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人机大战:从兴奋的现实到忧虑的未来

人机大战:从兴奋的现实到忧虑的未来

时间:2023-06-12 18:3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1997年5月11日北京时间早晨4点50分,一台名叫“深蓝”的超级电脑在棋盘C4处落下最后一颗棋子,全世界都听到了震撼世纪的叫杀声——“将军”!这场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终于以机器战胜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的结局落下了帷幕。

而2016年3月15日,谷歌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被中国棋迷戏称为“阿尔法狗”)与韩国棋手李世石九段的最后一轮较量以前者获胜结束。最终,这场轰动全球的“人机大战”的总比分定格在了4∶1,阿尔法围棋轻松战胜了代表人类出战的李世石。此次比赛后,阿尔法围棋的世界排名跃升至第二名,仅次于中国棋手柯洁九段。

被誉为人类“智慧堡垒”的围棋被人工智能攻克,这个结果为人类留下了一连串的兴奋和担忧。

背景

B E I J I N G

从“深蓝”到“阿尔法狗”:人机大战20年进化史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人类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使得机器能像人那样思考,甚至超过人的智能。自1956年这个概念被提出并确立以来,这个领域就被视为人类最高的梦想之一。

棋类游戏一直被视为顶级人类智力的试金石。人工智能与人类棋手的对抗一直在上演,此前在三子棋、跳棋和国际象棋等棋类比赛中,计算机程序都曾打败过人类。在围棋“人机大战”之前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人机大战”要数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对国际象棋人工智能程序“深蓝”的国际象棋比赛。1997年,国际象棋人工智能第一次打败顶尖的人类;2006年,人类最后一次打败顶尖的国际象棋人工智能。自那时起,作为欧美传统顶级人类智力游戏的国际象棋,已经在电脑面前一败涂地。围棋成了人类智力游戏的最后一块高地。

围棋人工智能长期以来举步维艰,顶级人工智能甚至不能打败稍强的业余选手。这似乎也合情合理。因为围棋需要计算的变化数量,目前比较公认的数字是10的800次方,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中原子的数量。由于变化实在太多,在棋盘上的多一路或少一路、多交换一步或少交换一步,都会产生无穷无尽的连锁反应。如果人工智能试图用蛮力来穷举所有变化,那么这种计算量对现在的计算机来说也是无法承受的。而人类,可以凭借某种难以复制的算法跳过蛮力,一眼就看到棋盘的本质。

后来,人工智能研究者们祭出了终极杀器——“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热门科目,它能完成笔迹识别、面部识别、声音识别、驾驶自动汽车、自然语言处理、分析生物信息数据等非常复杂的任务。谷歌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就是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研究开发的。

用“深度学习”技术“教”机器下围棋,就如同教小孩一样,绝不是让程序员添一段代码就完事,而是要“喂”给程序足够多的案例,让机器“自己领悟”正确的下法。从一定程度上说,阿尔法围棋是在以预测的方式模拟人类的直觉,试图以人类的思维去学习围棋对弈。据称,目前阿尔法围棋模仿人类的直觉判断程度约为80%。此前,在与法国“疯石”、日本“zen”等当今最优秀围棋程序所进行的500盘博弈中,阿尔法围棋也只输了一盘。为了测试阿尔法围棋的水平,谷歌于2016年3月向围棋世界冠军、韩国顶尖棋手李世石发起了挑战。这场挑战最终以李世石1∶4负于阿尔法围棋而告终。

实际上,围棋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相通的,中国人甚至将围棋博弈视为洞悉人性、参悟人生的过程。然而,现在下围棋的却是一个机器,意味着这个机器除拥有超强的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拥有创造力甚至个性。“感觉就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下棋一样,该弃的地方也会弃,该退出的地方也会退出,棋风非常均衡,真的看不出出自程序之手。”柯洁九段说,阿尔法围棋有好几次落子极其非常规,许多专业棋手都表示看不懂。而聂卫平九段甚至表示自己想要对阿尔法围棋的惊人一手脱帽致敬,因为它“用不可思议的下法辟立了围棋常识之外的新天地”。因此,兴奋过后的人类开始焦虑——人工智能会不会拥有“智慧”,拥有自主意识?人工智能又会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脱离人类的控制,反过来奴役人类?

声音

SHENGYIN

这是我的失败,但不是人类的失败。

——围棋世界冠军、韩国棋手 李世石

对超级人工智能的担心,就像现在担心去火星的人口会不会过多一样,现在我真的不知道答案。其实,我觉得很多人还是不太理解用人工智能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权威的学者之一、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 吴恩达

阿尔法围棋和李世石的这场对弈,其本身的历史意义是超越胜负的。“阿尔法狗”赢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阿尔法狗”学会故意输给李世石的话……谢天谢地,这一幕还没有发生。

——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 雷 军

成功制造出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但不幸的是,它也可能会成为我们历史上最后的一个里程碑。人工智能一旦发展完全将终结人类这一物种,人类被缓慢的生物进化所束缚不能与之对抗就会被取而代之。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 史蒂芬·威廉·霍金

如果让我猜人类最大的生存威胁,我认为可能是人工智能。因此我们需要对人工智能保持万分警惕,研究人工智能如同在召唤恶魔。而且在所有的故事里,似乎总有拿着五角星和圣水的家伙,好像他很确定自己能控制恶魔一样,但这并非总是管用。

——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商业太空飞行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 埃隆·马斯克

思考

S I K A O

未来的人工智能能战胜人类吗?

虽然这场“人机大战”只是一场棋类比赛,但这种电脑与人脑的较量,总是伴随着一个在人类思维史上挥之不去的困惑: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人工智能能战胜人类吗?答案是非常明确的——不能。

首先,对阿尔法围棋而言,它的智慧来自于英国人哈萨比斯及其领导的人类开发团队。如果你仔细翻翻这群超级人类的骇人履历,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大智慧”了。所以,无论是这场“围棋人机大战”还是近20年前那场“国际象棋人机大战”,归根结底,还是人类与人类的较量。换句话说,与其说这次是阿尔法围棋战胜了李世石,还不如说是哈萨比斯及其领导的人类开发团队战胜了李世石。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群人的集体智慧战胜了一个人的个体智慧。

其次,阿尔法围棋虽然可以战胜人类棋手,但是只是战胜了人类思维的一个方面。就像人类发明的汽车飞机都比其自身跑得快一样,那只是人类用思维所给予四肢的一个延伸,可以说人类每发明一项科技都会超越人类的某一个方面,但人类的方面是无限的。而同时,人类的智慧也是无限的,虽然就一个人来说,不可能达到完美的高度,但人类是一个互通的整体,本身也构成了一部有机的计算机,并充满了多维度空间。这种总体之合的智慧,总会大于最先进的某部机器,并且以人类的整体性维度控制着所有的人造物。

机器每赢一次,就是一次局部的胜利,但人类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进化着,这种整体的进化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智慧的学习,但人类的这种学习其特质就是充满了创造性和连通性。而就一部电脑或机器来说,它的“学习”永远在人类之后,因为它的“学习资料”只能是人类提供的大数据,电脑虽然可以以程序的方式消化这样的大数据,但这也是电脑所无法突破的极限维度。

人类可以给予电脑的东西总是人类的产出,而这种给予不可能超前于人类的全部已知。这是因为,人类的“给予”行为本身也需要运算的思维空间和工具,就像要给一台超级电脑装一个最新的软件,人类除了首先拥有这个软件之外,还要有某种装载的能力,而这个装载能力人类即使想给予最先进的电脑也可能给不出去。这犹如给一辆跑车升级,用以升级的那些工具永远都不会被装在那辆跑车上,因为如果装在那辆车上,就会加大跑车的负荷,且这不是人类的初衷,智慧不允许其做出这样的相悖之事。

人类在最大程度给予的同时,总会存在无法给予干净的剩余,这些剩余,就是人类永远高于电脑的资本,也是重新思维的起航点,电脑则不会有这个高度的起航点。这也犹如人向着太阳高速奔跑,影子也会高速奔跑,但它的速度再快也只能跟在人的身后。这就是万事万物间的自然伦理法则,这样的伦理法则,谁都无法超越,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宇宙秩序。因此,未来电脑战胜整体的人类,不管是在现实中还是在唯物哲学上,那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如果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怎么办?

今天的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涉及哲学、计算机、心理学、博弈论等领域的交叉学科,阿尔法围棋的算法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已经远超“深蓝”。在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中,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是一大动力源。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抑或是中国的“互联网+”,人工智能的研发都是重点,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

但对人工智能,除了欢迎,也有警惕。其发展的每一步,都与英国数学家图灵“机器能思考吗”的诘问相伴。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站到人类的对立面?异常强大的人工智能会不会被坏人操纵而无法控制地作恶?这早已成为诸多科幻电影的题材。由施瓦辛格主演的《终结者》中的“天网”就成了最可怕的人工智能的代名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也在忧虑:“人工智能的完全发展会导致人类的终结。”

人工智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作为普通人,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因为目前的人工智能尚处于“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有专能无全能”的阶段。然而就在阿尔法围棋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期间,谷歌一位资深人工智能工程师接受专访,其认为在10年内,有知觉和自我意识的强人工智能便可以实现,那时人工智能可以写小说,而且有发展到“天网”水平的可能。

如果这真是10年内的结果,那么人类真的需要赶紧思考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了。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安全与伦理问题,欧盟、日本、韩国等已经开始着手开展政策研究与立法实践。事实上,谷歌在收购阿尔法围棋的研发者——“深度思维”公司的条款中有一项,就是必须成立人工智能道德委员会,由来自科学、哲学等诸多领域的人员监督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应用。

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应当是人类本身,而不是一把铁锹或者核潜艇。人类制造的产物不讲道德和感情,但它们拥有力量,这种力量的快速增长往往让人类感到恐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人类的创造物是否会和我们站在同一边?是否会成为奴役我们的力量?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工具,而在人类自身。科技没有善恶,有善恶的只是掌握科技的人。或许我们可以相信凯文·凯利的话:“可怕的事情终会发展,但这却是最美妙的结局。”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日常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关于人工智能的种种忧虑,对于日常生活而言,首先就是机器人替代人做各种各样的工作,我会失业吗?实际上,制造业、零售业、运输业等已经开始大量地使用机器人,而翻译官、速记员、设计师、厨师、司机、记者、作曲家……也都已经有了机器人“同行”。甚至有科学家预测,到2036年,所有的人类产业工人都会被机器所取代。这似乎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浪潮,而这个经济和社会冲击势必会激化为政治问题。人工智能是创造新财富的强大工具,可是如何公平分配,依赖的恐怕还是人类的传统智慧。

而且,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以阿尔法围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拓宽了让机器人为人类干活的新天地,并有可能深入而广泛地让人类文明迅速发展。阿尔法围棋是靠“深度学习”“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和“自我进化”三招战胜人类棋手的,这三大功能也是人类驾驭其为自身服务的途径。由于人工智能能够自我学习,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而且搜集和储存的数据会越来越多,将会在新产品的研发、预测分析、推广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效应。

具体而言,如果将阿尔法围棋的自我学习能力、大数据储存和分析功能应用到医药领域,将会是人类的福音而非悲剧。研发出阿尔法围棋的“深度思维”公司并非只是专注于让阿尔法围棋与人类棋手过招,而是注重把人工智能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贯穿应用到医学领域。

2016年2月,“深度思维”公司就已经发布了在医护领域使用的“深度学习”程序“深度思维健康”。这是一款手机应用程序,包括“识别风险病人”和“早期临床护理管理”两个模块。这种手机应用程序当然也是一种人工智能,它们需要学习和帮助医护人员监护一些表面上不严重但实际很危险的病人,或者一些急性发病者。

当然,这些只是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的冰山一角。实际上,在医药领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最早和进展较大的是药物的研发与监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对于药物的研发在很多方面都起了作用,如研发新药、老药新用、药物筛选、预测药物副作用、药物跟踪研究等。这实际上已经产生了一门新学科,即药物临床研究的计算机仿真。因此,阿尔法围棋战胜人类棋手,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是机遇和帮助,而不是威胁。

推荐访问:人机 忧虑 兴奋 大战 现实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