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三峡字词知识点归纳整理【6篇】

三峡字词知识点归纳整理【6篇】

时间:2022-04-16 14:2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知识,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但知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于实用性,以能否让人类创造新物质,得到力量和权力等等为考量。知识的概念是哲学认识论领域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 有一个经典的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峡字词知识点归纳整理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三峡字词知识点归纳整理6篇

第一篇: 三峡字词知识点归纳整理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略无阙处 (“阙”通“缺”,缺口)

二、一词多义

1、绝: ①沿泝阻绝(断)

②哀转久绝(消失)

③绝yǎn多生怪柏(极)

2、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3、清: ①回清倒影(清波) ②清荣峻茂(清澈)

三、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或: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表假设; 今义:虽然,表转折)

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林寒涧肃 (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3、空谷传响 (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4、回清倒影 (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5、晴初霜旦 (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6、素湍绿潭 (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五、重点句翻译: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1、略无阙处 (略:完全、全部。) (“略无”, 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 (嶂:像屏障似的的高山)

3、不见曦月 (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4、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到了) (襄:冲上)

5、则素湍绿潭 (素:白色的) (湍:急流)

6、飞漱其间 (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7、良多趣味 (良:真,实在)

8、沿泝阻绝 (沿,顺流而下) (通“溯”,逆流而上)

9、属引凄异 (属:zhǔ,连续) (引:延长)

10、故渔者歌曰 (故:所以)

11、不以疾也 (快)

七、理解性默写

1、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文中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的句子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5、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7、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8、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9、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1、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三、四段)

八、课文内容理解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一段写三峡两岸的山。第一句写山的长、多。“七百里”可见其长;“略

”可见其多。第二、三句写山的陡、高,以及江面的狭窄。“重”“叠”“隐蔽”四字 ,刻画了山的高峻。“自非”一句从侧面渲染了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

第一段的作用:既写了山势的险峻,又写了江面的狭窄,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铺垫。

(二)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二段写三峡的夏水。表现江水凶险的词有“襄陵” 、“阻绝”,表现江水迅疾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了比较的方法,更见其迅疾,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豪气万丈。

(三)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yǎ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第三段写三峡的春冬景色。气氛由紧张变得轻松,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俯视,“绝 yǎ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仰视。“良多趣味”直抒胸臆,是作者由衷的感叹。

(四)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裳。”

第四段写三峡的秋的景象,和上层欢快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到处笼罩着悲寂、凄凉的气氛。最后用渔歌作结尾,从侧描写了三峡的凄凉、空旷

九、难点

1、引用渔歌的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把自然景观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也烘托了秋景悲寂、凄凉的气氛。

2、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

答:主要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①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有特点。②夏天江水暴涨,水势最浩大,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水势由多到少,顺势而下。③顺上层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之势而写。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答: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4、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飞漱其间”的“飞”字。答:“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5、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6、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7、欣赏:
   (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

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或 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
   (2)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 “飞漱其间”的“飞”字,“飞”形象地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8、开放性试题

①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②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9、本文中心思想:

《三峡》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山水和四季风光之美,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奇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同时抒发了对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

第二篇: 三峡字词知识点归纳整理

《三峡》知识点整理

     知识要点整理

一.原文注释和翻译

原文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注释;①自:在      ②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

③阙:同”缺”,中断

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原文2: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注释;①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②隐,蔽:遮盖

③自:如果                      ④亭午,正午。

⑤夜分,半夜        ⑥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翻译: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原文: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注释;①至于:到了         ②襄陵:上,漫上;丘陵

③沿:顺流而下;     ④溯:逆流而上

⑤绝:断

翻译: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

 

原文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①或:有       ②其:这,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

③虽:即使

④乘奔御风: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奔,奔驰的快马。

⑤不以:不如;以,认为,如     ⑥疾:快

翻译: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原文5: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①之时:的时节;时,季节,时节

②素湍:白色的急流    ③回清:回旋着清波

翻译: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影子。

 

原文6: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注释;①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山峰

②飞。飞泻        ③漱(shù)冲荡

④其,它们,指怪柏   ⑤清荣峻茂:水清,树茂,山高,草盛

⑥良:实在,的确

翻译: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原文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注释;①晴初霜旦: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

②肃:寂静       ③属:连续不断;引:延长

④响:回声       ⑤转:同”啭”,声音曲折

⑥绝:消失

翻译: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原文8: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①故:所以      ②渔者:打渔的人

③三声:几声.三,不表示确数

翻译: 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当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我的 眼泪就沾湿了衣裳)

 二.常识

    作者简介:

1.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人,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关于课文

2.本文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水经注》是注解《水经》的,但本身又是一部内容丰富、独具风格的著作。它不但补充了我国水道情况,也记载了江河沿岸的地理古迹、景物、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等。是研究我国地理的重要资料,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著作。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三、 阅读理解

1、概括每段段意。

第1段、总写三峡两岸山势的雄伟。

第2段、写三峡夏天江水之大,水流之急。

第3段、写三峡春冬的奇丽景色。

第4段、写三峡秋季的凄清景色。

2、三峡总特点:雄奇险拔,山高峡长, 清幽秀丽,

3、全文的写作顺序

明确:全文从山、水两方面来写。

      总写山,分写水,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景色。各自特点为:

      山:连绵高峻、雄奇险拔——高峻美

      水:

        夏水:浩大湍急、迅猛凶险——奔放美

        春冬之景:清荣峻茂、清幽秀丽——清幽美

        秋景:林寒涧肃、凄清寂静——凄婉美

4、本文先山后水的原因:

   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山峡的水又是最具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

   这里字字扣山、句句写峰,只字未提水,但明处写山,暗中却涵盖了水。既写了山势的险峻,又写了江面的狭窄,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铺垫。

5、文章写水为什么不按四时顺序来写?

     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是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下面不按秋、冬、春的顺序来写,而是先春冬合写,后单写秋天,也是按水势的涨落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合情合理。

6、结尾引用民歌的作用:

    照应前文,突出了三峡秋天清幽寂静、山高峡长的特点;侧面渲染三峡秋天凄清哀伤的气氛,突出凄婉美;同时侧面表现了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7、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请结合你对它的了解,说说这一工程竣工后,《三峡》中哪些内容将会改变?(举出两条即可)

(1)不会再有“沿溯阻绝”的情况。(2)水流趋缓,“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也不会再有。

8、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从文中也可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1):水流急。原句: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理由(2):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9、昔日美丽的三峡,如今更加闻名,并吸引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峻,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三峡欢迎您!

10、请写出你所积累的写长江的诗句。

(1)山随平里尽,江入大荒流。(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7)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四、语言品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通过侧面描写,渲染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运用比较的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夏日江水的迅疾。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答:这两句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林木山石)的影子。两句动静结合,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色彩鲜明,“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

4、 这样美的三峡,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示例1:三峡的水美,你看夏水素湍急,有时早上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呢。

示例2:作者描写景物美,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 “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

示例3:课文的描写手法美,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五、总结建构

1.主题: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壮丽的风光。

2.写作特色:

(1)布局:独具匠心。(详见“课文分析”5)

(2)全文描写注意动静结合,节奏有张有弛。文中写山为静,写夏水为动,写春冬景色静中有动,从文中局部来看,也是动静结合。

(3)语言简练、生动,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六、理解性默写: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文中从正面写山高峻、挺拔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的句子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8、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附:文言现象总结

一、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2、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

二、一词多义

1、绝:

①沿溯阻绝(断)      ②哀转久绝(消失)     ③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

2、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       ②清荣峻茂(水清澈)

4、其:①其间千二百里(这,指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    

       ②飞漱其间(它们,代古柏)

三、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或:有;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

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3、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4、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5、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五、特殊句式:

1、互文句

①重岩叠嶂(即“重叠岩嶂”)

②隐天蔽日(即“隐蔽天日”)

③林寒涧肃(即“林涧寒肃”)

2、并提句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应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应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3、省略句

①飞漱其间(即“飞漱(于)其间,省略介词“于”)②有时朝发白帝(即“有时朝发(于)白帝”,省略介词“于”)

第三篇: 三峡字词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讲 三峡

作者背景

郦道元(约470-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为御史中尉,后任关右大使。性好学,搜集大量地理、历史材料,并引用地方流传的神话和传说,写成了《水经注》一书。

《水经注》是给《水经》所作的注文。《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书中列举大小水道一百三十七条,内容简略。郦道元作注时大为扩展,介绍了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注中除记载水道变迁沿革外,还记述了两岸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水经注》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以“三峡”为标题,点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简洁明了。

正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一重重的悬崖、一层层的峭壁,遮住了天空,挡住了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有时遇到皇帝的命令必须极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一作:山献)

在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速的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很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每次到了天刚放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一片肃杀和凄寒,经常会有在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有首歌:‘巴东三峡,巫峡最长,人们听到猿猴的几声哀鸣,泪水就会沾湿衣裳。’

读音:

阙(quē) 叠嶂(zhàng) 曦月(xī) 襄陵(xiāng)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 (yǎn) 飞漱(shù) 长啸(xiào) 属引(zhǔ) 哀转(zhuǎn)

重点注释:

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 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不以:不如。此句的意思是: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实在,的确,确实。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霜旦:下霜的早晨。霜:名词做动词,下霜
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
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沾:打湿。
裳(cháng):衣服。

实词积累

(1)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隙、缺口 )

(2)古今异义

①或王命急宣 (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或许)

②虽乘奔御风  (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③良多趣味  (古义:甚、很 今义:好 )

(3)一词多义

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  (连词:如果)

绝 ①沿溯阻绝   (动词:断绝)

②绝多生怪柏  (形容词:极高的)

③哀转久绝  (动词:消失)

清 ①回清倒影 (名词:清波)

②清荣峻茂 (形容词:清澈)

(4)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

②回清倒影  ( 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  ( 名词做动词,下霜 )

④素湍绿潭  (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

思考探究

1: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三峡的美?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答:山和水。写山的关键字词:连、无阙、重、叠、隐、蔽。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高 峻 美。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

答:顺序:①季节顺序:夏、春冬、秋;

②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夏季 关键字词: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 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层层铺展)——奔放美;春冬 关键字词:素、绿、清、影、清荣峻茂 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动静结合)——清幽美;秋季 关键字词:寒、肃、凄、哀 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面描写)——凄婉美。

3、夏季江水有什么特点?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为什么先写夏水?

写水,顺上层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之势先写最盛的夏水

5、作者怎样写水大水急?

襄陵、阻绝——凶险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迅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对比迅疾

6、春冬景色有什么特点?

清荣峻茂

7、如何描写春冬景色?

俯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仰视:绝(山献)多生怪柏---飞漱其间 色彩: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一字一景:清、荣、峻、茂

8、秋季景色有什么特点?

林寒涧肃(这一层和上一层欢快明朗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到处笼罩着悲寂、凄凉的气氛。用渔歌作结,“泪沾裳”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9、怎样描写秋季景色?

三峡秋景:悲寂、凄凉(对比) 当地渔歌: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联想)

10、本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①是对最后一段的总结;②从全文看,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凉,渲染萧瑟气氛;③暗示三峡山高岭连,峡窄水长,与前文相照应;④写出了广大渔民、船夫的苦难生活。

11、请概括出本文的主题。

本文用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2、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寂静凄清。

1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欣赏赞叹。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实战练习

1.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郦道元。(人名)(2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C )(4分)

A.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B.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C.每至晴初霜旦 后狼止而前狼后至 D.春冬之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下列成语中与“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疾”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D )(4分)

A.疾言厉色 B.疾风暴雨 C.疾风知劲草 D.疾恶如仇

4.下列成语中与“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中的“良”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D )(4分)

A.良辰美景 B.良师益友 C.良药苦口 D.良苦用心

5.从全文看,第4段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4分)

①揭示了山高、岭连、峡窄、水长的特点②渲染了萧瑟、凄清的气氛③烘托了人们悲凉的心情,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愁苦④表明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6.三峡不同季节景物的特征是什么?(4分)

示例 夏天江水满溢,迅猛湍急,给人惊心动魄之感。

春冬季节,春冬:清荣峻茂.清幽的美。

秋季,秋季:林寒涧肃.凄婉的美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1)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第四篇: 三峡字词知识点归纳整理

、通假字

1、略无阙处

二、一词多义

三峡》知识点归纳

“阙”通“缺”,缺口)


1、绝: ①沿泝阻 绝(断)

2哀转久 绝(消失)

3绝y cn多生怪柏(极)

2、自: ①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3、清: ①回清倒影(清波) ②清荣峻茂(清澈)

三、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或: 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表假设; 今义:虽然,表转折) 四、词类活用: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空谷 :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清:形容词用作名词 , 清波) (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8常咼猿长啸,属引凄异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6、飞漱其间 (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

7、良多趣味

8沿泝阻绝

9、 属引凄异

10、 故渔者歌曰

11、 不以疾也

七、理解性默写

(良:真,实在) (沿,顺流而下) (属:zh 口,连续) (故:所以)

(快)

1、 文中从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 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

3、 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 文中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尽了深秋的凄婉 幽美的句子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5、 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 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7、 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8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 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9、 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 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1、 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 (第二、三、四段)

八、课文内容理解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见曦月。

第一段写三峡两岸的山。第一句写山的长、多。“七百里”可见其长:“略 _

”可见其多。第二、三句写山的陡、高,以及江面的狭窄。 “重” “叠” “隐蔽”四字:

刻画了山的高峻。“自非”一句从侧面渲染了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

第一段的作用:既写了山势的险峻,又写了江面的狭窄,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 铺垫。

(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二段写三峡的夏水。表现江水凶险的词有“襄陵” 、“阻绝”,表现江水迅疾 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了比较的方 法,更见其迅疾,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豪气万丈。

(三)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y也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第三段写三峡的春冬景色。气氛由紧张变得轻松,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有动有静、 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俯视,“绝y c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是仰视。“良多趣味”直抒胸臆,是作者由衷的感叹。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裳。”

第四段写三峡的秋的景象,和上层欢快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 到处笼罩着悲寂、 凄凉的气氛。最后用渔歌作结尾,从侧描写了三峡的凄凉、空旷

九、难点

1、 引用渔歌的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把自然景观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 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也烘托了秋景悲寂、凄凉的气 氛。

2、 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

答:主要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①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 最具有特点。②夏天江水暴涨,水势最浩大,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水势由多 到少,顺势而下。③顺上层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之势而写。

3、 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答: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 寂静,水枯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4、 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女口: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 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 “潭”字。“飞漱其间”的“飞”字。答:“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 的气势。

5、 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 “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6、 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7、 欣赏:

(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

女口;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或 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

(2)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女口: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 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

飞漱其间”的“飞”字, “飞”形象地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 谷的气势。

8、开放性试题

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 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 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

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 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文章 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 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 应。

9、本文中心思想:

《三峡》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山水和四季风光之美, 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奇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同时抒发了对渔民艰险、 痛苦生活的悲悯。

第五篇: 三峡字词知识点归纳整理

《三峡》复习要点归纳以及练习题

文学文化常识

1.郦道元,字善长,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因其文笔绚烂,语言清丽,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课文选自《水经注疏》。
2.“三峡”按从下游到上游的顺序依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3.《三峡》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起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三峡》分别从夏季、春冬之季、秋季描写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5.分别用四个字写出春冬之季和秋季三峡的景物特征:清荣峻茂(清险奇秀),林寒涧肃(清冷凄寂)。
6.清荣峻茂”是对水、树、山、草四个对象的描写
7.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中最见秋之精神的几个字是:寒、肃、凄、哀。
8.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课文内容分析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1)峡长(七百里)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三峡怎样的特点?

◆山的“连”“高”“窄”。

✓5、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6、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

◆(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

◆(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8、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

⏹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

◆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

✓9、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 清荣峻茂。

✓10、“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1、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景物什么特点?

◆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12、“渔者歌”有什么作用?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3、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为写水势,先写山势,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14、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①奔放美 ②清悠美 ③凄婉美

✓15、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总分关系。

✓16、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17、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

◆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三峡练习题

1.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

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4.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_____________4.示例:飞悬的瀑布,悲凉的渔歌险峻的山峰,凄厉的猿啼。

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3.文章①段总写三峡的_______________,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的地势。三峡的地貌,峰高谷深的险要

4.②、③、④段写_______,分别写出了___________三峡四季变化不同奇景,突出了三峡_____________  的总特征。江水, 夏季  春冬  秋季 , 山高水险

5.(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表现春冬季水清流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写出文中千古传诵的佳句

_____________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C

 A.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B.沿溯阻绝(断)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C. 或王命急宣(或者)或以钱币乞之(有人)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9.找出两个写山的四字短语:             ,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找出两个写水的四字短语:               , 。素湍绿潭  清荣峻茂

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一.背诵默写

1.描写三峡连山之密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描写夏季三峡水势浩大的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 每到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8.借猿啼和渔歌表现三峡凄凉景象的句子: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三峡》中以快马和疾风来衬托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本文中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色,请写出春、冬季江水特点的句子: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2.三峡水库蓄水已达135米,真正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本文里描绘的渔者歌唱的“ _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_”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

1、《三峡》节选自《水经注》,作者 郦道元,字 善长, 北魏时 地理学家、散文家。撰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三峡是 瞿塘峡、 巫峡和 西陵峡的总称。   

2、 《三峡》先写三峡地貌,接着依次分写夏、春冬、秋 四个时期的景物。

5、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6、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连和高

7、“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9、第二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0、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1、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2、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描写的三峡四季的景物特征:

夏水——暴涨,春冬——景美,寒秋——肃杀。

基础知识

1.填空或按要求默写

(1)本文作者郦道元, 北魏(朝代)人,选自《水经注校证》,它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2)作者写山从正面和侧面突出山高。从正面写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写的句子是面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描写水势盛大,又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4)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清荣峻茂。

(5)写春冬之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自 / 三 峡 七 百 里 中, 两 岸/ 连 山 ,略 无 / 阙 处。

(2)自 非 / 亭 午 夜 分, 不 见 / 曦 月。

(3)至 于/ 夏 水/ 襄 陵, 沿 溯 / 阻 绝。

(4)其 间 / 千 二 百 里,虽 / 乘 奔 御 风, 不 以 / 疾 也。

(5)清 / 荣 / 峻 / 茂, 良多 / 趣味。

3.重点字词。

(1)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 通 缺  ,意思是 缺口 空隙,

(2)一词多义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

长:常有高猿长啸( 长时间地  )  巴东三峡巫峡长( 长度大 )

绝:沿溯阻绝(断 )哀转久绝( 消失 )绝谳多生怪柏(极 )

其:其间千二百里 (这,指从白帝到江陵 )飞漱其间(它们,指怪柏 )

清:回清倒影( 名词 清波 ) 清荣峻茂( 形容词 清澈 )

(3)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

素湍绿潭( 动词用作名词,急流 )

回清倒影(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

每至晴初霜旦(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

4.解释加粗字

(1)晴初霜旦(早晨 ) (2)夏水襄陵(冲上、漫上 )

(3)素湍绿潭(急流 ) (4)飞漱其间(冲荡 )

(5)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 (6)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

(7)林寒涧肃(肃杀,凄寒 ) (8)空谷传响(回声 )

(9)属引凄异( 接连不断)

5.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绿色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趣味。

(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清寒肃杀。

阅读理解

(一)

【甲】《三峡》课文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 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人蜀记》)

注: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参考译文: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世上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直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人们议论说太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不能都看得见。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这天,天空晴朗,四周看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也是很觉得奇怪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快        ) (2)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全,都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3.【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写的山各有什么特点?(2分)

【甲】文描写的三峡两岸的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乙】文描写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2分)

4.甲乙两文段抒发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请简单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3分)
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不以疾也。 (选自《三峡》)

【乙】六里, 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 

【注释】①派:量词并列。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

参考译文:行了六里,渡过一条溪水,水很大。又向南,有山峰向东方环绕而下。又走二里,绕过峰下山冈的南边,于是向西寻找小径走入峡谷。从峡中朝西望,重重山峰互相掩映,最高的一座山峰位于峡谷后方,有积雪的痕迹,独自高高下垂,如一匹白绢隔断了青山,有溪水从峡谷中往东流注,这就是清碧溪的下游。从溪北踏着山冈向西上登,行了二里,有坟丘在左面山冈之上,是阮尚宾的坟墓。从墓地后向西行二里,踏着峻岭登上山崖。这座山崖高高隆起在溪流上,与对面的山崖并立前突如同门扇,上边高耸下面陡削,溪流冲破其中流出去。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语。(3分)

 (1)隐天蔽日:遮藏 (2)或王命急宣:宣布,传达  (3)有峰东环而下:环绕 

2.下面句子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3分)

A.渡一溪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一条,一个;全)

B. 即清碧之下流也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助词,的)

C.与对崖骈突如门 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前突,向前突;横行,骚扰)

D.上耸下削 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上边,上面 ;呈上)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一点没有中断的地方。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我)于是向西寻找小路走入峡谷。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峰当其后 

5.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甲: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全句。

乙:破其中出。

练一练(附答案)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略无阙处( )( ) 自非亭午夜分( )( ) 不见曦月 ( )

沿溯阻绝( )( ) 虽乘奔御风( )( ) 至于夏水襄陵( )

不以疾也( )( ) 素湍绿潭( )( ) 或王命急宣( )

属引凄异( )( ) 回清倒影( ) 绝巘多生怪柏( )

飞漱其间( ) 良多趣味( ) 晴初霜旦( )

林寒涧肃( ) 清荣峻茂( )( )( )( )

2.

绝巘多生怪柏 ( ) 其间千二百里( )

(1)绝 沿溯阻绝 ( ) (2)间 遂与外人间隔( )

哀转久绝 ( ) 又何间焉( )

自非亭午夜分(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3)自 (4)疾

自三峡七百里中 ( ) 疾在腠理( )

(二)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

(三)内容理解。

1.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峡》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第____ ______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相对应。

3.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其作用是什么?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5.如果你有机会去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三峡》答案

(一)解释重点词语。

1.略

2.(1)极;断;消失 (2)中间;隔开;参与 (3)如果;在 (4) 快;小病

3. C

(二)翻译句子。

(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3)如果不是正午和夜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4)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5)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6)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三)内容理解。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2分,每处1分)

2. 一、二、四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

3. (1分)表现“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或以歌词为证,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凉景象)

4.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5.言之有理即可。无论选择哪个季节,都要根据原文介绍出三峡景色每个季节不同的特点。

《三峡》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1.quē tuān jiàn xī yǎn xiào sù shù zhànɡ xiānɡ bēn zhǔ
2.①水经注疏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奉节 郦道元 善长 北魏 地理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③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3.①真、实在 ②通“缺”,中断 ③极高的 山峰 ④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⑤飞奔的马 快 ⑥几 ⑦消失 ⑧从、在
4.①如果 自从 ②有时 或者 ③即使 虽然
5.①重重的山岩,层层的峭壁 ②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③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④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⑤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 ⑥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⑦即使骑上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二、(一)6.①毫无 ②峭壁 ③遮蔽 ④日光,这里指太阳
7.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8.连和高
9.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二10.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1.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2.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4.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15.(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
16.(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
17.(3分)B
18.(2分)[甲]风霜高洁 [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

19.(1)或:有时。(1分) (2)奔:飞奔的马。(1分)(3)绝:消失。(1分) (4)俱:全,都。(1分)

20·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分) 实是欲界之仙都(1分)

21·《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1分) 《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1分)

22(1)如果不到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分) (2)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2分)

1. 导游词: 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 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2.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4.: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山忽可尽,青天无到时——白居易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第六篇: 三峡字词知识点归纳整理

《三峡》知识点整理


《三峡》知识点整理

     知识要点整理

一.原文注释和翻译

原文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注释;①自:在      ②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

③阙:同”缺”,中断

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原文2: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注释;①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②隐,蔽:遮盖

③自:如果                      ④亭午,正午。

⑤夜分,半夜        ⑥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翻译: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原文: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注释;①至于:到了         ②襄陵:上,漫上;丘陵

③沿:顺流而下;     ④溯:逆流而上

⑤绝:断

翻译: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

 

原文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①或:有       ②其:这,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

③虽:即使

④乘奔御风: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奔,奔驰的快马。

⑤不以:不如;以,认为,如     ⑥疾:快

翻译: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原文5: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①之时:的时节;时,季节,时节

②素湍:白色的急流    ③回清:回旋着清波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三、 阅读理解

1、概括每段段意。

第1段、总写三峡两岸山势的雄伟。

第2段、写三峡夏天江水之大,水流之急。

第3段、写三峡春冬的奇丽景色。

第4段、写三峡秋季的凄清景色。

2、三峡总特点:雄奇险拔,山高峡长, 清幽秀丽,

3、全文的写作顺序

明确:全文从山、水两方面来写。

      总写山,分写水,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景色。各自特点为:

      山:连绵高峻、雄奇险拔——高峻美

      水:

        夏水:浩大湍急、迅猛凶险——奔放美

        春冬之景:清荣峻茂、清幽秀丽——清幽美

        秋景:林寒涧肃、凄清寂静——凄婉美

4、本文先山后水的原因:

   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山峡的水又是最具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

   这里字字扣山、句句写峰,只字未提水,但明处写山,暗中却涵盖了水。既写了山势的险峻,又写了江面的狭窄,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铺垫。

5、文章写水为什么不按四时顺序来写?

     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是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下面不按秋、冬、春的顺序来写,而是先春冬合写,后单写秋天,也是按水势的涨落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合情合理。

6、结尾引用民歌的作用:

    照应前文,突出了三峡秋天清幽寂静、山高峡长的特点;侧面渲染三峡秋天凄清哀伤的气氛,突出凄婉美;同时侧面表现了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7、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请结合你对它的了解,说说这一工程竣工后,《三峡》中哪些内容将会改变?(举出两条即可)

(1)不会再有“沿溯阻绝”的情况。(2)水流趋缓,“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也不会再有。

8、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从文中也可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1):水流急。原句: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理由(2):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9、昔日美丽的三峡,如今更加闻名,并吸引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峻,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三峡欢迎您!

10、请写出你所积累的写长江的诗句。

(1)山随平里尽,江入大荒流。(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7)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四、语言品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通过侧面描写,渲染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运用比较的手法,突出地表现了夏日江水的迅疾。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答:这两句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林木山石)的影子。两句动静结合,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色彩鲜明,“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

4、 这样美的三峡,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示例1:三峡的水美,你看夏水素湍急,有时早上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呢。

示例2:作者描写景物美,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 “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

示例3:课文的描写手法美,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五、总结建构

1.主题: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壮丽的风光。

2.写作特色:

(1)布局:独具匠心。(详见“课文分析”5)

(2)全文描写注意动静结合,节奏有张有弛。文中写山为静,写夏水为动,写春冬景色静中有动,从文中局部来看,也是动静结合。

(3)语言简练、生动,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六、理解性默写: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文中从正面写山高峻、挺拔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全文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的句子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8、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附:文言现象总结

一、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2、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

二、一词多义

1、绝:

①沿溯阻绝(断)      ②哀转久绝(消失)     ③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

2、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       ②清荣峻茂(水清澈)

4、其:①其间千二百里(这,指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    

       ②飞漱其间(它们,代古柏)

三、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或:有;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

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响:动词作名词,回声)

3、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4、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

5、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五、特殊句式:

1、互文句

①重岩叠嶂(即“重叠岩嶂”)

②隐天蔽日(即“隐蔽天日”)

③林寒涧肃(即“林涧寒肃”)

2、并提句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应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应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3、省略句

①飞漱其间(即“飞漱(于)其间,省略介词“于”)②有时朝发白帝(即“有时朝发(于)白帝”,省略介词“于”)

推荐访问:知识点 归纳 字词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