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灵魂

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灵魂

时间:2023-05-28 14:0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阿尔蒙德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初提出这一概念时,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所流行的一整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显然,阿尔蒙德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的最初所指意义,是人们的主观意识方面。持这种观点的还有其他一些学者,如派伊认为,政治文化是“给与政治里程以秩序和意义、给与政治系统中占支配地位的行动以基本假设和规则的一整套态度、信仰和感情”。豍政治文化作为政治系统的灵魂,以其强大的魔力支持着整个社会的运转,和谐的政治文化能影响政治体系的形成、发展与完善;指引人们的政治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塑造社会成员,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政治文化作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了解我国现阶段的政治文化现状是首要前提。

一、我国政治文化三元结构的内涵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沉淀了丰厚的传统政治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沉淀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纲常价值观念如明镜高悬人心。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政治文化、伦理纲常,我们扬弃的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于宏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一统思想文化的局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西方的各种政治文化伴随强大的物流涌入人们的脑海,国人的意识也发生了转变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容法家、道家及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其内容围绕君臣、君民、民众之间的关系展开,构建了一整套包含民本思想、礼义、仁孝、集体主义思想的处世价值观。这一整套的思想对于稳定社会,规范群众言行,增强爱国主义与民族凝聚力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传统人治思想、上下等级意识与盲目顺从心理、长期的礼、义、仁、孝思想导致的重情义、重人际、轻法律、轻原则等消极思想也随历史积淀下来,根深蒂固的盘旋在人们的各种处世行为中。

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文化伴随新中国的成立,确立了其在中国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围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这一核心任务而展开。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在中国经历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主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便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的原始精髓,又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新局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创造新的要义与时代的内涵。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文化的传入,从根本上打破了我国政治思想文化的格局,并将我国的政治文化拉入混乱的深渊。所谓当代西方政治思想文化,是指在西方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以市场经济发展为背景的西方主流政治文化。当代西方政治文化的传入是伴随着西方强大的物流隐性传入的,并且在核心理念上与传统的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有很大差异,甚至是根本对立的。当代西方政治思想文化的传入,标志着我国政治文化的三元结构最终确立。

其实这种对我国政治文化泾渭分明的划分本身就是不精确的,因为我国政治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大熔炉,上述三种政治思想文化从诞生或传入之时起,就在不停的碰撞、融合,彼此的内容里都有彼此内容的影子。不过,这种概要性的分法,有助于我们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分析,有助于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

二、我国政治文化三元结构的影响

政治文化的三元结构,必然导致政治心理的三元分层,从政治文化的宏观层面分析,政治体制改革在没有完善的政治思想理论的指引下扰乱了群众长时间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心理,特别是在当代西方政治思想文化的传入之后,群众的政治心理开始相应的分裂成与三大政治思想文化相吻合的三大部分:较多倾向当代西方政治文化理念核心的新生代,他们主要由青年人和知识分子组成;较多倾向传统政治文化理念核心的老生代,他们主要是由老年人和知识、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人组成;较多倾向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的官方代,他们主要是由政府及其相关系统人员组成。

官方代是三大成分中实际数量最少的,但因其强大的政治地位优势与中国的社会主义路线,官方代的政治心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形成一元独大的局面,基本上支配着社会的正常运转,也为政府的各种政治体制改革提供着巨大的心理支持。新生代与老生代是我国社会政治心理的第二语言,也是群众的政治心理的主体形式。虽然两者在形式上输于官方代,但因其作为庞大的公民社会以其庞大的适应力活跃在广大的社会基层,逐渐成为群众看待事物的心理主流。

这种官方与群众的政治心理的宏观分层是我国现行政治文化表露出来的问题之一。任由此种问题继续发展,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群众对政府的认可程度下降、政府公信力缺失,政府政策执行效率降低、阻力增大,政府疲软,并由此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另外,群众政治心理的二元分层也是我国现行政治文化的问题之一,此种现象会导致新老两代人产生隔阂,导致个人价值观更不易确定,社会整体凝聚力减弱,并由此引发新生代的叛逆,老生代的绝望等负面情绪。

还需特别指出的是,这种政治文化中政治心理分层的现象,会引发另一种侵蚀现象,即新生代与老生代对官方代的侵蚀,这种侵蚀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后,以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为底蕴的官方代普遍表现出一种挫折感,长期的理想目标迅速的被短期的实惠所取代,而且,与市场经济匹配的当代西方政治文化在中国的土地上有了与其自由生长匹配的土壤,在给个人带来利益与实惠方面,比之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有更强的生命力与适应力。如果顺应这种侵蚀的自然发展,其结果是以马克思政治文化为底蕴的官方代越来越少,甚至消亡,其结果是信仰危机的出现,其结果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不确定性。

三、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构建和谐的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系统是政治系统的子系统,其内部各政治文化的协调与整合,在政治系统乃至社会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代中国,由于民主与法制的正在健全之中,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等弊病尚未消除,再加上各种政治亚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使现行政治系统的信息交换产生某些不协调的现象,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主旨精神。因此,现阶段要继续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扩大同群众联系、对话的渠道,提高公民参政意识,保证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中得到切实的体现。这是民主、自由、平等的文化的表现和和谐政治系统的运行原则。

政治文化三元结构,给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带来了问题,也带来了契机,就像历史的自然运转一样,长时间的混乱与分裂呼唤着宁静的统一。可是,这种统一该采取何种方式?是三元结构中的一元独大?是三元结构的自然融合?还是三元结构中孕育出新的元素。

笔者认为新的元素总是根植于历史的沃土。自由、平等、和谐是现代社会必不可缺的要素。相比柏拉图《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中国式的“理想国”更有着人性、和谐的一面,这种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在中国人心中早已留下深深的烙印,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只有在本质上吸收、继承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理想信念,并且沿承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判断,结合现实社会给我们的实践基础,设计出适合中国本身发展的文化核心内涵,才能在根源上统一我国的群众的政治心理,从而实现政治文化的统一。笔者也坚持认为政治文化的发展也应以个人为最终目的,政治文化的终极命题是营造出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政治文化环境,这样的一种政治文化,要求其本身必须是一个半封闭体。表现为上层理念的高度抽象,比如平等、自由、尊严等,这些上层理念应该是穿越时空,具有普适意义的,因而是不变的,封闭的;而下层理念就必须具有时代的特征,能够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吸收新的理念,扬弃旧的理念,因而是流动的,开放的。

秉承着这两个原理,再结合中国政治文化的实际情况,或许我国混乱的政治文化局面可以变得清晰起来。或许依靠这样的理念,去设计我们的政治文化,去构建、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图画:作为平等自由的个体在物质财富上将不再具有很大的差异,社会财富不需要强力就很公平的分配到每个公民的手里;精神上的荣誉感与更高层次的体验将代替物质的追求成为公民奋斗的动力;每个公民都表现出积极、乐观、勇敢等多方面的正面情感,都以实現自己的人生价值;公民间的关系和谐融洽,每个公民都自觉遵守道德约束,以获得认可、信任和需要代替物质利益为原动力建立人际关系网;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几乎不再构成破坏,真正做到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协调发展。

注释:

豍刘学军.政治文明的文化视角.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9-10页.

参考文献:

[1]陈华森、鄢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征及其对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南都学坛.2006(5).

[2]刘京希,宋全成.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文化背景与文化目标.全国期刊数据库.2007年3月.

[3]陈维伟.信仰的选择.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4]朱志敏,胡献忠.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研究网.

推荐访问:灵魂 政治 建设和谐社会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