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劳动素质的目标要求(通用6篇)

劳动素质的目标要求(通用6篇)

时间:2022-04-20 12:4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目标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mù biāo,意思是指的是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也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如:沈从文《题记》:“由我自己说来,我所有的作品,都还只能说是一个开端,远远没有达到我的目标。”目标是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是在头脑中,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劳动素质的目标要求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劳动素质的目标要求6篇

第一篇: 劳动素质的目标要求

律师执业的素质要求

2014-07-17 中国律师商学院

【中国律师商学院】律师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律师从无到有、律所从小到大,从业人员已发展到20几万。随着司法考试通过人数的增长,律师队伍还将进一步壮大。但并不是所有通过考试的人都能做律师和做好律师。而哪些人不宜律师工作?观察发现如下。

下文仅供择业参考:

一、缺乏律师职业意识的人不适宜做律师

律师的职业意识是律师对其职业的责任、奉献及精力的投入程度,有了责任、精神和较强的职业意识的律师,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自身活力和豪情,也才有了爱职敬业的前提和保障。为谋生、为虚荣、为财富或为提高收入而选择此职业之人,由于缺少了最基本的律师职业意识,没有进取心、缺少主观能动性,难以适应激烈竞争环境和律师执业的特定环境。既使勉强立足,表面上看能混得下去,也不会有出头之日,更难出特色、出成就。

二、目无他人优越感过强的人不适宜做律师

自恃才高、自以为是、自作聪明,不与同行交流、不与同事交心、不与律师合作、不与集体融合。依靠权力或资本收取、占有他人劳动成果,对律师业务兴趣不高,办案缺乏积极性或根本不想办案,靠投机取巧或不正当关系谋取利益,其结果,不会成为真正的律师,更不会成为实质意义上的律师名人。

三、唯上是从见风使船的人不适宜做律师

谁权力大向谁靠近,谁利益多向谁靠笼,见上级就会说“是”、见领导就给笑容。认为哪位律师的名气大便想去投靠,认为哪家律师事务所人多便是规模所,看不清律师事务所内幕,缺乏独立思考和创业精神,难以主动处理和解决问题,无新意、无主见、无创造。在执业中只能循轨蹈矩,难以胜任开拓性的业务,对事业发展和个人前途不利,尤其是不能适宜自由职业。

四、怕苦怕累过度懒散的人不适宜做律师

贪图享受,不能任劳任怨,或虚度年华或游戏人生,认识不到律师业务的艰辛,工作中不出力、不动脑、图省事、图轻闲。无事闲聊,事后议论,挑事端、造矛盾。无聊中打发时光,对网友、麻友、股友胜过对案件当事人,业务无进展、工作不出色,还担心、惧怕后来者据上。

五、无自知自明的傲慢之人不适宜做律师

不能正视自己的本领,不会发现自己的缺点,不能说、不会写、不善辩,单注意别人的缺点,抱怨别人不给自己提供方便,喜欢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为自己是天生的强者,缺陷永远长在别人身上;游手好闲、指手划脚、装腔作势,不是通过提高能力而是靠抵毁同行来竞争业务。

六、按部就班僵化死板的人不适宜做律师

做事情缺少灵活和变通方法,古板、教条,对事物都只凭经验和程序来处理。不肯灵活应对,习惯于将惯例当作金科玉律。对新观念抱有抵触心理,反对更新、不接受变革,一条路走到黑,一个方法用一生,一个观念坚持一辈子。

七、不面对客观规律感情用事的人不适宜做律师

处理任何事情缺乏理智,好感情用事,用个人意见取代原则、用个人感情替代客观现实,随意发挥、难以自控,不能用理智的分析来处理事务。往往想法不合实际、分析不符实情、判断不符结果。复杂、重大和紧急问题面前,只能一愁莫展或落入深渊。

八、小道消息“多嘴女人”者不适宜做律师

多嘴多舌的人,遇什么事情,都要插上几句,以显示他或她的在场,认识不清自己的位置、分不清事务的关系,往往凭着主观和简单的思维,草率表态、盲目结论,不懂得尊重别人,更无法盈得他人之尊重,轻浮不庄重,招人反感、令人生厌,难以形成好的职业形象和执业风范。

九、少勇无谋胆小怕事的人不宜做律师

遇事无独立见解、树叶掉下怕砸头的人。处处担心天有不测风云,时时生怕不慎引火烧身,念念不忘有飞来横祸,遇问题回避、遇责任推诿,不肯承担,不为组织分忧、不为团队着想,狭隘自私、庸碌萎缩。最大的难题是不能“单打独斗”,最大的风险抵是最怕风险,考虑问题前思后想、怕狼惧虎。

十、患得患失又容易自我满足的人不适宜当律师

收获面前,欣喜若狂;挫折之后,一蹶不振,情绪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发育不均衡,意志软弱,难胜重任,小事勉强应筹,大案难以担当。

客观规律表明,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性格是可以改造和完善的,以上十种人也是可以变化的。只要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并下决心改变,丰富和完善自我。既然已经踏上律师之路,或者成了事实上的律所负责人,只要学会懂得尊重和重用人才,借助他人的智慧来弥补自已的不足,还是能够干出成绩减少损失的!

来源:学法网

责任编辑:暖暖

第二篇: 劳动素质的目标要求

纪检干部的素质要求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加入WTO等,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纪检监察领导力量来自纪检监察组织的集体优势和干部的领导素质。努力提高纪检监察领导干部的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党委的领导下,按照江泽民同志得出的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努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应该说,目前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党和人民信赖的、有战斗力的队伍,但也要看到,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对纪检监察领导干部的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一、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基本素质要求    
    根据纪检监察工作特点,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基本的政治业务素质。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拥护党的领导,时刻维护党中央的权威。    
   二是树立宗旨意识。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认识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参与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群众利益,反映群众意愿,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是模范遵纪守法,清正廉洁。作为纪检监察领导干部,要做维护党纪政纪尊严的代表。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拒腐防变,坚决反对消极腐败现象。    
    四是要刻苦学习,爱岗敬业。要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努力学习纪检监察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要勇于实践,提高自己实际工作能力,要增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脚踏实地,兢兢业业。    
    五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要顺应时代潮流,努力开拓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的思路。    
    二、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应加强的几个方面    
    一是要加强党性修养。要通过党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系统学习,通过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素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胸怀大志,脚踏实地,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以律已,以身作则,以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要一身正气,敢于同一切腐败行为和错误思潮作斗争。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做党的好干部、党纪政纪的忠诚卫士。    
    二是要加强理论素养,掌握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论上的坚定是政治上坚定的灵魂和基础,政治上的坚定要靠理论上的坚定来保证,这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必然要求。要始终坚持并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吸取新经验、新思想,不断增强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敢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要加强学习。除学习纪检监察专业知识外,还要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努力成为具有复合型知识的纪检监察优秀干部。同时,还要走向社会,学习人民群众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高素质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其他二个方面    
    一是要有高超的领导能力和较强的领导艺术。作为一名纪检监察领导干部,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及时转变自己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不断创造新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要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不仅仅是工作方法的问题,还是思想方法和世界观的问题,是对人民群众的立场和态度的问题。要在继承我们纪检监察工作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以保证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上下左右关系。要做到几个正确对待:首先要正确对待自己。要摆正自己在领导班子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要认识到每一点成绩,都是集体的功劳,离开集体的努力,谁都将一事无成。其次是要正确对待群众。每一位纪检监察领导干部都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牢记党的宗旨,深入实际,扎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三个代表”忠实促进者、推动者、维护者。第三要正确对待不同意见。纪检监察工作有其特殊性,要注意倾听不同意见尤其是办案的意见,特别是在党委领导提出不同看法时,要敢于坚持原则。对在内部出现不同意见时,要及时交换意见,力求统一,做到对外一个声音。当工作中出现失误时,要正确对待上级和群众的批评意见,做到闻过则喜。

第三篇: 劳动素质的目标要求

论素质教育的目标

提要:为了确定素质教育的目标,有必要先厘清七个基本事实。依据这七个基本事实,相应地可设定七大目标。从这七大目标来看,素质教育不过是现代基础教育的真正体现,是向现代基础教育的回归。现代基础教育还不是成才教育,它造就的还不是“才”,而首先是合格的高质量的国民或公民。现代基础教育不只是学生个体未来生活的预演或者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它本身是学生个体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生个体生命的必要组成部分和人生价值实现的必要组成部分。

这里说的素质教育限定在基础教育的范围。至于高等教育搞的素质教育,不在讨论之列。为了确定素质教育的目标,有必要先厘清几个基本事实。

一、七大基本事实

首先,基础教育,一般也称之为中小学教育,年龄从6-7周岁开始,至16岁左右结束。这一阶段,是个体身体发育的至关重要的阶段,发育的终点是青年期生理周期的开始。

第一, 从心理发育来讲,也是从向自立的成人心理转变的阶段。

第二, 第三、从公民权利的角度来看,是儿童从潜在公民向现实公民实现的过程。从中学毕业,最多延长到高中是一个正式公民诞生的时期。

第四、从个体发展的轨迹来看,中学毕业,是人生转折的关键点。有的面临就业,有的面临升学;升学面临着升学的各种选择,就业的也面临着各种就业选择。但无论是就业还是升学,他们都将面临一个新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方式,即市场经济。

第五、由于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本身更新频繁,因而学习不再是局部阶段的一次性行为或事情。

第六、我国已开始向法制化社会发展,尽管还不能称之为法制社会。

第七、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的社会。

二、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确定的范围是清楚的,就是培养合乎当前社会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或国民,这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显然,这个目标,要比仅仅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的生员这一事实比起来,要广泛而重要得多。如果我们总是习惯于以牺牲大部分学生的发展来实现少数会应考学生的发展,那么无论国家的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最终是建立不好的。

那么从哪几个方面来造就合乎当前社会存在和发展,又合乎个体的自我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或国民?笔者认为,以上七大方面是确定素质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根据,也是素质教育应从这七大方面来培养造就合乎当前社会又合乎个体自我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或国民。

三、七大目标

首先,基础教育既然处于是学生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那么任何有助于并促进身体发育顺利进行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相反,就是不好的教育。现在“应试教育“使中学生的学业过重,学时过长,已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发育了。例如,近视增多,发育偏弱等已开始。这个时期身体搞坏,以后再补都晚了;况且身体不好,有再多的知识,再高的技能,又有什么用?人的发展也不仅仅局限于中小学阶段,现代社会一生都得学习,身体在这一阶段却出了毛病,对以后的生存发展有害影响就大了。因此,素质教育的第一目标,就是身体发育的健壮性。

第二、中小学阶段也是个体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到中学毕业,从身体、年龄来讲,已是一个成人了,而所谓的成人就是一个能够独立于面对社会,介入周围世界的主体。但现在中小学教育在促进个体心理成熟上做的很不够。只注重考试科目和技能的训练,而偏离了很多学生心理成熟有关的训练,因而使学生起码的自我服务能力都没有,连上大学都得大人护送、操办,更谈不上去独立面对外部世界独立谋生了。这方面的任务交给大学阶段去完成,实际上耽误了大学阶段的更广阔、更深入的学习。在这方面中国的学生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的孩子。西方社会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接触和介入社会,如去直接询问洲长,有的开始服务工作,有的作小买卖。因此,素质教育的第二目标是促进心理成熟化。

第三、基础教育首先也是公民教育。这理由很简单,就是认为基础教育完成之日也是公民正式诞生之时。从此时,个体要开始作为一个具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独立的公民,进入社会了。不论这个个体实际状况是合格还是不合格,社会在法定年龄一到,都必须接受其为正式公民,他必须具有公民应有的一切权利和必须承担一切相应的义务。由于我们还不是一个完全的法制社会,因而所谓的“公民权利和相应的义务”,并没有规定的十分具体全面,这也不利于教育真正确定好这方面的目标。不过从理论上讲,既然基础教育是公民或国民教育,而中小学教育又要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因此,基础教育就必须在其结束之日,起码能够使个体具有行使公民权利以及承担相应义务的能力、知识和技能,这是从学生个体本身保证其实现其公民性的内在保证。在这方面,我们的基础教育可反思的地方更多了;但这种反思不能局限于教育范围,而应从社会的历史进程去考察。这不是本文所能做到的,故而不论。但就提出国民素质要求看,基础教育有必要根据现行的公民权利和义务规定,确定自己的实现目标。满足社会需要也好,个体自我发展也好,在现代社会,都不过是在公民或国民框架中的满足和发展,不能超越这种限定而任意满足和发展。没有这种观点,平等的公民社会是建立不起来的。因此,素质教育的第三目标就是造就了平等的公民或国民。

第三, 基础教育结束之时是个体人生发生转折之时。个体要面对独立的选 择。尽管现在家长帮助选择,但发展的趋势,必然要走向独立的选择,起码做出决定是靠自己。这个选择是个体第一次,也是真正重大的自主的选择。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升学,必须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来确定。这种选择,既是基础教育结束后个体是否趋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基础教育在这方面是否成功的证明。不过,不管选择什么,基础教育有必要提供其进入社会独立生存的初步本领。这种本领不只是某种具体的职业技能,如开车、打字之类,而是一种能随时调整自我与外部生存环境相适应的能力和品质,如技能、自信,自尊脚踏实地等品质,道德上的诚实守信等。因此,素质教育的第四目标是提供个体适宜的生存能力、基本品质的训练,使个体在基础教育结束之时,具有初步的进入市场经济而独立生存的本领和品质,尤其是适应多样环境生存所需的本领和品质。

第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渗透生活领域,也渗透进生活和娱乐领域。生 存的科技含量达到增加,因而任何人都面临着随时学习的境遇,不再能仅凭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就可顺利驾驭新的情况。因此终身学习趋势出现了。对我国而言,这还不是一个广泛的现实,但也是一个难免的趋势,因此这个趋势事实,也决定基础教育必须能形成学生个体自我学习的习惯和爱好,以及这种能力。无论个体将来做什么,无论在什么领域,这种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都是其继续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质。没有这种基本素质,个体随时都面临淘汰的可能,尤其是在市场为主导型的社会里更是这样。因此,素质教育的第五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第五, 我国已开始向法制社会迈进这一事实,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学 生,真正具有法制意识和观念。对大人而言,这种法制意识和观念,大多只能在实际生活和经历中去练习了,但对中小学教育中的学生来说,则必须从小就开始,使真正的法制精神和观念,在小孩脑中就扎根,从而才能使守法用法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行为。这一目标从范围上讲,是从属于第三目标的,但由于法制从广义上讲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国民的权利和义务,但狭义讲则是社会生活的种种法则,所以仅仅从广义上讲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个体日常生活法制化,才能真正从细小处开始并养成习惯。因此,素质教育的第六大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意识和习惯。

第六, 现代社会从结构上讲是公民社会,从技术上讲是科技社会,而科技社 会不过是科学精神的外在表现而已。如果没有文艺复兴从神学至上转向世俗至尊的变革,现代社会是建立不起来;同时,没有把科学从神学从奴婢地位解放出来,使科学成为支配人们思维以至行为的基本方式之一,那么现代社会也是建立不起来的。现代技术在资本的推动下,蓬勃发展,而现代技术的根源则是科学,而科学的本质是对真理的追求,对事实的尊重,对既成内外权威的挑战,这就是科学的内核,即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的胜利,实质上是人类理性、思想自由的胜利,而从外部条件讲,是保障这种理性自由思考的世俗社会制度的胜利。从这方面看,我们的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对科学的理解是狭义的,大多只是从知识技能,最多只是方法上来肯定科学的。因而,从基础教育开始无论是数学还是物理,大的工夫,都花在形式训练上和技能训练上,但真正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则根本未形成。科学精神和态度,是一种普遍性的思维范式,如果只能把它局限于特定领域,只能对某些东西发问,那么,这种人为割裂的方式怎么可能形成人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是一种对科学的实用主义态度,表现于教育中,而根子则在我们的社会本身。从“五四”运动来,喊出“科学”的,但科学在我们的原有社会结构中,也只能是权力的婢女,因此,科学传入我国有一百多年历史,但科学精神则始终难以转化为国民的普遍素质。我国上上下下上百年来,做人做事,与不太讲究民主的方式方法的特征一样,也不太讲究科学方式方法。这种状况,教育也要付一大部分责任的,不能全推给社会。现在在教育界,尤其是高教界,一讲素质教育,就批判科技主义。这种似是而非的批判,只能误事。对我国而言,还不是什么科学过头的问题,而是科学不足的问题。我们不能赶时髦,把外国的问题,当成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这种赶时髦必然是一种屠龙术。可见,基础教育的第七大目标,就是要大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是我们基础教育尤其要着重变革的一个方面。

四、素质教育的实质

以上七大目标,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标志。从这七大目标来看,素 质教育不过是现代基础教育的真正体现而已,并非是什么独创的教育。之所以叫“素质教育”,只是因为它还针对着我们教育实现中存在的一些弊病而已,如“应试教育”之类。可见,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我们的基础教育,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能真正向现代基础教育回归,不仅使之成为个体发展的基础,也成为现代公民的真正摇篮,而现代公民则是现代社会的根本基础。现代基础教育还不是成才教育,它造就的还不是“才”,而是合格的高质量的国民或公民。在现代社会成才,成为什么样的才,不仅取决于社会选择,也取决于个体的自我选择。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乐意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而不愿选择社会认可的“才”,社会也不会硬逼其成才。我们的基础教育一个根本性误导,就是造才,尤其喜欢人才速成,更乐意快速制造一些拔尖人物,追求升学率只制造一大部分拔尖人物,挑选特长生也是制造一小部分拔尖人物,而不属于此类的学生,则是在这一阶段人生完全失败了。这种乐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制造一小部分人成功,大部分人失败的教育,怎么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性公民或国民教育?更何况人的早慧和晚慧是个别差异的,有一些人早期没有表现出来,并不意味着他以后表现不出来;相反,恰恰是许多晚慧的人才是大器的。我们的教育喜欢早慧型的人并且乐于制造早慧型的人,其代价是扼杀很多可能是晚慧型人。可见,我们的基础教育本身渗透着很多不科学的凝固化的观念。在这种观点指导下的基础教育,也不能指望普遍地培养出高质量的公民和国民来。当然,这个问题的解决不只是教育范围内的事,而是整个社会工程。

现代基础教育不只是学生个体未来生活的预演或者是未来生活作准备。它本身是学生个体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生个体生命的必要组成部分和人生价值实现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个体始终是现代基础教育的主体,他与教育者的关系不是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两个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不是一个被塑造的客体。因此,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主体教育,它应该把现代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这种主体性发掘出来还现代基础教育的本来面貌。因此,以上七大目标就是素质教育核心的表现内容或方面。由于我国的地域广阔,东西南北差异很大,教育本身发展不平衡,因此以上七大目标的贯彻也必须考虑当时当地的因素需要因地制宜;但是就理论上讲,根据现代基础教育本质和特征,确定有现实可能性的目标,既合乎现代发展的趋势,又有利于促进现代基础教育本身在我国更健全地发展。

第四篇: 劳动素质的目标要求

幼儿素质教育的要求

小班

一、 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喜欢上幼儿园,习惯幼儿园生活和教育常规。

二、 逐渐学习并形成基本的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言语习惯。

三、 逐步学会与家人、小朋友、教师等友好相处,学习并关心别人。

四、 愿意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接受疾病预防措施,知道一些最基本保护身体的常识并具备初步的有关能力。走、跑、跳基本动作正确。

五、 对家庭和幼儿园的日用品名称及用途较熟悉,对与自己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人物较熟悉,了解家和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六、 对自然现象有兴趣,愿意观察,知道一些简单的自然常识。

七、 学习用语言与周围人交往,具有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 形成初步的数概念,学习一些概括和分类的方法。有比较事物外表简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能力。

九、 愿意听优美的音乐,看动人的图画,愿意大胆地画、想、唱、跳、说。

十、 初步学习分辨事物是非,掌握最基本的原则。

十一、 初步学会遵守集体、公共的有关规则。

 

中班

一、 体魄键壮,文明行为习惯基本定型,动作姿势正确,自我服务能力较强。

二、 对事物的兴趣广泛,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认识范围明显扩大,能比较积极主动地观察、了解事物和现象。

三、 参加活动的意识强烈,活动前的意向性较明显,活动中处理问题的独立性较鲜明,活动过程中有一定的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四、 好奇心明显增长,愿意询问,愿意在成人指导下寻求答案。

五、 初步建立集体荣誉感,愿意为集体服务。

六、 能主动与人交往,愿意与同伴分享所得。

七、 对事物的行为标准比较清楚,学会用正确的标准衡量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开始学习克制自己不良行为和习惯。

大班

一、 体魄健壮,积极主动参加各种锻炼活动,基本定型动作正确,姿势优美。

二、 牢固地掌握生活常规,并形成习惯,具有较稳固的文明行为习惯。

三、 能比较清楚地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责任心、自信心。

四、 增强对集体、国家要领的感知和情感,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 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感情加深,并逐步熟悉己有的认知和探索新的认知。

六、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初步的阅读能力。

七、 加强专注力、记忆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培养初步逻辑思维的能力。

八、 增强集体意识,对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要求,增强对集体作用的认知和感情。

九、 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动手操作积极性和认真的态度。

十、 提高审美能力,提高表达美的情趣和能力。

第五篇: 劳动素质的目标要求

1 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素质要求

1.1自动化和自动化类专业

所谓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地进行操作或运行。广义地讲,自动化还包括模拟或再现人的智能活动。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以及家庭等各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放大人的功能和创造新的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与自动化密切相关的一个术语是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两者既有联系,但也有一定的区别。自动控制是关于受控系统的分析、设计和运行的理论和技术。一般地说,自动化主要研究的是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自动控制则除了上述研究外,还研究社会、经济、生物、环境等非人造系统的控制问题。例如生物控制、经济控制、社会控制及人口控制等,显然这些都不能归入自动化的研究领域。不过人们提到自动控制,通常是指工程系统的控制,在这个意义上自动化和自动控制是相近的。目前,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有的设置的是自动化系,有的设置的是自动控制系,它们都是同样属性的系别。为了强调信息(Informatron)在自动化或自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有的高等院校将该类专业系名取为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在系统总结自动控制中反馈等思想的基础上,1948年N.维纳(Wiener)提出了控制论(Cybernelics),将控制论定义为“研究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控制论已经成为研究各类系统中共同的控制规律的科学。由于自动化或自动控制具有明显的工程特点,一般又将本学科称为控制科学与工程(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此作为本类专业较有包容性的统称。

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核心问题是信息,包括信息提取、信息传播、信息处理、信息存储和信息利用等。控制科学与工程和一般的信息学科不同,控制科学与工程是在理论上用较抽象的方式来研究一切控制系统的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不同的控制规律达到不同的控制目的。一般的信息学科研究信息的测度(Measure),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实际系统中信息的有效传输和有效处理等问题(如编码、译码、信道容量及传输速率等)。控制和通信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人控制机器,或者计算机控制机器,都是一种双向的信息流的过程。

作为我国一级学科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下设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和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等二级学科(专业),见图1.1。和不同的学科相结合,它形成了许多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研究领域,例如飞机控制、导弹控制、卫星控制、船舶控制、车辆控制、交通自动化、通信系统自动化、化工自动化、冶金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机械制造自动化、农业自动化、图书馆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等等,如图1.2所示。

简而言之,自动化类专业是一个口径宽、适应面广的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对实现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对迅速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1.2 我国高等院校自动化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等院校指大学、专门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称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全面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基础上给学生以高级的专门教育。高等院校里任何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这个专门教育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高等院校所培养人才在毕业时预期的素质特征。如果把高等院校比喻为“工厂”,那么学生就是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就是对“产品”功能、性能的不同要求。受教育者(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按照这个目标接受教育、进行学习,在思想、知识、技能、能力、体魄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单位也是根据这个目标评价和选择每一个毕业生;学生自己则要按照这个目标进行自我评价,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

我国高等院校自动化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控制理论、控制系统、生产过程自动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宽广理论基础和相关专门知识,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国民经济及国防各部门和行业从事信息及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开发、制造和应用等工作。

大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教育还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

质的训练。若要想成为一名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还需要经过一定的

实践锻炼。这就表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还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除了学好本专业规定的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外,要重视教学实践环节,还应该学习一些其他科学知识,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专门人才不断变化的更高要求。如果想成为成功的科技专家、科学家,还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素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热爱生活、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关爱家人和朋友也是现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

我国许多高等院校还培养自动化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部分科研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强的高等院校还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实验室。这对于那些想尽快成长的优秀

大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显而易见,只有那些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优秀大学生,才有资格进入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1.3一些术语

作为刚踏人大学校门的学生,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新名词、新概念。

为了便于他们更好、更快地了解本学科,也为了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以下本节简要地介绍一些重要的术语。

(1)科学

科学(Science)是指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

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按传统观点,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自然科学又可分为基础科学(Basic Science)和技术科学(Technological Science)两类。基础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技术科学包括电子学、电工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学等。在科学属性上,本学科属于技术科学。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称为科学家(Scientist)。

(2)技术

技术(Technology)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改

变或控制其环境的手段和活动,是人类活动的一个专门领域。技术的

任务是利用和改造自然,以其生产的产品为人类服务。其中,工程技术有机械、电气、能源、动力、化工、土木、计算机等;农业技术有种植、畜牧、造林、园艺等;医疗技术有中医、西医、临床等。在技术属性上,本学科属于工程技术。专门从事技术工作的专家称为技术家(Technologist),如工程师、农艺师、医师等。

(3)工程

工程(Engineering)是指应用科学知识使自然资源最好地为人类

服务的专门技术。但工程不等同于技术,它还受到政治、经济、法律、美学等非技术内容的影响。技术存在于工程之中。工程有时也指具体的科研或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都江堰工程等)。专门从事工程活动的专家称为工程师(Engineer),当然是一种技术家。

工程师(包括其他技术家)和科学家的职责不同。科学家的任务是

如何认识,因而他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工程师的任务是如何实现,所以他必须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工程问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工程师必须在多种可能方案中作出选择,谋求最可靠、最经济的解决方法。许多工程问题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4)系统

系统(System)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些部分

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如果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本身也是

系统,则称为原系统的子系统。原系统也可以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

对于一个具体的系统,系统以外的部分称为系统环境,系统与系统环境的分界称为系统边界。系统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称为系统输入,系统对系统环境的作用称为系统输出。系统是本学科乃至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复杂的系统,推动、产生了一门新的工程技术学科——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正如以上提到的,在学科分类上,系统工程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5)信息

信息(1nformation)是指符号、信号或消息所包含的内容,用来消

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敢

人的思维之中。早在194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C香农(Shannon)把信

息定义为信源的不定度。即对信宿(接受信息的系统)而言,未收到消

息前不知道信源(产生信息的系统)发出的是什么信息,只有收到消启

后才能消除信源的不定度。这里,消息是信息的载体。1950年,控制论的创始人N.维纳认为,信息是人们在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与客观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这里交换的还是消息或信号。

(6)控制

控制(Control)是指为了改善系统的性能或达到特定的目的,通过

信息的采集和加工而施加到系统的作用。可以把所有的系统分为不可

控系统和可控系统两类,前者是指无法进行人工控制、干预的系统,后者是指可以进行人工控制、干预的系统。可控系统由控制部分和被控

对象组成,两者往往形成双向的信息流联系。控制部分一般由传感器

(Sensor)、控制器(Controller)和执行器(Actuator)组成。传感器用来

采集信息,并把它变换到合适的形式,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用来加工信息、产生控制信号,这是控制系统的核心。执行器则将控制器产生的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和变换,以此产生控制作用,最终施加到被控对象上。通常把进入可控系统的信息加工成控制信息的规则,称为控制算法(Algorithm)。设计和实现控制算法是控制理论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可控系统中实现控制算法的部件称为控制器,设计和研制各种控制器则是控制工程最重要的任务。

(7)反馈

反馈(Feedback)是指将系统的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进行比较,形

成误差,从而为确定下一步的控制行为提供依据。实际上,反馈是一切自然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系统的普遍属性,反馈的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反馈控制是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方式。如果反馈信息(系统实际输出)是使系统输出的误差逐渐减少,则称为负反馈;反之,称为正反馈。反馈控制又称为闭环控制,与此完全不同的控制方式是开环控制,或称程序控制,它按事先规定的顺序或逻辑控制系统。这两种控制方式在实际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8)调节

调节(ReguLation)是指通过系统的反馈信息自动校正系统的误

差,使诸如温度、速度、压力或位置等参量保持恒定或在给定范围之内的过程。调节须以反馈为基础,而控制则包括以反馈为基础的闭环控制和无反馈的开环控制。早期,经典控制理论称为自动调节原理。

(9)管理

管理(Management)是指为了标而对社会或其组成部分施加的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达到一定的目—种控制。管理是一专门的学问,但借助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以及控制中的原理和方法实现管理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是自动化学科近年研究、开发的领域之一。

(10)决策

决策(Decision Making)是指为最优地达到目标,对若干准备行动

的方案进行选择。如何科学地进行决策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

证。这也是本学科近年研究和发展的新领域之一。

1.4 当前自动化类专业对所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崭新的2l世纪。在新的世纪里,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正在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类在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航天飞行等高科技领域的新成就,也将给人类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不断进步的计算机技术延伸和扩展了人类大脑的功能,而互联网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的信息交换、交流变得无比的简单、快捷。可以想像,人们进行产品开发、系统设计和所有科研活动在工具、方式、形式和内容等都将和以前大不相同。国家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素质将会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面向2l世纪素质教育这一宏大的课题。什么是人的素质呢?按照教育学的观点,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普遍认为21世纪的工程师至少要做好回答以下问题的准备:

(1)会不会去做 是否在科学技术上掌握了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能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难题。

(2)可不可以做 是否掌握了足够的法律知识和良好的道德观,

能在政策法规和社会公德允许的条件下开展工作。

(3)值不值得做 是否具备了科学的判断和决策能力,能在人

物和时空约束下经济合理地完成任务。

(4)应不应该做 是否拥有了优良的前瞻和预测未来的能力,能

自觉地考虑生态可行性和工程持续性等。

以此为出发点,有志成为自动化领域专门人才的青年学生索今天应该追求的个人素质和品质。简单地讲,它们应该包括:

(1)认知和技能方面

①掌握数理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

②了解机械、力学、电器、化工等相关学科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③掌握计算机、通信、电子等关联学科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相应的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技能;

④掌握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等专业知识和方法;

⑤掌握系统仿真、科学计算、软硬件开发等科学实验方法和技术;

⑥具有哲学、方法论、经济学、历史、法律、伦理、社会学、文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以及军事方面的基本知识;

⑦具有良好的资料收集、文献检索以及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等技

巧和能力,并形成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

⑧具有辩证的、逻辑的、形象的和创造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对事物

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归纳的技能,并形成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⑨具有一定的适应、协调、合作、组织和管理能力

(2)思想和情感方面

①政治品质 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爱护同志和家人,

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政治,有较强的法治、法规观念;

①思想品质 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辩证唯

物主义世界观,对我国自动化事业有情感、有信念、有责任心;

③道德品质 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准则,具有敬业精

神和职业道德。

(3)意识和意志方面

Q)实践意识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①质量意识 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在研制和开发的每一个环

节都坚持质量至上的思想。

③协作意识 现代科学研究和现代工程已经很少是一个人可以

独立完成的了,所以要能与同事协同工作、协调配合。不会和他人协作的工程师,一定不会是一个合格的人才。

④创新与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是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只有那些不断追求新意境、新见解、敢于竞争的人才能把握机遇、走向成功。那些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人只会在抱怨声中错失良机。

⑤坚毅意志 人生路漫漫,每个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可能

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要敢于面对困难、善于克服困难。只有拥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才可能克服眼前的困难,实现预定的目标。

(4)其他方面

①学风上勤奋、严谨、求实、进取;

②作风上谦虚、谨慎,朴实、守信;

③具有健康的心理、务实的心态;

④具有健全的体质、良好的体能;

⑤拥有旺盛的精力、敏捷的思路

思考题

1.1试述自动化、自动控制及控制论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

1.2根据你目前的理解,说明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口径宽、适应面广的专业表现在哪些方面。

1.3你未来的工作志向和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致吗?如果一致,你准备怎样实现培养目标?如果不一致,你准备怎样进行调整?

1.4科学家和工程师有哪些本质区别?科学家/工程师应该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你希望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还是技术家?

1.5你认为自己性格上有哪些弱点?简述你在大学期间准备如何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

第六篇: 劳动素质的目标要求

鹏兴第三幼儿园

素质教育发展总目标

●健康总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语言总目标

1.有表达的愿望,能够自然、礼貌地与人交谈。

2.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和相应的语言理解能力。

3.敢于当众讲话,能清楚地进行自我表达。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5.学习和运用普通话。

●社会总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动、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科学总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学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艺术总目标

1.能够感受并喜爱生活、环境和艺术中的美。

2.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愉快、丰富的情绪体验。

3.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富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具有艺术活动的良好习惯。

鹏兴第三幼儿园

素质教育发展阶段目标

●健康

小班(3~4岁)

(一)生活卫生

1、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愿意来幼儿园。

2、逐步建立起与教师的依恋关系。

3、正确使用小勺独立进餐,喜欢吃各种食物。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擦嘴与漱口以及经常喝水的习惯。

4、养成勤盥洗的习惯,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洗脸,并做到早晚刷牙,使用自己的毛巾、水杯和手绢或手帕。

5、学会上厕所,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6、按次序穿脱衣服和鞋袜,把它们放在固定的地方。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7、不用手脏或脏手绢揉眼睛,不将手或其他异物放进嘴、鼻、耳里,知道没有成人的同意,不随便吃东西。

8、知道身体不舒服时告诉成人,能配合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二)安全

1、知道外出时不离开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知道不去危险的地方,不动危险的东西(如火、电源、开水壶、煤气灶等)。

3、有秩序地上下楼梯以及玩大型运动器械。

(三)体育活动

1、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运动游戏的愉快。

2、学习模仿操,动作基本到位。

3、走步时动作自然,能较灵活地控制走步的方向。

4、跑步时不与他人碰撞,动作自然,能双脚平稳地自然跳跃。

5、学习用单手自然地向前方做掷远动作。

6、能灵活地正面钻和手膝爬,自然地攀登较矮的运动器械。

7、尝试玩各种中、小型运动器材。

中班(4 ~5岁)

(一)生活卫生

1、心情愉快,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和秩序,情绪稳定、有规律的生活。

3、轻松、愉快的进餐,学习使用筷子,养成不挑食、不掉饭的良好习惯;学习自己分发和收拾玩具;能主动饮水。

4、继续养成正确的盥洗习惯,逐步学会自理大小便。

5、喜欢阅读各类能理解的图书及其他图文信息,能利用图书、电脑、口语交谈等多种途径,发现与学习内容或感兴趣事物相关的信息,学习初步收集和使用信息。

6、有认识标记、符号、文字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幼儿对图形、符号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能尝试用图示、符号、辅助材料及其他方式简单记录日常生活的经验,并用相应的语言讲述。

7、有书写文字的兴趣和愿望,能用正确的笔顺书写自己的名字,知道书写和阅读时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8、在绘画、描摹等活动中,逐渐增强手对比的控制能力,学习正确的使用铅笔。

5、独立、有序地穿脱衣服和鞋袜,将脱下的衣服整理好,并学会自己整理床铺。

6、学会擤鼻涕的正确方法。

7、学会收拾整理玩具物品,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保持环境的整洁。

8、学会正确的坐姿、站姿、握笔姿势和阅读姿势。

9、积极配合成人进行体检并愿意接受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二)安全

1、知道父母和幼儿园的名字、家庭住址或电话号码,当与成人失散时不乱走,知道找工作人员或民警帮忙。

2、既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要注意不伤害别人。

3、知道遇到危险时要躲避,会呼喊求救。

4、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知道如何注意安全。

5、注意交通安全,不在马路上玩耍、乱跑、走人行道或靠路边行走,要在成人的带领下过马路。

(三)体育活动

1、积极勇敢地参加体育活动,不怕困难。

2、学会做简单的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正确、有力。

3、走步时步幅放开,有精神,上下肢动作较协调。

4、跑步时曲臂迈大步,能较灵活地控制跑步的速度和方向,上下肢动作较协调。

5、在跳跃活动中,脚蹬地时用力,落地时较轻,能较好地控制跳跃的方向。

6、主动学习用单手和双手向前上方用力挥臂掷物。

7、积极尝试各种钻、爬行和攀登活动,动作较灵敏、协调。

8、能较平稳,轻松地做各种平衡活动,保持身体平衡。

9、探索多种运动器材的玩法。

大班(5~6岁)

(一)生活卫生

1.遵守生活常规和秩序,情绪愉快,稳定,有规律地生活。

2.进餐时举止文明,不暴钦暴食。

3.保持服装整洁,逐步学会根据气温的变化以及自己的冷热感觉主动增减衣服。

4.主动参加简单的清洁环境和服务性的劳动,养成维护环境整洁的习惯,培养初步的责任感。

5.初步了解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和保护方法。

(二)安全

1、学会安全地使用易于操作的劳动工具和用具。

2、初步掌握在可能遇到危险时的简单自护和求教的方法。

3、知道并遵守常用的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乱跑,过马路要在成人的带领下,走人行横道等。

(三)体育活动

1、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主,合作,勇敢,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2、逐步提高对寒冷,炎热,日晒的适应能力,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

3、掌握基本的队列和队形变换动作,能动作到位,精神饱满,整齐地做简单的徒手操场和轻器械操。

4、走时步幅较均匀,能有精神,有节奏地走。

5、跑步时脚用力蹬地,适当提高速度,姿势正确。

6、尝试多咱跳跃活动,动作更加灵敏,协调。

7、积极参加投远和掷准活动。

8、会根据运动器械和障碍物的不同特点,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类型的钻,爬和攀登动作,进行游戏。

9、创造性地进行身体活动,主动探索多种运动器材的多种玩法。

10、了解一些基本的运动卫生知识。

●语言

小班(3~4岁)

1.愿意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喜欢应答。

2.能够注意倾听他人讲话。

3.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并能做出反映,能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

4.喜欢听故事、儿歌、理解起大意,愿意跟读儿歌,复述短小的故事或故事的一部分。

5.喜欢听成人讲图书和看熟悉的,感兴趣的图画书。

6.会一页一页地翻看图画书,喜欢发现、指认、讲述画面中感兴趣的人或物。

7.有爱护图书的意识,不撕书,初步学习收放图书。

8.学习正确的握笔方法。

中班(4~5)岁

1.注意倾听和理解日常生活用语、成人的要求、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以及能够接触到得各种语言信息。

2.主动运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大胆运用词汇,体验语言交流对自己的意义。

3.愿意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和想法,喜欢提问,积极回答问题。

4.敢于当众讲话,讲话时自然,大方。

5.喜欢图书,能从阅读活动中体会到快乐,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感受。会有序地收放图书,知道爱惜图书。

6.能从前至后有顺序地阅读,能持续阅读一段时间,认真观察和理解画面内容,建立画面内容和口头语言之间的联系,了解故事的情节线索,认识页码。

7.喜欢听儿童文学作品,会复述故事、续编故事、学习和仿编诗歌。

8.知道能从图书、电视、电脑、广播、口头交谈等途径得到许多信息,从中获得知识和感受快乐。

9.在绘画、描摹、操作等活动中,会用比较正确的方法提笔,坐姿端正。

10.认识自己的名字。

大班(5~6)岁

1.能有意识地注意倾听,能听懂和理解所接受语言(一段话、一个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意思。

2.有礼貌地与别人交流,能大胆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清楚并连贯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做法和愿望。

3.会发起谈话,并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作到会轮流发言,理解并尊重别人的观点。

4.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5.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回答问题。

6.能理解已有感知经验,发现事物的简单规律,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7.专心阅读,能想象、理解画面内容,并能用语言讲述画面内容和故事情节,会用多种活动表达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8.在阅读过程中不干扰他人,爱护图书,会修补图书。

9.会讲故事,会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会仿编,创编诗歌并进行创造性讲述,会用多种形式表现并保留自己的作品。

●社会

小班(3~4岁)

1、幼儿情绪稳定、愉快,喜欢来幼儿园,并逐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

3、认识经常接触的成人,学会称呼他们并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与他们打招呼。感知成人对自己的关爱,初步懂得尊重为自己服务的人。

4、主动与同伴交往,知道小朋友的名字,愿意和小朋友 一起玩游戏,初步学习与同伴分享玩具和图书,感受与同伴在一起的快乐。

5、知道遵守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初步学会等待、轮流等,初步体验规则的作用,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能判断一些简单行为的对与错。

6、认识玩具、图书及学习用具,会正确使用和爱护它们。

7、做自己能做的事,如盥洗、穿脱衣服、收放玩具等,感受自己独立做事的快乐和满足,体验自尊、自信。

8、会主动自己选择活动内容,遇到挫折、困难不怕,会寻求帮助,并能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坚持做完一件事,获得成功。

9、认识自己的家庭,知道父母和亲人的姓名以及他们喜欢做的事,感受 他们对自己的爱,知道 不打扰父母工作和休息。

10、认识周围环境,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工具。

11、在参与六一儿童节、新年等主要的节日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气氛,敢大胆表现自己。

中班(4~5岁)

1、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与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喜欢幼儿的集体生活。

2、知道自己在长大,能做许多事情,自己与别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想法,并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往,会使用礼貌 用语,学习等待、轮流、分享、谦让与合作,并能尝试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

4、能够自己选择活动主题,学习制定活动计划,支持幼儿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计划,获得成功的感受,增强自尊、自信。

5、学会简单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初步理解某些行为的对与错,做错了事能承认,并愿意改正。

6、养成遵守游戏、学习和生活规则的习惯,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和休息。

7、愿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收拾玩具、整理被褥、擦桌椅等,培养初步的独立意识,开始学习为他人服务,学做值日生,形成初步的责任感。

8、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等,了解它们的特点以及与人们关系,认识常见的交通标记,知道 要遵守交通规则。

9、体验并感激父母及亲人对自己的爱,知道父母和亲人的兴趣爱好,能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和亲的爱。

10、认识周围环境中的设施和常见标记,如公园、商店、医院 、邮局等,知道 爱护周围环境和公共设施,了解经常为我们服务的人,尊重他们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11、认识北京著名的建筑、风景、名胜,让幼儿知道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了解北京正在发生的大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北京的热爱。

12、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认识并尊重国旗、国徽;了解主要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知道要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

13、在六一儿童节、中秋节、新年等节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初步知道节日的意义,大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大班(5~6岁)

1、感受与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喜欢班集体,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2、认识小学,萌发上小学的愿望和情感。

3、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理解、关心他人的情绪感,能主动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关心和安慰。

4、主动、友好地与他人交往,掌握轮流、分享、谦让 、合作等交往技能,会表达自己的意愿,懂得尊重别人的意愿,能独立解决交往中的问题,培养幼儿豁达、乐观的性格,能接纳、原谅别人。

5、理解和遵守与他们关系密切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够做到初步自律,有初步的会公德意识。

6、有初步的责任感,做事认真、有始有终,能主动为集体、为他人做事。

7、关注周围玩意状况,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8、认识并喜爱北京和中国的风景、名胜,认识和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关心和了解发生在身边 的大事。

9、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在热爱本地、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尊重少数民族和其他地区的文化、习惯。

10、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知道他们有着不同和肤色、体态、服饰,不同的语言和风俗,懂得 要尊重他们的风俗和文化。

11、认识周围社会设施、公共场所及在那里经常为大家服务的人,尊重他们和他们的劳动,理解人们在相互服务。

12、认识常见的标记、符号等,理解它们的作用,尝试为生活中的某些事物设计标记,体验其中的快乐。

13、了解多种通讯方法及场所(邮局、电信局、网站等),知道通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疯长系。

科学

小班(3-4岁)

(一)态度、兴趣与认知能力

1、积极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事物,对常见事物,现象及其变化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2、对周围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在感知及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4、体验各种事物简单的数量特征,会对常见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对应、比较和排序。

(二)基本经验

1、喜欢、爱护动植物,愿意饲养小动物、给植物浇水,并获得与此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2、了解下雨、下雪等自然现象,体会天气冷了多穿衣服、热了少穿衣服等人与自然的关系。

3、初步学会感知和探究物体的性能、特征(如滚、转、停等)及人们对物体的作用方式(如推拉等)。

4、初步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代科技生活用品(如声控灯、遥控电视等)。

5、在玩沙、玩水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沙、水特征,体验事物简单的量(如多少等)的特征。

6、会比较2至3个物体间常见量(如大小、长短、厚薄等)的差别,用对应比较的方法体会多与少(4个物体以内)。9

7、在日常生活,能感知、体验并表达“1”和“许多”。

8、会点数5个物体以内的物品,初步感知理解5个以内的数量。

9、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

10、认识白天、黑夜、早晨、晚上。

11、会辨别上、下方位。

中班(4-5岁)

(一)兴趣、态度与认知能力

1、会主动观察和探索周围常见事物、现象及变化的简单规律,并从中体会到愉快。

2尝试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周围常见事物,能对某些事物进行连续观察,能发展事物或现象的差异和变化。

3、会比较事物(人、动物、植物等)的不同点或事物间量的差异,会按事物的某些外部特征、发展变化或某一简单规律进行排序。

4、尝试学习按一个维度对常见物体进行分类,并进行计数活动。

5、会用常见材料进行简单的尝试和探索,并能根据某些现象大胆初步的猜想。

6.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二)基本经验

1.愿意参与饲养小动物的活动,在活动中感知动物的生长现象,学习为小动物收集饲养和喂食,和小动物有亲近感。

2.乐意参加种植活动,在活动中感知植物有生命、会生长,学习给植物浇水、拨草、感知植物的变化,初步懂得爱护植物。

3.认识常见的科技生活用品(如VCD机、声控开关等)并能初步知道这些用品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4.有探究和发现四季的明显特征欲望,了解比较晴朗、雨、雪等天气现象,体会人们通过增减衣服适应气候的变化。

5.感知磁铁、石头、泥土、空气的特征,颜色的变化,物体的溶解和沉浮等现象。

6.知道关心大自然,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7.感知事物的特征,初步比较常见的事物,感受对事物的比较过程和结果,获得初步比较的能力与方法。

8.尝试探究和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体会这些几何图形之间简单的转换关系。

9.会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物体,说出总说,认读10以内数字,初步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

10.会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胆分类,并能知道每类物体的数量是多少,分了几类。

11.尝试对5至10个物体的排序活动,理解序数的含义,大胆尝试按规则排序,初步理解事物的规律性,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

12.体验和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正确辨认前、后方位。

大班(5~6岁)

(一)兴趣、态度与认知能力

1.感受大自然的美与奇妙,热爱大自然,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2.喜欢探究周围事物,现象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养成爱思考、爱提问、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在观察与比较中细心、专心,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

3.主动参加科学小实验,喜欢猜想与动手操作,会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和工具,在实验中积极思考与尝试。

4.学会连续观察,找出事物变化的简单原因,尝试学习简单的推理,发展思维能力。

5.能从不同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有初步的概括能力。

6.在一定的情境中,会提出问题,积极猜想,尝试实验,动手操作,收集信息,得出结论,会以不同方式记录信息,发表自己的结论,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学会合作学习和共同学习。

7.感受、了解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二)基本经验

1.主动参加饲养小动物和种植植物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自觉爱护植物,懂得珍惜生命。

2.初步感知动植物的多样性,体会人与动植物以及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3.了解适宜的环境对动植物的重要意义,特别关注水、空气、土壤的清洁,感知他们对动植物生存的重要性,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有相应的环保行为。

艺术

小班(3~4岁)

音乐

(一)兴趣与态度

1.有参与音乐活动的愿望。

2.有模仿事物形象和动态的兴趣。

(二)感知与欣赏

1.对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兴趣,尝试探索身体、自然界、乐器等发出的声响,初步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的强弱、高度和快慢。

2.愿意听优美动听和形象鲜明的歌曲、器乐曲与舞蹈等音乐并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初步理解其内容和情感,尝试以自由律动参与欣赏,用语言、表情或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表现与创造

1.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逐步对歌曲开始和结束做出正确的反应,歌唱时声音自然不要喊唱。

2.能随音乐做简单律动,进行自我表现并初步体验与他人沟通,交往的快乐。

3.通过自由探索与尝试认识几种易于敲击的打击乐器,学习敲击的方法,初步养成正确使用乐器的习惯。

4.能对自己熟悉、喜爱的歌曲和乐曲进行即兴表演,自由创编歌词和动作,初步学会使用表演道具。

美术

(一)兴趣与态度

1、对周围环境中常见的、形象突出和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

2、有参加美术活动的愿望。

(二)感知与欣赏

1、会用语言,表情,动作表示对美好事物的亲近与喜爱。

2、养成注意观察和欣赏的好习惯。

(三)表现与创作

1、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种工具材料,喜欢操作这些工具和材料,进而掌握它们的用途和用法。

2.会进行有意识的表演,能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的表现熟悉的事物。

3、会对熟悉和喜欢的图形、材料进行多种简单装饰。

4、学会正确的握笔和作画姿势,养成有序摆放和安全使用工具、材料的良好习惯。

其他

1.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自然、建筑、园林、摄影等。

2.愿意欣赏歌谣、故事、木偶剧、佛那个画片、皮影戏、儿童剧、小歌剧等。

3.有参与戏剧性表演活动的初步愿望,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愿意观察、模仿与表现感兴趣的动物和人物的动作与表情,并尝试加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

中班(4-5岁)

音乐

(一)兴趣与态度

1.愿意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并从活动中获得愉悦和美感。

2。有模仿舞蹈动作的兴趣和欲望。

(二)感知和欣赏

1.进一步体验,探索和感知音乐中的强弱和快慢,音调的高低和音色。

2、初步感知歌谣、歌曲和生活中的节拍与节奏,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合。

3、初步感受简单音乐作品的基本情绪和情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语言、绘画、动作表演等)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够比较准确地感知音乐的开始、结束、前奏和二拍子与三拍子的区别,能够初步感知音乐的段落(乐句、乐段)。

(三)表现与创造

1.能基本准确歌唱八度范围内的五声音调歌曲。通过学唱不同节拍(如二拍子、三拍子)不同内容的歌曲,初步尝试按歌曲节拍的特点、速度、力度和情感富有表现力地歌唱,且姿势正确吐字清楚。

2.能随音乐的节奏尝试按自己的想象自由的做模范动作、律动和简单的舞蹈动作。动作协调优美,能表现出音乐的力度、速度变化和情感。

3.尝试结合语言、歌谣即兴表演,创编简单的节奏断句和旋律短句。

4、学会掌握几种打击乐器正确的敲击方法,会按简单的固定节奏型为歌曲、乐曲、舞蹈等作即兴伴奏,具有初步的协调配合。引导幼儿养成正确使用乐器的习惯。

5.有自编律动、舞蹈动作、创造性地为歌曲、舞蹈作即兴伴奏的欲望,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象。

美术

(一)兴趣与态度

1.主动地寻找和发现周围环境,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

2.喜欢用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知、所想。

(二)感知与欣赏

1.能从生活用品、环境布置、节日装饰及四季景色中获得美的感受,并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2.尝试欣赏题材接近儿童日常生活的美术作品,认识作品所表现的事物,感受作品的美感特点,初步了解表现的方式。

(三)表现与创造

1、尽可能多的接触和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的事物,抓住其主要特征,表现出他对事物的深刻印象和情感体验。

2、会选择、利用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包括自然物或废旧材料),大胆设想并制作有趣的物体。

3、能通过观察发现周围的事物中对称和重复等美的规律,并能按这些规律进行装饰。

4、更多的美术工具、材料、并能正确地使用它们。

其他

1、会欣赏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乐于表达自已的感受。

2、喜欢欣赏故事、诗歌、木偶剧、动画片、皮影戏、小歌剧等,并感受其中的美。

3、喜欢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表现感兴趣的事情和自已的生活经历,喜欢模防日常生活或世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愿意尝试创编与合作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大班(5~6岁)

音乐

(一)兴趣与态度

1、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获得愉悦和美感。

2、乐于参与儿童集体舞及自娱的音乐、歌舞表演。

(二)感知与欣赏

1、能模仿、记忆节奏短句和旋律短句。

2、体验、感知与发现进行曲、摇篮曲、舞曲的区别。

3、愿意欣赏形式多样的音乐作品,辨别音乐中重复、对比及变化明显的乐句或乐段。

4、能在生活和游戏中用语言、绘画、动作表演等多种形式大胆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5、喜欢看舞蹈节目。

(三)表现与创作

1、乐于个人独立歌唱和参与集体表演,并能欣赏和评议同伴的表演。

2、会以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表现不同歌曲的情绪、情感,能够歌唱八度范围内的五声音调和少量七声音调歌曲。

3、能按简单的节奏型进行打击乐合奏练习和表演,具有初步的协调、配合能力,能够做到反应敏捷、集中注意看指挥。自己尝试制作乐器,喜欢用自制乐器参与活动,养成正确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

4、初步体验即兴表演,鼓励幼儿以即兴歌唱和表演等方式表达情感及与他人交流。

美术

(一)兴趣与态度

1、主动寻找和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

2、喜欢用各种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知、所想主动参与各种美术活动。

(二)感知与欣赏

1、乐意欣赏建筑、节日景色、自然风景的美,鼓励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像。

2、欣赏反应生活、工作和自然环境美术作品,认知作品所表现的事物和主题含义,感受做平的美感特点,了解作品的表现方法。

3、愿意和同伴一起欣赏与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创作成果。

(三)表现与创作

1、能大胆而富有想像地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情感表现出来、形成简单情节的作品。

2、感受各种美术材料(包括专门材料、自然物、废旧材料)和工具的特性,尝试利用它们的形状与质地等特点大胆修改、添加、组合,设计和制作有趣的物体。

3、能主动发现并运用多种方法装饰生活用品和美化环境。

4、通过探索与尝试,会用纸、绳、毛线等进行简单的编织。

5、愿意收集各种可用于美术创作的材料,将它们分类、整理存放,并会根据需要恰当选用。

其他

1、不断丰富对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体验,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并能作出简单评价。

2、乐意欣赏故事、诗歌、散文、木偶剧、动画片、皮影戏、小歌剧、京剧及其他传统戏剧,并愿意说出自己的感受。

3、主动参与各种戏剧性表演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愉悦感,能够和同伴合作创编与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尝试设计、制作、使用简单的服装和道具以及布景,能大胆地表现自我,并乐于他人交流表演中的体验,充分感受创造、表现与合作的乐趣。

推荐访问:素质 通用 劳动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