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海涛声声,平凡岁月亦绚丽

海涛声声,平凡岁月亦绚丽

时间:2023-07-03 19:4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洪振权船长是我国航海界一位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他平易近人,话语不多,也是一位谦谦君子。他经常说:“一生平凡,勤恳工作,回首往事,无愧于己。”确实,他把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中国航海事业,荣获“航海终身贡献奖提名奖”。洪振权生于1927年,1946年从崇明扬子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航海系,为该校抗日胜利后复校的第一期学生。

他青年时代高唱着“我们是新中国海员”之歌,踏上海轮甲板;后来奋战在客轮上、在安监室主任的岗位上,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第一方针:为国家制订“国标”,主持课题研究中,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整治长江口航道,建言献策;离休后,曾写过《船舶安全航行的思维与实践》一书,有独到见解。他整理、研究吴凇商船专科学校史料汇编成书出版,诗词丹青创作颇丰。

一、峥蝾岁月反封锁

1949年6月28日,洪振权和轮机班同学袁宇坤,手持军管会调令,上了水运大队“海獭”号(SEAOTTER)远洋拖轮,后改名“民325轮”。他身着灰色军装,雄赳赳地跨上了航海的革命征途。

当时,上船当联络员,和船员一样出生入死地与国民党飞机狂轰滥炸作斗争。民325轮首航南京,天还没亮,正在靠下关码头,恰逢国民党飞机轰炸下关发电厂,狮子山上解放军高射炮喷着愤怒的炮火,发电厂被炸,火光冲天,船员们镇静而勇敢地操船靠上码头,洪振权和船员一起首次经受战火的考验,正是:“弹落下关厂,炮驱飞贼猖,任凭狂烂炸,不断运输廊”。民325轮船员日夜奋战在长江运输航线上,把一船船煤粮往上海拖运。

1950年的“二·六轰炸”,当洪振权的船从南京返回上海,他回到南市老白渡横街的家中一看,已是一片废墟,所幸家人没有伤亡。父母见到他,泪流满面:“振权啊,我们什么都烧光了,只抢出你的一只书箱!”父母文化不高,但知道这只书箱的分量!

二、民5十年讲安全

1951年,洪振权调到中104轮为实习生,随船调往大连。于1952年1月28日,出任苏联船“竹喜马”轮三副,不久又随“东方3号”轮调回上海。“东方3号”的船员生产热情高涨,时任二副的洪振权和大家怀着强烈的翻身感,把生产搞得热火朝天。“东方3号”是一艘三千吨级货船,后改名“和平6号”,他一直干到船长。当船长才31岁,是上海海运管理局最年轻的船长之一。首次夜航黄浦江,恰逢沪东船厂外江面有沉船,影响主航道安全,他在指导船长吴灏的保驾下,夜航成功。

之后,洪振权临危受命,出任“民主5号”轮船长。“民主5号”轮是一艘三千吨级申青线客货班轮,306个客位,还有散席不计,航速11节。1962年,“民主5号”轮加班开宁波,当时南洋航线还不太平,由解放军军舰护航,客轮对安全也格外要求高。

跃进轮沉没,引来全国航运单位一场安全大教育,为此“民主5号”轮党支部提出了“安全是命根子”的响亮口号。从1960年起,洪振权在“民主5号”轮(后改名“工农兵5号”)奋斗十年,做到了安全航行,“常在海边走,就是不湿鞋”,很不容易的。十年中,他一点儿不松懈,航行中,经常组织旅客、船员进行消防、救生演习,坚持安全制度雷打不动,非常认真。演习中,他留下3分钟内把300多名新兵乘客撤到救生甲板集中的纪录。

三、不避风险闯远洋

1970年,洪振权第二次出任“战斗31号”轮船长。在海轮支援长江航运中,“战斗31号”轮左右舷绑拖千吨铁驳各一艘,这对船舶操纵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对待安全问题,洪振权是位非常谨慎的船长,没有绝对把握的事,他是不会冒险行动的。每遇到安全问题,他都悉心探讨、钻研,找出规律。航行于长江复杂的水域,浅滩暗礁众多,而且沙滩变化大;小机动船像鸭子群,他们目无规章制度,“抢过商船头,三年不发愁!”有一次,“战斗31号”轮绑拖两艘大驳子,满载从芜湖顺流而下,到了南京中山码头已傍晚,由于南京长江大桥新建不久,长江引水员见水流急,过桥危险,便说要抛锚等天明过大桥。洪船长心想这要等上十个小时,损失太大。他胆大艺高,引水员不干自己干;而且下水引航浮筒一长串,水流又急,船身稍有偏差,想纠正都有困难,更不能打倒车,必须一气呵成。他早早缓速摆正船位,使船处于大桥下驶一孔航道中央,紧盯着过桥灯浮,发出舵令,使船徐徐而下,从下驶桥孔中央穿越而过,相当顺利地通过了大桥。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洪振权出任海运局海监室指导船长、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和安监室主任。随着改革开放的春天降临,上海海运局走向世界,开辟各大洲新航线,洪振权担起护航的历史重任,开辟了中欧、中美等新航线。

洪振权担任指导船长,筹划长辉、长阳两轮运煤去欧洲的任务。他与长辉轮船长王承衍驾船运煤去英国。为防煤自燃,他虚心地到兄弟单位取经,借用煤码头上煤堆防自燃通风法,加以改进;又设计了一套新方法,在船厂制作了直径很粗的十几根大钢管,每根管子上打孔后,插于大舱煤堆中,进行煤层内部通风。同时早、中、晚测量煤层中的温度:遇上风浪小、天气好,便开舱通风。过中东和苏伊士运河炎热区,煤炭也没有发生自燃,从秦皇岛经马六甲海峡,到达英国航行33天,安全运抵利思港。英国代理称赞是奇迹。不久,洪振权又以指导船长身份护航,与陈国平船长驾驶大庆44轮,装运汽油从上海开往比利时,汽油是一级危险品,特别是经过中东炎热区,气温高达40℃以上,铁板温度更高,令人担惊受怕,万一发生意外不得了。洪船长严格执行安全防爆制度,每天喷水降温,一点都不放松,他还经常亲自督查,详细记录,终于安全抵达比利时,完成了任务。真是那里有困难,那里就有他的足迹。

在开辟中美航线中,洪振权奉命护航,与陆大洲船长驾驶“海洲”轮空放美国巴吞鲁日港运煤回国,通过巴拿马运河和加勒比海礁区,往返安全。

四、著书立说述新论

作为资深船长的洪振权,平日注意收集资料,著书立说,指导航海界新生力量。他从欧洲回来后,精心编写了一本欧洲航线专著,有几位船长告诉他:“我们就是捧着你的这本专著,把船开到欧洲去的。”他离休前,受到钱学森先生的《思维科学》一书的启发,写出了《航舶避碰与思维》一文,刊于1992年12月《中国航海》杂志上,洪振权在文中,突出了“技术是基础,思想是主导”的论点。他认为,做到预防为主,船舶避碰必须切断不安全链,事故发生有个规律,即:“正常不正常紧迫一事故”。只要杜绝“不正常”这个环节,把不安全链切断,就可避免事故。文章发表后,影响很大。

他以这篇论文为基础,收集整理自己过去在实践中的资料,写成专著《船舶安全航行的思维与实践》一书,

在书中最后告诫我们“要钻研技术,提高业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辩证思维,以防为主,投桃报李,可摘甜果。”原交通部副部长林祖乙称赞他这本专著为“航海与思维科学珠连璧合,甚有创见。”上海海事大学曾将这本专著列为研究生教材。

《上海港航行与船舶操纵》一书,是上海航海界著名专家集体编撰的,由洪振权统稿的一本上海港航行指南,他花费了很多心血。

五、为航运中心献计谋

洪振权从事航海活动长达40年之久,其中担任船长、指导船长达33年,后又任上海海运局安监室主任5年,任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重大事故调查专家组专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为国家航运建设进行了长期而有效的理论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86年,洪振权兼任上海市航海学会秘书长,并蝉联两届,做了很多课题研究。1990年,他参与上海市“21世纪上海对外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在《立足上海港、整治长江口》一文中,明确提出“长江口深水航道-12.5米,是上海开发深水港的生命线”和“面对现实,停止徘徊,向-12.5米进军”的结论性意见。这个论点主张被写进了该课题的研究报告中。他的理想已经实现。

洪振权曾参于编写、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国标”《海上运输船舶安全技术要求》,当时交通部与上海海运局科技处责成洪振权任总负责,与张武生、徐尧卿、钱淡如、邵祖德等专家,共同起草,花去年余时间推敲编成,于1989年5月31日由国家发布实施。其中1.GB11412.1—89总则,2.GB11412.2-89甲板部,3.GB11412-89轮机部,这3件“国标”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1992年,洪振权主持课题《从航运发展考虑,对海轮进长江合理范围的研究》,研究解决长江干流上跨江大桥的净空高度和海轮进江运输的“有下无上,有上无下”的矛盾。课题论文的结论是长江天堑的南北交通应取桥梁和隧道相结合,桥的净空高度以不影响海轮进江为原则,并提出了具体数字。当时,《解放日报》还发表了一篇报道,题为:“市航海学会在咨询中提出‘让万吨海轮从长江口直驶武汉’”。1995年11月,中国科协在南京召开“长江沿江地区跨世纪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洪振权发表了《开发长江干流》的论文。

洪振权在担任上海市航海学会秘书长时期做了大量工作,他负责完成了十大册《世界港口》巨著,填补了我国这方面的空白。

洪振权作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友会会长,对母校一片深情,无法释怀。他离休后,为纪念母校复校60周年时,花去整整两年时间,主编大型文集“《淞水潆洄,海涛澎湃》——吴凇商船学校在沪复校60周年纪念”,2006年9月出版,厚达800页,作者遍布五大洲,单国内作者就散居在北京、大连、上海、青岛、武汉、南京、广州等地及港澳台地区,而且作者大多是老人,具名作者多达150人次,工作量之大、压力之重,可想而知。但他以顽强的追求和惊人的毅力,专心致志,从年初征稿、改稿,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图片,精心选编、出版、经费筹集等等,呕心沥血,终于结成硕果。这部文献史料详实、珍贵,是研究中国航海史与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史的经典之作。

最近,洪振权又花去两年时间,大海淘金,收集整理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的各种图片资料,拟出版《百年风涛》图册,这又是一本高等航海教育史册。六、丹青诗词映晚霞

洪振权离休后,一直坚持上老干部大学,钟情于丹青。他的绘画风格属文人画风范,柔美飘逸,“温良恭谦让”。他画的《伏虎图》,受到著名作家樊天胜船长的赞誉。他曾参加上海市书画等级考试,获得最高的十级证书。

他出版了诗集《航迹诗韵》,收集了自己从1949年至2002年诗词共280多首。上师大顾汉松教授对《航迹诗韵》的评价说:“具有以一滴水看大干世界的艺术效果。”

洪振权作为指导船长,直接参与开辟中外航线,写了很多所见所闻的诗词,如《过苏伊士运河》、《过巴拿马运河》等等,都再现了人类文明景观、大自然景观与感受。他在《过巴拿马运河》中写道:“夜来雷雨急,晨泊大河东。百尺三池跃,两洋一峡通。串灯明险道,峻岭走艨艟。山侧潺潺水,如倾血泪衷。”

洪振权的夫人郑蓉蓉是位贤内助,独当家务。在他的《偶成》一诗中这样说:“春秋秋冬几日归,终年破浪海云飞;说如事业有成就,还见闺中半月辉。”字里行间充满感激之情。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古典文学室主任孙琴安老师在《遐龄吟草》序言中说:“同为绝句,洪振权则多为行旅之作,时有铿锵之音。”

后记——

在本期杂志出版之前,84岁的洪振权先生因病去世,我们谨以此文悼念这位航海界的老前辈。

推荐访问:海涛 绚丽 平凡 岁月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