告的定义 3)内部控制的种类

(二)内部控制的属性

1)职责分工 2)实物接触控制 3)内部核查

4)充分的书面记录 5)恰当的授权

(三)内部控制的种类

1)按控制性质分 2)按控制内容分 3)按控制地位分

4)按控制功能分 5)按控制时序分

(四)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

1)相互牵制 2)协调配合 3)岗位匹配

4)成本效益 5)整体结构

(四)控制点与控制技巧

1)一般控制点应建立在尽可能接近行动发生之处

2)一般控制技巧

总结:内部控制的局限

二、内部控制规范总揽

(一)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1)总则 2)内部环境 3)风险评估

4)控制活动 5)信息与沟通 6)内部监督

(二)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1)总则 2)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3)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4)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和评价报告

(三)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1)资金 2)采购 3)存货

4)销售 5)工程项目 6)固定资产

7)无形资产 8)长期股权投资 9)筹资

10)预算 11)成本费用 12)担保

13)合同协议 14)业务外包 15)对子公司的控制

16)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 17)人力资源政策 18)信息系统一般控制

19)衍生工具 20)企业并购 21)关联交易

22)内部审计

三、业务流程重组

(一)流程重组的症状

1)市场份额下降 2)交货期延长 3)竞争能力降低

4)生产率降低 5)客户满意度降低 6)环境剧变

(二)流程重组的步骤及各步骤的操作要点

1)制定重组策略 2)流程设计 3)实施 4)效果评估

(三)流程重组各步骤操作要点(最佳管理实践)

1)了解市场和客户 2)制定愿景和战略 3)设计产品和服务

4)市场营销 5)生产和配送产品及提供服务

6)向客户开票收款及提供服务

7)人力资源管理 8)财务管理

(四)业务流程图

1)业务流程涉及的部门 2)工作内容及步骤 3)部门间的相互关系

4)业务文件 5)业务流程图操作手册示例

四、内部控制实务

(一)常见的舞弊类型

1)虚报冒领 2)阴阳发票 3)无中生有 4)侵吞不报

5)模仿签字 6)假公济私 7)瞒天过海 8)里应外合

9)暗渡陈仓 10)混水摸鱼 11)偷梁换柱 12)张冠李戴

13)监守自盗

(二)内部控制的设计步骤

1)确定控制目标 2)整合控制流程

3)鉴别控制环节 4)确定控制措施

(三)内部控制实例详解

1)资金内控实例 2)采购内控实例 3)存货内控实例

4)销售内控实例 5)工程项目内控实例 6)固定资产内控实例

7)无形资产内控实例 8)长期股权投资内控实例 9)筹资内控实例

10)预算内控实例 11)成本费用内控实例 12)担保内控实例

13)人力资源政策内控实例 14)内部审计内控实例

(四)内部控制手册的编写

1)内部控制手册的结构 2)内部控制手册编写重点与难点

3)内部控制手册编写案例分享与讨论

(五)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1)控制环境 2)内部牵制 3)内部审计 4)财务内控

财务风险及防范篇

一、财务风险的一般概念、种类、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一)财务风险的一般概念

1)财务风险的概念 2)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区别

(二)财务风险的种类

1)筹资风险 2)投资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

(三)财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2)全面性 3)不确定性 4)激励性

(四)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1)环境影响 2)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不合理

3)财务决策失误 4)管理人员认知偏差

二、财务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一)财务风险的评估(Z-SCORE模型)

(二)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

1)分配法 2)回避法 3)转移法 4)降低法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