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国外典型软件园区的发展与借鉴

国外典型软件园区的发展与借鉴

时间:2023-07-09 18:2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由于软件园对于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纷纷建设软件园,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其发展,以此带动本国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前进。软件园区已成为各地方政府推进软件产业发展的引擎,成为软件企业发展的摇篮。

我国软件园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迄今有近10年的历史,在全国已建立了约70家软件园,但与世界主要软件国家的软件园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了解和学习国外发展软件园的经验,吸收其精華,将有利于加快我市软件园区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爱尔兰软件园、印度软件工业园、芬兰软件园和以色列软件园等的发展经验介绍,以探究国际高科技软件园的成功奥秘,并借以推动我国高科技软件园区的迅速发展。

爱尔兰国家软件园区的发展

爱尔兰软件产业发展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逐渐崛起于80年代后期。1991年,爱尔兰软件从业人员只有8000人,销售额22亿欧元,出口额20亿欧元。90年代中期,爱尔兰本土软件企业经历了从为海外企业提供服务转向独立的产品开发,并将市场注意力从本土转向海外。1996年,软件指导委员会(NSD)引入了由政府支持的风险投资,为90年代后期软件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据爱尔兰国家软件理事会统计,到2003年底,爱尔兰拥有900多家软件企业,其中外资企业140多家,软件从业人员2.4万人,软件产品和服务出口额144亿欧元,成为全球软件出口的第一大国。

爱尔兰软件产业的巨大发展,与爱尔兰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密不可分:

一是为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依据。爱尔兰政府颁布了《电子商务法案2000》(E-Commerce Act 2000)和《版权及其他相关权益法案2000》(Copyright & Related Rights Act 2000),为知识经济尤其是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主要的法律依据。并依法实行税率优惠和政府补贴,对投资者的利益予以保护。

二是政府对软件研发提供财政支持。爱尔兰政府对战略性技术领域的基础研发和行业研发(比如软件和IT业)的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包括在大学进行的基础和应用方面的研发项目,以及公司内部的研发和新产品开发项目。为了支持大学进行应用研发工作,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即爱尔兰科技基金会(Science Foundation Ireland,SFI),以促进、支持公司在爱尔兰开展具有世界水平的研发工作。SFI管理着一笔4亿美元的基金,专门用来扶持未来几年基础软件和IT方面的研究工作。

三是建立国家科技园,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爱尔兰软件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以及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相互衔接和紧密结合。这方面的具体做法是兴建国家科技园,在运行上和组织结构上充分体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紧密联系。爱尔兰国家科技园始建于1984年,它使企业与教育和科研机构、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的纽带,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必要的中介、孵化服务。目前,该园已有90多家科研开发和生产的高技术企业。在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方面,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比较成功。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科研人员自己开公司,二是企业与学校建立联系,企业给研究机构投资,从而享受他们的成果。

四是积极同海外企业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吸引和培养软件人才。爱尔兰政府积极帮助企业向海外拓展;吸引海外高素质人才到爱尔兰工作,鼓励曾在美国和欧洲大陆学习工作过的爱尔兰青年回国创业;鼓励外国软件公司到爱尔兰从事研究开发。同时,放宽移民政策,大量吸引外籍技术和劳动力到国内就业,给他们提供各种比较优惠的条件。爱尔兰政府还从几个方面着手解决软件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首先,大学相应增加相关课程的授课范围。第二,软件公司积极从国外招揽人才,并且政府也出面推动这一工作。爱尔兰的生活节奏不像许多国家那样紧张,所以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专业人才,而且许多爱尔兰人纷纷回国。此外,还有许多机构或者培训公司也在从事着提高软件人员水平的进修和再培训工作。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的成功

印度从1985年左右开始实施以软件产业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已有20个软件技术园。目前,印度软件综合指数位居世界前列。被称为“印度硅谷”的班加罗尔软件园,是印度最大、最著名的软件园。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的首府,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核心区面积1.5平方公里。在印度政府和卡纳塔克邦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l0年左右的发展,如今班加罗尔地区已发展成为印度软件之都,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和世界十大硅谷之一。班加罗尔在印度软件业中占据核心地位,其软件出口占了整个印度的半壁江山。

印度软件业和班加罗尔软件园的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政府制定长远战略和各种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作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印度就制定了积极的软件产业政策,当时的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就提出了“要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大力扶持计算机和软件产业。80年代后期,印度政府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制定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并于1991年6月在印度南部著名科技中心班加罗尔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园区。随后,又将软件园区由南向北推进,形成全国性软件技术网络。目前,印度全国已建成18个计算机软件园区,注册公司超过7500家。

为鼓励海内外投资,印政府对进入高科技园区的本国公司和跨国公司实行优惠政策:免除进出口计算机软件的双重赋税;放宽中小型企业引进计算机技术的限制;允许外商控股75%~100%;全部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商可以免征所得税等。新近出台的政策还规定,在软件园区注册的企业可享受10年免交所得税;进口软件设备免税和加速折旧;外商向信息服务部门如互联网、电子邮件、电子商务投资100%控股可获自动核准。

其二,重视质量和项目管理。 印度的电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虽然落后,但始终坚持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质量标准,进行高起点的软件开发。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规定,凡拥有10名员工以上的软件公司必须达到ISO9001 标准认证。目前,印度已有300多家软件公司获得了ISO9001标准认证,是世界上软件公司获此标准认证最多的国家。另外,印度已有上百家计算机软件公司获得了在世界软件业界最具权威性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中的CMM5级证书,名列世界前茅。

由于具有严格的、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印度软件企业在项目管理上十分出色,特别是对时间、质量、成本的控制能力大大领先世界水平。目前,印度软件企业以其广泛性及成熟的设计技术和实施能力而著称于世,在管理信息 与决策支持系统,银行、保险及财务应用,转移方法与技术,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方面有着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据美国一家调查公司预测 ,到2007年,世界市场50%以上的软件订货都将被印度拿走。

其三,语言和数字逻辑思维等先天优势。 目前主宰计算机世界的语言是英语,而大量使用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是能讲英语的人 。印度堪称世界讲英语大国。这些讲英语的印度人基本上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使印度人在迅速掌握软件生产技术、了解世界市场行情、产品的研发和推销方面占了先机。其次,编写计算机软件程序需要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而印度人又恰好以这方面见长。因此,计算机软件便成了印度人最乐于、最擅长从事的行业。

此外,印度软件产业还具有人才优势、成本优势和效率优势。印度软件产品的体系构架清晰,功能完备,运行稳定,效果显著。目前软件业的发展早已走过编码英雄的年代,程序员已降格成坐办公室的“蓝领”,印度软件公司的员工结构在实践中达到了成本低、效率高、内耗少的较佳状态,较适合目前软件产业 的发展水平和软件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芬兰软件园区的贡献

芬兰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短短几十年便步入世界经济技术强国之列,并且培养了世界著名的企业和产品品牌:闻名于世的诺基亚(Nokia)手机;与美国微软Windows相抗衡的Linux操作系统。芬兰这两大骄傲,已足以证明芬兰软件业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芬兰的科技园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过程和在此过程中提供优秀的专业化服务等。这种顺应市场规律和尊重科技发展规律的创新政策效果非常显著。

软件产业成为芬兰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这个产业从90年代初期以来迅猛增长。2001年8月,芬兰已拥有700多家软件公司,绝大多数是新兴企业或正处于发展的初期。经营的业务主要包括基础设施软件、数据安全、以及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和无线应用。2000年软件产业雇佣10,000人。同1999年相比,2001年芬兰软件市场规模从7.5亿美元增长到10.2亿美元,本地生产规模从4亿美元上升到5.7亿美元,出口从1.2亿美元上升到1.8亿美元。芬兰软件公司通常把软件直接销售给瑞典、波罗的海国家、德国、美国来从事出口业务。

在芬兰,2/3以上的软件公司开发和生产传统的ICT软件,目前日益增长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网络相关的基础设施软件以及安全软件。芬兰的软件产业发展特点及软件市场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传统的信息通信市场以外,拓展应用的领域; 新兴软件企业增长迅速;增强与网络相关的软件的应用;嵌入式软件快速增长;软件出口增加;软件产业内部不断整合;移动和无线软件持续增加。

芬兰软件产业研发主要的资金来自国家预算。芬兰技术局主要措施是促进产品结构的多元化、促进生产和出口、创造就业基础和社会福利。技术局支持应用和产业研发的资金大约是3亿美元。技术局在国内外的机构为与芬兰公司和高等院校的合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渠道。最近几年芬兰技术局主要通过实施SPIN项目来促进软件产业发展。

芬兰国家软件园INNOPOLI也为软件产业迅速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芬兰软件园INNOPOLI有60家企业,提供支持项目和服务,使公司互相之间进行紧密的合作。那些从事软件研究的软件企业中超过80%位于软件园的科技中心或附近。INNOPOLI由INNOPOLI OY及分支机构科技园公司组成,主要从事孵化业务。软件园建于1989-1991年,成本很高。软件园选择入住的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企业董事会的工作;同SPIN的合作为入住企业提供资金和项目支持;并提供孵化器功能。软件园的孵化器共雇佣450名员工,入住有41个新公司,85%从事IT和电信业务,这些新的企业主要处于起步阶段,孵化器的工作中心集中于帮助企业进行研发,帮助其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并通过与国内国外网络运营商的联系拓展完善孵化器的服务。软件园的辅导工作主要是通过有经验的经理人给新兴公司提供咨询工作,辅助建议企业实施的项目,帮助被选择的企业实现快速增长。

以色列软件业发展的经验

近10年来,以色列软件产业迅速发展,与印度、爱尔兰同时被并称为世界新兴的三大软件产业开发中心之一,2000年度以色列软件产业出口值达到25亿美元,但是其软件产业的从业人员只有1.3万人,其人均年软件出口值却达到19.23万美元,人均年软件总产值达到27万美元。迄今为止,以色列的企业已在国际市场上成功融资30多亿美元。已有150多个高技术企业在美国股市NASDAQ上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10年来以色列软件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其软件产业出口值从1990年的9000万美元,到1999、2000年一跃分别达到20亿美元、25亿美元,10年间平均年增长25%以上;而且在2001年全球高技术产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以色列的软件产业仍然保持了8%的年出口增长速度,其软件产业出口值达到30多亿美元,显示了其软件产业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较强的抗冲击能力。

以色列软件园的成功发展经验有:

其一,拥有欧美市场,实现出口导向战略是成功发展的首要条件。近十年来,以色列软件产业的出口值始终保持在其软件产业总产值的2/3以上,出口主要是北美和欧洲地区,尽管欧洲和北美地区是近十年来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对软件产业需求最大的地区,客观上成为以色列软件产业的主要出口目标。但是能够顺利实现这一目标,除了以色列软件产业独特的国际竞争优势外,其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以色列是世界上目前唯一同时与欧洲和北美两大市场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为其顺利进入欧美市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二,在安全软件、商业管理软件、嵌入式软件等许多方面所拥有的相应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形成了其独特的国际竞争优势。以色列拥有计算机软件专业人员约3万多人,其中1.3万人工作在约400多家专门的软件公司,以色列的软件公司以善于抓住可预见的国际市场需求、快速开发出各种“新颖、实用合理和有创造性”的软件产品而著称。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后,美欧国际性大公司更加纷纷看好以色列的“安全软件产品”公司。这些以色列公司的共同特征是它们拥有在相应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核心技术。

其三,众多国际IT企业和国际著名软件公司的加盟进一步奠定和促成了成为世界软件开发中心之一的地位。这些国际公司的加盟是以色列软件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并能直接为国际500强提供服务,占领国际市場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大型的IT公司和计算机软件公司如英特尔、微软、IBM、甲骨文(Oracle)、ASP、SUN、惠普、摩托罗拉、朗讯科技等,几乎都在以色列建立了“R&D中心”,或者直接收购、兼并以色列的软件公司成为其子公司。这也显示了以色列软件产业的国际地位和在国际市场上所具备的明显竞争优势。

其四,国防工业对软件产业持续的巨大需求,客观上刺激和孕育了软件产业,而且为软件产业培养和造就了大量软件开发人才。由于以色列特殊的地缘政治需要,长期以来以色列对于开发“迅速有效的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需求异常迫切,以便克服其地缘政治上的脆弱性,从而争取在冲突和战争中获得先发制人的主动权。基于国防工业的这种特殊和巨大需求,以色列国防工业在发展“实时侦察预警系统、航空电子和航空控制、军事通信以及占地指挥系统”等许多方面都成为以色列软件产业的最大客户项目。因此普遍认为:以色列国防工业对于软件产业的巨大需求直接孕育了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也为以色列的软件产业培养了大批软件开发人才。

第五,高素质的人才是发展软件等任何高技术产业的关键所在。2000年,以色列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已高达10.4%,多年来持续居世界各国之最;35%的青年人拥有大学学历,以色列每万人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达145人,远高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源源不断大量优秀的国防科技人才的创业和近100万高素质的前苏联移民等都为以色列的软件等高技术产业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另外以色列高度发达的通信设施和40%以上的家庭拥有个人微机,所有中小学开展计算机教学等条件客观上为以色列软件人才提供了优越的社会环境。

第六,持续高强度的R&D投入是软件产业成功发展的重要保证。2000年,以色列R&D总投入达到约38亿美元,R&D投入/GDP(不包括国防科研)的比例高达3.6%,多年来其R&D投入/GDP比例始终处于全世界R&D投入/GDP最高的国家之一。按照投资领域划分:2000年以色列企业R&D总投入65%集中在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由此可见,多年来以色列在计算机软件等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巨大R&D投资为以色列软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荐访问:园区 借鉴 典型 国外 发展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