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钻井泥浆工无悔的选择 钻井队技术尖兵事迹材料

钻井泥浆工无悔的选择 钻井队技术尖兵事迹材料

时间:2023-05-06 10:0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钻井泥浆工无悔的选择 钻井泥浆工无悔的选择作者:陈其正来源:《柴达木开发研究》2020年第04期最近同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聊天,他问我:“你在天上无飞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钻井泥浆工无悔的选择 ,供大家参考。

钻井泥浆工无悔的选择

  钻井泥浆工无悔的选择

  作者:陈其正

  来源:《柴达木开发研究》2020年第04期

  最近同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聊天,他问我:“你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漠一待就是20多年,不觉得有些亏吗?”这位朋友是带着关切、同情、惋惜的复杂心情提问的。

  的确,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我以前几乎没有想过,一时又很难回答清楚,聊天的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沉默了片刻,我想了一下说:“你的关心我很感谢。要说亏,远不只这些。我们青海石油行业有一句行话,叫‘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些我都赶上

  了,并且比一般献身柴达木的人更甚。在青海工作20多年,我由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变成了一个驼背老头,近一米七○的个头,体重不足50公斤。夫妻分居近20年,全部家务及孩子的抚养教育全靠妻子一人承担,连妻子生小孩时也没能回去照看,够难为她了。可以说,我欠了妻子无法偿还的债。30多岁才有了孩子。孩子智商并不低,但因为缺乏应有的父爱教育,所以学习成绩平平,很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前途。你说亏不亏?”

  老朋友听后直点头。看得出,他此刻的心情也显得有些沉重。

  “然而,我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并不后悔。”我用略高的嗓音冒出了这么一句。

  老朋友两眼随之一亮,略带吃惊状。

  我们的谈话仍在继续。

  1967年,我由兰州大学毕业后,根据当时的条件,我完全可以留在省会大城市工作。但我毅然选择了通过图书馆书架上的图书了解的可爱的柴达木。到青海石油局报到时,按我所学的化学专业,组织上告诉我,有炼油厂和水电厂两个供职单位,分别从事油品分析和水质化验,可以由我自己挑选。并且解释说,现在(20世纪6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能分在这样的单位,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近的工作,已经相当不错了,言下有照顾之意。我又一次谢绝了“照顾”,要求去工作条件最艰苦的钻井队当一名泥浆工。这一举动,曾使同来的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很不理解。

  我心里很清楚,大城市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要丰富得多,工作环境和学习条件要优越得多。但是大城市人员太多太“挤”,我不愿在那里你争我夺地“挤”。炼油厂和水电厂与钻井队相比,工作性质相对轻松一些,生活条件相对安定一些。但这两个单位的工作和生活相对要平淡一些,不利于自身的锻炼和才能的发挥。我不愿平平淡淡地生活,更不想压抑自己的才干。这就是当初我选择到柴达木钻井队工作的理由。

  按常理讲,应该说柴达木盆地需要我们去开发,钻井队泥浆工岗位也需要有人去工作。同时,我也认为我个人更需要柴达木这个地方和钻井队泥浆工这个岗位。

  现在看来,我当初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正是由于柴达木恶劣的自然环境磨炼了我的意志,钻井队艰苦的工作条件造就了我的吃苦精神。工友们纯朴、勤劳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培养了我良好的职业道德。泥浆工岗位使我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实践,获益匪浅。总而言之,整整6年的钻井队工人岗位,为我以后的技术研究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说我在钻井泥浆方面有所成就的話,那么正是由于有了上述这一系列正确而痛苦的选择。

  在柴达木盆地工作20多年,有失也有得,有苦也有甜。真正尝到了毛主席讲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的滋味。

  钻井泥浆工在一般人眼里,只不过是跟一团泥糊糊打交道,没有什么学问。记得有一次,一位老太太听说我是泥浆工,她很关切地对我讲,让我买双高筒雨靴穿,说这样“和泥”方便些。弄得我哭笑不得,一时对她又解释不清,只好对她说用不着买,如有需要,单位有劳保用品,会发雨靴的。就这样搪塞了过去。这个近似笑话的事实说明,钻井中泥浆行道相对而言,从业人员较少,工作面窄,还不被人们所了解,从事钻井泥浆工作的人也常常被人轻视。“好事轮不上,问题找泥浆工”,可见从事钻井泥浆工作是要有点勇气的。

  其实,钻井泥浆是钻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号称钻井的血液。这是钻井工程的保护神——保证钻井工程安全、优质、快速施工。它又是地质的尖兵——帮助人们发现和保护油气层。钻井泥浆是一门实用学科,又是一项综合技术。要做好钻井泥浆工作,除精通泥浆工艺原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化学、物理、地质、矿物(黏土)等基础知识。还需要熟悉钻井工艺流程,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技能。所以从事钻井泥浆工作,不像有些人讲的只受气没出息,而是大有作为。从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钻井泥浆工作,和其他行业一样,第一要有科学态度,第二要有吃苦精神,两者缺一不可。

  我在柴达木盆地石油行业工作20多年,岗位由钻井队泥浆工、泥浆大班(组长)到工程处总工程师。职称由工人、技术员、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不论怎样变化,职称怎么晋升,科学技术和吃苦精神始终没有丢。科学技术和吃苦精神是相互依存的。不讲科学,只触及事物的表面,就不需要也不可能吃苦。不下一番苦功夫,不自找苦吃,就不可能得到科学的结论,把握事物的全貌。

  在钻井队当泥浆工时,有一年临近国庆节了,我的同行有的休假,有的参加文艺演出队,我所在的钻井队只剩一个泥浆工。为了维护和处理好泥浆,保证正常钻井,我半个多月没有离开井场,没有脱工衣。困了就利用下钻泥浆停止循环的空隙,和衣在值班房躺一会。饿了就啃几口干粮,硬是坚持到这口井钻完后才回基地休息。还有一次,正值严冬季节,为了实地观察井下泥浆性能变化情况,有一天夜里,我在泥浆循环槽旁边蹲了近4个小时,取得了真实资料。当要站起来时,发现被泥浆和水浸湿的棉工裤已被冻得挺硬,冻麻木的双腿怎么也伸不直,用木棒敲松后,才站了起来。

  技术项目研究同样也需要有科学技术和吃苦精神。每一个技术项目一上手,我们总是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干。《适应于复杂地层抗高温矿化度“新三磺”盐水泥浆的研究与应用》这个项目,从立项、室内研究至现场试验,历时3年多的时间,我带了几个泥浆工和化验工,吃住在井场,和钻井队同志们一道工作。为了取得第一手基础资料,坚持24小时在井场值班观察,录取资料。晚上实在太困了,便回野营房在床上打个盹,醒来又坐在床上“听”井口作业情况,验证“新三磺”使用效果。由于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格按照既定的配方和配置工

  艺施工,取全取准了各项技术数据,第一口井现场试验非常成功。写出的现场试验报告,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我们就是依靠这样一种科学严谨、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柴达木从事钻井泥浆工作,期间和同行们一道,完成各种技术攻关项目10多项,其中分别得到国家、省、局级奖励的项目近10项,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仅“磺化系列”钻井液及其子项目,几年来所获得的累计经济效益逾千万元,为青海石油钻井泥浆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另外,在钻井泥浆技术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也做了有益工作,使青海石油局钻井泥浆管理向制度化、条理化、标准化迈进了一大步,同样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如,《关于回收钻井队多余泥浆和完井泥浆的安排意见》执行4年多时间里,共回收各种钻井泥浆7500多立方米,价值358万元。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和我合作多年的青年泥浆技术人员不断成熟起来,有的已成为本行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完全可以独立承担泥浆技术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

  我从事钻井泥浆工作20多年,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前辈同行的传教下,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党和政府给了我很高的荣誉。多次被评为青海石油局先进科技工作者;1989年,获青海省“讲理想,比贡献”积极分子称号;1991年和1992年,先后被评为青海省和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优秀专家,享受专家津贴。1986年担任处级总工程师。近几年,我和其他在青工作的技术人员一样,生活待遇有了一定提高,工作条件有了一定改善。

  讲到这儿,较长时间沉默不语的老朋友插话说:“这些荣誉的获得,生活待遇的提高和工作条件的改善,是完全应该的。是党和政府对你们辛勤劳动所做的贡献的肯定。我认为你们受之无愧。”

  说实在的,在没有这些荣誉称号,不享受优秀专家津贴之前,自己还比较心安理得,感觉良好。现在回过头来冷静地检查一下以往的工作,却觉得业绩平平,与我得到的荣誉很不相称。从而深感不安,总有点内疚。为了寻找心理平衡,感谢党和政府的關怀,我今后将会更加努力工作,为柴达木石油钻井泥浆工作继续作贡献。

  谈到这里,老朋友又说:“你们太谦虚了,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还要自责,还要寻找差距,还要自压担子。这也许就是你们能成功的秘诀吧!另外,还想问问:柴达木盆地不仅地理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而且生产基础差,几乎没有什么文化娱乐可言。对一般人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别说工作20多年,就是闲坐20多年也会受不了的。你就不感到寂寞、空虚吗?就没有度日如年之感吗?”

  我回答说,柴达木特别艰苦,这是事实。我也是一般人,热爱青山绿水的大好河山,喜欢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都市生活。不怕你们笑话,有时因公外出,在戈壁滩上有幸遇到一溪流

  水,我们总要蹲下去用手戏水或洗洗手绢。偶尔见到一珠绿色,总会情不自禁地摘片绿叶摆弄一番,或摘上一条绿枝插在汽车门上风光风光。不置身其中的人是很难悟出这种情趣的。所以让我在柴达木这样的环境中闲坐20多年,我也会受不了的。但是,有事干了。试想,整天忙忙碌碌连节假日都搭了进去,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工作和学习,总觉时间不够用,不存在空闲时间怎么度过的问题。因此,就不会感到寂寞、空虚,更没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这一席谈话,对我感触很深。我对你及你的同行的作为表示钦佩,对你们的生活和工作表示充分理解。”老朋友最后说。

  是啊!一个人一生能为国家和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情,并且所从事的工作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得到人们的理解就很满足了。工作环境差一点,生活条件清苦一些,又算得了什么!

推荐访问:钻井队技术尖兵事迹材料 钻井泥浆工无悔的选择 钻井 泥浆 无悔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