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纪录片《九零后》观后感3篇

纪录片《九零后》观后感3篇

时间:2023-01-09 09:30:04 观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纪录片《九零后》观后感1  《九零后》是一部由徐蓓执导,杨振宁等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它讲述了西南*的学生,在抗日战争与新*的过程中的成长,努力。对于西南*西方媒体曾如此评论:世界上有三个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九零后》观后感3篇,供大家参考。

纪录片《九零后》观后感3篇

纪录片《九零后》观后感1

  《九零后》是一部由徐蓓执导,杨振宁等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它讲述了西南*的学生,在抗日战争与新*的过程中的成长,努力。对于西南*西方媒体曾如此评论:世界上有三个教育中心-美国,英国,*昆明。因为*昆明,曾有一座西南*。西南*,*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与传奇。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师生南迁昆明,合而为一,先后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172位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师,被誉为“*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纪录电影《九零后》,让纸上的故事变活了,从时间和人物上,展现西南*这四个字背后灿烂的本貌,这所“*最传奇大学”最鲜活、原本的校园生活。

  我记得日军轰炸昆明时,一个学生回忆,在一个堡垒的后面全是尸骨,分离的肢体。杨振宁先生一开始就提到的查良铮,也就是笔名为穆旦的那位先生,在缅甸的丛林中消失了五个多月。在满是蚊虫的丛林,我无法想象查先生是如何度过野兽的嘶吼,毒虫的侵蚀。我们之所以能够生在和*年代,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5月19日,《九零后》在清华大学举办特别放映,清华大礼堂的席位几近满座,全校的师生、家长带领的小朋友们、已退休的教授、90多岁的*亲属等齐聚现场。一位*后人在观影后百感交集,“听了这些曾经同是西南*毕业、与父亲同龄的前辈们讲述的往事,让我顿时想起父亲曾经对母校的热爱及多次深情回忆。”

  尽管读书时身处特殊时代,但每一位受访的先生们,都有属于自己青涩少年的动人故事。在现场播放的《少年篇》的片花里,许多受访者回忆起当年恋爱、逃课的故事。百岁的许渊冲先生提起故去的老同学,依然充满孩子气的胜负欲,“我法文90分,他才考70几分”。马识途先生,一位正在中央大学就读的学生,领命前往西南*潜伏。改名后的他,谈到考西南*,直接“凡尔赛”地说到:“西南*,我一考就考上了”。

  在民族存亡之际,西南*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保住了珍贵的"文化命脉。《九零后》虽然呈现的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青春故事,但我相信,它与今天的“90后”“00后”观众,依然能够同频共振。

纪录片《九零后》观后感2

  这是一部剪辑纪录片,号称《西南*》姊妹篇。《西南*》我没看过,但听说是史诗般弘大,这部电影则聚焦个体,技术角度有点散,但是因为主角们太闪亮了,掩盖了这个小缺陷。

  卢沟桥事变之后,随着北*天津相继失陷,东部高校仓促内迁。几千名西南*学生“文军长征”,辗转湘贵滇。炮火连天中,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保存了*的文化血脉。

  那真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啊,天才们成群结队而来。不过想想也是,那个年代,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身就是万里挑一,国家和民族又处在承前启后的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要能选定一门专业,踏踏实实做学问,深耕下去,必然能成祖师爷。

  尤其这些能活到的90+老人,身体基础好,历经过大风大浪,内心坚韧,物质条件也还可以,身体心态物质都符合长寿条件,可谓翘楚中的翘楚。尤其是那种的精神气,令人佩服。

  这些老者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

  一是杨苡,《呼啸山庄》的译者。这是九零后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老太太一百多岁了,却声音洪亮,眼里有光。提及过去,娓娓道来,直截了当,很有感染力。一百多岁的人了,回忆自己对巴金二哥李尧林的暗恋,回忆跟巴金持续百年友情,回忆第一次见其先生赵瑞蕻(也是翻译学界泰斗)的场景,回忆日军轰炸昆明时沈从文的痛哭流涕……坦坦荡荡,娓娓道来,中气十足,完全不是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个小姑娘!当被问及其先生去世二十多年,怎么过来的,她耿直说:还好,我本来就是比较独立的。。。。我觉得这位老人,比林徽茵更接地气,比杨绛更自然,比冰心更活泼(当然不是说她们几位大家不好,也个个都是巾帼英雄),眼里有光,心里有火,堪称我辈之典范。

  第二个人,是缪弘,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缪弘父亲是缪斌,汪伪*的立法院院长。可是这样一位大汉奸父亲,却生了两个热血儿子。缪弘和缪中兄弟俩,与家庭割裂,隐瞒身份,考入西南*,后投笔从戎, 走向炮火前线。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缪弘为国捐躯,牺牲时才十九岁。

  这样一位英雄,却因为政治原因,过去八十多年里几乎被世人遗忘。其兄缪中,虽然因加入缅甸作战军,未与敌军正面交锋而幸免于难,但估计后来漫长岁月中,大汉奸儿子+国军军官的身份,足以让这位留在上海发展的年轻人饱受磨难。

  第三个人,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译者,《星际穿越》中那句著名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也是出自其手。西南*外文系高材生,飞虎队翻译,留美博士,也是新*成立后,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的倡导者。

  在影片中,巫宁坤回忆起日寇兵临城下,扬州中学解散前夕,女同学在*台上唱《松花江上》,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巫宁坤当年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带着建设新*的满腔情怀回国,岂料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三十年,差点死在劳改农场,尝遍人间冷暖。

  看过巫宁坤的晚年回忆录《一滴泪》,1951年,巫应燕京大学的邀请从美国回到祖国,为此还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在回国前,送他登船的是好友李政道,巫问李:“你为什么不回祖国”,李说:“我怕回去被洗脑子”。巫对于这样的回答感到很奇怪,可是后来的经历让这样的回复一语成谶。1979年,巫宁坤见到了当年送他登船的李政道,此时的李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早已名满天下,而巫宁坤早已失去了自己最好的三十年。巫1991年便移民美国,前几年99岁高龄去世。一个当年“*问题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历尽千辛万苦回国的热情学者,却在四十年后毅然返回美国。这中间经历过什么磨难,难以言述,都凝缩在“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这九个字(巫晚年自我总结)中了。

  除了这三位,影片中还有很多闪闪发光的.人物。他们的乐观、坚韧、执着,代表了时代的精神和民族脊梁。

  另外,插个题外话,我看电影时,还深深感受到,选专业,还是得学理工科啊!!!!!这些存活到九十多岁的大家们,几乎全是工科人才,毕竟大国重器,理工科是可以拯救世界的,一心搞技术,也能远离很多是非。

  相对比下,那些学文科的西南*人,估计下场都比较惨,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统计?尤其是学法律的,研究阶级统治工具,更是惨中之惨。《*》2003年曾经刊登过一篇《被遗忘了三十年的法律精英》,就是讲了这个事情,让人看了很触动,很伤感。

  总体而言,《九零后》这部电影,因为聚焦于个体,过于散,且囿于篇幅,很多情节未能深挖,只能是浮光掠影。但瑕不掩瑜,从纪录片的角度,仍然是部好电影。这部片子我觉得很适合带娃去看。不过当影片后半段,原子弹轰隆隆爆炸时,两个娃都已经是昏昏欲睡,只有我一个人清醒着。

纪录片《九零后》观后感3

  这是一部剪辑纪录片,号称《西南*》姊妹篇。《西南*》我没看过,但听说是史诗般弘大,这部电影则聚焦个体,技术角度有点散,但是因为主角们太闪亮了,掩盖了这个小缺陷。

  卢沟桥事变之后,随着北*天津相继失陷,东部高校仓促内迁。几千名西南*学生“文军长征”,辗转湘贵滇。炮火连天中,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保存了*的文化血脉。

  那真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啊,天才们成群结队而来。不过想想也是,那个年代,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身就是万里挑一,国家和民族又处在承前启后的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要能选定一门专业,踏踏实实做学问,深耕下去,必然能成祖师爷。

  尤其这些能活到的90+老人,身体基础好,历经过大风大浪,内心坚韧,物质条件也还可以,身体心态物质都符合长寿条件,可谓翘楚中的翘楚。尤其是那种的精神气,令人佩服。

  这些老者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

  一是杨苡,《呼啸山庄》的译者。这是九零后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老太太一百多岁了,却声音洪亮,眼里有光。提及过去,娓娓道来,直截了当,很有感染力。一百多岁的人了,回忆自己对巴金二哥李尧林的暗恋,回忆跟巴金持续百年友情,回忆第一次见其先生赵瑞蕻(也是翻译学界泰斗)的场景,回忆日军轰炸昆明时沈从文的痛哭流涕……坦坦荡荡,娓娓道来,中气十足,完全不是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个小姑娘!当被问及其先生去世二十多年,怎么过来的,她耿直说:还好,我本来就是比较独立的。我觉得这位老人,比林徽茵更接地气,比杨绛更自然,比冰心更活泼(当然不是说她们几位大家不好,也个个都是巾帼英雄),眼里有光,心里有火,堪称我辈之典范。

  第二个人,是缪弘,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缪弘父亲是缪斌,汪伪*的立法院院长。可是这样一位大汉奸父亲,却生了两个热血儿子。缪弘和缪中兄弟俩,与家庭割裂,隐瞒身份,考入西南*,后投笔从戎,走向炮火前线。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缪弘为国捐躯,牺牲时才十九岁。

  这样一位英雄,却因为种种原因,过去八十多年里几乎被世人遗忘。其兄缪中,虽然因加入缅甸作战军,未与敌军正面交锋而幸免于难,但估计后来漫长岁月中,大汉奸儿子+国军军官的身份,足以让这位留在上海发展的年轻人饱受磨难。

  第三个人,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译者,《星际穿越》中那句著名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也是出自其手。西南*外文系高材生,飞虎队翻译,留美博士,也是新*成立后,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的倡导者。

  在影片中,巫宁坤回忆起日寇兵临城下,扬州中学解散前夕,女同学在*台上唱《松花江上》,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巫宁坤当年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带着建设新*的满腔情怀回国,岂料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三十年,差点死在劳改农场,尝遍人间冷暖。

  看过巫宁坤的晚年回忆录《一滴泪》,1951年,巫应燕京大学的邀请从美国回到祖国,为此还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在回国前,送他登船的是好友李政道,巫问李:“你为什么不回祖国”,李说:“我怕回去被洗脑子”。巫对于这样的回答感到很奇怪,可是后来的经历让这样的回复一语成谶。1979年,巫宁坤见到了当年送他登船的李政道,此时的李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早已名满天下,而巫宁坤早已失去了自己最好的三十年。巫1991年便移民美国,前几年99岁高龄去世。一个当年“*问题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历尽千辛万苦回国的热情学者,却在四十年后毅然返回美国。这中间经历过什么磨难,难以言述,都凝缩在“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这九个字(巫晚年自我总结)中了。

  除了这三位,影片中还有很多闪闪发光的人物。他们的乐观、坚韧、执着,代表了时代的精神和民族脊梁。

  另外,插个题外话,我看电影时,还深深感受到,选专业,还是得学理工科啊!这些存活到九十多岁的大家们,几乎全是工科人才,毕竟大国重器,理工科是可以拯救世界的,一心搞技术,也能远离很多是非。

  相对比下,那些学文科的西南*人,估计下场都比较惨,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统计?尤其是学法律的,研究阶级统治工具,更是惨中之惨。《*》2003年曾经刊登过一篇《被遗忘了三十年的法律精英》,就是讲了这个事情,让人看了很触动,很伤感。

  总体而言,《九零后》这部电影,因为聚焦于个体,过于散,且囿于篇幅,很多情节未能深挖,只能是浮光掠影。但瑕不掩瑜,从纪录片的角度,仍然是部好电影。这部片子我觉得很适合带娃去看。不过当影片后半段,原子弹轰隆隆爆炸时,两个娃都已经是昏昏欲睡,只有我一个人清醒着。

推荐访问:观后感 纪录片 九零后 纪录片《九零后》观后感3篇 纪录片《九零后》观后感1 纪录片《九零后》观后感100字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