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合理使用肥料,降低环境污染

合理使用肥料,降低环境污染

时间:2023-07-06 14:2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肥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以来在化肥使用中,施肥量大、利用率低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且污染环境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从现代农业发展出发,选用新型肥料,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科学合理施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改善农田土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有关资料查询,目前玉米高产国家化肥施用量(有效成分)为90-200千克/公顷。世界玉米生产中有3种施肥类型:第一种是以施用化肥为主,例如美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第二种是无机肥与有机肥并重,例如亚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第三种是基本不施肥,主要依靠玉米与豆类作物之间混作或轮作中插入绿肥或牧草。目前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型肥料,注重生产和应用高浓度N、P、K长效复合肥料。美国己生产出含90%有效成分的高浓度肥料。欧美一些国家复合肥料己占化肥总量的70%以上。同时还重视施用无污染的液肥。为解决氮肥在土壤中的淋溶、挥发,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等问题已普遍使用缓和氮肥稳定剂。近年来还十分重视铜、硼、锰、锌、钴、钼等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其中锌居首位。

世界各国在大量增施化肥的同时,更重视营养诊断工作。一些先进国家依据植株营养诊断和土壤养分分析资料,考虑当地气候条件,生产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编制出玉米施肥计划。美国各州立大学生化分析室每隔几年对本州农田进行一次普查,编制出农化图。指导作物高产施肥。国外经验证明,营养诊断施肥可以大大减少化肥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施肥成本;大幅度提高产量。目前;我国及我省多数玉米种植在低产土壤上,玉米连作又占主导地位,无法进行合理的轮作;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的范围和力度不够,主要依靠化肥而忽视有机肥料的施用,致使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在化肥施用上利用率低,仅有30%左右。

近年来,潞城市玉米生产的化肥投入量逐年增加。在重视氮肥的基础上开始注意磷肥和钾肥的施用。同时开始应用复合肥料、包衣肥料、长效肥料、塑膜肥料和微量元素等新型肥料和化学增效剂等,特别注意到减少肥料挥发流失及被土壤固定的问题,在玉米生产中己推广了测土施肥技术和纳米碳增效肥施用技术,按目标产量进行平衡施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一、施肥量的确定

单位面积施肥量,因基础地力、品种、灌溉及其他栽培配套措施而异。通常是根据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和养分利用率,计算出土壤的供肥量,再按计划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算出每公顷的施肥量。

微量元素的用量应根据耕地中锌、锰有效含量而定。据土壤测试结果,潞城58%的耕地缺有效锌,11%左右的耕地缺有效锰,应补施锌、锰肥。常用的溶解度大的硫酸锌有含锌量35%~40%和23%两种,硫酸锰含锰量26.5%~28%。适宜作基肥、追肥、种子处理及根外喷施。

二、肥料分配

肥料分配方式应根据玉米不同阶段的吸肥量来确定。它随品种、有效降雨、耕作管理水平等而变化。不同品种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吸收量不同,如雌穗吐丝期,一些品种吸收氮素达90%,有的50%-70%。因而在肥料分配上,对前一类品种宜采取前重型追肥法;后一类品种则宜采取前轻型或增追氮肥一次,通常干旱年份旱地玉米施用磷、钾肥的效果好,氮肥肥效则有所降低。因此,春早年份应适当增施磷、钾肥,酌量减少氮肥。实行机械施肥的地块,在玉米植株长高后,机器进地操作较困难,施肥期往往偏早,肥料分配多采用前重方式。无论水地旱地,有机肥、化学磷肥通常均作基肥和种肥,氮肥1/3作基肥,2/3作追肥。

三、施肥方法

1、改有机肥春施为秋施。一般春玉米有机肥习惯春施,而春季少雨多风,施肥势必翻动土镶,加速水分蒸发,对保墒捉全苗极为不利。秋季土壤水分较多结合秋耕施入有机肥可以避免气候劣势,利于保蓄较多的水分。据测定,秋施肥比春施肥土壤含水量0~10厘米土层高4.1%~5.6%,10-20厘米土层高5.0%~6.1%。因而出苗快,苗全苗壮。同时秋施有机肥腐熟时间长,可提高肥效。

2、化肥深施。化肥深施是提高肥料利用率最直接而有效的关键措施之一。首先,我国氮肥品种中施用数量最多的是碳铵,而碳铵最易挥发损失,深施才能减少挥发,利于根系吸收。磷在土壤中极易固定,有效磷的水平和垂直移动范围仅1~2厘米和2~3厘米,所以磷肥必须深施到根系附近,易被玉米吸收利用。钾肥施入土壤后所含有效钾肥易被降水淋失,并有一部分易被土壤中晶体格固定,因此,钾肥与氮肥、磷肥一样,必须深施到根系集中的部位,才能提高利用率。据试验,深施较表施肥料利用率提高50%以上,所以,应尽快改变目前的表施、浅施习惯。

要求用机具或人工把肥料施入10~15厘米深层,随之覆土盖严。追肥深施涉及施肥工具。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协作研制的2FT-1型多用追肥机,适合碳铵、尿素及其他铵态氮肥用作旱地深施,解决了施用碳铵因黏结而架空及堵塞等问题,追肥深度达6~10厘米盖严,增强保肥性能。

潞城常采用株间刨窝和撤肥犁盖的追肥方式。前一种效果较好但劳动强度大,特别是种植密度增加后更费工。后者省工省力却粗放,肥料利用率低。据外省经验,以垄沟深追肥效果最好,氨的挥发率仅1.52%(撒肥犁盖的达到12.4%),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方法是将垄沟深深趟开,施的肥与湿土接触,随即将湿土严密覆盖。由于氨的挥发减少,肥料离根近利于吸收,故而增产。

3、补施微肥。硫酸锌和硫酸锰作底肥每公顷用量15-22.5千克。锌、锰在土中移动性较小,表施效果不好,应施在种子下边的土中。为施用均匀宜将微肥与10千克左右细干土或细沙混匀在浅耕或耙地前施入。最好与常量元素的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等及有机肥料混施,可以减少固定,提高肥效。过磷酸钙是酸性肥料,可与硫酸锰混施,但不能与硫酸锌混用以免发生拮抗作用,反而降低肥效。作种肥每公顷用量只需7.5千克,临播前条施或穴施,施在播种层附近,注意勿与种子接触以免烧伤芽苗。

种子处理用肥少,成本也低,在目前微肥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提倡拌种或浸种。拌种1千克种子用硫酸锌或硫酸锰4克~8克,将微肥用少量水溶解后再拌,要求搅拌均匀,随拌随播种,不宜久放。浸种用0.05%~0.1%浓度的微肥水溶液,与等量种子浸泡12小时,捞出晾干后播种。土壤干燥时浸种的出苗不好,改用拌种法较安全。

叶面喷施宜在生育期间植株出现缺锌或缺锰症状时采用。用0.2%硫酸锌(锰)溶液,每公顷喷750-1000千克至叶片两面湿润为止,于无风晴天下午至黄昏前进行,利于植株吸收。

四、新型纳米碳增效肥应用技术

(一)纳米碳增效肥技术说明

纳米碳增效肥技术由华龙肥料技术有限公司开发,是在传统肥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纳米碳材料,利用纳米材料改性传统肥料,使肥料利用率和作物单产都有大幅度提高的新型技术。该技术已在全国16个省市,近百种作物上进行了上万亩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节肥30%~50%的基础上,能使大田作物增产5%~15%,蔬菜作物增产20%~40%,改善作物品质,提高VC、蛋白质、可溶性糖等含量,使部分作物、花卉提前7天~10天成熟。

添加形式:常规肥料,滴灌和冲施肥,叶面肥。

(二)纳米碳增效肥增效原理

1 富集养分

纳米碳带负电荷,在纳米碳的比表面积效应和小尺寸效应下,吸附土壤中大量的养分离子并运送到根际,促进了植物对氮、磷、钾、铁、锌、镁、锰等营养的吸收和运移。

2 减少氨挥发损失

根据德国权威氨挥发测定方法测试表明:纳米碳能有效吸附固持肥料中NH4,减少肥料通过氨挥发所造成的损失50%左右。

3 促进作物根系发达

初生根根尖细胞分裂活跃,细胞加速分裂,细胞变大,促进作物根系发达,试验表明作物根系表面积增加50%左右。

4 提高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效率

纳米增效肥被作物吸收利用后,使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大量增多,增加了植物ATP的能量水平及中间产物的生成,从而加速了植物的呼吸作用,用以提高根系对营养物质的主动运输能力;同时,促进了叶绿体内淀粉粒的合成、运输,提高了叶片对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转移,提高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上述两种作用共同加速了植物的新陈代谢,大大提高了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增加了粮食产量。

(三)纳米碳增效肥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用量:比传统化肥用量减少30%,土壤肥力较高的温室蔬菜可减少40%肥料用量;

用法:做底肥结合耕作措施,撤施翻耕。做追肥,要距离根系6~8cm,埋深8~10cm。根据土壤墒情,如果施肥时土壤干旱,要适当灌水。

注意事项:纳米增效肥不要与含钙肥料一起施用。

推荐访问:肥料 环境污染 降低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