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党建材料 > 构建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4篇

构建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4篇

时间:2022-08-20 17:30:02 党建材料 来源:网友投稿

构建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4篇构建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 1党建引信基层治理实践体会文章-以党建引领开创基层治理新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层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构建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4篇,供大家参考。

构建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4篇

篇一:构建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信 基层治理 实践体会文章- 以党建引领开创基层治理新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层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夯实基层治理的地基,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主动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的变化,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山西省长治市地处晋东南,辖 4 区 8 县,文化底蕴深厚,经济稳步增长,曾三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近年来,该市开展了一系列基层党建创新实践,有效激发了基层治理活力,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形成了基层党建工作和基层治理统筹兼顾、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新格局。

 一、社区成立党委、支部建在小区,党员在社区治理中作表率,群众的需求关切得到及时回应,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

  2 线。”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如何引领基层治理?在长治市委书记孙大军看来,“只要把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凝聚引领带动群众,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倍增,基层治理能力就会倍增”。

 过去一直把社区党组织作为城市最基层党组织,但随着社会发展社区管辖范围扩大、下辖小区多、工作力量薄弱,社区党组织往往对基层治理接不住、管不了、抓不起。基于此,長治市出台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方案,把居民小区作为城市治理最基本的单元,把社区党支部升格为党委,在居民小区建立党支部,楼栋或单元建立党小组,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城市基层党组织体系。小区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是把本小区的党员组织起来,在小区治理中力所能及地服务居民群众,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截至2019 年年底,全市共成立社区党委 130 个,小区党支部663 个,楼栋党小组 1 万余个。支部建在小区,织密了基层党组织体系,触角延伸、力量增强,群众的需求关切得到及时回应和满足,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

  3 作用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在此次战“疫”大考中,长治市城市基层党组织一体联动,街道社区统筹引领、小区支部组织凝聚、楼栋党小组精准对接,集结广大报到党员协同作战,组建各类党员突击队、服务队、先锋队等2000 余个,构筑起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

 健全居民小区党组织之外,长治市还建立了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制度,党员在居住地社区亮身份,在社区治理中作表率,形成了居民点单、党员抢单、社区跟单工作机制,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遇到问题一同协商解决。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对党员在居住地社区表现情况实行积分制考核评价的指导意见》,赋予社区党组织对生活在本社区党员的监督权,把党员在居住地社区表现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近 11 万名党员到本人居住地社区报到,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凝聚身边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共建美好家园。

 二、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推行“三步四循环”工作法,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明显提升,乡村治理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4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书记是基层组织的主心骨,是群众的“领头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针对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一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人难选”问题,长治市大力选派机关事业单位 30 岁以下、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干部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员关系转接到村,行政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全职在村工作。乡镇领导班子出现空缺,优先从任职 2 年以上、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下派书记中选拔。2018 年以来,全市共选派 194 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截至 2019 年年底,已提拔使用 25 人。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既破解了农村基层用人难题,建强了“头雁”队伍,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又让年轻干部到吃劲岗位“墩苗”历练,使他们扎根基层经风雨、长才干,还为县乡干部队伍建立了干部储备。

 针对多年来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强,一些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的问题,长治市以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为重点,以扎实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依托,通过推行“三步四循环”工作法,即第一步是各行政村每季度第一个月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研究

  5 本村重要事务;第二步是每季度第二个月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村党支部向乡镇党委汇报工作;第三步为每季度第三个月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党员民主评议村“两委”工作。每年四个循环,着力解决问题、凝聚合力、抓乡促村。比如,建立职能部门列席会议协调研判制度,提前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列席会议,合力解决农村支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形成“支部吹哨、乡镇定调、部门报到、党员响应、群众参与”机制,并通过建立“三务公开日”制度、组织开展党群共建活动等举措,提升党员群众对支部工作的了解和参与度,使党组织在党员群众中的威信和认可度越来越高,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截至 2019 年年底,全市 933 个贫困村中,党员领办致富项目 3850 个,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 48293户,全市累计减贫 32 万人,5 个贫困县和 933 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三、压实县(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以基层治理成效来检验基层党建的成果

 面对基层党建工作领域广、头绪多、任务重的现实情况,长治市紧紧抓住县(区)委书记这个“关键少数”,已连续四年聚焦基层党建重点难点问题列出“一单清”,

  6 明确需要县(区)委书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十项重点任务,推动党建责任、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对“一单清”列出的重点任务,长治市委党建办通过“季度盘点、半年督导、年终述职”等方式全程跟踪问效。特别是把“一单清”落实情况纳入县(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年终述职要对照清单,逐项报告工作完成情况,向市委交账,市委对完成情况进行当场点评、现场测评。述职评议考核结果作为县(区)委书记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在各县(区)委书记的带动下,各级党组织书记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层层发挥“头雁”效应,层层强化主体责任,把党建工作抓在平常、管在经常,构建上下联动、协调有序、整体推进的“大党建”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

 在实践探索中,长治市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组织、服务、活动进中心,打造组织党员、凝聚人才、联系群众的党建工作和服务平台,把党员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在城市社区将人大代表联络站设在党群服务中心,市级领导带头以人大代表身份接待联系群众和基层代表,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反映诉求、享受服务;在乡镇农村,依托原有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结合农村生产劳动和实际需要,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

  7 好办事;在机关事业单位,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襄垣县交通运输局党群服务中心,以“修通幸福路,党心连民心”为功能定位,将党建工作渗透到“建、养、管、运、廉、安”各项工作中,使党建与业务工作互融互促。在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襄矿集团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以党员陈幸乐为代表的“幸乐创新工作小组”,陈幸乐带领团队先后完成六项创新项目,为企业节省 400 多万元。在非公经济组织,以“面向党员群众、服务党群组织、促进企业发展”为宗旨,有效构建了党群互动、党企共赢的生动局面。

篇二:构建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

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 413社科文化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张裕岭

 (中共濉溪县委党校,安徽,淮北

 235100)摘

 要: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证明,基层治理现代化,要“五治”并举,“政治”是治理体系的重要引领,“法治”是治理体系的重要保障,“德治”是治理体系的重要内涵,“自治”是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智治”是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关键词:基层治理;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我国成功地处置了世界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载入史册。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总指挥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战场是城乡社会基层。城乡社区工作人员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46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 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 65 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1] 。”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经受住了巨大的考验。更彰显出基层治理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2] 。”通过这次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笔者深深地感到,要完善发展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在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政治”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讲政治就是把准政治方向、坚持政治领导、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能力、强化政治担当。其核心是党的政治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实现有效国家治理的根本保证。2020 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笔者所在的淮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 2020 年 1 月22 日成立了应急指挥部,制定了防控工作预案,强化了防控工作。下发《关于建立市直单位、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三报到”制度,进一步加强居民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划分战斗单元,机关单位结合“大工委”“大党委”工作,到对口联系的街道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居住小区报到并负责对小区进行包保。通知下发 2 日内,全市各单位全部到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报到完毕;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到社区担任包保组组长、副组长,发生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小区,一律由厅级干部带头包保;1.1 万余名在职党员到所居住的社区报到,积极参与社区防控工作。下移重心、下沉力量,凝聚起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强大能量[3]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两个战场,共产党员都冲在最前沿,共产党员及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处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很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面对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水不停,电不停,暖不停,通信不停,物资供应不断,社会秩序不乱……只有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做到[4] 。”这就是“政治”。在人民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敢于担当,指挥有序,发挥了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是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引领。

 二、“法治”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讲话强调,在处突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在处突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暴力的行为,引发社会关注。某地一家三口在家打麻将,麻将桌被工作人员打砸,一人还被扇耳光。一村民因不戴口罩,被用绳子捆在柱子上。有聚众打牌的民众,被拉出去游街示众等。有的甚至滥用私刑的暴力执法,却被冠以“硬核”的标签,当做一种强有力的管控手段,或一种行之有效的地方经验被推崇等。的确,在特殊时期,民众有义务让渡部分自由,如要求居家隔离,限制出入等。考虑到感染风险,对一些违反防疫工作的人员,在多次劝阻无效后,采用严格的处理措施,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公共权力的扩张,执法范围的扩大,并非可以毫无节制。民众的基本权利,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侵犯的。方式不当,手段过激,对执法越界的不自知,让部分民众成为治理的受害者。这种目的性很强的治理措施,在“有效”隔离病毒的同时,却也因为侵犯民众权利击穿法律底线,催生出新的“病毒”,让基层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影响人心,也影响防疫大局。疫情的防治,本身也是一场应急能力的大考,基层政府的一举一动,很容易被放大解读。这些“硬核”过度的防疫手段,看似收获了奇效,事实上却暴露出执法者法律观念的淡薄。依法处突、依法治理,才能保证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和发布信息,引导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防控工作。疫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严惩扰乱医疗秩序、防疫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化解处置不当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治理方式。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力保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法治的轨道上才能行稳致远。。

 。. .。

 。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www.sjgzzs.cn 414 三、“德治”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冲击而坚守根基,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传统文化基因。我们党历来强调法治和德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实践也充分证明,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建立在较高道德水平之上。在推进法治建设的同时,必须发挥道德教化作用。84 岁的钟院士和 73 岁的李院士,第一时间奔赴武汉重灾区,指导抗疫工作。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正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新冠肺炎病毒传染性极强,国家呼吁大家都宅在家里,不要外出。可广大医护人员偏要“逆行”,冒生命危险,舍小家为大家,站到了抗疫的最前线,他们作出这种选择,正是他们的敬业精神。“防范疫情,从我做起”。人民群众把个人生活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克服种种不适和不便,严格执行规定、遵守秩序,主动配合处突工作。万众一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就没有跨不过的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时代精神的德治体系,形成人人讲道德、人人重修养、人人促和谐的社会氛围。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炎黄子孙表现出来的空前爱国精神,空前团结力量是推动我们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德积淀。推进道德教化,自律是根本,他律是保障。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在的法律。要把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内容纳入各类规则,实现以德促法、以法立德的良性互动,引导群众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四、“自治”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直接形式。基层群众自治是伴随着新中国发展历程而生长起来的一种最广泛、最直接、最有效的民主实践,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社区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社区治理体系等提高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水平。创新基层群众自治方式,按照协调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丰富基层群众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将基层社会共治同心圆越画越大。在处置公共卫生事件中,淮北市将“网格”作为第一战场,建立健全体系、压紧压实责任,强力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到社区“网格”报到,遍布小区、路口的执勤卡点,“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防控体系,处处党旗飘飘、党徽闪耀。社区党组织全面统筹,网格党支部独立作战,机关报到的党员全部下沉楼栋党小组参与小单元防控,做好信息沟通等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运行自治体系。面对处突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淮北市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推进“一组一会”(村民小组协和村民理事会)在自然村 ( 组 ) 开展自治,改变了过去村委会“统揽所有”的单一自治模式,真正使群众“当家作主”,取得了农村基层组织“引领更有力、运转更高效、决策更民主、干群更和谐”的成效[5]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抓好农业生产、农民工返岗和脱贫攻坚等工作,充分调动基层组织的积极性,把不利影因素响降到最低。五、“智治”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处突初期,淮北市研发的防控“六库六策”数据采集系统上线。针对新冠肺炎的六类人群(确认患者人群、疑似患者人群、高风险人群、较高风险人群、存在风险人群、未知风险人群)分别建立不同数据库,采取六类不同的管控措施。系统配套建立了市、县 / 区、乡镇 / 街道办事处、村 / 社区四级系统平台管理员制度。该系统具备六大业务模块功能,可以对卡口来市人员、门诊发热人员、购买药品人员、居家隔离人员、集中隔离人员、经营异常人员、复工异常人员等18 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同时后台对各类数据进行自动化建模分析,形成全市防疫联控指挥作战图。一张图掌握全市疫情情况,极大帮助政府相关部门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疫情防控工作,形成“采集 - 管理 - 分析 - 预警 - 指挥”全闭环工作模式[6] 。另外,对封闭式小区实行“一区一码”出入登记,同时对数据进行相应分析、管理、预警、决策辅助,提升居民出入时的疫情防控管理,又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现代科技,正在为“中国之治”引入新范式、创造新工具、构建新模式。我们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把智能化建设上升为重要的现代治理方式——“智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再造,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广泛依赖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场景运用。特别是在“智辅科学决策”上,用好大数据这个“显微镜”“透视镜”“望远镜”,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推动依靠经验决策与依靠大数据决策相结合。这次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考,既反映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也暴露了某些弱项短板。我们要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弱项,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城乡治理体系,增强社会治理总体效能。在基层治理上,五治并举,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 , 2020-09-09.(2)[2]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N]. 人民日报 , 2019-11-06(01) [3]“ 安 徽 先 锋 微 讯 ” 微 信 公 号 http://www.12371.cn/2020/02/09/ARTI1581246444334723.shtml 发布时间:2020 年 02月 09 日 19:10[4] 任仲平 . 风雨无阻向前进——写在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 [N]. 人民日报,2020-03-26(01)[5] 张峰 . 濉溪县:“一组一会”创新载体 走出新时代村民自治新路子,濉溪新闻网,2019-10-29[6] 淮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六库六策”系统正式上线 . 人民网 - 安徽频道 ,2020 年 02 月 21 日 11:56 。

 。. .。

 。

篇三:构建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

引领“三治融合”打造新时代乡村基层治理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为扭转 xx 村复杂的社会治理形势,彻底改变问题村、上访村称号,努力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指明了方向。

 一、背景起因 xx 镇 xx 村位于 xx 镇东部,西接头工村,南通南岔镇,北邻县城。全村辖 6 个小组、456 户、1764 人,耕地面积 10209亩,辖区地处城郊,商贸发达,人员流动大,物流兴旺。xx村群众来自全国 8 省 23 县市,人员结构复杂,社会矛盾突出,治安案件频发,上访问题严重,是远近闻名的问题村、上访村。党总支在近几年治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党建+治理”模式,创新实践以党建为引领、法治为基础、德治为保障、村民自治为根本的“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新路子,逐步实现了基层党组织“由弱到强”、全民法治意识“由淡到浓”、社会治理“由乱到治”、乡风民风“由差到好”、社会管理“由管到议”的“五个转变”,初步形成了“党建+基层治理”的新格局。

 二、做法成效 党建引领,夯实治理根基。榜样是最好的说服,示范是

 最好的引领。为了带好头、领好路,村党总支以提升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重点,采取村“两委”班子集中领学、先进党员结对带学、流动党员短信促学、青年党员微信帮学“四学”方式,广泛开展集中学习、交流讨论、“主题党日”等活动,持续加强党员党性修养,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和党员积分管理,全面开展党员“亮身份、晒业绩、当先锋、树形象”行动,党员与贫困户、困难党员等弱势群体结成帮扶对子 200 余个,开展环境整治、义务劳动、关爱弱势群体等志愿活动 60 场次,帮办实事好事 120 多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70 多.基层治理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农村着力“三治融合”,将“自治、法治、德治”融入乡村治理当中,三管齐下,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以自治带动群众参与。早期政府大包大揽,靠行政命令解决问题难以达到满意成效,“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经验给治理带来了新思路。按照“一村一群、一户一人”原则建立“村级民声微信群”,驻村干部任“群主”,负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同时,网格员下沉一线,

 走进村组,走进村民家中,主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服务群众“零距离”。以法治促进公平正义。而当前基层,运用法律去解决问题的思维少见,由此引发系列的治安难题。所以要强基固本,源头治理,普法、调解先行,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素质。以德治提高治理效率。乡土社会、人情社会尤其是在农村地带,“讲人情、说道理”的方式仍旧是处理矛盾纠纷的有力手段。以德化人、以德教人。按照“创平安、创满意、创一流”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家庭”“文明户”等多项平安创建评比活动,激励村民“五讲四美”,自觉遵纪守法。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当“三治”遇到适合的土壤,人们用关心生产一样的去关心它,就会开出幸福的花朵。

 (一)实施“三大行动”,筑牢乡村治理战斗堡垒只有把农村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始终把稳船舵,乡村振兴的这艘航船才能行稳致远。**镇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进一步建强基层党组织,着力培养一批“带头人”,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实践。首先是“领头羊”行动。南甘子、南故邑村能够实现由乱到治,最大的特点就是选出了敢想敢干的优秀党组织书记。为此,**镇将继续全面开展领头羊选拔工程。加强人才储备。以“青年人才库”建设为抓

 手,把农村里有知识、懂技术、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人通通吸引过来,参与到村级建设当中。选贤任能。以换届选举为契机,把不想担当、不愿得罪人、不用心推进工作的支部书记换下去,给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提供舞台。开展党建“大比武”。支书现场比武打擂,学经验、找差距、看不足,调动村党支部书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激情。其次是“党员联系群众”行动。目前**镇 25 村全部建立建立党员“包片联户”制度,每名党员包联 15-20 户群众,及时收集民情民意、协调解决诉求难题,下一步要将机构改革后的组织、综治、安监、环保等部门设立的网格进行合并,统一纳入“包片联户”内容。组织每名党员每月按照政策宣讲、志愿服务、矛盾调解、垃圾分类、移风易俗五项职责走访一次包联户,做到“四必访、四必到”(困难家庭必访,危重病人家庭必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家庭必访,信访户必访;群众有不满情绪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婚丧事件必到,有矛盾纠纷必到),切实畅通村民与村干部沟通交流渠道,及时了解村民诉求和期盼。最后是“服务提升”行动。落实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村(社区)“双报到”制度,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党员先行活动。将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党员志愿服务日”,组织各村、各社区党员开展洁美家园行动、镇域文明和谐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双创”成果;开展便民助民服务,让党员身影处处体现;开展困难帮扶服

 务,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组织温暖。通过一系列志愿服务,拓宽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渠道,增多群众了解党组织的途径,促使党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二)推动“三治融合”,探索乡村治理崭新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镇将全面扎实推进“三治融合”,以自治聚人心,以法治定正道,以德治树新风,加快实现“党群一心、村庄一新”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一是抓自治,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坚持阳光议事,让自治“实”起来。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村监会成员全程参与,监督党务、村务公开,强化村级权力运行,维护村庄稳定。建立村民代表议信访、老幼托管模式、“网络化+微信矩阵”快速响应机制等民主自治形式,对村民提出的问题建议、合理诉求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快速处置,真正让群众的事群众参与、群众解决,增加群众的获得感。二是抓法治,规范乡村治理的刚性约束。严格执行村规民约。结合时代特征、村民需求,全面清理检查旧版村规民约,并通过大喇叭、村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入宣传,形成“我制定,我签字,我承诺,我执行”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用村里的“小宪法”管人管事。法律顾问定期进村入户。各村聘请的专业律师作要定期与村名见面,做好村民土地政策咨询、合同签订等工作,引导村民形成办

 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律思维。对于有矛盾倾向性矛头的村民及时给予法律上的解答,晓之以情、动之以法,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篇四:构建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

21·0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广东要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等四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州视察,提出广州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广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完善“党建引领、工作下沉、快速响应、协同共治”四项机制,构建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老城市持续焕发新活力。在这次疫情防控大考中, “令行禁止、有呼必应”这一治理格局凝聚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强大力量,经受了战时检验。一、完善党建引领机制,强化共建共治共享的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我们聚焦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党的决策部署快速贯彻下去、把人民群众的诉求快速解决好。一是紧扣“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健全责任落实体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到基层,出台坚决落实“两个维护”12项制度机制,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持续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连续三年制定实施建设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政治生态环境工作方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广州畅通无阻、落地生根。二是紧扣“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健全为民服务体系。聚焦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力打造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服务体系。优化提升全市176个镇(街)、2759个村(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功能,建成“城市15分钟党群服务圈”。职工之家、法律服务、司法调解等群团组织治理平台进驻党群服务站点,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公益慈善、纠纷调处、心理咨询,把各种为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三是紧扣“五级联动、一贯到底”,健全组织运行体系。注重系统建设、整体建设,下好纵向联动、横向互动、上下贯通、齐抓共管“一盘棋”,构建“市—区—镇(街)—村(社区)—网格”五级联动体系。构建“红联共建”工作机制,推动机关、国有企业与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跨领构建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共广州市委7万方数据

 2021·0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域联动共建,形成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工作格局,把党的声音、党的力量和党的主张及时高效地传递到“神经末梢”。二、完善工作下沉机制,筑牢共建共治共享的力量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我们坚持久久为功抓基层打基础,把更多的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基层。一是向基层赋权,确保下沉有力。聚焦解决镇(街)“协调不了” “说了不算”的问题,赋予镇(街)对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镇(街)规划参与权和综合管理权、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对驻区单位党建述职考核的参与权,让镇(街)从“协奏者”变成“指挥家”。明确村(社区)党组织对“三重一大”事项的领导决策权,所有行政村实现党组织书记“三个一肩挑”。全市1.23万个村、组两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别按每村每年10万元拨付村党组织办公、服务群众经费,按农村党员每人每年1000元拨付党员活动经费,让基层有钱办好事。二是为基层明责,确保下沉有据。以镇(街)体制改革为契机,梳理镇(街)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务项目清单,明晰镇(街)权责边界。设立镇(街)组织办,每个街道配备1名专职抓党建的副书记、2名专职人员,与镇(街)主责主业相适应。全市划分1.95万个标准基础网格,配备2万多名网格员,把党的建设、公共服务、社区服务、市场服务等资源和职责下沉到网格,变“喇叭向下”为“呼声向上”,2019 年以来累计处置网格事件 640 万件。三是给基层减负,确保下沉有效。全面清理职能部门与镇(街)签订的责任状,实行社区事务准入制,整治社区挂牌和检查考核评比,让基层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出台激励干部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新担当新作为的18条措施,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业绩与补贴待遇挂钩制度,加大从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中考录公务员、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让基层干部工作有奔头、成长有甜头、事业有盼头。三、完善快速响应机制,汇聚共建共治共享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我们坚持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打造“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努力在第一时间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一是突出流程闭环,确保快接快办。科学设置呼应模块,细化呼应具体事项,建立统一受理、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统一考核工作制度,以数字化、可视化形式,实时跟踪上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形成区、镇(街)、村(社区)、网格四级响应、接诉即办。二是聚焦打通壁垒,推进一网统管。理顺条块关系,联通信息孤岛,把事关城市运行和群众利益的各类数据和系统集成到指挥调度平台上来,推动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运行体系,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城市”。全面整合公安、城管、环保、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基层执法力量,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把10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集成服务模式,实现“一网通办、一窗通取”。三是坚持科技赋能,实现智慧运行。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完善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基层之间常态化沟通机制,优化公共数据采集质量,加强公共数据智能化8万方数据

 2021·0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判,在消防、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危化品管理等重点领域推广使用物联传感、智能预测等技术,增强城市综合管理的监控预警、应急响应和跨领域协同能力,实现全过程各环节预警监管处置,让城市运行更智慧、更高效、更安全。四、完善协同共治机制,彰显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之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协调协同,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我们着力健全党建引领下多方参与的协同共治机制,凝聚起城市治理的最大公约数,形成“令行禁止”带动“一呼百应”的城市治理文化。一是让党员干部当好响应先锋。实施市委常委带头挂片驻点指导基层联系点和市领导挂点服务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推动实现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全面落实机关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推动26万多名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中央、省、市、区、镇五级党代表到村(社区)党代表工作室(站)履职,形成先锋模范强大合力。二是让民主协商激发治理活力。持续推进“有事好商量,请到议事厅”的城乡社区协商工作法,规范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完善民主恳谈、议事协商、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增强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的治理活力,全市建成2759个城乡社区(村)居民议事厅,实现全覆盖。实施“社工+”服务模式,全市建成长者饭堂1036个,加装电梯投入使用4639台,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696个,惠及47万户家庭约150万人。三是让各界力量参与多元共治。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整合社会资源,打造131万名市民群众自发参与的“广州街坊”群防共治队伍,建设奉献、互助、友爱的“志愿之城”,探索符合群众“云生活”需要的虚拟空间共同体建设,招募1000多名“民间河长”,助力全市147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五、完善经验总结机制,把握共建共治共享的内在规律广州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为创新城市基层治理机制、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探索了新路子,提供了有益启示。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城市治理,确保城市治理有魂。党的领导是城市发展的定盘星和压舱石。要坚持以党建为城市立标铸魂,不断强化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全市各领域范围内实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有呼必应、有诺必果”。二是把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确保城市治理有力。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积极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不断向基层倾斜,让基层党组织手上有权、肩上有责、减负增效,真正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三是快速响应群众呼声,确保城市治理有序。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倾听群众呼声,顺应群众期盼,推动城市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快速解决到位,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必须不断强化人民至上理念,确保城市治理有效。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大力弘扬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治理文化,推动基层多元共建、协同共治,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让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不断彰显时代价值,凝聚起磅礴力量。9万方数据

推荐访问:构建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格局 新时代 党建 基层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