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互助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

互助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

时间:2023-07-14 08:5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回顾2011年工作,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四个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互助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互助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回顾2011年工作,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

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四个发展”、“三大历史任务”和“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总体要求,按照县委“跨越发展、缩小差距、打好基础、普惠民生”和“做强农业、做大工业、做特旅游、做美生态、做活市场、做精城镇”的战略部署,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呈现出五个方面的亮点。

----经济总量持续攀升。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工业经济稳中有升,城乡建设扎实推进,特色旅游成效明显,实现县内生产总值55.77亿元,增长17%;完成工业增加值17.38亿元,增长28.7%;实现旅游收入3亿元,增长50%

----投资增幅再创新高。全县落实续建新建项目194项,已完工128项,完成行政辖固定资产投资36.97亿元,增长68.2%,为近年最高增幅;引进区外资金9.77亿元,完成融资5.02亿元。

----财政收入大幅提升。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5亿元,增长50.4%;完成上级补助收入7.68亿元,专项收入14.89亿元,经过开辟新财源和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总财力达到了24.16亿元,比上年增加9.74亿元。

----民生继续得到改善。全年县财政民生投入达1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122元,增长1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4亿元,增长18%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32元,增长21%;全县粮油综合产量达26.9万吨,实现种植业产值14.2亿元。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农村面貌不断改善。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示范园区建设为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面实施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战略,坚持把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作为我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突破口,着力推动了现代农业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园区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农业示范园区在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之后,2011年又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为双国家级园区。新流转土地1200亩,新建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区2400平方米、创意园区5000平方米、观光展示田和试验示范田各200亩,园区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二是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继续调优种植结构,全县油菜、马铃薯、蔬菜三大优势作物面积分别达40万亩、34万亩和10万亩,特色种植面积达94.34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9%;订单农业面积达41.3万亩,特色制繁种面积达27万亩,建设日光节能温室3850栋,推广全膜双垄技术12.02万亩。三是规模养殖不断扩大。新建成生猪养殖场24个、肉牛羊养殖场14个、獭兔养殖场2个、万只养鸡场1个,畜用暖棚1050栋。全县规模养殖场(小区)达到166个,认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0个。全县各类畜禽饲养量达468.44万头只,出栏218.6万头只,实现畜牧业产值7.02亿元。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全县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个,累计达到130个,初步形成了“企业+协会+基地+市场”和“协会+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启动,成功注册了“互媚”商标,并借助“青洽会”、“农博会”等活动,加大了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有效提高了“互”字牌农产品在省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以加快转型升级为导向,新型绿色工业开始起步。我们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注重企业升级改造,突出发展绿色产业,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增长47.3%;完成工业总产值50.24亿元,增长33.4%。特别是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上市,填补了我省没有一家企业在深交所上市的空白,实现了零的突破,开创了青海企业在深交所中小板块上市的先河。一是积极配合海东工业园区建设。临空综合经济区房屋评估、土地款发放、农户搬迁安置等工作扎实推进。目前,高寨镇8个村的土地房屋初始登记等工作基本完成,完成征地9575.25亩。平北工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闽发公司活性石灰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已建成,富源亨公司石膏深加工项目正在建设,红崖子沟乡上寨等7个村初始登记丈量工作基本结束。二是绿色产业园区建设顺利启动。园区总体规划已通过省经商委批复,建设性控规和详规正在编制,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开始起步。三是塘川地区工业企业升级改造稳步推进。初步确定了工业企业“关停并转迁”方案,开展了集中停产整治,积极鼓励企业引进节能新技术,加快企业减排技术改造步伐,重点实施了丰瑞镁业炉窑节能技术改造、互助金圆水泥公司粉磨系统配套更新改造、通达公司油菜籽深加工生产线技术改造等项目,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了4.9个百分点。

(三)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我们坚持把改善城乡面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一是县城建设成效明显。着力打造“中国土族·彩虹故乡·魅力互助”民族特色城市,城市建设向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方向迈进。基本完成了县城总规修编和县城东新区“一河两岸”4.45平方公里的控规编制工作。实施城建项目19项,完成投资12.8亿元。全县城市化水平达30.01%,县城新增绿化面积19.93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3.02%,居全省前列。二是小集镇建设取得新进展。林川、台子、东和、东山、巴扎、哈拉直沟和红崖子沟7个乡的撤乡建镇工作已经行署通过,正在等待省政府批复。丹麻、东沟、五峰、加定和南门峡5乡镇的小集镇建设完成征地87亩,拆迁房屋334间,搬迁安置农户13户,完成投资4778.3万元。三是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丹麻索卜滩、东沟塘拉等6个省级示范村和台子多士代、威远白崖等6个县级示范村以及巴扎柏木峡、威远红嘴等16个综合整治村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完成投资1.07亿元。玉树称多县称文镇援建工作顺利推进,197户民房建设工程已交付使用,57户民房加固维修任务全面完成,称多县第一民族中学综合教学楼等12个子项目和党员活动室等2个公建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

(四)以建设旅游名县为目标,特色旅游长足发展。积极实施旅游大县向旅游强县转变战略,重规划、抓建设,景区景点建设强力推进。修编了《互助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浪士当中心景区瀑布群项目建设性详规》等10个项目的规划和可研报告。彩虹部落完成投资2945.96万元,吐谷浑大营已开园营业;彩虹故乡农业生态园完成投资980万元;精品度假区完成投资3730万元,温泉度假村项目已开工建设,超五星级酒店已建成并将正式运营;浪士当中心景区道路及环卫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085万元,土路肩、边沟、护栏、游步道、台阶等工程已完工,山门及广场正在建设之中;高原生态度假区完成投资8600万元,梦幻谷游乐城已开工建设,古城度假村等项目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利用《青海旅游》等各种媒体,依托“环湖赛”开幕式、安召纳顿节、冰雪文化欢乐节等大型文体活动,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进行宣传推介,土乡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1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亿元。

(五)以改善民计民生为根本,民生实事全面落实。我们坚持把民生工作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的关键举措,民生工作扎实推进。教育工作,全面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及校舍安全工程项目15项,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两基”工作已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高考上线率达94.8%,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达2409人,学前教育巡回走教工作顺利推进。卫生计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东和、五十等乡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已投入使用,林川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和双树等13个卫生院183套生活周转房项目已开工建设。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2.38‰,自然增长率为5.68‰,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9.89%。社会保障,全县新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79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74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86人、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74人,新农保参保人数达18.04万人,参保率为82.8%;新农合参合人数达33.38万人,参合率为98.6%。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1548人、四类失业人员再就业1180人、失业保险168人,完成技能培训6030人次,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4490万元、失业保险金76.5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全县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 11.5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42亿元。文化体育,成功承办了第十届“环湖赛”开幕式、第十届安召纳顿节和第一届彩虹冰雪文化欢乐节,《土族安召舞》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投资4607万元的新城区体育场建设、却藏寺修缮、文化进社区等5项文体项目全部完工,建成乡镇文化站10个、农家书屋140家。安居工程,全县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5300户,完成3840户,在建1460户;3000套廉租房已开工建设2435套、收购565套;改造城市棚户区330套、林业棚户区54套;2300套公共租赁房已全部开工建设;50套限价商品房和40套经济适用房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落实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13000户,完成投资6.29亿元。人饮工程,总投资4711万元的5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6项易地搬迁配套人饮工程已全部完工,解决了3万人、2.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扶贫开发,投入扶贫资金6100万元,在西山湾地等13个乡镇48个贫困村实施了獭兔养殖、苗木繁育等整村推进扶贫项目7项;台子河东等6个村易地搬迁扶贫和500户农民进城集中安置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投资2942万元;投资1070.4万元,实施了连片开发综合试点扶贫项目。同时,全面落实了“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农机具补贴政策,共发放补贴1832.7万元。

各位代表,在县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上,县政府向全县人民承诺的八件实事,已全部兑现,并发挥了较好效益!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加快发展的同时,坚持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改进作风、强化监督、优化服务等举措,着力提高政府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科学发展的能力,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和法律“七进”活动,全社会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深入开展“命案侦破”、“打黑除恶”、“社会治安集中整治”、“清网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全年破获刑事案件298起,破案率为61%,查处治安案件637起,查处率为100%,切实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活动和主要领导集中接访活动,全年受理各类信访案件181件次,已结案174件次,结案率为96.1%;接受省地交办案件56件,办结53件,办结率94.6%,及时消除了各类不稳定因素,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稳定的治安环境。密切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办理十五届七次、十六届一次人大代表建议165件,十四届六次、十五届一次政协委员提案71件,办复率均达100%。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威远镇、台子乡和佑宁寺率先开展了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为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成就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对外开放,才能在抢抓机遇中赢得先机,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只有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竭心尽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在执政为民中凝聚力量,赢得广大群众的赞誉和支持。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抓手。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机制,加大招商,狠抓项目,才能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当前竞争发展中争取主动、率先突围。必须坚持以规划先行为前提。只有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各类规划,并严格执行规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富民强县为战略目标。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富民强县战略,凝万众之心,集万民之智,举万人之力,培优扶强特色产业,才能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缩小发展差距,推动互助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只有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动摇,积极承办文体赛事,着力打造节庆活动,强化宣传推介,才能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和经济的大跨越。必须坚持以治安治理为手段。只有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和矛盾化解机制创新,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不断提高治安治理水平和社会管理的行政效率,才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必须坚持以清正廉洁为宗旨。只有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多讲奉献,少求索取,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加强自省与监督,才能在群众中塑造良好的公仆形象。必须坚持以团结实干为保障。只有大力发扬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着力营造心齐气顺、团结拼搏的干事环境,才能不断鼓舞士气,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各位代表,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各族群众团结奋斗、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积极参与土乡建设的武警官兵和省驻县单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互助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11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十二五”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总量不大,整体实力不强,人均水平较低,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高,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灾害能力不强,产品加工率不高,销售网络不完善,品牌效应尚未发挥,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增收压力较大。三是工业企业规模小,大项目大企业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型工业化水平不高,污染企业多,改造难度大。四是旅游开发进程较慢,景区景点建设相对滞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体系尚未真正形成,游客人均消费较低。五是脱贫致富门路窄,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并且随着国家贫困标准的进一步提高,我县贫困人口总数随之增多,预计全县贫困人口达25.4万人,脱贫致富的任务依然艰巨。六是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旧存在,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同程度存在,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政府行政效能还不够高,公共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等等。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和机遇并存,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土族被纳入人口较少民族扶持范围、我县被纳入“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片区”以及东部城市群、海东国家级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临空综合经济区建设,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我县广大干部职工群众谋发展、思发展、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明确2012年工作目标重点,力促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将以严谨的态度、创新的理念、完善的措施,进一步坚定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根据发展形势,结合县情实际,今年我们确定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发展”、“四个坚持”不动摇,认真落实地委行署“三大历史任务”和“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突出特色、科学发展、转变方式、统筹推进、快中加快”的战略,做强农业、做大工业、做特旅游、做精城镇、做美生态、做实民生,全面加快绿色互助、开放互助、和谐互助建设进程。

根据县委十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预定为:县内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行政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旅游收入增长35%以上。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我们将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坚持重点突破,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新体系。我们将充分发挥园区辐射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农业特色化、设施化、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步伐,全力打造农业强县。充分利用临近省会西宁的区位优势,借力发展,促进增收,繁荣农村。一是做精做优农业示范园。增强示范带动能力,主动与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建立技术研发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新品种、新技术,切实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孵化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力争年内引进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家以上。核心区建设,重点抓好总投资1.03亿元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技术制种、高科技农业创意园、科研试训楼、枸杞深加工、连栋温室及蔬菜基地、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争取实施投资6860万元的有机肥加工、蔬菜保鲜库及加工包装生产线、燕麦深加工等建设项目,使核心区面积达到5000亩,不断增强园区发展后劲。示范区建设,全力推进优质杂交油菜制种、马铃薯原种繁育、特色蔬菜生产、优质蚕豆制繁种、八眉猪良种仔猪繁育和牛羊养殖六大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基地规模。积极探索发展休闲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把园区建设与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草木花卉园、农事体验园等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园区年内完成投资3.5亿元。建立和完善“园区+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园区带动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做强做优特色种养业。大力发展以高原制繁种、特色蔬菜、八眉猪、土种鸡和獭兔等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制繁种业,在稳定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加大名优特新品种引进试种和常规优良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高原特色制繁种力度,使全县制繁种面积达到30万亩,按照把我县打造成为全国春油菜制繁种第一县和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制繁种县的目标,做强制繁种产业。积极培育蔬菜产业,重点在台子、林川、五峰、塘川和哈拉直沟等乡镇集中新建温棚5000栋,建立高原夏菜生产基地11万亩,在巴扎、林川、东沟等乡镇建立树莓种植基地3000亩,努力把我县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力争年内完成种植业投资3亿元以上。努力打造农区畜牧大县,把八眉猪、土种鸡和獭兔三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养殖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八眉猪、土种鸡、獭兔“三个百万”工程,逐步将我县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八眉猪保种和生产基地、西北地区最大的獭兔养殖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土种鸡养殖基地。力争年内完成畜牧业投资2.4亿元。要大力营造温棚经济,今年要把设施农牧业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农民拓宽增收渠道的重要手段,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新途径,强力打造,高标准、大力度推进,年内建成引领全省的几个亮点。三是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年内组建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家,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让专业合作组织真正成为联系农户与龙头企业、园区、金融机构的利益共同体。重点抓好威远镇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台子蔬菜交易市场扩建和产地交易建设等项目,县级农口和有条件的乡镇成立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中心,积极引进县内外龙头企业开展农畜产品加工和销售,力争在马铃薯、蔬菜、八眉猪精深加工上有所突破,从而带动生产基地和特色产业发展,实现生产、加工、销售、配送一体化,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入研究每个村的村情实际,突出规划引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四是做响做亮品牌农业。全力以赴打好“绿色牌”、“有机牌”和“互助牌”,认真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扩大油菜、马铃薯、蔬菜、蚕豆、生猪五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力争认定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生猪出栏47万头以上。积极借助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介,充分利用青洽会、农博会等平台,全力提升“互助八眉猪”等老“互”字牌品牌价值,着力打造互助长白葱、高原娃娃菜、土种鸡等新品牌,切实提高“互”字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年内互助牌蔬菜和八眉猪销售覆盖全县,并在西宁设立配送销售窗口。

(二)坚持绿色主导,加快建设新型工业。我们将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深入推进绿色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努力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积极打造绿色工业大县。一是全力配合海东工业园区建设。积极配合省地有关部门,认真做好高寨、红崖子沟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早日完成土地交付、搬迁安置等任务。认真研究失地农民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并组织园区所在地乡镇和有关部门做好搬迁群众的技能培训等工作,妥善解决搬迁群众的长远生计问题。二是着力加快绿色产业园区建设。以青稞酒和特色农畜产品等优势资源为依托,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大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报力度,争取开工建设振兴大道东端安定河中桥、园区振兴路和城南路,全面完成园区供电设施、给排水管网和天然气管道建设,基本实现“五通一平”,力争年内完成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资1.6亿元以上,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积极引进省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入驻园区,着力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进程,并以青稞酒公司成功上市为契机,着力扶持壮大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做大做强青稞酒产业,力争年内销售产值达到13亿元以上。三是稳步推进塘川地区工业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关停并转迁”方案,科学制定淘汰落后产能的各项机制,从而逐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四是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乡镇大力发展小型加工业和以旅游商贸为主的二三产业,力争年内开始兴办1-2家民营经济实体,夯实乡镇经济发展基础。五是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抓好金圆水泥公司技改项目,全力做好圣戈班、丹峰、高纯硅、汇恒、回升等5家碳化硅企业的转型工作。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设备,引导企业积极引进“三废”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延长产业链条,向“低碳、循环、绿色、生态”方向发展。2012年,力争实现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工业销售产值达到55亿元,万元增加值能耗控制在地区下达指标以内。

(三)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民族特色城市建设。我们将以东部城市群建设为契机,按照打造“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现代城市形态的生态绿色高原旅游名城”的定位,统筹谋划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坚持由县城建设向城市建设转变、由建设普通大众化城镇向建设最具民族特色城市转变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中国土族·彩虹故乡·魅力互助”民族特色城市,城市建设向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方向迈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开发,全力加快城乡建设步伐。一是抓好县城建设。积极实施县城“东进、南拓、西调、北控、中优”战略,坚持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生态建设和城市管理同步推进,全面提升城市品位。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在完成县城总规、东新区“一河两岸”控制性详规编制收尾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中心城区、威远镇核心景区、绿色产业园区等控规以及水电路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力争实现县城控制性详规的全覆盖,并逐步完成县城修建性详规。大力推进东新区建设,突出“做特、做绿、做精”理念,以路网建设为重点,全面启动东新区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实施东新区广场和人工湖项目。争取实施迎宾大道拓建工程和县城集中供热一期建设工程,加快东新区体育场、医院、学校等续建项目建设,努力把东新区建设成为中央商务区、休闲娱乐区和会展中心,使其成为县城建设的一大亮点。全力抓好旧城区改造,做好旧城改造规划设计工作,积极打造威远古镇。实施古楼旧城、东大街东段及南北大街两侧改造、鼓楼四周小环线、步行街等项目建设,加快西下街、大寺路、深沟等“城中村”改造步伐,努力提升旧城区品位。大力改善县城生态环境,对古城山、安定山、小寺山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县城建设范围,县城建设在平面拓展的同时,向“三山”发展,使其成为休闲度假的重点区域,成为扩市提位的亮点。加快“三山三水”治理和县城绿化进程,重点在沙塘川河、安定河、毛斯河建设绿化景观带,着力提高城市绿化率,力争年内县城绿化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认真做好县城亮化美化工作。认真抓好城市管理,我们将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管理城市”的理念,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目标,认真研究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县城、集镇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加大对“脏、乱、差”的整治力度,确保县城所有街区干净整洁;加强市容市场管理,重点解决好马路市场、占道经营、沿街摊点、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扩建和改建农贸零售市场,实现由马路市场向固定规范市场转变,露天市场向室内市场的转变,给农畜产品经销商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为广大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二是抓好小集镇建设。按照“以小集镇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小集镇建设”的要求和“一镇一貌、各具特色”的思路,全面编制完成台子、东和、巴扎等12个集镇建设规划和新一轮新农村建设村级规划,认真做好丹麻、五峰、东沟等5个乡镇集镇建设的提档升级和林川、巴扎、五十等10个乡镇集镇建设的启动工作,确保到年底5个重点建设的集镇初显成效,10个启动建设的集镇初具规模。三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紧紧抓住省上实施“百村联百企”、“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和“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工程的有利时机,全面推进塘川五下、东和魏家滩、威远卓扎滩、巴扎抓什究等19个“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建设,进一步加大对17个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庄的环境综合治理力度,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塑造互助农村新形象,并立足当地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力争做到一个村有一个好规划、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小广场、一片新住房、一批新农民。同时,高度重视玉树称多县援建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援建任务。

(四)坚持高标准发展,加快国家级休闲度假区建设。我们将紧紧抓住我县被确定为欠发达地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试验区的机遇,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切实加强旅游与文化、农业、城乡建设、生态文明的结合,以县城民俗旅游为核心,以塘川-威远镇-北山为旅游发展轴,以佑宁寺景区和南门峡、五峰寺景区为双翼,努力形成“一核一线两翼”的旅游发展新格局。一是抓好景区建设。在“一核”建设上,抓好威远镇土族民俗旅游景区建设,投资6200万元实施好精品度假区和青稞酒工业游项目,加快温泉度假区、拓展训练营、地下酒窖、酒文化广场和青稞酒博物馆建设步伐;认真抓好总投资3.5亿元的“梦幻谷”国际游乐城项目,年内投资1亿元完成土建工程;全面启动投资1亿元的古城度假村项目,建设星级酒店、度假别墅、旅游商品购物区和洗浴中心;争取在安定山、古城山和小寺山建设人文景观3处以上,使威远镇核心景区成为互助特色旅游的游客集散中心、形象展示中心和旅游发展核心区。在“一线”建设上,抓好生态长廊打造,在科学制定塘川河流域东西两山绿化和农田林网、通道绿化年度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在塘川河流域东西两山高标准造林2000亩,并做好威北旅游线路两侧生态修复工作,逐步将塘川流域至大通河流域打造成为集亲水观光、休闲娱乐、流域治理为一体的“绿河谷”生态长廊。完善规划,提升北山森林生态景区的品位,积极开发精品特色旅游景点景区,全面完成总投资6400万元的浪士当中心景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浪士当景区山门及配套广场、小湖勒至神龙潭游步道,搞好扎龙沟、浪士当景区景观改造和旅游线路设计、天池景观设计、龙尾山景观改造和旅游线路设计项目建设任务,不断夯实发展基础,着力提升景区景点档次,努力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森林旅游品牌景区。在“两翼”建设上,加强传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深入挖掘、包装传统文化资源。抓好佑宁寺宗教旅游景区建设,争取年内实施佑宁寺综合开发项目,启动建设基础设施、广场、塔林、商业街和宾馆等项目,将其打造成宗教文化旅游胜地。抓好南门峡景区建设,充分利用“山、水、寺”三大特色优势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年内争取实施滑雪场、水景、冰雕等建设项目,使南门峡景区成为威远镇景区的补充区和延伸区。抓好五峰寺景区的打造,重点做好景区建设性祥规的编制工作,为景区科学、合理开发奠定基础。二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深入挖掘景区(点)的民族历史、民俗风情、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资源,在建设景区、打造景点时,突出文化特色,丰富人文内涵,打造一批原汁原味、有表现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的优秀节目;发展餐饮文化,开发特色餐饮,着力打造具有土族特色的系列小吃,切实做到文化资源挖掘与自然资源开发并重,优秀节目打造与景区(点)人气提升结合,大力提升旅游景区(点)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努力将全县景区(点)建设成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品位独特的精品旅游基地。加大力度做好旅游品牌营销和宣传,进一步提升土乡旅游的知名度。认真总结第一届彩虹冰雪文化欢乐节的好经验,积极借鉴北京、哈尔滨等地区发展冬季旅游的好做法,进一步拓展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开发力度,积极筹备第二届冰雪文化欢乐节,丰富我县冬季旅游内容,逐步将冬季旅游培育成互助特色旅游新品牌。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旅游。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注重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自然生态的结合,充分挖掘自然、历史、人文、宗教等旅游资源,在东沟、台子、南门峡、塘川、丹麻、五十、五峰、红崖子沟、加定、巴扎等10个乡镇发展一定数量高标准、有特色的乡村民俗旅游接待点,加快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带动农民增收。四是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充分发挥旅游综合执法机构的作用,加大对旅游市场的整治力度,严格实行动态管理,提高旅游业服务准入门槛,做到旅游市场秩序规范、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接待点菜谱和价目规范。充分发挥游客服务中心市场管理、旅游宣传、咨询服务等功能,使其成为连接景区(点)与游客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利用各类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借助网络、电视等媒体,深入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切实提高互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年内接待游客230万人次以上,人均消费力争达到200元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亿元以上,完成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上。

(五)坚持项目支撑,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我们将把项目工作作为一把手的第一要务、第一责任、第一工程,以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为目标,全力实施一批关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一是高起点规划。做好重大项目前期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工作,每个部门和乡镇根据各自部门的实际情况编制发展规划。在规划的引领下,加大项目引进和筛选,上大项目、好项目,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二是全力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及时充实项目储备库,做到数据准确、资料齐全、便于对接,保证拿得出、用得上。年内计划储备各类项目200项以上,总投资达到230亿元以上。三是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谋划一批牵动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拉动作用。交通建设,按照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对路网进行设计,积极争取省道过境、海晏至互助至白银高速公路穿过县城,高寨至北山旅游公路早日立项批复,搞好威北公路、威远镇至南门峡公路、威远镇至佑宁寺公路提升等级规划和项目争取,争取实施总投资4988.6万元的7条县乡公路、总投资1637万元的33座乡村公路配套桥梁和总投资1100万元的北山二级旅游客运站点项目;全面完成总投资1582万元的三山生态治理区道路建设和总里程80公里的7个村道路硬化工程;力争完成总投资2052万元的东山白牙合、丹麻温家、东沟年先、五十卓科、丹麻松德、红崖子沟加克和东沟卡子沟等7个较少民族村的道路建设,使县内路网结构更合理,群众出行更方便。力争年内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水利建设,牢固树立“大投入、大水利、大发展”理念,使水利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由农业水利向全社会水利的转变。全面完成总投资1110万元的桦林水库、角模沟水库、朱家沟水库、靳家沟水库等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南门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年内力争完成投资6100万元,积极争取实施总投资4000万元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扩大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3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力争年内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政权建设,抓好县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工商局和武装部业务用房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投资4368万元。生态建设,在加快建设绿色互助、发展生态旅游中抢占先机,投资3468万元,重点实施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规划,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和国家重点公益林“四大工程”造林任务及农田林网、四旁植树、通道绿化和城镇绿化任务,不断提升全县绿化水平,使全县绿化率达到36%以上。能源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实现清洁能源到农家。投资1300万元,全面完成2000座户用沼气池和6300台生物质炉建设任务。四是全方位抓好招商引资。坚持招商引资第一县策不动摇,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理念,加大项目推介力度,严把招商质量关,把招商重点放在整合产业链条、发展上下游产品上,放在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高科技项目上,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招商引资方式,不断完善“定产业方向、定项目质量、定重点区域、定责任领导、定考核奖惩”的“五定”招商机制,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拉动作用的龙头项目,确保项目落地兑现。适时组织招商、经济商务、农业科技、畜牧、旅游、文体、住建等部门分别到西宁、海西、北京、上海、西安、榆林等地开展大型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活动。力争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实现新突破。年内引进区外资金13亿元以上。

(六)坚持民生至上,全力办好十项实事。我们把不断改善民生、切实为民谋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积极创造条件,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办实办好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教育工作,加快教育布局调整,增加寄宿制学校数量,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和走教点工作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学前一年和学前三年教育。重点实施第二高级中学、职校实训楼、乡镇中心幼儿园园舍改造、学前教育巡回走教等14个续建新建项目,切实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全面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计划。卫生工作,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全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切实提高医疗水平,确保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全面完成林川卫生院业务用房、13个乡镇卫生院183套生活周转房建设任务,争取实施县人民医院医技楼项目。计生工作,继续实施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出生率分别控制在规定指标以内。积极实施好“康福家”行动和“村为主”工作,控制人口增长,优化人口结构,保障特殊人群,提高人口素质。社会保障,完善城乡低保、养老和医疗保险等制度,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到85%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以上,失业救济金发放率达到100%。扶贫开发,紧抓我县被纳入“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片区”的大好机遇,督促各有关部门围绕新扶贫开发十年纲要做规划、拿本子,争取将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扶贫规划“总盘子”,并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机制,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的良好格局。今年,在全面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的基础上,捆绑项目资金,完成东沟姚马、五十拉洞、威远凉州营、塘川朱家口、东和大桦林、蔡家堡关家山、西山王家庄和刘家沟、东山乡东山等9个村易地搬迁和500户进城集中安置等项目,力争年内减少贫困人口2.5万人。较少民族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将土族纳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有利时机,积极实施总投资3027万元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加快交通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和民俗旅游,着力改善土族集聚地区人居环境,促进土族集聚村经济社会发展。安居工程,加大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认真实施好2011年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建设等续建项目,加快新建项目建设进度,并进一步完善城镇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机制,严格落实社区、民政和住房保障部门“三级公示、三级审核”的分配程序,确保配租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人饮工程,全面完成东沟至东山、南门峡峡口至古边、边滩水洞至台子多士代和南门峡磨尔沟人饮项目建设任务,积极争取实施西山至蔡家堡23村、加定扎龙沟至扎龙口等7项人饮工程项目,着力解决2.5万人、3万头只牲畜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就业工作,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结合“千百工程”,加强与省内外大企业和新疆、海西等地的对接,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400人,四类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落实小额担保贷款4000万元,就业率达到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力争完成劳务输出1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5亿元。技能培训,科学编制技能培训规划,切实转变培训方式,借助“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平台,从今年开始,到“十二五”末,使每户至少有一名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依靠技能进行持久性的劳务输出,从而带动家庭增收,并逐步实现由农民工向城镇居民的转变。

(七)坚持多形式融资不动摇,切实做大做强财政金融。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财政金融工作,努力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是抓好财政税收工作。在保障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分配财政收入,更大力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的带动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在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中贡献积极力量。二是强化融资平台建设。积极整合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城投公司,全面提升融资能力。在县国土部门设立土地储备中心,将一定数量土地掌控在政府手中,并加强对规划控制区内的土地管理,做到地类清楚、地价明确、标准一致。严格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出让制度,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资产,逐步走出一条以土地经营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年内实现土地出让收入5000万元以上。扎实做好农信社改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年内成功改制为地方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农村银行试点工作,切实解决部分地区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年内实现融资8亿元以上,争取达到10亿元。三是加强信用环境建设。继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做好信用县、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和信用企业的创建工作,不断优化信用环境,力争年内将我县建成信用县。

(八)坚持突出民族特色,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我们将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精神为指导,以土族被列为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为契机,全面开启建设文化大县新征程,从而提升互助形象、造福土乡人民、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一是振兴民族文化,打造文化名县。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性发展。互助现有的文化遗产,是全县各族群众的精神支柱。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土族文化、优秀汉文化、华热藏族文化、回族文化等的深入研究,搜集和整理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歌谣、历史文化等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并填补到旅游文化当中,赋予其文化内涵;树立五峰寺、佑宁寺、却藏寺、白马寺、鼓楼、石板泉、娘娘泉等人文景观品牌,从而传承文明精髓,增强文化底蕴,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濒临失传文化进行恢复性发展。巩固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继续挖掘整理民俗文化资源,充实《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做好文化技能培训和传承工作,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民间艺人,举办土族盘绣、民族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培训班,使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的文化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对现代文化进行创造性发展。努力打造一桌富有民族餐饮文化的特色美餐,创作一批富有时代特色的文艺作品,编排一台内容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设计一枚饱含土族意蕴的文化标志,推广一套普及大众的安召健身操,积极挖掘和打造广场文化、雕塑文化、服饰文化,不断丰富全县现代文化内涵。二是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实施互助文化创意产业园、全民健身中心和演艺中心以及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等项目,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条件,力争年内开放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阅览中心、文物展览中心和体育健身中心,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思路,依托我县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禀赋,进一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推广力度,并成立民俗文化研究会,加快对土族服饰、土族歌舞、盘绣工艺、历史文化、餐饮文化、酒文化等课题的研究。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内容,积极发展五十“土族婚礼”和“盘绣”、丹麻“花儿”和“安召”、东沟“轮子秋”、哈拉直沟“玉雕”、松多“华热藏舞”等文化产业,着力培育和扶持一批文化企业、文化大院、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打造乡镇特色文化品牌。四是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认真履行职责,搞好文化改革与发展工作,确保文化企业保值增值。进一步充实安纳歌舞团和乡镇文化站力量,为推动全县文化事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五是着力打造节庆文化。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积极举办安召纳顿节、花儿艺术节、冰雪文化节和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争取承办环湖赛绕城赛、全国户外运动邀请赛、热气球精英赛等大型文体活动,加大互助文化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吸引更多的大企业、大集团和民间资本开拓互助文化市场,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九)坚持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我们将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县乡政府提升服务水平的突破口,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等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管理工作,在巩固和提高威远镇、台子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的同时,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使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效,形成体制机制完善、群众有序参与、利益诉求通畅、矛盾化解及时的长效工作机制。综治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县城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信息分析研判,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严密防范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牢牢把握维护稳定工作主动权,切实提高维护政治稳定的水平;深入开展“严打”专项行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民族团结工作,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整体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着力在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寺院管理、抵御分裂渗透、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成效,真正实现秩序和谐、群众和乐、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的创建活动总体目标。安全生产工作,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落实企业主体、法定代表人和乡镇部门负责人的监管责任。坚持不懈地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落实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加强基层安全网络建设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严格控制安全生产四项指标,有效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和治理,提高防灾避险能力。信访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信访条例》,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规范工作秩序,依法打击违法行为,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积极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畅通群众诉求通道,依法保障群众权益。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应急管理责任制,加快应急平台、监测预警体系及应急队伍、应急管理数据库建设。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和科普宣教工作,加大应急保障物资储备,提高预防、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将以提升行政能力和工作水平为重点,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建设高效、亲民、廉洁政府。一是更新观念,努力建设开放型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公示听证、风险评估、专家论证等制度,完善民主决策和群众监督等机制,通过政府信息网络、电子政务等有效手段,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切实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努力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构建人民满意的“阳光政府”。二是改进作风,努力建设实干型政府。认真贯彻强书记公开信精神,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善于走群众路线,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体察民情,掌握民意,做到谋划思路向群众问计,查找问题听群众意见,落实任务靠群众努力,工作成效由群众评判。加强干部教育和管理,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不断提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创新能力,大力发扬想干敢干、实干快干、会干巧干精神,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干部工作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成效体现在一线,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理念新、能干事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绩效考评工作,注重考评结果运用,严格兑现奖惩,强化激励导向,加快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政府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制,强化工作督查,坚定不移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努力打造开拓创新、群众信赖的实干型政府。三是以人为本,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通过抽调干部下乡,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途径,行务实之举,办惠民之事,不断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政府服务运行机制,使政府职能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切实提升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四是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制型政府。加强普法教育,强化依法行政,狠抓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政务督办、调查研究、财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严格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办事,以完善的制度强化责任,全面推进政府工作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严格落实履责必实、失责必究、问责必严的工作责任制,做到任务量化到岗、责任细化到人,努力形成每项工作有人干、每个项目有人抓、每个环节有人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主动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五是勤政廉政,努力建设廉洁型政府。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狠抓廉政道德教育,建立完善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工程建设招标等重点领域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增强政府亲和力和公信力。

各位代表,形势催人奋进,发展任重道远。新的一年,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汇全县之智,集全民之能,鼓实干之劲,全力以赴谋发展,信心百倍求突破,为全面建设绿色互助、开放互助、和谐互助,加快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互助 政府工作报告 互助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