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推动山西工业发展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山西工业发展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时间:2023-06-17 14: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山西作为能源与资源大省,近年来经济增速保持快速增长,但面临着工业结构性矛盾。加快工业新型化,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是山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主要抓手。

关键词:转型发展;工业经济效应;结构优化

一、山西工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及现实背景

(一)工业转型升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山西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调整。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劳动力、土地、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对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倒逼机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到位,不仅影响短期稳增长促转型目标的实现,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工业转型升级是促进全省工业做强做大的客观要求

山西在能源基地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建立在自然资源基础之上的山西重工业结构,符合全国区域分工和国家战略发展重点的要求,也体现了山西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随着对外开放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山西高投资、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已难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以能源工业为支柱的重型结构派生出产品初级、经营粗放、结构偏重、支柱单一、高投入低产出等特点,导致山西产业结构效益低下。

(三)工业转型升级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打造竞争优势的迫切要求

从近10年工业增速看,全国31省(市)中山西波动幅度最大。全省工业经济大起大落主要原因是主导产业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四大支柱产业的大幅波动,深层次原因在于山西省经济发展方式长期积累的支柱产业单一、产品初级化的结构性矛盾。集中、单一特别是严重依赖原材料等上游产品发展的产业结构,受市场影响程度远高于其他产业类型结构,受国内其他省份增长放缓影响,对能源及原材料需求降低,导致山西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工业经济下降深于全国回落。

(四)工业转型升级是应对煤炭资源等资源衰减压力的必然选择

山西煤炭资源的平均开采强度在25%以上,由于长时间、大规模、超强度开采,资源枯竭问题日显突出。据相关单位测算,预计2007到2020年,五个大型煤炭集团公司将有32处矿井面临资源枯竭,衰减生产能力约5400万吨。

(五)工业转型升级是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主战场

《山西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把有关节能减排指标作为约束性任务,到2015年,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由2010年的2.24吨标准煤下降到1.877(2005年可比价)吨标准煤,累计下降16%,年均下降3.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7%,年均下降3.7%。到2015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含工业、生活、农业)分别控制在45.8万吨、5.21万吨以内;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27.6万吨、106.9万吨以内。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69.91万吨、35.23万吨以内。

二、山西工业转型升级需解决的问题

(一)工业总量相对较小仍需继续加快发展

2013年山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0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个百分点。横向比,总量在全国位居19位,总量及增速在中部六省均居末位。

从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看,2013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为3946户,在全国位居22位。

(二)煤系产业繁荣造成发展路径锁定

得益于煤炭能源的供给与价格优势,本世纪以来,山西迎来两轮增长波:煤炭工业的繁荣,焦炭、冶金、电力等煤系产业下游产业繁荣。两轮增长波使山西经济要素的配置方式、结构、效率乃至产业生态发生彻底变化。

“一煤独大”是山西工业经济的显著特征。支柱产业的产品本省无法消化,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山西主要产品主要是资源类产品,位于产业链上游,省内无法消化。以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为例,2009年,煤炭产量6.15亿吨,其中出省(口)4.46亿吨,占产量的81.32%,焦炭产量7649万吨,其中出省(口)5413万吨,占70.77%,电力1862亿千瓦时、其中外调电力601.27亿千瓦时,占32.29%,可见主要产品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因此受外部需求影响极大,终端的需求波动会通过产业链层层放大。

(三)工业经济效益仍需继续提高

从全国其他省份比较来看,全省工业利息保障倍数为2.1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4个点。全省工业利润同比下降31.4%,利润增速处全国末位。“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决定山西因煤而兴、因煤而衰。或者说煤炭工业利润增速决定其工业利润增速。对外部经济的过分依赖,一旦国内经济下行、需求不振,山西工业经济盈利下降的阵痛在所难免。

三、加速山西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一)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

“十二五”时期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仍应略高于GDP增速。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正确处理好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等关系。同时要提高工业增加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等反映增长质量的目标,引导工业企业把着力点放在内涵发展上。

(二)进一步谋划产业项目,优化产业结构

今天的投资结构即明天的产业结构。全省工业经济采掘业比重过大,技术含量不高。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要下更大工夫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内涵集约、质量效益型转变。

一是结合山西“十二五规划”、“产业振兴规划”和省情,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及时跟踪国家政策方向,谋划、储备一批符合各市经济发展实际的重大产业项目,实事求是地把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论证好。

二是按照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布局项目,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项目建设及产业发育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良的经济环境,形成产业规模集聚效应。

(三)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争取在关键应用领域取得突破

加快推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紧紧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这个关键环节,在发展理念、政策措施、保障机制等方面把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导企业把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同产品升级结合起来,推动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的转变。

引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比提高等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四)进一步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推进两化融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选择,是建设工业强省的必由之路。按照《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要求,引导扶持重点骨干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信息技术综合集成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装备工业成为“两化融合”的主力军,同时加快推进物联网与两化融合。

(五)更加注重市场在淘汰落后产能的作用

淘汰落后工作长期以来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企业普遍缺乏积极性。在推进淘汰落后工作之初,给企业一定的经济补偿来加以引导是有效的方式。借鉴经济补偿政策方面的经验。淘汰落后产能涉及因素多、推进难度大,要部门间合力推进。

淘汰落后还得靠市场。要更加注重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充分调动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杨耿业.对当前工业统计制度修正的设想[J];中国统计;2009(1).

姚宁.沈阳市新工业化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

推荐访问:山西 小康社会 奠定 坚实 工业发展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