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5篇

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5篇

时间:2022-09-11 18:0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5篇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72财务管理FINANCIALMANAGEMENT当前我国县级财政的困境与对策高艳琴山西省柳林县财政局摘要:县级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中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5篇,供大家参考。

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5篇

篇一: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财务管理 FINANCIAL MANAGEMENT当前我国县级财政的困境与对策高艳琴 山西省柳林县财政局摘要:县级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它不仅关系着我国基层经济的发展质量,更关系着整个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国家通过拨款、转移支付等方式对县级财政予以支持,使其能够在支持乡镇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从当前我国县级财政的运行情况来看,由于经济、体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其发展逐渐陷入了自给能力不足、收支矛盾、债务严重等困境。针对此,本文从当前我国县级财政的发展困境出发,探究相应的发展对策。关键词: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困境;相关对策县级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县级财政的高效运行一方面有利于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进程,历届政府对于农村问题都十分关注,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这一战略的逐步落实必须要通过县级财政的多方支持;另一方面有利于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县级财政面对更多的是中小微市场的主体,这些主体是经济转型时期的细节,也是体制改革的难点,而县级财政的调控能够有效推动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进而优化、强化、固化行政体系,夯实经济基础,增强经济改革动力。但是,遗憾的是,在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县乡财政困境也逐渐突出,其中财政来源不足,难以实现自给;财政收支失衡,财政赤字明显;财政结构单一,负债累累等问题比较突出。要想县级财政突破发展困境,我们就必须重新审视县级财政的地位,并深入剖析问题,探索县级财政发展的新路径。一、当前我国县级财政的困境( 一 ) 流程管理缺陷,县级财政来源单一目前我国县级财政由于管理流程方面的限制,出现了自给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即财政一般收入与一般预算支出的比值存在较大落差。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包括县域实体经济发展无力,产业结构失衡,农业基础性地位难以保证,农业生产加工链条不完善,劳动力市场缺乏动力,消费能力不足等。这些都限制了县级经济税收来源,使得县级财政更多需要依赖中央财政支持,而难以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做出灵活调整。( 二 ) 预算管理不足,转移支付问题突出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县级财政都存在着收支不平衡的问题,高赤字、高支出、负债累累的情况使得县级财政运行效率令人担忧。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预算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如对预算编制缺乏科学依据,领导意志占据主导,预算执行敷衍,投资盲目,资金回收困难,转移支付不合理、不公平等,加剧了县级财政负担,使得费用开支严重超出预算范围。( 三 ) 岗位责任缺失,组织操控能力偏弱当前,县级财政机构的操控能力偏弱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例如财政各环节的岗位设置不合理,责任划分模糊,存在职责交叉、重叠等问题,使得财政管理责任落实难以保证;工作人员结构相对复杂,在管理上难度较大,这不仅为内部沟通造成了障碍,更难以实现县级财政与其它行政组织的协调;财政信息化建设不足,基础配套设置投入缓慢且低效,也使得许多工作还是依赖传统办公,影响了县级财政的控制力度。( 四 ) 监督管理薄弱,缺乏财政系统控制财政的监督管理是强化财政调控职能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在县级财政管理中,监督管理环节的问题十分突出,缺乏细则的外部监管,缺乏力度的内部监督使得县级财政自我管理动力严重不足。如外部审计监督不当,限制了县级财政自身发展活力;内部监督中对资金的使用相对混乱,如报销管理流程混乱,财政监察人员业务水平不达标等,影响了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二、突破当前我国县级财政困境的相关对策( 一 ) 加强流程管理,拓宽县级财政税收来源虽然中央财政支持在县级财政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如果单纯依靠国家支持,县级财政很难满足地方经济的多方面发展,因此,夯实税收来源,拓宽县级财政收入渠道,是推动县级财政突破困境的根本手段。在增加县级财政总量的过程中,财政部门应从管理流程入手,细化管理环节,调整财政结构,具体来讲:首先要立足县域经济,支持经济实体发展,不仅要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缺乏对财政的有效支持,还应寻找县域经济特色,挖掘特色产业,建立产业支柱,以保证税收的稳定来源;其次要坚持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县级财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县级财政应主攻农业发展,积极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生产体系,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业对财政税收的贡献率,以巩固县级经济发展基础。最后,注重劳动力市场的调整,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县级劳动力市场也相对匮乏,因此,县级政府应盘活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乡镇劳动力向县级的转移,吸引优质劳动力留在县域经济是体内,以人才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二 ) 健全体制建设,强化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县级财政突破困境的重要方式。财政管理关系着市场资源的配置,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县级财政即使是在总量充足的情况下,如果缺乏合理的体制限制管理,会出现诸多漏洞,让“好钢”无法用在“刀刃”上。针对此,县级财政应从体制建设入手,平衡财政收支。首先,加强预算管理,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县级财政也是如此,预算是财政支出的依据,因此,财政管理部门在年初应制定严格系统的预算,明确财政总量,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进行细节调整,以协调当地的产业结构发展,同时严格控制预算执行过程,监督并惩治预算执行不力等行为,将预算评估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在县域财政管理 下转 ( 第 74 页 )万方数据

 74财务管理 FINANCIAL MANAGEMENT是乡镇领导和各部门领导之间的事,要把管理意识深入到每一位人员的心中[6] 。加强财务工作人员财务预算管理知识的学习力度,了解和掌握预算管理相关规定,特别是乡镇在预算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要专门组织进行学习,全面了解预算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领导要具有带头示范作用,才有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 ) 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科学体系由于乡镇预算内容较多,在细节上面很难进行有效的管控,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把预算内容进行细化,细化到某一个小的项目,能够全面掌握到每笔资金的用处,避免出现资金乱用现象。特别是在审批的时候,首先要进行考察,全面了解状况,是否需要增加某项目的预算申请,真正意义上做到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传统的预算编制虽然能保证每个项目上的资金充足,但是会导致各个部门贫富差距较大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实行零基础预算编制方法,可以长远发展的角度上进行预算编制和管理,也可以实行跨年度预算,这样会使预算编制和管理更加有发展特征,改善预算管理的不良行为[7] 。乡镇预算受到国家的影响,特别是在预算编制周期上需要进行调整,还要符合国家的要求,同时还要对预算编制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预算编制效率和质量,倡导内部人员不断学习。( 三 ) 加强对预算的监督乡镇预算管理尽量做到透明化,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了解到财务预算和财务用处,并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其进行监督,防止出现违法乱纪,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营造一个严格的外部环境。还要加强内部审计方面的工作,可以对相关领导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约束,还要对财务的用处和管理进行全面的审计监督,做到账实相符。五、结语新常态下乡镇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便利,就不得不进行预算管理规范化建设,由于我国乡镇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就必须认识到不足之处进行相应的改善,制定出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使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其优势,加快乡镇的建设和发展。

 财参考文献:[1] 薛亚娜 . 基于新常态下大型装备制造业预算管理的创新性分析 [J]. 财会学习,2018 (15):36-37.[2] 王玲 . 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中国国际财经 ( 中英文 ),2018 (09):291.[3] 王晓菲 . 新常态下央行基层行财务预算管理科学化转型研究 [J]. 北京金融评论,2017 (03):173-181.[4] 张兴宇 . 经济新常态下构建央行中期滚动预算的思考——提升、强化预算引领作用 [J]. 金融会计,2017 (02):47-52.[5] 骆小宁 . 新常态下如何完善预算管理中预算评审的作用 [J]. 中外企业家,2016 (24):87.[6] 郭贤华 . 新常态下制造业预算管理创新探析 [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 (21):30-31.[7] 曲艺 . 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当代会计,2016 (02):31-32.中营造预算管理氛围。其次,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在完善县级财政税收体系的同时,也应该控制转移支付,保证支付过程的公平性与透明性,控制转移支付中的违规、违法操作。最后,加强税费改革,系统调查并清除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的“三乱”问题,依靠基层力量,协调县域经济长期发展与短期效益的关系,确保县级财政对县域经济的有效支付。( 三 ) 完善组织结构,提高县级财政操控能力严谨的县级财务管理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制定以及强有力的落实,需要充足的人员在岗率,以及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而这样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各环节的顺畅沟通,提高财政运行效率。但是从上文分析中,目前我国县级财政在组织结构方面依然存在诸多矛盾,使得管理工作落实受到限制。基于此,县级财政部门在加强组织结构管理中,首先要加强岗位设定,按照财政管理需要设计相应岗位,并分析岗位之间的衔接与交叉,强化岗位责任,确保分工的有效落实;其次,注重对岗位人员的培养,不仅要从专业上调整其知识结构,更要打破其对固化思维或者传统工作经验的依赖,以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财务管理新情况;再次,理顺县级财政的管理体系,及时清除历史遗留问题,保证各环节的有效沟通;最后,迎合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注重硬件系统、电子系统的构建,打造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以提高县级财政对内部预算管理的控制程度,加强县级财政调控能力。( 四 ) 注重监督管理,提高县级财政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县级财政收入、分配、使用、效益情况的监督与控制,是保证运转资金安全,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在县级财政管理中,应坚持内外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上级监管部门应依照法律法规,对县级财政的收入、分配、使用、效益情况进行严格审计,对其中存在的违规、违法操作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并做出监管处理,以督促县级财政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内部监督,如建立培育一支业务能力强、监察水平高的财政监察干部队伍,坚持职业道德,提高查账能力,对乡镇财政资金使用和实施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和巡查,完善费用的审批权限,控制财务资金的收支等。这样才能逐步强化县级部门财政监督职能,使县级财政资金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三、结束语总之,县级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的基础,其运行发展效果会对国民经济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县级财政由于流程管理缺陷,预算管理不足,岗位责任缺失,监督管理薄弱等原因出现了种种困境。而基层财政管理部门应立足问题,励精图治,制定完善的财政管理策略,通过加强流程管理,拓宽县级财政税收来源;健全体制建设,强化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完善组织结构,提高县级财政监管力度等手段,改善县级财政现状,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基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财参考文献:[1] 袁春波 . 县级财政困境及解困对策[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 (06):37-38.[2] 叶琪 . 我国县级财政困境及解困对策 [J]. 北方经贸,2017 (01):79-80.上接 ( 第 72 页 ) 万方数据

篇二: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容提要

 在我国实行的五级财政分类中, 县级财政处于基础地位, 是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最基层的两级财政之一, 是构建我国财政体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县级财政的运行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县级财政的平衡, 而且关系到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与巩固和我国最广大弱势群体的福祉, 还关系到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对整个国家财政的影响举足轻重。

 近些年来, 尤其是分税制实行以后, 县级财政总体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而逐渐得到改观, 但是县级财政日益处于困境的局面。

 本文将依据有关学者的财政解困理论, 全面剖析在当前情况下县级财政的地位与作用, 系统梳理我国县级财政状况, 在借鉴国外发展县级财政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缓解我国县级财政困境的对策建议。

 I目

 录 内容提要 .......................................................................................................................1 第 1 章

 绪

 论 ...........................................................................................................1 第 2 章

 我国县级财政困境研究的现状 ...................................................................3 2.1

 本文研究所凭借的基本理论............................................................................3 2.2

 我国县级财政困境成因及对策的研究综述....................................................5 第 3 章

 我国县级财政的地位与作用 .......................................................................8 3.1

 县级财政对县域经济的影响............................................................................8 3.2

 县级财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0 3.3

 县级财政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1 第 4 章

 我国县级财政状况综述 .............................................................................13 4.1

 县级财政的基本状况......................................................................................13 4.2

 我国县级财政发生困难的诸因素分析 .........................................................15 4.3

 县级财政困难的主要表现与体制原因..........................................................18 第 5 章

 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县级财政的成功经验借鉴及启示 .............................20 5.1

 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评析..............................................................................20 5.2

 发展中国家的成功案例评析..........................................................................21 第 6 章

 解决我国县级财政困难的基本出路与对策 .............................................23 6.1

 着力发展县域经济..........................................................................................23 6.2

 逐步化解县级债务, 防范财政风险 .............................................................25 6.3

 完善县级财政体制 .........................................................................................27 6.4

 加强财政监督 .................................................................................................29 结

 语.......................................................................................................................30 注

  释 ........................................................................................................................31 参考文献 .....................................................................................................................3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6 致

 谢.......................................................................................................................37 论文摘要 .......................................................................................................................1 ABSTRACT..................................................................................................................1

 1第 1 章

 绪

 论 财政是一国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 是实现和执行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 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财政在资源优化配置、 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 教、 文、 卫事业的发展几个方面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财政也是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

 目前我国自上而下实行五级的财政分类, 处于基础地位的县级财政是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最基层的两级财政之一, 是构建我国财政体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县级财政的运行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县级财政的平衡, 而且关系到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与巩固和我国最广大弱势群体的福祉, 还关系到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整个国家财政的影响举足轻重。

 我国县级行政区域现有 2000 多个, 全国 70%以上的人口聚集在这里、 56%以上的生产总值也在这里创造, 财政收入中的近 1/4 和财政支出中的近 1/3 都要通过县级财政来实现。

 在某些地方, 县级政府存在着很大的收支缺口, 每年都需要上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来弥补, 全国 40%以上县级行政区普遍存在着财政赤字现象。

 1994 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 中央财政的“两个比重” 得到提高, 强化了中央财政的调控能力, 在总体财政形势好转的背景下, 地方财政困难却日益凸显,全国大范围的地区, 县级财政严重入不敷出,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县级财政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从全国县级决算数据看, 县级政府的累计赤字规模十分庞大,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县乡 政府的债务总规模在 4000 亿元到 1 万亿元之间。

 同时, 县级财政收支活动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财政账面上的数据根本无法反映县级财政运行的真实情况。

 近年来, 我国财政收入以年均 20%的速度增长, 但在财政收入总量增长的同时, 基层财力不足问题严重, 主要表现为可支配财力有限, 公用经费困难, 欠发工资现象严重, 债务负担沉重。

 针对当前形势,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重点在县域。

 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 县级财政强大了、 农民的收入提高了, 我国的城乡 社会才能稳定, 财政基础才能巩固, 目前的三农问题才能解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长期以来由于诸多方面原因, 部分地区县级财政困难问题较为突出, 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有效

 2缓解县级财政困难, 促进县级财政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也是我国政府当前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因此, 对摆脱县级财政困境的对策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第 2 章

 我国县级财政困境研究的现状 2.1

 本文研究所凭借的基本理论 2.1.1

 财政分权理论 财政分权理论是当前公共财政领域研究的前沿而又十分重要的课题, 是公共产品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利用公共产品、 税收和公债影响的理论、 政治过程的公共选择理论等各种观点, 对单一制和联邦制国家中产生的具体财政问题进行分析,[1]已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成为世界各国在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时所采取的一种主要模式。

 自20世纪以来, 财政分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十分普遍的现象, 在我国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民主分权体制成为必然趋势和合理选择。

 财政分权是指, 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和支出责任范围,

 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决定其预算支出规模和结构, 其核心是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自主权,其结果便是保证地方政府能够提供更多、 更好、 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通常采用地方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支出、 省级政府预算收入中平均留成比例、 子级政府支出与中央政府支出之比、 预算收入的边际分成率、 自治权指标和支出—收入指标、垂直不平衡度等指标来衡量财政分权的程度。[2]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氛围、 政治制度、 民主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使各个国家在进行财政分权时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也会出现不同。

 随着财政分权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推进, 财政分权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的分权理论主要包括蒂布特 (Tiebout)、 马斯格雷夫 (Musgrave)、奥茨(Oates)

 、 哈耶克(Hayek)

 等经济学家的观点, 核心观点是, 如果将资源配置的权力更多地向地方政府倾斜, 通过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 能够迫使政府官员的财政决策更好地反映纳税者的偏好, 从而强化对政府行为的预算约束, 并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中央政府在财政决策中存在的不倾听地方公民意见的状态。

 第二阶段的分权理论是以钱颖一和罗兰(Qian and Roland)

 、 温格斯特(B. Weingast)与怀尔德森(D. E. Wildasin)

 的理论为代表, 在分权框架上引入了激励相容与机

 4制设计学说。

 它假定政府官员也有物质利益, 官员有可能从政治决策中寻租, 因此一个有效的政府结构应该实现官员和居民福利之间的激励相容。[3] 我国县级财政之所以出现困境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分权制度不健全的结果, 本文通过对财政体制变革的回顾, 分析了不同阶段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 指出财政分权内容没有得到法律的明确规定、 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一致、 财政层级划分不明确等问题, 运用财政分权理论为解决基层财政困难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2.1.2

 公共财政理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公共财政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 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以亚当·斯密的廉价政府论、 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论、 布坎南为首的“ 公共选择学派” 理论、 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公共财政理论为代表。公共财政是指国家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的政府分配行为。

 当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认为,

 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市场存在缺陷,

 也就是“市场失灵” , 公共财政理论就是从“ 市场失效”

 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

 由于“ 市场失灵” 这种状态的客观存在, 就需要凭借一种市场以外的力量来提供市场所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 当前这种力量就是政府的力量。

 发达国家认为, 在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下, 社会经济的运行应当以市场调节为主,

 只是在市场调节出现问题的领域,

 才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4]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领域只限于公共服务领域, 因此必须明确划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范围的界限, 这种界限的划分由立法部门进行立法规范便成为必然的选择。

 公共财政理论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为正确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和活动空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的财政改革, 构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框架已成为缓解我国县级财政困境必然选择。[5] 2.1.3

 财政转移支付理论 所谓财政转移支付, 实质是在各级政府间财政收支初次分配基础上的再分配,

 5属于财政学中财政支出的范畴, 是基于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各级政府收入能力与支出需求不一致情况下, 为了实现财政纵向和横向平衡,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

 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在1928年出版的《财政学研究》 中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

 庇古之后,

 转移支付的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转移支付理论也逐渐随之完善。

 随着国家干预的加强, 转移支付的范围日渐扩大, 作用日益为社会承认, 转移支付在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一般地可以把转移支付划分为四个层次:

 广义转移支付、 财政转移支付、 国际间转移支付、 政府间转移支付。

 近几年讨论的转移支付主要指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 本文讨论的转移支付也主要限定在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

 根据地方公共产品来划分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和收入, 往往形成政府之间财政纵向不平衡和横向不平衡, 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是为了纠正财政的纵向和横向失衡。

 纵向不平衡是指上下级政府之间财政收入能力与支出能力的不对称状态, 横向不平衡指同级政府之间在收入能力、 支出水平以及公共服务能力上存在的差距。

 转移支付制度一般可分为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大类。

 一般转移支付也叫无条件的转移支付, 这类转移支付的特点是不规定使用方向, 不指定用途, 不附加任何条件, 下级政府可统筹安排、 自主使用, 更多的是体现其社会性功能。

 而专项转移支付也叫有条件的转移支付, 具有特殊的目的和很强的政策性。

 上级政府对其使用范围和用途做了具体规定, 并进行检查监督, 下级政府无权变动。

 就目前情况来说, 一般性转移支付发挥的作用要比专项转移支付大。

 ...

篇三: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X 大学

 毕业论文

 县级政府财力困境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姓

 名:

 __________

 2014 年 6 月 25 日

 县级政府财力困境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解决地方财政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大县级政府财力培育,发展适合各地实情的县域经济,以经济的发展来促进财政问题的解决,走“经济-财政-经济”的辩证发展道路。

 本文以湖南省县级政府财力培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湖南省县级政府财力困境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湖南省县级财力培育的宏观政策。

 【关键词】

 县级政府;财力培育;湖南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连年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县乡 财政困难越来越突出。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 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不到位,增人增支刚性增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滞后等体制性、 政策性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城乡 分割和地区间经济非协调发展在县、 乡 财政上的集中反映。

  一、 湖南省县级政府财力困难的主要表现

 (一)县级财政收支差额与赤字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国家清费立税改革相继出台,县乡 预算外收入急剧下降,县乡 财政的包袱大大增加。

 县乡 政府作为一级政权机构,有其必须履行的政府职能,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但由于县乡 财政巨大的财政赤字和财政负担,大多数的县乡 财政很难支持一级政府的正常运转,影响县乡 政府职能的实现。

 以长沙市县级政府为例,2003 年财政赤字为 41 502 万元,2008 年达到 166 097 万元,扩大了 4 倍。

 不仅如此,县与县之间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差距也呈扩大趋势。

 在同一市内,以长沙县与望城县为例,2003 年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分别相差 15 925 万元和 19 728 万元,2008 年分别达到 37 021 万元和 47 953 万元。

 不同市域,差距就更大了。

 以长沙市长沙县与湘潭市湘潭县为例,2003 年财政收入湘潭县为长沙县的 37.51%,财政支出则为 40.88%,2008 年分别为 25.97%和 51.91%。可见财政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相对缩小,故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即财政赤字的

 差距不断扩大。

 (二)文教体卫经费支出严重短缺

  目前,工业化、 现代化的进程确实使中国逐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但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经济的发展,忽视了 微观经济主体对社会环境发展的需求,致使我国大部分城市存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 经济建设与社会文化建设不协调的问题,这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加大了我国人口素质、 社会环境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对文、 教、 体、卫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认识,并将科技和教育支出放到政府财政支出的首位,给予优先考虑。

 2000 年至 2008 年,湖南省文教体卫财政总支出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但占财政支出比例却呈现出下降趋势,2008 年仅为 19.69%,是近 9 年来的最低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35%—40%的水平。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财政资金需求缺口巨大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城乡 社会保障实施严重不平衡。

 目 前,农村以养老、 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试点实行,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较小,用于农村的社会保障资金费用也较少。

 以湖南省为例,2001 年用于农村的保障资金为 912.4 万元,仅相当于城市保障资金的 3.4%,若加上农村困难户集体补助金 487.0 万元和农村五保户集体供养金 14 467.5 万元,也只有 15 866.9 万元,仅占湖南社会保障金总额的 9.96%。

 可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下,支援不发达地区的财政支出比例逐年下降,但不发达地区却是最需要财政公正支持的。

  二、 湖南省县级政府财力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行政机构膨胀,事业管理费高

  多年来,财政供养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善。

 人浮于事的结果直接导致财政支出中用于工资的比例在增加,但行政效率却低下,加大了 寻租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加了 财政运作成本。

 据调查,2001—2008年湖南省政府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 9%—10%,并呈现稳步增长趋势;部门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高达 30%;行政事业管理费占比高达 55%以上。

 财政支出绝大部分花费在政府行政机构、 部门管理事业费上,造成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和基础

 设施建设不足,导致财源培育不足,制约了财政收入的增长。

 (二)县域、 农村经济发展不足

  当前,县乡 财政可用财力增长乏力,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不够。

 湖南是农业大省,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 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慢,绿色、 优质、 高效的农产品基地规模小,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农民增收的步伐缓慢。2008 年湖南省农民收入中的 73.8%来自农业,其中,农业收入中来自粮、棉、 油、 糖、 烟叶的收入高达 80%以上,来自果菜收入比重还不到 10%。

 过去,在农产品短缺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一直比较高,农业只要增产就能带来农民增收。并且,湖南省农业税收年增长幅度,从 2000 年的 33%回落到 2005 年的 9.6%直至近年才稍有回升。

 种种现象表明,农业增产、 农民不增收和财政不增税的问题对县乡 财政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已经显露出来,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

 这是近几年来县乡 一级财政困难程度进一步加大的重要原因。

 (三)城乡 资源占有不均等导致城乡 居民收入的不均等

  1.城乡 人口结构对城乡 收入差距的影响。我国建国 50多年来人口增长过快,农村人口总量也是在递增的,到 2000 年才有快速相对下降的迹象,但至今仍有将近 61%的人口聚居在农村,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仍然偏低,农业就业结构转换仍然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

 农村聚居大量的人口,必然导致极低的生产效率,这也和我国工业化的程度极不相称。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当属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户籍制度,到现在农民要变成城市居民的主要途径还是升学。

 因此,打破城乡 人口滞留的格局,加快城市化进程,显得尤为必要。

 2.产业结构演进对城乡 收入差距的影响。

 1978 年以后,我国经济确实出现了高增长。

 而到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高增长却是由第二、 第三产业拉动,而第一产业停滞甚至萎缩,这主要是由农业的禀赋决定的,但还夹杂着人口因素。

 1997 年以后,我国农业产值占到 GDP 的 20%以下。同期,我国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 70%左右,结果就导致城乡 收入差距变得特别突出。

 1978 年,从三种产业的产值结构来看,我国工业所占比重已达 44.8%,具有人均 GDP3 000 美元以上中等发达国家的特征;而从劳动力结构来看,农业劳动力比重高达 73.3%,是人均 GDP200 美元以下农业国家的典型特征。

 这里面的关键因素是人口结构的调整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1999 年,我国农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为 17.7%,而就业比重依然高达

 50.1%。

 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当人均 GDP 达到 500 美元时,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 31.4%。

 可见,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过大导致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过低。

  三、 培育湖南省县级政府财力的宏观政策研究

 (一)精简乡 镇行政机构与成员

  益阳市作为湖南省改革试点城市,2006 年内,全市乡 镇从 144 个精简到 96个,1 294 名乡 镇干部精简为 705 人,乡 镇事业编制减少 10 035 人,精简率达 63.4%。以益阳市 2005 年底人口总数 460.6 万人为基数,几乎每 300 人中就有一名政府办事人员;年度财政收入总额 92 377 万元,而财政支出达到 317 808 万元。

 从种种事实中我们不难看出,湖南省县级政府机构臃肿,基层行政机构人员冗杂,财政供养规模过大,使得县级政府财力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无法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推行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精简冗员。

 可以根据“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的基本原则,考察各地实际职能需要与财力因素,配备工作人员,避免出现人多反而不办事、 办不好的情况。

 并且,政府的编制也应该考虑一定时期内的财政情况,在集中财力求发展的时期可以适当缩减编制,等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时,再适当引进,以达到比一开始人员臃肿时更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推进乡 财县管

  自从实施税费改革、 全面取消农业税等政策后,绝大多数乡 镇已经失去其主要的财源。

 农业税在整个湖南省的财政收入中占了 比较大的比重,在绝大多数没有自主产业,仅仅依靠农业税等税费收入取得财政收入的乡 镇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吃饭财政”的现状都难以持续。

 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逐步撤消乡 镇财政,推进“乡 财县管”也是必然趋势。

 采取预算共编、 账户共设、 集中收付、 票据统管的管理模式,逐步取消乡 镇财政。

 (三)提高农民在土地转让过程中的分享比例

  在现行征地制度下,除乡 镇企业用地、 农村公共公益事业用地、 农民宅基地外,所有新增建设用地需要占用农用地的,无论是出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目的的

 需要,还是出于房地产开发等私人目的的需要,都借助国家土地征用权来实现农地转用,征地的服务范围超出了公共利益的界限。

 同时,国家法律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在征地补偿中对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就业保障未予足够的考虑,特别是对于本来就很低的征地补偿费用,集体经济组织又要截留、 分享,因此农民实际得到的补偿更低。

 征地后失去土地的农民由于缺乏非农就业所必需的专业技能等原因,很难在短时期内找到合适的非农就业岗位,而货币形式的社会保障体系又很不完善,致使一部分农民的基本生活和就业都受到了影响。

 在土地用途管制下,农民承担了 耕地保护、 国家粮食安全、 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公共利益的代价,却不能全面分享农地转用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不能得到应有的公共财政上的支持和补贴,农民的土地权益事实上集体性地受到了侵害。

 (四)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

  要创新土地流转制度,一是要打破国家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允许集体非农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对经营性用地实行市场定价;二是明确界定“公共目的”的内涵和外延、 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限和征用范围,提高农民转让土地的分享比例;三是建立能够全面、 真实地反映土地资源价格、 资源成本和社会保障价格的科学的地价评估体系,对批准入市的土地进行全面的定价评估,为征地补偿提供价格依据;四是在充分考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土地发展补偿、 未来收益补偿、 社会保障补偿以及劳动力安置等因素的基础上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五是对于有长期稳定收益的公益性占地,允许农民入股,允许经批准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以租赁形式转化为工商业用地。

  四、 总结

 县级财政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财政问题,因此在讨论县级财力建设时,不再局限于就财政而论财政,就经济而论经济,而是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辨证地分析县级财力的“经济——财政

  ——经济”的发展模式。

 具体来看,其主要体现在发展县域经济与培育财源、财力资源投入与县乡 尤其农村经济发展上。

 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是源与水的关系,但我国现阶段下,财政投入支持县乡 尤其农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

 因此,应辩证矛

 盾统一、 长短期相结合来看待财力培育与现阶段财力困境问题。

 【参考文献】

 [1] 宋立根.乡 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2(3):20-25.

  [2] 张光.规模经济与县政区划: 以江西省为 例的实证研究[J].时代财经,2006(8):20-25.

  [3] 曾海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政投入分析[J].农村经济,

  2006(8):20-25.

  [4] 洪磊.探析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必然性[J].集团经济研究,2006(23):3-6.

  [5] 邓子基.公共财政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25-31.

  [6] 吴朝阳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途径: 多 予 、 少取、 放活[J].价格月刊,2003(3):20-25.

  [7] 王庭栋.多予少取放活增加农民收入[J].山西农经,2004(1):

  31-35.

  [8] 许 建 文 . 论 多 予 少 取 放 活 的 农 业 发 展 方 针 [J]. 毛 泽 东 思 想 研究,2005(6):23-25.

篇四: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乡镇财政面临困境对策

 目前 我国的五级财政中,乡镇财政最为薄弱也最为困难,已经 影响 到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以及 农村

 经济 的 发展 和 社会 的稳定。主要存在政府职能不清,事权、财权不明;财税体制不合理,乡镇财政入不敷出;税源严重不足,财政收入来源十分匮乏;债务繁重,缺乏后力;财政资金使用随意,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 问题 。为使乡镇财政走出困境,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一、强化乡镇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的强弱决定着政府的综合财力水平和保障能力,关系到整个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首先,必须走出“乡镇财政可有可无”的误区。乡镇财政作为直接联系广大农民,服务“三农”最基层的政府财政,对巩固基层政权、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特别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加快农村实现 现代 化建设,组织和引导农民致富等方面意义重大。其次,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与监督。一是要增强乡镇财政收支预算和执行能力。通过实行统一、规范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政府采购等一系列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和保障能力。二是要增强财政资金分配的 科学 合理性。三是要强化财政

 2 管理监督。要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将政府的所有收入(包括预算内、非税收入等)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和国库集中支付;加强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管理监督和绩效评价,通过建立科学、长效管理监督机制,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能,减少财政资金的损失和浪费。再次,科学设定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合理界定乡镇事权与财权,明确划分财政收支范围。中央和省市县各级政府对乡镇应享有的财权要予以充分保障,对乡镇应承担的事权要明确划分,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责权利相背离的问题。可考虑在国家统一财税政策前提下,按照分灶、分税的原则,改变乡镇部分税收层层分享、层层集中的做法,建立相对独立和稳定合理的乡镇财税综合管理体系,把属于乡镇的收入以及有利于乡镇征管的税种作为乡镇财政的固定收入,使乡镇拥有比较稳定的税种。

  二、努力发展乡镇经济

 经济决定财政,只有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才能使乡镇财政从根本上走出困境。作为乡镇一级政府,应致力于组织、引导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要把乡镇经济建设目标方向与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发展目标;把乡镇政府的利益与农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共同的利益分配。乡镇财源建设的主攻

 3 方向和着力点应在特色农产品种植、深加工和市场销售上下功夫。乡镇政府要千方百计地组织和帮扶农民发家致富,引进农业技术和人才,培养生产能手和农民经纪人,帮助和指导成立农会组织,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真正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招商引资和民间筹资力度,积极发展乡镇 企业 和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多税种的财税收入体系。

  三、加大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应从战略的高度理解转移支付对加快 农村

 现代 化建设的意义,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的标准、制度和操作办法。一是增强转移支付的 科学 合理性。要根据党和国家的财政政策,把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安排落实到最困难、最需要鼓励和扶持的地方,真正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在界定县乡两级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中央与省级政府直接对县乡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形式上可采取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重点,以有条件转移支付相配合,以特殊转移支付作为补充的复合型转移支付方式。二是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市财政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缓解财力缺口矛盾压力,为建设和 发展 增强动力。三是强化预算管理。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安排要有明确的事权、财权

 4 界线,应严格按照政策和预算标准办事。四是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考核。财政部门要跟踪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结果应作为调整当年和安排下年度转移支付资金的重要依据。

 四、有效化解乡镇债务

 乡镇债务是 目前 困扰乡镇财政运行,制约乡镇 经济 发展的一个重点突出 问题 ,必须冷静、现实地面对,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首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重视这项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克服畏难情绪,增强责任感。要从经济发展的整体和大局,从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来积极面对和解决这一现实难题,把化解乡镇债务放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上来。第二,加强调研核实,全面掌握乡镇债务的构成、类型和现状,制定出化解债务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第三,按照债务的来源、用途和责任人,区别不同债务情况,采取灵活的办法进行处理和消化。具体办法有:(1)以拍卖、租赁等方式盘活现有资产和资源,解决部分债务。(2)通过债权与债务的置换消除部分债务。(3)妥善处理不良债务:对乡镇政府经商办 企业 形成的债务,采取措施收回欠款或拍卖还款;企业正常经营的,应办理债务划转手续;对乡镇政府为企业担保形成的债务,要依法解除担保;对乡镇政府兴办公益事业形成的债务,要制定还款计划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归还,建立乡镇偿债准备金。(4)可通过年度预算安排、财力

 5 结余提取以及不良资产处置、抵债物资收益等途径,建立乡镇偿债准备金,用于偿还确应由乡镇财政承担的到期债务。第四,健全管理机制,防止新增不良债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乡镇产权制度,明确债务权限与责任,落实债务责任制,有效控制新的不良债务产生。

 论文代写

篇五: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丝 当前县乡财政的主要困难与对策 一对基层财政工作的探讨 口杨 利 罗泽友 县 乡 财 政 是 县 乡 政 府 履 行 职 能 的 物 质 基 础 ,是 基 层 政 权 建 设 和 社 会 稳 定 的 重 要 保 障 。

 近 年 来 ,屏 山 县 由 于 受 “停 建 4-”等 因 素 影 响 , 县域经 济发 展迟缓 ,收 支矛盾 突 出 ,县 乡债 务 沉 重 ,加 之 移 民迁 建 前 期 大 量 资 金 投 入 等 原 因 所 导 致 的 县 乡 财 政 困难 ,主 要 表 现 在 履 行 公 共 财 政 的 能 力 较 弱 ,公 用 经 费 保 障 水 平 低 , 地 方 政 府 负 担 重 ,支 出压 力 增 大 。

 目前 ,屏 山 县 移 民迁 建 已正 式 启 动 ,如 何 结 合 移 民 迁 建 战 略 的实 施 ,做 大 做 强 县 乡 财 政 “蛋 糕 ”,逐 步 缓 解 县 乡 财 政 困 难 , 促 进 县 乡 财 政 良性 运 行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成 为 基 层 财 政 工 作 者 所 关 注 的 主 要 问 题 。

 一、 屏 山 县 乡 财 政 困 难 现 状 (一 )财 政 收 入 增 长 缓 慢 。

 由 于 国 家 重 点 水 利 工 程 向 家 坝 电 站 的修 建 ,省 政 府 以 川 府 函 [2003]36号 文 件 颁 布 库 区 “停 建 令 ”。之 后 ,作 为 向 家 坝 电 站 的 库 区 淹 没 重 点 县 ,屏 山 县 库 区 内所 有 新 建 、扩 建 和技 改 项 目 、土 地 开 发 、房 屋 修 建 、农 业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基 本 停 止 。对 全 县 国 民 经 济 和 县 、乡 财 政 影 响 极 大 。

 (二 )财 政 支 出 压 力 大 。

 一是 近 年 来 上 级 的各 项 增 支 政 策 过 多 , 刚 性 支 出增 长 太 大 。加 之 政 法 保 障 ,村 社 干 部 、社 区干 部 、代 课 教 师 报 酣 提 高 ,五 保 、低 保 应 保 尽 保 等 ,都 需 要 地 方 财 政 按 比例 负 担 ,给 财 政 带 来 较 大 的支 出压 力 。二 是 机 构 改 革 后 部 门增 多 。2003年 县 正 科 级 部 门 (不 含 下 属 单 位 )49个 ,2007年 县 一 级 部 门 预 算 单 位 达 到 58 个 。三 是 企 业 改 制 、卫 生 体 褂 改 革 需 要 地 方 财 政 负 担 大 量 资 金 。

 四 是 各 种 周 转 金 、专 项 借 款 、世 行 贷 款 等 要 逐 年 扣 款 回收 。五 是 上 划 管 理 部 门 纷 纷 向 地 方 政 府 要 经 费 ,如 税 务 、食 品 安 全 等经 费 都 要 由地 方 财 政 负 担 ,武 警 、武 装 部 等 部 分 支 出 也 要 地 方 出钱 。

 六 是 近 年 来 移 民 迁 建 工 作 成 为 屏 山 工 作 的 重 中 之 重 ,是 屏 山 财 政 保 障 的重 点 之 一 ,需 要 保 障 移 民 迁 建 中 的 规 划 设 计 、考 察 学 习 等 诸 多 费 用 ,现 屏 山 财 政 已经 垫 支 500多 万 元 。此 外 ,大 量 的 移 民 前 期 工 作 ,极 大地 增 加 了县 级 和 乡 镇 的工 作 量 ,其 经 费 压 力 持 续 上 升 ,县 级 财 政 也 就 承 担 着 越 来 越 大 的 资 金 压 力 。

 ● ,

 (三 )县 乡 财 政 职 能 弱 。

 一是 地 方 税 体 系 不 完 善 ,地 方 税 中缺 乏 稳 定 且 有 规 模 的税 种 ,税 收 管 理 权 过 分 集 中 于 中 央 ,地 方 增 减 财 政 收 入 的 自主 权 很 小 。二 是 省 以 下 对 县 乡 财 政 的 转 移 支 付 缺 乏 规 范 、 透 明 。三是专 项转移 支付需 要 配套资金 ,一般 情 况 下 凡 是 上 级 拨 人 的专 项 资 金 都 要 求 下 级 33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财政 给 予 配 套 ,如 农 业 综 合 开 发 、扶 贫 、教 育 、 卫 生 、医 院 、村 村 通 512程 、水 利 设 施 等 。

 另 外 ,

 屏 山 县 又 对 工 赈 、扶 贫 等 农 业 实 施 项 目实 行 了 配 套 5% 的 工 作 经 费 等 ,这 实 际 上 使 得 地 方 财 政 没 有 了 资 金 使 用 的 自主 权 。

 四是 国 家 确 定 实 行 农 业 税 减 免 政 策 后 ,对 以农 业 税 为 主 要 收 入 来 源 的 县 乡财 政 来 说 ,等 于 失 去 了 最 重 要 的 财 政 自主 权 。

 (四 )县 乡债 务 包袱 重 。

 特 别 是 乡 镇 债 务 问 题 由来 已 久 ,根 源 复 杂 、牵 涉 面 广 、化 解 难 度 大 。据 统 计 ,屏 山 县 乡 镇 负 债 面 达 100% ,2006年 乡 镇 债 务 余 额 5321 万 元 ,其 中 逾 期 债 务 4299万 元 ;村 级 债 务 余 额 610万 元 ,其 中 逾 期 债 务 586万 元 。截 至 2006~ 年 底 ,全 县 累 计 债 务 达 16033万 元 , 相 当 于 2006~g- - 般 预 算 收入 的 7倍 。县 乡债 务 问题 既 严 重 制 约 了 县 级 经 济 的 发 展 ,甚 至 影 响 基 层 组 织 正 常 运 转 ,又 加 大 了财 政 运 行 风 险 。

 二 、县 乡财 政 困难 的 主 要 原 因 (一 )县 乡经 济 基 础 薄 弱 。

 一是 工 业 支 撑 不 强 。

 屏 山 县 85% 的 工 矿 企 业 在 库 区 ,其 中 有 规 模 以 上 企 业 7户 (占规 模 以 上 企 业 总 数 的87.5%),由 于 受 “停 建 令 ” 影 响 ,部 分 企 业 因 受 原 材 料 淹 没 限 制 停 产 ,库 区 内 全 部 企 业 按 规 定 不 能 改 扩 建 ,企 业 发 展 受 到 严 重 制 约 。新 人 驻 工 业 集 中 区 的 企 业 又 刚 刚 起 步 ,还 处 在 享 受 优 惠政 策 期 限 内 ,对 财 政 的 贡 献 较 小 。二 是 农 业 基 础 不 稳 。农 业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滞 后 ,抵 御 自然 灾 害 的 能 力 不 强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慢 ,绿 色 、优 质 、高 效 的 农 产 品 基 地 规 模 小 ,农 业 龙 头 企 业 带 动 能 力 弱 ,农 民增 收 的步伐缓 慢 。三 是产业 结构不 优 。低 层次 和 ·34 传 统 产 业 占 据 基 础 地 位 , 占 GDP的 比重 相 对 较 小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不 快 ,对 经 济 、财 政 的 贡 献 作 用 还 不 大 。

 (二 )现 行 财 税 体 制 不 完 善 。

 1.现 行 分 税 制 初 步 规 范 了 中 央 与 省 级 政 府 之 间 的 财 政 分 配 关 系 ,但 对 省 以下 各 级 政 府 之 间 分 配 关 系 缺 乏 严 格 规 范 。

 这 种 不 彻 底 的 分 税 制 客 观 上 造 成 县 乡 政 府 财 权 与 事 权 极 不 对 称 ,税 基 狭 小 、税 源 分 散 、增 收 空 间 有 限 的 县 乡 财 政 收 入 难 以 满 足 事 权 支 出 的 需 要 。

 2.现 行 财 政 转 移 支 付 制 度 不 尽 合 理 。

 目 前 财 政 转 移 支 付 有 税 收 返 还 、体 制 补 助 、一 般 性 转 移 支 付 、调 整 工 资 转 移 支 付 、专 项 拨 款 补 助 、结 算 补 助 、其 他 补 助 等 多 种 形 式 ,并 以 税 收返 还 和 专 项 拨 款 为 主 ,一 般 性 补 助 比重 过 低 ,不 利 于 地 方 政 府 统 筹 使 用 财 力 。

 (三 )财 政 减 收 增 支 严 重 。

 一是 专 项 转 移 支 付 需 要 配套 资 金 。

 专 项 资 金 一 般 都 要 求 当 地 财 政 按 比 例 配 套 资 金 ,

 项 目争 取 得 越 多 ,配 套 的 资 金 也 越 多 ,这 实 际 上 使 得 地 方 财 政 没 有 了资 金 使 用 的 自 主 权 。

 如 ,2007~z县 财 政 需 配 套 各 类 资 金 和 512作 经 费 844.43万 元 ,其 中 :通 乡 公 路 配 套 669万 元 ; 村 级 组 织 活 动 场 所 建 设 配 套 23.68万 元 ;财 政 扶 贫 配 套 512作 经 费 61.4万 元 ; 沼 气 池 建 设 配 套 补 助 资 金 和 工 作 经 费 32.1万 元 ;贫 困 户 危 房 改 造 配 套 资 - " &25万 元 ;新 村 扶 贫 建 设 配 套 资 金 20万 元 ;残 疾 人 危 房 改 造 配 套 资 金 13.25 万 元 。二 是 中 央 出 台一 些 导 致 县 乡 财 政 增 支 减 收 的 政 策 ,而 且 要 地 方 自行 消 化 ,使 地 方 财 政 支 出 责 任 加 大 ,非 常 被 动 。

 如 干 部 、职 工 调 资 ,农 业 税 减 免 等 政 策 的 出 台 使 县 乡财 政 收 入 大 大 降 低 ,支 出却 大 幅增 加 。2007年 应 由县 级 财 力 解 决 的 资 金 共 计 218.87Y元 ,其 中 :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村 低 保 补 差 年 初 预 算 安 排 30万 元 J城 市 居 民 最 低 生 活保 障补 差年 初 预算安 排25万 元 ;城 乡 医 疗 救 助 年 初 预 算 安 排 3万 元 ;下 岗失 业 人 员 和 失 地 无 业 农 民培 训 年 初 预 算 14万 元 ;“村 村 通 ”212程 解 决 经 费 30万 元 ;农 村 义 务 教 育 保 障 机 制 改 革 的 贫 困生 住 校 生 活 补 助 年 初 预 算 30万 元 ;五 保 户 供 养 提 高 标 准 县 财 政 解 决 86.8万 元 。以上 配 套 各 类 项 目资 金 、经 费 及 应 由 县 级 财 力 解 决 的 资 金 等 共 计 lo63.23万 元 , 占年 初 预 算 收 入 的42.%。

 (四 )县 乡债 务 形 成 原 因复 杂 ,化 解 困难 。

 屏 山 县 债 务 的特 点 是 :量 大 ,以 乡 镇 债 务 来 看 ,平 均 每 个 乡 镇 负 债 350万 元 以 上 ,而 地 方 财 政 收 入 平 均 每 个 乡 镇 不 足 30万 元 ;面 广 ,

 如 扶 贫 贷 款 、村 级 公 益 事 业 集 资 等 ,涉 及 千 家 万 户 ;政 策 性 负 债 多 ,如 世 行 造 林 贷 款 、合 作 基 金 会 贷 款 以 及 扶 贫 贷 款 等 ;不 良债 务 多 ,如 扶 贫 款 、造 林 款 、合 作 基 金 会 贷 款 以 及 公 益 性 支 出 负 债 等 ,都 无 法 收 回 。

 屏 山 县 债 务 形 成 的 原 因 :一 是 县 乡 财 政 困 难 ,财 力 存 在 缺 口 ,支 出 刚 性 增 长 较 快 为 保 运 转 举 借 债 务 或 拖 欠 专 款 所 致 。二 是 政 策 性 举 债 ,如 造 林 贷 款 、合 作 基 金 会 兜 底 贷 款 。

 三 是 与 当 时 的 财 政 政 策 相 关 ,各 级 财 政 为 培 植 财 源 ,纷 纷 举 债 用 于 企 业 的 发 展 和 农 业 产 业 结 构 的 调 整 。四 是 上 级 要 求 下 级 配 套 资 金 而 形 成 的 债 务 ,如 教 育 两 基 负 债 等 。五 是 为 追 求 政 绩 超 标 准 、超 规 格 实 施 212程 项 目而 负 债 。

 三 、解 决 县 乡财 政 困难 的 对 策 及 建 议 (一 )加 大 财 源 培 植 力 度 ,建 设 稳 固 财 源 。

 · 35 解 决 县 乡 财 政 困难 的根 本 途 径 在 于发 展 经 济 ,壮 大 财 源 ,发 展 县 乡 经 济 。

 1.立 足 工 业 强 县 ,大 力 推 进 新 型 工 业 化 。

 随 着 移 民 迁 建 的 深 入 开 展 ,屏 山县 所 有 规 模 以 上 企 业 都 将 搬 迁 。

 县 城 将 搬 迁 至 距 离 宜 宾 市 22公 里 处 ,处 于 宜 宾 市 十 一 五 划 的经 济 发 展 主 轴 上 ,新 县 城 到 宜 宾 半 小 时 ,融 入 了 宜 宾 半 小 时 经 济 圈 。要 依 托 新 县 城 周 边 区域 和 中 都 河 区 域 的 区 位 优 势 ,抓 住 移 民 迁 建 、东 资 西 移 、市 级 212业 链 向 区 县 转 移 延 伸 以及 周 边 区 县 富余 电 力 需 消 化 等 机 遇 ,加 大 招 商 引 资 力 度 ,加 强 规 划 和 政 策 引 导 ,加 快 推 进 石 盘 和 宋 家 坝 工 业 区 建 设 ,积 极 规 划 发 展 中 都 、太 平 区 域 工 业 经 济 ,促 进 企 业 向 212业 集 中发 展 区 集 中 ,原 则 上 新 建 工 业 项 目 、迁 复 建 工 业 企 业 布 局 在 工 业 集 中 发 展 区 内 ,鼓 励 发 展 关 联 企 业 ,打 造 产 业 集 群 。

 目前 ,在 屏 山 县 工 业 集 中 区 宜 宾 丝 丽 雅 集 团 公 司 3000吨 捻 线 项 目已 投 入 使 用 ,三 和碳 素 公 司 30万 吨 型 煤 生 产 项 目 已 开 工 建 设 。

 财 政 部 门 要 正 确 处 理 好 “予 与 取 ”、“扶 与 弃 ”的 关 系 ,区 别 不 同 情 况 ,利 用 财 政 杠 杆 ,从 政 策 倾 斜 、融 投 资 金 等 方 面 给 予 大 力 扶 持 ,使 搬 迁 企 业 加 快 发 展 壮 大 。通 过 实 施 工 业 强 县 ,建 设 一 个 增 长 强 劲 、结 构 合 理 、税 基 丰 厚 、收 入 稳 固 的 财 源 。.

 2.优 化 经 济 结 构 ,大力 发 展 特 色 农 业 。在 “绿 色 ”产 业 方 面 ,要 积 极 抓 好 茶 叶 和 竹 木 发 展 ,积 极 支 持 和 扶 持 龙 湖 翠 、水 中韵 茶 叶龙 头 企 业 发 展 ,加 强 融 资 和 配 合 搞 好 征 地 拆 迁 212 作 ,加 快 四 川 小 天 下 集 团 年 产 100吨 名 茶 和 亚 普 集 团年 产20万 立 方 米 刨 花 板 生 产 线 入 驻 212 业 集 中 区 。在 “金 色 ”产 业 方 面 ,以沿 库 乡 镇 为 中 心 ,在 海 拔 381米 至 550米 之 间 ,重 建 以桠 柑 、龙 眼 等 为 主 的 库 区 优 质 水 果 带 。在 “白色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产 业 ;b-面 , 以 中 都 河 流 域 为 中 心 建 设 白魔 芋 产 业 带 。

 同 时 ,以 产 业 基 地 为 基 础 、以 市 场 为 导 向 、资 本 多 元 化 为 纽 带 ,力 争 建 成 3—5家 特 色 农 产 品 加 工 企 业 ,配 套 形 成 农 产 品批 发 经 营 市 场 和 仓 储 物 流 设 施 ,提 高 特 色 农 业 的 市 场 化 、产 业 化 水 平 。

 3.发 挥 资 源 优 势 ,大 力 发 展 旅 游 业 。以 退 耕 还 林 和 生 态 建 设 为 载 体 ,营 造 绿 色 屏 障 ,形 成 沿 江 景 观 带 ;结 合 移 民 和集 镇 迁 建 ,建 设 风 格 独 特 的川 南 民居 ,形 成 建 筑 文 化 旅 游 风 景 线 ;利 用 水 面 、港 湾 发 展 沿 江 旅 游 产 业 ,使 之 成 为 全 县 旅 游 的 主 要 亮 点 。

 逐 步 加 大 第 三产 业 对 财 政 收 入 的 贡 献 。

 (二 )提 高 财 政 收 支 质 量 。

 一是 强 化 收 入 征 管 。财 税 部 门要 坚 持 依 法 征 管 ,既 严 厉 打 击 偷 、逃 、骗 税 行 为 ,杜 绝 “跑 、冒 、滴 、漏 ”,确 保 应 收 尽 收 。

 在 今 后 几 年 内 ,由 于 移 民迁 建 的 开 展 ,新 县 城 和 6个 集 镇 的新 建 ,将 ...

推荐访问: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我县 困境 对策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