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3-07-01 18:0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一、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几个问题

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在于认清农业发展中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间的平衡现状,抓住农业产品供给方面自身的不足以及竞争力、成本的优劣势对比,切实把握住影响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几个突出问题 :

(一)农业产品供给与满足社会消费存在结构性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生产与消费领域产品数量和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并趋于稳定活跃,农村经济也在加快发展步伐适应这一态势。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不优、生产门类偏重产量,农业生产忽视了与消费、与市场的衔接,不能满足消费者更高的需求。 在社会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传统的农产品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升级之间供需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出现了“生产的卖不掉,需要的买不来”的经济现象。

(二)农业供给结构性生产发展内涵显得相对滞后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偏远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水利、电力、信息工程建设有待加强;农业内部种植结构不优,发展不快,种养业结合不紧,产业链不长,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 农业生产与变革缺少改革与创新的主体和优势;农业生产区域结构不合理,缺乏差异性生产与特色生产,导致总量有余,优质农产品不足;受国际市场影响,粮食市场出现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过剩,粮价下跌,种粮效益下降,打击种粮大户积极性。

(三)生产成本攀升导致农业产品供给竞争力下降

一方面,由于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支持有着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农村资本市场缺乏吸引力,社会的资本配置在缺少政策的导向下难以引向农业生产领域。造成农业基础产业特征和资源配置活动准则间产生矛盾.这就给农业融资带来一定困难,导致农业技术发展滞后,设施落后,生产成本过高,直接造成农业产品供给竞争力的下降。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性要素市场价格的波动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攀升, 特别是随种子、农药、化肥、机械化生产等必要性投入的价格上升,在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开放格局中,国内各地区与国外农产品价格之间优劣竞争也将趋于激烈,我国农业产品供给面临着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双重冲击,农业供给侧改革在经济新常态下势在必行。

(四)有限资源承载力阻碍农业产品供给发展转型

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片面追求低水平的土地垦殖面积扩张,强调农产品数量优先增长,以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和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 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石化物质来提高农产品的供给量。这种盲目追求产量的发展方式引发的危机,就是农业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人为的增加耕地面积和水资源消耗以及工业化、 城镇化造成的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 给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举措

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为农产品的市场供给者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體更好地提供产品和提供更好的产品的动力,并在创新上借助工业化的技术成果和组织体系优势、城镇化的产业布局和三产融合优势以及信息化的金融服务和“互联网+”优势,实现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目标的实现。

(一)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工作思路

1.遵循经济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市场信息和市场办法引导、指导农业生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首先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其次在稳定粮食产量和产能基础上,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

2.高度重视去库存、降 成本、补短板、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降低成本、提升效益。首先要改善农业供给上的薄弱环节,促进农业生产由数量为先转到质量数量并重上来,着力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效益和安全水平;其次要推进资源节约降成本,农业发展方式要从过去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模式转变。

(二)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工作举措

1.把市场需求作为先导,调优结构,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向高水平跃升。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农产品供给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使得农产品生产多元化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加快构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着眼产业培育,帮扶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大力培育主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粮食流通与精深加工转化,完善农业产业体系;要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等行动,推动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点建设,加大农村宽带网和基站建设,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源基础,探索农村电子商务工程,形成农村与城镇生产和消费市场和谐发展新格局。

2.把转变生产方式降成本提升竞争力改善农业供给上的薄弱环节作为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改革工作重点。 以健全市场机制为目标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坚持市场化取向,优化金融、财税、用地用电等政策,改革农产品价格和收储、农业补贴、金融保险、流通贸易、生态环保等政策,促进农业资源有效配置;重点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服务;加大节本增效技术推广应用, 启动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试点,推广新品种和科学栽培技术,搞节肥、节药、节水技术,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让农业资源环境得到休整。

3.农民是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体,必须解决好“人”的问题,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可根据本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与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情况,着重培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各类合作社是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主要应用者,特别是合作社促进了高效农业规模经营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先行者,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家庭农场在农业供给侧改革方面重在“增量”,大力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种养结合的生态家庭农场;同时也要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优势特色产业带,依靠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生产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引入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共驻马店市委党校)

推荐访问:供给 对策 我国农业 面临 改革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