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思想汇报 > 浅谈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的开展

浅谈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的开展

时间:2023-06-17 13:25:02 思想汇报 来源:网友投稿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活动。思想政治课自主学习的开展应从以下几个方着手。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规划和构想,其核心内容是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与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是实行自主学习策略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着自主学习策略的成败,因此我认为必须做到两点:①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教学目标作出总体设计。在设计《培养纳税意识》一课中,我首先明确学生应掌握税收的实质和纳税意义两个知识点,预设了“公民依法纳税现状”的社会调查和课堂模拟听证会两个活动体验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纳税知识的生产过程,培养其探究讨论社会现象、观察与反思等基本能力。特别是在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对其如何选择调查者、提出怎样的采访问题、应持有怎样的思想认识、专访税务机关时的注意事项等等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制定了明确的过程、能力与方法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查結果与体验感受,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自觉履行依法纳税义务,作为未来纳税人为国家积极主动纳税、依法诚信纳税”这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效凸现了思想政治课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②教材内容的处理。即教师必须全面分析教材,在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精心构思教学思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并没有一味遵循教材的原有结构,而是打破教材框、节结构的限制,对“税收的实质”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恰当重组,积极引入新教材中的“税收作用”这一知识,让原有的一句话内容变得羽翼丰满,增加了层次与恰当的深度,符合学生实际,更提高了自主学习策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开设模拟法庭进行角色体验

现实生活是具体实在的,而书本知识是抽象的,并非所有的现实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这是民主教学的体现。设立“模拟法庭”让学生学做“小法官”来断案,既活用书本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法律创新能力。

根据这个活动,学生分工负责,律师、法官、检察官、原告、被告等远离校园的各种形象在学生的模拟法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验和展示。学生把自己融入到了具体的案例之中,充分运用了自己的丰富现象力和创造力,体验了当时的情景,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主体意识。

三、组织演讲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热点而展开。一是课前演讲。要求学生平时关心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做好报摘、文摘,观看电视新闻等,把摘录内容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前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交流。二是结合社会热点组织专题演讲。虽然学生的演讲水平参差不齐,但都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的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

四、提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素质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渔”,要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学法指导着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学生要正真理解以致运用一定的学法,必须学会自己归纳学法;但归纳学法并非易事,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以“存款储蓄”这块内容为例,我们着重在自学方法上加以指导,让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并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合,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地获取知识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

五、在探究学习中开展自主学习

新课程倡寻探究性学习,本身就必须改变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的活动。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教学中,我不但指导学生完成课文中完整的探究活动,还根据学生的特点,发展的差异,兴趣与爱好,组织课外探究合作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如在《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教学时,要求学生主动调查本班同学的家庭年收入情况、家庭年支出情况等,并进行交流。调查的数据、照片等信息资料来自学生生活,体现了真实性,增强了教材的可信度,学生感受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的繁荣昌盛,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感,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同时采取了以学生手中的资料为“本”的教学方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利于形式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六、开展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素质

开展课堂讨论,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立足书本知识去洞察现实问题,分析原因,探究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学习了“争做合格人才”后,学生已初步了解什么是人才。但还有一部分同学存在疑虑,我是否能成才呢?为了分析现状、辩明是非,开展了“是否人人都能成才”的讨论会,有人认为:成才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努力和是否有机遇。这两者不仅是共存的,更应该是有机结合的。并举例了爱因斯坦、爱迪生、张海迪等人物,他们都是通过自己努力成才的。而对于机遇也完全可以靠自己来创造,认为只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学会为自己创造机遇,再加上我们自身的努力,那么,我们每个人都能成才。而有人认为:成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有两条:勤奋和机遇。人才是勤奋的,那么勤奋的人就一定是人才吗?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主观的努力或许能做到,但机遇却不是人人都有,勤奋而无机遇或者有机遇而不好好把握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了。通过大家的讨论,教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此观点做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有一个认真自学的过程,有一个搜集材料、了解社会的过程,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课本知识已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其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推荐访问:政治课 浅谈 自主学习 思想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