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好家国情怀的底色

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好家国情怀的底色

时间:2023-06-22 15:2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编者按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家国情怀,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标志。本期专栏呈现历史学科如何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两个层面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案例,以期为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落地找到地方表达、学校表达的课程与文化支撑。

夏辉辉老师的文章以广西为例,呈现如何挖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建系列地方特色课程,为学生打好家国情怀的底色。周刘波老师的文章则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角度,探讨了家国情怀培养的实现路径。

2014年,教育部制定和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公布,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家国情怀成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标志。

一、家国情怀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底色

有学者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深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土壤中。中华文明绵延千年源远流长,家国情怀不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千百年来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家国情怀的一种反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都体现了家国情怀的境界,并已经潜移默化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涵养了中华民族的心灵家园,形成了亿万人民的价值共识,引发华夏儿女的情感共鸣。

家国情怀亦是当代青少年核心素养的基本底色。高中历史课标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朱汉国教授指出,家国情怀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历史学科把家国情怀确立为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既是强调家国情怀培养的重要性,亦彰显了历史学科在传承与培养家国情怀中的不可或

缺性。

不独历史学科把培养家国情怀作为自己学科的使命,其他学科亦都为家国情怀的培养各有贡献。

比如,有教师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理直气壮加强‘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教育”,因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德育为主的课程。从核心价值来看,它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功能来看,它是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它是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养的课程。作为中国特色的德育课程,它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上起到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

又如,有学者提出,地理学科“家国情怀”的构建,应基于对特定区域(尤其是故乡与祖国)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把握,进而体现于不同尺度的地理环境中。在微观尺度上,“家国情怀”主要是对于家乡、祖国的认识与相关情感的培养;在中观尺度上,“家国情怀”是对于国家之间、大洲之间、区域之间的差异对比,并充分把握相互关系,从而体现祖国的特殊性;在宏观尺度上,是对于全球性问题的认知,要求学生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把握“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精神实质。

语文学科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更是随处可见,以至于有记者把2017年全国9套高考试卷中的作文题拿出来一一比对,感叹曰“高考作文:家国情怀总相牵”!无论是“中国关键词”还是名句串写,还是“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或者是“我看高考”,无不引导学生在回望历史中,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这就是当代青少年的家国情怀。

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培育家国情怀的土壤

在落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背景下,探索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路径、方法与策略,显得尤为迫切。除了在教科书里感悟家国情怀外,更多的学者、专家与教师提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尤其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构建地方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宝贵的科学艺术价值,是学校教育的天然素材。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审美价值,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不同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积淀,反映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是现代和传统对接的见证;它的教育审美价值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工艺技能、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能够熏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

家国情怀的背后,是中国人对国家、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扎根于家园故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家国情怀的培养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多民族共同生活、和谐共处,目前广西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50项,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583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人民的骄傲,也是培养青少年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例如,南宁老友粉,是广西南宁传统小吃的金字招牌,它的起源是一则与友谊相关的故事。其口味鲜辣、汤料香浓,是“南宁人的早餐”,为南宁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赢得了兼容并包、不失温度的美名。

又如,以恭城油茶为代表的油茶制作工艺,是瑶胞、侗胞的一种传统食品。据载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桂北地区独特的地质地貌与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相结合的产物,“一杯苦、二杯

呷(涩)、三杯四杯好油茶”的独特口味是瑶侗等少数民族文化心理与人生态度的写照。

一些饮食非遗项目为大多广西学生耳熟能详,但是这些传统的食物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一种饮食何以成为一种“文化”?这里有一个从感官的感受到理性认识、情感升华的过程,否则这些“耳熟能详”的饮食可能会成为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以饮食文化为代表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醒我们,在身边寻找学生们最为熟悉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们追踪它们的历史、了解它们的制作技艺、采访它们的传承人、认识它们的价值,从而获得对生活较为深刻的理解,把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家乡风俗、民族文化乃至中华文明链接起来,寻得作为中国人的根与魂,为自己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成长过程涂上一层层家国情怀的底色。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断裂的大背景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除了政府和专门机构的作用外,有学者认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应该突破仅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几个徒弟的狭窄传承局面,应当面向全社会,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学校教育抓起,建议将非遗文化及其保护和传承列为青少年基础教育体系的必修课之一。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但成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依托,开设相关课程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措施。

三、构建“非遗”主题地方特色课程落实家国情怀

一般而言,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课程设计,二是通过教学实践,三是通过评价来落实核心素养。而地方课程具有地域性、民族性、针对性等特征,符合落实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要根植于本民族文化的要求。因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在广西地区构建地方特色课程既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基础,又有相当的课程价值。它在目标上服务于学生的人文底蕴、责任担当、社会参与,在实施方式上服务于学生的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实践创新,在资源上来源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为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本土化的养份。

从2017年开始的“核心素养背景下‘非遗’主题地方特色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研究,围绕学生们感兴趣的广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了多角度的地方特色課程研究。这一研究在理论上,希望为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落地找到地方表达、学校表达的课程与文化支撑;能够在人的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重视阈下重构地方课程的理解框架,在地方课程的构建中促进人与文化的双重发展;并且探索文化传承教育的心理结构,探索民族地区地方与学校教育中文化传承的深层次文化心理结构,培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在研究方法上,把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素养体系与非遗资源的乡土性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为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新的研究视角;运用非遗资源开展主题式研究,探索“主题选择—目标确定—田野研究—资源整理—探究交流—课程评价”课程建设模式,在建设空间上,构建“课程基地—课程资源—课堂教学”多维度的课程实施空间。

1.“足音”口述历史课程的建设

口述历史旨在以访谈方式发掘、采集、整理与保存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呈现口述者经历的历史真实。它首先是一种历史研究方法,通过精心计划的对历史当事人或目击者的访谈,来收集和研究有关个人、家庭、历史事件或日常生活的历史信息,将这些当事人或目击者的回忆和看法作为音频记录保存下来,为教学、研究或其他方面所用。口述历史也用来指用这种方法收集的史料,基于这些史料产生的历史作品,以及围绕着这种方法建立的学科。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地方文化,反映了人类创造力和独特环境的结合,是对人类文明的宝贵贡献,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更是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借鉴和参照。虽然与这些本土文化相关的书面文献匮乏,但是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活形态文化资源却异常丰富。因此,我们采用口述历史的方法,鼓励中学师生走近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资源,建立对它的理解,并将这一理解向当地社区传播,加深学生与社区的联结,以及加深社区民众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我们组织师生团队,通过确定研究项目、背景研究、寻找受访对象、研制访谈提纲、模拟访谈培训、实地访谈、抄本制作及反思提升等步骤,开发了一批中学生口述历史校本课程,试点学校确立了“开设一门口述历史课程、建立一支口述史社团、培养一支能开展口述历史教学的教师队伍、撰写一本口述历史校本教材、每年研究一项地方文化项目”的课程建设目标,并建立了一批口述历史校本课程基地学校(见表1)。以“足音”为名的口述史校本课程,旨在启发学生走出校园、走向民间,用脚步倾听文化的声音。

2.馆校共建课程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受到重视,非遗进“馆”的现象越来越多。例如,对非遗研究非常深入的各级博物馆,不但有研究非遗的专门研究人员,还保存了大量非遗文献。各地为了推广地方非遗建立了各类专门的非遗传承体验馆,如桂林米粉文化中心体验馆、桂林东西巷桂剧讲堂、南宁新会书院(邕剧、粤剧)、柳州三江清花绣坊等。

在围绕非遗主题构建地方课程时,我们建立了馆校共建课程,与多个博物馆、体验馆签订了馆校共建课程协议,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活化校本课程,把博物馆资源引进学校、引进课堂。例如,广西博物馆的肖君老师走进南宁四中,为南宁四中学生上油茶体验课;广西师大附中双语实验学校师生走进桂林米粉文化中心体验馆采访桂林米粉传承人梁志强先生;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师生走进邕州剧院与邕剧传承人对话;柳州十二中师生走进柳州市三江县清花绣坊采访侗族刺绣传承人韦清花等。馆校共建课程丰富了非遗主题课程的内涵,使得课程的构建在师资队伍、教学空间、教学资源、学习方式方面产生了新的变化,也使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有了新的

拓展。

3.“壮游天下”研学课程

2016年11月,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实践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结合广西地方非遗项目和地方文化资源,我们开设了“壮游天下”研学课程。“壮游”一词源于杜甫名诗《壮游》,唐代兴“壮游”、旅行学习之风,众多士子走出书斋,多作郊游、远行、交友、边塞之旅。至宋代和明清,游学、书院文化盛行,士人旅行制度化,社会逐步形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流意识。以“壮游”为研学主题,意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广西为壮族自治区,以“壮游”为题,亦指壮家少年出游研学,立足家乡,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课程构建方面,我们依旧以非遗项目为主,兼顾其他地方文化内容,采用了“课程为主、旅行为辅”的方式,聘请当地非遗传承人、相关研究专家,共同开发研学课程

我的家风故事 “明家风,承家训,录家史”。一户人家,一种家风;一个家庭,一条家训;一个家族,一段历史。我们家庭的历史中蕴藏的故事和精神力量亟待我们去挖掘、去传承,家族长辈成员也一定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精彩人生故事期待与晚辈分享。你可以访谈一位家里的长辈,整理、记录下他/她的人生轨迹,围绕“家风家训”,书写关于这个长辈的一个“家史故事”;你也可以记录你家(家庭、家族)一项传承的手艺、一个古老的物件、一句悠远的家训、一种有力的行为(孝顺、勤劳)或者一种向上的精神(勤俭、坚韧)等。

身边的职业故事 身边的长辈们是如何走上现在的工作岗位的?职业生涯中有哪些酸甜苦辣?你可以访谈身边一位长辈,整理、记录下他/她的职业生涯,围绕“职业人生”,了解他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你可以围绕某一种职业以及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群进行访谈,记录这种职业的社会价值以及这些从业者的人生故事。

身边的匠人故事 我国工匠文化源远流长,能工巧匠层出不窮,由此凝练而成的工匠精神更是工匠文化之精华。匠人不仅限于传统的手艺人,还包括秉承工匠精神的现代工人、技师、企业管理者。你可以访谈身边的匠人,围绕“工匠精神”,记录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对传统手艺的记录和传承,还是我们了解乡土社会,传承乡土文化的过程。

家乡的乡土文化故事 我们的家乡总有一些让人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你可以围绕“乡土文化”这个主题,选择家乡一种让你难忘的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对身边的人进行访谈,记录这项乡土文化与你、与你周边的人所发生的故事、产生的影响。

活动得到了全区各中学的积极响应,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热情非常高,共收到初中作品775件,高中作品339件。收到的作品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其中桂林中学金雨枫同学“我的家风故事”历史写作《孔雀东南飞》一文,记录了外婆坎坷的前半生,入选北京电视台的拍摄计划《中国梦—365个故事》。从学生们的作品中,我们听到了许多感人的家庭故事,看到了很多优秀家风的传承,我们还看到了许多藏于枝繁叶茂的乡村与社区的各种职业故事与乡土文化故事。每一个作品都是学生们在寒假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刻中,与长辈对话、与民俗文化对话、与地方各种风物对话的成果。每一个作品就是一次人生的经历,就是一场生命的体验,就是一次文化的洗礼。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课程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文化不一定表现为课程,但课程深处一定有文化的内涵。为落实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以广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把文化植于地方课程之中,使之彰显出地方特色、文化特色、时代特色。我们所理解的地方课程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并不断赋予意义的过程,对地方文化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二者的互动将会有力地推动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M].//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朱汉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3).

[3] 林永彪.要理直气壮加强“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7(4).

[4] 陈杰,等.论地理课程“家国情怀”的内涵与培养[J].地理教学,2016(22).

[5] 尹翠莉,马利.高考作文:家国情怀总相牵[N].河北日报,2017-06-08.

[6] 朱丹.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J].神舟,2013(16).

[7] 周洪双.非遗传承 路在何方—委员提案中的非遗保护与传承[N].光明日报,2015-12-14.

[8] 刘启迪.课程设计如何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M].//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非遗’主题地方特色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17B115)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1.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广西教育学院教学研究部)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推荐访问:底色 打好 文化遗产 依托 情怀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