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家乡风俗教案3篇

家乡风俗教案3篇

时间:2022-12-31 12:1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家乡的风俗教案1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习作,创编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风俗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家乡风俗教案3篇

家乡的风俗教案1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习作,创编班级民俗作品集。

  4.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

  1.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2.能通过习作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自豪、赞美之情,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教学策略

  1.阅读理解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带领学生品味经典,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帮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素材,激发灵感,动笔写家乡的风俗,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2.表达运用

  通过阅读习作例文,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文的长处,将所学的作文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同时让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家乡风俗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9654;课时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能够恰当审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习作。

  3.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写作方法,做到详略得当。

  4.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对家乡风俗的独特感受。

  9654;教学过程

  板块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1.边欣赏边思考,说说这些图片中隐藏着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说一说:这些节日各有什么习俗?

  预设1:图一是春节,展示的是春节拜年。

  预设2:图二是元宵节,展示的是元宵赏花灯。

  预设3:图三是春节,展示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

  3.引言导入:同学们,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想要介绍的家乡的风俗。可以是查阅资料时知道的,也可以是询问长辈时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板书:家乡的风俗)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风俗习惯,对本次习作充满写作热情,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板块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是家乡的哪种风俗?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3.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1)指名学生说。

  (2)教师归纳总结:*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传说、风俗,或者有着独特的纪念意义。

  (3)谁知道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都有什么风俗?学生自由发言。

  4.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写作方法。

  《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述,详略得当。作者老舍先生用通俗易懂、富有“京味儿”的语言,对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展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及传统节日的习俗。

  《腊八粥》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藏戏》先连用三个反问句把藏戏的特点写了出来,接着详写藏戏的由来,分述藏戏的三个特点。

  5.说说你在本次习作中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板块三梳理思路,指导习作

  1.指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家乡的风俗。

  (1)要想写好家乡的风俗,得要注意观察家乡风俗活动的特点。

  (2)生动、具体地写出风俗活动的场面和细节。

  (3)观察时不仅仅是看,还要注意认真地听,要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4)要注意观察人们的动作和心情变化等细节。

  (5)注意观察的顺序。

  2.指导写法。

  (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气氛,使读者有整体的印象。

  (2)要注意刻画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活动,在人物的动态中写出人物的特征。

  (3)要注意“点”与“面”的关系,把个别人物的活动或细节描写与整体概括描写结合起来,渲染气氛,加强艺术效果。

  (4)要把写人、写景、写事、写物融为一体,使文章形象真实而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板块四自拟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课件出示:

  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

  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个方面加以介绍?

  将哪一部分作为重点进行具体介绍?

  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4.拟定作文提纲。

  【设计意图】写好作文,要选取合适的素材,要有清晰的思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文思路,这其实就是训练学生拟提纲,梳理文章层次脉络的能力。

  第2课时

  9654;课时目标

  1.让学生将所学的作文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去。

  2.学会欣赏他人作文的长处,修改自己的作文。

  3.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9654;教学过程

  板块一范文赏析

  1.范文赏析。

  家乡的春节

  杨晨曦

  照家乡的规矩,从腊月初一就开始新年的预热了。腊八一般是最冷的一天,大家都在这天熬腊八粥,里面的食材丰富极了,让人闻到就觉得心里暖和。

  在过年前,孩子们都喜欢提前准备自己过年时要用的东西。第一种是大家都喜欢买的花炮或鞭炮,尤其是男孩子,一买一大包。第二种便是又硬又甜的糖或又甜又红的枣,只要大人一买到,小孩就一抓一大把。

  终于到了小年腊月二十三,在这一天,鞭炮声接连不断,年味浓浓。街上卖东西的也多了,尤其是糖和瓜子,孩子们也开心多了,到处是欢声笑语。

  虽然别的地方一般是除夕当天才贴春联,但在我的家乡,腊月二十八便开始了。人们喜气洋洋地一边贴着春联,一边哈哈大笑,显示出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期待已久的除夕之夜终于到来了。这天晚上,鞭炮声比以前多了许多,每分每秒都在响,人们穿着新衣,做着一道又一道的美味佳肴。外出打工的人,除了万不得已,必定会回家吃个团圆饭。这天晚上吃完饭,人们便忙了起来,烧香、磕头、拜天、拜地,一刻也不停。一切活动结束后,除了很小的孩子,一家人都要守岁,听说这么做可以延年益寿。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都要去拜年,互相表达新年的美好祝愿。

  正月初六,多数商店都已经开张。这天也是我最不愿过的一天,因为家里每一个干活的人都要出去干活。

  元宵节是春节期间又一个重要的日子。这天晚上,人们去城里看灯会,有“二龙戏珠”“龙凤呈祥”……各形各色,各不相同。人们看完灯会便匆匆赶回来,因为大家都要点蜡烛、闹花灯,整个村子火红一片,真是一片灯的海洋。

  就这样,过完元宵节,春节也就结束了。人们各忙各的,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孩子去上学,大人去上班,一切就又恢复了*静。

  2.教师点评:小作者以时间为序,将春节从“腊八”开始写起,一直写到了元宵节,将家乡春节的热闹和喜庆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设计意图】展示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取长补短,主动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

  板块二完成习作,学会修改

  1.学生根据所写的作文提纲,完成习作。

  2.学生自主修改习作。

  3.学生交换欣赏习作。

  4.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完善习作。

  5.全班展示优秀习作。

  6.收集优秀习作,创编班级民俗作品集。

  9654;教学反思

  指导作文,要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构思与众不同的题目,告诉学生一篇好的文章,题目也是至关重要的,为学生今后习作定题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在美文欣赏环节,教师朗读范文,让学生结合本次习作的要求掌握写作方法,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点评,让学生明晰一篇好的文章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完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写法,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写作方法,使学生在每次习作中都有所收获。

  在集体修改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朗读要修改的文章,然后小组讨论文章哪些方面需要修改。小组讨论后,学生自由修改,让学生学会诊断,学会创新地修改。让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既是学生又是老师的双重角色,提高作文评改效果,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

家乡的风俗教案2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习作,创编班级民俗作品集。

  4.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

  1.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2.能通过习作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自豪、赞美之情,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教学策略

  1.阅读理解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带领学生品味经典,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帮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素材,激发灵感,动笔写家乡的风俗,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2.表达运用

  通过阅读习作例文,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文的长处,将所学的作文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同时让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家乡风俗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9654;课时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能够恰当审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习作。

  3.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写作方法,做到详略得当。

  4.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对家乡风俗的独特感受。

  9654;教学过程

  板块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1.边欣赏边思考,说说这些图片中隐藏着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说一说:这些节日各有什么习俗?

  预设1:图一是春节,展示的是春节拜年。

  预设2:图二是元宵节,展示的是元宵赏花灯。

  预设3:图三是春节,展示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

  3.引言导入:同学们,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想要介绍的家乡的风俗。可以是查阅资料时知道的,也可以是询问长辈时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板书:家乡的风俗)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风俗习惯,对本次习作充满写作热情,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板块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是家乡的哪种风俗?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3.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1)指名学生说。

  (2)教师归纳总结:*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传说、风俗,或者有着独特的纪念意义。

  (3)谁知道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都有什么风俗?学生自由发言

  4.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写作方法。

  《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述,详略得当。作者老舍先生用通俗易懂、富有“京味儿”的语言,对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展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及传统节日的习俗。

  《腊八粥》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藏戏》先连用三个反问句把藏戏的特点写了出来,接着详写藏戏的由来,分述藏戏的三个特点。

  5.说说你在本次习作中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板块三梳理思路,指导习作

  1.指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家乡的风俗。

  (1)要想写好家乡的风俗,得要注意观察家乡风俗活动的特点。

  (2)生动、具体地写出风俗活动的场面和细节。

  (3)观察时不仅仅是看,还要注意认真地听,要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4)要注意观察人们的动作和心情变化等细节。

  (5)注意观察的顺序。

  2.指导写法。

  (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气氛,使读者有整体的印象。

  (2)要注意刻画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活动,在人物的动态中写出人物的特征。

  (3)要注意“点”与“面”的关系,把个别人物的活动或细节描写与整体概括描写结合起来,渲染气氛,加强艺术效果。

  (4)要把写人、写景、写事、写物融为一体,使文章形象真实而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板块四自拟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课件出示:

  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

  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个方面加以介绍?

  将哪一部分作为重点进行具体介绍?

  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4.拟定作文提纲。

  【设计意图】写好作文,要选取合适的素材,要有清晰的思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文思路,这其实就是训练学生拟提纲,梳理文章层次脉络的能力。

  第2课时

  9654;课时目标

  1.让学生将所学的作文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去。

  2.学会欣赏他人作文的长处,修改自己的作文。

  3.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9654;教学过程

  板块一范文赏析

  1.范文赏析。

  家乡的春节

  杨晨曦

  照家乡的规矩,从腊月初一就开始新年的预热了。腊八一般是最冷的一天,大家都在这天熬腊八粥,里面的食材丰富极了,让人闻到就觉得心里暖和。

  在过年前,孩子们都喜欢提前准备自己过年时要用的东西。第一种是大家都喜欢买的花炮或鞭炮,尤其是男孩子,一买一大包。第二种便是又硬又甜的糖或又甜又红的枣,只要大人一买到,小孩就一抓一大把。

  终于到了小年腊月二十三,在这一天,鞭炮声接连不断,年味浓浓。街上卖东西的也多了,尤其是糖和瓜子,孩子们也开心多了,到处是欢声笑语。

  虽然别的地方一般是除夕当天才贴春联,但在我的家乡,腊月二十八便开始了。人们喜气洋洋地一边贴着春联,一边哈哈大笑,显示出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期待已久的除夕之夜终于到来了。这天晚上,鞭炮声比以前多了许多,每分每秒都在响,人们穿着新衣,做着一道又一道的美味佳肴。外出打工的人,除了万不得已,必定会回家吃个团圆饭。这天晚上吃完饭,人们便忙了起来,烧香、磕头、拜天、拜地,一刻也不停。一切活动结束后,除了很小的孩子,一家人都要守岁,听说这么做可以延年益寿。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都要去拜年,互相表达新年的美好祝愿。

  正月初六,多数商店都已经开张。这天也是我最不愿过的一天,因为家里每一个干活的人都要出去干活。

  元宵节是春节期间又一个重要的日子。这天晚上,人们去城里看灯会,有“二龙戏珠”“龙凤呈祥”……各形各色,各不相同。人们看完灯会便匆匆赶回来,因为大家都要点蜡烛、闹花灯,整个村子火红一片,真是一片灯的海洋。

  就这样,过完元宵节,春节也就结束了。人们各忙各的,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孩子去上学,大人去上班,一切就又恢复了*静。

  2.教师点评:小作者以时间为序,将春节从“腊八”开始写起,一直写到了元宵节,将家乡春节的热闹和喜庆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设计意图】展示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取长补短,主动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

  板块二完成习作,学会修改

  1.学生根据所写的作文提纲,完成习作。

  2.学生自主修改习作。

  3.学生交换欣赏习作。

  4.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完善习作。

  5.全班展示优秀习作。

  6.收集优秀习作,创编班级民俗作品集。

  9654;教学反思

  指导作文,要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构思与众不同的题目,告诉学生一篇好的文章,题目也是至关重要的,为学生今后习作定题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在美文欣赏环节,教师朗读范文,让学生结合本次习作的要求掌握写作方法,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点评,让学生明晰一篇好的文章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完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写法,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写作方法,使学生在每次习作中都有所收获。

  在集体修改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朗读要修改的文章,然后小组讨论文章哪些方面需要修改。小组讨论后,学生自由修改,让学生学会诊断,学会创新地修改。让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既是学生又是老师的双重角色,提高作文评改效果,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

家乡的风俗教案3

  教学目标

  1.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一种风俗,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2.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或者来历,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

  3.自主合理地表达出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4.和同学分享交流习作,互相改一改,编成一本风俗集。

  教学重点描写一种风俗习惯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教学难点在介绍风俗习惯时候,能够详略得当,进行描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风俗活动。

  2.尝试介绍自己经历的一种风俗活动,重点介绍经历和感受。

  3.初步知道介绍风俗活动的介绍方式和注意事项。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网络、亲朋好友了解民俗文化,每人至少准备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熟悉的民俗进行介绍,或者调查本地的民俗活动。

  2.教师准备民俗相关的图片、文字介绍。

  【出示课件1】

  一、谈话导入,引入民俗主题(2分钟)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请同学们说一说从

  《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家乡的风俗。(板书:家乡的风俗)

  通过介绍民族文化,知道民俗活动历史悠久,为接下来的环节做铺垫。

  二、初步去了解不同的民俗活动,知道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民俗,感受民俗活动的多样性。(板书:多样性→)

  【出示课件2】1、“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教师出示图片,简要介绍不同地方的风俗。

  师:*的民俗,在世界也是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不仅仅有五十六个民族,还有别致多样的民俗活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积淀,被人们代代相传。而且这些习俗背后还有很多传说,很多美好的传说,直到现在,仍深受大家的欢迎。

  【出示课件3】2、结合ppt图片简要介绍以下传统民俗:

  9830;五月五,是端阳,屈原投水汨罗江。包粽子赛龙舟,纪念习俗不可丢。吃炸糕,绣香囊,挂艾蒿,饮雄黄,驱邪除秽有偏方,卫生习惯天天讲。(端阳节,也就是端午节,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秀香囊等,在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为了让屈原能够安息,不受鱼类的打扰,人们就想出这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9830;七月七,去油泥,牛郎鹊桥会织女。想学织女巧巧手,葡萄架下听私语。(七夕,来源于我国历史上的美丽传说,传说凡间的牛郎和天上的仙女相爱了,可是由于天上和人间的界限,玉帝规定每年只能见一次面,于是,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成了有情人相会的特别的日子。)

  9830;除夕夜,要过年,千家万户庆团圆。(关于过大年前的除夕你们应该最了解,过年的前一天叫做除夕,主要准备过年的衣服、食物,贴对联、收拾家里,有的家庭还会有守夜的活动,希望岁岁安康。)

  教师总结:这些呢,都是*传统民俗,端午吃粽子,重阳插茱萸,还有最让你们开心的就是过大年,对不对,过年不仅仅会有新衣服、好吃的东西,而且还有红包收!老师都很羡慕你们。

  2、鼓励学生说说通过老师的介绍,自己对哪种民俗最感兴趣?也可以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亲身感受。或者说一说自己家乡的风俗。

  【出示课件4】3、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课前准备,小组交流讨论:你为大家介绍的家乡的风俗是什么?它会有哪些有意思的活动?你自己的感受和经历是什么?

  4、表达交流。小组成员交流后,派代表到全班面前进行展示,对于一种或者两种感兴趣的民俗活动进行介绍,要求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并且谈谈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民俗活动。

  以学生的亲身经历激发他们表述的欲望和兴趣。

  通过交流,探索表述民俗的注意事项,为接下来介绍民俗活动、民俗写作活动提供经验。

  三、教师点评并且布置作业

  根据学生的介绍,详略以及介绍方式进行简要点评和总结,让学生学习如何明白哪里需要具体介绍,哪里需要简单说说。同时在学生的介绍中了解更多的民俗特色。(板书:详略得当→)

  注意事项:简要介绍民俗的名字、由来、寓意、民俗内容。

  重点介绍自己的感受和经历的细节情况。

  请同学尝试写写自己介绍的民俗活动。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描述,学习描述的艺术,并让学生自己实践。

  课堂作业新设计

  1.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其中最为我国人民熟悉的四大节日是()

  A.春节元宵清明端午B.春节清明七夕中秋

  C.春节端午重阳腊八D.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2.春节也叫“过年”,传说和一种叫做“年”的怪兽有关。人们为春节所做的一些准备和活动,据说也和驱赶这种怪兽有关。下列活动和“年”这种传说无关的一项是()

  A.放爆竹B.守岁C.贴春联、挂年画D.吃饺子

  3.常言道“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就凸显出节日内容的丰富多彩。除了观灯、猜灯谜、闹社火、划旱船和吃元宵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活动。下列活动中不在元宵节进行的一项是()

  A.耍龙灯B.放风筝C.舞狮子D.踩高跷

  4.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

  A.丰收年景的6—9月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

  5.傣族饮食中,最具特色的是()

  A.糯米饭B.菜团C.竹筒饭

  6.汪曾祺先生说:“节日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的精神抒情诗,她里面保养着这个民族常绿的童心。”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源头和文化意义。下面所列内容,与*传统节日的起源,关系最不密切的一项是()

  A.农事生产B.宗教信仰C.神话传说D.名人故事

  7.我国古代过春节,一般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的祭灶就开始了,这一天也叫做“小年”,而人们通常用来祭祀灶王爷的食物是()

  A.元宵B.麦芽糖C.腊八粥D.饺子

  8.王安石写过有关春节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的“新桃”“旧符”指的是()

  A.画着门神的桃木板B.窗花C.年画D.门槛

  9.据说大书法家王羲之写在自己家门口的春联经常被人偷偷揭去,令他很是苦恼。后来他在除夕夜又写了一副,但只让家人贴出春联的上半截,春联居然没有被再偷,第二天他再接着贴上下半截。这副春联的下半截分别是“今朝至”和“昨夜行”,请问它的上半截分别写的是()

  A.春风春雨新年新岁B.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C.莺啼北星燕语南郊D.悠悠乾坤昭昭日月

  10.孩子们是盼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给压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始了,它最初的含义是()

  A.压邪驱鬼B.望子成龙C.祝福健康D.招财进宝

  【答案】

  1-5DDBAC6-10BBABA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写作环节,体会介绍一种民俗活动时候的技巧。

  2通过写作的方法,加深对于民俗活动的体验和了解。

  3.能够合作设计一本民俗集。

  一、复习上节课,导入新课。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介绍过的民俗活动。

  2.回忆上节课介绍民俗活动的技巧,做到详略得当。通过回忆上节课的所学,体会介绍民俗活动需要做到的详略得当,为写作环节做铺垫。

  二、请学生根据上节课所了解的民俗活动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民俗活动,编写写作提纲。(5-10分钟)

  1.鼓励学生编写提纲。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不同特点的传统民俗,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粽子节,有为驱逐年兽、祈求*安的春节,还有浪漫的牛郎和织女相会的七夕……这些啊,都是我们国家文化宝库中整体的文化结晶,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思。那么今天呢,你们就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写写自己经历过的民俗活动,可以写你自己包粽子的经历,也可以写过春节的时候的感受……家乡的风俗有很多,请大家注意选取材料,详略得当。所以,大家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习作提纲。

  【出示课件5】习作提纲的要求:

  (1)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3)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4)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教师:列提纲的作用就像是搭建房子的整个框架,先把轮廓搭建起来,再填充细节。这样写文章就方便多了。(板书:编写提纲)

  2.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编写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

  教师可以请各组说说编写提纲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进行针对性讲解和指导。

  三、尝试完成民俗的写作草稿,并且进行互评、修改。(10分钟)

  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提纲,完成作文草稿。

  2.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找问题、评价。

  3.品评写得好的文章,并且教师集中讲解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修改、完善。

  4.写作注意事项:①不少于400字;②最好集中一种民俗活动介绍;③要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④详略得当,不能像是记流水账。

  四、完善草稿,正式誊写。(5分钟)

  初步学习编写提纲。

  通过对于民俗作文活动的交流和修改,感受详略得当的好处,意会写作的技巧,完善自己的作文。

  五、鼓励学生完成民俗集的编写部分。

  建议将不同民俗收集在一起,主要介绍民俗名字、由来、内容。也可以贴上活动的场景照片。引导学生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

  板书

  家乡的风俗

  多样性→详略得当→编写提纲

  [教学反思]

  民风民俗类作文是一种比较好写的话题作文,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各自延续传承的独特的民俗。但民俗文化涵盖的内容太广泛,很多人只知其中一二,如窥冰山一角,对丰富的民俗文化的真正内涵知之甚少。因此,家乡的风俗这一习作课题看似好教,实则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我还是紧扣单元课文,总结详略得当的手法。然后,采用与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不同家乡风俗的魅力,提升习作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我让学生在课前就搜集丰富的相关资料,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我们要写有关春节风俗的文章,就要搜集其相关的资料,如:贴春联、吃年夜饭、放爆竹、祭祖、守岁、拜年,等等。只有了解了这些风俗,我们才能全面了解春节。另一方面就是引导学生们筛选素材,学生们搜集的相关资料是很多的,但是不可能全部都用到作文里,这就要让学生们写作主题进行取舍。这个环节通过学生们的交流讨论还是能够完成的。再就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材料。这里我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材料的详略问题。对表现主题有利的素材要详写,和主题关系不大的可略写,没有关系的就不写。只有材料详略得当,才能凸显文章的主旨。第二,材料安排的先后顺序。选择好的材料不可随意堆砌,要有统筹全文的能力,在总体构建好文章后,能够合理安排所用材料的顺序。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有很多方面的学习并没有细致化,导致有些内容理解不清,之后也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争取做到理解清晰,便于观察。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忽视了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文体。一般来说,小学生写记叙文会比较好,也容易写得生动形象。说明文也是比较适用的一种文体,但是要注意详略得当和运用生动的语言,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总的来说,在此堂客的教学过程中有“获”也有“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家乡的风俗教案3篇扩展阅读


家乡的风俗教案3篇(扩展1)

——“家乡的风俗”作文3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1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日当天,街上的摊位有卖香包的、有卖粽子的、有卖粽叶的。大自然的味道在鼻尖环绕,仿佛置身于森林。在这天还有人会喝营浦酒或浊酒,认为能辟邪气。

  南方的端午节会举行赛龙舟、插艾草、放纸鸢等。在我们这里会有摔跤、荡秋千、斗牛等活动。我最爱看的是摔跤比赛,尤其是摔跤比赛。两位比赛选手腰上分别会系着一条红色或蓝色的摔跤带,他们单膝跪地搂住对方右肩,再慢慢起身。随着裁判一声音哨响,两人同时向对方身上发力。或勾腿、或抱起对方,总之是谁能把对方摔倒谁就获胜。最终的冠军将会获得一头披红挂彩的大黄牛。

  所有的比赛再怎么热闹,都不如我们家里包粽子比赛热闹。粽子起源于人们纪念投江的大夫屈原。往年我都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做几个,虽然老是掉江米、掉馅料的大粽子。我包粽子时总喜欢问大人,这样做对不?那样做对不?这样包好看不?最终还是在捆粽子时,把最初的完美败得一塌糊涂,搞得大人们烦得直摇头。好在我的.作品出了锅,他们还会专门把它挑出放到我的碗里,让我独享。

  *之大,有南北之分。就连粽子也要分南北。每年这时南北方总会“吵”得不可开交,争论是肉粽还是甜粽好吃。肉香品幸福,甜枣尝快乐,我觉得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端午临中夏,千载意蕴长。端午节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处处洋溢着欢歌笑语。在这个怀念屈原的日子,我们看着传统活动,吃着香甜美食,和家共度团圆节日。


家乡的风俗教案3篇(扩展2)

——家乡除夕的风俗3篇

家乡除夕的风俗1

  大年三十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到处洋溢的是喜庆的气氛。走过了20xx年的蛇年,迎来了20xx喜庆洋洋的马年。

  大年三十是大家最期待的,除夕到了,大家忙的不亦乐乎,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包汤圆、买鞭炮、烟花、放鞭炮等各种习俗,小孩子最喜欢领压岁钱。这一年的除夕我们是在爷爷家过的。

  那天早上,我和家里的六个伙伴一起吃玩早饭去买鞭炮和烟花,大人们也跟着我们去*联买糖等东西,我们选了各式各样的鞭炮后,跟着大人去街上买东西,街上可真热闹呀!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放鞭炮,噼里啪啦,我们逛了一上午,买了许多东西,大包小包地提着回家。回到家已是十一点,我们放下东西后,叔叔们和爸爸坐在床上看电视,婆婆和妈妈还要几个嫂嫂在厨房做饭,我和姐姐哥哥在坝子里打羽毛球。不一会妈妈就叫我们吃饭,许多好吃的:鲤鱼、香喷喷的"大米饭、排骨……馋的我们口水直流。吃完中午饭了,奶奶一说包饺子汤圆,我就马上像一只小兔子钻进厨房,奶奶把准备好的面团和馅儿,外公、外婆还有妈妈围了过去,放在桌子上,接着说:有许多馅儿,要吃什么包什么。大家都围了过去,我也想包,我洗过手后拿起一个面团放在桌子上,拿擀面杖擀饺子皮,擀好后把红豆馅儿放在饺子皮里,两边用手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宝宝就诞生了。我继续包,不一会包满了一篮子汤圆饺子。不知不觉已经天黑了,我和家里的人在家里楼上放鞭炮。我先放了一个玉女撒花喷出五颜六色的烟花。我有点害怕还是将冲天炮点燃高高向天空举起,一声响起散出烟花连续不断……

  八点我和家人准时在沙发看春晚联欢晚会,主持人是张国立、朱军、董卿、毕福剑、李思思。开场歌曲是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是由李玟、张靓颖、沙宝亮、林志炫表演的,里面有优雅动听的歌曲,搞笑的小品,神奇的魔术,我最喜欢《情非得已》是台湾歌手庾澄庆、韩国人气偶像李敏镐歌曲。

  零晨也到,外面烟花天空随处可见,鞭炮噼里啪啦的响着,迎来新的一年,期待着马年的开始。


家乡的风俗教案3篇(扩展3)

——家乡风俗3篇

家乡风俗1

  新的一年到了,去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新的一年又将开始了。

  一到腊月,每家每户都要预备年货,超市里的物品一抢而空,交费的队伍如长龙般拥挤。

  办好年货,就要大扫除一遍,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要把屋里的东西打扫得一尘不染,寓意要把不好的东西扫走,企盼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腊月三十,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门外已经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这日每个人除非万不得已,一定要回家吃团圆饭。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大桌丰富而美味的饭菜。这象征这新的一年里不愁吃不愁穿。

  吃了饭,大家坐在一起边看春晚,边聊聊近年来的情况,屋里洋溢着大家的笑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咦?怎么没有烟花呢?

  “砰”绚丽的烟花飞入了漆黑的天上,霎时间天被照得通亮,“花瓣”似的洒满天空。难道除夕夜的天空不是最漂亮的吗?

  大年初一大家都在休息,到处都很安静。直到初三那日,大人们又忙了起来,他们要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小孩们更高兴,因为可以得到很多压岁钱。

  一眨眼就到了二月底了,大人们该上班的上班,小孩该上学的上学,人们又向目标奋斗努力。

家乡风俗2

  寒假虽然比暑假要短很多,但是特别之处也很多。比如寒假里面有个重要的节日——春节。

  春节有很多很多的习俗,它是属于我们*人独特的节日。春节里爸爸妈妈不仅会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可以陪我看电影,郊游,去书城。我还可以陪着爸爸妈妈准备春节的食物和去看望*时没空去看的亲人。但是这次的春节跟以往不同所以我要记录下来。那就是——我有属于自己的"钱包了。

  其实,收到压岁钱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据说,我一出身就有压岁钱收。只是那个时候,妈妈会帮我存起来。而今年,妈妈说我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对数字有了认识,所以妈妈就把一部分压岁钱给我,让我自己掌管。也就是说,我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钱了。想想真是开心,我可以想买什么买什么。

  想知道我的压岁钱有多少吗?当然不能告诉你。其实后来去了超市看看价位表发现妈妈挺抠门的。给我支配的压岁钱也不能买什么。但是我很高兴,因为可以积少成多。以后妈妈生的时候可以给他买个礼物咯。


家乡的风俗教案3篇(扩展4)

——介绍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3篇

介绍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1

  我的家乡在天*,那里空气清晰,风景优美。灯火节、舞龙、春节、国庆节……都是我家乡的习俗。

  那我就先讲讲春节,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春节说实话就是过年,那天有很多人来买菜准备晚上吃,过年早上吃汤圆代表团团圆圆。过年晚上是小孩子是最快乐的时候,到了晚上小孩子们匆匆忙忙把晚饭吃好和别的小孩聚集在一起,拿出早上买的礼花放,声音很大但是小孩子还是情不自禁的笑起来。大人聚集在一个人的家里来打牌。到了子时大人把家里的礼炮拿出来放之后就煮饺子吃。

  灯火节其实就是元宵节,大人早早起来去买灯笼和香还有纸。晚上大人们走到亲人的坟前就跪下来点一点火,火燃烧的很大再把买的香和纸烧掉一点,再把灯笼挂在树上点亮。

  如果有人没有买灯笼可以弄个三根竹子摆成三角形再把纸围住这个三角形在里面点一点火,这样也可以当做灯笼来照亮。在村子的小路上挂上一个灯笼。我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做,我问爷爷,爷爷对我说这是给孤魂野鬼照明,我一听点了点头。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每一户人家都要包粽子和团子,它们的有不同的口味,粽子有甜的,有红豆味的,团子有甜的有咸的,味道非常棒,不论咸的甜的是白的馅在里面,而红豆都露在外面。团子甜的是白的,咸的是绿的,颜色鲜艳味道好吃。

  每一个人的家乡风俗都不一样,我家乡的风俗虽然没有说完但是这是我家乡最重要的风俗。

介绍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2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一声声爆竹的雀跃声中,我和我的家人迎来了*传统节日——年

  刚刚过完腊八节,一个月后就迎来年,真应了那句过了腊八就是年 。

  恐怕与古人说年,可能他们就吓得魂飞魄散,因为“过年”在古代,其实是把吃人的巨兽——年吓跑。但是现在我们过年就是沿袭了,当时放鞭炮的传统。在我印象中,古时候的鞭炮只是烧竹子,噼里啪啦地,现在的鞭炮却是五花八门,我们家也买了一大堆,来看看吧!

  大年三十儿守岁、放鞭炮。我们一家四口带着鞭炮,来到了一片空地上,爸爸说:“有谁敢放?”我和妹妹、妈妈都摇了摇头,只见爸爸从容地放好烟花,拿出一根火柴“沙”地一下划亮了,轻轻地放在引信上,我和妹妹紧紧地捂住耳朵,当引信上的火花躲入烟花内时,霎时火树银花,使我到一句诗,便吟诵起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天上,到处是红色、银色、黄色、绿色的大花,把*凡的夜晚照得生动活泼,把*凡的世界点缀的多姿多彩。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让我们用烟火点亮天空,开启新一年的大桥。这就是年,我家乡的年。

介绍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3

  有的人喜欢春节,有的人喜欢端午节,而我呢,最喜欢春节了。

  春节是我最难忘的节日,过春节时有很多的风俗呢,如:大扫除、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拿压岁钱。过年时家家户户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贴春联时,人们都把表示新年祝福的话贴在门的两边,还会挂上灯笼,到处都是一派喜庆的景象。福字呢,可以正着贴,也可以倒着贴,倒着贴的意思是福到家里来。每年除夕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同一张桌子上有说有笑地吃着年夜饭,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到亲戚家拜年,那时小孩子们最高兴了,因为拜完年,小孩子们可以拿到红包呀!

  你知道为什么大人要给小孩子红包吗?就是传说从前有一个“年”的怪兽,每次过年的时候它都会出来,摸小孩的头,被摸到的小孩都会发烧,有的病重的"小孩都烧成傻瓜了,有一对老人家,他们年纪很大才有孩子,所以他们很爱他们的孩子。有一次,家人用红包包了几枚铜钱给孩子,那个小孩子玩着玩着就睡觉了,他把红包放在了枕头边,“年”看见了,它被吓跑了。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了,从此每到过年,长辈都会在过年时给晚辈包红包,也叫压岁钱,这样孩子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安、健康地成长。

  我喜欢春节,你们喜欢吗?


家乡的风俗教案3篇(扩展5)

——家乡湖北的风俗作文3篇

家乡湖北的风俗作文1

  说起我的家乡湖北的风俗,那可真不少呢!比如,鱼面炖肉,是湖北人家家饭桌上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今天我就给你讲讲鱼面的那件事。

  有一次,我们一家回家乡过年,碰巧赶上家里在置办年货。只见门前摆放着几只大盆子和大水桶,里面有好几条大肥鱼。大概是鱼儿大多了,显得盆子太小,它们拥挤在一起,层层叠叠,转不动身了。大姨见我看得入神,告诉我这些鱼儿是用来做鱼面的材料

  随后,姨夫把大木板架在两条木凳上,大砧板搭好了。姨夫从身旁的盆子里捞起一条大鱼,用刀麻利地刮去青鱼身上的鳞片,取掉鱼腮,再划开鱼肚,扯出内脏,很快就把鱼清洗干净了。姨夫用刀劈开鱼背,一分为二,经过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他顺利地剔除鱼刺,将鱼肉取了出来。然后,我们将鱼肉剁成了肉酱糊糊,倒入大碗中。我根据大姨的教导,在碗里加入一定比例的淀粉食盐,用灵活的小手将它使劲揉搓在一个大面团,再抽一抽,扯一扯,拉一拉,大面团就四分五裂,变成一个个小面团啦!最后再把它们用擀面仗擀成蒲扇大小的面饼,再卷成卷,初始步骤就做好了!

  接下来,把卷好的面饼放入蒸笼二三十分钟就可以出锅了!揭开锅盖,一阵鱼香扑面而来,馋得人直咽口水!姨夫切了一小段给我,说:“快,趁热吃!”我咬了一口,嗯,真是美味呀!姨夫把余下的几个肉卷均匀切好,说是一次吃不完,晾干后可以分几次做鱼面炖肉。听妈妈说,这道菜曾经被孔子吃过了呢!当天饭桌上就上了这道鱼面炖肉的大菜,炖好的鱼面,看起来比面条粗,吃起来味道鲜美,口感爽滑不腻。

  听姨夫说,以前家里条件不好的时候,只有过年才有机会吃到鱼面,而且鱼面炖肉也只用来招待客人的,客人走了后自家人才能吃。如今家家户户都有条件自己做鱼面了,而且都做得多,晾干存放,*时想吃的时候也可以拿出来做菜。现在每次回乡过年,我们都会带回一大包鱼面给爷爷奶奶吃。

  怎么样,你想不想也来尝尝我们家乡的美食呢?

家乡湖北的风俗作文2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最为隆重的节日。在我的家乡-湖北省咸宁市,春节也是最为欢乐祥和的日子。

  大年初一一大早,整个村子就热闹起来了。各家各户的年轻人都穿戴一新,成群结队的,到村子里面的长辈家里去拜年。家家户户都准备了丰盛的食物,迎接来拜年的人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嘴里说着一些祝福的话语,拜年啦,拜年啦。小朋友们忙着吃零食,放鞭炮;大人们忙着招待客人,大家都既忙碌又开心!

  在我的家乡一件有年味的事情就是舞龙了。大年初一,除了年轻人去给长辈拜年,还有村子里专门的舞龙队伍来给各家各户拜年,他们走街串巷的,基本上每一家都会去。只见舞龙的队伍停在一户人家的门口。主人早已把院门打开,点燃铺在地上的烟花爆竹。在一片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龙就舞进了院子里。领头的人对得这家的主人说着一些祝福的话,其他的人就在院子里舞起龙来。如果遇到的是刚刚乔迁新居的家庭,龙舞的时间就更长了,舞龙的情形也更加有趣。十几个人一起舞龙,每个人执着一根木棍,木棍上是龙身体的各个部分。舞龙的人的动作时而慢,时而快,有时还会跳起来,龙便随着动作时而曲,时而直,时而腾空,时而落地。最精彩的是表演“双龙戏珠”。只见一人手持一个“珠子”,其余人舞着两条龙,跟着珠子跑,争抢着珠子,做出各种花式的动作,互不相让。这时鞭炮是必不可少的.,主人家会在舞龙的同时燃放鞭炮,两条龙就在鞭炮声中上下翻飞,活灵活现,加上舞龙队的唢呐声,锣鼓声,煞是威武!

  我家乡的春节,十分的热闹,又有着大城市所没有的年味。我们吃着腊肉、腊鱼;燃放着五彩的烟花爆竹,看着舞龙舞狮。正因为有了这些东西,我才觉得在家乡的春节,有着深深的年味!

家乡湖北的风俗作文3

  春节是*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在湖北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

  “二十三送灯盏;二十四剔鱼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猪肉;二十七除脏迹;二十八福鸡鸭;二十九家家有。”在*,新年春节一直都是人们期盼的特殊节日。

  在大年三十即除夕,人们都会去贴对联,贴福字、贴窗花,之后便把家中打扫得干干净净,把一切“穷远”,“晦气”扫出门外,来年清秽。家中会做年糕,三牲饭菜来奉祀祖先。

  在晚上人们会吃年夜饭,而漂泊在外的游子也会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年夜饭一般要用“三全”(即全鸡、全鱼、全鸭),“三糕”(鱼糕、肉糕、米糕)和“三丸”(鱼丸、肉丸、藕丸)等食物,这顿饭往往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吃完年夜饭后,长辈会发给晚辈压岁钱,因为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安安的度过一岁。

  正月初一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在早上会先放爆竹,送旧迎新叫“开门炮”,人们各家各户会互致祝贺拜年,走亲访友,恭祝新年大吉大利。相传这一天是扫帚的生日,不能动扫帚,不然会引来“扫帚星”,倒霉运。

  照传统的说法,除夕辞旧,大年初一迎新,初一迎新要吃斋初二解斋。同时吃“开年饭”,指对新的一年能有一个好兆头。

  正月十五,又称为元宵节。这一天会热烈喜庆的观灯,又称为灯节。大街上处处张灯结彩热闹极了,有兔子灯,有纱灯,还有各种各样有趣的.灯,看得人们眼花瞭乱,回到家还可以吃元宵,寓意着团团圆圆。

  在欢乐喜庆的氛围当中,春节缓缓结束了,人们都各自回到自己工作岗位上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生活。


家乡的风俗教案3篇(扩展6)

——家乡的风俗的高中作文3篇

家乡的风俗的高中作文1

  又是一年最热闹最喜庆的时候。

  我独自趴在窗前,望向楼下空无一人的广场。原本灰白空旷的水泥柱上,因为节日的原因挂了几只红灯笼,就连破旧的没了板砖的石桥上,也应景的贴了张“福”字。一栋栋楼整齐排列,沉默地*着,被风吹着摇曳的灯笼映出幽幽的红光。

  今年的年过的十分安静啊!安静的没有年节的气氛,也越发让人怀念以前的情景了。

  除夕本是个十分重要的日子,一家子人聚在奶奶家的小屋里,其乐融融,满庭院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在天空中绽放的一朵朵烟花,一闪一闪,似给天边挂上了霓虹灯,坠落的星火照映出人们幸福的面容,一闪一闪,似永远也不会停歇。耳边被接连不断的鞭炮声充盈着,忽远忽近,抑扬顿挫,此起彼伏。

  推开门,一溜长长的红炮仗静静躺在院中,大人拿着点燃的香头触及引线,火花立即沿着引线窜了过去,小孩们连忙捂耳后退。“嘭啪啪嘭……”,炸开的炮仗四处蹦跳,即使捂紧耳朵,也挡不住那隆隆的震动声。当小孩们只顾捂耳逃窜时,原本一大串的鞭炮已燃到尽头,只剩下红碎屑四处飘散,和那还未消散的浓烟与火药味。

  我喜欢老家的年,喜欢它那独一无二的气氛,喜欢它那得天独厚的环境。

  在那黄昏太阳还未消逝前,阳光象破碎的蛋黄倾泄下来,金黄的浓汁流淌天边。一望无际的田野与天在远处合为一线,微风轻轻拨撩着人们的鬓发,吹起黄河之水簌簌的波澜。火苗在风间跳动,吞噬着金色的元宝纸钱,直到它化为一缕细灰,随风飘散于天地间。村民们手拿香柱,在这广阔的天地间,祭拜着自己的祖辈们。这一刻,他们就像那天地之子,融入那壮阔的天地中。周围静默下来,只有风还在轻轻拨动人们的碎发。远处树林摇动,似是天地给人们的回声……

  风声过去,一切又在眼底瞬息模糊起来,灯笼依旧散发着幽幽的红光,漆黑的夜晚依旧冷冷清清。我离开窗台,默默回到了自己屋内。这么多年没有比在老家过的更好的年了。

家乡的风俗的高中作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在各地都有隆重的庆祝风俗,可今年我的家乡淄博却有了点不一样。

  传说里每到大年三十,年兽就要上岸吃人,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却无济于事。最后人们发现年兽怕红,怕响。所以年兽一来,人们就放鞭炮,穿红衣服,贴红纸。年兽发现人们再也不怕他了,就一头扎进海里,再没回来过。但人们正是怕年兽回来,于是每年都会放鞭炮,贴春联,渐渐演变成一种习俗,流传至今。

  我的家乡山东淄博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城市,以前每到过年,家家户户穿新衣、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尤其放鞭炮更是过年的必备节目,家家户户夸耀富足的方式,小孩子翘首以盼的欢乐。过年那几天,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四处是硝火的味道。可是今年,我的家乡却没有响起鞭炮声,取而代之的是路边五彩缤纷的彩灯和喜庆吉祥的红灯笼。这是怎么了?

  我的家乡是一座年轻的重工业城市,以前用牺牲环境换来经济的飞速发展。*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还家乡一片纯净的蓝天,近些年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今年的禁放鞭炮就是其中一项。虽然不放鞭炮了,可一点都不影响过年的气氛。

  一进腊月,人们便忙碌起来。买新衣,采办年货。城市的超市里人头攒动,收银台前排满了长长的队伍;农村的大集上熙来攘往,寒冷的天气冻不住人们喜气洋洋的笑脸。人人大包小提,开启逛吃逛吃的备年货模式。购物的热情挡都挡不住,好像东西都不要钱似的。

  路边的彩灯也挂了起来,造型各异。每当华灯初上时,小彩灯也亮了起来,五彩纷呈如童话世界。家家户户走出家门赏灯聊天,小孩子快乐的在灯海里跑来跑去,不放鞭炮也一样喜气洋洋,年味十足。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管什么样的风俗,各地过年的内涵是一样的。窗明几净,阖家团圆,迎新除旧,盼望日子蒸蒸日上。相比旧俗,我更喜欢今年的这点不一样。

家乡的风俗的高中作文3

  说起我家乡的习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这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让人们感觉到欢愉和吉利。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为驱邪恶、求吉利,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年年有余。一旦煮烂饺子,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是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春节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短信拜年、打电话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安、发财、健康之类的让人们开心的话。

  我觉得家乡的这些习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含义: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开心的好好休息几天,调整好心情,再准备开始下一年的奋斗。人们都希望过上幸福、*安的好生活!


家乡的风俗教案3篇(扩展7)

——家乡的风俗文化作文3篇

家乡的风俗文化作文1

  今年,我们破例到乡下奶奶家过年。

  “开饭了!”奶奶大声喊道,我从房间走了出来,这时,哥哥突然惊奇地说:“咦?外婆,您*时不是很节约吗?今天怎么……”我这才注意到,从房间到大厅,从楼上到楼下,凡是安着灯的地方,都金碧辉煌。

  我非常诧异地问:“奶奶,您这是唱哪出啊?”

  叔叔开口解释道:“这啊,是在辟邪哩,相传,古时候有个‘年兽’,常常来吃百姓,后来,人们知道它怕响、怕光,就放鞭炮,点灯笼。这个风俗啊,就一直延续到现在。”

  “喔!”,我们恍然大悟。

  吃饭时,我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人们专挑一种叫“芥菜”的东西吃,两大盘芥菜一会儿就零星无几,但却很少去碰那盘美味的红烧鱼,等到那盘鱼只剩一截鱼尾的时候,却被奶奶端进了厨房里。我正纳闷呢,叔叔便向我们解释道:“为什么我们都爱吃芥菜呢?因为,芥菜的‘芥’的谐音是‘戒’,如果把芥菜吃光了,那就代表你在一年中的毛病、缺点都戒光了。而那盘鱼嘛,则是表示了‘年年有鱼(余)’,意思是:一年之中辛辛苦苦锝来的劳动果实并没有一下子用完,而有一些保存了下来,年年都如此,就积少成多了。”

  饭后,我想:这些风俗和习惯固然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无端的浪费,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放弃以往的风俗,过一个快快乐乐的新年!

家乡的风俗文化作文2

  家乡的春节按家乡的风俗习惯:“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早上拱拱手。”从农历的十二月二十日以后家家都忙着过春节。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大家仍冒着严寒忙着打扫卫生,希望扫去一年的秽气。远在天涯海角工作的亲人,也陆续赶回家和家人团渡新春佳节。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月小二十九,为除夕。除夕这一天,我们家乡称为过大年,家家户户贴对联,大人们准备了满桌吃的,吃完晚饭,大家团聚一堂,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直到十二点结束。鸣鞭炮关大门,这就叫辞岁。接着守岁到黎明前开门,又是鞭炮齐鸣,这就是象征开门大吉,一年**安安,风调雨顺。正月初一,小孩子们穿上新衣服给家里的长辈拜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哈哈,又轮到我拿压岁钱了。每年长辈红包时,总会说几句祝福的`话语,比如好好学习,键键康康之类的话,儿孙们都说几句吉祥话。那时压岁钱不只是给孩子们快乐,也赋予了老人们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和家庭兴旺的美好希望。

  最后,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庙会,雄狮起舞,长龙游街,一片热热闹闹,这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元宵节。也是把过年剩余的东西吃完,再吃一些汤圆,像征今年团团圆圆,生活红红火火,家乡的春节一年更比一年好。

推荐访问:风俗 教案 家乡 家乡风俗教案3篇 家乡的风俗教案1 家乡的风俗教案反思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