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县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几点思考

县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3-07-03 15:50:02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是国家在新形势下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就荣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加快县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建议,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推动县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最终推动教育走向现代化。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三通两平台;教育资源;数字校园;班班通;智慧校园;微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09-0023-03

1 前言

按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行动计划(2011—2020年)》的要求,荣县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学校购买服务”的原则,全面启动荣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一名承担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及指导工作的教育工作者,笔者结合近几年建设“智慧城市”活动过程中的工作实践,谈谈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的几点思考。

2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教育局的领导下,荣县电教教仪站认真贯彻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应用领先、建设精准、适度超前、实用好用”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深入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荣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取得较好成绩,逐步形成荣县教育信息化“12356”建设应用模式。

确立“1”个中心 确立以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助推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学改革质量为中心。

突出“2”个重点 根据全县教育信息化现状,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围绕“三通两平台”,突出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和应用为重点。

着力“3”个工作抓手 “抓研培”,以科研、研讨、培训促应用,提升教师队伍发展;“抓载体”,以教育部、省、市各级平台为载体,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项赛事活动,促进教师成长,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抓示范”,作为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县,荣县以示范引领为宗旨,做好资源应用示范:荣县一中率先实现与成都七中网校联盟,专业录播教室打造名师课堂;荣县职教中心成功引进3D打印設备,率先建立3D打印教学基地;富南学校利用手持式终端设备实现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试点示范。

构建“5”个应用管理模式

1)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如荣县一中初中逐步形成的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有效学习新模式——“三三四”教学模式、荣县长山小学的“三三六”高效课堂模式、荣县乐德职中的“三必一不”教学评价模式等。

2)利用班班通设备,追求学科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举办赛事活动,学校制定班班通使用激励机制,让班班通设备使用常态化并充分利用班班通优质资源,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多维度地应用动画、工具等资源与学科实现深度融合。

3)利用“互联网+”环境,探索远程教学的直播模式。教育局投入大量资金,使荣县一中率先建成数字校园并利用互联网与成都七中实现远程教学。荣县一中率先在高一年级开设的“成都七中网络直播班”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和教师欢迎。

4)利用视频资源平台,实现“3+2”读书活动进课堂的模式。为有效利用班班通设备,搭建荣县电子视频资源平台,实现“3+2”(每周“3”节电子读书课和“2”节纸质图书)读书活动真正进入课堂。

5)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智慧校园管理模式。荣县一中率先将校园智慧管理平台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上传下载、学籍管理、教科研管理、后勤、德育、办公自动化、教师集体研备、班级管理、学生成绩查询、家校联系互动平台等管理功能。

搭建“6”个平台 搭建网络及教学应用基础平台,实现校校通和班班通;搭建荣县电子视频资源平台,实现“3+2”读书活动真正进入课堂;搭建教师管理平台,实现教师信息化管理;搭建公文传输平台,实现无纸化办公;搭建网上阅卷平台,实现方便快捷地阅卷和质量测评数据分析。搭建初中语文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平台,初步实现学科资源应用(国家级课题成果,拟对该平台进行升级,更新形成荣县教育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为名师工作室提供教育教学应用平台)。

3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荣县是一个农业县,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与发达地区相比,教育信息化水平还存大较大差距,在建设与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行、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匮乏;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新理念、新方式认识不够、不深;适合本地教学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足;等等。面对这些问题,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

4 加快荣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建议

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目前,荣县正处于推动振兴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时期,结合实际,提出几点加快荣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建议。

注重完善机制,加强领导,着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制度建设 良好的机制与制度可以有力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让其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1)做好规划,结合县域经济与信息化现状,尽快制订荣县教育信息化长远规划,做到统筹安排,把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

2)做实考核,落实激励机制,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考核,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和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对创新开展工作并取得实效的学校给予表彰奖励。

3)管理机制到位,责任到人,规范落实教育信息化设备的资产管理、设备运维管理等。

优化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投入,着力解决教育信息化投入不足问题

1)优化教育投入机制。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民生工程,必须坚持政府投入为主,要把该工作摆在教育优先发展的位置,市县两级财政可通过对教育转移支付、投入补偿、投入机构和分配机制进行优化,以确保专项经费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

2)建立多元化教育投入机制,拓展教育投入渠道。让社会专业性服务机构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从而多渠道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

3)逐步引入市场机制,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资源建设和应用服务中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与第三方合作。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建设与应用,共同建设与研发适合本地区的平台与资源;由第三方投入资金以购买版权等方式,探索教育信息化的市场化模式。

以健全机构、人才引进为主要渠道,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构建 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负责,建立电教、学校协调推进机制,县教育局具体组织落实。

1)建立学校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真正达到“在其位,谋其职”。县城及中心校必须设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中层机构),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组织、管理与实施,机构主管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具体来说,学校工作人员配置为:主任一名;24个班级以上的学校,应配有两名以上教育信息化专职工作人员;24个班级以下学校,应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或两名以上兼职工作人员。

2)引进人才,做好技术保障。根据学校编制情况,引进或招考信息技术专业技术人员,为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提供人才保障。

3)做好岗位培训,弥补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有针对性地实施学校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硬件与软件常见故障与问题进行针对性技能培訓。让这部分人能有效地承担起学校信息化设备设施的维护、维修工作,以保障学校信息化软、硬件正常运行,为师生应用提供优良的基础环境。

抓好培训,注重实效,着力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育信息化对教育质量提升的贡献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任务,也是荣县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培训工作应分级实施。

1)每年定期采用集中培训方式举办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论坛,让学校管理与决策者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新技术、新理念,尽快转变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并能结合本校实际,对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做出有效决策。

2)实施骨干和计算机专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集中培训,采用网上在线和线下集中研修模式,结合学科专业特点,遴选教师欢迎的专业培训机构,以针对性的菜单式培训内容培训学科骨干教师,让教师乐于学、学有用。

3)加强校本培训,让一线教师更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应用。该培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合学科特色与所运用的教育信息化设备进行研培,充分发挥学校内培训的优势和潜力,要求受培教师教学要完成相应的培训返岗任务,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一堂教学案例、制作课堂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上好一堂示范课或优质课。通过返岗应用实践和任务驱动,以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

以上培训结果应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与教师工作绩效考核、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工作挂钩,实现培训常态化。

统筹安排,分类推进,着力本地特色资源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助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在积极鼓励各校师生用好已有的国家、省、市级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以本地特色资源建设为重点,教研部门全程参与指导课程打磨,全力实施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通过名校联盟、名校集团等办学方式,实施名校带薄弱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助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1)通过自制与购买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实施名师课堂教学活动,全县名师工作室成员每期必须多节次示范课、展示课,通过直录播系统上传到市县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赛事活动等方式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微课等资源建设等,将教师制作的微课等资源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晒一晒、评一评,甄选出高质量的微课等资源,供全县师生免费使用。同时,购买一部分适合本县选用教材的特色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等,免费供学校使用,真正实现资源广泛共享。

2)构建有效课堂模式,助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相机推进翻转课堂,建设直录播课堂,有序推进交互式网络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教师远程教研专题应用研究。

推荐访问:信息化建设 县域 几点思考 教育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