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3篇(精选文档)

2023年《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3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2-12-31 15:5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1  刘粹,字道冲,沛郡萧人也。粹家在京口,少有志干,初为州从事。高祖①克京城,参建武军事。从*京邑,转参镇军事,寻加建武将军、沛郡太守,又领下郑太守,复为车骑中军参军。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3篇(精选文档)

《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1

  刘粹,字道冲,沛郡萧人也。粹家在京口,少有志干,初为州从事。高祖①克京城,参建武军事。从*京邑,转参镇军事,寻加建武将军、沛郡太守,又领下郑太守,复为车骑中军参军。从征广固,战功居多。以建义功,封西安县五等侯。军还,转中军谘议参军。卢循逼京邑,京口任重,太祖时年四岁,高祖使粹奉太祖镇京城。转游击将军,迁建威将军、江夏相。

  卫将军毅,粹族兄也,粹尽心高祖,不与毅同。高祖欲谋毅,众并疑粹在夏口,高祖愈信之。及大军至,粹竭其诚力。事*,封浚阳县男,食邑五百户,母忧去职。俄而高祖讨司马休之,起粹为宁朔将军、竟陵太守,统水军入河。明年,进号辅国将军。永初元年,以佐命功,改封建安县侯,食邑千户。

  景*二年,谯郡流离六十余家叛没虏,赵灵、秦刚等六家悔倍,还投陈留襄邑县,顿谋等村。

  粹遣将苑纵夫讨叛户不及,因诛杀谋等三十家,男丁一百三十七人,女弱一百六十二口,粹坐贬号为宁朔将军。时索虏②南寇,粹遣将军李德元袭许昌,杀魏颖川太守庚龙,斩魏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司马世贤,传首京都。

  太祖即位,迁使持节,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荆州之南阳、竟陵、顺阳、襄阳、新野、随六郡诸军事,征虏将军,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襄阳新野二郡太守。在任简役爱民,罢诸沙门二千余人,以补府吏。元嘉三年吐谢晦遣粹弟车骑从事中部道济龙骤将军沈敞之就粹良陆道向江陵。粹以道济行竟陵内史,与敞之及南阳太守沈道兴将步骑至沙桥,为晦司马周超所败,士众伤死者过半,降号宁朔将军。初,晦与粹厚善,以粹子旷之为参军。粹受命南讨,一无所顾,太祖以此嘉之。

  晦遣送旷之还粹,亦不害也。

  明年,粹卒,时年五十三。追谧安北将军,本官如故。

  (节选自《宋书·列传五》,有删改)

  [注]①高祖:指南朝宋高祖刘裕。②索虏: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朝的蔑称。


《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3篇扩展阅读


《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3篇(扩展1)

——《宋书·傅亮传》原文及翻译3篇

《宋书·傅亮传》原文及翻译1

  傅亮,字季友,北地灵州人也。祖成,司隶校尉。父瑗,以学业知名,位至安成太守。瑗与郗超善,超尝造瑗,瑗见其二子迪及亮。亮年四五岁,超令人解亮衣,使左右持去,初无吝色。超谓瑗曰:“卿小儿才名位宦,当远逾于兄。然保家传祚,终在大者。”亮博涉经史,尤善文词。初为建威参军,桓谦中军行参军。桓玄篡位,闻其博学有文采,选为秘书郎,欲令整正秘阁,未及拜而玄败。义旗初,丹阳尹孟昶以为建威参军。义熙元年,除员外散骑侍郎,直西省,典掌诏命。转领军长史,以中书郎滕演代之。亮未拜,遭母忧,服阕,为刘毅抚军记室参军,又补领军司马。七年,迁散骑侍郎,复代演直西省,仍转中书黄门侍郎,直西省如故。高祖以其久直勤劳,欲以为东阳郡,先以语迪,迪大喜告亮。亮不答,即驰见高祖曰:“伏闻恩旨,赐拟东阳,家贫忝禄,私计为幸。但凭廕之愿,实结本心,乞归天宇,不乐外出。”高祖笑曰:“谓卿之须禄耳,若能如此,甚协所望。”会西讨司马休之,以为太尉从事中郎,掌记室,以太尉参军羊徽为中书郎,代直西省。

  永初元年,迁太子詹事,中书令如故。以佐命功,封建城县公,食邑二千户。入直中书省,专典诏命。以亮任总*,听于省见客。神虎门外,每旦车常数百两。初,文笔皆是记室参军滕演;北征广固,悉委长史王诞;高祖登庸之始,表策文诰,皆亮辞也。二年,亮转尚书仆射,中书令、詹事如故。明年,高祖不豫,与徐羡之、谢晦并受顾命,给班剑二十人。初,奉迎大驾,道路赋诗三首,其一篇有悔惧之辞。亮自知倾覆,求退无由,又作辛有、穆生、董仲道赞,称其见微之美。元嘉三年,太祖欲诛亮,先呼入见,省内密有报之者,亮辞以嫂病笃,求暂还家,遣信报徐羡之,因乘车出郭门,骑马奔兄迪墓。屯骑校尉郭泓收付廷尉,伏诛,时年五十三。

  (摘编自《宋书》列传第三徐羡之、傅亮、檀道济部分)


《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3篇(扩展2)

——《宋书·沈演之传》原文及翻译3篇

《宋书·沈演之传》原文及翻译1

  沈演之字台真,吴兴武康人也。演之年十一,尚书仆射刘柳见而知之,曰:“此童终为令器。”家世为将,而演之折节好学,读《老子》日百遍,以义理业尚知名。袭父别爵吉阳县五等侯。郡命主簿,州辟从事史,西曹主簿,举秀才,嘉兴令,有能名。元嘉十二年,东诸郡大水,民人饥馑,吴义兴及吴郡之钱唐,升米三百。以演之及尚书祠部郎江邃并兼散骑常侍,巡行拯恤,许以便宜从事。演之乃开仓廪以赈饥民,民有生子者,口赐米一斗,刑狱有疑枉,悉制遣之,百姓蒙赖。

  转别驾从事史,深为义康所待,故在府州前后十余年。后刘湛、刘斌等结党,欲排废尚书仆射殷景仁,演之雅仗正义,与湛等不同,湛因此谗之于义康。尝因论事不合旨,康变色曰:“自今而后,我不复相信!”演之与景仁素善,尽心于朝廷,太祖甚嘉之,以为尚书吏部郎。

  十七年,义康出籓,诛湛等,以演之为右卫将军。景仁寻卒,乃以后军长史范晔为左卫将军,与演之对掌禁旅,同参机密。二十年,迁侍中,右卫将军如故。大祖谓之曰:“中领卫,望实优显,此盖宰相便坐,卿其勉之。”上欲伐林邑,朝臣不同,唯广州刺史陆徽与演之赞成上意。及*,赐群臣黄金、生口、铜器等物,演之所得偏多。上谓之曰:“庙堂之谋,卿参其力,*此远夷,未足多建茅土。廓清京都,鸣鸾东岱,不忧河山不开也。”二十一年,诏曰:“总司戎政,翼赞东朝,惟允之举,匪贤莫授。侍中领右卫将军演之,清业贞审,器思沈济。右卫将军晔,才应通敏,理怀清要。并美彰出内,诚亮在公,能克懋厥猷,树绩所莅。演之可中领军,哗可太子詹事。”晔怀逆谋,演之觉其有异,言之太祖,晔寻事发伏诛。迁领国子祭酒,本州大中正,转吏部尚书,领太子右卫率。虽未为宰相,任寄不异也。

  (节选自《宋书·沈演之列传》)


《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3篇(扩展3)

——《宋书·王懿传》原文及翻译3篇

《宋书·王懿传》原文及翻译1

  王懿,字仲德,太原祁人。自言汉司徒允弟、幽州刺史懋七世孙也。祖宏,仕石季龙;父苗,仕苻坚,皆至州刺史。

  仲德少沉审,有意略,事母甚谨,学通阴阳,精解声律。苻氏之败,仲德年十七及兄睿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败,仲德被重创走,与家属相失。路经大泽,困未能去,卧林中。有一小儿青衣,年可七八岁,骑牛行,见仲德惊曰:“汉已食未?”仲德言饥,小儿去,须臾复来,得饭与之。食毕欲行,而暴雨莫知津径。有一白狼至前,仰天而号,号讫衔仲德衣,因渡水,仲德随后得济,与睿相及。度河至滑台,复为翟辽所留,使为将帅。积年,仲德欲南归,乃弃辽奔泰山。辽追骑急,夜行忽见前有猛炬导之,乘火行百许里以免。

  因至姑孰投桓玄。值玄篡,见辅国将军张畅,言及世事。仲德曰:“今之起者恐不足以济大事。”元德果劲有计略,宋武帝甚知之,告以义举,使于都下袭玄。仲德闻其谋,谓元德曰:“玄无远虑,好冒夜出入,今取之正须一夫力耳。”事泄,元德为玄诛,仲德窜走。会义军克建邺,仲德抱元德子方回出候武帝。帝于马上抱方回,与仲德相对号恸。追赠元德给事中,封安复县侯,以仲德为镇军中兵参军。

  武帝欲迁都洛阳,众议咸以为宜,唯仲德曰:“今暴师经载,士有归心,故当以建邺为王基。”帝深纳之。元嘉中,到彦之北侵,仲德同行。魏弃河南,司、兖三州*定,三军咸喜,而仲德有忧色,曰:“诸贤不谙北土情伪,必堕其计。”诸军进屯灵昌,魏军于委粟津渡河,虎牢、洛阳并不守。彦之闻二城并没,欲焚舟步走。仲德曰:“今贼去我犹自千里,滑台尚有强兵。若便舍舟,士卒必散。”乃回军沿济南历城步上,焚舟弃甲,还至彭城。仲德坐免官。寻与檀道济救滑台,粮尽乃归。自是复失河南。

  九年,又为徐州刺史。仲德三临徐州,威德著于彭城。立佛寺,作白狼、童子像于塔中,以在河北所遇也。进号镇北大将军。卒,谥曰桓侯。亦于庙立白狼、童子坛,每祭必祠之。


《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3篇(扩展4)

——《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3篇

《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1

  出处或作者: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2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于是作《伶官传》。


《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3篇(扩展5)

——五柳先生传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五柳先生传原文翻译及赏析1

  五柳先生传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五柳先生)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很显示自己的志趣。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

  注释

  (1)选自《陶渊明集》(2)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3)不详:不知道。详:清楚地知道。〔4)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所以,就。以,用。为,作为。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相当于“唉”,号,别号。(5)不慕荣利:不爱慕功名利禄(慕,羡慕;荣利,功名利禄)(6)不求甚解:古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含义,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今指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求,追求。甚,过分。解,了解。(7)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旨意。(8)性:生性,生来就。(9)嗜:特别喜欢,酷爱。(10)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老朋友。(11)如此: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12)或:有时。(13)置酒:置办酒席。(14)招之:招待他。(15)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就;尽,指喝完。(16)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希望。(17)既:……之后。(18)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19)环堵(dǔ)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20)短(duǎn)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上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衣做成的短上衣,短同竖、裋。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穿、洞。结、补丁。(无二音)(21)箪(dān)瓢屡空: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屡空:时常是空的。屡:经常。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生活非常贫困。(22)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晏,*静,安逸。如,……的样子。(23)自娱:自娱自乐娱:使…欢娱。(意动用法)(24)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25)以:凭借。(26)自终:过完了自己的一生。终,终了,结束。(27)颇:稍微、一点。(28)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29)黔娄(qiánlóu):战国时齐国的隐士。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30)戚戚:忧愁的样子。(31)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32)其:大概,表推测。(33)兹:代词,这、此人。(34)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35)俦(chóu):辈,同类。(36)衔觞(shāng):喝酒喝得很愉快,陶醉其中。酣,指饮酒而乐,觞,酒杯。一说作“衔觞”,一说作“酣觞自得,赋诗乐志”。赋,创作。(37)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乐,意动用法,以...为乐、对...感到快乐。志,心意,志向。(38)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39)欤:表疑问,相当于“吗”

  赏析: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

  本文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作者以简洁的笔墨表达不同流俗的性格,并不提及姓甚名谁,不过分夸耀,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形象。作者写此篇时已是晚年,生活相当困苦窘迫,但作者丝毫不后悔自己选择的归隐生活,而是以古贤者颜回自况,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情怀。


《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3篇(扩展6)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注释3篇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注释1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注释2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只有乐工(是所溺的成分)吗?于是作《伶官传》。


《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3篇(扩展7)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3篇)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注释: 1.长

  (1)长,读cháng,与“短”相对,如《隆中对》:“身长八尺。”引申为“长久地”,如《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又引申为“经常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长,还有“擅长”的意思,如《冯婉贞》:“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2)长,读zhǎng,生长,如本文“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引申为“长大”,如《东方朔》:“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再引申为“年纪大”,与“幼”相对,如《木兰诗》:“木兰无长兄。”再引申为“首领”,如《冯婉贞》:“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长,又是官名,古代大*官叫“令”,小*官叫“长”。本文的“长人者”的“长”。是名词用为动词。长人者,是“当官治民的人”的意思。

  (3)长,还有“多余的”意思,成语“身无长物”“别无长物”,形容穷困或俭朴。这个“长”,旧读zhàng,今读cháng。

  2.若

  (1)若,作动词用,有“像、似”的意思,如本文:“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又如《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引申为“及,赶得上”,常用于否定句,如本文:“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就是不及我,赶不上我。

  (2)若,作代词用,是“你、你的”的意思。如《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又如《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若,作连词用,是“如果”的意思,如本文:“若不过焉则不及。”

  3.传

  (1)传,作名词用,本义是驿站或驿车,读zhuàn。如《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又如《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晋侯以传召伯宗。”引申为“宾馆”,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传,也指“古书”,如《孟子·梁惠王下》:“于传有之。”引申为“解释经文的著作”,如《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再引申为一种文体,即“列传、传记”,如本文的题目《种树郭橐驼传》。动词,作传本文:“传其事以为官戒。”

  (2)传,作动词用,读chuán,作“传递”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引申为“传授”,如《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再引申为“流传、传布”,如《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得名由来

  简介郭橐驼的形象特征及名号来历。(得名由来)

  1、郭橐(tuó)驼,不知始何名。

  橐驼:骆驼。

  始:最初、原来。

  2、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乡人因形取号,嘲讽残疾不该。〗

  病:患病

  病瘘:患有伛偻病。

  瘘(音同“驴”):脊背弯曲,即伛偻(yǔ lǚ)病。

  隆然:脊背高起的样子。然,……的样子

  伏行:俯下身体走路。

  有类:有些像。类:似。

  者:的样子,代词。

  故:所以。

  号之:称呼他。号,称呼。之,代郭橐驼。

  3、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自己敢于接受,表现豁达自信〗

  闻:听说。

  之:代词,指起外号事。

  甚:很,副词。

  名我固当: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名:名词作动词,称呼。

  固:确实。

  当:恰当。

  因:于是,就,副词。

  舍:舍弃。

  其名:他原来的名字。

  谓:称为。

  云:句末语气词,此处可译“了”。

  种树专长

  介绍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艺。(种树专长)

  1、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介绍住址〗

  长安:今西安市,唐王朝首都

  2、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介绍职业,“豪富人”及“卖果者”争相雇请,侧面描写种树技术高超。〗

  业:名词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凡:凡是。

  为:从事,经营。

  为观游及卖果者:经营园林游览和卖水果的人。

  争迎取养:“争相迎取(驼于家)而养之。”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古文观止》注)意谓争相雇请他。

  3、视驼所种树,或移徙(xǐ),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正面描写种树技术高超〗

  或:表假设,假如。

  移徙:移植。

  徙:迁移。

  且:并且。

  硕茂:高大茂盛。

  早实:早结果实。实,果实,名词作动词,结果。

  以:通“而”,表递进。

  蕃:多。

  早实以蕃:名词作动词,结果早而且多。

  4、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再作比较,反衬技艺高超〗

  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

  虽:即使。

  窥伺效慕:暗中观察,羡慕摹仿。

  莫:没有谁,代词。

  如:赶得上,动词。

  种树之道

  写郭橐驼介绍种树的经验并说明别人不如他的原因。(种树之道)

  1、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zī)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介绍种树经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既总括了种树的经验,又暗示了全文的主旨〗

  有问之:有人问他(种树的经验)。

  对:回答。

  橐驼:古人最郑重最恭敬的自称法,是自称其名,可译“我”。

  能:能够。

  木:树。

  寿且孳:活得长久而且繁殖茂盛。寿:名词作动词,长寿。孳:繁殖,滋生。

  天: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以:来。

  致其性:使它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长。

  致,尽。

  焉尔: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2、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介绍种树要领〗

  凡:凡是,表示概括,副词。

  植木之性:种植树木的方法。

  性,方法。

  本:树根。

  欲:要。

  舒:舒展。

  培:培土。

  故:旧,指用原有的土。

  筑:作动词,捣土。

  密:结实。

  3、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shì)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介绍管理树木的经验。以上申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既然:这样之后。

  既:已经。

  然:这样。

  已:通“矣”,了。

  勿动:不要再动它。

  勿虑:不要再担心它。

  去:离开。

  顾:回头看,这里指看。

  其:如果,连词。

  莳:种植。

  也:表停顿。

  若子:像对待子女一样。

  置:放下,这里指放在一边不管。

  若弃:像丢弃了它们。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那么树木的生长规律可以保全而它的本性不会丧失了。全:保全。得:能够。

  则:那么,连词。

  者:助词,无义

  4、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介以上申述“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不害其长:不妨碍它的生长。害,妨碍。

  而已: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硕茂: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

  不抑耗其实: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的成熟过程)。

  早而蕃: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5、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则:就,连词。不然:不是这样。

  根拳:树根拳曲

  土易:更换新土。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若……则……,如果……那么(就),连接假设复句的固定结构。

  焉:句中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6、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苟:如果,连词。

  反是者:与此相反的人。

  爱之太恩:爱它太情深。恩,有情义,这里可指用心。

  忧之太勤:担心它太过分。

  7、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甚者:更严重的。

  爪其肤:用指甲划破树的皮。爪,掐,用指甲划,作动词用。肤,树皮。

  以:来,连词。

  验:检验。

  生枯:活着还是枯死。

  疏密:指土的松与紧。

  日以离:一天天地失去。以,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不译;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8、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说明“他植者”“莫能如”的原因〗

  其实:那实际上。

  不我若:“不若我”的倒装,不如我,不及我。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置于动词前。

  若,及,赶得上,动词

  吾又何能为哉:“我又能为何哉”的倒装,我又能做什么呢?

  治民之道

  写郭橐驼把“长人者”与“他植者”进行类比,指出地方官吏好像是“爱”民,其实在害民。(治民之道)

  1、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转入正意

  道:指种树的经验。

  官理:为官治民。

  理,治理,唐人避高宗李治名讳,改“治”为“理”。

  之:前“之”,助词,的;后“之”,代词,指种树之“道”。

  2、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zhǎng)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甚怜焉,而卒以祸”即“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先表示谦虚。 ○再进行类比:以“他植者”类比“长人者”。

  而已:罢了。

  理:治理百姓。

  业:职业。

  长人者:为人之长者,指当官治民的地方官。大县的长官称“令”,小县的长官称“长”。

  烦其令:不断地发号施令。

  烦:不断地。

  若甚怜:好像很爱(百姓)。

  焉:代词,同“之”。

  而:但,连词。

  卒以祸:终于因此使百姓受到祸害。卒,最终、终于。

  3、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xù)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官命:官府的命令。

  促尔耕:催促你们耕田。

  尔:你们。

  勖:勉励。

  植:栽种。

  督:督促。

  获:收割。

  早缫(sāo)而绪,早织而缕:缫,煮茧抽丝。而,通“尔”,你们。绪:丝头。

  早缫而绪:早点缫好你们的丝。

  早织而缕:早点纺好你们的线。缕,线。○为女织“烦其令”。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tún):字,养育。遂而鸡豚: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遂,成,这里指喂大。豚,小猪。

  4、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sūn)饔(yōng)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聚之:召集百姓。

  木:梆子。

  吾小人:我们小百姓。

  辍飧饔:不吃饭。辍,停止。饔,早饭。飧,晚饭。

  以:来,连词。

  劳吏者:慰劳官吏。

  且:尚且。

  暇:空暇。

  何以:以何,靠什么。

  蕃吾生:使我们的生产增加。

  安吾性:使我们的生活安定。性,生命。

  病:困苦。

  怠:疲倦。

  5、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若是:像这样。

  与吾业者:同我从事的职业。业,职业。

  其:大概,语气词。

  类:相似。

  写作目的

  最后说明写作本文的目的。(写作目的)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养人”也要“顺天致性”,才能“蕃其生而安其性”。

  嘻:叹词,表示高兴。

  不亦善夫:不也很好吗?夫,句末语气词。

  养人术:治民的办法。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

  传:作传,即指此文。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戒:鉴戒。

  翻译:

  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为种植花木以供观赏的富豪人家和做水果买卖的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观察橐驼种的树,即使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实早而且多。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橐驼我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但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匀,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它捣土要结实。这样做了以后,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它不再回头看它。栽种时要像对待孩子一样细心,栽好后置于一旁要像抛弃了它们一样,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的办法。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卷曲又换了生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关爱得太深,担忧得过多,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甚至抓破它的树皮来检验它是死是活着,摇动它的树根来仔细看土是松是紧,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恨它。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官吏们一天到晚跑来大喊:‘官府让我们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官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生产增多并且使我们民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这个行业当中一些种树人(其实喜欢树,却是害树)的行为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不也是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记录这件事把它作为官吏们的警戒。

  赏析:

  从体裁上看,本文既是人物传记,也是一篇寓言体的叙事性散文。

  本文题目虽称为“传”,但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仍旧民不聊生。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老庄思想的具体反映。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只有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如果封建统治者仍借行政命令瞎指挥,使老百姓疲于奔命,或者以行“惠政”为名,广大人民既要送往迎来,应酬官吏;又不得不劳神伤财以应付统治者摊派的任务,这只能使人民增加财物负担和精神痛苦。如果我们了解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知道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针对性,则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进步意义。这是我们首先必须弄清的。

  文章先写橐驼的命名、橐驼种树专长和种树之道,然后陡然转入“官理”,说出—番居官治民的大道理。上半篇为橐驼之传,目的是为下半篇的论述张本;下半篇的治民之理是上半篇种树之道的类比和引申,前宾后主,上下相应,事理相生,充分发挥了寓言体杂文笔法的艺术表现力。

  本文共五段,每两段又可合为一大段。第一大段是介绍传记主人公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长。第一小段看似闲笔,却生动有趣,给文章带来了光彩色泽。这里面要注意三点。一、在《庄子》书中所描绘的许多人物,有的具有畸形残疾,如《养生主》《德充符》中都写到失去单足或双足的人,《人间世》中则写了一个怪物支离疏;有的则具有特异技能,如善解牛的庖丁,运斤成风的匠人,承蜩的佝偻丈人等。柳宗元写这篇传记,把这两种特点都集中在郭橐驼一人身上,他既有残疾,又精于种树。可见柳宗元不仅在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继承了《庄子》的观点,连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灵活地吸取了《庄子》的写作手法。二、橐驼即骆驼,人们称这位主人公为橐驼,原带有开玩笑,甚至嘲讽性质。但这位种树的郭师傅不但不以为忤,反欣然接受。柳宗元在这里不着痕迹地写出了这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善良性格。但作者这样写仍是有所本的。在《庄子》的《应帝王》和《天道》中,都有这样的描写,即人们把一个人呼之为牛或呼之为马,他都不以为忤,反而欣然答应。这同郭橐驼欣然以橐驼为名是一样的。这种描写实际上也体现了老庄学派顺乎自然的思想,即认为“名”不过是外加上去的东西,并不能影响一个人的实质,所以任人呼牛呼马,思想上都不致受到干扰波动;相反,甚至以为被人呼为牛马也并不坏。三、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一个形貌丑陋而心地善良的敲钟人,这个艺术形象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电视剧《女奴》中的花匠也属于这一类型。其实,这种把外表丑陋而心灵美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描写,在我国,可以说从《庄子》就开始了。柳宗元所塑造的郭橐驼形象也是这方面的典型。不过柳宗元是把“丑”和“真”(他思想上认识到颠扑不破的真理)统一起来,雨果是把“丑”和“善”统一起来,略有不同而已。

  后一小段写郭橐驼种树的特异技能。他种树的特点有二: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长得硕茂,容易结果实,即所谓“寿且孳”。作者在后文没有写郭橐驼种树的移栽易活的特点,只提到栽了树不妨害其成长的这一面。其实这是省笔。盖善植者必善移树,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所以这里为了使文章不枝不蔓,只点到而止。在这一小段的收尾处还布置了一个悬念。即“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读者从这儿必然急于想知道郭橐驼种树到底有什么诀窍。而下文却讲的是极其*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可见郭并不藏私,而是“他植者”的修养水*和掌握规律的深度太不够了。从这里,作者已暗示给我们一个道理,即“无为而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或放任自流。这个道理从下面两大段完全可以得到证明。

  第二大段的两小段是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的经验。上下两节是正反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先从种植的当与不当进行对比。究竟什么是树木的本性呢?“其本欲舒,其培欲*,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要领。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他植者则不然,他们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这就回答了上段的问题,他们“莫能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标不学本。继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进行对比。“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乍看,好像将树种下去以后,听之任之,不加管理。事实上,橐驼的“勿动勿虑”,移栽时的“若子”,种完后的“若弃”,正是最佳的管理,没有像疼爱孩子那样的精心培育,就不会有理想的效果。他植者不明此理,思想上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这两层对比写法,句式富于变化。写橐驼种树,用的是整齐的排比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文章显得错落有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用押韵的辞句,使重点突出,系从《庄子·马蹄》的写法变化而出。从介绍橐驼的种树经验上可以看出,柳宗元的观点同老庄思想还是有差别的。柳是儒、道两家思想的结合,他并不主张一味听之任之的消极的“顺乎自然”,而是主张在掌握事物内部发展规律下的积极的适应自然。他要求所有的种树人都能做到认识树木的天性,即懂得如何适应树木生长规律的业务。把种树的道理从正反两面讲清楚以后,文章自然就过渡到第三大段。

  第三大段是正面揭出本旨,实为一篇之“精神命脉”。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遥相呼应。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最后以“问者”的口吻点出“养人术”三字,这个“养”字很重要。可见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重要的还要“养民”,即使人民得到休生养息,在元气大伤后得到喘息恢复的机会,也就是后来欧阳修说的“涵煦之深”。这才是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综观全文,我们应注意三点:一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注释: 1.长

  (1)长,读cháng,与“短”相对,如《隆中对》:“身长八尺。”引申为“长久地”,如《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又引申为“经常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长,还有“擅长”的意思,如《冯婉贞》:“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2)长,读zhǎng,生长,如本文“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引申为“长大”,如《东方朔》:“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再引申为“年纪大”,与“幼”相对,如《木兰诗》:“木兰无长兄。”再引申为“首领”,如《冯婉贞》:“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长,又是官名,古代大*官叫“令”,小*官叫“长”。本文的“长人者”的“长”。是名词用为动词。长人者,是“当官治民的人”的意思。

  (3)长,还有“多余的”意思,成语“身无长物”“别无长物”,形容穷困或俭朴。这个“长”,旧读zhàng,今读cháng。

  2.若

  (1)若,作动词用,有“像、似”的意思,如本文:“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又如《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引申为“及,赶得上”,常用于否定句,如本文:“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就是不及我,赶不上我。

  (2)若,作代词用,是“你、你的”的意思。如《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又如《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若,作连词用,是“如果”的意思,如本文:“若不过焉则不及。”

  3.传

  (1)传,作名词用,本义是驿站或驿车,读zhuàn。如《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又如《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晋侯以传召伯宗。”引申为“宾馆”,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传,也指“古书”,如《孟子·梁惠王下》:“于传有之。”引申为“解释经文的著作”,如《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再引申为一种文体,即“列传、传记”,如本文的题目《种树郭橐驼传》。动词,作传本文:“传其事以为官戒。”

  (2)传,作动词用,读chuán,作“传递”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引申为“传授”,如《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再引申为“流传、传布”,如《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得名由来

  简介郭橐驼的形象特征及名号来历。(得名由来)

  1、郭橐(tuó)驼,不知始何名。

  橐驼:骆驼。

  始:最初、原来。

  2、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乡人因形取号,嘲讽残疾不该。〗

  病:患病

  病瘘:患有伛偻病。

  瘘(音同“驴”):脊背弯曲,即伛偻(yǔ lǚ)病。

  隆然:脊背高起的样子。然,……的样子

  伏行:俯下身体走路。

  有类:有些像。类:似。

  者:的样子,代词。

  故:所以。

  号之:称呼他。号,称呼。之,代郭橐驼。

  3、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自己敢于接受,表现豁达自信〗

  闻:听说。

  之:代词,指起外号事。

  甚:很,副词。

  名我固当: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名:名词作动词,称呼。

  固:确实。

  当:恰当。

  因:于是,就,副词。

  舍:舍弃。

  其名:他原来的名字。

  谓:称为。

  云:句末语气词,此处可译“了”。

  种树专长

  介绍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艺。(种树专长)

  1、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介绍住址〗

  长安:今西安市,唐王朝首都

  2、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介绍职业,“豪富人”及“卖果者”争相雇请,侧面描写种树技术高超。〗

  业:名词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凡:凡是。

  为:从事,经营。

  为观游及卖果者:经营园林游览和卖水果的人。

  争迎取养:“争相迎取(驼于家)而养之。”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古文观止》注)意谓争相雇请他。

  3、视驼所种树,或移徙(xǐ),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正面描写种树技术高超〗

  或:表假设,假如。

  移徙:移植。

  徙:迁移。

  且:并且。

  硕茂:高大茂盛。

  早实:早结果实。实,果实,名词作动词,结果。

  以:通“而”,表递进。

  蕃:多。

  早实以蕃:名词作动词,结果早而且多。

  4、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再作比较,反衬技艺高超〗

  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

  虽:即使。

  窥伺效慕:暗中观察,羡慕摹仿。

  莫:没有谁,代词。

  如:赶得上,动词。

  种树之道

  写郭橐驼介绍种树的经验并说明别人不如他的原因。(种树之道)

  1、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zī)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介绍种树经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既总括了种树的经验,又暗示了全文的主旨〗

  有问之:有人问他(种树的经验)。

  对:回答。

  橐驼:古人最郑重最恭敬的自称法,是自称其名,可译“我”。

  能:能够。

  木:树。

  寿且孳:活得长久而且繁殖茂盛。寿:名词作动词,长寿。孳:繁殖,滋生。

  天: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以:来。

  致其性:使它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长。

  致,尽。

  焉尔: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2、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介绍种树要领〗

  凡:凡是,表示概括,副词。

  植木之性:种植树木的方法。

  性,方法。

  本:树根。

  欲:要。

  舒:舒展。

  培:培土。

  故:旧,指用原有的土。

  筑:作动词,捣土。

  密:结实。

  3、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shì)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介绍管理树木的经验。以上申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既然:这样之后。

  既:已经。

  然:这样。

  已:通“矣”,了。

  勿动:不要再动它。

  勿虑:不要再担心它。

  去:离开。

  顾:回头看,这里指看。

  其:如果,连词。

  莳:种植。

  也:表停顿。

  若子:像对待子女一样。

  置:放下,这里指放在一边不管。

  若弃:像丢弃了它们。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那么树木的生长规律可以保全而它的本性不会丧失了。全:保全。得:能够。

  则:那么,连词。

  者:助词,无义

  4、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介以上申述“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不害其长:不妨碍它的生长。害,妨碍。

  而已: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硕茂: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

  不抑耗其实: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的成熟过程)。

  早而蕃: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5、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则:就,连词。不然:不是这样。

  根拳:树根拳曲

  土易:更换新土。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若……则……,如果……那么(就),连接假设复句的固定结构。

  焉:句中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6、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苟:如果,连词。

  反是者:与此相反的人。

  爱之太恩:爱它太情深。恩,有情义,这里可指用心。

  忧之太勤:担心它太过分。

  7、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甚者:更严重的。

  爪其肤:用指甲划破树的皮。爪,掐,用指甲划,作动词用。肤,树皮。

  以:来,连词。

  验:检验。

  生枯:活着还是枯死。

  疏密:指土的松与紧。

  日以离:一天天地失去。以,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不译;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8、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说明“他植者”“莫能如”的原因〗

  其实:那实际上。

  不我若:“不若我”的倒装,不如我,不及我。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置于动词前。

  若,及,赶得上,动词

  吾又何能为哉:“我又能为何哉”的倒装,我又能做什么呢?

  治民之道

  写郭橐驼把“长人者”与“他植者”进行类比,指出地方官吏好像是“爱”民,其实在害民。(治民之道)

  1、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转入正意

  道:指种树的经验。

  官理:为官治民。

  理,治理,唐人避高宗李治名讳,改“治”为“理”。

  之:前“之”,助词,的;后“之”,代词,指种树之“道”。

  2、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zhǎng)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甚怜焉,而卒以祸”即“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先表示谦虚。 ○再进行类比:以“他植者”类比“长人者”。

  而已:罢了。

  理:治理百姓。

  业:职业。

  长人者:为人之长者,指当官治民的地方官。大县的长官称“令”,小县的长官称“长”。

  烦其令:不断地发号施令。

  烦:不断地。

  若甚怜:好像很爱(百姓)。

  焉:代词,同“之”。

  而:但,连词。

  卒以祸:终于因此使百姓受到祸害。卒,最终、终于。

  3、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xù)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官命:官府的命令。

  促尔耕:催促你们耕田。

  尔:你们。

  勖:勉励。

  植:栽种。

  督:督促。

  获:收割。

  早缫(sāo)而绪,早织而缕:缫,煮茧抽丝。而,通“尔”,你们。绪:丝头。

  早缫而绪:早点缫好你们的丝。

  早织而缕:早点纺好你们的线。缕,线。○为女织“烦其令”。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tún):字,养育。遂而鸡豚: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遂,成,这里指喂大。豚,小猪。

  4、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sūn)饔(yōng)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聚之:召集百姓。

  木:梆子。

  吾小人:我们小百姓。

  辍飧饔:不吃饭。辍,停止。饔,早饭。飧,晚饭。

  以:来,连词。

  劳吏者:慰劳官吏。

  且:尚且。

  暇:空暇。

  何以:以何,靠什么。

  蕃吾生:使我们的生产增加。

  安吾性:使我们的生活安定。性,生命。

  病:困苦。

  怠:疲倦。

  5、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若是:像这样。

  与吾业者:同我从事的职业。业,职业。

  其:大概,语气词。

  类:相似。

  写作目的

  最后说明写作本文的目的。(写作目的)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养人”也要“顺天致性”,才能“蕃其生而安其性”。

  嘻:叹词,表示高兴。

  不亦善夫:不也很好吗?夫,句末语气词。

  养人术:治民的办法。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

  传:作传,即指此文。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戒:鉴戒。

  翻译:

  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为种植花木以供观赏的富豪人家和做水果买卖的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观察橐驼种的树,即使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实早而且多。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橐驼我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但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匀,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它捣土要结实。这样做了以后,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它不再回头看它。栽种时要像对待孩子一样细心,栽好后置于一旁要像抛弃了它们一样,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的办法。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卷曲又换了生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关爱得太深,担忧得过多,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甚至抓破它的树皮来检验它是死是活着,摇动它的树根来仔细看土是松是紧,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恨它。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官吏们一天到晚跑来大喊:‘官府让我们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官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生产增多并且使我们民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这个行业当中一些种树人(其实喜欢树,却是害树)的行为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不也是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记录这件事把它作为官吏们的警戒。

  赏析:

  从体裁上看,本文既是人物传记,也是一篇寓言体的叙事性散文。

  本文题目虽称为“传”,但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仍旧民不聊生。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老庄思想的具体反映。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只有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如果封建统治者仍借行政命令瞎指挥,使老百姓疲于奔命,或者以行“惠政”为名,广大人民既要送往迎来,应酬官吏;又不得不劳神伤财以应付统治者摊派的任务,这只能使人民增加财物负担和精神痛苦。如果我们了解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知道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针对性,则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进步意义。这是我们首先必须弄清的。

  文章先写橐驼的命名、橐驼种树专长和种树之道,然后陡然转入“官理”,说出—番居官治民的大道理。上半篇为橐驼之传,目的是为下半篇的论述张本;下半篇的治民之理是上半篇种树之道的类比和引申,前宾后主,上下相应,事理相生,充分发挥了寓言体杂文笔法的艺术表现力。

  本文共五段,每两段又可合为一大段。第一大段是介绍传记主人公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长。第一小段看似闲笔,却生动有趣,给文章带来了光彩色泽。这里面要注意三点。一、在《庄子》书中所描绘的许多人物,有的具有畸形残疾,如《养生主》《德充符》中都写到失去单足或双足的人,《人间世》中则写了一个怪物支离疏;有的则具有特异技能,如善解牛的庖丁,运斤成风的匠人,承蜩的佝偻丈人等。柳宗元写这篇传记,把这两种特点都集中在郭橐驼一人身上,他既有残疾,又精于种树。可见柳宗元不仅在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继承了《庄子》的观点,连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灵活地吸取了《庄子》的写作手法。二、橐驼即骆驼,人们称这位主人公为橐驼,原带有开玩笑,甚至嘲讽性质。但这位种树的郭师傅不但不以为忤,反欣然接受。柳宗元在这里不着痕迹地写出了这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善良性格。但作者这样写仍是有所本的。在《庄子》的《应帝王》和《天道》中,都有这样的描写,即人们把一个人呼之为牛或呼之为马,他都不以为忤,反而欣然答应。这同郭橐驼欣然以橐驼为名是一样的。这种描写实际上也体现了老庄学派顺乎自然的思想,即认为“名”不过是外加上去的东西,并不能影响一个人的实质,所以任人呼牛呼马,思想上都不致受到干扰波动;相反,甚至以为被人呼为牛马也并不坏。三、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一个形貌丑陋而心地善良的敲钟人,这个艺术形象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电视剧《女奴》中的花匠也属于这一类型。其实,这种把外表丑陋而心灵美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描写,在我国,可以说从《庄子》就开始了。柳宗元所塑造的郭橐驼形象也是这方面的典型。不过柳宗元是把“丑”和“真”(他思想上认识到颠扑不破的真理)统一起来,雨果是把“丑”和“善”统一起来,略有不同而已。

  后一小段写郭橐驼种树的特异技能。他种树的特点有二: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长得硕茂,容易结果实,即所谓“寿且孳”。作者在后文没有写郭橐驼种树的移栽易活的特点,只提到栽了树不妨害其成长的这一面。其实这是省笔。盖善植者必善移树,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所以这里为了使文章不枝不蔓,只点到而止。在这一小段的收尾处还布置了一个悬念。即“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读者从这儿必然急于想知道郭橐驼种树到底有什么诀窍。而下文却讲的是极其*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可见郭并不藏私,而是“他植者”的修养水*和掌握规律的深度太不够了。从这里,作者已暗示给我们一个道理,即“无为而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或放任自流。这个道理从下面两大段完全可以得到证明。

  第二大段的两小段是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的经验。上下两节是正反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先从种植的当与不当进行对比。究竟什么是树木的本性呢?“其本欲舒,其培欲*,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要领。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他植者则不然,他们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这就回答了上段的问题,他们“莫能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标不学本。继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进行对比。“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乍看,好像将树种下去以后,听之任之,不加管理。事实上,橐驼的“勿动勿虑”,移栽时的“若子”,种完后的“若弃”,正是最佳的管理,没有像疼爱孩子那样的精心培育,就不会有理想的效果。他植者不明此理,思想上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这两层对比写法,句式富于变化。写橐驼种树,用的是整齐的排比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文章显得错落有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用押韵的辞句,使重点突出,系从《庄子·马蹄》的写法变化而出。从介绍橐驼的种树经验上可以看出,柳宗元的观点同老庄思想还是有差别的。柳是儒、道两家思想的结合,他并不主张一味听之任之的消极的“顺乎自然”,而是主张在掌握事物内部发展规律下的积极的适应自然。他要求所有的种树人都能做到认识树木的天性,即懂得如何适应树木生长规律的业务。把种树的道理从正反两面讲清楚以后,文章自然就过渡到第三大段。

  第三大段是正面揭出本旨,实为一篇之“精神命脉”。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遥相呼应。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最后以“问者”的口吻点出“养人术”三字,这个“养”字很重要。可见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重要的还要“养民”,即使人民得到休生养息,在元气大伤后得到喘息恢复的机会,也就是后来欧阳修说的“涵煦之深”。这才是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综观全文,我们应注意三点:一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

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及赏析3

  《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柳宗元的作品。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佝瘘窥看移徙苛且偷生

  B.丰硕仰慕忧虑舒展筋骨

  C.旦暮抚摸疏密弃之不顾

  D.鸡豚植树辍学千丝万缕

  2.下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窥伺(守候)实以蕃(蕃盛,多)效慕(羡慕)隆然(高起的样子)

  B.苟(假使)使根拳(拳曲)若(像)子生(活着)枯

  C.故(旧)土日以离(背离)他植者(他种的树)既(这样)然已

  D.自谓(称)伏(弯腰)行欲舒(舒展)其莳(种植)

  3.下列“之”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能顺木之天B.其培之也C.虽曰爱之D.其实仇之

  4.下列与“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中“且”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驼所种树,无不活,且硕茂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5.下列句子中的“虽”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虽杀臣,不能绝也

  B.虽鸡狗不得宁焉

  C.虽日爱之,其实害之

  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6.下列各句中的“且”,其意义为“况且”的一项是()

  A.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7.下列句子中的“焉”",相同的两项是()

  A.而揣惴焉摩玩不已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且焉置土石

  D.若甚怜焉

  E.万钟与我何焉

  8.下列通假字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早织而缕(“而”通“尔”,你们)

  B.虽趣舍万殊(“趣”通“趋”,“趣舍”,取舍)

  C.既然已(“已”通“以”,以及)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如同)

  9.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不抑耗其实而已

  B.击木而召之

  C.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D.既然已

  10.选出下列作品中不是柳宗元的一项是()

  A.《捕蛇者说》《梓人传》

  B.《愚溪诗序》《钴姆潭西小丘记》

  C.《永州韦使君新堂记》《盐铁论》

  D.《进学解》《柳子厚墓志铭》

  参考答案

  1.A(佝偻,苟且偷生)

  2.C(别的种树人)

  3.A(A为结构助词“的”,余为代词)

  4.C(C与题干中“且”均为“而且”义,A.将要;B.姑且;D.尚且)

  5.C(C为转折连词,虽然;其他均表假设,即使)

  6.A(况且/将近/而且/尚且)

  7.DE(A词缀B介词兼代词,在那里C代词,作宾语,哪里;DE语气词,用于句尾)

  8.C(“已”通“矣”)

  9.C(A它的果实,今为转折副词;B敲梆,今为击打木头;D已经这样,今为连词)

  10.D(均为韩愈的作品)

  二: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

  A以致其性焉尔(本性)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生长)

  凡植木之性(方法)见长人者好烦其令(治理)

  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表因果关系连词,所以)

  其培欲*,其上欲故(形容词,旧,这里指旧的土)

  D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作为)

  传其事以为官戒(作为)

  2、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①名我固当②驼业种树③早实以蕃

  ④其筑欲密⑤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⑦爪期肤以验其生枯

  ⑧故木之性日以离矣⑨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A①③④⑦/②/⑤⑥⑨/⑧ 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

  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 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

  师点评:①③④⑦是n活用为v;②是n活用为意动;⑤⑥⑨是adj活用为使动;⑧是n活用为状语

  3、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B)

  A既然已,勿动勿虑B官命促尔耕

  C早缫而绪D字而幼孩

  4、翻译下列句子

  (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像这样,(其中的道理)那么和我所从事的(种树行当)难道也有类似吗?

  (2)吾又何能为哉:我又能做(别的)什么呢?

  译文

  郭橐驼,不知他原先叫什么名字。(他因)害了驼背病,脊背隆起,俯身走路,有些像骆驼的样子;所以家乡人给他起个外号叫“橐驼”。橐驼听到这个外号说:“很好,给我起这个名字本来就恰当。”于是舍弃他原先的名字,也自称为“橐驼”了。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的西郊。他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的豪富人家修建观赏游览园林,以及卖水果的商人,都争相雇请他。看他所种的树,有时移植,没有不活的;而且高大茂盛,果实结得早而且多。其他种树的人即使偷偷察看摹仿,没有谁能赶上他。

  有人问他(种树的经验),他回答说:“我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繁茂,(只是)能够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使它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长罢了。凡是按树木的本性种植,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土要用原有的,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之后,不要再动它,不要再担心它,离开后就不要再看它。如果在种树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精心,如果放下了,要像丢弃了一样不管;那么树木的生长规律就可以保全而它的本性就不会丧失了。所以我只是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力使它高大茂盛啊;只是不抑制、不损耗它的果实的(成熟过程),并不是有能力(使果实结得)又早又多啊。其他种树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种树)树根拳曲并且更换新土;他们给树培土,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如果有能与此相反的人,就又爱它太情深,担心它太过分。早晨看看,晚上摸摸,已经离开了还要回来看,更严重的,用指甲划破树的皮来检验它是活是死,摇动树根来察看它(栽得)是松是实。(这样)树的本性一天天地丧失了。虽说是爱它,其实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其实是仇恨它。所以(他们)赶不上我。我又有什么本事呢?”

  问的人说:“把您的种树经验,移到为官治民上,可以吗?”郭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治理百姓,不是我的职业。但我住在乡里,看见当官的喜欢多发他的命令,好像很爱百姓,但以害百姓结束。从早到晚都有差吏来喊叫:‘官府的命令催促你们耕田,勉励你们栽种,督促你们收割,早点缫好你们的丝,早点纺好你们的线,养育好你们的小孩,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敲鼓召聚百姓,一会儿击梆子召集乡民。我们小百姓不吃饭来慰劳当差的尚且不得空暇,又靠什么使我们人丁兴旺并使我们生活安定呢?所以(我们)困苦而且疲倦。像这样,就与我同行业的人大概也相似吧?”

  问的人高兴地说:“不是很好吗!我问如何养树,得到了养民的方法。”(我)把这件事写成传,并把它作为官吏的鉴戒。

  创作背景

  本文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赏析

  本文题目虽称为“传”,但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仍旧民不聊生。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老庄思想的具体反映。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只有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如果封建统治者仍借行政命令瞎指挥,使老百姓疲于奔命,或者以行“惠政”为名,广大人民既要送往迎来,应酬官吏;又不得不劳神伤财以应付统治者摊派的任务,这只能使人民增加财物负担和精神痛苦。

  文章先写橐驼的命名、橐驼种树专长和种树之道,然后陡然转入“官理”,说出—番居官治民的大道理。上半篇为橐驼之传,目的是为下半篇的论述张本;下半篇的治民之理是上半篇种树之道的类比和引申,前宾后主,上下相应,事理相生,发挥了寓言体杂文笔法的艺术表现力。


《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3篇(扩展8)

——杜甫传原文及翻译

杜甫传原文及翻译1

  家世背景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一带晋国故地)。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天宝七年(748年)秋,杜甫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社会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为官时期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这一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西南漂泊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广德三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了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这时期,其作品有《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江舟长逝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3篇(扩展9)

——赠刘景文冬景原文翻译及赏析

赠刘景文冬景原文翻译及赏析1

  赠刘景文/冬景原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注释

  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传》。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②擎:文中指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向上托举荷叶)

  ③傲霜:文中指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文中指你,指刘景文。

  ⑤盖:文中指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⑥橙黄橘绿时:指秋末冬初橙子黄、橘子绿的时候,也指硕果累累的秋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推荐访问:原文 翻译 宋书 《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3篇 《宋书·刘粹传》原文及翻译1 宋书刘秀之传翻译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