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党的十三大报告原文(通用3篇)

党的十三大报告原文(通用3篇)

时间:2022-04-14 18:10:03 调查报告 来源:网友投稿

大报是一种大开张形式的报纸,是在全国性新闻议程的基础上为全国受众所编写和发行的。(因此,很多以大报形式印刷的地方报纸确实应该归于“地方的”而不是“大报报纸”)一般说来,大报新闻的价值观偏向一种政治+外交+战争的结合,而在版面的背面则是体育报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的十三大报告原文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党的十三大报告原文3篇

【篇1】党的十三大报告原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历史背景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二大以来,九年时间,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的指引下,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决而有步骤地进行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以经济建设尤为突出。1986年同1978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都大体翻了一番。过去的九年成为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最旺盛、国力增长最迅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最多的时期。它开辟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党明确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了继续发展这种良好的局面和深化改革,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党的十三大。

二、会议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代表全国4600余万名党员。会议主题是加快和深化改革。邓小平主持大会开幕式。赵紫阳受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托作了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的决议》、《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赵紫阳致闭幕词。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一中全会  1987年11月2日在北京举行。赵紫阳主持会议。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及成员。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二中全会  1988年3月15~1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赵紫阳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报告《谈中央政治局四个多月来的主要工作及今后进一步贯彻十三大精神的思路与布局》。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三中全会  1988年9月26~3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  1989年6月23~2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李鹏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关于赵紫阳同志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中所犯错误的报告》。会议认为,赵紫阳在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犯了支持动乱和分裂党的错误,对动乱的形成和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错误的性质和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鉴于赵紫阳的上述严重错误,全会决定,撤销他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委员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的职务。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部分成员进行了调整。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  1989年11月6~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关于同意邓小平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决定江泽民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杨尚昆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刘华清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杨白冰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秘书长。江泽民在会议结束时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六中全会 1990年3月9日—12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66人,候补中央委员103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及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江泽民、李鹏在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七中全会  1990年12月25~3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会议期间,江泽民作了重要讲话。。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八中全会  1991年11月25~2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九中全会  1992年10月5日~9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决定,1992年10月1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一致决定将这两个文件提请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全会同意中央政治局关于对赵紫阳同志在1989年政治动乱中所犯错误继续审查情况的汇报,同意维持十三届四中全会对赵紫阳同志所犯错误的结论并结束审查。

三、历史意义

本次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大会还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篇2】党的十三大报告原文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形成阶段

  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基本形成阶段。党的十二大的召开,标志着全面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这次会议后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纲领的指引下,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其他领域的改革也迈出了重大的步伐。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我们党对本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继续得到充实和发展,对这个理论体系的认识进入到了对其若干思想观点的具体分析和深入概括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全面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12个方面。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我们党在这一阶段所取得的思想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出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二大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以此为标志,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其他领域的改革也迈出了重大的步伐,全面改革的格局基本展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1984年到1986年成为邓小平论述改革开放这个基本国策最多的时期。在这期间的一系列讲话、谈话中,他提出了改革的性质、意义、原则、步骤、范围等重要观点。在谈到改革的性质时,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代表时说:"这几年进行的农村的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城市改革的开始,则"意味着中国将出现全面改革的局面"。4天后他在会见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时又说:"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1985年3月在会见日本自民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科学论断。邓小平一直是将改革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加以强调的。1984年11月,在经济体制改革决定通过后不久,邓小平就说,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此后,他又多次强调改革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意义。1985年3月7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4月15日,在会见坦桑尼亚客人时说: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已经确立,那么,"从何着手呢?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对内开放就是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1985年7月15日会见外国客人时又说:"我们的开放政策、其他一系列经济政策以及全面的体制改革都是一种试验。如果我们不搞改革,不坚持开放政策,我们制定的发展经济的战略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开放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变化。变就意味着没有出路。"同年8月28日,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第一次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达了上述思想,他说:"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概括。在这次谈话中,他还说:"城市经济改革就是全面的改革","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同年9月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又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为此,党的十三大把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国策。

  第二,提出以生产力标准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最根本标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认识的深化,对发展生产力有了更高的认识。十二大刚一闭幕,邓小平就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和保证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角度论述了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他说: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到了第二阶段,即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经济高度发展了,物质极大丰富了,才能做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努力搞生产,经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如何体现?"从此之后,邓小平一有机会就重申上述论断。同时,为了确保这一主张的真正贯彻,邓小平又把是否有助于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到了判断各方面是非标准的高度加以论证,从而逐步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早在1978年9月在东北视察工作时邓小平就明确提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次年10月他又指出:"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1980年5月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说:"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1983年1月,邓小平在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谈话时再次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根据邓小平的一贯思想,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强调指出:"全党同志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党的十三大报告不仅准确提出了"生产力标准"这一概念,而且把它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确立的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的第一条加以论述,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理论的提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完整地提出了"三步定"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步骤问题,在1984年以前,邓小平经常谈到的是在本世纪末的目标,即到本世纪末的两个步骤。1984年5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第一次提出我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的基础上i到下个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人均达到八百美元。……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我们就可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提出,大大充实了战略目标的核心内容,使之成为一个更为完整的长远的战略方针。同年10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研讨会全体代表时又一次对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的目标作了具体的解释,并把最初提出的1000美元改为800美元。这是考虑到本世纪末的时候,中国人口将不止10亿,经过控制大体上要增长到12亿,那么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再是1000美元,而是800多美元了。这样的算法,把战略步骤进一步具体化,变成了可以操作的东西。10月22白,邓小平又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小康水平不单是多少美元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指标,有生活和国力两个方面的意义。他说:"到本世纪末,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从总量说,就居于世界前列了。这一万亿美元,反映到人民生活上,我们就叫小康水平;反映到国力上,就是较强的国家。"这就使小康状态乃至整个战略步骤具有了综合发展的意义。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把上述目标概括为"分两步走"的战略,即"第一步,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第二步,再用三五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3月25日在接见美国客人时进一步阐述了"两步走":的关系,提出第一步是第二步的基础、第二步是第一步的发展。他说:第一步"这个目标达到了,就为我们的继续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再用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建设,我们就可以接近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随后,他又把上述内容概括为"建国一百周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三部曲"的战略。这样,"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就系统化了,成为科学的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蓝图。

  第四,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这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又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979年初,陈云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主张允许国民经济中有一部分为市场而生产,由市场来调节。这就在过去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上冲开了一个缺口,代表了当时认识上的一个进步。同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外国朋友时明确表示:"说市场经济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总之"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这个讲话中提出的观点是崭新的和富有远见的,但在十多年后人们才知道这个谈话的内容。党的十二大在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同时,还强调计划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这表明当时的认识在总体上并没有冲破旧体制的框架。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认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并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靠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提法,比"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又大大前进了一步。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把商品货币关系看成是异己力量的传统理论观点,作出了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选择。邓小平对这个决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所有制不同","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说来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实际上已经把计划和市场都看成是调节手段,并强调了市场机制、价值规律的作用,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表明,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要把计划工作从产品经济基础上转交到商品经济的基础上来。这是摆脱长期教条主义束缚所取得的重要认识成果。

  第五,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就及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十二大之后,为了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又反复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问题。1983年4月在会见印度共产党中央代表团时说: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物质文明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同年10月,针对当时思想界、文艺界出现的混乱情况,邓小平警告说:"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198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年,也是邓小平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最多的一年。3月7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即席讲话中说:"现在我们国内形势很好。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9月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又专门讲了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尖锐指出:"这几年生产是上去了,但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流毒还没有减少到可能的最低限度,甚至解放后绝迹已久的一些坏事也在复活。我们再不下大的决心迅速改变这种情况,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怎么能全面地发挥出来?我们又怎么能充分有效地教育我们的人民和后代?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这样,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总结了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把精神文明建设以党的决议形式列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确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党组织和党员的责任等问题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和阐述。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写进了党的基本路线之中,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第六,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原则目标和具体内容。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必然 要求对政治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邓小平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及时地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是邓小平首先着重论述的问题。1986年6月10日在听取中央负责同志汇报经济情况时说:"一九八O年就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但没有具体化,现在应该提1987年4月30日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对"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作了完整的表述,他说:我们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O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入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到日程上来"。"现在看,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如果不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就"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6月28日,他又在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9月3日在会见日本客人时又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咽这里,邓小平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了高度的概括,阐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邓小平还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1986年9月13日在听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汇报时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党的领导是不能动摇的","不能照搬西方的,不能摘自由化"。12月30日,他又提出:"我们讲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可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同时,邓小平还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这条基本原则。1986年9月29日在会见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雅鲁泽尔斯基时说:"我们两国原来的政治体制是从苏联模式来的。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即使在苏联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它能够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吗?能够符合波兰的实际情况吗?各国的实际情况是不相同的。我们现在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邓小平认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安定团结的局势下有秩序地进行。这也是一条必须坚持的原则。他反复强调改革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要有秩序地进行,就是既要大胆又要谨慎。1986年9月,他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的这条原则时说:"每项改革涉及的入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我们首先要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范围,弄清从哪里着手。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子大干,那样就乱了。国家这么大,情况太复杂,改革不容易,因此决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目标时,邓小平也作了深刻的阐述。1986年6月在讲到这个问题时说: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精兵简政,真正下放权力,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把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最初表述,同月28日,他再次说:"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党政分开和下放权力。"9月3日说:"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清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此后,他对这个问题作了更为系统的阐述,在1986年9月29日的谈话中把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归纳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三条;在11月9日的谈话中又进一步论述了这个问题,指出:政治馋制改革的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第二个目标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并说:"领导层有活力,克服了官僚主义,提高了效率,调动了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四个现代化才真正有希望。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确立了完整的目标体系,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方向。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邓小平在1986年9月13日说:"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权力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和权力下放有关。"这是邓小平第一次集中系统地提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具体内容。它同前面的总目标及基本原则构成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宏伟蓝图。第七,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形成的。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已经表示决心,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1月30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表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12月6日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实现祖国统一要从现实情况出发,"对台湾,我们的条件是很简单的,那就是,台湾的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台湾与外国的民间关系不变,包括外国在台湾的投资、民间交往照旧。……台湾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可以拥有自己的自卫力量,军事力量。条件只有一条,那就是,台湾要作为中国不可分的一部分。它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政府,拥有充分的自治权"。这些话虽没明确概括为"一国两制",但已充分表述了"一国两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发表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表示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并重申了"三不变"的政策。至此,中国共产党已在事实上构画出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到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时明确指出:中国收回香港问题,可以采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从而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概念。所以,邓小平后来回顾说:""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还不是从香港问题开始的,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一九八一年国庆前夕叶剑英委员长就台湾问题发表的九条声明,虽然没有概括为"一国两制",但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两年前香港问题提出来了,我们就提出"一国两制"。"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第31条中对这个问题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即"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从而使"一国两制"由中国领导人的设想成为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1984年,邓小平在一系列的讲话中,又对"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依据、基本内容、实践的可行性及理论的来源和国际意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使这一构想更加完善。同年9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构想开始付诸实施。

  第八,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判断,并据此进行了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实现了国防战略思想的转变。如何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首先有赖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纷坛复杂的国际形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早在1984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就指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即发展问题。同年10月10日在会见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时说:"一九七四年你来访问,我们曾经谈到战争危险,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点变化。我们感到战争危险仍然存在,仍要提高警惕,但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爆发的因素在增长。"10月31日在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再次指出:"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1985年3月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又一次指出:"我们感到,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并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论述,从新的角度研究考查了当今的国际问题,实际上宣告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正在来临。因为它科学地概括了现时代的特征,又明确了今后较长时期全世界人民的奋斗目标,这样就明确地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判断。在对世界主题作出和平与发展这个判断的同时,还进行了外交政策和国防战略的调整。1984年11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指出:"现在需要的是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这个问题,我们军队有自己的责任,不能妨碍这个大局,要紧密地配合这个大局,而且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军队各个方面都和国家建设有关系,都要考虑如何支援和积极参加国家建设"。其中"培养军队和地方两用人才,也是个顾全大局的问题"。1985年6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就避免世界战争的可能性和外交战略上的这一重大转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他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也有变化,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对战争与和

平问题的认识。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我们好多的决策,包括一、二、三线的建设布局,"山、散、洞"的方针在内,都是从这个观点出发的。这几年我们仔细观察了形势,认为就打世界大战来说,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有资格,一个苏联,一个美国,而这两家都还不敢打。 ……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对我们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第二个转变,是我们的对外政策。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正确的外交路线和对外政策,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谁搞霸权就反对谁,谁搞战争就反对谁"。并根据这个判断和政策,再次论述了国防战略的转变,他说:"大家很关心军队的建设,关心军队装备的现代化,这个问题也涉及大局。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化。如果不搞国防现代化,那岂不是只有三个现代化了?但是,四化总得有先有后。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军队要忍耐,只要"先把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好办"了。

  第九,明确提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有两个基本点,并论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随即又针对拔乱反正过程出现的错误思潮,明确提出了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这样就奠定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对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根本政策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到1984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形成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也已开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表明,从整体上来对这些认识进行系统概括和科学阐述的条件已经成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及时地对五年多来形成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始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并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总结和概括。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以冈田春夫为团长的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早会代表团时的谈话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在这次谈话中他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的最主要的方针政策和理论观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清晰地勾画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并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作为主线贯穿始终。他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那么,要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对内就必须实行改革,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然后转向城市的,城市改革是不仅包括工业、商业,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的全面改革。同时还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因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稿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我们的发展"要尽可能快一点,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总之,我们内部要继续改革,对外进一步开放";"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这就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十分重要,坚持社会主义对中国也十分重要","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所以,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最后总结说,"如果说构想,这就是我们的构想。……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述谈话内容已经清晰地勾画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轮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持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想和核心内容。到1985年8月在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又对上述构想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并开始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有机地联系起来表述了。他说:"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我们拔乱反正,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尽管当时还没有概括出"基本路线"的思想,但 "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已经联为一体了。这是党的基本路线思想形成的重要环节。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为党的基本路线完整提出来,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论述是从1987年开始的。当时鉴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需要,中共中央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成就,认为对全国人民都身受"三中全会路线之惠""这个亲切的政治概念--"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需要加以明确的界定。邓小平又对他一贯坚持和强调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进行了深刻的阐述。6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南斯拉夫客人时说:"从一九七八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确定了我们的根本政治路线,把四个现代化建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主要是改革和开放政策。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但是,"我们的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两点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问题"。7月4日,邓小平在会见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时又说:最近概括了我们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概括得很好。"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进行了完整科学的论述。并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又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不能以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会怀疑以至否定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也不能以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否则就会离开社会主义道路。……总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十三大的上述概括标志着党的基本路线的完全形成。第十,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第一次提出这一论断是在1981年6月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决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这是在我们党的文献中最早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一年后,党的十二大报告重申了这一论断。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这次论述突出了物质文明不发达这样一个初级阶段的重要特征。但是,到这时,并没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展开论述,全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深刻。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再一次强调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可以看出,《决议》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同以前相比又前进了一步。它不仅初步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而且从这个实际出发,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所应当遵守的一些指导方针。但从总体来说,对"韧级阶段"的认识的深度还是有限的。然而,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到这时,我们已经开始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样一种基本格局。而这一格局正是建立在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这个基础上的。这说明,只有承认我国目前的现实国情和客观判断我国目前所处的生产力发展阶段,才能从根本上对我们采取的一系列改革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作出科学的解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但是,"我们的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两点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问题"①。7月4日,邓小平在会见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时又说:最近概括了我们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概括得很好。"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⑦。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进行了完整科学的论述。并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又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不能以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会怀疑以至否定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也不能以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否则就会离开社会主义道路。……总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十三大的上述概括标志着党的基本路线的完全形成。第十,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第一次提出这一论断是在1981年6月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决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这是在我们党的文献中最早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一年后,党的十二大报告重申了这一论断。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这次论述突出了物质文明不发达这样一个初级阶段的重要特征。但是,到这时,并没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展开论述,全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深刻。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再一次强调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可以看出,《决议》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同以前相比又前进了一步。它不仅初步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而且从这个实际出发,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所应当遵守的一些指导方针。但从总体来说,对"韧级阶段"的认识的深度还是有限的。然而,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到这时,我们已经开始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样一种基本格局。而这一格局正是建立在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这个基础上的。这说明,只有承认我国目前的现实国情和客观判断我国目前所处的生产力发展阶段,才能从根本上对我们采取的一系列改革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作出科学的解释。正是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1987年3月21日在报给邓小平的《关于草拟十三大报告大纲的设想》中提出,十三大报告全篇拟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依据,起草工作准备遵循着这个思路加以展开,说明由此而来的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由此而来的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任务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由此而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由此而来的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任务,由此而来的在理论和思想指导上避免"左"、有两种倾向的必要性。对于这个设想,邓小平于3月25日作出了指示:"这个设计好。"从而肯定了这一设想。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什特劳加尔时强调指出:"搞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中国科学技术落后,困难比较多,特别是人口太多",所以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把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也不能把时间定得太短"。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还讲了一句一度使;些人不太理解的话,即我们搞社会主义事实上"不够格"那句话。他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宜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来看,如果按马克思当初设想的社会主义应当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要求来说,我们是不够格的。这句尖锐坦率而又十分深刻的话,极大地启发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进行更加清醒的认识。同年8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又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这样,党的十三大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基础,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并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以此为标志,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全形成。十三大刚一闭幕,邓小平在会见日本社会党委员长土井多贺子时说:十三大的特点之一,"是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坚定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对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深刻认识的理论结晶,而邓小平为这一理论的形成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第十一,概括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十二条理论观点,初步明确了这一理论的基本轮廓。到党的十三大,我国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九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些成绩都与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坚决推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与此同时,我们党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相互关联的崭新的科学理论观点。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十三大初步地概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过程中所取得的新进展,并着重从构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的角度,简明扼要地提出了12条理论观点,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轮廓",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继续进行第二次革命的科学轨道。这一重大的突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探索的科学概括,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的突出标志。

【篇3】党的十三大报告原文

声`’一、番金备条秀奢番


`

’“’`’



`

,
~
`’


奋精神开拓



,咖咖咖,~,,一
,呐.
认真学好十三大报告
本刊评论员
州卜州卜明如州枷州知
州扣州卜
;
,
咖,,,咖沙
}
咖今咖,咖

{
因此
,
~
最近召开的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议
,

,
也势必引起高等学校的内部结构包括师

是我党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赵紫阳同志在这次大会上所作的题为
,
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新的历史形势下减轻了

,
,
,


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不是
,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而是加重了


工作的难度不是

,,
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论
,
,
,
以有中国
而是增大了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
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主线为经纬
以两个基本点不能削弱
随着学校党政职能的逐步分开
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和
,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格局特别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必然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但是

,
,

全国人民丰富生动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创造性
的理论概括
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
,
不管怎么变化
,
马克思主义关于

初级阶段的理论的基本路线
,
明确提出了党在这个阶段
,
治和经济的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不会改变
并依据这个理论和路线

,
制定思想政治工作在经济工作和其他业务工

了全面改革的基本方针和行动纲领这个报作中的客观地位和作用是不会改变的轻视

任何
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是建设有中国

低估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
,
,
放松和削
,
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志的这个报告点
,
,
高等学校思正确把握要

弱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都会妨碍改革和开

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好赵紫阳同
全面领会精神
,
,
放的进程贻误四化大业同时还要看到
全面改革不仅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和复杂的课题开辟了宽广的道路件
,
,
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
,
以十三大精神为

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
,
,
指导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
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
党组织从根本上摆
,
十三大的主题是加快和深化改革大以后开革
,
十三
,
特别是党政分开后
J
我们的改革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
经改
,
脱了繁杂的日常行政事务将有更多的精力
,
济体制改革要深化
,
政治体制改革要逐步展

来加强恩想政治领导和自身建设作

党的思想
其他各方面的改革都要相继进行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
,

政治工作者可以集中精力从事思想政治工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
,
,
,
只有取得广
一定要从党的事
,
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改革才能获得成功
吸引广大群众参加
,
业出发振奋精神
,
开拓创新

切切实实把
,
同时
改革的深入
,

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抓好
必更深刻地触及到各方面权力和利益的调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全面改革服务
保证

改革顺利进行创新

,
其自身也要随之不断改革和
,
论性很强
容易的

,
要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精神是不
,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和
,
为此必须做好学习的组织工作
,
,
许多好传统
,
我们一定要很好地继承但还
的发
,
认真引导师生员工原原本本地学好文件句逐段地理解

,


应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
在全面领会文件精神的基础
,
展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体制努力创造适应新形势的各种有效形式和具体途径

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

准确把握要
调查研究

点,要把学习文件与回顾总结
改进工作
,
要从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承担
,
深化改革结合起来
宣传好十三大精神

为组织好群学校思想政
的历史使命出发科学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众的学习好南

,,
任务和目标
教效
,
,
使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思想
,
治工作部门的同志自身一定要认真带头学
十三大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实际更接近些;要彻底抛弃空洞乏味的说
学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特别是要
,
基本路线
,
是当前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指

学会用民主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
,
注重实也是制定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
为此
,
使教育内容真正深入人脑,要学会在开
,
的根本依据很有必要在高等学校广
,
放的状态下响
,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
提高青年泛深入地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这既是贯

学生的分辨能力节的情况
,
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彻落实十三大精神的需要进行思想教育的需要有计划

,
也是对师生员工

要努力改变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脱
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于学生

各学校都应有组织
,
有步骤地开展这项工作
,
,
如何从学
的专业学习和教师的业务工作当中;要真正不仅党工会
,

校实际出发卓有成效地进行这项教育

,
做到使各方面都来做思想政治工作
的部门要做
,
,
以说目前我们还很缺乏经验
,
,
迫切需要思想

行政业务部门也要做
,

,
政治工作部门的同志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真总结
入人心
共青团等群众团体也要积极配合
发挥大众传播工具齐抓共管的局面究和探索子

,

还要注意
形成
,
逐步摸清规律
,
使这一教育真正深
,
舆论工具的作用
落到实处

要在工作实践中加强研党的十三大的胜利召开使全党和全国

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摆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
,
人民受到了空前的鼓舞和激励良好
,
目前
,
,
高等
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政治热情高涨
当前
,
思想情绪
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更加
,
前一个亚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行动准则

就是如何使
,
振奋精神水平

努力工作
,
,
加强研究
,
在十三大
十三大文件精神变为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和
十三大文件的内容十分丰声

精神指导下把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
,户、尸、尸、洲、州内,声,户%
赵紫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才良告中指工作必须改革
,

:
党的宣传工作和思想教,
,
克服形式主义
,
,
讲求实效

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那种封闭状态禁止人们接这就要求摊
触形形色色的思潮
更不能回避人们在建设和改革中产生的种种思想认识问愚
,

弃空洞芝味的党八股用群众切身的经验和.阅乐见的形式进行宜传和教育
,
,
使坚持四项签
*耳翔和坚持改革开放真正深入人脑



-


推荐访问:原文 通用 报告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