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坚持理想 矢志教育

坚持理想 矢志教育

时间:2023-05-16 13:00:04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是幸运的普通教育工作者之一。自1984年参加工作至今,“坚持理想,矢志教育”是我恒久不变的追求目标。这个目标激励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合格的校长。

生活积累之一:理想的实现要从脚踏实地开始。

毕业的第二年,我被调到北安市兆麟小学担任“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教师,并担任班主任工作。那时“注·提”实验刚刚开始,正处于探索阶段,要编写教材,设计练习题,统计实验数据,与平行班进行对比实验,跟踪调查,寒暑假要参加全国或省实验培训,仅学生语文作业就有大作文、小练笔、日记、写字、演讲稿等,还要进行每个实验阶段的测试,工作量很大。由于当时我家在农村,市内无亲属,学校又无食堂和宿舍,吃住无定所,困难较多,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工作情绪。我每天认真干好每项工作,在与同事们的交流学习中,在和学生的沟通中感受着教育工作的美好。由于在“注·提”实验中的良好表现,我被调到北安市教育局担任小学视导员,负责全市“注·提”实验推广工作。本着干好教育工作的朴素愿望,我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跑遍全市11个乡镇及市内100余所学校。当时北安的交通工具缺乏,特别乡村道路难行,我经常骑自行车下基层,遇雨天就步行。为把实验工作做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我制作了“注·提”实验简报,举办了实验总结会、示范课、调讲课、教学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全市实验推广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北安市被评为全省“注·提”实验先进市,我执笔的经验文章《扎扎实实搞试点,积极稳妥抓推广》在全国“注·提”实验表彰大会上交流。

生活积累之二:坚持理想是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前进的动力。

1994年我到建华乡任教育办主任,后又担任撤乡建镇后的二井镇副镇长。这其间,我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在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中,构建实施了系列学校管理工程,用3年时间加快了建华乡教育工作管理正规化的步伐,使全乡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建华中学由1994年全市中考倒数第1名提高到1995年的全市第4名、1996年的第2名、1997年的第1名,三年跃上三个台阶。“扫盲”、“普九”专项重点工作分别于1997年、1998年代表北安市接受省“高标准扫盲”、国家“普九”验收,并顺利通过。1998年在全国农民教育表彰大会上交流了二井镇的农民教育工作经验。这些成绩的取得,源自我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生活积累之三:科学研究为实现教育理想增添双翼。

我在北安市教育科研所的五年,正是新课程改革兴起发展的时期,使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的和理解。按照“科研兴教”的总体构想,在北安市教育科研所实施了课题牵动战略。“十五”期间,北安市教育科研课题立项有新突破,共立项国家级重点课题子课题14项、省级课题17项、黑河市级课题20余项、北安市级课题122项,实现了校校有课题的目标,成为北安市教育科研史上课题立项最多(170余项)、参加人数最多(1501人)、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北安市承担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先进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验研究》14个子课题,占黑河市的三分之一,成为全省最大的县级实验区。全新的教育实践,让我的教育理想插上了翅膀。这份积累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是我校长生活坚实的基础。

2005年,我到北安市兆麟小学担任校长,开始了我的校长生涯。我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一位好校长带出一所好学校。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对如何做一名好校长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思考之一:对学校的优良传统进行理性总结并形成准确的文字表述,对指导学校的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

兆麟小学是一所具有90年办学历史的学校,虽几经风雨,始终是北安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几十年的教学积累与实践,为学校的教学改革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为新课程改革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使兆麟小学新课程改革实现软着陆、轻起步。

这样一所历史悠久、成绩卓著的老牌名校,有着光荣的传统和优良的作风,但却找不到确切的文字表述,一些优良传统也因老教师离岗、新教师增加而不断丧失,到了学校发展的“高原缺氧期”。面对学校的现状和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上级部门、社会及家长更高的要求,我们信心百倍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实现兆麟小学新的发展是我们要面对的最大的课题。经过研究我们达成了共识:任何发展都是继承前人优秀传统基础上的再发展。于是我们翻阅校史、召开老教师座谈会,参考一所又一所知名学校的经验,一次又一次召开班子会议、教师会议、学生会议,最后,提炼出兆麟精神、办学理念、校训、学校发展目标、培养目标;设计出校徽、校旗;创作出校歌。

兆麟精神的文字表述是:崇尚一流,追求完善,着眼未来,敢为人先。

办学理念的文字表述是:继承与创新并重,读书与教书兼容,品德与学识共进,教师与学生同发展。简称“四与”办学理念。

校训的文字表述是:明德笃行。

学校发展目标的文字表述是:把兆麟小学建设成为“注重实践,勇于创新,富有特色”的黑河市一流名校,省内知名小学。

培养目标的文字表述是:培养“会做人、会学习、会做事、会交往、会创新”的现代中国人。

思考之二:没有主题的校园文化就没有强大的生命力,自然也就不能发挥文化的力量。

我们将兆麟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定位为:红色兆麟映照下的书香校园,以“道德寻根工程”和读书活动为载体,打造典雅、诚信、友爱、和谐校园文化,实现“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让校园飘逸书香”的校园文化蓝图。

1.“红色兆麟”成为校园文化鲜亮底色。学校实施了“红色兆麟形象创新行动”。“行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学校形象标志设计,包括学校发展理念、学校发展目标、学生发展目标、校训、校旗、校歌、校徽;二是开展“五个一”的红色行动,即编一本红书《红色兆麟》,设立一个红色纪念日(李兆麟牺牲纪念日——3月9日),建立一个红色基地(城郊乡革命村——英雄母亲尚大嫂生活的地方),提炼红色兆麟精神,确定一个红色基调(将红色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色调)。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实现了革命传统教育全新的教育形式,涌动着时代的气息,创新了爱国主义教育新方法。兆麟精神成为实现人生理想的动力,深深根植于全体师生心中,激励着每一个兆麟人不断进取,走向成功。

2.以校园文化课题研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品味的提升。整体构建校园文化布局,从校园到教学楼,从走廊到教室,从墙壁到暖气,从形式到内容,做到和谐一致,以“与圣贤同行,明德学道理”统领校园文化设施。红色作为学校的基本颜色,成为“红色兆麟”的外部形象。精心设计暖气罩,整洁、美观的暖气罩印上鲜明的以讲孝道为内容的《弟子规》和部分《论语》条目,字体是标准的“颜体”字,使学生诵读的同时又可以欣赏古代书法艺术,相得益彰;精心制作宣传栏、宣传旗、专题片,将“启体”字作为主要字体,在发挥宣传作用的同时,也使学生欣赏了现代书法艺术,一举两得;根据不同年级、班级的特点,精心设计出以个性化班徽、启发性教师寄语、风格各异的读书园地等构成的教室文化。

3.开展以“与圣贤同行,明德学道理”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以《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孟子》中的经典名篇作为读书内容,使学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和最基本的为人之道。开展了能读会记展 、读书汇报会、好书推荐课等活动,唤起师生读书的热望,使读书成为时尚。同时,将读书活动与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公益劳动、敬老助残等活动结合起来,发挥现实生活的育人作用;把读书活动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突出时代性,把握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相一致的内容,坚持与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求相一致的道德观教育,坚持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一致的人生观教育。将读书与养成教育相结合。规定心正、身正、椅正、书正“四正”读书要领,确立坐姿、立姿、行姿“三姿”规范,制定值周、做操、值日标准,制定着装、礼仪要求、课堂常规、入校退校规范、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在教师的帮助下实现读书懂礼、读书明理、读书导行,用书籍净化孩子心灵,抵御电视、网络、游戏厅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4.基础建设凝聚着校园文化的气息。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重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和谐统一。在维修校舍时,对教室的门、厅、墙裙、窗、窗台、墙、底角线等部分的色彩和样式与学校文化主题做到协调一致,把班级墙报设计、班风设计、环境布置中的鲜花品种颜色、宣传板主色调进行通盘谋划,做到视觉清新、色彩明丽、诗情画意。

思考之三: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每位校长永恒的工作主题。

针对如何实现新形势下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个问题,每位校长会有不同的见解。我校主要从教师团队精神培养、职业道德素养提高、专业技能培训三方面入手,设计并实施了“青蓝工程”。该工程紧紧围绕引领教师发展这一主题,把教研、科研、培训等教学元素组合在一起,克服了以往工作中教研、科研、培训各自为政、交叉重复、费时繁杂的现象,使学校的教研、科研、培训目标一致、互相协调,实现了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和情感交流,突显了团队精神,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并上升为自我发展的自觉行为。“青蓝工程”涵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部内容,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我和每一位校长朋友一样,铭记“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理念。由于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水平、个性修养等方面的差异和学校情况不同,我们的业绩也许各有千秋,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为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不懈追求。

(责任编辑付淑霞)

推荐访问:矢志 理想 教育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