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一现代文阅读复习课教学的起承转合

新课改背景下高一现代文阅读复习课教学的起承转合

时间:2023-06-22 16:1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中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积累整合知识,如何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审美与探究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应该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积极面对并认真思考的,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在语文高考中分数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如何能够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扎扎实实地把语文复习课上好,又使语文阅读课堂多一些动感、生气与活力,并由此带来极高的学习效率,这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经常思索的一个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来谈谈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起承转合四步教学法。

学生的学习情况:高一重点高中学生

教学目标:

1.掌握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常见方法;

2.训练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一、起——引人入胜

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解释:“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也就是说导入过程的基本任务就是确定目标,激发兴趣。所以笔者作了如下导入:

教学导入:

首先笔者选择了刚刚测验过的题目,找出学生的试卷错误类型,投影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错误类型。

列出错误典型;分析错误原因。

失误:

文不对题,答非所问

模棱两可,心中无底

只图简单,答案缺漏

惟恐答漏,多多益善

语句不通,表意不明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发言,能够思考所犯的错误,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归纳出错误的类型。夸美纽斯说:“铁匠在打铁之前,必须把铁烧热。”这样明确了目标,激发了兴趣。

二、承——渐入佳境

这里的“承”是指过程与方法,学生有了积极性与兴趣,接下来就是过程与方法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语文学习的目的是要引起主体(学生)相对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课堂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生除了接受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以外还会把平时积累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外化行为表现出来。因而,复习课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课堂表现,重视学习过程。”

现代认知和心理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和情境性,这种趋势同样反映在评价中,如果能够在当时的情景中即时给予评价,会比过后的评价效果好些,在学生的大脑中引起的反映更强些,便于学生及时地调整下一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仔细观察,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收集学生活动的信息,做好对学生评价的前提工作。 注意从学生学习表现的欲望、态度、每个学生发言的次数、发言的质量等方面加以考察来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承”这个过程就是紧扣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阅读现代文的方法,围绕掌握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常见方法,训练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的教学目标,因为是高一学生,所以笔者选取了教科书上的几个片段。

(一)获取信息

例:《我的四季》必修一P17

〈教学方法〉先读问题,带问题读课文(齐读)找出关键句。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但我还是有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怀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敷衍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他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做过的一切。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问:作者认为在“冬日”里可以做些什么?(摘录原文回答问题)

这个教学过程是达到直接提取文中的信息的目标。这类题目的指向明确,甚至注明用文中的话回答,筛选的范围又不大,因此难度较低。接下来要训练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

(二)整合信息

例《江南的冬景》必修一P76

〈教学方法〉找一名学生读,学生提取信息,用笔圈画出关键句。提取关键词。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问:根据这个语段,用一句话概括江南冬景的迷人之处。(不超过12个字)

这个教学过程锻炼了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把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把零碎的信息加以条理化、系统化,这样才可对阅读材料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获得更有价值的东西。

(三)【方法总结】解题思路:

一个原则:忠实于文本 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 。

两个观念:整体观念联系观念 。

三个步骤:

第一步、 读文章,重视题目,快速地浏览一下整篇文章,以求对文章有个整体了解。重视散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养成动笔圈画的习 惯,随读随把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来)

第二步、 读试题,解读题目,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回到原文找关键的段落,理解。

第三步、 结合原文内容巧妙答题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尽量运用正强化(即多进行鼓励和表扬)恰当的运用负强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正强化的效果要好于负强化,正强化使得个体的承认欲求和成就欲求得到满足,促使他们作出更多的努力。

三、转——高潮突兀

经过前面的学习过程,学生基本上明确了获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方法,跃跃欲试,想要一显身手,笔者选择了有一定难度的《乡土情结》的片段,这篇课文在2003年作为高考题出现过。学生听说是高考题,兴趣更浓了,每个同学都很想试试看。

能力训练例2003年高考题《乡土情结》P49

〈教学方法〉找两名同学上黑板做,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做。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抱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1.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教学方法:学生讨论,上黑板做。

2.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答案】1.父母亲族的爱;2.家乡的山水草木;3.悲欢离合的家;4.邻里乡情

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整段文字的内容。本段开头两句总写了人的童年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乡土;最后一句总结了童年的乡土情结对人一生的影响;中间四句就是童年烙印的具体表现。中间四句是答案所在,问题要我们回答的是“哪些烙印”,我们应该回答的是一组名词性短语。从筛选出来的信息中,寻找关键词,并注意字数的限制。经过整合,我们就可以得出答案:1.父母亲族的爱;2.家乡的山水草木;3.悲欢离合的家史;4.邻里乡情。有的同学在解答这一类题时,往往只能做到一半,即从文章中筛选出有效信息。至于如何整合,则没有很好考虑。有的把原文照搬下来作为答案,忽视了字数的限制;有的答非所问,缺乏针对性,以致失分。主观表述题的答案,我们要有原文意识,能从原文中寻找原句作为答案的,就可以提取原文,但是有很多题目的答案需要我们在原文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重新组合后才能得到,也就是说需要整合。如上题中的答案,前三点可以从原文中摘录,第四点“邻里乡情”则要在原文内容中提炼、归纳得出。

【答案】1)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2)多数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

点评:根据题目要求整合(不能照搬原句)。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实际演练,和黑板上同学的答案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真正达到了融会贯通。

四、合——余音绕梁

最后,我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失误与对策。合的过程也很关键,是这节课的深化和升华,经过了实际演练,同学们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做题目的技巧,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加深印象,不再忘记呢?这就需要进行理论上的提升。经过归纳与总结的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失误对策

文不对题,答非所问 认真审题,找准对应

模棱两可,心中无底 审清题意,规范答题

只图简单,答案缺漏 明确要求,力图全面

惟恐答漏,多多益善 审准题干,分点作答

语句不通,表意不明 苦练内功,打牢基础

通过这个案例的教学,学生们学会了获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技巧。 当然能够完全掌握这种技巧还需要作业与练习的巩固,笔者又选取了一道课外的《绵绵土》作为这节课的作业。

在新课标教育理念下,从以下几点可见这堂课的效果:1.突出了新课标以“学”为主,而不是传统的以“教”为主,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使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终身教育的需要。3.提升了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能力。

复习课用怎样的课堂结构组织教学,笔者在这方面作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这节课充分体现了现代文阅读教学课堂结构的起承转合,达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整个教学过程构思简洁,却又波澜起伏,打破了传统复习课沉闷无味的教学模式,学生兴味盎然,语文素养的提高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邵端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徐晓博 苏州大学215123)

推荐访问:起承转合 高一 新课改 复习 课教学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