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感动中国》看英模人物报道创新

从《感动中国》看英模人物报道创新

时间:2023-05-14 10:1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推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这也是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宣部首推的大型专题。新华社电视为这100位人物制作了每集12分钟的大型史志性人物文献纪录片《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2009年,在香港凤凰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广东卫视、东方卫视等海内外多家电视台播出。

《感动中国》创新推出的一种“史志性人物片”体裁,也是新华电视纪录片开篇之作。“史志性”人物片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更不同于专题片,它是一种将人物和历史结合在一起,运用史诗性和史志性的表现手法,融入创新艺术形式的电视片体裁。这种时长、这种形式的人物片在全国电视节目中都很少见,对比以前的人物片,《感动中国》节目形态和人物表现以及侧重点都有很大改变。

《感动中国》打造英模人物的时候,以人物故事为“明线”,以历史背景为“暗线”,更加注重的是以人物为依托,展现历史,凸显人物的历史价值。如《邓稼先》,将人物与中国两弹一星的特殊历史背景相结合,凸显人物分量;《许海峰》将人物的一场比赛,与中国当时在国际上的地位相结合,凸显片子的厚重。

《感动中国》追求一种艺术、美学境界,既有历史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突破华而不实、背离人文思考的规律,展现平凡人物追求高尚的享受。

用时代价值审视人物 用平凡视角接触人物

在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英模人物报道必须凸显时代价值,体现出人的自然本性。《感动中国》面对的是跨世纪的一代,要传递的是一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精神。因此,创作组秉承“用时代视角审视英模人物”的原则,提取英模人物身上新的时代精神以及值得当今时代学习的元素。

例如:雷锋,在上世纪60年代被树立为榜样时,更多是倡导那个时代的人们学习雷锋“艰苦朴素、学习毛选”等精神,而如今再创作《雷锋》时,提取的是雷锋精神中“助人为乐”的方面,以及其作为“阳光青年”的健康形象,浓墨重彩,衍生到时下“志愿者精神”等人类普世价值。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感动中国》在人物报道中的特色所在。

《感动中国》秉承“英模人物走下神坛向人回归”的原则,从人的视角看待英模人物,从而塑造出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既有无私奉献精神,又有个人正当追求;既有坚强性格,又有普通人情怀的英模人物。

《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的英模人物报道突破了以前惯用的模式,摒弃过去那种不食人间烟火、脱离生活实际的“高大全”,对英模人物形象的刻画从概念化转变为人性化、立体化,多层次、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将先进性融入个性之中,融入人物寻常的生命轨迹之中,敢于揭示人物内心矛盾冲突,善于描述人物丰富细腻情感世界,通过对新闻事物中具有的人性、人情色彩因素突出来吸引公众、感染公众。虽仍以表现英模人物的闪光点、优点为主,但也不再回避其弱点、缺点。

例如《吴登云—帕米尔的白衣圣人》中披露了支援新疆的吴登云曾一度要调离新疆的事实,这一细节非但不会有损吴登云的光彩,反而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他经历的艰苦和挫折,更能表现吴登云的性格特点。正因为真实地写出英模人物如何走出困惑、如何战胜困难的感人过程,才使英模人物变得可亲,可信,从而产生了较强的感染力。

同样,《孔繁森—大爱无疆》一片中,对主人公孔繁森的刻画较为立体、丰满,他既是一个“崇高、忠诚和无私”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同时又是牵挂着家人的儿子、丈夫、父亲。片中多次提到他对家人的愧疚之情,他曾悄悄留下遗书:“万一我发生了不幸,千万不能让我母亲和家属、孩子知道,请你每月以我的名义给我家写一封平安信……”细节写出了亲情与共产党员责任的冲突,反而更能反映出孔繁森每一次选择背后高尚的情怀。

又如《叶欣—新时代的“提灯使者”》中有这样一个细节,2003年非典期间,医务人员需要隔离工作,“叶欣在最后一次离开家的时候流下来眼泪,对儿子说,从今天起,妈妈就不回家了,等非典结束了再回来……”表现她内心的挣扎。

抛开英模头上的光环,用平视的角度报道英模,把英模当作普通人写,还原生活,展现英模“真我”本色,使之具有亲和力,也更具感召力和影响力。让人物与我们打破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感,变为眼前的人、真实的人。

从报道方式到语言结构

国庆专题片所拍摄的人物,许多人被反复报道,他们的事迹人们耳熟能详。作为一部弘扬主旋律的电视片,让老典型拍出新意境,让片子被更多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及海外受众所接受,是项目组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

我们提出以“真实亲切、平凡伟大”作为创作基本要求,对拍摄人物采取平视角度、人性思维,体现人物的当代价值和贴近性,努力发掘人物的普世价值。播映效果证明,这一艺术探索是成功的。片子在大学和中小学播映反响热烈,被青少年所认可。片子在台湾、香港成功播映,被多家海外播出机构所看好。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感动中国》突破以往解说词占据半壁江山的制作模式,大量运用了镜头语言和同期声、现场声等表现手法,给观众真实感、现场感以及美学艺术的享受。如《邰丽华—灵魂之舞》,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完全用邰丽华的表演和音乐表现人物,唯美至极。

再如,《李梦桃—马背上的医生》和《吴登云—帕米尔的白衣圣人》中,突破人物在背景板前采访的模式,记录人物在巡诊途中的情景,“牵着骆驼,边走边说”,就利用途中采访的同期声,视觉效果非常有冲击力,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

为产生好的传播效果,《感动中国》的人物片创作在组织结构上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摒弃过去千篇一律、僵化单一的说教形式,代之以灵活多样的结构形式,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纵式、横式或纵横交叉式结构,也有采用浓缩时空结构、“分镜头”剪辑、组合等等,技法更趋多样化,不拘一格,通过新颖、别致的形式吸引观众。

如,《许海峰—零的突破》《孟二冬—温暖的背影》《邓平寿—家乡?娘亲》,都采用了一个具体时间点分段叙述与大背景穿插叙述的结构,采访蒙太奇闪回的结构,给观众以全新印象。

写意与写实,永远是一个博弈,但形容词不用于解说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感动中国》中,有两类语言风格,一种较为理性,语言平实,新闻纪录之意浓重;另一种感情丰富,充满人情味。

《感动中国》语言力求生动形象、简练通俗、具体准确,对事实叙述明白适度,真挚自然。笔法更多元化,有的作品运用散文笔法、镜头式语言来刻画英模人物,朴素清新中见文采,如《李梦桃—马背上的医生》的开篇:“北塔山,哈萨克语称之为八一特克,意思是牺牲自己的地方。这里是祖国大西北的中蒙边境。牧民们说,这里有山没有树,有沟没有水,有地没有草”。一下子把人带入苍凉、悲壮的意境。(作者单位:新华社音视频部)

背 景 资 料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首推六位新锐电视人作品 2010年2月9日,在新华社电视新锐作品新闻发布会上,新华社创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正式推出首批张维维、李欣励、常琳、孙杰、王冰笛、李慧妍等六位新锐电视人及其电视纪录片作品集。

六位青年编导均来自新华社电视节目中心。她们的作品多取材于中宣部等11部委于去年评选出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目前已汇编为百集大型史志性人物纪录片《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

新华社副总编辑兼音视频部主任吴锦才表示,首批新华社电视新锐系列的推出是人才培养的良好开端,年轻电视人的成长,是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发展的希望所在。《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总制片人赵鹏介绍,新锐系列是以创作人角度集结的作品,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六位新锐编导思维活跃开阔,掌握现代电视理念。她们用作品讲述英模故事,抓住英模的现代价值,用当代眼光审视英模,使作品出了新意,在当代年轻人中引起了共鸣。

六位编导共同创作的《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名誉会长陈汉元认为:“人物品格通过故事展示出来,特别吸引人,特别感动人。”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认为,这部纪录片无论在艺术上、制作上还是思想深度上堪称精品,显示了新华社电视制作的实力。中国纪录片协会理事孙曾田认为,六位编导的作品以独到的电视语言,体现了英模人物的当代价值,使一个个真实亲切、平凡伟大的感动中国人物形象在这部纪录片中得到生动体现。

据悉,《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在香港凤凰卫视三个频道相继播出,并在台湾东森电视台黄金时段连续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根据AC尼尔森对东森电视台的收视率调查,《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系列专题片比东森电视台原先在相同时段播出的节目,收视率高出约0.2个百分点。目前,她们的作品正在CNC环球频道和CNC手机电视台播出。(璩静)

推荐访问:英模 感动中国 人物 创新 报道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