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白描花卉写生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关于白描花卉写生教学的思考与尝试

时间:2023-06-23 14:3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本文探讨了中国画白描花卉写生的教学方法,对白描花卉写生的观察与感悟、提炼与取舍、临摹与默写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白描花卉写生 教学方法 观察与感悟 提炼与取舍 临摹与默写

写生是创作的主要基础,通过观察和写生才能了解各种花的生长规律、组织结构及形象特征。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辈画家对物象的观察及写生就非常重视。据记载,唐宋时期,花鸟画家高超的写实能力达到“和生者毕肖”的程度,写生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宋代宋伯仁撰的《梅花喜神谱》序中说:“余于花放之时,不厌细徘徊于竹笼苑屋边,谛玩梅花之低昂、俯仰、分合卷舒,图写花之状貌,得二百余品……”可见古人是如何观察写生的。赵昌“每于朝露下时绕栏看诸花,即调色彩描写,自号写生赵昌”。易元吉疏凿池沼、种花、种苇、养水禽,伺其动静游息之态,以资画笔之趣,进行穴窗写生。曾云巢画草虫“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又恐其神不完也,复就草地之间观之,于是始得其天。方其下笔之际,不知我为草虫,草虫之为我耶”。这已进入了写生的高层次,不但状物,而且传神、达意、抒情。郑板桥画竹“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和五代的李夫人一样,同样是属于对影写生。以上事例举不胜举,可见古人对写生是多么重视,写生方法又是多么灵活多样。

一、白描花卉写生的观察与感悟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在画不好的时候,往往认为自己画不好的原因是由于手不听话,方法没有掌握好,但实际上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自己没有意识到画不好的真正原因不是手,而是眼睛的问题、观察的问题。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首先要从整体出发去观察,不仅看到对象的部分,而且必须看到对象的全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画一点,看三点。这“三点”的意思,不仅是三点,而且要求多点,虽画局部,但要照顾到整体。古代画家画树也主张要绕树一匝,这也说明要从四面八方去观察对象的生长规律及精神实质。要远看其势,近看其质;首先看到大的气势,整枝的动态及其基本形体,然后深入细致地察看局部。近看、远看、局部看、整体看,这样反复加深对花卉的理解,才能抓住对象本质的东西、典型的东西;抓住了特征,强调了特征,把非本质非典型的东西删掉,然后下笔,不仅能表现花的外部形态,而且能生动刻画出花卉内在的本质精神。

植物花鸟的生活习性也就是它们的品性,正如历代文人和画家对植物花鸟赞咏的那样,如松柏常青,梅菊傲雪御霜,牡丹富贵,荷花君子,梅兰竹菊四君子各有品性,而且面对风晴雨露不同时空,也和所有的生命一样,它们都会有不同的情态。我们应该明理“花鸟既人”的道理,用自己的心境去关照和体悟花鸟与大自然的关系,花鸟植物是艺术家寓意抒情的载体,更是艺术家赋予花鸟植物新的时空和新的品性寻找心境与意境的一次构想、遐想与媾和的机遇。如果只注重了物理,强化了物态,而不能很好地关照物情的话,就忽视了写生中最重要的环节。其写生手段是记写植物花卉花、枝干组合穿插的构成关系,以及虫鸟的组编特点。品味其性格、情态,融联想、遐想、畅想、象征及时空因素为一体,捕捉情意与境界的灵感与升华的刹那感觉。其写生要求是缩写和记写大势、场景和附文字随感记录。

二、白描花卉写生的提炼与取舍

写生花卉,切忌自然主义。虽然学生在初学阶段,必须忠实于对象,但这忠实对象并非见到什么就画什么,仍需要艺术加工,把繁琐的东西删去,抓住其典型的、本质的东西;要懂得取舍,借变,移花接木的道理。因此,教学必须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局部到整体,概括、取舍,循序渐进。教师应指导化整为零,局部着手,先从树木、云水、山石、花草等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如画一枝花,应该知道它的名称及结构特征,选择最优美的角度,达到写生造型准确、充满生机和感染力的目标。

在花卉构图时,艺术加工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在写生一组花或一朵花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取舍、夸张、减弱等处理手法。在自然界生长着的花卉,不可能都十全十美,符合入画的要求,这就要进行挑选,不符合绘画表现的花就排斥它,有的花基本上符合描绘的要求,但在某些局部上不十分理想,这就要求画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把不够美的部分加以艺术处理。如单瓣花,桃、李、杏、梅等,都是很有规律的五或六瓣小花,而且花瓣排列基本规则,十分呆板,同时由于花瓣受花的生长结构的限制,不允许增瓣或减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夸张的手法,有意识地把某些花瓣夸大,有的缩小,瓣与瓣之间的距离也可做些调整,使花瓣产生大小、疏密的变化,达到形态多样而生动的艺术效果。复瓣花的花瓣很多,如菊、牡丹等,其花瓣多的有上百片,写生时绝不可能把它全部表现出来,而是抓住其中主要的,对花的形象及动态起决定作用的一些花瓣,把可有可无的花瓣省略掉。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写道:“凡写花朵需大小为瓣。大小为瓣则花之偏侧俯仰之态俱出。”“点花如荷、葵、牡丹、芍药、芙蓉、菊花,花头虽极工细,不宜一匀叠瓣,须要虚实偏反叠之。”这是古人画花所得出的经验,也证明了剪裁、提炼得当,描绘的花卉比自然形态的花更典型、更简练、更完美,否则会导致公式化、概念化。

三、白描花卉写生的临摹与默写

临摹是学习绘画的一种方法,通过临摹可以继承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但继承也不能生搬硬套和一味模仿,我们学习传统应把重点放在学习传统的观察方法、处理手法及写生方法上。一方面,要从生活中去体验传统花鸟画的优点及特长,另一方面,要从传统技法中印证它的真实性、生动性和表现生活的能力。临摹白描的顺序,首先要选择优秀的白描作品,在过去的教学中,我曾为学生概略地开列过一张学习白描花卉取法上师的清单:白描花卉虫草由俞致贞入手,白描花卉禽鸟由田世光入手,上学于非闇,临习、解读陈子奋,览读三任(任熊、任薰、任伯年)白描线法,上追陈老莲(临习、解读)线法,临研赵子固《水仙图卷》,临研林良、吕纪大景用线及树石勾皴法,上追宋元诸白描技法风格。学生初临画往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一拿到范本就急于动手,把范本上的线条一模一样地全部描下来,一点一划都不放过,至于这些线条表现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表现,就不研究,没有理解其道理,这种依样画葫芦的临摹方法势必造成“谨毛而失貌”,从表面看似乎形临得很准确,实际只达到了表面的形似,没有临出精神;只画出了对象的躯壳,而没有画出灵魂。临摹一定要忠于临本的精神,要做到形神兼备。通过理解,大胆落笔,抓住其主要的精神状态,至于少花一点是无妨的。如木本枝干的临摹,因表皮粗糙斑驳,线条组织处理变化多端,在临的时候理解枝干的生长结构极为重要;干与枝交接处,枝与叶交接处的关键部位的结构,没有通过理解而照着范本一笔笔地去描,其结果必定是与临本面目全非。理解后勾画出来,意到笔不到,效果很好;不理解者则笔不到,意更不到,造成结构松散,形神俱失,真谓之“差以毫厘,失之千里”也。

通过写生的锻炼,要逐步增强记忆画和默写画的能力。这样可以把瞬间变化的形象根据记忆画出来。比如:一只美丽的小鸟,站的姿态也很好,刚要动笔描绘它,突然飞去了,怎么办呢?要靠记忆把它画出来。有时到风光区游览,看到了姿态美的石头,气质好的树,山上的凉亭,水中游船,触景生情,但当时没有画下来,回来后,闭目思之,景呈眼前,将它默写出来。记忆画和默写画的能力的增强,对于绘画创作是极为有益的。从观察到表现有个思考过程,把眼前看到的一切物像,逐一综合分析和概括,形成对具体物象的概念,然后把它画出来,全凭记忆。中国画讲意在笔先,即指先想好了,然后再画的意思,也包括记忆的功能和默写的能力。在写生时,面对实物,不可看一眼画一笔,这样容易散、乱,整体感差。应当一看,二想,三画,画的时候要求准确、简练、迅速、显示重点物象,其他可以虚而代之。有的物象变迁异常,如蝴蝶,飞翔上下不停,手画得再快,也跟不上它的变化,所以必须用记忆画法充实之。又如水中的鱼,林中的鸟,姿态多变,必须认真观察其动态规律,增强记忆力,然后根据记忆,进行默写,久而久之,实践多了,便可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写生的范围要广泛,便于收集创作素材,有时可以勾画符号,帮助回忆;有时用文字简记,帮助回忆;不仅记忆形象,而且着重记忆神韵。为了增强记忆和默写能力,还应当提高文学、史学、光学、色彩学、透视学的素养,从而提高理解能力。默写还要勤于动脑,以养成形象思维与记忆的好习惯,随时关注自身周围的现实。这样,你将会发现,默写的范围和内容无限丰富和有趣。

参考文献:

[1]王志纯.丹青文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高松庐.中国画浅说[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89.

[3]杜曼华.工笔花鸟画[M].浙江: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推荐访问:白描 写生 花卉 尝试 思考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