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3-07-03 09:1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通过在本校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探索,观察和比较,并结合其他教学法的使用,发现团体辅导技术的使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意识、交往方法、原则和技巧的掌握、交际能力的提高方面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情感体验和发展、自我素质修养等方面也有积极促进作用。课程教学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具独特优势。

【关键词】大学生;交际;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模式

高校团体心理辅导是近二十年来在高校逐渐兴起,并开始成为的一种教育方法在各高校人文素质课、政治修养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心理素质教育课、体能训练课甚至某些专业技能课中都得到运用。本文通过对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历史、发展及现状的探索,考察国内高校团体心理辅导在相关教育教学课程中运用情况,并结合我校团体心理辅导“三点一线”模式在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具体实践,望期整理出目前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交际心理学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和优势,以提供给同行共同学习、参考和借鉴。

一、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高校心理咨询的雏形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的校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高校心理咨询发展迅速,到了70年代,高校心理咨询和大学生服务与发展已经成为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1]。在美国高校的心理咨询中,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是并重的,而且美国十分重视在高校开展团体咨询与训练活动。

我国高校开展心理咨询相对较晚,但发展较快。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率先在校内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到1986年底,全国大约已经有30多所大学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团体心理辅导也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樊富珉等引入我国。教育部从1994年开始,连续几年培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也都有团体心理咨询的内容。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中也增加了团体心理咨询的内容。此后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各个高校得到快速发展。

高校团体心理辅导从引入我国开始,其形式、内容、技术和方法都在不断变化以适应发展的需要。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治疗式的、发展式的、探索式的、研究式的、开放式的、封闭式的等等。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部分:心理问题预防与治疗、心理发展辅导与训练、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宣传、心理健康教学与研究。其中发展性心理辅导与训练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发展问题给予指导、帮助、训练,协助他们完善个性、增强适应、提高素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心理训练、就业指导等方法来实施的。技术方面常常运用的有积极倾听、反映、鼓励和引导技术等[2]。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指导理论及其方法也不尽一致:有的强调重视情感的因素,如个人中心理论;有的则强调从认知因素出发,如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理性情绪理论,还有的则强调行为的治疗如行为治疗理论。

二、我校“三点一线”团体辅导教学模式及操作步骤介绍

本教研小组根据自己的一线教学和心理工作实践,结合理性情绪理论、个人中心理论和认知行为学派相关理论与学术思想,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可行方法和经验。我们探索出一套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互促互助性的团体辅导教学模式,在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中实施,取得较好效果。本套团体辅导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三点一线”模式,即以学生的兴趣点为主题、常见焦点问题解决为目标、以尊重学生心理特点为特征,以学生发展教育为主线的模式,通过组织活动和设置针对性的发展项目,提供互动式和体验式模式化平台,提升自我意识,深化感知和体验,积极行为的养成,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并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本套方法分三个阶段、九个环节和六个基本技术。具体介绍如下:

第一阶段:包含工作人员的开团前的准备期(包括对团体需求动机把握和效果预估环节)和团辅早期,时间长度为三个星期。准备期包括包括调研、设立目标和演练三环节。首先对团体成员的心理预期进行调查,准确把握并确立团体目标和活动主题,依据目标和主题遴选契合主题的活动项目,通过团体导师和工作人员的先期演练,拟定团体辅导方案和活动计划,通过讨论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仔细讨论预备方案和替代环节,细分人员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准备好活动需要的物资,开始实施团辅。团辅早期涉及“破冰技术”及“相识技术”,常常使用的活动内容:订团队契约、分组、热身活动(动起来、朋友说、松鼠与大树、成长三部曲、爱的鼓励、爱的震憾等)。

第二阶段:为团辅中期又分为互动期、解难期和凝聚期,时间长度为三至六个星期。每期包括活动、讨论和分享三环节。涉及“领导技术”及“过程技术”,其中互动期的项目有姓名滚雪球、解手链,解难期的项目有放下、信任圈(信任不倒翁),爱心午餐,大组分享、爱的奉献、感恩的心,凝聚期的项目有同心圆、生日圈等。

第三阶段:为团辅后期,包括总结、致谢和反馈三环节,时间长度为三个星期。涉及“拓展技术”及“结束技术”。其中团辅后期的项目有闭营礼、惜别会、美好的祝福、致谢。反馈的环节主要是记录学员联系信息,做好信息跟进工作。具体包括信息反馈方式和内容的约定、对设立了奋斗目标计划的同学进行跟踪与随访,督促他们进行后期的自我规划与管理。

三、团体辅导技术在我校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2007年,在我校在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开始运用“三点一线”团体辅导教学模式,在人员选择上对整个团体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各个年级和班级的集中选课的学生用随机法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10-15人,确保每个小组大部分同学来自不同班级和年级、彼此不熟识,并在教室分配安排各个小组每次上课的固定座位。通过人际交往理论知识的讲解,安排不同主题的项目活动,通过团体辅导技术的使用,能够让小组内的同学很快熟识起来,并按一定的主题进行交往实践,让他们在学以致用中认识到人际交往的方法原则,这种有针对有计划的安排让大多数同学获得宝贵的积极的人际关系体验。利用随机小组为单位产生新的交际平台和新的交往机会,学生可以把理论课中的学到的积极的交往态度已经交往的方法现场运用,产生有别于以前的全新的交往体验。在随后的几个星期的交往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严格遵守人际交往的原则,并让学生有意识运用交际心理学课程中学到的交往策略和技巧,充分发挥小组的自组织力量,团体的自我更新和互促互长的特点,提升了沟通交流和集体意识,很快让同学们之间产生同质性的友谊和相互合作的精神。这个过程会让学生体验到新的更为积极的交往经验,他们会自发进行对比和评估并产生认同,从而在现实交往中提升自身的交往能力与素质,甚至可以重塑新的交往模式。通过三年的实践,大多数同学对这种教学形式给出了积极的评价,普遍认为这种教育方式让他们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并且可以在現实生活中起到良好的示范性效果。

四、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大学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1.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增强个体对交往环境的适应能力。团体辅导可以非常快速的让组成团体的个人产生归属感,并促进自我认同的形成。归属感和自我认同的出现能增强个体对一个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利用团体辅导可以运用于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不自信、缺乏有效交往技巧和策略的学生群体,并可以取得非同寻常的效果优势。

2.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实现个人的快速成长,快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可以找到参照物,才能看到榜样,才能确立自己的目标。只有在社会环境中在集体中个人才能得到营养,获得思想的交流,并且自我成长需要集体的力量。一个树立了明确目标、充满支持力的团体往往可以促使组成团体的个体得到快熟的成长。通过良好人际交往氛围的营造,快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生活中获得较好的社会支持,更好的面对各种心理压力。

3.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氛围的营造,带动学生进入社会交往新情境,设置活动游戏项目,调动学生的交往热情、积极性和参与度,效果明显。通过角色扮演及交互活动和换位思(下转第64页)(上接第61页)维的建立,可以促进学生完成人际交往的社会化和职业化。

4.团体心理辅导提高集体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助精神。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团体的参与者能够对相同的问题产生共鸣,参与者能理解并且体验到自己是被其他团友支持,自己支持别人,也得到别人的支持,获得更高的自我认同,无形中集体的凝聚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更愿意融入集体,更有合作互助精神。

5.团体辅导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人际交往中提升解决社交问题的能力。思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需要良好的环境,尤其是良好的心理氛围,而团体辅导恰恰能做到这点。团体辅导能提供支持、鼓励、肯定、接纳、承认、赞扬、欣赏等氛围,这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无疑具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4-67.

[2]刘勇.团体咨询治疗与团体训练[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1-156.

作者简介:

韩小祥(1978-),男,安徽安庆人,医学硕士,广东药学院心理辅导教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

通讯作者:齐平(1956-),女,重庆人,心理学硕士,广东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推荐访问:交际 心理学 心理辅导 团体 课程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