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7篇

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7篇

时间:2022-09-02 15:3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7篇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县两级党校大约承担了90%以上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7篇,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7篇

篇一: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县两级党校大约承担了90%以上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任务,是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主力军。要从长计议,把这些党校都办好。”[1]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推进了县级党校调整设置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使基层党校(行政院校)干部教育培训时效性和针对性有效提升。同时,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要求新任务,为全面提升基层党校(行政院校)办学水平,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 (行政学院)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坚持改革创新,实现“质量立校”目标。一、新时代基层党校 (行政院校)

 面临新使命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党的历史使命、目标任务和理论遵循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新时代基层党校(行政院校)

 应有新气象新作为,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精神风貌来完成好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一)

 顺应时代潮流,需要不断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要求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在线学习平台建设,积极发展网络培训,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2] 。新时代必然有与时俱进的新特征,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工作、生活、学习甚至思维方式。新时代呼唤新理念和新作为,基层党校(行政院校)承担着为党员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必须在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下,顺应时代潮流变化,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平台,整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教学管理服务质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3] 。(二)

 把握时代特点,需要不断探索新时代党性教育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新时代基层党校(行政院校)提升办学水平的方向和路径□ 陈春琳(中共来宾市委党校,广西 来宾 546117)摘 要:基层党校 (行政院校)

 是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但是在提升办学水平、实现“质量立校”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必须坚持党校姓党,实现其办学的核心价值;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坚持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增强办学活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校园软硬件环境,满足办学需求。关键词:基层党校;行政院校;质量立校;办学水平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21)04-0120-05收稿日期:2021-06-10作者简介:陈春琳,女,中共来宾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Vol.37 2021 No.4 120

 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要“有效改进党性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党性教育实效”[1] ,“努力使党校党性教育不仅能够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而且能够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1] 。基层党员干部从事的是联系群众最多、反映时代变化最直接、面临现实矛盾最突出的基层工作,党性教育要触及他们的灵魂、震撼他们的思想、影响他们的行为,就必须不断地探索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特点。因此,干部教育培训不仅要增强党性教育,更要增强党性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必须把握时代特点,将理想信念教育、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和反腐倡廉教育等跟现实环境、社会发展、地域特色结合起来,探索和完善检验党性教育成效的考核方式。(三)

 回应时代问题,应不断增强理论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校抓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责任心明显增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1] ,“希望党校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1]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党员领导干部既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更不能脱离实际搞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基层是党的执政基础,基层工作是党的工作重心,基层党员干部是推动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落地落实的执行者,也是直面和解决新时代问题的亲历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结晶,同时又是指导实践工作、回答时代课题、解决现实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基层党校(行政院校)要抓好党的理论教育,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增强党的理论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坚定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自信,提升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坚持党校姓党,体现基层党校 (行政院校)

 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因党而立,党校姓党是天经地义的要求。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1] 这是对党校办学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党校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定位。因此,坚持党校姓党是做好基层党校(行政院校)工作、实现基层党校(行政院校)办学核心价值的根本原则,必须把党校姓党原则贯穿和体现到党校全部工作中,一切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办学活动都必须高扬党的理想信念旗帜。(一)增强“四个意识”,严守教学纪律和政治规矩基层党校(行政院校)办学活动要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校姓党,一切教学科研活动都要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宣传党的重大理论成果和重大战略部署。严守政治纪律底线,加强教学管理,自觉维护党的威信和中央权威,明确校内外一切办学活动必须严守教学纪律和政治规矩,形成常态化教学政治纪律督导机制,落实督导责任,坚决杜绝教学活动中发表违背中央精神和违反政治纪律的言论。坚持围绕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办学活动,结合基层实际制定教学科研规划、设置教学科研内容、创新教学科研方法,引导广大学员和干部职工向党中央看齐。(二)坚定“四个自信”,加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强化党的理论教育要坚持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强化党性教育要做到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4] 。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宣传是党校的基本任务。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党性教育课程不得低于总课时的20%,市(地)级以上党校(行政学院)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不低于总课时的70%。因此,基层党校(行政学院)加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前提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没有“四个自信”就不能够更好地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更无法引导学员做到真学、真信、真用。在坚持党校姓党原则的基础上,基层党校(行政院校)因地制宜走特色办学之路,创新特色办学方式方法,打造特色教学品牌,挖掘独特的地方资源,将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与地方特色文化结合起来,让基层党第37卷 2021年 第4期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21

 校(行政院校)的课堂更加贴合实际,既有理论又接地气。(三)坚持“从严治校”,弘扬良好学风和清廉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是党的重要窗口,必须保持风清气正”[1] ,“各级党校要坚持把从严治党要求和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1] 。把党校姓党原则贯穿基层党校(行政院校)工作始终,就必须坚持从严治校,使思想、纪律、作风严起来强起来,狠抓校风、学风建设,严格校规、校纪制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清朗的学习风气;坚持从严治学,弘扬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戒骄戒躁、严格规范学术纪律;坚持从严治教,加强教学活动管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坚持从严管理,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把从严治校落到校内管理的各环节各部门,加强学员管理,严肃培训纪律,严格制度执行。三、“用学术讲政治”,不断提升基层党校 (行政院校)

 办学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高标准办学,把质量立校作为党校工作的重要抓手,努力提高教学科研质量。”[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对党校(行政学院)而言,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提升办学质量。《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要求着力提升学习培训效果,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研究,组织教师分专题分领域开展理论攻关、集体备课,推动研究成果进课堂,着力提高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水平[5] 。“用学术讲政治”是中央党校教学改革“一号工程”,但是越到基层重视程度越低,尤其到县级党校(行政学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学科建设滞后等原因,难以落地落实、取得成效。因此,“用学术讲政治”既是基层党校 (行政院校)

 教学改革的巨大挑战,也是提升办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一)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深化教学科研改革2018年12月,何毅亭在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七次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强调:“不树立用学术讲政治的理念,不按照用学术讲政治的要求改进教学,就会跟不上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形势。”[6] “用学术讲政治”不是仅为学术研究学术,更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必须对接现实问题、突出问题导向,提升理论联系实际水平。基层党校(行政院校)教学的突出瓶颈在于理论脱离实际,用文件解释文件、用现实解释现实。因此,深化基层党校 (行政院校)教学改革,探索分类分层“用学术讲政治”课题研究,统筹建立师资、课件、讲稿和案例课等相关资料数据库;定期开展“用学术讲政治”的优质课比赛,完善基层党校(行政院校)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导向;组织开展“用学术讲政治”的教研交流活动,运用集体备课方式严把授课内容政治观、理顺专题学理框架、促进理论和实践结合、优化教学方式方法,解决各种困惑难题,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教学备课质量。(二)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党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需要来一个大的提高”[1] 。“用学术讲政治”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严谨的治学执教态度、扎实的理论功底、清晰的学术框架、严密的逻辑结构、丰富的一手材料和生动的语言表达。因此,通过推进基层党校 (行政院校)“用学术讲政治”教学改革,搭建“用学术讲政治”的平台,建立“用学术讲政治”的机制,可以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一方面,基层党校(行政院校)教员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做讲政治讲党性的模范和表率,这是“用学术讲政治”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基层党校(行政院校)

 教员必须扎扎实实筑牢学术功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补短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锤炼语言表达,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人特长,将“用学术讲政治”与追求教学活动真、善、美、信、达、雅结合起来;提升科研能力,将教学专题和科研课题结合起来,走教研咨一体化模式,夯实教学专题的学理基础,提升教员理论分析能力。四、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基层党校 (行政院校)

 办学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7] 《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Vol.37 2021 No.4 122

 划》就强调要健全培训制度体系。制度可以规范流程和标准,可以激发活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但是不协调不健全的体制机制,也会成为创新高效工作的阻力。当前,基层党校(行政院校)办学仍面临体制机制不顺的困扰,创新激励制度不完善,有制度难落实,职称评聘制度、岗位管理制度、绩效激励制度都不同程度影响基层党校(行政院校)提升办学水平,难以制定和推进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不仅阻碍教学科研改革创新,还消耗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一)

 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提升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基层党校(行政院校)制度管校和文化兴校,一个是硬约束,一个是软影响。制度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可以科学规范、有效协调基层党校(行政院校)

 各项工作,可以鞭策和激励党校人不断进取、开拓创新。建立完善教学科研管理制度,激励教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建立完善行政后勤管理制度,促进教务服务和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主体班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建立和完善教研人员集体备课制度和校外授课制度。在推动制度管人管事的同时,倡导营造有利于制度执行的校园文化氛围。因为校园文化既是党校精神和党校理念的承载,也是党校发展和党校形象的体现。营造党校姓党的红色氛围,突出党校姓党的办学特色,既要重视校园文化硬件载体建设,更要注重构建制度、精神、理念等深层次核心文化内涵。(二)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拓宽基层教研人才培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特别是基层党校教师队伍中存在‘能干的引不进,干不好的出不去,拔尖的留不住’的现象。”[1] 基层党校 (行政院校)师资力量薄弱,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以 L 市党校(行政学院)

 为例,2020 年全校在职在编职工 49人,其中副高职称4人,专职教员仅8人,2006年至2018年招聘的18名专职教师中,仍在本校专职教师岗位的仅3人。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师资力量薄弱,普遍面临专职教师数量少、职称低、阅历浅等问题,教师“倒挂”现象严重。基层党校(行政院校)

 教员到部门挂职锻炼、交流学习的机会少,教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足;部分基层教员从中小学校调来,面临知识更新难、...

篇二: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学刊

 丈

 99

 1年第2期

 一—一

 一一一一一

 ~

 一一一一一

 ~

 一一一一一

 加 强 党 校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适 应 新 形 势 新 任 务 的 需 要

 张曰贤

 一

 、

 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的 内容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是党校自身建设中最根本的任务

 .

 央最近指 出的

 `党校教师应当具有坚实的马克思 主义理论基础

 .

 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

 坚强的无产阶

 级党性

 ,

 能够努力探素和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问题

 ”

 为主要内容

 ,

 有组织

 、

 有计

 书tI 匀卜七n 书星 认手剑

 r l】书记诸,

 J扣 自含书门 毛日

 ,翔呼

 ( 一 ) 党校教师必须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粼搅的思 想的理论基础

 ·这种选择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不添深入持久地用

 马克思主义武装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

 ,

 在这方面党校负有重要任务

 .

 党校的这个任务主要是教师来承

 担的

 .

 因此

 .

 要求党校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

 精通马克思 主义理论

 .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只 有精

 通了

 .

 才能应用于现实实践

 .

 虽然

 ,

 现在各级党校都有一些既有马列主义理论水平

 、

 学术水平

 .

 又有

 党性强

 、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

 ,但是

 ,

 也必须认识到

 ,

 仅有这部分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

 况且在未来的教

 学中

 ,

 现在普及型的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

 ,

 要进一步深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

 土城中

 ,

 马克思 主义理论不但要坚持

 ,

 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发展

 ,

 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

 观点和方法分 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

 、

 新问题

 .

 因此

 .

 作为专职理论工

 作者的党校教师

 ,

 必须 从研究学问

 、

 掌握武器的角度来学习

 、

 研究

 、

 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列 主义

 是科学

 ,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

 ,

 来不得半点马虎

 .

 我们有的党校教师不求精通

 ,

 只 求过得去

 .

 满 足

 于一知半解

 .

 这种教师是难以胜任当前的教学任务的

 .

 ( 二 ) 党校教师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

 毫不动摇

 我们知道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

 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向所一 致的

 .

 党

 校教师应该坚决站稳无产阶级立场

 ,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

 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

 ,

 自觉

 地宣传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

 自觉坚持党的

 `一 个中心

 .

 两个基本点

 .

 的基本路线

 .

 有力地抵

 制

 、

 批判资产阶级 自由化思潮

 ,

 批判当今世界上 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观点和其他反马克思 主义倾向

 .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总结

 、研究

 、回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党的建设中的新经脸

 、

 新问题

 ,

 真正担

 当起培养忠于马克思主义的领导骨千的任务

 .

 现在

 ,

 有的党校教师存在着对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疑

 虑

 ,

 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过程中

 ,

 一些党校教师暴露的问题也不少

 .

 还有的教师在党 校讲坛

 上

 .

 散布一些与党中央不一 致的言论

 ,

 造成了不良影响

 .

 党校的课堂只能用来传授党的指导思想

 .

 教

 师讲课

 ,

 要讲共产主 义的远大理想

 ,

 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 史的必 然趋势

 ,

 引导学员认识社会

 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

 、

 复杂的

 、

 曲折的过程

 ,

 社会主 义的暂时曲折和资本主义的相 对稳

 定

 ,

 井不会也不可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

 党校教师是培养教育干 部的

 ,

 教育人家坚定共产主义

 ,

 而自己却动摇

 ,

 疑虑

 、

 渺茫

 ,

 这怎么能理直气壮地讲好课呢?

 因此

 ,

 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坚定共产主义

 信念

 .

 毫不动摇

 ,

 井 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

 6 5

 (

 三

 )

 党校教师要有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

 党校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

 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

 还 必须要有坚强的无产

 阶级党性

 ,

 这是党校教师的基本素质

 .

 这三条互相联系

 、

 缺一 不可

 .

 党校教师之所以还要有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

 ,

 是因为他所从亭的是党的理论宣传工作

 ,

 在课堂上

 言的是马列主义

 、

 毛泽东思想理论

 ;

 在实践中行的是共产主义的宏伟事业

 .

 前者是无产阶级的思 想体

 系

 ;

 后者是无产阶级的最高利益

 ,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而党性则是无产阶级 阶级 性最高的集中的表现

 .

 一个教师的党性强不强

 ,就集中表现在你的言论和行动上

 .实践证明

 .

 我们只有具备了坚强的无产阶级

 党性

 .

 才能学习

 、

 研究

 、

 精通马列主义

 .

 才能在课堂上讲好马克思主 又理论课

 .

 才能在实践中坚定共

 产主义信念

 .

 党校教师无论是党员教师

 ,

 还是非党员教师

 ,

 都要高标准

 、

 严要求

 、

 不断增强党性锻炼

 .

 这是党

 校的性质

 、任务决定的

 .党校姓

 `党

 ”

 ,

 所有在党校从事教学的老师

 ,

 即使是非党员教师

 ,

 站在了党校的

 讲坛上

 ,也必须服从党的组织纪律

 ,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

 所以说

 .

 党校的老师

 ,

 无论是身份如何

 ,

 都要

 严格要求自己

 ,

 凡是教育学员傲到的

 ,

 首先老师要做到

 ;

 要教育学员增强党性

 ,

 首先要要求老师具有

 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

 .

 ( 四)党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康质和能力

 .

 丰富实际工作经验

 提高教师自身的学习

 、

 研究以及实际工作的能力

 .

 这是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

 知识和能力是成正比的

 ,

 但知识并不就是能力

 .

 党校教育的目的是加深学员马列主义理论知识

 ,

 增 强

 党性

 ,

 知识和党性最终都表现为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

 因此

 .

 党校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帮 助

 学员总结经 验

 ,

 增长才干

 ,

 提高能力

 .

 党校教师不仅要有一个教师应有的教学

 、

 科研能力

 ,

 还应该是

 有一个领导干 部必须的决策组织能力

 、

 开拓创新能力和洞察事物的能力

 .

 为此

 ,

 党校教师必 须经 常深

 人实际

 .

 探索

 、

 研究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新情况

 、

 新问题

 ,

 认真总结广大千部在实践中的领

 导经验

 .

 注意加强自己的探索

 、

 研究实际工作的能力

 ,

 不断丰富和提高 自己

 .

 二

 、

 加强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现在

 ,

 各级掌校都提出要加强党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

 究竟怎样加强建设

 ,

 我认为应注意这样

 几个方面

 .

 (一 ) 领导高度重视

 ,

 是建 设好师资队伍的关键

 毛泽东曾说

 ,

 办教育也要看干部

 .

 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

 ,

 要看学校的校长和党委究竟是怎么样

 .

 同样

 ,

 师资队伍建设得好不好

 ,

 也要看学校的校长和党委

 .

 只 要他们高度重视

 ,

 这项工作就一定能搞

 好

 .

 搞好师资队伍建设

 ,

 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必须要做的

 :

 ( l)

 对教师建立考核制度

 ,

 定出培训规划

 和实际措施来

 ;

 (

 2) 要加强智力投资

 ,

 培训经费要保证

 ,

 (

 3) 组织干部部门对党校的教师调进调出

 要镇重

 .

 特别是要注意集中和保留一些骨干教师

 .

 不要轻易更换

 ;

 (4) 对县以下党校教师可否实行

 “双轨制

 .

 ,

 既有技术职称

 .

 也有行政级别

 .

 有利于调动积极性

 .

 ( 二 ) 教师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

 .

 是建设好党校师资队伍的基础

 建设好党校师资队伍

 ,

 外因是条件

 ,

 内因是根据

 ,

 外因通过 内因而起作用

 。

 领导再重视

 .

 条件再

 好

 .

 教师本身主观上不努力

 ,

 也只能是纸上谈 兵

 ,

 教师队伍的素质就无法提高

 .

 笔者认为

 ,

 提高教师

 自身素质

 .

 应 几下从以点努力

 ;

 (l) 热爱本职工作

 ,忠诚党的干部教育事业

 ,

 要有强烈的事业心

 .

 争

 取成为深受党和人民尊敬的职 业革命家

 :

 (2) 要全面

 、

 系统地学习

 、

 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

 ,

 结合自

 己的业务需要

 .

 确定学习内容

 .

 定出学习规划和 目标

 ,

 下功夫去读点原著

 ;

 (3) 教师做到经常切磋

 ,

 取长补短

 .

 积极参加一 些学术活 动的交流

 。

 ( 三 ) 教师深入实际

 ,

 调查研究

 ,

 是建设好党 校师资队伍的环节

 深入实际

 ,

 调查研究

 ,

 是培养教师所必须的一个重要环节

 深 入实际

 ,

 一是深入学员

 ,

 学员是直

 .

 接的实践者

 ,

 他们的疑问

 、

 思考都与实际相联系

 ,

 二是深 入基层

 .

 基层是生产实践第一线

 .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和改 革开放中的 理论

 、

 方针

 、

 政策能否在实际中行得通

 ,基层最有权作出回答

 .

 笔者认为

 深 入实际

 ,

 调查研究

 ,

 应该用制度保证起来

 。

 应当要求党 校教师到基层去了解群众

 、

 帮助群众

 ,探素

 研究实践中的新情况

 、

 新问题

 ,

 还应当坚 持有计划地选派一些教师到基层任职 锻炼一段时间

 .

 ( 四 ) 作好思想 政治工作

 ,

 是建设好党校师资队伍的重要保证

 党校教师素质的 提高

 .

 除了自身努力和加强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外

 ,

 各级党组织还要从政治上

 、

 生

 活上关心他们

 ,

 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

 ,

 能解决的一定要解决

 ,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做好思想 工作

 .

 具体来说作到以下几点

 :

 (1) 定期指导 阅读一些中央文件和内部材料

 ,使他们及时了解当前中央的精

 神和国内外形势

 ,

 进一 步理解党的方针

 、

 政策

 .

 增加教学的针对性

 ;

 (

 2)

 校领导和党组织帮助教师

 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

 观点和方法对照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

 ,

 改造 自己的主观 世界

 .

 增

 强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

 (3) 经常与教师接触

 .

 谈心

 .

 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

 及时解决思想

 中出现的问题

 ;

 (4)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间题相结合

 ,

 激发他们对所从事的职业的荣誉感和贵

 任 感

 .

 ( 资任编辑

 王敏 )

 ( 上接第61页 )

 主义

 、

 毛 泽东思想为理论 指导的党

 。

 要增强党的

 战斗力

 ,

 就必须加强党内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 的

 学习教育

 .

 特别是党的领导千部对马列 主义基本

 理论

 、

 基本知识更应学得多些

 ,

 懂得深些

 ,

 以掌

 握先进的世界观

 、

 方法论

 .

 指导实际工作

 ,

 增强

 政治敏锐性

 ,

 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

 认清方向

 ,

 坚定信念

 .

 站稳立场

 .

 讲清道理

 ,

 自

 觉地维护党的 领导

 .

 坚持党的原则

 ,

 抵制各种各

 样的资产阶级思潮

 ,百折不挠地贯彻好党的路线

 、

 方针

 、

 政策

 ,

 做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

 党的组织

 应十分注重用 马列主义

 、

 毛泽东思想统一全体党

 员的思想认识

 .

 克服急功近利的 思想方法

 、

 工 作

 方式

 .

 下 功夫

 、

 用气力抓好理论学习

 .

 通过多层

 次

 、

 多渠道

 、

 多形式培训的方法

 ,

 在党内开展系

 统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

 、

 基本知识的学习教育

 ,

 `以切切实实地提高全党同志 的理论水平和政治

 敏锐性

 ,

 .

 二是提高工作素质

 ,

 特别是做思想政治工 作

 的 能力

 .

 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

 党组织成为企

 业的政治领导核心

 ,

 一条很重要的职能是要做好

 思想政治工作

 ,

 将崇高的理想信念

 、

 正确的思

 想

 、强烈的革命事业心灌注于全体职工的头脑中

 ,

 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

 为推动企业发展提供强

 大动力

 .

 要做到这一点

 ,

 必须掌握做思想政治工

 作的基本功

 。

 一方面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

 掌握多方面的知识

 ,

 达到应知应会

 .

 并学会结合

 生产管理业务工作解决职工的 思想问题

 .

 另一方

 面

 ,

 应加强实践锻炼

 ,

 面 向实践

 .

 把所学知 识运

 用到实践中去

 ,

 并注意学习好的经验

 ,

 总结好的

 做法

 ,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

 同时

 ,

 要特

 别注意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 律

 ,

 勇于探索

 .

 拓宽路子

 ,

 对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经

 验和优 良传统既要继承

 .

 又 要根据新的情况和条

 件有所创新

 ,

 把思想政治工作灵不灵的问题认真

 解决好

 .

 三是提高作风素质

 ,

 用串先垂范的 良好作风

 带动职 工

 ,

 以好的党风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

 .

 党

 的组织要教育党员和党员干部以身作则

 ,

 率先垂

 范

 .

 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

 身体为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

 以实际行动提高党

 的战斗力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

 .在作风方

 面

 ,

 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

 抓

 好廉洁奉公

 、

 艰苦奋斗思想教育

 .

 开展好当前的

 `学党章

 、

 正党风

 .

 活动

 .

 同时严肃党的纪律

 ,

 建立 约束机制

 ,

 搞好党内监督

 ,

 坚决清除腐败现

 象

 .

 切实增强党组织的自沽能力

 .

 使党员

 、

 党员

 千部正道直行

 ,

 赢得职工群众的信服

 ,

 理直气壮

 地团结带领职工一道前进

 .

 (资 任编粗

 苗长 ,

 )

篇三: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21 年 9 月第 9 期文化学刊Culture JournalSep.2021No. 9【文化与教育】新时代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的路径宋程远 叶 超摘 要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校作为“校中之校”,更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也是激发高校党建工作活力的关键。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高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党校还存在理论研究不足,党建的针对性有效性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培训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要从加强理论研究、注重培养人才、依托信息技术和完善课程设置等方面着力。关键词 高校党校;规范化;制度化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 -7725(2021)09 -0139 -04作者简介 宋程远(1987—),女,山东东营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主要从事党建研究;叶超(1963—),女,湖北鄂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党建研究。2012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校长会议上指出,要坚持质量立校,把高标准办学作为党校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高党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 年全国党校工作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建设精品学校,强调锐意进取的重要性。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推进自主创新,加强人才队伍、管理服务、校风和学术作风建设,健全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用好规章制度,为学校质量提供制度保障。提升内部管理能力。高校党校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高校党建工作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是新时代高校党建的重要目标,也是推动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2]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的意蕴内涵,厘清党校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矛盾问题,探索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的多维路径,是新时代高校党校工作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一、新时代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意义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高校党委要成立党校。党校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高校党校采用“校中校”方式,为培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员和干部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作为学习培训、科学研究和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强阵地和增强党性的大熔炉,高校党校肩负着崇高的历史责任,是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园地。新时代提升高校党校的建设水平,有助于提高其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促进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更好地发挥其阵地和熔炉作用 [3] 。(一)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题中之义高校党校工作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保证,也9 3 1

 ● 文 化 与 教 育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校党校工作质量成效直接影响着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积极构建党建工作与党校工作互相融合的闭环体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党课,通过课堂教学转化为培训对象的思想和行动,引导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入党动机,提高党性修养,推进高校党校工作与党建工作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积极整合高校党建工作资源和党校工作资源,形成高校党建工作和党校工作联动融合的工作体系,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二)适应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务实之举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回顾总结了党校在改革、基础建设、改革创新各个阶段的重点职能,用“党校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党校工作的战略意义[4] 。当前,我国进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同时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党校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让党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得到充分地体现,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校姓党”,教育全体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塑造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实现高校党校长久发展的现实需求高校党校自诞生以来,作为高等教育与党校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已逐渐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和平台。高校党校建设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了很多成熟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现实矛盾问题,如何及时转化经验做法、有效破解矛盾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问题,切实担负起职能、发挥好作用,促进高校党校高质量建设和长远发展。二、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党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尤其是党校工作给予“特别关注”,并在不同场合多次作出重要论述。高校党校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对标新时代对高校党校工作的新要求,还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如何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需要从根本上研究解决。(一)高校党校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强化理论基础研究是把握高校党校工作发展趋势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报告中强调,理论基础研究是党校文化教育的基础,学科建设是关系党校长远发展趋势的大事。但是,一些高校的党校对党校理论基础的研究还比较落后,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趋势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需要 [5] 。高校党校进行党校科研改革不及时,没有建立全方位开放的科研体制,还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参与不够的现象;有的党校对教学管理的研究不深入,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力度不够,没有做到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有的党校理论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协作融合创新不足等等。(二)高校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基础建设是高校党校工作发展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党校姓党的的重要举措,高校党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有智能化教研设备,还要有一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党无限忠诚的专业干部队伍[6] 。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党校缺乏专职教师,党校的培训任务大部分由校领导、党务干部和思政课教师兼任,而这些人员本身担任的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比较繁重,因此没有太多精力投入到高校党校的教学科研中去。同时加强党校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还未形成,对党校工作队伍的选优配强、培养提升等措施办法尚不完善,影响制约着党校建设质量的发展提升。(三)高校党校培训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党校培训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5 年全国党校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提高党的理论文化教育和党员干部培训质量,不断完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按时开展各党校标准考核评价工作,推动党校系统软件办学水平全面提升。目前部分高校党校教学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教育培训内容不系统、效果不明显;存在0 4 1

 新时代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的路径 宋程远 等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没有制定针对不同对象的党校教学大纲,没有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机制;存在培训资源整合不够的现象,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中的政治理论课程内容重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不够存在教学管理不规范的现象,没有制定完整完善的教学制度。三、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水平的多维路径根据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针对高校党校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升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需要深层次多维路径共同推进。(一)加强理论研究,提高高校党校工作的引领性高校党校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应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师生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不断改进工作内容、模式和方法,持续推进高校党校工作创新发展。一是构建理论研究平台。建立全方位开放的科研体制,鼓励党校工作人员改进党的理论科学研究工作,及时组织基础理论讨论,促进形成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研究民族化的新成果,建立相关的学术研究话语体系。二是推动课程研究创新。树立“精品党课”的理念,打造名师、名课堂。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努力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通过党课教学改革项目等方式鼓励党课改革创新;成立党课专家组,为党课的建设和质量提升提供专家支持;全面梳理党课大纲和课程库,为不同对象、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授课对象提供精准化课程;完善党课评优机制,发挥“精品党课”的示范作用。三是加大学校支持力度。校团委要关注党校学科建设,加强理论基础研究指导,积极搭建党校科研服务平台,并提供相应的申请和指导。科研项目协助和经费保障。党校研究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团委管理决策咨询库的作用。(二)注重培养人才,推进高校党校工作稳步发展高校党校工作者是高校党校工作及党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党校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校工作,实现高校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选优配强队伍。把高校党校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选优配强队伍,建立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过硬、数量充足的工作队伍。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基础上,聘请社会经验丰富、基础理论水平高、善于科研、善于教学的领导干部、著名专家教授任教。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把培训贯穿党建队伍建设全过程,通过专题培训、短期进修、岗位轮换等加强对党校工作者最新思想、专业能力、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有效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武装党校职工大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扎实深入学习,使之入脑入心。三是健全体制机制。明确党校工作队伍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量,完善竞聘、考核、激励和奖惩制度,不断完善符合党校工作班子特点的教师准入条件和制度、教师考核和管理制度、职称考核办法和职务聘任办法,有序开展教师竞赛[7] ,形成合理的优秀人才激励机制。将党校教师纳入各类人才适用范围,享受国家规定的的各项工资待遇。不断完善与教学科研、智库建设、管理服务等岗位职责总体目标相一致的党校教职工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办法 [8] 。(三)依托信息技术,促进高校党校工作精准发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助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生产、社会管理中皆需要应用信息化思维和技术以提升效益和成效。深刻认识信息化对高校党校工作产生的影响,借助信息技术推动高校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依托信息技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为高校党校工作创新开辟了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和新的平台。首先,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基于大数据,有效提升高校党校工作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培训对象的爱好和行为习惯 ,录制出适应不同对象、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网络课程和教育内容,再根据培训对象特点为培训对象精准化精细化匹配相关课程,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其次,依托信息技术带来的前沿技术,在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进一步优化学习效果。通过对课程的深度挖掘,加上 AR、VR、MR 等科技应用,打造出沉浸式环境,让培训对象体验到感官的震撼和思维的认同,从而有效增强培训对象在学习过程中的获得1 4 1

 ● 文 化 与 教 育感和参与感,推进“互联网 + ”党校模式的智能化、虚拟化。(四)完善课程设置,确保高校党校培训质量高校党校要用创新科学的理念筹划高校党校的建设,解决教育培训的重点、难点、聚焦点,研究完善高校党校建设的制度与机制,系统制定针对不同对象的党校教学大纲,汇总建立包含校内校外不同领域专家的师资库,提出加强党校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向,为高校党校规范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一是提高课程内容的理论素养,结合不同类型学员培养目标的特点,全面组织和完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和学习年限的分布。既突出党的理论文化教育比重和党员干部培训课程的内容,又注重党员干部培训课程的合理性和目的性。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主义社会观念的培训学习,把党章和党性培训课程作为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课程内容和必修课。打造独具时代特色的党员干部培训课程结构,构建科研理论培训课程设置,不断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基本理论[9] 。二是坚持提升学员的政治觉悟和专业能力。新时代党章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履职规定,从增强政治素养、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等方面着手,突出党性教育和专业能力训练,培养一批“政治可靠、创新性、精英型”的高校党校工作者队伍。三是弘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旗帜鲜明地批驳错误思想和错误做法,帮助培训对象澄清认清模糊认识,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通过扎实系统的党校培训体系建设,推动各项制度规定落实,为高校党校工作长效发展提供可靠制度机制保障。参考文献[1]王秀华 刘尚林. 高校党校科学化建设的对策分析[J]. 亚太教育. 2015,(11):84 -85.[2]陈娟娟. 让党校成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J].中外企业文化,2021(6):135 -136.[3]肖贵清.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33 -36.[4]韦日平.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党校建设的创新和发展[J].理论视野,2020(4):41 -47.[5]韦日平. 试论习近平对“党校姓党”的...

篇四: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部署要求,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根据《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事业,营造尊师、爱师、护师、帮师、育师的良好氛围,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二)基本原则 确保方向。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坚持严格管理监督与激励关怀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

 强化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领域,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

 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深化改革。抓住关键环节,推动实践探索,破解发展瓶颈,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真招实招,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分类施策。立足市情实际,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考虑城乡、校际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定向发力。重视专业发展,培养一批教师;加大资源供给,补充一批教师;创新体制机制,激活一批教师;优化队伍结构,调配一批教师。

 (三)发展目标 经过 5 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到 2035 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养造就一大批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能够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变革需要,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 1.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实抓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按照《甘肃省事业单位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健全教

 师党支部建设标准,将教师党支部建在一线。要确保小规模学校党支部的活动经费。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配合部门: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 2.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配齐建强党务工作队伍,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优秀党员教师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定期开展轮训。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配合部门: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 3.注重教师党员发展与培养。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加强对教师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引导教师党员追求道德高线、严守纪律底线,促进形成党员教师模范遵守师德规范、践行学术道德的良好风尚。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配合部门:市委组织部

 4.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健全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加强党员教师日常管理监督。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争做“四有”好教师的示范标杆。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配合部门:市委组织部 5.加强对学校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学校党建工作纳入全市党建重要内容,市委组织部负责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市教育局党委担负直接责任,加强对学校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 配合部门:市教育局 (二)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6.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四个自信”。引导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增强价值判断、选择、塑造能力,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中国教育辉煌成就,扎根戈壁钢城,办好雄关教育。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配合部门:市委宣传部 7.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入推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开展红色基因传承行动和学习青年习近平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热爱祖国、奉献祖国。创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强化教师社会实践参与,推动教师充分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眼青年教师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配合部门:市委宣传部 (三)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8.弘扬高尚师德。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

 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配合部门:市委宣传部 9.健全师德监督考评体系。将师德建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范围,抓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 年修订)》《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和省教育厅《实施细则》的落实,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师德失范处理结果信息库,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监督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配合部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人社局 10.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开展教师宣传重大题材作品立项,推出一批让人喜闻乐见、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展现教师时代风貌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加强引领,注重感召,弘扬楷模,形成强大正能量。

 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 配合部门:市教育局 (四)大力振兴教师教育,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11.加强高层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学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提高对学校引进和稳定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业绩特别突出人才方面的比例。服务人才强市战略和高水平学校建设,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扶持计划、教学名师培育计划等市级教育人才计划实施力度,落实好《中共嘉峪关市委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实施培养选拔“雄关名师”“雄关名班主任”、教育“双名工程”和“名师工作室”“学科教研基地”建设计划,汇聚培养一大批教育教学名家名师。挑选和培育学校高层次人才要突出教书育人。

 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配合部门:市人社局 12.建设专业化职业化校长队伍。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规范中小学校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逐步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考核评价,完善优胜劣汰机制,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加快校长后备人才的培养储备,

 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择优选派到教育发达地区学校挂职锻炼。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党外教师干部进入校长队伍。支持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配合部门: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 (五)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3.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整合现有资源,强化教师发展培训体系,建设专业化教师培训者队伍,搭建全市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平台。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投入;按照教师年度工资总额的 1.5%-2.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各类学校按不低于公用经费的 5%列支教师培训经费。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配合部门:市委编办 14.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制度。分级制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五年计划,严格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5 年一周期不少于 360 学时的全员培训计划。转变培训方式,改进培训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支持教师海外研修访学。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政府外事办 15.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围绕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完善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四级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每 5年遴选 2—3 名专业带头人或具有绝招绝技的工匠之师,建立名师工作室或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工作室。支持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规模以上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一批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加强院系教研室等学习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教学团队和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实行新开课、开新课试讲制度,进一步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根据专业特点,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每 5 年要累积不少于 6 个月的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的实践经历,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须先实践再上岗。建立职业院校教师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研修访学制度。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政府外事办 (六)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切实理顺体制机制 16.创新和规范中小学、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配备。根据教育发展需要,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统筹考虑脱产进修、产休假、特殊教育、高考改革、实验示范教学等因素,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科学核定中小学教师

 编制;健全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机制和教师补充机制,着重解决师资不足和结构性短缺问题;对规模较小的村小学、教学点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动态调整各校教职工编制,并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和财政部门备案。按照省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本着适应需要、从严掌握、逐步到位的原则,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凡适合社会力量提供的工勤和教学辅助等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

 牵头部门:市委编办 配合部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17.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推动名师、名校长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认真落实高级职称“凡晋必下”制度,中小学教师在晋升高级职称前应具有帮扶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 1 年以上的经历。深入实施学校发展联盟工程,积极推动强校带弱校、大校带小校的联盟模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行教师城乡轮岗交流、关系随转交流、挂职培训交流、名师引领交流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干部、教师交流制度和学校对口支教制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学区(镇)内教师走教制度。落实银龄讲学计划和大学生实习支教计划,鼓励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教师和师范类专业大学生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人社局 18.完善中小学教师招聘制度。完善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办法,选拔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加大统筹力度,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名师、名校长、公费师范生和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教育部门会同人社部门,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关规定,统筹管理全市教师招聘、分配和动态调整。民办学校必须聘任依法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的教师。

 牵头部门:市人社局、市教育局 19.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在现有岗位基础上,将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中级、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总体提高...

篇五: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21 年 5 月

  辽

 宁

 警

 察

 学

 院

 学

 报

  May 2021 第 3 期 (总第 127 期)

  JOURNAL OF LIAONING POLICE COLLEGE

 No. 3 (Ser. No. 127) 新时代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 以河南警察学院为例 韩国栋

 (河南警察学院

 人事处, 河南

 郑州

 450046)

 摘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新时代提高公安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落实人才观的需要,是提升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队伍“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以河南警察学院为例,分析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代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探索新时代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有效提升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

 关键词: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

 中图分类号:

 D6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727(2021)03-0093-07

  收稿日期:2020-12-08 作者简介:韩国栋(1982—),男,河南南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人事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2018 年 1 月 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 号),文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兴国首先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煅铸健康人格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首要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1] 。2018 年 5 月 2 日在北京大学进行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做了深入系统的阐述,他指出: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2] 。”由此可见,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一、新时代对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 号)的文件精神,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总要求和目标任务。作为教育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安院校必须积极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紧扣时代主题,充分认识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立足于新时代公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公安姓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发展规律,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93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1 年第 3 期 素质教师队伍。

 公安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新时代提高公安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落实人才观的需要,是提升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同时,要积极适应公安高等教育和当前公安工作需要,坚定政治方向,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水平,健全教育培养体系,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还要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增强教师幸福感荣誉感成就感,强化服务保障,确保师资队伍建设取得实效,加快公安院校健康、有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公安事业输送更多优秀的建设者、接班人和捍卫者。

 二、新时代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历经 70 多年坎坷历史的公安教育,为公安政法机关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但相对于其他教育发展而言,由于起步较晚,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和业务水平都落后于地方院校。目前,全国已有公安院校 35 所,其中本科院校 25 所,高职高专院校 10 所,教职工大约16000 人,在校生大约 14 万人,公安高等教育驶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培养层次最为完备的公安教育体系。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新时期,公安院校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公安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专门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高层次人才和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安院校的发展[3] 。

 (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公安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中专院校均已改制或者合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公安专科院校也陆续适应社会发展,晋升本科院校,比如江西警察学院、河南警察学院等,本科院校由15 年前的 5 所发展到现在的 25 所,公安高等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教师队伍的人数近 16000人,师资队伍不断壮大,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十分突出。

 一是学历结构不尽合理。高学历教师比例明显偏低,全国公安院校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师比例不足 35%,本科院校也只有 40%左右,河南警察学院 750 名教职工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为 368 人,比例为 49.1%,略高于全国水平,但具有博士学位人员较少,仅有 41 人,仅为教职工总数的 5.5%,距离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差距较大。主要因为作为专业性极强的院校,对引进人才的专业要求比较严格,培养公安专业的硕士博士学校较少,培养的人数少,每年培养出来的少量公安专业硕士、博士,大部分进了公安行政部门,公安院校难以引进专业人才。

 二是职称结构不尽合理。高职称人数偏低,且学科分布不平衡。河南警察学院现有教授 26人,相当一部分教授职称集中在基础课和公共课,语言专业教授就有 5 人。

 三是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安院校引进大量的年轻教师,使年轻教师数量过大,而个别学校多年不进教师又导致教师年龄老化,甚至存在着年龄断档现象。河南警察学院没有 40 岁以下的教授,45 岁以下的教授仅有 1 人,没有 35 岁以下的副教授,高职称主要集中在 45 岁以上的教师,没有形成老、中、青梯队结构。

 四是性别结构不尽合理,女性教师人数较多。据了解,河南警察学院专任教师中女教师占比达到 60%,相对男性而言,女教师参与警务实践、技能训练和外出执行任务等方面有诸多不便,从而影响了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此外,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近几年二胎家庭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女性教师在工作上的投入度和贡献度。

 五是学缘结构不尽合理。公安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培养高层次公安专业人才时间更短,没有足够的高层次人才充实到公安院校,导致公安院校的多数教师来自于地方高等院校,缺乏公安专业理论知识的养成和实践经验[3] 。据了解,全国公安院校中有近 9000 名专任教师,非公安(军事)院校毕业的人数达到 7300 多人。

 六是非教师人员较多。截止 2018 年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职教职工 1617 人,专任教师658 人,比例为 40.6%;浙江警察学院在职教职 94

  韩国栋:新时代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工 473 人,专任教师 234 人,比例为 49.5%。

 (二)缺乏高层次人才并且引进困难 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要更新人才发展观念,提升高层人才队伍建设。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有一批高层次人才的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在学科专业领域必须有德才兼备、扎实学识的专业人才担任学科和专业带头人。公安高等院校发展起步较晚,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学科专业的特殊性,缺乏高层次的名师、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团队中青年骨干教师,尤其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知名专家学者,更别提“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

 目前我国培养公安硕士和博士的院校少之又少,建有博士后流动站仅有 3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也只有 3 个,远不能满足需要,导致公安院校引进和补充高学历专业人才十分困难。河南警察学院自升本以来,通过招录招聘、选调、遴选等途径引进 100 余人,但具有博士学历和高级职称人员仅有不到 20 人,没有专家学者类的人才。人才强校是河南警察学院的短板。客观上讲,公安专业博士少,河南又是欠发达地区,学院引进有难度,引来了也不一定留得住。主观上讲,受制于参公体制,对破解人才引进难题的创新劲头不足。同时对人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等倾向,引进了一些人才,但效果不佳。

 (三)教师缺乏必要的公安实践经验 公安教育是一种职业化教育,公安学科是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公安院校的教师是教公安的教师,理应丰富自身的经历和实战经验,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素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教学质量[4] 。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是从普通高校毕业以后就来到公安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缺少到公安机关进行公安业务学习的时间和途径,公安实践经验十分缺乏,导致教学、科研脱离公安工作实际,对公安工作的了解也基本上来源于书本和网上,教学都是从书本到书本,甚至有的教师对实践教学缺乏充分的认识,凭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文化功底,上网或者听别人讲几个案例,即可应付教学。同时部分案例陈旧,有老师将一个普通案例讲了近 10 年。由于过去机制不完备,有的教师到公安机关进行业务学习、挂职锻炼或者实习调研,没有将自己完全融入公安实践工作,管理部门也缺乏必要的监管,接收部门处于工作和安全顾虑,不能让教师完全融入案件的处理。许多教师对公安工作没有形成直观的认识和深层次的理解,导致教学科研工作与公安实际脱离,更别提职业认同感和警察意识了。根据公安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全国公安院校与公安业务部门人员互派“双千计划”的通知》(公政治〔2015〕105 号),从 2015 年至 2017 年分批次选派 1000名公安院校骨干教师到公安一线业务部门挂职或任职,参与警务实践工作,有效丰富了公安院校教师的公安工作经历;同时分批次选聘 1000名左右理论基础扎实和实战经验丰富的公安业务骨干到公安院校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增强了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力量[5] 。但“双千计划”在落实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或者相应的激励要求无法落实到位,导致公安院校的骨干教师不能积极到一线公安业务部门挂职锻炼,业务骨干到公安院校的积极性不高,此外繁重的一线工作和警力不足等因素,公安业务部门也不愿意让业务骨干离岗到公安院校承担教学任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双千计划”的作用。

 河南警察学院新一届党委成立以来,为提升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积极同省委组织部沟通协调,并认真落实公安部和政法委的“双千计划”先后选派 60 余名教师骨干到公安业务机关挂职锻炼,有效的增加了教师的公安实践工作经验,提升了公安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引导青年教师在公安实战中砥砺品质、锻炼作风、增长才干,增强青年教师基层实践工作能力,扩大视野,更好的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近三年来,学院新进 27 名教师先后到许昌市公安局、镇平县公安局进行为期一年的业务学习。此外,根据公安部、省委政法委和省公安厅“双千计划”、业务骨干“上挂下派”以及“校局合作”等活动,选聘 100 余名优秀基层业务骨干到我院 95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1 年第 3 期 兼职任教,有效补充了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师资。尽管在提升实践教学上采取很多有效的措施,但是“双千计划”目前已经结束,上层机关牵头的活动有很少,使学院实践教学和实验实训课程的师资仍然缺乏。

 (四)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教师最根本性的任务就是进行教学,科学研究是教师的必备素养,也是教师成长的有效的载体和手段,更是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教学来实现育人的任务,通过教学发现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并且通过教学为科学研究提供思路和载体,反过来用科学研究来提升内涵,探索更好更先进的教学技巧和方法,使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因此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是本职更是学校赋予其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随着社会发展和一些历史原因,部分公安高校转为公务员编制或者实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制度,管理体制变化后,因为工资待遇不与教学科研挂钩,职称与职务缺乏衔接,没有充分的政策和自由调配的经费用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学校仍是按普通本科高校运行管理,两种体制的矛盾与冲突,严重阻碍了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有的教师评上副教授和教授以后不愿去做科研,不愿再去承担授课任务,甚至一些年轻教师热衷于进行行政工作,力求通过行政工作达到自己职务的升迁,提升个人待遇。河南警察学院与其他高校一样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这些现象尽管有国家层面的客观原因,也有管理体制的矛盾,但与教师职业认同感降低、奉献意识缺失和爱岗敬业精神减弱有关,干工作考虑个人得失多了,考虑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少了,缺少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不能专心进行教学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科研工作的投入和付出。

 (五)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作为公安院校,与普通地方院校一样,需要有政策支持,人才和经费做保障,三者缺一不可。2015 年以来,《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的意见》《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的意见》等文件的下发,从政策和制度上保障了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的入警途径,90%以上...

篇六: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46 号

 《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已经 2020 年 1月 7 日教育部第 1 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20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 陈宝生 2020 年 1 月 16 日 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思政课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必须按照国家要求设置的课程。

 思政课教师是指承担高等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和研究职责的专兼职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

 第三条 主管教育部门、高等学校应当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在师资建设上优先考虑,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

 第四条 高等学校应当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构建完善立德树人工作体系,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配合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组织学生社会实践等工作,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第二章职责与要求 第五条 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第六条 对思政课教师的岗位要求是:

 (一)思政课教师应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模范践行高等学校教师师德规范。做到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努力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做为学为人的表率。

 (二)思政课教师应当用好国家统编教材。以讲好用好教材为基础,认真参加教材使用培训和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吃准吃透教材基本精神,全面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认真做好教材转化工作,编写好教案,切实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三)思政课教师应当加强教学研究。坚持以思政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开展科研,深入研究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四)思政课教师应当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按照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要求,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第三章配备与选聘 第七条 高等学校应当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 1:350 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公办高等学校要在编制内配足,且不得挪作他用。

 第八条 高等学校应当根据思政课教师工作职责、岗位要求,制定任职资格标准和选聘办法。

 高等学校可以在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科遴选优秀教师进行培训后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专职从事思政课教学;并可以探索胜任思政课教学的党政管理干部转岗为专职思政课教师,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鼓励政治素质过硬的相关学科专家转任思政课教师。

 第九条 高等学校可以实行思政课特聘教师、兼职教师制度。鼓励高等学校统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以及高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院(系)党政负责人、名家大师和专业课骨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等讲授思政课。支持高等学校建立两院院士、国有企业领导等人士经常性进高校、上思政课讲台的长效机制。

 第十条 主管教育部门应当加大高等学校思政课校际协作力度,加强区域内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柔性流动和协同机制建设,支持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思政课教学工作。采取派驻支援或组建讲师团等形式支持民办高等学校配备思政课教师。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应当严把思政课教师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明确思政课教师任职条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规定要求,制定思政课教师规范或者在聘任合同中明确思政课教师权利义务与职责。

 第十二条 高等学校应当设置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思政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统筹思政课教学科研和教师队伍的管理、培养、培训。

 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负责人应当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有长期从事思政课教学或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经历。缺少合适人选的高等学校可以采取兼职等办法,从相关单位聘任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负责人。

 第四章培养与培训

 第十三条 主管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当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加强本硕博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可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专门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不断为思政课教师队伍输送高水平人才。高等学校应当注重选拔高素质人才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教育教学,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思想政治工作。

 第十四条 建立国家、省(区、市)、高等学校三级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建立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开展国家级示范培训,建立思政课教师教学研究交流平台。主管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讨,保证思政课专职教师每 3 年至少接受一次专业培训,新入职教师应参加岗前专项培训。

 第十五条 主管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当拓展思政课教师培训渠道,设立思政课教师研学基地,定期安排思政课教师实地了解中国改革发展成果、组织思政课教师实地考察和比较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创造条件支持思政课教师到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等开展实践锻炼。

 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全日制在校生总数,按照本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 40元、专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 30 元的标准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保障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加大支持力度。

 第十六条 主管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当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要设立专项课题,主管教育部门要设立相

 关项目,持续有力支持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主管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成果学术阵地建设,支持新创办思政课研究学术期刊,相关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要设立思政课研究栏目。

 第五章考核与评价 第十七条 高等学校应当科学设置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岗位,按教师比例核定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各类岗位占比,高级岗位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八条 高等学校应当制定符合思政课教师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标准,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在评聘条件中的占比。

 高等学校可以结合实际分类设置教学研究型、教学型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两种类型都要在教学方面设置基本任务要求,要将教学效果作为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的根本标准,同时要重视考查科研成果。

 高等学校可以设置具体条件,将承担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情况以及教学实效作为思政课教师参加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的首要考查条件和必要条件。将为本专科生上思政课作为思政课教师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将至少一年兼任辅导员、班主任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并考核合格作为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必要条件。

 思政课教师指导 1 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学生社团 1 年以上,且较好履行政治把关、理论学习、业务指导等职责的,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中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考虑。

 思政课教师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中实行“一票否决”。

 第十九条 高等学校应当完善思政课教师教学和科研成果认定制度,推行科研成果代表作制度,制定思政课教师发表文章的重点报刊目录,将思政课教师在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发表的理论文章纳入学术成果范围,细化相关认定办法。教学和科研成果可以是专著、论文、教学参考资料、调查报告、教书育人经验总结等。在制定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指标和排次定序依据时,要结合实际设置规则,不得将国外期刊论文发表情况和出国访学留学情况作为必要条件。

 第二十条 高等学校应当健全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价机制,建立以同行专家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突出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实效性,评价专家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主,同时可适当吸收相关学科专家参加。

 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委员会应当包含学校党委有关负责同志、思政课教学科研部门负责人,校内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委员会应有同比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

 高等学校应当制定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管理办法。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退出机制,加强聘期考核,加大激励力度,准聘与长聘相结合。

 第六章保障与管理

 第二十一条 高等学校应当切实提高专职思政课教师待遇,要因地制宜设立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高等学校要为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创造便利条件,配备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办公空间、硬件设备和图书资料。

 第二十二条 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统一管理。每门课程都应当建立相应的教学科研组织,并可以根据需要配备管理人员。

 第二十三条 主管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大力培养、推荐、表彰思政课教师中的先进典型。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表彰中对思政课教师比例或名额作出规定;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中加大力度支持思政课;“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高层次人才项目中加大倾斜支持优秀思政课教师的力度。

 第二十四条 主管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宣传、引导,并采取设立奖励基金等方式支持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以各种方式定期对优秀思政课教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生给予奖励。

 第二十五条 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考核,健全退出机制,对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不能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或理论素养、教学水平达不到标准的教师,不得继续担任思政课教师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导师。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其他类型高等学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省级教育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 2020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篇七: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校外教育 校外教育研究上旬刊06/2019基层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兴隆县委党校为例◆ 张桂娥(中共兴隆县委党校)【摘要】队伍建设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

 党校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的状况直接决定了党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准,也决定着校风和学风。

 因此,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新时代党校师资队伍,对党校事业、党的事业极为重要。

 以兴隆县委党校为例,对基层党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关键词】基层党校 教师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一、基层党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党校不是一般的学校,新时代新形势下,对党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对其整体素质要求更高。

 兴隆县委党校作为基层党校,专职教师人数少,很 多 教 师 都 是 身 兼 数 职,事 务 繁 杂。

 截 止 到2017 年年底,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一是从人员数量看,数量不足。

 兴隆县委党校与兴隆电大工作站(后改为电大分校)于 1994 年 10 月合并,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之后行政学校、社会主义学校相继挂牌。

 核定编制 30 人,实有 26 人,直接从事党校教学的不足 8 人。

 二是从年龄结构看,老龄化严重。

 其中 50 岁以上 11 人,占 42.3 %; 45 ~ 50 岁 12人,占 46.2 %; 40 ~ 45 岁 3 人,占 11. 5 %; 40 岁以下的没有。

 三是从学历层次看,缺少高学历人才。

 原始学历中,中专占 30.7 %;大专占 57. 7 %;本科占 11. 5 %,虽然绝大多数人已在职取得本科学历,但整体学历水平较低,四是从所学专业看,专业较庞杂。

 有政教、哲学、中文、电教、数学、英语、化学、农机等 10 多个学科,政治理论素质参差不齐。2. 实践经验欠缺基层党校的教师不同于普通学校的教师,授课没有固定的教材,讲义需要自己写;培训的对象学历普遍提高,大多长期工作在一线,基层工作经验比较丰富,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压力山大。

 而基层党校教师多数是从“学校门”到“学校门”,参加工作后没有在实践中接受过锻炼。

 一是缺少基层工作经验。

 兴隆县委党校教师队伍中,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仅 4 ~ 5 人,占比仅10 %左右。

 二是受条件限制,外出学习、系统培训的机会较少。

 过去,兴隆县委党校由于受到资金、人员的限制,外出学习、系统培训的机会少。

 近年来,每年有 2 ~ 3 期、 5 ~ 7 名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一个星期左右,短期外出学习培训状况有所改观。

 三是基层党校教师经历、阅历不够丰富,面对基层经验较丰富的学员,在授课、管理过程中,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往往理论讲授与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脱节,导致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3. 科研环节薄弱科研是党校教学的基础。

 党校科研要紧紧围绕教学展开,以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服务于党校教育培训。一是科研氛围不浓厚。

 在党校教学环节投入的精力多些,科研环节投入的精力少,没有很好地把教学、科研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缺少必要的奖惩机制。

 干和不干一个样,久而久之,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兴隆县委党校多年来,只完成了三个省党校课题,高质量理论文章、调研报告少。4. 考评奖惩机制不健全必要的奖惩机制可以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实现自我价值。

 由于条件的限制,基层党校奖惩机制很难实现。

 兴隆县委党校没有出台相应的奖惩办法。

 因为奖惩就会涉及到资金,有些资金的发放违反规定,所以即使有制度也很难落实到位。二、加强基层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基层党校的要进一步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师资队伍,真正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打铁要比铁还硬。加快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人才战略。

 基层党校要把“引进来”和“请出去”相结合,改变不合理的师资队伍现状。

 一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引进一些有责任担当、愿意为党校的教育事业奉献的专业人士,特别是“双一流”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所学专业比较适合党校教育,不断把新鲜的血液输送给党校教育事业,为党校教育增添活力,从而改变年龄、学历、专业不合理的局面。

 二是“请出去”,打破过去只能进不能出的局面。

 基层党校教师队伍中有些人根本胜任不了党校的工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工作 20 多年没登上过党课讲台。

 像这样不能适合党校教育的教师,可以“请出去”,把他们放在适合的岗位去,进而形成人才的良性互动,打造出一支高精尖的党校教师队伍。

 三是实施“名师工程”。

 基层党校虽然人手少但一定要花大力气打造三至五名名师,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动引领作用,改变“党校教育效果一般化的”局面。

 三是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并使之常态化。

 岗位练兵让那些不能讲课、 (下转第 7 页)5

 中国校外教育 艺术教育上旬刊06/2019的过程中,演奏者根据生理的要求,自然地进行一些步伐的调整,这样能够使演奏者获得调试自身骨骼、肌肉运动的机会,会有利于上半身肌肉的协调,使演奏者更为开放自如。3. 腿部、腹部肌肉的放松。

 由于肌肉和骨骼是连接的,退的紧张会使腰部紧张,腰部的紧张会延伸到背部,继而影响手臂的运动和协调。

 相反,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放松腿部的肌肉,给予双腿更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就会 放 松 腰 部 和 背 部 的 肌 肉, 减 少 手 臂 的 紧 张程度。4. 膝关节的调整。

 小提琴演奏者一般不太注意膝关节的作用,因为在他们看来,膝关节对小提琴的演奏产生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这当然是持有偏见的一个观点。如果在演奏时,我们让大腿和小腿总是保持一条直线,不久就会发现小腹的肌肉会自然收紧。

 这时,由于膝关节的稳定角等于零,身体的稳定性就发生了变化,为了弥补这一点,小腹肌肉就会自发地收缩,以维持原来的身体重心平衡。

 如果腹部肌肉长时间地紧张,则会导致胸部肌肉、肩部肌肉的紧张,从而影响演奏。

 因此,演奏中膝关节可以进行微微地高低前后的调整,来保持一定的灵活性。5. 右臂放松的方法。

 卡尔·弗莱什在其著作《小提琴的演奏艺术》一书中提到:“许多具有不同价值的小提琴教学著作都主张参与演奏动作的器官应该放松,但是这种抽象的一般化说法对学生往往毫无实际价值。这种说法只有当更具体化,同时还能举出一般容易理解的例子说明如何才能做到‘放松’时,才具有一定的价值。”6. 运用物理学中自由落体运动的原理进行练习。我们拿起一个球,放开手以后,球就会自然下落,这就是说物体只是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就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同样道理,当我 们把右臂抬 起来,使肌肉突然放松,由于重力作用右臂也会自然下落,而不是用力下落,否则将达不到我们要借用右臂自身的重量加压于弓杆的目的啦。

 运用这一原理最直接和最好的练习材料就是《开塞小提琴练习曲 36 首》(作品 20 号)第 19 首,颤弓中右手手臂、手腕和指尖的相对松弛演奏状态,要一直保持在上半弓,基本就是一个总体较为放松的过程。

 一个好的演奏员,抬臂是肌肉用力的过程,而落臂则是一个肌肉放松的过程,这样慢慢地去体会、去练习,就能够体会到什么是用力、什么是放松,以及这两种状态不断交替的控制。7. 用分段放松法来进行练习。

 以右肩、右手握弓点、弓弦接触点,这三点为一个三角型,从弓根开始运弓,一点点到弓尖,随时推动右手手肘,看是否处于放松状态。

 如此,再由弓尖到弓根往复练习,在四根琴弦上、不同的平面上反复练习,获得一个持续的松弛演奏状态。参考文献:[ 1 ]怎样提高小提琴演奏水平 .[ 2 ]赵惟俭 . 小提琴教学 .(上接第 5 页)不常讲课的教师登台锻炼,久而久之,增强了实战经验,形成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达到了壮大教师队伍的目的。第二,加强外出培训进修,开阔教师视野。

 一是外出学习培训。

 基层党校教师尽量创造机会外出去一些较高层次的大学、基地参加学习培训,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增长见识。

 二是 积极参加 党校系统的 师资培训。

 基层党校教师参加市级、省级本系统的师资培训学习,学习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应用。

 通过学习培训,开阔教师的视野,不断充电提高,增长见识与才干。第三,加强挂职锻炼、调研,丰富实践经验。

 一是在工作一线锻炼。

 基层党校教师在一线备课、讲课,与学员讨论,探讨难点热点问题,在教学相长中得以锻炼提高。

 二是挂职锻炼,蹲点调研。

 为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实战能力,基层党校教师要主动深入镇、村挂职锻炼,蹲点调研,了解一线工作实际,加强对现实热点问题认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提供更贴近实际的素材。第四,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培训效果。一是聘请社会人士。

 为改变基层党校专职教师少,培训力量不足的现状,聘请当地有各方面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领导、专家、企业家、优秀人才等担任兼职教师。二是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

 培训班上,领导干部要结合实际讲党课,让学员对本地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

 基层获取知识等途径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通过互联网+,就会轻松方便许多。

 网络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学习新的、急需的知识;听想听但无法听到的专家教授的课,直接搜索他们的名字,通过互联网获得,和近距离听他们讲课一样。第五,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研能力。

 基层党校人员少,很难形成完备的学科体系,但可以在设置课程、课题分配时按照每位教师的理论功底、兴趣专长合理做出安排。

 让每位教师在选题、备课时有所侧重,鼓励他们深入学习钻研,逐步形成自己的专长。

 基层党校可以根据教师的专长,有计划的组织教研、科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研、科研水平。

 同时,充分挖掘教师潜能,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科研,争取出更多成果。

 基层党校教师还可以走联合科研之路。

 利用自己身在一线,掌握基层实际的优势,与机关、学校、上级部门及各行各业联合搞科研,互相取长补短,进而提升基层党校教师的科研能力。第六,加强创新机制,健全各项制度。

 一是加强人才引进机制,建立严格的选拔、聘任制度。

 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党校事业。

 二是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建立奖优罚劣制度。

 将教学、科研、表现等各方面纳入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奖评先选优、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参考文献:[ 1 ] 姚 茹 叶 . 基 层 党 校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的 问 题 及 对策——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 .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6.7

推荐访问:新时代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队伍建设 党校 新时代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