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时间脚印》教案【10篇】(全文完整)

2023年度《时间脚印》教案【10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2-12-17 13:5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的脚印》教案1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时间脚印》教案【10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时间脚印》教案【10篇】(全文完整)

《时间的脚印》教案1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

  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六、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1.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时间的脚印》教案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

  2、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二)能力训练点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2、教引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并从中悟出一定道理。

  3、掀起广泛阅读科普读物的热潮。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本文的说明层次。

  (2)本文的语言特色。

  (3)本文写法特点。

  难点:本文说明的层次。

  解决办法:寓教于乐。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通过学生的读、说、写多项练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启发学生走向自然,去探寻记录时间留痕的自然现象,并从中发现规律。

  课堂教学中分学习小组研讨问题,看哪组思维活跃,知识积累充足答题准确率高。根据各小组的表现选出优胜组,给予表扬鼓励。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时间吗?你能谈一下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吗?的确,时间不是可看可触的物质,但它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连绵系统。它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那你们注意观察过自然界昭示我们时间流逝的现象吗?不错,树木的年轮、四季的轮回可你们知道时间是怎样在岩

  石上打下烙印的吗?

  (一)明确目标

  1、理解本文说明的科学常识。

  2、理解本文的说明层次。

  3、学习探究自然奥秘的规律性知识。

  (二)整体感知

  1、本文共31个自然段,连同写在前面的四句诗,我们请32个同学(或32人次)来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出生字词,勾画出不懂的科学术语或原理,勾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或语段。

  2、朗读后教师按学习小组评价朗读的水*,然后要求大家默读,默读的过程中仍思考朗读时思考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3、要求同学借助字词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然后解释词语。

  腐蚀(shí):

  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时间的脚印》教案3

  目标:

  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难点:①文章较长;②层次关系难以把握

  设想:运用“巧妙裁剪”法,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课时:一课时

  操作:

  一、导入:

  ①请同学们一起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时间的脚印》(板书)

  ②时间有脚印,可见这个标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根据预习,我们知道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指——时间的记录,将石头对时间的记录说成是时间的脚印,可见标题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好!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1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颐抢此俣粒一起解决三个问题?

  1、跳读:贴标题。

  我这里有五个小标题,“时间漫谈”、“石头的毁灭与新生”、“石头上的故事”、“读懂记录,造福人类”。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

  如:1-5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时间漫谈”。大家照着将其它的标题贴上去。

  2、寻读,说过渡。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怎么说?这样说:“……”是过渡段,它表明“……”。如: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是过渡段,它表明下面将要介绍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3、扫读,讲故事。

  这篇文章为我们分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请你扫读课文三、四部分,讲述一个岩石中的故事。如:如果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

  三、组织说读活动(25分钟)

  1、介绍方法:本文作者运用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方法,将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下面请同学们分组探寻你认为值得借鉴的写法,并用“好在……因为……”的句式说话,向全班同学汇报你的发现。

  2、教师示例:如:好在“课文开头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因为“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入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且层次清晰”。

  3、学生活动:(分小组活动)

  4、集体交流:(学生述说,老师即兴点评)

  三、学生积累(5分钟)

  1、摘抄雅词:二字雅词、四字雅词

  2、摘抄美句: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

  3、抄背小诗:

  附:板书设计: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跳读:贴标题

  寻读,说过渡

  扫读,讲故事

《时间的脚印》教案4

  【教学目标

  1、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3、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两件物品)

  同学们知道实物投影仪上的东西是什么吗?它们是雨花石和三叶虫化石标本。谁能说出他们的作用?雨花石可以欣赏,三叶虫化石标本可供科学研究。除此以外,在科学家,尤其是地质学家的眼里,它们还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质学家陶世龙先生所写的说明文:《时间的脚印》。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中有一些字词我们接触较少,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字词,特别是“龟裂”和“楔形”。(齐读)

  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读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3、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文中的重要语句,读后完成下列填空题:

  从()可以看出地壳的活动;()可以说明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可以帮助认识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

  4、那么,了解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并举例回答。教师小结: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三、质疑并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提问: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为什么要接着写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我觉得这一部分可以删去。对此说法,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须言之成理。

  四、课堂反馈

  1、这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作者却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请说说你的具体感受。本文标题便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就使无形的时间有形化了,既生动形象又很准确。

  2、本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除了可以把岩石比做时间的脚印外,还可以比作什么?请大家拿起笔,把想到的句子写下来,全班交流。学生发言。

  3、教师引导:我也想了几个比喻,可能不如同学们写的好。我说一说,作为抛砖引玉好吗?岩石是历史的证人。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岩石是内蕴丰富的书。

  (同步播放幻灯)

  4、再次讨论,学生发言。

  五、结语及课外作业

  1、岩石是时间的脚印,她讲述光阴的故事。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最后,让我们齐读高士奇爷爷的诗《时间伯伯》。

  2、课外作业:在课后阅读、搜集、了解一些有关岩石、地球的知识。

  【学生提问备案】

  1、“砾岩”是什么东西?(播放岩石分类表)

  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沉积岩分为沙石岩和泥石岩,砾岩是沙石岩的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鹅卵石,和今天我们见到的雨花石,都是砾岩的一种。砾岩体积较大,内部有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质地较硬,称为“砾”;在“砾”和“砾”之间,有质地较细较软的岩石。它们紧挨在一起,形态有点像公园里的鹅卵石小道。当砾岩中较细较软的部分松动,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就脱离开来,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冲击,被不断地磨圆,最后沉积在河床的底部。

  2、什么是化石?(播放地质年表)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三叶虫是生活在距今约5.7亿年前的寒武纪的海洋生物。

  3、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是什么意思?(播放地质年表)

  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是地质学上的一种时间划分,是依据生物、气候的演化来划分的。

《时间的脚印》教案5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

  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六、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1、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时间的脚印》教案6

  教学目标

  1、把握说明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逻辑说明顺序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3、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把握说明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逻辑说明顺序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难点:

  学习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精品课件展示钟表、高山、岩石的图片。

  同学们,现在我们记录时间的工具主要有钟表、日历等。大自然经过亿万年的变化,给大地带来了沧海桑田的巨大改变,时间的更迭带来自然界事物面貌的改变。因此,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事物面貌的改变推测出时间的更迭。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时间的脚印》,了解一下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二、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其他学生补充点评。

  精品课件

  1、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2、字音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浑浊()山麓()海枯石烂()

  粗糙()龟裂()刨刮()楔形文字()

  (2)解释下面词语。

  踪迹:

  海枯石烂:

  腐蚀:

  浑浊:

  楔形文字:

  参考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shí)浑浊(zhuó)山麓(lù)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龟裂(jūn)刨刮(páo)楔形文字(xiē)

  (2)解释词语。

  踪迹:行动所留下可察觉的形迹。

  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腐蚀:指(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在周围介质(水、空气、酸、碱、盐、溶剂等)作用下产生损耗与破坏的过程。

  浑浊:指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

  楔形文字:这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阅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层次大意。

  参考

  第一部分(1-4):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引出话题: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重要的一种记时方式。

  第二部分(5-30):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一层(5-22):岩石的破坏和生成。

  第二层(23-30):岩石上保存着历史痕迹。

  第三部分(31-32):读懂大自然记录,造福人类。

  三、局部探究

  阅读课文,重点段落可播放音频课文,圈画重要语句,探究下面问题。

  精品课件

  (一)理解说明内容

  1、文章开头引用高士其的儿童诗《时间伯伯》,有何作用?

  参考:引起下文,引出说明对象,说明时间每时每刻都在向前走;引用诗句,增添了文章的文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明确。

  参考:

  (1)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2)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

  3、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了解这些内容有何作用?

  参考:主要讲了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的生成变化可以记录时间。通过研究岩石,我们可以了解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心血,引导我们寻找“地下的宝库”,更好得为人类造福。

  (二)理清说明顺序

  本文说明的思路是怎样的?什么说明顺序?试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明确。

  参考:

  (1)本文说明的思路是:引出话题(岩石是可以记录时间的)——具体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实际作用(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可以为人类造福)。

  (2)逻辑顺序。

  小结:本文先列举现象,时间在向前走,铜壶、岩石可以记录时间;然后具体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最后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即为逻辑顺序。运用这种说明顺序,合乎人们的认知规律;便于人们读懂课文,了解作者所讲的科学道理。

  (三)体会生动的说明语言

  作者在说明科学道理的过程中,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语言也力求作到生动,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示例:“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石块和轻小的沙砾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笨重的石块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师生互评。

  四、总结拓展

  总结: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参考:

  ①介绍了岩石可以记录时间;

  ②运用了逻辑顺序加以说明;

  ③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拓展:谈谈学习这篇文章获得的启示

  参考:大自然一切现象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同学们在*时要养成注意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探索精神,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五、作业设计

  1、课外阅读陶世龙的《揭开大地的秘密》,深入了解科普文的特点。

  2、运用逻辑顺序,介绍一种自然现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说明文。

  可参考同步学案、悦读世界

  六、板书设计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说明思路:引出话题——具体说明——实际作用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生动有趣

《时间的脚印》教案7

  目标:

  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难点:①文章较长;②层次关系难以把握。

  教学设想:

  1,《时间的脚印》所说明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会觉得陌生,。尽管时间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尽管如课文听说时间在自然界留有许许多多“脚印”,但若要到千占的岩石中去寻找时间的踪迹,也还不是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所随便可以获得的。因此,阅读本篇课文既有生疏感,也有神秘感;既有不少困难,也会生发出一定的求知欲。教学中,要借助于同学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阅读兴趣;再借助生动有趣的说明文字,来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揣摩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

  2,运用“巧妙裁剪”法,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3,学法。抓住两点:—是抓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段,从那里把握文章的层次;—是抓中心句、关键句,从那里把握文章局部的中心内容。

  课时:一课时

  操作:

  一、导入:

  学生交流,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感受:

  例: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俗语)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教师:1,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文章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板书课题《时间的脚印》)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1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时间的脚印》教案8

  课型:自读课

  课时安排:两课时

  内容安排:第一课时:

  1.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划分文章层次

  3.浏览网页,自己查找相关文章,了解课文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画岩石记录时间的循环图和了解关键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文章观点和结论的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3.我们自己怎样记录时间,使人生过得有意义。

  教学活动:

  1.画图和概括活动。

  2.质疑求解活动。

  3.迁移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板块一:理解文章的内容。

  (一)文章题目《时间的脚印》所提的“时间”是指“地质时间”,那么

  1.哪些段落提到了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

  2.岩石又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请大家自读课文,画一个岩石记录时间的循环图。

  (二)1。岩石除记录时间外,还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哪些段落提到了这些内容?

  2.你找到的句子在段落中都起了什么作用?(段落中心句、承上启下句)

  3.出一个段落,让学生补出承上启下句或段落中心句。

  板块二:对课文的观点和结论质疑。

  (一)本文写于50年代,作者认为读懂岩石之书的意义是什么?(找矿),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读懂岩石之书的意义以远不是这样单纯的用意了,那是什么?

  (比如:1。读懂岩石之书,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在外太空寻找可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

  2.读懂岩石之书,我们也可以了解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灾难,为将来地球将要遇到的灾难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3.了解各种生命的进化和灭绝的过程,是人和大自然中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等等。)

  (二)岩石都有哪些种类?是所有的岩石都能记录时间么?

  (三)我们推测地球年龄的依据是什么?是否科学?

  板块三:迁移扩展活动。

  (一)课文提到的时间是地质时间,那是靠岩石记录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感到时间的流逝的?有没有什么印记?

  (二)我们能否有意让时间留下的脚印,使生活更有意义?

  (给家庭成员过生日;制作成长记录册……)

《时间的脚印》教案9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浑浊(zhuó)山麓(lù)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龟裂(jūn)刨刮(bào)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六、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1.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时间的脚印》教案10

  目标:

  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难点:①文章较长;②层次关系难以把握

  教学设想:

  1,《时间的脚印》所说明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会觉得陌生,语文教案-时间的脚印。尽管时间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尽管如课文听说时间在自然界留有许许多多“脚印”,但若要到千占的岩石中去寻找时间的踪迹,也还不是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所随便可以获得的。因此,阅读本篇课文既有生疏感,也有神秘感;既有不少困难,也会生发出一定的求知欲。教学中,要借助于同学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阅读兴趣;再借助生动有趣的说明文字,来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揣摩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

  2,运用“巧妙裁剪”法,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3,学法。抓住两点:—是抓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段,从那里把握文章的层次;—是抓中心句、关键句,从那里把握文章局部的中心内容。

  课时:一课时

  操作:

  一、导入:

  学生交流,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感受:

  例: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俗语)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教师:1,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 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文章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板书课题《时间的脚印》)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1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时间的脚印》教案10篇扩展阅读


《时间的脚印》教案10篇(扩展1)

——《时间的脚印》教案10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1

  目标:

  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

  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难点:

  ①文章较长;②层次关系难以把握

  设想:

  运用“巧妙裁剪”法,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课时:

  一课时

  操作:

  一、导入:

  ①请同学们一起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时间的脚印》(板书)

  ②时间有脚印,可见这个标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根据预习,我们知道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指——时间的记录,将石头对时间的记录说成是时间的脚印,可见标题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好!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1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颐抢此俣粒?黄鸾饩鋈?鑫侍猓?

  1、跳读:贴标题。

  我这里有五个小标题,“时间漫谈”、“石头的毁灭与新生”、“石头上的故事”、“读懂记录,造福人类”。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

  如:1-5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时间漫谈”。大家照着将其它的标题贴上去。

  2、寻读,说过渡。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怎么说?这样说:“……”是过渡段,它表明“……”。如: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是过渡段,它表明下面将要介绍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3、扫读,讲故事。

  这篇文章为我们分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请你扫读课文三、四部分,讲述一个岩石中的故事。如:如果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

  三、组织说读活动(25分钟)

  1、介绍方法:本文作者运用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方法,将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下面请同学们分组探寻你认为值得借鉴的写法,并用“好在……因为……”的句式说话,向全班同学汇报你的发现。

  2、教师示例:如:好在“课文开头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因为“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入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且层次清晰”。

  3、学生活动:(分小组活动)

  4、集体交流:(学生述说,老师即兴点评)

  四、学生积累(5分钟)

  1、摘抄雅词:二字雅词、四字雅词

  2、摘抄美句: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

  3、抄背小诗:

  附:板书设计: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跳读:贴标题

  寻读,说过渡

  扫读,讲故事

《时间的脚印》教案2

  教学目的

  1 .整体感知课文,训练默读文章和概括课文要点的能力。

  2.了解本文借用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3.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5.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2.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3.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重要意义。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自读一质疑一释疑一练习。

  2.自读课文一讨论问题。

  媒体设计

  可用投影仪展示介绍岩石构造知识的一些画面,还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岩石从分化再到重新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直观生动的感受。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读设计

  从古至今,关于时间的话题很多。孔子面对滔滔东流的河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马克思强调“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齐白石要求自己做到“不教一日闲过”;莎士比亚告诫人们“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培根认为“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梅森指出“不守时间就是没有道德”。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在各行各业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针对“时间”发表过自己独特的见解。毫无疑问,这些见解都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而从客观上探索“时间”的话题并不多见,至于“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这样的话题,更是闻所未闻。这堂课,就请阔世龙先生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板书“时间的脚印”。

  (解说:从中外名人谈时间的话题开始,引出如何寻找人类史前“时间的踪迹”这个课文所要说明的核心问题,进而导入新课,显得自然,既可增强学生的时间意识,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土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l)读课文,消灭字词障碍。

  ①掌握下列词语,注意加点的字的读音。

  腐蚀( )浑( )浊 山麓( )粗糙 ) 龟 裂海枯 )石烂

  ②辨析下列各字,注意其与括号内的字的区别,防止误读、误写。 砂(沙)旅(族)掸(掸、蝉、婵) 拂(佛)砾(栋、跞、砾) 炎(严)热光滑(华)

  ③掌握下列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和用法。藏CAng隐藏zAng宝藏壳kE贝壳qiAo地壳重ZhOng重新ZhOog重压龟GUI乌龟JUN龟裂 (解说:这一步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使用工具书,独立思考并解答,确有疑难,教师点拨解疑。此举意在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等学习能力。)

  (2)内容与形式*。

  在通读全文,整体思考的基础上,理清本文说明的层次。

  全文共3 0个自然段(不包括作者在题记中引用的高士其的诗《时间伯伯》),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4段)概括介绍岩石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部分(第5~28段)具体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又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5、6段)总说岩石由被破坏到重新生成的过程。

  第二层(第7—16段)分说岩石遭破坏被分解为泥沙的过程(即“石烂”的过程)。

  第三层(第17-28段)分说泥沙形成岩石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

  第三部分(第29、30段)照应开头,说明辨别岩石中留下的“时间的脚印”之难,意义之重大。

  (解说:设计上述内容,意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更好、更有效地掌握本文的学习重点。)

  2课堂训练。

  1)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着它,严寒的霜雪_着它,风.着它,雨__着它……

  ②狂风__来了,洪水__来了,冰河_来了……

  ③而在读懂以后,_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2)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段落,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

  (解说:以上课堂训练(1)的目的是通过完成填空练习使学生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训练(2)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在结构文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课堂小结。

  (解说: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学生在研习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对好的现象进行表扬、给予鼓励,对不良现象要逐一指出,并要求改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四、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课文,体会其生动有趣的语言。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具体研习课文

  1.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

  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订正: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说:这是课后练习中的一 道题,目的是让学生体 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而且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2.从文中不难看出“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会不会喧宾夺主从而对说明对象有所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岩石被破坏而渐成泥沙的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生成打基础作铺垫的,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喧宾夺主,而且会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解说:这是本文的难点之一,设计此题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之二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课文回答。

  学生快速测览课文后回答,教师明确: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它最初生成时,像书面一样*卧着,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凝固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

  (解说:这是文章的又一难点,意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结合课文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讨论后明确:“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解说: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之一,意在提高学生对地质科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三、欣赏品味

  作为一篇科普作品,本文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从形式到内容再到语言表达等方面尽量靠近读者,使读者愿意读、喜欢读。首先,从形式上看,拟人化的题目,别具一格的题记和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内容生动具体的正文,相互映衬,浑然一体。尤其是选择高土其的《时间伯伯》一诗作题记,既照应了题目,又开启了下文,还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无论人类有史以来,还是史前无人之时。其次,从内容上看,说明具体、全面。如说到山野里的岩石可以记录时间时,顺便提及北京故宫的“铜壶滴漏”。介绍岩石生成过程中如何留下时间的踪迹,却先交代岩石的毁坏、分解过程等,不断开阔读者视野,使人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再次,从语言表达上看,本文在叙述中大量地运用拟人化的写法,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如“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把“岩石”的被动和无奈表现得令人同情。“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的排比、拟人手法加上极富特点的动词的巧妙运用,把‘“狂风’”“洪水”“冰河”来的情状表现得惟妙惟肖。文中类似的句子随处可见,值得细细品味。

  四、课堂总结

  1.总结两节课的教学内容。

  2总结学生的学习表现。

  3总结学习方法。

  (解说:课堂总结便于学生对课文h容的整体把握,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用已有的学习方法指导今后的学习。) 五、布置作业 学完这篇课文,你是否对岩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试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首小诗或散文,抒发一下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解说:本设计直观、形象地反映了岩石造破坏分解成泥沙,再由泥沙胶结成岩石的过程,便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时间的脚印》教案3

  目标:

  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难点:①文章较长;②层次关系难以把握

  教学设想:

  1,所说明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会觉得陌生。尽管时间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尽管如课文听说时间在自然界留有许许多多“脚印”,但若要到千占的岩石中去寻找时间的踪迹,也还不是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所随便可以获得的。因此,阅读本篇课文既有生疏感,也有神秘感;既有不少困难,也会生发出一定的求知欲。教学中,要借助于同学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阅读兴趣;再借助生动有趣的说明文字,来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揣摩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

  2,运用“巧妙裁剪”法,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3,学法。抓住两点:—是抓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段,从那里把握文章的层次;—是抓中心句、关键句,从那里把握文章局部的中心内容。

  课时:一课时

  操作:

  一、导入:

  学生交流,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感受:

  例: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俗语)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教师:1,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 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文章科普小品,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1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下面我们来速读,一起解决三个问题:

  1、跳读:贴标题。

  我这里有4个小标题,“时间漫谈”、“石头的毁灭与新生”、“石头上的故事”、“读懂记录,造福人类”。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

  如:1-3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时间漫谈”。大家照着将其它的标题贴上去。

  2、寻读,说过渡。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怎么说?这样说:“……”是过渡段,它表明“……”。如: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是过渡段,它表明下面将要介绍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3、扫读,讲故事。

  这篇文章为我们分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请你扫读课文三、四部分,讲述一个岩石中的故事。如:如果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

  三、组织说读活动(25分钟)

  1、介绍方法:本文作者运用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方法,将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下面请同学们分组探寻你认为值得借鉴的写法,并用“好在……因为……”的句式说话,向全班同学汇报你的发现。

  2、教师示例:如:好在“课文开头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因为“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入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且层次清晰”。

  3、学生活动:(分小组活动)

  4、集体交流:(学生述说,老师即兴点评)

  三、学生积累(5分钟)

  1、摘抄雅词:二字雅词、四字雅词

  2、摘抄美句: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

  3、抄背文前小诗:

  附:板书设计: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跳读:贴标题

  寻读,说过渡

  扫读,讲故事

  说读 学写法

《时间的脚印》教案4

  目标:

  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难点:①文章较长;②层次关系难以把握

  教学设想:

  1,所说明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会觉得陌生。尽管时间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尽管如课文听说时间在自然界留有许许多多“脚印”,但若要到千占的岩石中去寻找时间的踪迹,也还不是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所随便可以获得的。因此,阅读本篇课文既有生疏感,也有神秘感;既有不少困难,也会生发出一定的求知欲。教学中,要借助于同学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阅读兴趣;再借助生动有趣的说明文字,来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揣摩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

  2,运用“巧妙裁剪”法,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3,学法。抓住两点:—是抓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段,从那里把握文章的层次;—是抓中心句、关键句,从那里把握文章局部的中心内容。

  课时:一课时

  操作:

  一、导入:

  学生交流,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感受:

  例: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俗语)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教师:1,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 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文章科普小品,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1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下面我们来速读,一起解决三个问题:

  1、跳读:贴标题。

  我这里有4个小标题,“时间漫谈”、“石头的毁灭与新生”、“石头上的故事”、“读懂记录,造福人类”。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

  如:1-3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时间漫谈”。大家照着将其它的标题贴上去。

  2、寻读,说过渡。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怎么说?这样说:“……”是过渡段,它表明“……”。如: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是过渡段,它表明下面将要介绍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3、扫读,讲故事。

  这篇文章为我们分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请你扫读课文三、四部分,讲述一个岩石中的故事。如:如果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

  三、组织说读活动(25分钟)

  1、介绍方法:本文作者运用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方法,将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下面请同学们分组探寻你认为值得借鉴的写法,并用“好在……因为……”的句式说话,向全班同学汇报你的发现。

  2、教师示例:如:好在“课文开头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因为“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入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且层次清晰”。

  3、学生活动:(分小组活动)

  4、集体交流:(学生述说,老师即兴点评)

  学生积累(5分钟)

  1、摘抄雅词:二字雅词、四字雅词

  2、摘抄美句: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

  3、抄背文前小诗:

《时间的脚印》教案5

  目标:

  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

  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难点:

  ①文章较长;

  ②层次关系难以把握

  教学设想:

  1、《时间的脚印》所说明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会觉得陌生,语文教案-时间的脚印。尽管时间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尽管如课文听说时间在自然界留有许许多多“脚印”,但若要到千占的岩石中去寻找时间的踪迹,也还不是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所随便可以获得的。因此,阅读本篇课文既有生疏感,也有神秘感;既有不少困难,也会生发出一定的求知欲。教学中,要借助于同学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阅读兴趣;再借助生动有趣的说明文字,来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揣摩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

  2、运用“巧妙裁剪”法,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3、学法。抓住两点:—是抓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段,从那里把握文章的层次;—是抓中心句、关键句,从那里把握文章局部的中心内容。

  课时:

  一课时

  操作:

  一、导入:

  学生交流,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感受:

  例: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俗语)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教师: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 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文章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板书课题《时间的脚印》)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1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时间的脚印》教案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

  2.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二)能力训练点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2.教引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并从中悟出一定道理。

  3.掀起广泛阅读科普读物的热潮。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本文的说明层次。

  (2)本文的语言特色。

  (3)本文写法特点。

  难点:本文说明的层次。

  解决办法:寓教于乐。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通过学生的读、说、写多项练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启发学生走向自然,去探寻记录时间留痕的自然现象,并从中发现规律。

  课堂教学中分学习小组研讨问题,看哪组思维活跃,知识积累充足答题准确率高。根据各小组的表现选出优胜组,给予表扬鼓励。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时间吗?你能谈一下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吗?的确,时间不是可看可触的物质,但它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连绵系统。它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那你们注意观察过自然界昭示我们时间流逝的现象吗?不错,树木的年轮、四季的轮回可你们知道时间是怎样在岩

  石上打下烙印的吗?

  (一)明确目标

  1.理解本文说明的科学常识。

  2.理解本文的说明层次。

  3.学习探究自然奥秘的规律性知识。

  (二)整体感知

  1.本文共31个自然段,连同写在前面的四句诗,我们请32个同学(或32人次)来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出生字词,勾画出不懂的科学术语或原理,勾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或语段。

  2.朗读后教师按学习小组评价朗读的水*,然后要求大家默读,默读的过程中仍思考朗读时思考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3.要求同学借助字词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然后解释词语。

  腐蚀(shí):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时间的脚印》教案7

  课型:

  自读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

  1.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划分文章层次

  3.浏览网页,自己查找相关文章,了解课文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画岩石记录时间的循环图和了解关键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文章观点和结论的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3、我们自己怎样记录时间,使人生过得有意义。

  教学活动:

  1、画图和概括活动。

  2、质疑求解活动。

  3、迁移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板块一:理解文章的内容。

  (一)文章题目《时间的脚印》所提的“时间”是指“地质时间”,那么

  1、哪些段落提到了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

  2、岩石又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请大家自读课文,画一个岩石记录时间的循环图。

  (二)1、岩石除记录时间外,还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哪些段落提到了这些内容?

  2、你找到的句子在段落中都起了什么作用?(段落中心句、承上启下句)

  3、出一个段落,让学生补出承上启下句或段落中心句。

  板块二:对课文的观点和结论质疑。

  (一)本文写于50年代,作者认为读懂岩石之书的意义是什么?(找矿),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读懂岩石之书的意义以远不是这样单纯的用意了,那是什么?

  (比如:1、读懂岩石之书,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在外太空寻找可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

  2、读懂岩石之书,我们也可以了解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灾难,为将来地球将要遇到的灾难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3、了解各种生命的进化和灭绝的过程,是人和大自然中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等等。)

  (二)岩石都有哪些种类?是所有的岩石都能记录时间么?

  (三)我们推测地球年龄的依据是什么?是否科学?

  板块三:迁移扩展活动。

  (一)课文提到的时间是地质时间,那是靠岩石记录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感到时间的流逝的?有没有什么印记?

  (二)我们能否有意让时间留下的脚印,使生活更有意义?

  (给家庭成员过生日;制作成长记录册……)

《时间的脚印》教案8

  课型:自读课

  课时安排:两课时

  内容安排:第一课时:

  1.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划分文章层次

  3.浏览网页,自己查找相关文章,了解课文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画岩石记录时间的循环图和了解关键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文章观点和结论的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3.我们自己怎样记录时间,使人生过得有意义。

  教学活动:

  1.画图和概括活动。

  2.质疑求解活动。

  3.迁移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板块一:理解文章的内容。

  (一)文章题目《时间的脚印》所提的“时间”是指“地质时间”,那么

  1.哪些段落提到了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

  2.岩石又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请大家自读课文,画一个岩石记录时间的循环图。

  (二)1。岩石除记录时间外,还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哪些段落提到了这些内容?

  2.你找到的句子在段落中都起了什么作用?(段落中心句、承上启下句)

  3.出一个段落,让学生补出承上启下句或段落中心句。

  板块二:对课文的观点和结论质疑。

  (一)本文写于50年代,作者认为读懂岩石之书的意义是什么?(找矿),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读懂岩石之书的意义以远不是这样单纯的用意了,那是什么?

  (比如:1。读懂岩石之书,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在外太空寻找可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

  2.读懂岩石之书,我们也可以了解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灾难,为将来地球将要遇到的灾难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3.了解各种生命的进化和灭绝的过程,是人和大自然中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等等。)

  (二)岩石都有哪些种类?是所有的岩石都能记录时间么?

  (三)我们推测地球年龄的依据是什么?是否科学?

  板块三:迁移扩展活动。

  (一)课文提到的时间是地质时间,那是靠岩石记录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感到时间的流逝的?有没有什么印记?

  (二)我们能否有意让时间留下的脚印,使生活更有意义?

  (给家庭成员过生日;制作成长记录册……)

《时间的脚印》教案9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浑浊(zhuó)山麓(lù)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龟裂(jūn)刨刮(bào)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六、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1.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时间的脚印》教案10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浑浊(zhuó)山麓(lù)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龟裂(jūn)刨刮(bào)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六、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1.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时间的脚印》教案10篇(扩展2)

——《时间的脚印》教案10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1

  教学目的

  1 .整体感知课文,训练默读文章和概括课文要点的能力。

  2.了解本文借用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3.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5.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2.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3.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重要意义。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自读一质疑一释疑一练习。

  2.自读课文一讨论问题。

  媒体设计

  可用投影仪展示介绍岩石构造知识的一些画面,还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岩石从分化再到重新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直观生动的感受。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读设计

  从古至今,关于时间的话题很多。孔子面对滔滔东流的河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马克思强调“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齐白石要求自己做到“不教一日闲过”;莎士比亚告诫人们“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培根认为“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梅森指出“不守时间就是没有道德”。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在各行各业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针对“时间”发表过自己独特的见解。毫无疑问,这些见解都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而从客观上探索“时间”的话题并不多见,至于“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这样的话题,更是闻所未闻。这堂课,就请阔世龙先生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板书“时间的脚印”。

  (解说:从中外名人谈时间的话题开始,引出如何寻找人类史前“时间的踪迹”这个课文所要说明的核心问题,进而导入新课,显得自然,既可增强学生的时间意识,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土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l)读课文,消灭字词障碍。

  ①掌握下列词语,注意加点的字的读音。

  腐蚀( )浑( )浊 山麓( )粗糙 ) 龟 裂海枯 )石烂

  ②辨析下列各字,注意其与括号内的字的区别,防止误读、误写。 砂(沙)旅(族)掸(掸、蝉、婵) 拂(佛)砾(栋、跞、砾) 炎(严)热光滑(华)

  ③掌握下列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和用法。藏CAng隐藏zAng宝藏壳kE贝壳qiAo地壳重ZhOng重新ZhOog重压龟GUI乌龟JUN龟裂 (解说:这一步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使用工具书,独立思考并解答,确有疑难,教师点拨解疑。此举意在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等学习能力。)

  (2)内容与形式*。

  在通读全文,整体思考的基础上,理清本文说明的层次。

  全文共3 0个自然段(不包括作者在题记中引用的高士其的诗《时间伯伯》),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4段)概括介绍岩石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部分(第5~28段)具体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又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5、6段)总说岩石由被破坏到重新生成的过程。

  第二层(第7—16段)分说岩石遭破坏被分解为泥沙的过程(即“石烂”的过程)。

  第三层(第17-28段)分说泥沙形成岩石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

  第三部分(第29、30段)照应开头,说明辨别岩石中留下的“时间的脚印”之难,意义之重大。

  (解说:设计上述内容,意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更好、更有效地掌握本文的学习重点。)

  2课堂训练。

  1)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着它,严寒的霜雪_着它,风.着它,雨__着它……

  ②狂风__来了,洪水__来了,冰河_来了……

  ③而在读懂以后,_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2)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段落,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

  (解说:以上课堂训练(1)的目的是通过完成填空练习使学生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训练(2)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在结构文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课堂小结。

  (解说: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学生在研习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对好的现象进行表扬、给予鼓励,对不良现象要逐一指出,并要求改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四、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课文,体会其生动有趣的语言。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具体研习课文

  1.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

  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订正: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说:这是课后练习中的一 道题,目的是让学生体 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而且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2.从文中不难看出“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会不会喧宾夺主从而对说明对象有所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岩石被破坏而渐成泥沙的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生成打基础作铺垫的,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喧宾夺主,而且会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解说:这是本文的难点之一,设计此题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之二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课文回答。

  学生快速测览课文后回答,教师明确: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它最初生成时,像书面一样*卧着,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凝固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

  (解说:这是文章的又一难点,意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结合课文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讨论后明确:“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解说: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之一,意在提高学生对地质科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三、欣赏品味

  作为一篇科普作品,本文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从形式到内容再到语言表达等方面尽量靠近读者,使读者愿意读、喜欢读。首先,从形式上看,拟人化的题目,别具一格的题记和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内容生动具体的正文,相互映衬,浑然一体。尤其是选择高土其的《时间伯伯》一诗作题记,既照应了题目,又开启了下文,还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无论人类有史以来,还是史前无人之时。其次,从内容上看,说明具体、全面。如说到山野里的岩石可以记录时间时,顺便提及北京故宫的“铜壶滴漏”。介绍岩石生成过程中如何留下时间的踪迹,却先交代岩石的毁坏、分解过程等,不断开阔读者视野,使人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再次,从语言表达上看,本文在叙述中大量地运用拟人化的写法,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如“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把“岩石”的被动和无奈表现得令人同情。“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的排比、拟人手法加上极富特点的动词的巧妙运用,把‘“狂风’”“洪水”“冰河”来的情状表现得惟妙惟肖。文中类似的句子随处可见,值得细细品味。

  四、课堂总结

  1.总结两节课的教学内容。

  2总结学生的学习表现。

  3总结学习方法。

  (解说:课堂总结便于学生对课文h容的整体把握,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用已有的学习方法指导今后的学习。) 五、布置作业 学完这篇课文,你是否对岩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试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首小诗或散文,抒发一下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解说:本设计直观、形象地反映了岩石造破坏分解成泥沙,再由泥沙胶结成岩石的过程,便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时间的脚印》教案2

  一、情境引领

  同学们,很高兴认识大家。下面由我和大家度过愉快的40分钟。提到时间, 从古至今,关于它的话题很多。孔子面对滔滔东流的河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齐白石要求自己做到“不教一日闲过”;莎士比亚告诫人们“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毫无疑问,这些见解都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而从客观上探索“时间”的话题并不多见,至于“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这样的话题,更是闻所未闻。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时间的脚印》,请陶世龙先生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陶世龙。(点击下一页)

  二、走近作者

  陶世龙,被*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1929年生于四川省安岳县。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三、出示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说明层次;

  2、欣赏品味: 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3、能力目标: 培养阅读表达的能力。

  四、课前热身

  教师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粗糙(cāo) 龟裂(jūn) 楔形(xiē)

  我让班长同学读一读这些字词。他读得很好,下面我们一齐读两遍。

  五、要点探究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0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下面我们来速读,用5分钟的时间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要求: 速读课文,独立自主完成问题。

  1、 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不含小诗)明确:共30个自然段。

  2、 贴标题,了解课文的说明层次。

  我这里有四个小标题,“岩石是时间的脚印”、 “岩石的毁灭与新生”、“岩石是无字的史书”、“岩石领我们找宝藏”。 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

  如:(1——4自然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石头是时间的脚印”。大家照着将其它的标题贴上去。

  一、岩石是时间的脚印 (1——4自然段)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引出话 题: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重要的一种记时方式。

  二、 岩石的毁灭与新生(5——20自然段)岩石记录时间之一:毁灭与新生。

  三、 岩石是无字的史书(21——28自然段)岩石记录时间之二:无字的史书。

  四、 岩石领我们找宝藏(29——30自然段) 我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3、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通过贴标题,我们了解课文的说明层次。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我们全班推荐一个朗读水*比较高的同学读一下最后一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迁移内容看时间而定是否讲解)

  迁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读懂岩石之书的意义已远不是这样单纯的用意了,那是什么?

  1)、读懂岩石之书,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在外太空寻找可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

  2)、读懂岩石之书,我们也可以了解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灾难,为将来地球将要遇到的灾难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3)、了解各种生命的进化和灭绝的过程,是人和大自然中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等等。

  六、亮点探究

  精读课文,用8分钟的时间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四个问题。

  1、分析这篇文章标题的特点。新颖别致的标题

  时间有脚印,可见这个标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根据预习,我们知道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指——时间的记录,将石头对时间的记录说成是时间的脚印,可见标题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好!

  2、谈谈《时间伯伯》的作用。 别具一格的题记

  课文主要介绍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土其的小诗《时间伯伯》?

  选择高土其的《时间伯伯》一诗作题记,既可以引导读者进入文章介绍的知识,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既照应了题目,又开启了下文,还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无论人类有史以来,还是史前无人之时。

  3、找出课文生动有趣的句子。 生动有趣的语言

  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

  1)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同时把“岩石”的被动和无奈表现得令人同情。

  2)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三个并列短句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

  挡的威力。排比、拟人手法加上极富特点的动词的巧妙运用,把‘“狂风’”“洪水”“冰河”来的情状表现得惟妙惟肖。

  3)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说“笨重的石块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也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4)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形成的过程。

  这些句子,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文中类似的句子随处可见,值得细细品味。

  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有趣。请同学们就此思考、讨论,结合语句进行分析。学生所举例句不作限制,只要分析得有理有据即可。

  (1)准确性、严密性。

  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这里如果去掉“据计算”、“大约”,就大武断,而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科学方法再精确也毕竟是推测而不能确知,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语言准确、严密。

  (2)生动有趣。

  ①拟人化写法的大量运用。

  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狂风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

  ②比喻形象贴切。

  如“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③有些词语引人兴致。

  如“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俨然智者打开了有趣故事的大门。“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更让人感到亲切,“海枯石烂”常被人用来表达深厚的情谊永远不会改变,此处则让人浮想联翩,更急切想读下文。说明的内容告一段落,在进行整体总结之前写道:“瞧!”仿佛拉了一段家常,在结束前提醒读者,本文前面说明了什么,后面还有什么需要说明。

  4、找出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过渡自然的段落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教师明确:

  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作者把时间的概念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申到自然界中,总启下文,引出文章要说明的对象:岩石是怎样被自然界中的各种因素改变着,由此记载下时间的。)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开启下文,说明岩石“毁灭”的过程。)

  3)、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这个独句段总括了上文,总结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的历程。

  4)、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承上启下,承上,收住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话;启下,解读下文有关岩石上的历史痕迹。)

  5)、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概括评价上一段的叙述内容。)

  6)、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承上,化石的作用;启下,进一步说明化石是怎样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的发展过程的。)

  当然,这些对文章内容有引领、概括作用的语句,也多见于一些段落的开头,如:第25自然段的开头“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 第28自然段的开头“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抓住这些语句,就能把握这些语句所在段落的内容。

  七、疑点探究

  跳读课文,小组讨论完成问题。介绍“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了主旨?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订正: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这是一个有争论价值的议题,说偏离主旨或没有偏离主旨,都可以找出一些理由。从作者的思路看,这一段是插叙,由前面谈到岩石能记录时间,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然后下一段,再从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这样分析,就不能说这一段偏离了主旨。从相反的思路看,因为上文谈到人们已经想出了许多办法记录时间,发明了钟表、日历等,关于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叙述也可以放在这里说,不必在后面提及。另外,如果不要这一段,直接接下一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在行文上也很自然紧凑。这样看来,这一段插叙多少有些游离主题。对这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具有等价性。学生的回答,也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八、拓展迁移

  1、 大自然中还保存了哪些有关时间的记录?

  动植物的化石、鹿茸、树木的年轮、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

  2、 我们能否有意让时间留下的脚印,使生活更有意义?

  给家庭成员过生日;制作成长记录册??

  九、归纳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岩石原来也能记下时间,其实岂止岩石?大自然中的一事一物,都是一部蕴含深刻内容的史书。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十、布置作业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2、在课后阅读、搜集、了解一些有关岩石、地球的知识。

《时间的脚印》教案3

  目标:

  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难点:①文章较长;②层次关系难以把握

  教学设想:

  1,所说明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会觉得陌生。尽管时间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尽管如课文听说时间在自然界留有许许多多“脚印”,但若要到千占的岩石中去寻找时间的踪迹,也还不是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所随便可以获得的。因此,阅读本篇课文既有生疏感,也有神秘感;既有不少困难,也会生发出一定的求知欲。教学中,要借助于同学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阅读兴趣;再借助生动有趣的说明文字,来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揣摩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

  2,运用“巧妙裁剪”法,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3,学法。抓住两点:—是抓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段,从那里把握文章的层次;—是抓中心句、关键句,从那里把握文章局部的中心内容。

  课时:一课时

  操作:

  一、导入:

  学生交流,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感受:

  例: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俗语)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教师:1,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 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文章科普小品,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1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下面我们来速读,一起解决三个问题:

  1、跳读:贴标题。

  我这里有4个小标题,“时间漫谈”、“石头的毁灭与新生”、“石头上的故事”、“读懂记录,造福人类”。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

  如:1-3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时间漫谈”。大家照着将其它的标题贴上去。

  2、寻读,说过渡。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怎么说?这样说:“……”是过渡段,它表明“……”。如: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是过渡段,它表明下面将要介绍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3、扫读,讲故事。

  这篇文章为我们分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请你扫读课文三、四部分,讲述一个岩石中的故事。如:如果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

  三、组织说读活动(25分钟)

  1、介绍方法:本文作者运用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方法,将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下面请同学们分组探寻你认为值得借鉴的写法,并用“好在……因为……”的句式说话,向全班同学汇报你的发现。

  2、教师示例:如:好在“课文开头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因为“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入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且层次清晰”。

  3、学生活动:(分小组活动)

  4、集体交流:(学生述说,老师即兴点评)

  学生积累(5分钟)

  1、摘抄雅词:二字雅词、四字雅词

  2、摘抄美句: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

  3、抄背文前小诗:

《时间的脚印》教案4

  一、情境引领

  同学们,很高兴认识大家。下面由我和大家度过愉快的40分钟。提到时间, 从古至今,关于它的话题很多。孔子面对滔滔东流的河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齐白石要求自己做到“不教一日闲过”;莎士比亚告诫人们“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毫无疑问,这些见解都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而从客观上探索“时间”的话题并不多见,至于“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这样的话题,更是闻所未闻。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时间的脚印》,请陶世龙先生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陶世龙。(点击下一页)

  二、走近作者

  陶世龙,被*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1929年生于四川省安岳县。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三、出示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说明层次;

  2、欣赏品味: 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3、能力目标: 培养阅读表达的能力。

  四、课前热身

  教师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粗糙(cāo) 龟裂(jūn) 楔形(xiē)

  我让班长同学读一读这些字词。他读得很好,下面我们一齐读两遍。

  五、要点探究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0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下面我们来速读,用5分钟的时间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要求: 速读课文,独立自主完成问题。

  1、 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不含小诗)明确:共30个自然段。

  2、 贴标题,了解课文的说明层次。

  我这里有四个小标题,“岩石是时间的脚印”、 “岩石的毁灭与新生”、“岩石是无字的史书”、“岩石领我们找宝藏”。 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

  如:(1——4自然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石头是时间的脚印”。大家照着将其它的标题贴上去。

  一、岩石是时间的脚印 (1——4自然段)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引出话 题: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重要的一种记时方式。

  二、 岩石的毁灭与新生(5——20自然段)岩石记录时间之一:毁灭与新生。

  三、 岩石是无字的史书(21——28自然段)岩石记录时间之二:无字的史书。

  四、 岩石领我们找宝藏(29——30自然段) 我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3、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通过贴标题,我们了解课文的说明层次。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我们全班推荐一个朗读水*比较高的同学读一下最后一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迁移内容看时间而定是否讲解)

  迁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读懂岩石之书的意义已远不是这样单纯的用意了,那是什么?

  1)、读懂岩石之书,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在外太空寻找可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

  2)、读懂岩石之书,我们也可以了解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灾难,为将来地球将要遇到的灾难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3)、了解各种生命的进化和灭绝的过程,是人和大自然中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等等。

  六、亮点探究

  精读课文,用8分钟的时间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四个问题。

  1、分析这篇文章标题的特点。新颖别致的标题

  时间有脚印,可见这个标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根据预习,我们知道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指——时间的记录,将石头对时间的记录说成是时间的脚印,可见标题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好!

  2、谈谈《时间伯伯》的作用。 别具一格的题记

  课文主要介绍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土其的小诗《时间伯伯》?

  选择高土其的《时间伯伯》一诗作题记,既可以引导读者进入文章介绍的知识,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既照应了题目,又开启了下文,还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无论人类有史以来,还是史前无人之时。

  3、找出课文生动有趣的句子。 生动有趣的语言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

  1)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同时把“岩石”的被动和无奈表现得令人同情。

  2)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三个并列短句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排比、拟人手法加上极富特点的动词的巧妙运用,把‘“狂风’”“洪水”“冰河”来的情状表现得惟妙惟肖。

  3)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说“笨重的石块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也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4)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形成的过程。

  这些句子,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文中类似的句子随处可见,值得细细品味。

  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有趣。请同学们就此思考、讨论,结合语句进行分析。学生所举例句不作限制,只要分析得有理有据即可。

  (1)准确性、严密性。

  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这里如果去掉“据计算”、“大约”,就大武断,而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科学方法再精确也毕竟是推测而不能确知,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语言准确、严密。

  (2)生动有趣。

  ①拟人化写法的大量运用。

  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狂风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

  ②比喻形象贴切。

  如“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③有些词语引人兴致。

  如“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俨然智者打开了有趣故事的大门。“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更让人感到亲切,“海枯石烂”常被人用来表达深厚的情谊永远不会改变,此处则让人浮想联翩,更急切想读下文。说明的内容告一段落,在进行整体总结之前写道:“瞧!”仿佛拉了一段家常,在结束前提醒读者,本文前面说明了什么,后面还有什么需要说明。

  4、找出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过渡自然的段落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教师明确:

  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作者把时间的概念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申到自然界中,总启下文,引出文章要说明的对象:岩石是怎样被自然界中的各种因素改变着,由此记载下时间的。)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开启下文,说明岩石“毁灭”的过程。)

  3)、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这个独句段总括了上文,总结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的历程。

  4)、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承上启下,承上,收住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话;启下,解读下文有关岩石上的历史痕迹。)

  5)、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概括评价上一段的叙述内容。)

  6)、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承上,化石的作用;启下,进一步说明化石是怎样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的发展过程的。)

  当然,这些对文章内容有引领、概括作用的语句,也多见于一些段落的开头,如:第25自然段的开头“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 第28自然段的开头“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抓住这些语句,就能把握这些语句所在段落的内容。

  七、疑点探究

  跳读课文,小组讨论完成问题。介绍“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了主旨?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订正: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这是一个有争论价值的议题,说偏离主旨或没有偏离主旨,都可以找出一些理由。从作者的思路看,这一段是插叙,由前面谈到岩石能记录时间,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然后下一段,再从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这样分析,就不能说这一段偏离了主旨。从相反的思路看,因为上文谈到人们已经想出了许多办法记录时间,发明了钟表、日历等,关于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叙述也可以放在这里说,不必在后面提及。另外,如果不要这一段,直接接下一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在行文上也很自然紧凑。这样看来,这一段插叙多少有些游离主题。对这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具有等价性。学生的回答,也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八、拓展迁移

  1、 大自然中还保存了哪些有关时间的记录?

  动植物的化石、鹿茸、树木的年轮、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

  2、 我们能否有意让时间留下的脚印,使生活更有意义?

  给家庭成员过生日;制作成长记录册??

  九、归纳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岩石原来也能记下时间,其实岂止岩石?大自然中的一事一物,都是一部蕴含深刻内容的史书。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十、布置作业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2、在课后阅读、搜集、了解一些有关岩石、地球的知识。

《时间的脚印》教案5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训练默读文章和概括课文要点的能力。

  2、了解本文借用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3、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5、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2、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3、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重要意义。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自读一质疑一释疑一练习。

  2、自读课文一讨论问题。

  媒体设计

  可用投影仪展示介绍岩石构造知识的一些画面,还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岩石从分化再到重新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直观生动的.感受。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读设计

  从古至今,关于时间的话题很多。孔子面对滔滔东流的河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马克思强调“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齐白石要求自己做到“不教一日闲过”;莎士比亚告诫人们“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培根认为“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梅森指出“不守时间就是没有道德”。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在各行各业取得卓越成就的人,都针对“时间”发表过自己独特的见解。毫无疑问,这些见解都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而从客观上探索“时间”的话题并不多见,至于“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这样的话题,更是闻所未闻。这堂课,就请阔世龙先生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板书“时间的脚印”。

  (解说:从中外名人谈时间的话题开始,引出如何寻找人类史前“时间的踪迹”这个课文所要说明的核心问题,进而导入新课,显得自然,既可增强学生的时间意识,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土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读课文,消灭字词障碍。

  ①掌握下列词语,注意加点的字的读音。

  腐蚀( )浑( )浊 山麓( )粗糙 ) 龟 裂海枯 )石烂

  ②辨析下列各字,注意其与括号内的字的区别,防止误读、误写。 砂(沙)旅(族)掸(掸、蝉、婵) 拂(佛)砾(栋、跞、砾) 炎(严)热光滑(华)

  ③掌握下列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和用法。藏CAng隐藏zAng宝藏壳kE贝壳qiAo地壳重ZhOng重新ZhOog重压龟GUI乌龟JUN龟裂 (解说:这一步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使用工具书,独立思考并解答,确有疑难,教师点拨解疑。此举意在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等学习能力。)

  (2)内容与形式*。

  在通读全文,整体思考的基础上,理清本文说明的层次。

  全文共3 0个自然段(不包括作者在题记中引用的高士其的诗《时间伯伯》),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4段)概括介绍岩石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部分(第5~28段)具体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又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5、6段)总说岩石由被破坏到重新生成的过程。

  第二层(第7—16段)分说岩石遭破坏被分解为泥沙的过程(即“石烂”的过程)。

  第三层(第17-28段)分说泥沙形成岩石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

  第三部分(第29、30段)照应开头,说明辨别岩石中留下的“时间的脚印”之难,意义之重大。

  (解说:设计上述内容,意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更好、更有效地掌握本文的学习重点。)

  2、课堂小结。

  (解说: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学生在研习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对好的现象进行表扬、给予鼓励,对不良现象要逐一指出,并要求改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四、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课文,体会其生动有趣的语言。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具体研习课文

  1、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

  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订正: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说:这是课后练习中的一 道题,目的是让学生体 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而且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2、从文中不难看出“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会不会喧宾夺主从而对说明对象有所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岩石被破坏而渐成泥沙的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生成打基础作铺垫的,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喧宾夺主,而且会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解说:这是本文的难点之一,设计此题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之二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课文回答。

  学生快速测览课文后回答,教师明确: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它最初生成时,像书面一样*卧着,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凝固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

  (解说:这是文章的又一难点,意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结合课文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讨论后明确:“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解说: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之一,意在提高学生对地质科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三、欣赏品味

  作为一篇科普作品,本文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从形式到内容再到语言表达等方面尽量靠近读者,使读者愿意读、喜欢读。首先,从形式上看,拟人化的题目,别具一格的题记和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内容生动具体的正文,相互映衬,浑然一体。尤其是选择高土其的《时间伯伯》一诗作题记,既照应了题目,又开启了下文,还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无论人类有史以来,还是史前无人之时。其次,从内容上看,说明具体、全面。如说到山野里的岩石可以记录时间时,顺便提及北京故宫的“铜壶滴漏”。介绍岩石生成过程中如何留下时间的踪迹,却先交代岩石的毁坏、分解过程等,不断开阔读者视野,使人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再次,从语言表达上看,本文在叙述中大量地运用拟人化的写法,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如“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把“岩石”的被动和无奈表现得令人同情。“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的排比、拟人手法加上极富特点的动词的巧妙运用,把‘“狂风’”“洪水”“冰河”来的情状表现得惟妙惟肖。文中类似的句子随处可见,值得细细品味。

  四、课堂总结

  1、总结两节课的教学内容。

  2、总结学生的学习表现。

  3、总结学习方法。

  (解说:课堂总结便于学生对课文h容的整体把握,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用已有的学习方法指导今后的学习。) 五、布置作业 学完这篇课文,你是否对岩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试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首小诗或散文,抒发一下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解说:本设计直观、形象地反映了岩石造破坏分解成泥沙,再由泥沙胶结成岩石的过程,便于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时间的脚印》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意义。

  2、学习运用独立句段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重点)

  3、品味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学习本文的写法。(难点)

  4、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科学精神。(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时间是什么?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个人密切相关,但它看不到、触不着。日常生活中,我们记录时间用什么呢?(钟表、日历),还有什么可以记录时间的更替?(树的年轮、树叶的四季变化),这些记录的都是生活时间。还有一种时间——地质时间,用什么来记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在这篇文章中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讨论后归纳: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归纳:逻辑顺序

  3、梳理本文思路

  (1)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学生讨论后归纳:5、7、18、22、24、27

  承上启下,由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记录时间的方法,引出下文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引出下文,说明岩石“毁灭”的过程。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总括上文,总结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的过程。

  承上文,收住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话题;启下文,解读下文有关岩石上的历史痕迹。

  概括评价上一段的叙述内容。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承上文,化石的作用;启下文,说明化石是怎样帮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的。

  (2)划分结构,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1—4)提出时间的话题。

  第二部分(5—29)详细介绍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部分(30—31)阐释读懂“时间的脚印”的意义。

  三、重点研读

  1、文本哪些段落介绍的是“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呢?

  第7—21段。

  2、岩石被破坏的因素游哪些?

  阳光、霜雪、风、雨、水、空气、生物、人的作用

  3、岩石新生的过程是怎样的?(砂砾、泥土)沉淀、堆积→重压→胶结

  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

  4、人们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重点读第19自然段)

  (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运动等方面思考。)

  5、自由读22-29自然段,分组讨论:

  ①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可从岩石结构、石头颜色、生物化石等方面去考虑。

  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

  ②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A、地壳的活动;

  B、气候的变化;

  C、古代生物的状况;

  D、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E、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③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根据不同类型的化石去思考。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高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6、细细品味最后一段,说一说:读懂岩石记录时间有什么重大意义?

  四、探究说明方法

  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大约”表示估计,说明1米厚的岩石形成需要的大致时间。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与实际不符(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大约”一词,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文中还有好几处运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句子,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其它的说明方法了吗?试举出一例。

  “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冰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之大。

  五、品味语言

  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请你找出其中的3句,为它们批注。

  示例:

  语句: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批注:“攻击”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攻击”是进攻的意思,它使阳光、霜雪、风、雨等有了行为意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时刻受到破坏,语言极富表现力。

  六、合作探究

  你如何理解题目《时间的脚印》?说说它的作用。

  “时间的脚印”是一个借喻,本体是“大自然中的岩石的各种变化过程”。大自然中的岩石,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化,记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地理环境变迁的故事,就像时间老人留下的脚印一样。

  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时间流逝有形化,说明了时间在世间留下了踪迹。题目生动形象,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的探究欲望。

  板书设计

  引出话题

  时间的脚印介绍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懂岩石记录时间的重大意义

  张华

《时间的脚印》教案7

  一、情境引领

  同学们,很高兴认识大家。下面由我和大家度过愉快的40分钟。提到时间, 从古至今,关于它的话题很多。孔子面对滔滔东流的河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齐白石要求自己做到“不教一日闲过”;莎士比亚告诫人们“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毫无疑问,这些见解都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而从客观上探索“时间”的话题并不多见,至于“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这样的话题,更是闻所未闻。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时间的脚印》,请陶世龙先生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陶世龙。(点击下一页)

  二、走近作者

  陶世龙,被*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1929年生于四川省安岳县。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三、出示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说明层次;

  2、欣赏品味: 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3、能力目标: 培养阅读表达的能力。

  四、课前热身

  教师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粗糙(cāo) 龟裂(jūn) 楔形(xiē)

  我让班长同学读一读这些字词。他读得很好,下面我们一齐读两遍。

  五、要点探究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0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下面我们来速读,用5分钟的时间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要求: 速读课文,独立自主完成问题。

  1、 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不含小诗)明确:共30个自然段。

  2、 贴标题,了解课文的说明层次。

  我这里有四个小标题,“岩石是时间的脚印”、 “岩石的毁灭与新生”、“岩石是无字的史书”、“岩石领我们找宝藏”。 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

  如:(1——4自然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石头是时间的脚印”。大家照着将其它的标题贴上去。

  一、岩石是时间的脚印 (1——4自然段)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引出话 题: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重要的一种记时方式。

  二、 岩石的毁灭与新生(5——20自然段)岩石记录时间之一:毁灭与新生。

  三、 岩石是无字的史书(21——28自然段)岩石记录时间之二:无字的史书。

  四、 岩石领我们找宝藏(29——30自然段) 我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3、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通过贴标题,我们了解课文的说明层次。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我们全班推荐一个朗读水*比较高的同学读一下最后一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迁移内容看时间而定是否讲解)

  迁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读懂岩石之书的意义已远不是这样单纯的用意了,那是什么?

  1)、读懂岩石之书,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在外太空寻找可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

  2)、读懂岩石之书,我们也可以了解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灾难,为将来地球将要遇到的灾难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3)、了解各种生命的进化和灭绝的过程,是人和大自然中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等等。

  六、亮点探究

  精读课文,用8分钟的时间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四个问题。

  1、分析这篇文章标题的特点。新颖别致的标题

  时间有脚印,可见这个标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根据预习,我们知道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指——时间的记录,将石头对时间的记录说成是时间的脚印,可见标题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好!

  2、谈谈《时间伯伯》的作用。 别具一格的题记

  课文主要介绍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土其的小诗《时间伯伯》?

  选择高土其的《时间伯伯》一诗作题记,既可以引导读者进入文章介绍的知识,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既照应了题目,又开启了下文,还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无论人类有史以来,还是史前无人之时。

  3、找出课文生动有趣的句子。 生动有趣的语言

  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

  1)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同时把“岩石”的被动和无奈表现得令人同情。

  2)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三个并列短句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

  挡的威力。排比、拟人手法加上极富特点的动词的巧妙运用,把‘“狂风’”“洪水”“冰河”来的情状表现得惟妙惟肖。

  3)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说“笨重的石块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也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4)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形成的`过程。

  这些句子,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文中类似的句子随处可见,值得细细品味。

  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有趣。请同学们就此思考、讨论,结合语句进行分析。学生所举例句不作限制,只要分析得有理有据即可。

  (1)准确性、严密性。

  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这里如果去掉“据计算”、“大约”,就大武断,而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科学方法再精确也毕竟是推测而不能确知,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语言准确、严密。

  (2)生动有趣。

  ①拟人化写法的大量运用。

  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狂风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

  ②比喻形象贴切。

  如“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③有些词语引人兴致。

  如“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俨然智者打开了有趣故事的大门。“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更让人感到亲切,“海枯石烂”常被人用来表达深厚的情谊永远不会改变,此处则让人浮想联翩,更急切想读下文。说明的内容告一段落,在进行整体总结之前写道:“瞧!”仿佛拉了一段家常,在结束前提醒读者,本文前面说明了什么,后面还有什么需要说明。

  4、找出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过渡自然的段落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教师明确:

  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作者把时间的概念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申到自然界中,总启下文,引出文章要说明的对象:岩石是怎样被自然界中的各种因素改变着,由此记载下时间的。)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开启下文,说明岩石“毁灭”的过程。)

  3)、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这个独句段总括了上文,总结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的历程。

  4)、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承上启下,承上,收住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话;启下,解读下文有关岩石上的历史痕迹。)

  5)、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概括评价上一段的叙述内容。)

  6)、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承上,化石的作用;启下,进一步说明化石是怎样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的发展过程的。)

  当然,这些对文章内容有引领、概括作用的语句,也多见于一些段落的开头,如:第25自然段的开头“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 第28自然段的开头“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抓住这些语句,就能把握这些语句所在段落的内容。

  七、疑点探究

  跳读课文,小组讨论完成问题。介绍“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了主旨?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订正: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这是一个有争论价值的议题,说偏离主旨或没有偏离主旨,都可以找出一些理由。从作者的思路看,这一段是插叙,由前面谈到岩石能记录时间,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然后下一段,再从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这样分析,就不能说这一段偏离了主旨。从相反的思路看,因为上文谈到人们已经想出了许多办法记录时间,发明了钟表、日历等,关于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叙述也可以放在这里说,不必在后面提及。另外,如果不要这一段,直接接下一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在行文上也很自然紧凑。这样看来,这一段插叙多少有些游离主题。对这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具有等价性。学生的回答,也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八、拓展迁移

  1、 大自然中还保存了哪些有关时间的记录?

  动植物的化石、鹿茸、树木的年轮、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

  2、 我们能否有意让时间留下的脚印,使生活更有意义?

  给家庭成员过生日;制作成长记录册??

  九、归纳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岩石原来也能记下时间,其实岂止岩石?大自然中的一事一物,都是一部蕴含深刻内容的史书。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十、布置作业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2、在课后阅读、搜集、了解一些有关岩石、地球的知识。

《时间的脚印》教案8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

  2.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二)能力训练点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2.教引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并从中悟出一定道理。

  3.掀起广泛阅读科普读物的热潮。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本文的说明层次。

  (2)本文的语言特色。

  (3)本文写法特点。

  难点:本文说明的层次。

  解决办法:寓教于乐。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通过学生的读、说、写多项练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启发学生走向自然,去探寻记录时间留痕的自然现象,并从中发现规律。

  课堂教学中分学习小组研讨问题,看哪组思维活跃,知识积累充足答题准确率高。根据各小组的表现选出优胜组,给予表扬鼓励。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时间吗?你能谈一下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吗?的确,时间不是可看可触的物质,但它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连绵系统。它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那你们注意观察过自然界昭示我们时间流逝的现象吗?不错,树木的年轮、四季的轮回可你们知道时间是怎样在岩

  石上打下烙印的吗?

  (一)明确目标

  1.理解本文说明的科学常识。

  2.理解本文的说明层次。

  3.学习探究自然奥秘的规律性知识。

  (二)整体感知

  1.本文共31个自然段,连同写在前面的四句诗,我们请32个同学(或32人次)来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出生字词,勾画出不懂的科学术语或原理,勾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或语段。

  2.朗读后教师按学习小组评价朗读的水*,然后要求大家默读,默读的过程中仍思考朗读时思考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3.要求同学借助字词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然后解释词语。

  腐蚀(shí):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时间的脚印》教案9

  目标:

  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难点:①文章较长;②层次关系难以把握。

  教学设想:

  1,《时间的脚印》所说明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会觉得陌生,。尽管时间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尽管如课文听说时间在自然界留有许许多多“脚印”,但若要到千占的岩石中去寻找时间的踪迹,也还不是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所随便可以获得的。因此,阅读本篇课文既有生疏感,也有神秘感;既有不少困难,也会生发出一定的求知欲。教学中,要借助于同学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阅读兴趣;再借助生动有趣的说明文字,来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揣摩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

  2,运用“巧妙裁剪”法,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3,学法。抓住两点:—是抓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段,从那里把握文章的层次;—是抓中心句、关键句,从那里把握文章局部的中心内容。

  课时:一课时

  操作:

  一、导入:

  学生交流,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感受:

  例: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俗语)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教师:1,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文章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板书课题《时间的脚印》)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1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时间的脚印》教案10

  【教学目标

  1、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3、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两件物品)

  同学们知道实物投影仪上的东西是什么吗?它们是雨花石和三叶虫化石标本。谁能说出他们的作用?雨花石可以欣赏,三叶虫化石标本可供科学研究。除此以外,在科学家,尤其是地质学家的眼里,它们还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质学家陶世龙先生所写的说明文:《时间的脚印》。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中有一些字词我们接触较少,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字词,特别是“龟裂”和“楔形”。(齐读)

  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读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3、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文中的重要语句,读后完成下列填空题:

  从()可以看出地壳的活动;()可以说明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可以帮助认识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

  4、那么,了解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并举例回答。教师小结: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三、质疑并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提问: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为什么要接着写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我觉得这一部分可以删去。对此说法,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须言之成理。

  四、课堂反馈

  1、这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作者却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请说说你的具体感受。本文标题便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就使无形的时间有形化了,既生动形象又很准确。

  2、本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除了可以把岩石比做时间的脚印外,还可以比作什么?请大家拿起笔,把想到的句子写下来,全班交流。学生发言。

  3、教师引导:我也想了几个比喻,可能不如同学们写的好。我说一说,作为抛砖引玉好吗?岩石是历史的证人。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岩石是内蕴丰富的书。

  (同步播放幻灯)

  4、再次讨论,学生发言。

  五、结语及课外作业

  1、岩石是时间的脚印,她讲述光阴的故事。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最后,让我们齐读高士奇爷爷的诗《时间伯伯》。

  2、课外作业:在课后阅读、搜集、了解一些有关岩石、地球的知识。

  【学生提问备案

  1、“砾岩”是什么东西?(播放岩石分类表)

  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沉积岩分为沙石岩和泥石岩,砾岩是沙石岩的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鹅卵石,和今天我们见到的雨花石,都是砾岩的一种。砾岩体积较大,内部有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质地较硬,称为“砾”;在“砾”和“砾”之间,有质地较细较软的岩石。它们紧挨在一起,形态有点像公园里的鹅卵石小道。当砾岩中较细较软的部分松动,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就脱离开来,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冲击,被不断地磨圆,最后沉积在河床的底部。

  2、什么是化石?(播放地质年表)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三叶虫是生活在距今约5.7亿年前的寒武纪的海洋生物。

  3、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是什么意思?(播放地质年表)

  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是地质学上的一种时间划分,是依据生物、气候的演化来划分的。


《时间的脚印》教案10篇(扩展3)

——时间的脚印教案10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1

  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对象。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掌握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

  3、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知道实物投影仪上的东西是什么吗?它们是雨花石和三叶虫化石标本。谁能说出他们的作用?雨花石可以欣赏,三叶虫化石标本可供科学研究。除此以外,在科学家,尤其是地质学家的眼里,它们还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质学家陶世龙先生所写的说明文:《时间的脚步》。(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腐蚀()浑浊()山麓()海枯()石烂

  粗糙()龟()裂刨()刮楔()形文字

  2.解释词语。

  踪迹:

  海枯石烂:

  山麓:

  龟裂:

  帷幕:

  3.朗读课文,标清序号,说一说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4.通读全文说说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5.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三、初读感知

  1.《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学生们给正文部分的段落标上序号,划分文章结构。

  2.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3.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四、合作探究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五、拓展延伸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六、达标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浑浊()山麓()海枯()石烂

  粗糙()龟()裂刨()刮楔()形文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②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③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④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

  1.关于选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作比较B.举例子C.下定义D.打比方

  2.选段③中“旅行”一词是什么意思?若换成“到远方去”行吗?为什么?

  3.“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冰河”能“爬“吗?这个“爬”字在句中有什么好处?

  七、布置作业

  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八、学习反思

时间的脚印教案2

  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对象。

  2、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掌握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

  3、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知道实物投影仪上的东西是什么吗?它们是雨花石和三叶虫化石标本。谁能说出他们的作用?雨花石可以欣赏,三叶虫化石标本可供科学研究。除此以外,在科学家,尤其是地质学家的眼里,它们还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质学家陶世龙先生所写的说明文:《时间的脚步》。(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腐蚀()浑浊()山麓()海枯()石烂

  粗糙()龟()裂刨()刮楔()形文字

  2.解释词语。

  踪迹:

  海枯石烂:

  山麓:

  龟裂:

  帷幕:

  3.朗读课文,标清序号,说一说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4.通读全文说说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5.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三、初读感知

  1.《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学生们给正文部分的段落标上序号,划分文章结构。

  2.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3.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四、合作探究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五、拓展延伸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六、达标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浑浊()山麓()海枯()石烂

  粗糙()龟()裂刨()刮楔()形文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②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③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④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

  1.关于选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作比较B.举例子C.下定义D.打比方

  2.选段③中“旅行”一词是什么意思?若换成“到远方去”行吗?为什么?

  3.“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冰河”能“爬“吗?这个“爬”字在句中有什么好处?

  七、布置作业

  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八、学习反思

时间的脚印教案3

  目标:

  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难点:①文章较长;②层次关系难以把握

  教学设想:

  1,《时间的脚印》所说明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会觉得陌生,语文教案-时间的脚印。尽管时间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尽管如课文听说时间在自然界留有许许多多“脚印”,但若要到千占的岩石中去寻找时间的踪迹,也还不是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所随便可以获得的。因此,阅读本篇课文既有生疏感,也有神秘感;既有不少困难,也会生发出一定的求知欲。教学中,要借助于同学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阅读兴趣;再借助生动有趣的说明文字,来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揣摩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

  2,运用“巧妙裁剪”法,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3,学法。抓住两点:—是抓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段,从那里把握文章的层次;—是抓中心句、关键句,从那里把握文章局部的中心内容。

  课时:一课时

  操作:

  一、导入:

  学生交流,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感受:

  例: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俗语)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教师:1,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 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文章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板书课题《时间的脚印》)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1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时间的脚印教案4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文艺性事理说明文。它所追踪的时间脚印不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在岩石上,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弄懂文章内容,然后理清文章思路,体味课文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一、 导入新课。(3分钟)

  今天老师准备用43分种的时间,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本需要两个45分种才能学完的文章。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有)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咱们来个男女生竞赛怎么样?(好!)学习这篇课文,老师设计了许多问题,有抢答题,有必答题,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积极作答,等课结束时,咱们看看是男生得分多,还是女生得分多?(在黑板右边设立男女生积分榜)从现在开始计时,谁愿意帮老师记录这43分钟时间?(许多,指一名)你准备用什么记录这43分钟时间?(用表)这位同学想到了用表记录时间,说明表可以记录时间。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表以外,可以记录时间的还有什么?(学生发言)同学们知道岩石也可以记录时间吗?(知道或不知道)同学们想知道岩石又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吗?(想)今天咱们要用43分钟学的这篇课文《时间的脚印》就是专门给大家介绍这方面的知识的。

  二、 析题、介绍作者、确定学习目标(4分钟)

  1、《时间的脚印》,时间没有脚,说它有“脚印”,这是什么修辞方法?“脚印”又是什么意思?这是一道2分抢答题。(拟人)(痕迹、印迹、踪迹)

  2、一句话介绍作者:陶世龙,是*著名的科普作家。

  3、这篇课文知识点很多,不可能在这么短短的43分钟面面俱到,那么咱们应重点学什么呢?还是看看编者在“预习提示”中怎么给我们“提示”的吧。大家齐读“预习提示”第一段,然后抢答(5分):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看,应重点学本文的什么?在哪儿能体现出来?(学生抢答,教师板书并与学生共评分。)(内容: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结构:注意本文的说明层次;语言:怎样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

  4、“预习提示”第二段有6个词语,老师再给大家补充6个词语(刨刮、沙砾、掸去、地壳、沉淀、楔形文字)。男女生先商量,然后分别选一名代表必答其中一组中的6个词语。(本题6分)(男女生读,大家评分。)课下大家把这12个词语写在作业本上并且注音解释一下,好不好?

  三、 整体感知课文,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12分钟)

  ①抢答(2分):看是男生组还是女生组最先标出全文的段号并回答出共几段?(共31段)

  ②抢答(2分):看是男生还是女生组最先找出全文的独句段,共几段并分别回答出?(共9段:1、5、7、11、13、18、22、24、27)

  ③抢答(4分):具体分析某一独句段与上下文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对一段加1分,最多4分。不能重复回答。)(教师提示:承上?启下?承上启下?怎么承上怎么启下的?)

  ④必答(5分):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女生思考“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这个问题?男生思考“岩石除了记录时间外,还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的问题?大家可以下位讨论,商量。(教师帮助女生概括,因为这部分是文章的难点。)小组讨论、商量概括文章内容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女生:每一厘米厚的岩石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岩石的破坏和新生;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等。男生:看到了地壳的活动;说明了气候的变化;记录了古生物的状况;留下了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

  四、 在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说明层次。(13分钟)

  ①抢答(4分):刚才找出的9个独句段,哪些有助于我们理出女生和男生思考讨论的“岩石怎样记录时间的”部分和“岩石还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的部分?并说说这两部分的起止。(5段和22段;5----21;22----29。)

  ②抢答(2分):现在谁知道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简说理由(1—4/5----21/22—29/30--31)

  ③分出了全文的四大部分,并不是说我们就完全理清了文章的说明层次,我们只有理清了第二大部分和第三大部分的层次,我们才算是理清了全文的层次。下面的问题是必答题:男生负责理清第二部分的层次(15分)(教师巡回、帮助男生梳理,因为这部分的层次关系较为复杂。),女生负责理清第三部分的层次。(10分)要求:用段号表示出自己组那一部分的段与段的层次关系示意图,可以下位讨论,出来结果后,将层次关系示意图板书到黑板上(同组下面的同学可以随时到黑板上修改)。小组代表发言回答时,要讲解层次关系示意图的含义。然后师生评议。

  五、 分析体会文章语言:生动有趣。(8分钟)

  这篇课文篇幅尽管很长,可由于层次清楚,顺序合理,我们还是能尽快熟悉内容;课文尽管有点深奥,可我们学习起来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和难懂,相反感到生动有趣:这是为什么呢?抢答题(2分)谁又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加以具体说明分析?举一例加1分。(因为运用了拟人、比喻、举例子等方法)

  六、 小结(2分钟):

  ①总结本课时的内容;

  ②总结所用时间情况;

  ③总结男女小组得分情况

  七、 布置课下思考题(1分钟)

  (课上若有剩余时间,也可在课上组织学生讨论):第四自然段,有的人说放在这里好,有的人说放在这里不好,还有的说这段压根就多余,没必要写,有人认为不多余。你认为如何呢?

时间的脚印教案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

  2.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二)能力训练点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2.教引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并从中悟出一定道理。

  3.掀起广泛阅读科普读物的热潮。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本文的说明层次。

  (2)本文的语言特色。

  (3)本文写法特点。

  难点:本文说明的层次。

  解决办法:寓教于乐。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通过学生的读、说、写多项练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启发学生走向自然,去探寻记录时间留痕的自然现象,并从中发现规律。

  课堂教学中分学习小组研讨问题,看哪组思维活跃,知识积累充足答题准确率高。根据各小组的表现选出优胜组,给予表扬鼓励。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时间吗?你能谈一下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吗?的确,时间不是可看可触的物质,但它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连绵系统。它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那你们注意观察过自然界昭示我们时间流逝的现象吗?不错,树木的年轮、四季的轮回可你们知道时间是怎样在岩

  石上打下烙印的吗?

  (一)明确目标

  1.理解本文说明的科学常识。

  2.理解本文的说明层次。

  3.学习探究自然奥秘的规律性知识。

  (二)整体感知

  1.本文共31个自然段,连同写在前面的四句诗,我们请32个同学(或32人次)来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出生字词,勾画出不懂的科学术语或原理,勾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或语段。

  2.朗读后教师按学习小组评价朗读的水*,然后要求大家默读,默读的过程中仍思考朗读时思考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3.要求同学借助字词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然后解释词语。

  腐蚀(shí):

  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时间的脚印教案6

  导入新课

  说到化石时,本文提到了琥珀化石、长毛象化石。老师介绍一则小资料和琥珀、长毛象化石的来历,听后你与此文的说明的内容和方法比较一下,看有什么异同。

  小资料:琥珀化石只是化石中的一种。其实,化石有许多形态,有石质化石、煤化石,还有奇异的冰冻化石呢。

  琥珀化石的来历:远古时,一只小昆虫正在树枝上休息。它不知道危险正在向它逼近。树脂粘住了小昆虫,将它埋进树脂的坟墓中。经过沧桑变化,裹着小昆虫的树脂被埋入土中,又经过漫长的岁月,树脂变成化石,这就是琥珀化石。

  冰冻化石:在距今1万多年前,现在属于俄罗斯的广阔土地上,生活着许多长着长毛的猛犸。一天,一头猛犸在暴风雨中跌下山崖,被埋进了厚厚的冰雪之中,冰冻起来。当这头猛犸被科学家发掘出来时,它身上的毛发皮肤都还完好如初呢。

  (一)明确目标

  1.理清本文的说明方法,知其作用。

  2.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复习说明文的特点。

  在大家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重申强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一种文章体裁。它要求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作客观的、科学的解释,从而给人以知识。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2.初学说明文的同学,容易产生说明文与记叙文文体的混淆,同学们能从写作意图、文章主要内容和主要表达方式三方面来辨析一下吗?

  采用小组争答的形式,看哪位同学答的快而准:

  (1)从写作意图上看,说明文的目的在于说明事物,使人对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等得到较清晰的了解;记叙文则通过写景、状物、写人、记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总之,说明文要授人以知,而记叙文要以情感人。

  (2)从文章主要内容上看,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为主要内容,说明文则是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3)从文章的表达方法看,记叙文主要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同时辅之以抒情和议论。说明文则主要用介绍说明的方法,一般不用议论、抒情。说明文中的叙述,一般只用概述的方法,叙述是为说明服务的,因而不能运用艺术想像和夸张,叙述的重点必须与说明要点一致。说明文中也有描述的方法,但不同于记叙文中的描述。

时间的脚印教案7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 体会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 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屏幕显示)

  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六、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1.找出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短文。

时间的脚印教案8

  教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3.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识记字词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下面,我们大声齐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打开书63页。《时间伯伯》这首小诗既是文章的引子,又紧扣题目。我们一起来看正文。请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明确: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提纲如下:(屏幕显示)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2.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看我们的第二部分。

  第五段独句成段,引出下文。从结构上讲,这是一个过渡段。

  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

  读得好极了。

  本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这是总起段。

  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8至18自然段。看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其中的重要环节。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学生复述、点击,显示流程图)

  这是一幅沉积岩的图片,岩石像书页一样*卧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研究岩石的形成过程是为了说明什么?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

  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3.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学生总结,屏幕显示)

  小结: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教师朗读最后一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总结: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味说明语言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屏幕显示。插入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大屏幕显示)

  2.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请你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并用我喜欢句(段),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屏幕显示,适时点评)

  五、拓展迁移训练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

  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

  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显示)

  六、结束语

  大家说出的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七、作业

  1.找出本文的过渡段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根据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写一篇短文。

时间的脚印教案9

  目标:

  1、知识目标:弄清说明的层次、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2、能力目标:速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写法特点

  难点:①文章较长;②层次关系难以把握

  教学设想:

  1,所说明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会觉得陌生。尽管时间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尽管如课文听说时间在自然界留有许许多多“脚印”,但若要到千占的岩石中去寻找时间的踪迹,也还不是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所随便可以获得的。因此,阅读本篇课文既有生疏感,也有神秘感;既有不少困难,也会生发出一定的求知欲。教学中,要借助于同学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阅读兴趣;再借助生动有趣的说明文字,来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揣摩说明的顺序、方法和语言。

  2,运用“巧妙裁剪”法,长文短教,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3,学法。抓住两点:—是抓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过渡段,从那里把握文章的层次;—是抓中心句、关键句,从那里把握文章局部的中心内容。

  课时:一课时

  操作:

  一、导入:

  学生交流,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感受:

  例: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俗语)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教师:1,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 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文章科普小品,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1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下面我们来速读,一起解决三个问题:

  1、跳读:贴标题。

  我这里有4个小标题,“时间漫谈”、“石头的毁灭与新生”、“石头上的故事”、“读懂记录,造福人类”。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

  如:1-3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时间漫谈”。大家照着将其它的标题贴上去。

  2、寻读,说过渡。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怎么说?这样说:“……”是过渡段,它表明“……”。如: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是过渡段,它表明下面将要介绍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3、扫读,讲故事。

  这篇文章为我们分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请你扫读课文三、四部分,讲述一个岩石中的故事。如:如果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

  三、组织说读活动(25分钟)

  1、介绍方法:本文作者运用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方法,将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下面请同学们分组探寻你认为值得借鉴的写法,并用“好在……因为……”的句式说话,向全班同学汇报你的发现。

  2、教师示例:如:好在“课文开头由人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因为“这样由人们熟知的事物导入对未知事物的说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且层次清晰”。

  3、学生活动:(分小组活动)

  4、集体交流:(学生述说,老师即兴点评)

  三、学生积累(5分钟)

  1、摘抄雅词:二字雅词、四字雅词

  2、摘抄美句: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

  3、抄背文前小诗:

  附:板书设计: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跳读:贴标题

  寻读,说过渡

  扫读,讲故事

  说读 学写法

时间的脚印教案10

  一、情境引领

  同学们,很高兴认识大家。下面由我和大家度过愉快的40分钟。提到时间, 从古至今,关于它的话题很多。孔子面对滔滔东流的河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齐白石要求自己做到“不教一日闲过”;莎士比亚告诫人们“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毫无疑问,这些见解都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而从客观上探索“时间”的话题并不多见,至于“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这样的话题,更是闻所未闻。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时间的脚印》,请陶世龙先生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陶世龙。(点击下一页)

  二、走近作者

  陶世龙,被*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1929年生于四川省安岳县。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三、出示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说明层次;

  2、欣赏品味: 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3、能力目标: 培养阅读表达的能力。

  四、课前热身

  教师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粗糙(cāo) 龟裂(jūn) 楔形(xiē)

  我让班长同学读一读这些字词。他读得很好,下面我们一齐读两遍。

  五、要点探究

  下面我们来读课文。这篇文章很长,共有30个自然段,我们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声的读,而应带着问题,快速的默读。

  下面我们来速读,用5分钟的时间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要求: 速读课文,独立自主完成问题。

  1、 同学们给正文部分的自然段标上序号。(不含小诗)明确:共30个自然段。

  2、 贴标题,了解课文的说明层次。

  我这里有四个小标题,“岩石是时间的脚印”、 “岩石的毁灭与新生”、“岩石是无字的史书”、“岩石领我们找宝藏”。 它们分别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这些段落的开头,作为小标题。

  如:(1——4自然段)讲了生活中的时间与大自然中的时间,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边贴上小标题“石头是时间的脚印”。大家照着将其它的标题贴上去。

  一、岩石是时间的脚印 (1——4自然段)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引出话 题: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重要的一种记时方式。

  二、 岩石的毁灭与新生(5——20自然段)岩石记录时间之一:毁灭与新生。

  三、 岩石是无字的史书(21——28自然段)岩石记录时间之二:无字的史书。

  四、 岩石领我们找宝藏(29——30自然段) 我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3、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通过贴标题,我们了解课文的说明层次。对岩石有了新的认识,了解这些内容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我们全班推荐一个朗读水*比较高的同学读一下最后一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找出答案。

  明确:增加知识、寻找宝藏,造福人类(屏幕显示)

  (迁移内容看时间而定是否讲解)

  迁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读懂岩石之书的意义已远不是这样单纯的用意了,那是什么?

  1)、读懂岩石之书,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在外太空寻找可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

  2)、读懂岩石之书,我们也可以了解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灾难,为将来地球将要遇到的灾难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3)、了解各种生命的进化和灭绝的过程,是人和大自然中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等等。

  六、亮点探究

  精读课文,用8分钟的时间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四个问题。

  1、分析这篇文章标题的特点。新颖别致的标题

  时间有脚印,可见这个标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根据预习,我们知道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指——时间的记录,将石头对时间的记录说成是时间的脚印,可见标题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好!

  2、谈谈《时间伯伯》的作用。 别具一格的题记

  课文主要介绍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土其的小诗《时间伯伯》?

  选择高土其的《时间伯伯》一诗作题记,既可以引导读者进入文章介绍的知识,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既照应了题目,又开启了下文,还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无论人类有史以来,还是史前无人之时。

  3、找出课文生动有趣的句子。 生动有趣的语言

  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

  “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

  1)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同时把“岩石”的被动和无奈表现得令人同情。

  2)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三个并列短句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

  挡的威力。排比、拟人手法加上极富特点的动词的巧妙运用,把‘“狂风’”“洪水”“冰河”来的情状表现得惟妙惟肖。

  3)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说“笨重的石块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也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生动有趣。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点击,显示)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4)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形成的过程。

  这些句子,新颖、贴切、生动、形象。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岩石记录时间、保存历史痕迹的功能。文中类似的句子随处可见,值得细细品味。

  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有趣。请同学们就此思考、讨论,结合语句进行分析。学生所举例句不作限制,只要分析得有理有据即可。

  (1)准确性、严密性。

  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这里如果去掉“据计算”、“大约”,就大武断,而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科学方法再精确也毕竟是推测而不能确知,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语言准确、严密。

  (2)生动有趣。

  ①拟人化写法的大量运用。

  如“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狂风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

  ②比喻形象贴切。

  如“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③有些词语引人兴致。

  如“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俨然智者打开了有趣故事的大门。“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更让人感到亲切,“海枯石烂”常被人用来表达深厚的情谊永远不会改变,此处则让人浮想联翩,更急切想读下文。说明的内容告一段落,在进行整体总结之前写道:“瞧!”仿佛拉了一段家常,在结束前提醒读者,本文前面说明了什么,后面还有什么需要说明。

  4、找出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过渡自然的段落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教师明确:

  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作者把时间的概念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申到自然界中,总启下文,引出文章要说明的对象:岩石是怎样被自然界中的各种因素改变着,由此记载下时间的。)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开启下文,说明岩石“毁灭”的过程。)

  3)、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这个独句段总括了上文,总结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的历程。

  4)、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承上启下,承上,收住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话;启下,解读下文有关岩石上的历史痕迹。)

  5)、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概括评价上一段的叙述内容。)

  6)、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承上,化石的作用;启下,进一步说明化石是怎样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的发展过程的。)

  当然,这些对文章内容有引领、概括作用的语句,也多见于一些段落的开头,如:第25自然段的开头“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 第28自然段的开头“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抓住这些语句,就能把握这些语句所在段落的内容。

  七、疑点探究

  跳读课文,小组讨论完成问题。介绍“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了主旨?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订正: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这是一个有争论价值的议题,说偏离主旨或没有偏离主旨,都可以找出一些理由。从作者的思路看,这一段是插叙,由前面谈到岩石能记录时间,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然后下一段,再从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这样分析,就不能说这一段偏离了主旨。从相反的思路看,因为上文谈到人们已经想出了许多办法记录时间,发明了钟表、日历等,关于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叙述也可以放在这里说,不必在后面提及。另外,如果不要这一段,直接接下一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在行文上也很自然紧凑。这样看来,这一段插叙多少有些游离主题。对这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具有等价性。学生的回答,也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八、拓展迁移

  1、 大自然中还保存了哪些有关时间的记录?

  动植物的化石、鹿茸、树木的年轮、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

  2、 我们能否有意让时间留下的脚印,使生活更有意义?

  给家庭成员过生日;制作成长记录册??

  九、归纳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岩石原来也能记下时间,其实岂止岩石?大自然中的一事一物,都是一部蕴含深刻内容的史书。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十、布置作业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2、在课后阅读、搜集、了解一些有关岩石、地球的知识。


《时间的脚印》教案10篇(扩展4)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10篇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积累读读写写的词语(abb和四字词)。(光秃秃、冷清清、孤零零、湿漉漉、直勾勾、热乎乎;目不转睛、大摇大摆、莫名其妙、漫不经心、无影无踪、兴高采烈)

  2、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用“抓住主要事件”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体会老狐狸爱子心切、聪明、勇敢、知恩图报以及它们一家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

  4、理解“金色的脚印”的含义,懂得大自然是人和动物共同的家园,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重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老狐狸爱子心切、聪明、勇敢、知恩图报以及它们一家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

  难点:理解“金色的脚印”的含义,懂得大自然是人和动物共同的家园,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这节课我们用学习这类课文的方法学习这一单元的最后一篇关于动物的故事。

  2、齐读课题:金色的脚印。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预设:为什么说“金色的脚印”?)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翻开书127页,小声读读课文的导读,运用导读的提示学习课文。

  2、谁来概括一下导读要求(课件示要求)。

  3、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带着你们的疑问和导读提示快速阅读课文。)——师相机板书

  4、课文里有一些特别的词语值得我们积累,请同学们把它读一读。(abb和四字词)

  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①谁能抓住课文的主要事件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说说课文的主要事件)

  生说师板书:冒险喂奶、做窝、建立感情、救正太郎、一家团聚。

  ②指名概括

  ③课件小结概括

  三、体会情感

  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居然冒险给小狐狸喂奶,在正太郎家做窝,从这两件事老狐狸给你什么印象?(四人小组从文中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

  2、引导体会老狐狸的聪明、大胆、善良、知恩图报和对小狐狸深切的爱

  ①调虎离山之计。②咬木桩。③惦记小狐狸而消瘦。④回头看看。⑤23段奔过来、兴高采烈团聚

  3、聪明的老狐狸不顾危险想尽办法救小狐狸这种深深的亲情打动了我们,也打动了正太郎;你看出来了吗?

  ①18段。投送食物

  ②正是由于正太郎的善良、爱心让狐狸一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是吗?

  ③小练笔:想象正太郎被老狐狸救醒后他会怎么做:要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表达人物的性格、情感。

  ④小组交流,指名展示小练笔。

  四、升华主题

  1、读完全文,你现在明白了“金色的脚印”指的是什么吗?(小组里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①老狐狸对小狐狸深深的亲情。

  ②正太郎与狐狸一家珍贵的友谊。

  ③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④······

  2、小结、

  这金色脚印是老狐狸对小狐狸深切的爱,是正太郎对狐狸一家的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是大爱。(板爱心)(课件示)

  五、拓展阅读

  老师介绍你们看一篇文章,161页选读课文4《鹿与狼的故事》

  六、作业:

  (结合单元口语交际):跟同桌说一说你知道的动物的故事,让同学从你的描述中体会到动物的情感。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收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以及你的生活经验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学生简单谈对狐狸的印象。)

  那么,通过昨天对24课的预习,狐狸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请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说一说。

  2、是什么让同学们对狐狸的印象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金色的脚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声自读课文及阅读提示,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了解故事大意,并勾画出重要提示。

  2。认读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

  3、汇报初读情况。

  (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出示要求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①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②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根据自学要求独立思考,勾画圈点作批注;思考完毕可与小组同学交流。

  2、集体讨论交流:

  (1)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老狐狸俩设“调虎离山”之计营救小狐狸;老狐狸深入“虎穴”做窝喂养、营救小狐狸。)

  老狐狸营救小狐狸的过程中,哪些情景最让你感动?(通过交流,朗读,体会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爱的伟大。)

  (2)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探讨。

  “金色的脚印”表面意思是阳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脚印。

  深层次看,“金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有意义或值得纪念的东西,

  在这里指狐狸一家得到人们的关心而团聚,又开始了它们美好的生活;这脚印,不仅包含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也包含着人类对其他生命的.珍重与爱护。

  3、教师小结: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当人类施惠与它们时,它们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们的爱护和尊重。当动物对人类流路感情时,一点也不亚于人类对人类流露的感情,而这份感情更让人感动和珍惜。

  四、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文章以生动细腻,充满感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文中小男孩正太郎家里的佣人从山上捉来了一只小狐狸,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曾先后给小狐狸喂奶、在地板下面做窝,咬木桩,老狐狸的表现深深感动了正太郎,于是为狐狸一家投放食物。后来小狐狸被送给了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文章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同时也展示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丽的道理。

  学情分析:

  我班81个学生,男生较多,班风活跃,两级分化严重。一部分学生上课发言不够积极,喜欢在下面讨论答案,即使对了也不喜欢举手,发言小声,缺乏自信。而另一部分则积极大胆,有的甚至张口就说想法,课堂纪律观不强。

  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过程方法:以读为本,用多种形式的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体会生命之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2、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现在屏幕上出现的这种动物,因为不是我们这地方的特产,可能同学们没亲眼见过,但是我相信你们都知道它的名字叫——狐狸。(出示狐狸的图片和狐狸的有关资料。狐狸:一种哺乳动物,形状有点像狼,但形体比狼要小一些。狐狸嘴尖面长,脸呈三角形,耳朵也是三角形的,尾巴蓬松且长,毛色一般为赤黄色。这种动物生性狡猾多疑,常昼伏夜出,以鼠类、鸟类或家禽为食。)人们对它的印象都不是太好,一说到它我们都会想起一些不好的词语,如狐狸尾巴、狐狸精、狐假虎威等。(让学生来说《狐假虎威》的故事。)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狐狸有关的课文,学习完后你应该对狐狸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出示课题,全班齐读《金色的脚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看着这幅图,猜猜看他们是谁?(正太郎和狐狸一家)

  2.这幅场景能用我们学过的什么词语来形容?(和谐)

  3.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能够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全班交流

  5.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就是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教师出示屏幕)

  三、细读课文,自主探究

  (一)请再次自由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划出答案,做好批注:

  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

  2、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三)德育渗透点

  1、透过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进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

  2、透过“我”的做法,体会到“我”的善良,从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文中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及“我”的善良,受到人性美的陶冶。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启发谈话、点拨法。

  (二)学生学法

  自读感悟、讨论、交流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我”做了哪些事。

  (二)难点、疑点

  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三)解决办法

  抓住文中相关的内容,反复读,并注意前后的联系,体会狐狸和“我”之间由逃避到亲昵再到救助的发展变化过程。结合自身饲养小动物的经历,探究出这种变化的原因。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自读探究;交流中相机点拨,适时评价;展示媒体,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

  1、搜集、交流关于狐狸的故事。

  2、通过初读课文,感受文中狐狸的特点。

  3、深入探究,懂得动物之间也是有亲情的,“我”的善良与怜爱不仅感动了狐狸,更值得我们学习,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

  4、课外读关于环保题材的文章。

  五、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交流对狐狸的印象,也可讲狐狸的故事。)

  看来狐狸在大家心中不是好东西,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的文章,学了以后,也许你会给狐狸*了。

  板书:11*金色的脚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感受故事大意。

  2、汇报初读情况。

  (1)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说说对狐狸的初步印象,对“我”的认识。

  (3)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读懂的内容可能有:老狐狸救了“我”;小狐狸在“我”的帮助下获得了自由。……)

  (可能提的问题:①“我”为什么要帮助救狐狸?②课文结尾及题目有什么含义?)

  (三)深入探究

  1、围绕问题,再读感悟。

  2、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看法。

  3、汇报探究结果。

  针对“我”为什么要帮助救小狐狸这一问题,应探究出如下内容:

  (1)开始,“我”见两只老狐狸救小狐狸没成功,觉得小狐狸可怜,出于同情,“我”想为小狐狸解开铁链。

  (2)当“我”发现两只老狐狸在自己家里做了窝并开始咬那根拴铁链的木桩时,“我”打消了放小狐狸的念头。

  引导:“我”此刻会怎么想?

  (“我”会被老狐狸那种不救出孩子不罢休的执著精神所感动,更会暗暗佩服老狐狸的聪明——咬不断铁链就咬木桩。于是决定不放小狐狸,到底看看老狐狸有多大本事。)

  (3)“我”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让老狐狸施展自己的本事,又决定给老狐狸投送食物。渐渐地,老狐狸体会到“我”的善良,和“我”熟了,常有一些亲昵的举动。我越发感受到狐狸是有情有义的动物。

  (4)当“我”为寻回小狐狸而失足受伤时,是老狐狸给了“我”温暖,使“我”得以苏醒,“我”更加感动,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我”最终把小狐狸要了回来,让他们一家团聚。

  关于课文结尾及题目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

  (1)这篇课文中描写的狐狸,不像人们印象中的那样狡猾,他们不仅有骨肉亲情,而且知恩图报;不仅有头脑,而且有毅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2)课文结尾及题目的命名,意在呼唤亲情、友情,要互助互爱,把狐狸身上的这种闪光的东西继承并发扬。

  (四)总结扩展

  1、朗读全文并交流收获。

  2、阅读其他关于狐狸的故事。

  (五)布置作业

  以《相亲相爱的狐狸一家》为题,续写这个故事。

  附:板书设计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说明】

  《金色的脚印》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文章以生动细腻,充满感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也展示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的道理。学生很喜爱这类的文章,而且学习过不少类似的课文如《灰雀》、《小狮子爱尔莎》等,也有过观察和饲养小动物的经历,在这一点上,课文和学生的生活贴近。但是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人应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的深刻道理恰恰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在教学设计时我充分考虑了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学生的已知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读书感受出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并捕捉学生情感思想上的变化,使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教学设计思路和特点】

  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在阅读实践中,坚持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人应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交流:

  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交流对狐狸的印象。)

  2、导入:

  看来狐狸在大家心中不是好东西,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的文章,学了以后,也许你会给狐狸*了。

  板书:

  金色的脚印

  (生:齐读课题。)

  当“金色的脚印”这五个字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的脑海里闪现出一些什么问题?

  二、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过渡:

  同学们真会提问题,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我们本课要解决的问题,相信大家一定能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自己读书解决这些问题,比比看,谁的问题解决得好。

  2、生自由读书,勾画。

  3、生自由汇报、交流。

  4、小结读懂课文的两个步骤。先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再联系全篇文章读,看看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三、精读体会,自主汇报

  1、过渡:

  看到同学们刚才读书时认真的神情,聆听了你们的汇报,我知道你们被这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感动了,心灵受到了震撼。你们还想再读读课文吗?好让我们用心用情再读课文,细细体味那些使你感动的地方,想想为什么感动?

  2、出示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小组交流自读自研。

  3、自主汇报:

  先读一读自己感动的地方,再说说为什么。这样读结合课文的语句来学习。

  ⑴ 老狐狸为搭救小狐狸不顾一切所作的一切事(喂奶、做窝、咬木桩)体会狐狸的聪明和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

  ⑵ 正太郎为老狐狸一家做的事情(如投食物,要回小狐狸)体会正太郎对狐狸的爱护和帮助。

  ⑶ 正太郎失足掉下悬崖,老狐狸救正太郎。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依恋的和谐关系。

  4、小结,感情升华:

  学完课文后,你现在觉得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

  (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当人类施惠与它们时,它们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们的爱护和尊重。)

  5、启发理解课题“金色的脚印”的含义。

  四、总结、课外延伸

  1、总结:

  三只狐狸,一个男孩,动物之间的爱,人与动物之间的爱构成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人与自然就是应该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给它们也给我们自己一个良好的、自由的生活空间!

  2、请同学们回家后,找找有哪些故事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又有哪些故事是人类破坏自然的,结果怎样。

  3、以《小狐狸回家后》为题,续写这个故事。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领悟乌塔只身环游欧洲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解题

  1、激趣导入:……

  2、解题存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3、导读预习要求。

  【教后记】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兴趣是行动最好的指标。学生对课题的质疑能力强!

  二、自读课文

  1、过渡,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读不懂的句子。

  2、学生自读。

  3、汇报交流

  a)交流初读印象,理清故事经过,汇报自己知道了什么?

  b)梳理结构:课文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讲什么?(有没有那句话可以概括这些部分的意思?)——学会用中心句概括段意。

  c)质疑问难:教师引导板书重难点问题。

  d)将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教后记】真有爱心!我为这些家伙而骄傲!

  三、探究交流(由学生质疑时的疑点整理出来。)

  1刚才大家已经就这篇课文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深读体会

  2自读课文(圈画批注),围绕目标进行感悟、探究。提倡和别人合作学习:交流个人收获,探讨疑点,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针对黑板上的重难点问题,现在你已解决了什么?又有什么新的体会?或者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理解重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语言文字、进行思维训练。(找——体会——读,不求面面俱到)

  【教后记】参与学生学习的感觉真好!

  四、总结拓展

  1、通读全文。

  2、总结主要内容、段落结构、中心思想或精彩片段等。

  3、把自己学文后的收获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教后记】情感真是奇妙的东西,孩子们都为小狐狸的幸运而欣喜呢!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7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三)德育渗透点

  1、透过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进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

  2、透过“我”的做法,体会到“我”的善良,从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文中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及“我”的善良,受到人性美的陶冶。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启发谈话、点拨法。

  (二)学生学法

  自读感悟、讨论、交流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我”做了哪些事。

  (二)难点、疑点

  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三)解决办法

  抓住文中相关的内容,反复读,并注意前后的联系,体会狐狸和“我”之间由逃避到亲昵再到救助的发展变化过程。结合自身饲养小动物的经历,探究出这种变化的原因。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自读探究;交流中相机点拨,适时评价;展示媒体,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

  1、搜集、交流关于狐狸的故事。

  2、通过初读课文,感受文中狐狸的特点。

  3、深入探究,懂得动物之间也是有亲情的,“我”的善良与怜爱不仅感动了狐狸,更值得我们学习,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

  4、课外读关于环保题材的文章。

  五、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交流对狐狸的印象,也可讲狐狸的故事。)

  看来狐狸在大家心中不是好东西,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的文章,学了以后,也许你会给狐狸*了。

  板书:11*金色的脚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感受故事大意。

  2、汇报初读情况。

  (1)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说说对狐狸的初步印象,对“我”的认识。

  (3)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读懂的内容可能有:老狐狸救了“我”;小狐狸在“我”的帮助下获得了自由。……)

  (可能提的问题:①“我”为什么要帮助救狐狸?②课文结尾及题目有什么含义?)

  (三)深入探究

  1、围绕问题,再读感悟。

  2、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看法。

  3、汇报探究结果。

  针对“我”为什么要帮助救小狐狸这一问题,应探究出如下内容:

  (1)开始,“我”见两只老狐狸救小狐狸没成功,觉得小狐狸可怜,出于同情,“我”想为小狐狸解开铁链。

  (2)当“我”发现两只老狐狸在自己家里做了窝并开始咬那根拴铁链的木桩时,“我”打消了放小狐狸的念头。

  引导:“我”此刻会怎么想?

  (“我”会被老狐狸那种不救出孩子不罢休的执著精神所感动,更会暗暗佩服老狐狸的聪明——咬不断铁链就咬木桩。于是决定不放小狐狸,到底看看老狐狸有多大本事。)

  (3)“我”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让老狐狸施展自己的本事,又决定给老狐狸投送食物。渐渐地,老狐狸体会到“我”的善良,和“我”熟了,常有一些亲昵的举动。我越发感受到狐狸是有情有义的动物。

  (4)当“我”为寻回小狐狸而失足受伤时,是老狐狸给了“我”温暖,使“我”得以苏醒,“我”更加感动,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我”最终把小狐狸要了回来,让他们一家团聚。

  关于课文结尾及题目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

  (1)这篇课文中描写的狐狸,不像人们印象中的那样狡猾,他们不仅有骨肉亲情,而且知恩图报;不仅有头脑,而且有毅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2)课文结尾及题目的命名,意在呼唤亲情、友情,要互助互爱,把狐狸身上的这种闪光的东西继承并发扬。

  (四)总结扩展

  1、朗读全文并交流收获。

  2、阅读其他关于狐狸的故事。

  (五)布置作业

  以《相亲相爱的狐狸一家》为题,续写这个故事。

  附:板书设计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8

  教学理念

  《金色的脚印》(人教版第10册)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蒙古自治区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

  师:(出示狐狸教学挂图)同学们,你们看图画上是什么动物?你们喜欢吗?

  生:(异口同声地)狐狸。(摇头表示)不喜欢。

  师:(装作满脸疑惑地)为什么?

  生:狐狸太狡猾了,我恨它还来不及呢!

  生:大家都知道“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故事吧,就是讲狐狸很狡猾,依仗老虎来欺压别的动物。

  生:狐狸还经常叼走农家养的鸡,太可恶了。

  师:(点头默认)是啊,狐狸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是不太好。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金色的脚印》一课,请大家猜一猜课文可能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有什么话要说呢?

  (学生聚精会神地读课文,看得出被课文里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生:我知道了,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救一只被正太郎家的佣人捉回去的小狐狸。

  生:两只老狐狸为救出小狐狸,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这种生死与共的亲情,挺让人感动的。

  生:小狐狸被送给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蛮有人情味的。

  生:(举手补充)正太郎不仅给藏在地板下的两只老狐狸投送食物,还从邻居家要回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并回到树林中。

  师:(示意鼓掌)你们爱动脑筋,老师真是太高兴了。下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先在课文中做上记号,然后再提出来。

  生:两只老狐狸为了怕自己的孩子挨饿致死,就叼来鸡给小狐狸吃,以保全自己孩子的性命,它们这样做是不是太残忍了。

  生:课文中描写了老狐狸为救小狐狸的危险经历,难道它们就不担心被秋田狗咬死或被正太郎捉住吗?

  生:狐狸生性多疑,正太郎为什么能和狐狸建立亲密关系,并得到狐狸的救助?

  生:他为什么放了小狐狸?要是真心爱护它,不放不行吗?

  生:课文为什么要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

  生:……

  师:(投去赞赏的目光)大家真是善于动脑,提出了这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学生在小组里兴致勃勃地讨论上面的问题,教师参与讨论。)

  生:(站起来,挠头)老师,我们小组同学在讨论问题时,遇到了难题:课文为什么要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

  师:看来,这位同学说出了大家讨论时遇到的同样的难题,是不是这样的?

  生:(异口同声地)是。

  师:(提醒学生)请大家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生:(一部分学生难为情地)老师,我们还是难以理解呀。

  师:(抓住时机引导)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大家可曾学过以“金色的XX”为题目的课文?“金色”是什么意思?该题目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生:(恍然大悟地)“金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的、有意义的或值得纪念的东西。

  生:(深情地)小狐狸一家虽然是动物,但它们也像人一样,它们的生命同样珍贵,那回归山林的脚印正是珍惜生命的象征,这脚印中,饱含着人类对其他生命的珍重与爱护,体现着人类美好的思想感情,所以它是金色的。

  生:小狐狸一家能得到人们的关心而和家团聚,回到树林自己的家中去,这是最美好、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因而用“金色的脚印”来赞美这件事。

  生:(高兴地)“金色的脚印”表面意思是阳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脚印,细想一下,它却有更深刻的含义:在这“金色的脚印”中,体现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

  生:(主动地站起来)我对狐狸有了新的认识:狐狸生性狡猾多疑是为了生存,只要人类友好地对待它们,它们也会对人类友善的。

  生:老师,假若你是正太郎的爸爸,当你发现你的儿子正太郎偷偷为藏在地板下的老狐狸投放食物,你是怎样看待他这种举动的?会不会狠狠教训他一顿呢?

  师:不会的。大家想一想,狐狸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善待生命。狐狸为救自己的孩子藏在地板下,这种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多么令人感动。

  生:假若我遇到像正太郎这样的事,我会像正太郎那样好好照顾狐狸一家,然后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园。

  生:老狐狸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它们该多着急呀!我会马上带着小狐狸把它放回树林中,让它们一家团聚。

  师:(赞赏地)同学们说得真好!

  生:(有感情地朗读)“迎着耀眼的阳光,狐狸们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密林深处。”

  师:(意味深长地)“金色的脚印”是对全文的概括,也是对美好、祟高情感的赞美。请同学们用你们的爱心去关爱动物,创造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而留下“金色的脚印”……

  教学反思

  1.要把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关键在于设计好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案例中以“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如此以一问题统领全文,不仅产生了领悟作者意图的解读效果,而且赢得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2.“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地讲。”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有深度、有争议的问题,一时搞不明白。这是我就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在辩论中明晰,互相启迪,共同提高。我深深地感到:学生自主快乐学习,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最大的成功。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9

  《金色的脚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 小男孩正太郎的佣人从山里捉回一只小狐狸,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里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并和十分同情小狐狸,偷偷给老狐狸喂食的正太郎建立了亲密信任的关系。后来小狐狸被送给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后,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并回到树林中。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了本文的词语、主要内容以及故事情节。今天我们继续走入《金色的脚印》,深入探究、体会文章情感。

  二、自主阅读

  1、用心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给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批下你的体会,小组交流学习。

  2、文章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

  3、带着你的体会,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感悟展示

  (一)、各组学生代表交流小组的学习情况教师顺势引导交流体会、朗读

  1、“它用牙齿拼命地咬,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这样做是徒劳的,就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

  “拼命地咬” “卧”“喂奶”,一连串动词表明了母狐狸对小狐狸的爱,在它发现咬不断铁链时,竟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去“卧下喂奶”,伟大的母爱全然包含在这些简单的动作中。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如果让你来朗读,你想读出什么样的韵味、情感?)(引导学生读出母狐狸救孩子的急切心理,母狐狸对小狐狸真挚的爱)

  2、“他费力地睁开眼睛,朦胧中看见一只大狐狸正在不停地舔着他的脸颊。另一只狐狸蹲在他的胸脯上,温暖着他的身体。”

  (教师引导学生1;延伸感悟:看见此情此景,正太郎在想什么呢?)

  (引导学生2:是啊,被大家公认的*诈、狡猾的狐狸尚能救人,如果我们也都能像它们一样,想想我们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3、“它脖子挺得直直的,为他们放哨。过了一会儿,狐狸爸爸发出了警惕的叫声。狐狸妈妈只好从孩子身旁走开。两只老狐狸又回头看了看,就消失在黑暗的树林里。”

  (“脖子挺得直直的”“ 警惕的叫声”写出了狐狸爸爸放哨的专注。“只好”写出了老狐狸对小狐狸得恋恋不舍。整句话体现了老狐狸对小狐狸的爱。)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老狐狸对小狐狸爱的情感。)

  4、文章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

  (教师引导学生“金色”告诉我们什么?)(让学生由此体会到珍贵。)

  (教师再次引导:文中什么东西像金子一样珍贵?)(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狐狸之间浓浓的亲情。)

  5、完善板书

  通过刚才的交流感悟,随着作者的笔端走入作者的文章,深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同学们是否能将板书继续完善,体现本文的中心所在吗?(学生上讲*善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体会整篇文章的情感。)

  四、拓展探究

  从同学们的交流体会,板书完善可以看出同学们已真正体会到了人类对动物得关爱,动物之间得疼爱,你能将这份博大的爱融入你的笔端,为动物们写几段广告标语来提醒人们关爱动物吗?

  五、训练提升

  同学们得广告语无形中给人们又敲响另了一次警钟。那么文中老狐狸对小狐狸深深的爱,让你又想到了什么?(引出动物间表达伟大母爱得故事。)

  请同学们搜集类似的故事,并把它写成一篇文章。

  六、板书设计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6个生字;提升默读能力;明白故事的叙述顺序,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默读的要求,在自主默读中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合作讨论,进而理解故事所包涵的意义和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透过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进而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

  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善良的本性,培养学生同情弱者的品质,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的"每天一句话"是一个思维的观点,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每天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老师希望同学们这节课就能行动起来,多思考,多提出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课件出示狐狸图片及简介)。

  师介绍:我们以前学过关于狐狸的那些文章呢

  (生:《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

  这两个故事中,狐狸都是狡猾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看看狐狸还是不是那样狡猾。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首先我们来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在这里老师以"三自"为主线,设计了"自主阅读","自主测试","自主评价",希望能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

  我们大家来看"自主阅读"。我们在读写例话中曾经学过:"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但是还要讲阅读的效果,今天我们按默读的"四不"要求来默读课文,并做好测试和评价,当你读完课文时请迅速合上课本,看大屏幕,你将看到的就是你默读速度的评价。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同学们,我们在第二单元的读写例话中又懂得了: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要做到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就要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

  四,感受(课件)

  用人类的情感去感受狐狸一家的亲情

  思考:

  老狐狸为营救小狐狸做了那些努力,那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学生汇报)

  是啊,这种照顾,这种陪伴难道和我们人类不是一样吗?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着感人至深的亲情,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是有感情的,而这份感情更让人感动和珍惜。


《时间的脚印》教案10篇(扩展5)

——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10篇

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1

  今天学习《金色的脚印》,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不难,学生学起来不很费劲。本文最值得玩味、学习的地方是作者起“金色的脚印”这个题目的用意。在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学生发言的精彩,有几点令我颇为意外。文章学到最后的时候,我与学生发生了下面的对话。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就是讲了小狐狸一家和正太郎之间发生的故事。为什么作者不起“狐狸的故事”、“正太郎与小狐狸的`友情”这样题目?偏偏要起“金色的脚印”这个题目呢?

  生:“狐狸的故事”起的比较直白,让人感觉没意思。而“金色的脚印”这个题目就比较吸引读者的目光。

  师:是啊,那么“金色的脚印”这个题目好在哪里呢?

  生:原来我们学过“金色的鱼钩”,和那个题目用法一个样。

  师:还记得“金色的鱼钩”那个题目好在哪里呢?

  生:好在可以体现对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品质的赞美。

  师:你的记忆力不错!那能说说这篇课文的题目好在哪里吗?

  生:金色并不是指颜色是金色的,而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狐狸一家的亲情和他们对人类的友善之情。

  师:说得对!还有补充吗?

  生:老师,我认为一般来说金子是十分宝贵的,而作者把脚印说成“金色”,就说明他们之间的感情十分宝贵,表现了对人与动物这种感情的赞美之情。

  师:说的太精彩了!

  生:老师,我觉得小狐狸一家在雪地踩出的脚印就代表着人与动物之间的桥梁。你想想,这串脚印的一头是大森林,是它们的家,象征着动物;这串脚印的另一头是送它们回家的正太郎,象征着人类。这串脚印就像纽带一样,把人与动物连了起来,成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桥梁。

  师:你说的很深刻啊!狐狸一家虽是动物,但它们也和人一样,它们的生命同样宝贵,那回归山林的脚印正好架起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心灵桥梁。这串脚印既饱含着人们对动物生命的珍重与爱护,体现着人类美好的思想感情,还体现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因此,金色的脚印”既是对全文的概括,也是对美好、崇高情感的赞美。

  在教学这个片段的时候,我对学生的回答有两点,感到非常意外:

  一是学生能联系旧知学习新知。学生们回忆了《金色的鱼钩》一课,调动了以往学习经验,恰当地进行了语文知识的迁移,使旧知与新知之间打开了关联的通道,学习的难度立刻就减半了。我以前教学的时候,和很多老师都有共同的感受,就是感觉教得太死、学生学得太死,一节课的学习仅仅就是这一节课的内容,洋洋洒洒的四十分钟就在这篇课文的这一亩三分地上转悠。这种封闭式的教学决定了学习视野的短浅、学习空间的局限,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就局限在当下的这个教学内容、当下的这篇课文上,即使教师教学设计多么用心,教学效果也只能是死水微澜、活力减半。究其原因,我想还是因为老师们的关注点在教材上,而没有在学生身上。而教师如果真正把关注点从文本转向学生,唤醒学生的认知记忆,当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所触动,在相似知识结构、知识模板能够再认的时候,给予充分的引导和迁移,就会很容易的找到对接学习经验桥梁,学习的难度必然就降低了。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要对教材非常熟悉,对学科知识的体系有着清醒认识,教学某一部分能够举一反三、上挂下联地开展,形成“教一个——究一串”的教学格局,教学效率自然可以提高很多。

  二是学生能积极动脑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关于题目的好处,学生们都能积极地从“金色”、“脚印”这两个信息点展开思考,首先认识到“金色”象征着宝贵、代表这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取向,然后从“脚印”形象的角度体会出其纽带、桥梁的作用,将文章的人文内涵领会到了极致。应该说,我班学生提到的对于“脚印是人与动物桥梁”的观点,是《教师教学用书》中没有解读到的。这就说明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思维和看法,教师不能拿着现成的答案去往学生身上套。真实的课堂一定是动态生成的,一定是基于学生的,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学生肯定会给我们带来出乎意料的、不一样的精彩。

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2

  这一课最独到的地方是教师自己被文中的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感动了,被文中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感染了,用自己的情,文中的情激发了学生的情,使课堂始终被一种浓浓的情感包围着,这份情感随着读书的深入,对话的深入弥漫开来,散发到教室里每一个角落,渗进教室里每个人的心田。

  1、用人类的情感去感受狐狸一家的亲情

  教师很快让学生理清故事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读书,看老狐狸为营救小狐狸做了哪些努力,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文章以生动细腻,充满感情的笔触娓娓道来,很多地方读来让人感动至深。学生纷纷找到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谈自己的感受,比如,冒着生命危险给营救小狐狸;为陪伴小狐狸,蜗居在地板下等等,教师总是充满激情地提升:这种陪伴,这种照顾难道和我们呢人类不是一样吗?这句话的反复出现,一次,两次,三次,频繁地冲击着孩子们的耳膜,也在孩子们的心田激起涟漪,是啊,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这样感人至深的亲情,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不也悄悄地植根在孩子的心田吗?

  2、用人类的语言去表达狐狸一家的心声

  孩子们沉浸在狐狸一家的亲情中,老师放上一段略带伤感的音乐,用包含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心中涌动的情感:自己读一读你感动的句子,句子里包含狐狸的多少心声啊,老狐狸不能言,小狐狸也不能言,但我们能言,替它们说一句心中的话。前面情感铺垫,音乐的渲染,教师语言的感染,让孩子们深深沉醉其中,孩子们的情感被点燃了,激发了,教室里出现了动人的场面:空灵的音乐流淌着,孩子们动情地朗读着,真诚地述说着,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不动了,一种美妙的情感在教室里传递着。听听孩子们替狐狸表达的心声: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保护你的;我的儿子,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会放弃的;相信我们,一定会把你救出来的……孩子们真正走进课文了,融进课文了,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一个。

  课上到这里,无须多说,孩子们已经被感动了。文章要传递给孩子们的感受狐狸一家的亲情,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的主旨已经不知不觉印在孩子们心里了。但是,教师不满足,用了相当的时间进行了一番近乎说教的总结上升,一下子冲淡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如果到这里,教师没有过多的说教的东西,而是留给孩子更多的回味,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体验中丰富加深这种体验,或者给孩子提供“斑羚飞渡”之类同样震撼人心的文字让孩子自己去读,留给孩子的思考的空间会更多一些。

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3

  这位教师上这一课最独到的地方是教师自己被文中的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感动了,被文中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感染了,用自己的情,文中的情激发了学生的情,使课堂始终被一种浓浓的情感包围着,这份情感随着读书的深入,对话的深入弥漫开来,散发到教室里每一个角落,渗进教室里每个人的心田。

  1、用人类的情感去感受狐狸一家的亲情

  教师很快让学生理清故事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读书,看老狐狸为营救小狐狸做了哪些努力,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文章以生动细腻,充满感情的笔触娓娓道来,很多地方读来让人感动至深。学生纷纷找到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谈自己的感受,比如,冒着生命危险给营救小狐狸;为陪伴小狐狸,蜗居在地板下等等,教师总是充满激情地提升:这种陪伴,这种照顾难道和我们呢人类不是一样吗?这句话的反复出现,一次,两次,三次,频繁地冲击着孩子们的耳膜,也在孩子们的心田激起涟漪,是啊,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这样感人至深的亲情,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不也悄悄地植根在孩子的心田吗?

  2、用人类的语言去表达狐狸一家的心声

  孩子们沉浸在狐狸一家的亲情中,老师放上一段略带伤感的音乐,用包含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心中涌动的情感:自己读一读你感动的句子,句子里包含狐狸的多少心声啊,老狐狸不能言,小狐狸也不能言,但我们能言,替它们说一句心中的话。前面情感铺垫,音乐的渲染,教师语言的感染,让孩子们深深沉醉其中,孩子们的情感被点燃了,激发了,教室里出现了动人的场面:空灵的音乐流淌着,孩子们动情地朗读着,真诚地述说着,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不动了,一种美妙的情感在教室里传递着。听听孩子们替狐狸表达的心声: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保护你的;我的儿子,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会放弃的;相信我们,一定会把你救出来的……孩子们真正走进课文了,融进课文了,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一个。

  课上到这里,无须多说,孩子们已经被感动了。文章要传递给孩子们的感受狐狸一家的亲情,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的主旨已经不知不觉印在孩子们心里了。但是,教师不满足,用了相当的时间进行了一番近乎说教的总结上升,一下子冲淡了学生自身的体验。如果到这里,教师没有过多的说教的东西,而是留给孩子更多的回味,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体验中丰富加深这种体验,或者给孩子提供“斑羚飞渡”之类同样震撼人心的文字让孩子自己去读,留给孩子的思考的空间会更多一些。

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4

  这是篇阅读课文,题目“金色的脚印”是个难点,首先我让学生明白了老狐狸是两次救小狐狸,体现了老狐狸这一伟大的母爱,正太郎喂狐狸,给他们投送食物,看出孩子具有善良的同情心,后来正太郎摔倒雪山堆下,老狐狸救了正太郎,狐狸与正太郎之间由仇视变为朋友,从而让学生知道了人与动物之间只要真诚相待,是可以成为朋友的,最后总结“金色的脚印”实质上是赞美狐狸美好的心灵,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一、成功之处。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两点:

  1、这节课中我主要用了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我感觉我设计的一组电子幻灯片是很好的。它很好的展示了我的教学意图,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教学效率。也是这次我获得二等奖的原因之一。

  2、这节课中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外地学习的经验,合理的让学生使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教学改革发展成必然的今天,只有改革,才有发展,才有进步。

  二、要改进的地方

  1.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关键在于设计好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探讨汇报,还是存在着老师多指导了。

  2. 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堆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没有让学生探究并提出问题。新课程理念中提倡学生提出问题并探究。

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5

  今天学习《金色的脚印》,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不难,学生学起来不很费劲。本文最值得玩味、学习的地方是作者起“金色的脚印”这个题目的用意。在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学生发言的精彩,有几点令我颇为意外。文章学到最后的时候,我与学生发生了下面的对话。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就是讲了小狐狸一家和正太郎之间发生的故事。为什么作者不起“狐狸的故事”、“正太郎与小狐狸的友情”这样题目?偏偏要起“金色的脚印”这个题目呢?

  生:“狐狸的故事”起的比较直白,让人感觉没意思。而“金色的脚印”这个题目就比较吸引读者的目光。

  师:是啊,那么“金色的脚印”这个题目好在哪里呢?

  生:原来我们学过“金色的鱼钩”,和那个题目用法一个样。

  师:还记得“金色的鱼钩”那个题目好在哪里呢?

  生:好在可以体现对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品质的赞美。

  师:你的记忆力不错!那能说说这篇课文的题目好在哪里吗?

  生:金色并不是指颜色是金色的,而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狐狸一家的亲情和他们对人类的友善之情。

  师:说得对!还有补充吗?

  生:老师,我认为一般来说金子是十分宝贵的,而作者把脚印说成“金色”,就说明他们之间的感情十分宝贵,表现了对人与动物这种感情的赞美之情。

  师:说的太精彩了!

  生:老师,我觉得小狐狸一家在雪地踩出的脚印就代表着人与动物之间的桥梁。你想想,这串脚印的一头是大森林,是它们的家,象征着动物;这串脚印的另一头是送它们回家的正太郎,象征着人类。这串脚印就像纽带一样,把人与动物连了起来,成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桥梁。

  师:你说的很深刻啊!狐狸一家虽是动物,但它们也和人一样,它们的生命同样宝贵,那回归山林的脚印正好架起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心灵桥梁。这串脚印既饱含着人们对动物生命的珍重与爱护,体现着人类美好的思想感情,还体现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因此,金色的脚印”既是对全文的概括,也是对美好、崇高情感的赞美。

  在教学这个片段的时候,我对学生的回答有两点,感到非常意外:

  一是学生能联系旧知学习新知。学生们回忆了《金色的鱼钩》一课,调动了以往学习经验,恰当地进行了语文知识的迁移,使旧知与新知之间打开了关联的通道,学习的难度立刻就减半了。我以前教学的时候,和很多老师都有共同的感受,就是感觉教得太死、学生学得太死,一节课的学习仅仅就是这一节课的内容,洋洋洒洒的四十分钟就在这篇课文的这一亩三分地上转悠。这种封闭式的教学决定了学习视野的短浅、学习空间的局限,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就局限在当下的这个教学内容、当下的这篇课文上,即使教师教学设计多么用心,教学效果也只能是死水微澜、活力减半。究其原因,我想还是因为老师们的关注点在教材上,而没有在学生身上。而教师如果真正把关注点从文本转向学生,唤醒学生的认知记忆,当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所触动,在相似知识结构、知识模板能够再认的时候,给予充分的引导和迁移,就会很容易的找到对接学习经验桥梁,学习的难度必然就降低了。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要对教材非常熟悉,对学科知识的体系有着清醒认识,教学某一部分能够举一反三、上挂下联地开展,形成“教一个——究一串”的教学格局,教学效率自然可以提高很多。

  二是学生能积极动脑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关于题目的好处,学生们都能积极地从“金色”、“脚印”这两个信息点展开思考,首先认识到“金色”象征着宝贵、代表这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取向,然后从“脚印”形象的角度体会出其纽带、桥梁的作用,将文章的人文内涵领会到了极致。应该说,我班学生提到的对于“脚印是人与动物桥梁”的观点,是《教师教学用书》中没有解读到的。这就说明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思维和看法,教师不能拿着现成的答案去往学生身上套。真实的课堂一定是动态生成的,一定是基于学生的,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学生肯定会给我们带来出乎意料的、不一样的精彩。

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6

  今天我和我的学生一起轻松愉快地学习了《金色的脚印》一课。《金色的脚印》讲述了:小男孩正太郎家的佣人从山里捉回一只小狐狸,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它们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 小男孩正太郎十分同情小狐狸、并偷偷给老狐狸喂食,因此狐狸一家和正太郎建立了亲密信任的关系。后来,小狐狸被送给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后,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并回到了树林中,林中雪地留下了“金色”的脚印。

  在导入了新课,揭示课题之后,我出示了几个互动的问题: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哪些事?从中你读懂了什么?2、正太朗与狐狸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3、文章最后一段与课题是什么关系?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4、学了这一课我有什么感受?我能理解“金色的脚印”更深刻的含义?然后放手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探究、合作探讨。

  大胆放手,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非常浓,课堂现出了百花盛开之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谈“金色的脚印”的含义以及学了这一课后的感受时,让我收获了很多的意想不到。有的同学说:“金色的脚印指狐狸一家获得自由以后,走向大自然留下的闪烁着幸福之光的脚印,我觉得我们人类应该做动物的保护神,让世界上看不到猎人的身影,听不到猎人的枪声,让动物们自由幸福地生活吧!。”有的同学说:“‘金色的脚印’ 表面意思是阳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脚印。深层次看,在这里指狐狸一家得到人们的关心而团聚,又开始了它们美好的生活。”有的说:“这脚印,不仅包含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也包含着人类对其他生命的珍重与爱护。”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说:“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当人类施惠与它们时,它们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们的爱护和尊重;当动物对人类流露感情时,一点也不亚于人类对人类流露的感情,而这份感情更让人感动和珍惜。”有的同学说:“学了这一课,我的感受是只要我们人类与动物友好相处,人类与动物之间也能架起友谊之桥,我们人类就能于与动物永远做朋友。”还有的同学说:“这伟大的母爱不仅人间有之,动物身上体现得更是真切感人。”……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的火花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连*时最不喜欢发言的同学也敞开了心扉,让我不得不对眼前的"孩子们佩服。

  这堂课让我明白了:在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构建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轻松课堂氛围,这样学生就乐于学,积极学,渐渐地善于学。

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7

  《金色的脚印》这篇课文以生动细腻,充满感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也展示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因此教学这一课最主要的是抓住它的“情”,用文中丰富的情感去熏陶感染孩子,使孩子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但是我在理清课文叙述的事情后,就让学生质疑,学生提了以下7个问题:

  1、18自然段,为什么老狐狸会救正太郎;

  2、“闪着金色的光芒有没有其他的意义。难道只是阳光照射才是金色的吗?”

  3、狐狸为什么不死心,还要救孩子?

  4、为什么发现小狐狸被带走,正太郎的动作表情那么冲动?

  5、15段为什么正太郎刚想揭开铁链又打消了念头。

  6、为什么正太郎给狐狸送吃的呢?

  7、小狐狸为什么不吃食物也不会饿死?这些问题,除了极个别的如第2个、第4个确实是有思考价值的,其他多半是关于文章内容的,学生只要好好读读书,都能解决。因此这里的质疑意义不是很大,接下来就让学生围绕上面这些问题来学习,逐条解疑,课文就上得兴味索然了。学生读书的目的就是理性地去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了。脱离了情感和体验的语文教学必然是枯燥无味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提问一定要经过认真筛选才好。

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8

  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特权”。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已成为一种定势。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在失去了提问的权利的同时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思考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以教促学”的习惯,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决定教学目标。

  教学《金色的脚印》这课时,我在学生交流预习、感知课文,懂得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后,放手让学生细读课文,自己设计能帮助大家进一步领会文章表达情感的问题。当学生将自己所设计的问题展示出来时,我发现他们所设计的问题虽然五花八门,但大部分都十分精彩。整理如下:老狐狸为什么不多生几只小狐狸,却要冒着生命危险救小狐狸?小狐狸是被正太郎家的佣人捉走的,老狐狸为什么还要救正太郎呢?阳光再耀眼也不会把狐狸的脚印照成金黄色的,课文为什么说狐狸的脚印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等。

  值得高兴的是学生提的问题不但十分精辟,而且能够紧扣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一思路来设计,与我的教学思路是一致的。这说明这一段时间来,我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颇有成效的。我想,只要老师有容纳学生提问的心胸,学生才有提问的欲望。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学生自始至终是这一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积极地探讨知识。教师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同时也把民主还给了课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训练了自己的思维,学到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技能。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同时教师也将面对为解决突如其来的问题而不断地博览群书,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地“充电”,增长着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这难道不是学生“馈赠”给教师的一笔丰厚的财富吗?

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9

  《金色的脚印》是新编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之间的传奇故事,尤其受到小朋友的青睐:小男孩正太郎家的佣人从山里捉回一只小狐狸,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并和十分同情小狐狸,偷偷给老狐狸喂食的正太郎建立了亲密的信任关系。后来小狐狸被送给邻居,正太郎为了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下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后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并回到了树林中。文章以生动细腻,充满感情的笔触娓娓道来,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也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读来感人至深,每个人无不为之动容。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美好的情感与崇高的品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升华,并且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思想感情,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生读完课文,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结合课文的描述,指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谈读了课文后的具体感受。学生们对故事的内容极感兴趣、也谈了许多有关大自然是人类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世界才会更加美丽……等道理。同学们虽然懂得了很多道理,但我总觉得还缺乏精神的升华、情感的碰撞,来自内心深处的东西。如何把讨论引入深入,让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这时刚好班上邓洪旭同学发言说:“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想尽了办法,冒着生命危险,给小狐狸喂奶,并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使我非常感动,这让我想起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这时,我插说:邓洪旭同学的体会感人至深,发自内心深处。

  我无意中又说,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对待孩子的爱是那么伟大,那么无私,而我们作为父母的孩子有没有象父母爱孩子一样的心爱父母呢?没想到同学们齐刷刷地回答:“没有!”而随即又马上改口,齐声道:“有!”这个自相矛盾、在几秒钟之内改变主意的说法,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立即抓住这个问题,让孩子们说说为什么同样一个问题,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就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答案?这下可打开了同学们的话匣子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同学们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几乎每个人都举起了小手,课堂沸腾了,有的人激动地回忆起自己生病时妈妈冒着雨背她上医院,并无微不至的照顾的事,有的后悔地回忆起自己顶撞父母,做了对不起父母的事,有的尽情地回忆自己孝敬父母的所做的事……“大家一至认为,在对待父母的爱上,自己做得不够,以后应该象父母爱自己一样去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在这一节课上,同学们都畅所欲言,一吐为快,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仍然沉浸在激动之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不少同学还把自己的感情写到了周记本上,出现了不少有血有肉,语言通顺,内容具体感人至深的好读后感。

  这节课,让我想起了关于教育的一段论述:“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10

  总结:这是一节很赏心悦目的课,总的感觉就是文质彬彬的夏老师与学生们之间很*等。在课堂上,民主的感觉还是很浓的。这一节课把“对话”的精神品质体现得很好。老师学生之间、生生之间,还有老师学生与文本之间都有充分的对话。分别体现在课上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看法,生生之间的讨论发言以及老师学生所写的批注。阅读课上,大家要的就是这种*等对话的氛围。

  结合夏老师的讲述,大家可以看出这一节课的目标很明确。知识目标是认识生字新词,弄清讲了一件什 么事情。能力目标是培养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快速阅读和作批注的能力。情感目标是认识到大自然是人、动物和植物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和谐的整体,大家要保护大自然。可以看到,教师的每一步都是围绕着目标进行的,最后,也能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以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很重要,那是大家教学的方向。但是现在有些教 育专家提出应该“废除”教学目标,他们以为一节成功的课是不应该由教学目标来束缚的,提倡生成。我以为,在课堂上,“生成”是很重要,但是却不能因此而不要教学目标。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随时生成的,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这种随堂生成的能力。

  这一节课不足的地方是教师时间把握得不好,前面花的时间太多,后面就显得有点仓促。这是教师调控课堂能力的表现。不过,夏老师以为,如果本篇课文教师以为好,可以适当加课时,突破教参上规定的课时的限制。如果不是大家来听课,他会再接着讲一节课。另外,他还提到要突破教参的限制。教参上指出本篇课文反映了人类对动物的同情和关怀,还有狐狸对人类的友善。而夏老师要把“人类对动物的同情和关怀”改成“正太郎对动物的同情和关怀”,以此告诉学生们,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关心动物,社会上存在很多伤害动物的事情,大家要树立保护动物,拯救动物的意识。这是很好的一个突破和超越。教师的独具匠心真的会给语文课带来很多的精彩。

  最后,夏老师提到了语文课导语的重要性,提到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这都是值得大家好好考虑的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字功夫一定要扎实,大家是要用语言去打动学生,教 育学生的,精练而精彩的教师语言是大家必备的资本。


《时间的脚印》教案10篇(扩展6)

——脚印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

脚印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1

  设计意图:

  户外活动中,孩子们经常会在沙地上踩出许多小脚印,或用作界限,或用作“水池”。下雪时,孩子们更喜欢沿着他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走来走去。据此,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各种脚印的探索,发展孩子们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同时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用脚的不同部位能踩出不同的脚印。

  2、让幼儿练习在不同脚印拼摆的小路上连贯、准确地行走,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1、脚印图板(彩色儿童泡沫地板,上面粘有不同的脚印)人手一块,铺有橡皮泥的木板3-4块。音乐磁带一盘。

  2、拱形门两个,独木桥一座,大树模型4棵,相同脚印铺成的小路3条。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铺有地板的活动室内,教师和幼儿赤脚,在音乐的伴奏下一起进行全身运动,重点引导幼儿用脚跟、脚尖、单脚、双脚,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2、让幼儿体会用脚的不同部位能踩出不同的脚印。

  教师和幼儿一同走相同脚印连成的小路,引导幼儿观察小路上的图板,提问:你是怎么走这个脚印的?请幼儿说一说并演示。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在“泥板”上踩脚印。

  教师:你的小脚印还会踩出哪些不同的脚印?个别幼儿在“泥板”上踩脚印,集体观察后,找出相应的脚印图板。

  3、引导幼儿走不同脚印图板拼成的小路,探索动作的连贯性。

  请几位幼儿任意取一块图板(图板上面粘有不同的小脚印),拼摆出一条小路。

  教师:这条路上的脚印有几种?有什么不一样?请这几位小朋友走一走。大家说说走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走速度快?请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试一试。(在连续走几种不同脚印时,跳比走的.速度快)

  小姐:小朋友在走脚印时,应先看清楚它的形状、方向,按每块图板上的脚印的先后顺序连贯地向前走,脚的位置要准确。

  请全体幼儿每人随意取一张脚印图板,自由组合,拼成不同的小路,尝试在小路上行进。幼儿遇到困难时,请大家一起来想办法。

  幼儿交换图板,多次练习。

  游戏:“比一比,看谁快。”

  幼儿站成四列纵队,每队幼儿将手中的图板合作拼成一条小路。

  口令发出后,第一名幼儿快速、准确地走过小路,钻过“小山洞”(拱形门),绕过“大树”跑回来,拍第二名幼儿的手,第二名小朋友出发,游戏依次进行,最快的一队为胜。

  教师小结后,四队相互交换场地,重复游戏。

  4、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放松活动。

  延伸活动:

  请幼儿到沙地上玩一玩,踩一踩,观察留下的不同脚印,并在纸上做记录。

推荐访问:教案 脚印 时间 《时间脚印》教案【10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1 《时间的脚印》教案豆丁网说明顺序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