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淳淳的乡情,,,浓浓的真爱

淳淳的乡情,,,浓浓的真爱

时间:2023-06-19 14:0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只要是经常关注高考、中考信息的人,就会发现,在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的阅读理解题目中,经常出现一个作家的名字——厉彦林。他的文章以纯情飘逸见长,越来越多的读者感觉到,读厉彦林的文章,心灵会在真善美中筑巢,生命会走进圣洁的殿堂。近几年来,他发表了大量的乡土散文随笔。他的《乡情如酒》《布鞋》《煤油灯》《享受春雨》等近二十篇散文随笔入选到各地中高考试卷,成为人们争相传颂的名篇。中国教育学会主编的,承载着提升中小学生综合人文素质任务的《中华人文阅读》丛书,仅他的情感力作就选入了13篇。他的作品先后获得“冰心散文奖”等多项大奖。家长、教师、在想方设法搜寻他的文章,学生在纷纷传抄下载他的新作。厉彦林的名字正被越来越多的读者关注、喜欢。

厉彦林是沂蒙山人,他是沐浴着沭河水长大的沂蒙山之子。山的厚重、倔强与水的灵性、激情和谐地统一在他的身上。他敦厚、纯朴,是山中灵气孕育而成的一个精魂,是在文学园地中默默无语、辛勤耕耘的一头黄牛、一位智者。

知道厉彦林老师的名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我和家乡的几个高考落榜青年成立了一个“崮乡文学社”,定期不定期编写《崮乡》社刊。杂志是油印的,每期油印百十来份吧,免费发到各村团支部、学校,供大家交流学习。内容有我们自己写的小说、散文、诗歌,还有供农民田间地头哼唱的小剧本。第一个栏目则是“名家名作欣赏”,每一期都要从报刊上选编几篇名人大家的作品供读者学习借鉴。几乎每期都选编厉彦林写的散文诗。

《崮乡》成了四村八乡很受欢迎的刊物。那时农村没有电视,文艺生活极其匮乏。《崮乡》的出现,如同一缕春风,吹进了山村青年干枯的心田,对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多少年后,还有很多人提起那份不正规的刊物。

文学是人生的脉搏,是直接触及人们心灵的艺术;阅读更是一种幸福,一种智慧,是读者与厉彦林心灵的对话。

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提高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如何通过经典阅读达到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是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大家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这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其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深刻的内涵,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其中蕴含的永生的活力和不灭的精神,价值早已超越国界、时空的概念。

读懂它们,生命的价值,生活的品味,便会了然于胸;感受精品的奥妙,与厉彦林产生共鸣,阅读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厉彦林的文章既有文学性,又有思想性。纵观其作品,內容涉及了理想、关爱、自信、爱国、勇气、合作、宽容、尊重、教育、诚实、毅力、勤劳、环保、挫折、智慧、故乡,友情、亲情、童心、童趣、春夏秋冬、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文章的主题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对于丰富学生的学识,陶冶情操,开扩视野,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很有好处。

在厉彦林的文章里,学生既可以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又可以让思绪伴随文字到厉彦林的家乡去采风;既可以感受童真童趣,又可以咀嚼生命的意义;既可以体验尊严的高贵,又可以体味宽容的博大;既可以为作品中感人的故事落泪,又可以被作品中善良的人格所感染。

阅读这些他的文章,实际上就是在与灵魂高尚的智者倾心交流。每读一篇,思想将得到一次熏陶,感情得到一次升华。

厉彦林的作品,都避开了说教的方式来传达教育的核心理念,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去品读感悟,达到知善、爱善、行善的目的。

厉彦林著作颇丰,尤以散文诗见长。厉彦林的文章都得力于自幼就获得的乡土生活的“基因”,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他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打上了属于他的,不可替代的印记。

平淡、静美,如诗如画的家乡山水

我们常常听到教师抱怨,现在思想教育难搞,串皮不入内。比如:我们教育孩子爱祖国、爱人民,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十几年下来,为什么还是收效甚微?由于学生年龄小,“祖国”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什么是祖国?孩子们还不懂其内涵,我们教育孩子热爱自己的家乡,这实际就是进行了最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

可以断言:一个连家乡也不爱的人,爱祖国也不是真的。要教育学生从热爱自己的家乡入手,热爱祖国也就落到了实处。

厉彦林散文处处流露出对家乡山水的情,对家乡山水的爱。

厉彦林散文的境界韵味,是一种平和淡泊、自然率真,是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如《夏雨中的村庄》通过对屋前屋后的树木、树上的鸟窝、树脚下的水牛、放羊的山娃、劳作的老农等的描写,流露出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同时还真实地描写了自己的感受,“在这样的天气里,独步山野,欣赏不尽山村千姿百态的风光,滋长着无数穿越时空的遐想。”

厉彦林的散文,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但因其人格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有感染力。他的散文最为明显的审美取向之一就是他对乡村那种温和、轻微、朴实、润畅景物的感知及描写,他让人感到一种大自然的天籁、地籁与人籁和谐之韵。比如“我的脚步惊飞了一只被雨淋湿了翅膀的小鸟,几滴水珠溅在了我的衣衫上。树丛中,荷叶间,几只不知名的鸟虫在轻轻地叫着,不知在觅友交谈,还是在寻找食物?一切生命在这神秘的荷塘,在这绵绵的雨雾里,萌发出一种难以言尽的渴求,或是期希。”(《风雨荷塘》)“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动物昆虫,只要奉献了什么,只要与人和平相处,彼此有了感情,就永远不会从记忆中抹除。”(《院中那棵老槐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槐花开”,这是乡村五月生动的写照。你看,房舍旁、道路边、山岗上、水沟边、荒地里……高低粗细的刺槐树,绿叶间挂满白色花冠,晶莹、粉嘟嘟的槐花一穗穗地垂在枝头。房舍、田地、道路和庄稼人,全都沉浸在槐花的清香里,一丝丝、甜甜的、淡淡的。”(《清淡的槐花香》)

乡村本来就是平淡无味的,可厉彦林笔下的小村美得如诗如画,而诗画中的父老乡亲淳厚朴实,热情善良,读者不知不觉来到了厉彦林笔下的世外桃源。小桥流水,鸡鸣犬吠,乡音饶梁,民风纯朴,这一切都通过厉彦林那美如甘醇般的语言焕发出无穷的魅力,把对父老乡亲的真情挚爱描写得如花绽放,浓烈的思乡之情顿时涌上读者心头。

厉彦林的文字美啊,美得如同串串珍珠闪闪发亮,这文字,能勾起每一个人童年记忆,那南瓜花里的萤火虫,那池塘边的声声蛙鼓,那麦秸垛后面的藏猫猫,那村头热乎乎“狗子你娘叫你回家吃饭”的呼喊……

厉彦林的乡情散文,可贵处不仅仅是表现了思乡怀旧之情,而是将过去、现在乃至对未来的希望很自然地融为一体。使人读后,感觉是丰厚的,情致是明丽的。他固然有对过去的追忆,却并非是一味咀嚼往昔的苦楚与酸辛,而是将自己的思路与笔触始终置于农村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中。他的追忆似乎很遥远,但我们读起来总感觉近在眼前。

厉彦林现在虽身居都市,但爱的根基仍在哺育他的沂蒙山区。他挚爱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关注那里一点一滴的变化。可以这么说,“追忆与希望,挚爱与真情”是厉彦林乡土散文的强劲的主线,构成就了他的散文特有灵魂。

多少年来,他虽然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小村,但他的灵魂深处,始终在咀嚼汲取着那些年代小村给予自己灵魂的滋养与润泽,始终在咀嚼着故乡山水对他性情的陶冶和磨练。这些年来,无论工作多忙,他的思绪总不知不觉回到那个洒下童年无拘无束笑声的山村,回到那些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身上。节假日,星期天,只要能抽出哪怕一天的时间,他几乎都要回到这里。在他的灵魂深处,这里是他舒缓精神压力吸取精神养分的最好的绿草坪。每次在小村住一夜,就像注满了油的发动机,身心都有了前行的激情和力量。“树多了,就自然遮住了村庄。有的树老了,筋骨苍虬,枝干上爬满岁月的伤痕和鸟巢。刚栽的小树纤细柔弱,就躲在大树谦让出的空隙间,努力伸展自己细长娇嫩的枝叶。大树、小树和和睦睦,互映成趣,与房舍、与人畜组成了和谐村庄。”(《春天住在我的村庄》)“那些曾看着我长大的邻居长辈,那些与我一起打打闹闹、顽皮长大的同学伙伴,在接过我双手递上的香烟时,也会仔细地打量我一番,亲切地与我交谈,问我夏天济南那个火炉子能受得了?听说如今在城里就喘气还不要钱?你抓紧捣鼓点钱把咱村这条路修了吧?……听到这些话,我胸口涌起一股暖流,甚至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那纯朴的乡情、乡音,蕴涵着多少真切的关心和期待呀。”(《乡情如酒》)“夜已经很深了。一轮皎月蹒跚地爬上窗前,一缕缕皎洁的月光透进屋里,好像飘舞的雪花,恰如娘那满头的白发。我的记忆,我的思绪,我的情感,我的惦念,都浸进这圣洁宁静的月光里,溜回了那个我至亲至爱的小山庄。”(《凝望娘的白发》)

读到这些优美、流畅的语句,即便是再浮躁的读者也会感觉到厉彦林内心的宁静,感受到他的心的节拍与大自然是那样和谐,继而被他的宁静、和谐影响,内心也会安静下来,不知不觉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走进天人合一的境界。

很多老师给孩子上课,讲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讲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讲流碧滴翠的林海,讲一碧千里的茫茫大草原,同学们都为“云横秦岭”的壮丽景色而骄傲,为“桂林山水甲天下”而自豪,更羡慕在那里生长的小朋友有个美丽、可爱的家乡。有的同学就这样感慨:“要是我们生活在那里就好了。”“咱们这里没有公园,没有游乐场,也不在城市里,咱这里要是有名胜古迹该多好啊!”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家乡,不一定有名胜古迹,但也处处充满了美。有自然美,风情美、建筑美,人物美。不说别的,光自然风光的美就有很多很多内容。城市有城市的优势,高楼林立,现代化的通讯、交通、学生知识面宽,视野开阔。农村也有农村的优势,这儿五光十色,绚丽多彩。我们生活在纯净如画的大自然中,这儿有江河溪流、堰塘沟坝、林木果树、鸡鸭牛羊。学生在直接或间接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增见识、得启发、受教育。丰富的生活,情感的波澜,生活的苦乐,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让学生读一读厉彦林的山水美文,孩子们会惊叹祖国山河的秀美壮丽,会不知不觉中发自内心的爱上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

父亲的叮咛,母亲的白发,孩子那永远的牵挂

对国尽忠,对父母尽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包括子女对父母的亲爱之情、顺从之意、敬爱之心和侍奉供养之行。这几年,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目前我国已有5000多万独生子女,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产生的特殊群体,受到来自家庭的过分爱护与保护。越来越多的长辈把孩子捧为“小太阳”、“小公主”,过多地讲究孩子的营养、打扮、排场,这些“过度”的爱,使大部分孩子变得骄奢任性,缺乏自理能力,缺少理解心、孝敬心和责任心,他们不知父母工作之艰辛,不知父母的养育之恩,有时父母行为稍不合孩子之意,就遭到孩子的斥责,甚至是漫骂。一些孩子还认为父母为自己服务是应该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是顺理成章的。孩子的这些言行,使我们惊呼:现在该是猛醒的时候了!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果还不摆到议事日程,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在素质方面大打折扣,难以接受21世纪的挑战。

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建设和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倡导的“孝”是摒弃了封建主义糟粕之后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现代道德观念相适应的“孝敬父母”的道德观念,它具有传统美德的健康内核。我们提倡的孝敬父母强调亲爱父母之情,敬重父母之心,顺承父母之意,侍奉父母之行。

父恩母爱,是一个永远的话题。千百年来,描写父母情的美文可谓浩如烟海。母亲经历十月怀胎之苦,哺养之累,仅仅这点,也足够儿女感恩一生。厉彦林笔下的父母的形象更是令人刻骨铭心。有个编辑在选编他的《回家吃顿娘做的饭》时,感动得泪眼朦胧,擦罢眼泪才记起已经有几个月不给老家的母亲打电话了。为了生存,我们总习惯了步履匆匆。其实,你有多忙,忙得竟然连给父母打个电话的几分钟的时间也抽不出?“我在外工作近30年,每次回老家,爹总是早早跑到集市上买回各种各样的还沾着泥土、露水的蔬菜、水果等,娘总会做上满满一桌子饭菜,还反复地劝说:外边的饭不如家里的香,多吃点,多吃点!岁月沧桑,地老天荒。一年年走过来,我和几个妹妹都长大了,爹娘也被岁月催老了。我深深地感到,只要献给爹娘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甜美的微笑,冷清的院子会立刻温暖起来,平淡的日子会顿感五彩缤纷。”(《回家吃顿娘做的饭》)。

当下,人们常谈论幸福,什么是幸福?在厉彦林看来,其实幸福很简单,回到老家是最大的幸福。这些年,清明、端午、五一、中秋、国庆节,法定的节假日多了,充足的时间也有了,避开人满为患的风景区,回到老家,守着年迈的爹娘,听一听母亲的唠叨,和孩子们跟着父亲到地里打理一下菜园,帮着娘洗洗菜、淘淘米,放心地品尝、慢慢地咀嚼、尽情地回味娘做的饭。“在家的日子,娘总会把积攒了一年的好东西纷纷拿出来,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顿顿都是七个碟子八个碗,像招待远方尊贵的客人。吃饱了,娘还逼着再多吃几口,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东西都塞进我们的肚子里。娘看着我们吃得打饱嗝或者满头大汗,便会开心地笑了。说实话,我这些年在外工作,也吃过一些山珍海味,有些娘肯定没见过、没听说过,更没吃过。可娘还是执拗地为我做她认为世上最好吃、我应该最爱吃的东西。多少次,我凝望着娘满头的银丝、满脸的坎坷与风霜,泪水相伴着感激与感动在眼眶里打转。情真意切的母爱刻骨铭心、魂牵梦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我更加牵挂和依赖亲人,更加珍惜与爹娘团聚的日子。”

“节假日,回家吃顿娘做的饭,是一次幸福而快乐的旅行,是对逝去岁月的追溯和留恋,源自对父母的牵挂和对浓浓亲情的期盼;偶尔为娘做顿饭,那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纯朴、实在的报答,还可享受报恩的快乐,消除城市生活的烦恼和浮躁。”(《回家吃顿娘做的饭》)。

厉彦林在很多散文中,浓墨重彩歌颂父母的养育之恩,字里行间倾注了对父母无限的感激怀念,精彩感人,催人泪下,读后都会有不尽的感慨。“我知道,娘这缕缕白发,是无情的岁月风霜染白的,是不尽的操劳染白的。我从故乡沂蒙山区那个偏僻的小山村,一步步走进省城。离老家越远,思念愈重;离故乡越久,眷恋愈深。常常扪心自问,娘含辛茹苦,青丝变成白发,我作为儿子到底应该为娘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对得起娘的养育之恩和一生的辛苦与操劳。在山野乡村,在都市大街上,我看见满头银发的老人,油然产生一种亲近的情感。每当望见头顶的明月或满天白雪,心中滋生诸多况味和难以言明的思绪。”(《凝望娘的白发》)

厉彦林的父亲,一向沉言寡语,但对厉彦林很疼爱,也很严厉。那年代贫瘠的山地,稀疏的庄稼,远远填不饱肚皮。厉彦林难忘的是在一个锅里,老人做的两种饭菜。后来,厉彦林到县城上学。学校放了麦假,就赶回家帮着老人收小麦。“当空的烈日,就像粘在背上一样,割不上几垄小麦,就感到腰也要断了。父亲割八行,我割五行,我拼命地挥舞镰刀往前赶,手心也被镰把磨出了血泡。我很快赶上了父亲。这时,我陡然发现,实际上我只割了三行,那几行父亲早已替我割了。”(《父爱》)此时此刻,有什么语言能够表达厉彦林的感情呢?“父辈以这种默默无闻,宁愿自己吃苦,做千万件好事也不吭一声的行动,在我心里垒砌和树立起人生的标杆!”(《父爱》)

有年冬天,厉彦林正坐在学校宿舍被窝里读书,父亲来看他,“提着一捆煎饼和煮熟的鸡蛋,脸冻得发紫,帽子和棉袄上挂满了雪花,口呼的热气在胡子上结了一层霜。父亲摸摸我的被子,伸手摸出了散发着体温的五十元钱。”《父爱》)父亲告诉他,是跟着村里那台12马力的拖拉机来县城的。那种拖拉机是没有顶篷的。在那样寒冷的天气里,迎着飘舞的雪花和凛冽的寒风,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奔波上四五个小时,寒冷程度可想而知。

最让读者动容的是厉彦林拿到第一次工资后,先给母亲买了一块布,又给爷爷和父亲买了一塑料桶烈性的瓜干酒。母亲异常高兴和忙活,专门做了几个好菜,厉彦林给爷爷和父亲各倒上了一杯,父亲端起酒杯,向地下奠了几滴,然后细心品了几口,哦,好,这酒味道纯正。厉彦林发现父亲说话时手竟然有些颤抖,“终于喝上孩子买的酒了,来,干!我放下杯子,发现父亲的眼圈有些红润,父亲忙说,这酒还真辣。我知道,父亲是有些酒量的,度数再高的酒也不会嫌辣,那分明是难以掩藏内心的激动。我赶忙再给父亲倒上一杯,沙哑着嗓子哽咽地说,来,爸,咱再干一杯。”(《父爱》)

每每读到这里,我都呜咽的读不下去。孩子参加工作领到工资后,父母一般都要知天命之年,岁月的风霜染白头发,脸上刻满沧桑。虽然很多人已经走出那遥远的小山村,可永远走不出故乡的真情和父母那期待的目光。正如厉彦林所言,父爱正如沂蒙山的清茶一般,不很清澈却也透明,虽含苦涩却清香,虽淡然却深刻。今日是人子,明朝为人父。其实父爱的深沉与厚重就蕴涵在平淡如水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只有用心去品味才能感受到,并由此真正读懂人生。

一本名著可能改变学生的思维,一篇美文也许会改变学生一生。教育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从阅读中找到答案。教师如果在让学生阅读感恩父母的文章的同时,引导学生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孝敬父母的行为,使孝敬父母的道德教育有序化。同时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道德品质实际、挖掘文章中孝敬父母教育的内容,运用具体联想、展开想象,就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对父母真挚而强烈的爱心,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正直,一曲曲人性美的颂歌

厉彦林的文章中,教人向善,为善,充盈字里行间。这与他接受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细琢磨起来,我国这个古老而宠大的血缘宗法式农业社会,更有着生长家训的丰厚土壤。哪个家庭不是老、中、青三结合的梯次年龄结构,这就像一根长长的链条,一辈就是一个链环,一辈一辈地传宗接代、繁衍生息。由于血缘亲情的维系,老者、长者、尊者自然具有了潜在的威严,他们坎坷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经历风风雨雨之后的大彻大悟,往往以血泪为代价凝聚成深刻的警言,然后用舔犊之情教育、告诫子女,这便是非常自然的事了。厉彦林的爷爷对他的成长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小的时候,爷爷就教育他,“人一辈子不容易,但无论如何要活得正,站得直,人活就是活得一口气。咱家里祖祖辈辈没有识文解字的,你在外边,要好好给公家干活;见了公家的东西,千万别眼热,人家的稻草咱一根也不要拿;娶了媳妇好好过日子,别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后两条,可最坏人的名声啦。”(《家训》)

厉彦林的爷爷是大队保管,有一年秋天,队里的场里晒着满地的花生,厉彦林披着月光给爷爷送晚饭时,顺手抓了一把就吃,不料被爷爷制止了,还严厉批评了他,“这是咱大队里的花生,每家每户都有一份,咱不能让叔叔大爷戳脊梁骨。人生在世创个好名声不容易呀。”(《家训》)

长辈的训导和爱造就了厉彦林正直善良的秉性。所以厉彦林“崇拜和欣赏庄户人那艰苦勤劳、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质朴诚实、与人为善、宽宏大度的高贵品德,这就是民族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的根。一个人从小吃点苦,经受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炼,接受点古典传统的教育和熏陶,对于走好人生道路大大益处。困苦是坚强之母,正直是道德之本。”(《家训》)厉彦林对艰苦勤劳、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崇拜和欣赏在很多文章中都有所体现。

“山冈上正盛开着一簇簇金灿灿的迎春花,染遍山野,流满山涧,火焰般燃烧着青春萌动、激情飞扬的岁月。欣赏花朵笑容时,如果不深入她的内心,就体味不了她经历的艰辛和绽放前寂寞的等待。”(《渴望拥有一捧土》)“大自然或者人生,大都是不可逆的一次性选择。沙子与金子,只是一字之差,往往也是一步之遥。公平的岁月更是不再生,不重复。有时错过一时,就会错过一生。留下的是惆怅、惋惜,甚至是后悔。我难以想象,天烛峰的迎客松是如何历经风雪,扎根发芽,坚守着、开拓着自己的家园,一天天、一步步地长大。(《渴望拥有一捧土》)

这是厉彦林对顽强生命礼赞,对身处逆境而不垮的生命的歌颂。他告诉每一个人,面对挫折,要有信心,有毅力,“大奢都在经历了磨难和风险后,才逐渐读懂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给我一丁点土壤,是纯正的种子就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经历逆境与挫折,有时会让你拥有意想不到的美丽和独特的姿势。艰难与困苦,往往会是成功的基石。”(《渴望拥有一捧土》)在《春燕归来》《怀念我家那条老黄狗》《腊梅花开的声音》等文章无不都渗透着他对生命的歌颂,对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歌颂。

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特有的价值概念,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对人间忧患的悲悯情怀。这种意识应从小就对学生进行培养。厉彦林的很多作品都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如今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可我那魂牵梦萦的小河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伫立村头,望着已经光秃秃的河滩,一股酸涩和无奈的感觉涌上心头,顿时模糊了视线。”(《故乡那条弯弯的小河》)这是彦林对当前环境日益恶化的忧患;“我友好的问她:‘丫头,这么小的年纪就开始做买卖,为什么不念书?’小姑娘忧伤地低下头,搓了搓脚。”(《蒙山特产》)这是他对当前农村教育的忧患。“这些年改革开放了,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富裕了,这个社会也显得越来越浮躁和世俗,人间真性在枯萎,民族文化在流失。很多人不但不管他人瓦上霜,也自家的雪也懒得扫了。连最最重要的做人立身这一条,也抛到了九霄云外,人鬼、美丑、善恶、是非都分不清了。元代脱脱说过:‘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怒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时下,这种人是不是太多了呢。”(《家训》)正是厉彦林这种深深地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得他的文章有了教人思索的厚重感和教人思考的哲理意义。

质朴、清新,独具有诗质内韵的文笔

厉彦林参加工作初期,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这是厉彦林作品中几乎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厉彦林散文的语言非常凝练,这与他当教师的经历不无关系,这种语言风格,正好与他所表现的生活内容相和谐。这就是在畅达中又富含韵味,在娓娓道来中又不失庄重;在看似随意中又峰峦迭起;在不刻意谋篇中又善于统摄把握,读起来十分舒展,却又很抓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厉彦林语言的锤炼功力。

厉彦林是一位风格独具、颇有创作力的作家。他的文学语言本来就富含诗质的韵致。他的这种诗质美始终又与生活的本真紧相融合,读起来觉得非常自然、自如,毫无硬性灌注之感。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象着厉彦林创作时的情景,写到激情的诗句,性格沉稳老练的他,会不会被自己的文字感染的慷慨激昂身心澎湃起来,继而高声朗诵手舞足蹈呢!

厉彦林又是一位风格独具、颇有创造力的诗人。他的文学语言本来就富含诗质的韵致,这来源于他多年来散文诗及诗歌创作的追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他的散文诗在全国就很有影响,而且他的散文诗作品还入选江苏省一大学的语文教材。他的这种诗质美始终又与生活的本真紧紧融合,读起来倍感亲切、自如。

应该说,这样的散文语言用来表现乡村生活,可谓水乳相融,正得其所。他的抒情与评论文字也具个性特色,与叙事相生、浑然一体,很少单独“跳出来”去大段抒情,却又能使读者领会到这是厉彦林思想的闪光和升华。这类文字往往是十分简炼而沉挚,表现出厉彦林的思想深度与从容不迫的心态。

作家厉彦林是古今中外千万文学大家中的一个。集中研究某位文学大家作品的教育功能、德育功能,其意义无疑是深远的。

厉彦林书写的是自己熟悉并挚爱的农村生活,开创出鲜明风格,在乡土散文这个领域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其思想、其性情、其文笔、其为人,已超然出群,虽居深林,总现以鸿鹄之羽,读其片言只字足让人仰首以视,笔者在此也不过是抛砖引玉,以期更多关注他的有识之士,将他文笔的精美之处剖露出来,以助鉴赏,让这清泉流水之音,传送到山河内外。亦希望厉彦林先生不避劳烦,倾情笔耕,进一步运用具有诗质内韵的文笔,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给这个浮躁的社会带来越来越多的质朴、清纯。

当我们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厉彦林每篇文章中的真、善、美,当我们在厉彦林笔下美妙的文字间穿行,感觉如蝴蝶飞过花丛,我们的心灵也会变得芳香、洁净,我们的生命也会变得圣洁、从容。合上他的文字,我们会用热情拥抱生活,用激情点燃希望,我们会感恩着,古今中外那千百万个像厉彦林先生那样的一篇篇散发着墨香的精彩篇章。

推荐访问:乡情 浓浓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