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木兰是我们大同人

木兰是我们大同人

时间:2023-06-22 16:4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自從北朝民歌新乐府

《木兰辞》问世以来,

一位集忠、孝、仁、勇美德于一身的

中国女杰的形象便深入人心,

千百年来历代传唱。

不同版本《花木兰》的影视作品,

更使木兰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

美国卡通大片《花木兰》的问世,

更是直接把花木兰推向了世界。

近些年来,

随着人们文化旅游视野的开阔,

一股木兰热正在悄然兴起。

河南、湖北、陕西、安徽等地,

都在大张旗鼓地大做文章,

或著书立说,

或斥巨资打造与木兰有关的设施,

不遗余力地打木兰牌,

为“抢夺”木兰造势。

历代花木兰研究概览

众所周知最早收录《木兰辞》的是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宋代郭茂倩将《木兰辞》收集到《乐府诗词》。明代文学家徐渭据《木兰辞》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剧本中这样描写道:“妾身姓花名木兰,父名孤,字桑之,姐姐叫花木莲,弟叫花雄……”这是“花木兰”在戏剧中的首次亮相。

祖冲之的《述异记》和李亢的《异志》中也都记载了花木兰的事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杜牧、南宋学者程大昌、明代学者徐文长都有作品歌颂花木兰,而且都认为花木兰历史上确有其人。

除历代文人学者的唱和之外,方志中有关木兰的记载也不少。清代《大清一统志》中就明确地记载道:“木兰姓魏,亳州人,汉文帝时,匈奴寇北边,发内郡戍之,木兰代父为戍卒,以功为小校,所戍是完县,故完人祀之,孝烈将军,唐所封也。”《大清一统志》的这段记载,因《大明一统志》而来。《大明一统志》是这样记载的:“木兰姓魏,亳州人,尝代父戎完(县),唐封孝烈将军。”大约因为这两部一统志的影响,明清以来《亳州志》《凤阳府志》《颍州府志》都有内容完全一样的记载。

这些记载的根据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以为均源于完县木兰祠的元代碑刻。这块刻于元代的《汉孝烈将军记》中写道“神姓魏,字木兰,亳州人。”这应该是“亳州说”的源头。无独有偶,与亳州一样,在河南商丘虞城也有一座木兰祠。据云是隋朝木兰故居,该祠始建于唐代。虞城缘此将娘娘庙改为木兰庙。

湖北省黄陂县也不甘落后,声称木兰是黄陂人。他们的依据是焦竑《焦氏筆乘》里的一段记载:“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

陕西延安更于1984年修复了木兰陵园。他们认为花木兰出生在延安南万乡花塬村。

山西省大同地区有关花木兰的传说也不少。

新荣区杨勇先生根据民间传说,认为木兰不姓花而姓穆,现在新荣区郭家窑乡穆家坪是穆兰的真正故乡。

大同学者力高才和曹杰两位先生也先后著文考证,他们认为花木兰故里应该在武州川内。

笔者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右玉县采访时在该县庄窝坡乡花家寺村发现了一个村民引以为豪的花家祠堂。据村民们说,这个祠堂是花家祖祖辈辈供奉他们祖先的祠堂,花木兰便是这个祠堂内最受尊崇的老祖宗之一。他们供奉木兰,香火不断,他们坚信,花家寺才是花木兰的故里。

方志记载、文人唱和、民间传说,千百年来有关花木兰的故事可以说不绝于耳。戏剧和影视中花木兰的形象似更具体生动。迄今为止昆曲、京剧、越剧、豫剧、汉剧、评剧、黄梅戏等二十多个剧种都上演过花木兰。我们不妨把这叫做“木兰现象”。

综上所说,迄今为止关于木兰的出生年代、出生地、及姓氏,有以下几种说法:

出生年代:汉代,北魏,隋代,唐代。

出生地址:安徽,湖北,河南,陕西,山西。

姓氏:姓朱,姓韩,姓任,姓魏,姓穆。

面对这么多众说纷呈的“木兰现象”想要澄清深知其难。然而面对这么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女英雄,欲罢不能。为此,想从《木兰辞》产生的源头上做一点研究,还木兰以本来面目。

《木兰辞》的史诗性质

我们在梳理历代对花木兰研究的概览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亳州说也好,黄陂说也罢,其依据大多是地方传说或地方文献,并没有从《木兰辞》产生的源头上去寻找答案,以至于诸说纷起,莫衷一是。

我国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在他的大作《中国俗文学史》中,从《诗经》、《汉乐府》到六朝《新乐府》都做了极为精详的考证。

郑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学,其内容是很简单的,除了诗歌和散文之外,几无第三种文体。那时候没有小说,没有戏曲,也没有所谓讲唱文学一类的东西。在散文方面,几乎全都是庙堂文学,王公贵族的文学。民间的作品,全没有流传下来。但在诗歌方面,民间的作品却被《诗经》保存了不少”。(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13页)

《诗经》中“生民”“公刘”就是记叙周朝祖先发家史的宏大史诗。以“生民”为例,其所记周朝始祖、姜嫄、后稷的故事,与《史记·周本纪》如出一辙。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纪实”性。

秦汉以来,《诗经》的四言体不复流行,民间渐渐的有另一种新诗体在抬头,这便是五言诗。建安以后,五言诗大行于世,汉武帝时曾采赵代之讴入乐,为汉乐府注入了生机。

据《汉书·艺文志》载:“燕代讴雁门、云中陇西诗歌九首。”“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为了采集这些民歌,汉武帝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乐府。由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领导乐府,编制800人。到成帝时达1000余人。

除了政府的重视,文人和史学家们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班固就率先把《咏史》这首歌收集到他的巨著《汉书》中,该诗全篇共20句一百字,写的是汉文帝时少女提縈上书救父的真实故事。这篇“咏史”,开了叙事诗的先河。叙事即记事。是以诗歌的形式记叙朝政,村野等事件的史诗。其特点是写实,把真人真事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时期的作品有代表性的当属蔡琰的“悲愤诗”和乐府民歌“陌上桑”了(一作“日出东南隅行”)。前者写了汉末董卓专权,民不聊生的大事件,后者则描写了一位叫“罗敷”的秦氏女。

推荐访问:木兰 同人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