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时间:2023-05-16 10:30:06 振兴乡镇 来源:网友投稿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对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国务院明确地宣布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并组成了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科技和教育工作。这一切使教育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肩负着崭新的任务。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教育部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这一计划,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后,在今年1月已经国务院批转,成为今后3至5年教育战线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施工蓝图。

一、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宏观背景

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曾经反复强调:“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9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江泽民同志又深刻地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这是对跨世纪时代特征的科学概括。据估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农业经济时代不足10%,工业经济时代后期达到40%以上,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将达到80%以上。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和国际竞争的热点,受到国际社会普遍的关注,许多国家政府都把发展和振兴教育作为迎接21世纪的基本国策和首要任务。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水平90年代以来呈上升趋势。1995年,北美发达国家的公共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平均达到5.5%,比1985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同期,欧洲发达国家达到5.4%,提高了0.2个百分点。经济合作组织(OECD)成员国这一指标的数据1994年平均为5.6%,比1991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

许多动向表明,走向21世纪的世界教育正在出现新的变革趋势:教育投资成为国家和社会最必需和最有效益的基础性和生产性投资;教育将在更高普及程度的基础上,注重于提高质量和效益,把培养高素质人才,尤其是把培养社会责任感、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摆到突出的位置;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将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广泛应用,将引起教育思想、观念、手段、方式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化。教育的发展水平、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国际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水平。我国要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这些新动向,及早做出战略筹划。

21世纪国际经济、科技及综合国力竞争的新特点,将对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出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且农村人口比重很高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还不高,科技和教育仍不发达,地区发展又很不平衡。而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势必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势,已经成为关系现代化进程的全局性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国情和国际环境,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全面振兴我国的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才资源,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又为迎接下世纪知识经济挑战早作准备的战略举措。这就是《行动计划》制定的宏观背景。

二、制定《面向21世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行动计划》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主线,以事关全面振兴教育事业的重大工程为重点,兼顾当前和长远,兼具指导性和操作性,是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施工蓝图。

坚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为指导,规划跨世纪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光辉论断,是我国跨世纪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战略指针,也是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三个面向”为指导,教育工作要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主动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要;要开阔视野,面向世界,走向世界,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多作贡献;要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动向和趋势,走改革和创新之路,建立面向21世纪的现代教育体系。

《行动计划》正是从这样的高度,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力求全方位地增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能力;《行动计划》根据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强调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分析研究了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动向,把培养高质量的创造性人才、参与创建国家创新体系提到突出位置,为迎接21世纪国际竞争做好准备;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习化社会对未来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着手建设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发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逐步建设终身教育体系。

以全面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主线,确保教育事业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我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决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最大任务,更应成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头等大事。全面振兴教育事业必须紧紧围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教育在兴国中的作用,这是《行动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号召:“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必须抓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两个关键环节。

教育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摇篮,也是提高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向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的奠基工程。面向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对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素质的要求将迅速提高。这预示着,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装年文盲仍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巩固“两基”成果的任务已摆在我们面前。同时,在普遍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和效益己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在人才培养上,要突出提高质量要求;在人才质量上,要突出提高思想道德水准的要求;在人才类别上,要注意培养多种层次和类型的人才,满足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教育是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一直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知识贡献的生力军。为适应新世纪的竞争,我们要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知识创新攻坚能力、能够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学术带头人和科技攻坚骨干人员队伍,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高校和重点学科,其中若千所大学和重点学科要努力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高等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创建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就业机会,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动力和辐射源的作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结合当地实际,推广应用各种实用技术,推进技术革新和發明,提供知识和技术贡献。

正确处理若干关系,带动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基本国情之一,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教育。我们必须立足于这个实际,深化教育改革,使我们的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实施《行动计划》,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的指示精神,从基本国情出发,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全面分析和正确处理若干重大关系,抓住解决若干牵动全局的重点问题,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在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上,我们要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同时,更要注重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师队伍,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把建设21世纪高质量的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

在德育与智育等关系,上,我们要依据《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根据形势的需要和实际状况,要特别强调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及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改革和发展的关系上,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以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群众对于教育事业日益增长的需求;更要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的教育体制。

在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上,我们要继续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全面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同时,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形成具有知识创新攻坚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要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终身学习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尽可能公平的教育机会;同时,又要有重点地配置教育资源,对于直接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的领域进行重点建设。

在解决现实问题与面向未来的关系上,我们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当前急迫需求和现实条件出发,优先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又要着眼于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做好中长期规划,把培养一批参与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高水平人才放在突出的位置,及早做出部署。

在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上,我们要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总体规划教育事业,又要明确省级和地方各级政府相应的权责,因地制宜地实施《行动计划》,形成各级政府、学校和全社会广泛参与教育振兴的新局面。

总之,我们要从国情特点和现实供求关系出发,未雨绸缪,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坚持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三、《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坚持“两基”重中之重,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课程体系、考试及评估体系,优化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在50年前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人口中有80%是文盲或半文盲。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今天,我国92%人口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73%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同等收人的发展中国家。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为21世纪我国教育的全面振兴和现代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0年,我国将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并把工作重点放在中西部地区,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贫困地区“普九”支持的力度。2010年,全国95%以上人口所在的地区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城镇和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

下世纪初开始,我国基础教育将在实现普及教育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和“跨世纪园丁工程”,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举措。90年代以来,逐步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的改革实践。《行动计划》要求素质教育从典型示范为主转向整体推进和制度创新为主,即主要通过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革新,评价制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重视对现有教师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为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提供制度和师资保证。

积极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尤其要加大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力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初步构建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有了显著发展,其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比例从不到20%增至56%,1996年以来达到了1000万人的规模。成人教育发展更为迅速,有数亿职工、农民和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开辟了人才成长的多样化途径。但是,现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规模、结构和办学模式仍然不能适应新时期城乡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于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需要。随着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和城乡结构的调整,人才结构、规模将面临新的要求,《行动计划》强调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使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相互衔接,并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对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进行多样化的教育培训(包括再就业培训),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同时,要特别重视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问题,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深化农科教结合和各类教育统筹的综合改革,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毕业生或肄业生进行生产、致富实用技术的培训和创业教育,为乡镇企业和农村产业升级提供适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我国已经建立了基本覆盖全国的、以广播电视、卫星通讯为基础的远程教育网络,在普及教育、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要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现有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有信息资源,形成社会化、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为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学习机会。

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加强高校科学研究工作,加强高校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一步增强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已经培养了1800多万本专科毕业生和40多万研究生,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进人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创建国家创新体系和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实施《行动计划》,要积极稳步地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提高办学效益。根据各地需求和经费、师资的可能,采取新的发展机制和模式,预计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体规模将比现在扩大150万人左右,今后的增量将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人学率将接近15%,更多的适龄青年有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机会。

为了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通过实行优秀学术带头人、特聘教授、骨干教师、访问学者、客座教授、博士奖励等制度措施,培养和吸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还要实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促进高校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全面提高高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水平,并为高新技术产业化作出更大贡献。根据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大会提出的“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要求,在继续加快高校“211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争取使若干所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尽快进人世界一流水平,大力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整体实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研究,发挥高校“思想库"、“人才库”的优势,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尽快建立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全面增强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尤其是在基础教育形成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高等教育改革部门办学、打破条块分割的旧体制,高校招生和学生缴费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成效显著。然而,面对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新形势,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因此,必须确立以改革促发展的指导思想。

为了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需要的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全面增强整个教育系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行动计划》对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作了规划和部署。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调动各方面发展教育的积极性,今后5年,我国将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我们还要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继续实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争取经过3年时间,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管理新体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切实实施《高等教育法》,保证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同时,我们要继续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力度,继续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和就业制度改革以及教学改革。加大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精简机构,减少冗员,加快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辦学效益。

要转变观念,树立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投资作为重要基础性和生产性投资的观念,认识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依法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

大力增加教育投人特别是公共教育经费,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潮流。早在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到本世纪末“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5%办教育”的指示,他还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教育理论对于党和国家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1995年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人的增长而逐步提高"的条款,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水平。在这些重要文献和法规的指导和推动下,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总量有明显的增长,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我国教育经费严重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90年代以来连年下降。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已经成為制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瓶颈因素,必须尽快改变这种局面。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必须转变把教育投资作为消费性投资的观念,要把发展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投资作为重要基础性和生产性的投资。还要认识到教育发展对其他行业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符合扩大内需的要求。要依照《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在保证落实《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中央本级财政已经从1998年起按同口径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至2000年,将此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充分体现了本届政府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决心。《行动计划》要求省级政府的财政教育经费也能有同样或更大的增加力度。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各级财政每年超收部分和财政预算外收人,应按不低于年初确定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划出用于教育。加强对城乡教育费附加的征管工作,确保足额征收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商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继续实行对校办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成立中华教育发展基金会,从社会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依法切实增加教育投人,是实施《行动计划》必要的物质保证,是科教兴国战略落在实处的重要标志,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善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一贯高度重视培养“四有”新人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把在学校教育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培养“四有”新人被明确地写人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和有关决议之中。《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进一步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北大百年校庆大会上还对全国青年和大学生提出了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头的统一”的要求。教育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历史使命,对于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施《行动计划》,就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善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宗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及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大批有社会责任感的、敬业爱业的、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为了把培养“四有”新人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要改进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认真组织实施普通高校公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课程设置新方案,加快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的步伐。同时,积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把高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实施《行动计划》,也要从少年儿童抓起,我们必须重视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中小学生在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方面能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新的百年即将来临之际,我国教育事业正在进入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时期。教育的振兴,关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将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下世纪前5年至前10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问题和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全国教育系统的广大师生员工和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和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学习《行动计划》,要把实施《行动计划》作为落实全教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上狠下功夫。

学习、宣传和贯彻《行动计划》,应当依靠教育界与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需要教育系统内外各方面的相互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本地振兴教育事业的配套政策与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还要争取地方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人和支持力度,形成更为广泛的社会共识,调动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

面对21世纪,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扎实工作,不断创新,把《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到实处,共同开创21世纪中国教育事业振兴和繁荣的新局面。

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向社会公布以来,由于高考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因此它的改革走向,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是,在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有一些人表示了不同的意见,有的反对意见甚至还非常激烈。记者发现,不少人对教育部制定的这个方案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将来的发展走势并不十分了解,对方案有关内容抱有误解。那么,在世纪之交,面对来自社会、教育自身的强大压力,教育部制定的高考改革方案的思路理、生物6门中的1门、2门或者3门,又可以不是单科科目,而是崭新的综合科目考试。当前,综合科目又可以分为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的综合)、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文理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以及专科层次学校所需要的专科综合。从各方面的反映看无论是准备实施改革省市的招生管理部门、中学,还是招生的高等学校都普遍倾向于“"3+综合”。他们认为“3+综合"在促能性。因为如果高校自己组织考试,面对数以百万计的考生和仅仅几十所的重点大学,无论是人力物力的投人,还是对考生的应考以及标准的掌握,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实际上,根据对几十所比较有实力的重点大学的调查,发现高校对于自己组织考试选拔新生的做法是持反对态度的。因此,象解放前一样各个高校自行组织考试招收新生的做法,至少在目前升学矛盾依然激烈的情况下是无法进行的。

推荐访问:教育事业 振兴 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