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研究生精品课“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的建设

研究生精品课“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的建设

时间:2023-06-16 17:3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为了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养殖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课程组,从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和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对“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果,为其他高等院校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专业学位;养殖领域;精品课程;建设

研究生教育属于高等院校教育框架中的顶层教育,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教学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所在,要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教学改革使其必然为之,而精品课建设是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硕士专业学位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相对于学术学位的一种学位类型,其目的是通过理论兼实践技能的培养,为社会输送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同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课程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养殖领域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是研究动物遗传规律、育种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精品课程是集一流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的强化和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依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研究生教学实际,特制定了《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试行)》,2015年,通过申报、评审等各个环节,“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成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首批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之一。2016年河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开展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和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立项建设工作的通知》(冀教研〔2016〕4号)。在河北省教育厅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课程组,从课程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和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对“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建设。

一、 教学定位

与本科生教学相比,硕士研究生教学更应注重提高其科研素养、科研方法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使其广泛、深入、系统地掌握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与学术型研究生教学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更注重职业性培养,即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人才。养殖领域专业是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养殖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一门主干课程,其教学定位为:通过本课程教学,让养殖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重点了解并掌握一些必备的动物遗传实验技术和育种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动物遗傳育种理论和措施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二、 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一) 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

本课程所用教材为陈国宏、张勤教授主编的《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该教材是专门针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养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编写的教材。本教材共设置了20章的教学内容,广泛吸取了国内外动物遗传学与育种学教学体系的成功经验,既阐述了学科发展的最新成就,并重点结合生产中普遍应用的技术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分析。

根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本课程最初设置36学时,后因教学改革变更为32学时。在有限的学时数内,对于该领域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完善课程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知识面、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仅能起到一定的抛砖引玉作用。因此,根据教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为了迎合教学改革,同时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组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反复论证,提出了“两增一减”的教学思路,“两增”一是增加本教学团队以及其他教学团队近年来在动物遗传育种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二是增加当前养殖业中较实用的动物遗传育种技术;一减是减掉理论性太强、距离生产实践偏远的内容。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实现教材的校本化。

另外,为了使学生们对本课程有更多的了解,更便捷的学习并掌握动物遗传育种的有关内容,课程组建立了“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精品课程网站,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师队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试题库和案例教学等,特别是课程使用的案例教学,使教学效果更加生动、直观。

(二) 课程体系

根据养殖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按照“打破传统、注重实践、积极创新、整体优化”的原则,优化了本课程结构。具体为:

1.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转变为以将来能胜任专业实际操作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2. 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结合、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三、 教学方法和手段

1. 以研究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由于养殖领域专业学位的生源参差不齐:有本专业的,也有跨专业的考生,因此,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即以研究生的现有水平为立足点,深入了解不同学生基础、特点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有序引导和组织本领域研究生的学习。

2. 着重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

研究生教学和本科生教学有着本质区别,研究生除了在教师指导下学好书本上的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良好的自学能力,这样才能广泛涉猎知识,很好地完成研究生教育。

3. 提高研究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为了提升研究生工作前职业能力的储备,在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应着重增加实际能力培养及案例分析的相关内容,提髙激发和培养研究生创新性思维能力、概括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 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精品课建设,培养理论和实践技能较好的养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配置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至关重要。因此,课程组从专业知识结构、学历、职称、年龄等多个方面加强了“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和培养的教师以畜禽解剖、生殖生理知识为本底,最高学历的专业知识以动物遗传和育种学为主,辅以数学、统计、计算机等专业工具知识,尽可能以高学历、高职称和中青年教师为主。本课程最初任课教师4人,其中3人具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1人具硕士学位和副教授职称,40岁以下、40~50岁和50岁以上的青年、中年和老年教师分别为1人、2人和1人,整体来看任课教师职称和学历较高但年龄偏大,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教学梯队。经过3年的建设,1人取得了博士学位并晋升为教授,同时团队又吸收了教授、副教授、助教各1人。目前,教学团队7人中,6人具博士学位,1人具硕士学位,教授5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4人,占57.1%,符合精品课的建设和课程教学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本课程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了解并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课程组3名教师参加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传媒与传播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期动物遗传育种创新技术“动物遗传育种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并取得了“动物遗传育种师”证书,这样为课程教学内容的提升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另外,教师队伍中目前还缺乏企业人员,将来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聘请企业相关兼职教师充实到本课程教学中。

总之,“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课程经过3年的建设,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和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以后需继续努力,争取在不远的将来晋升为省级精品课程。

(通訊作者:巩元芳)

参考文献:

[1]张乐勇,殷述广.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和实践[J].石油教育,2007(6):62-6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开展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的通知.学位[2013]37号.

[3]赵艳红,李金泉,斯日古楞等.“家畜育种学”精品课程建设及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思考[N].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115-116.

[4]王芳,贾青青,邓慧萍等.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构建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53-57.

[5]英爽,康君,甄良等.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1-5.

作者简介:巩元芳,李可强,彭永东,耿立英,张传生,李祥龙,刘铮铸,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推荐访问:育种 遗传 原理 研究生 动物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