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大学课程基础化学线上教学总结分析案例2篇

大学课程基础化学线上教学总结分析案例2篇

时间:2022-08-31 11: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大学课程基础化学线上教学总结分析案例2篇大学课程基础化学线上教学总结分析案例 《基础化学》总结《基础化学》总结review 第一章绪论我国法定计量单位:SI单位(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SI单位的倍数单位规定的若干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课程基础化学线上教学总结分析案例2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课程基础化学线上教学总结分析案例2篇

篇一:大学课程基础化学线上教学总结分析案例

础化学》 总结《基础化学》 总结review

 第一章 绪论我国法定计量单位:SI单位(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SI单位的倍数单位规定的若干非SI单位溶液的组成标度溶液的成标度物质的量与物质的量浓度(指明基本单元)质量浓度 摩尔分数 质量摩尔浓度定义 符号 单位 计算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四种依数性, 它们均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与溶质的本性无关。•p =

 KbB

 Tf=

 KfbB(难点)•Tb=

 KbbB =

 RTbB(重点)•根据依数性, 可求出溶质的相对分子量, 已知一种依数性,可推算其他几种依数性。非电解质渗透浓度  物质的量浓度电解质渗透浓度  i物质的量浓度••混合溶液的渗透浓度 =

  +非电解质的渗透浓度电解质的渗透浓度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计算电解质溶液依数性的校正因子 i 与解离度 的关系:  = i -1

  (适用于1-1AB型)•离子强度是溶液中所有离子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量度:•I = 1/2biz i2 298K时 I 与的关系:

 lg = – 0 509 |z z | 298K时 I 与的关系:

 lg 

 0.509 |z+z–|• (适用于I < 0.01mol • kg–1的极稀水溶液)•活度与理论浓度的关系 a =  • c / c 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的定义、 共轭关系、 反应实质、 酸碱的强度。I

 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浓度(稀释定律)

 、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重点)1、 一元酸碱 近似式、 最简式及使用条件。2、 多元酸碱 按一元酸碱计算。

 3、 两性物质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重点)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重点)1、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和换算2、 溶度积规则3、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掌握AB型、 A2B或AB2型和A3B或AB3型的计算公式。

 第四章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缓冲作用机制:

 抗酸、 抗碱成分通过平衡移动, 达到保持溶液pH值基本不变。• pH值的计算(重点)共三种表示形式pH = pKa+ lg[共轭碱][共轭酸]公式的校正:

 用活度表示浓度校正因子 lgB- / HB 与溶液的离子强度及共轭酸的电荷数有关。

  影响缓冲溶液pH值的因素:

 温度、 缓冲比、 稀释等。缓冲容量(重点) :

  = 2.303[HB][B–] / c总••当缓冲比为1时, 极大= 0.576c总 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 c总: 总浓度较大, 缓冲容量较大。•缓冲比: 越趋近1, 缓冲容量越大。•缓冲范围:

 pH = pKa ± 1•缓冲比在110 至10 1之间变化时, 才具有一定缓冲作用,所对应的pH值为缓冲有效区间。•缓冲溶液的配制及计算血液中的缓冲体系

 第五章 滴定分析•基本概念及常用术语:

 滴定、 标准溶液、 试样、计量点及确定、 滴定终点、 滴定误差。•酸碱指示剂:(重点) 变色原理、 变色范围、 选择原则。元强酸弱酸的滴定 一元强酸、 弱酸的滴定:• pH值的计算、 滴定曲线的特点、 突跃范围。 酸、 碱浓度>10–4mol•L–1; c = 0.1 mol•L–1,Ka≥10–7。

 •一元弱酸、 碱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caKa 10–8;cbKb 10–8重点 多元酸、 碱的滴定: 分步滴定条件:

 Ki/ Ki+1> 104或 105重点•计量点的pH值计算与指示剂的选择•滴定分析中的计量关系:

 1/a n(A) = 1/b n(B)( )( )•准确度和精密度:

 定义及两者的关系•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误差和偏差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有效数字的概念、 位数的确定、 运算规则、 修约规则。

 基本概念系统与环境孤立、 封闭、 敞开状态与状函热力学性质的综合表现广度性质强度性质确定状态的物理量过程与途径过程与途径变化的经过经历的途径经历的途径等温等压等容等容绝热循环简单变化简单变化相变过程第六章 化学反应热及化学反应方向和限度具体步骤化学变化热力学能系统内部能量的总和热与功系统与环境间能量交换形式Q

 吸热为+ 放热为–体积功 pV, 无用功W有用功 W 得功为+ 做功为–"两者都不是状态函数

 热力学第一定律:

 U = Q + W 重点定义焓 H = U + pV

  H = U + pV反应热:

 等温、 等压只做体积功 Qp = H 等温、 等容只做体积功 Qv= U对于理想气体:

 Qp  Qv + RTng可逆过程与最大功在等温可逆膨胀过程中, 系统对环境做最大功在等温可逆压缩过程中, 环境对系统做最小功Qv 反应进度与选择哪种物质表达无关,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热化学方程式标明物质状态、 反应条件、 热效应某温度T和标准压强p(100kPa)下的状态热力学标准态Hess定律和反应热的求算

 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 像代数运算 )摩尔生成热Hrm= (产物) –(反应物)HfmHfm摩尔燃烧热Hrm= (反应物) –(产物)HcmHcm自发过程 不可逆性; 具有做功的能力; 有一定限度熵 — 系统混乱度的量度 聚集状态; 复杂性; T ; pr

 = mS(产物) – (反应物)mSmSr

  ( T )  r ( 298.15 )mSmS自发反应的推动力能量降低混乱度增大

 Gibbs方程式 G = H –TS

 重点rG的求算m= mrG=

  TrG(产物) (反应物)mfGmfGmmTrH,mTrS, T 15298rH.,m15298rS.,mmrGr=

  + RTlnJ

 (非标态)mmrrG等温等压下, 不做非体积功时mrG< 0

  正向自发= 0

  平衡状态> 0

  正向不自发利用可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可能性选择反应自发进行的适宜温度mrG

 标准平衡常数 lnK=–mrGRT(书写原则)rGm= RTln ( J / K)实验平衡常数 Kc 、 Kp与K的关系浓度的影响浓度的影响压力的影响多重平衡与耦合反应化学平衡的移动温度的影响HGTSUpVH = U + pVG = H  TS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 元反应、 速率控制步骤、 有效碰撞、 活化分子、 活化能、 反应机理、 反应分子数、 反应级数、 半衰期、 催化剂、 酶等。ddtdnVV1ddtdVV1vA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用反应进度表示与选何种物质表示无关与方程式写法有关A用指定物质表示t)( ct)( cv生成物反应物v0limtv =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时, 数值不同, 其速率数值比就等于反应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比。平均速率瞬时速率

 若aA+bB=gG+dD为元反应则:

 v=kca(A)·cb(B)

 n=a+b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质量作用定律若aA+bB=gG+dD为非元反应则:

 v=kc(A)·cβ(B)、 β 要通过实验来确定n =  + β反应级数的确定:

 尝试法、 做图法、 半衰期法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的区别反应速率理论:

 简单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aamrEEHEa= Ec- E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及酶的特点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

 简单级数反应的特征一级反应反应级数二级反应零级反应基本方程式lnc-lnc0=-k1tc

 c011=k2tc-c0= -k0t直线关系lnc对t1/c对t

 c对t斜率-k1k2-k0半衰期(t1/2)0.693/k1

  1/k2c0c0/2k0k的量纲[时间]-1[浓度]-1•[时间]-1

 [浓度]•[时间]-1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Tn10Tkk12TTkkn==van’t Hoff

 近似公式Arrhenius 方程式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基本概念:

  氧化值 确定氧化值规则 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实质 氧化剂 还原剂氧化还原电对 氧化还原电对 氧化还原半反应及通式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氧化值法离子-电子法 原电池 盐桥 电极 电极反应 原电池符号金属-金属离子电极金属-金属难溶盐-阴离子电极气体-离子电极氧化还原电极 常用电极类型

 电极类型电极组成电极反应金属-金属离子电极Ag | Ag+(a)气体-离子电极Pt , Cl2(p) | Cl-(a)Cl2+ 2e

 2Cl-Ag++ e

 Ag金属-金属难溶盐-阴离子电极Ag ,AgCl(s)| Cl-(a)AgCl + e

 Ag + Cl-氧化还原电极Pt

 | Sn4+(a1) , Sn2+(a2)Sn4++ 2e

 Sn2+

  电极电位的产生及双电层理论 标准氢电极 电极电位的测定 标准电极电位表及其应用:定量比较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定性判断标准态下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定性判断标准态下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电池电动势与自能的关系 电池电动势与自由能的关系 :△rGm= -nFE

 , E = +- -;•标准状态:

 ∆rGm= -nFE; 当ΔrGm < 0 正向自发, 对应 E > 0ΔrGm =0 达到平衡, 对应 E = 0ΔrGm>0 逆向自发, 对应 E<0

 电池标准电动势与平衡常数:任意温度下:T = 298.15K时: lgK= nE/ 0.05916lgK= nFE/ 2.303 RT电极电位的Nernst方程式JnFRTEEln氧化态)(还原态)(lg0.0592V)K298()K298(ccn还原态)(氧化态)(lg0.0592V)K298()K298(ccn

 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一、 电极电位的Nernst方程式二、 电极物质本身浓度对电极电位的影响三、 酸度对电极电位的影响四、 沉淀的生成对电极电位的影响五、 配合物的生成对电极电位的影响六、 电极电位的应用6-1 判断氧化剂、 还原剂的相对强弱6-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6-3 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6-4 计算弱电解质解离常数 (Ki )参比电极: 1. 甘汞电极 2. AgCl/Ag电极指示电极: 1. 玻璃电极 2. 复合电极电位法测定溶液pH值; 氧化还原滴定: 1. 高锰酸钾法 2. 碘量法

 第九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 了 解原子核外运动的规律, 了 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概念。 2、 熟悉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掌握其取值规律。 3、 熟悉s、 p、 d原子轨道、 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的意义和特征, 了 解径向分布图的意义和特征。4了 解屏蔽作用和钻穿作用对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 4、 了 解屏蔽作用和钻穿作用对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量的影响, 重点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及电子填充顺序, 能由元素原子序数判断其所属周期、 族和区。 5、 了 解原子半径、 电离能、 电子亲和能及掌握电负性等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第十章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 1、 了 解现代价键理论, 共价键的形成条件、特点和类型, 键参数。 2、 掌握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类型, 等性杂化与不等性杂化分子空间几何构型杂化与不等性杂化, 分子空间几何构型。 3、 掌握利用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判断分子空间构型。 4、 了 解分子的极性与分子的极化, 掌握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

 通式共用电子对2原子A在原子B周围的排列方式(理想的BAB键角)结构中心原子上不含孤对电子的共价分子的几何形状直线(180° )AB2AB33平面三角形(120° )P205 表10-5AB44正四面体(109° 28’)AB55三角双锥AB66正八面体(90° , 180° )

 电子对数目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电子对的理想构型成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电子对的排列方式分子的空间构型实例2sp直 线20直 线BeCl2CO23sp2三角形30三角形 BF3SO321V—形 SnBr2PbCl2

 4sp3四面体 40四面体 CH4CCl4电子对数目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电子对的理想构型成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电子对的排列方式分子的空间构型实例31三角锥 NH3PCl322V—形H2O

 总电子 电子对成键未成键 分子构型实例对数理想构型 电子对电子对5

  5

  0三角双锥三角双锥

 价层电子对数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电子对理想空间构型成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 数电子对排列方式分 子空间构型实例三角双锥 41变形四面体(跷跷板形)形)SF45sp3d32T型ClF323直线型

 6sp3d2八面体 60八面体 SF6电子对数目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电子对的理想构型成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电子对的排列方式分子的空间构型实例51四角锥 IF542正方形 XeF4ICl4-

 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1. 配合物的组成、 命名。2. 价键理论---判断杂化类型, 内、 外轨配合物。3. 配位平衡的移动---酸度、 沉淀、 氧化还原、其他配合剂。4. 螯合物---螯合剂条件、 螯合物的稳定性。5. 螯合滴定法---标液、 条件(pH、 指示剂)

 。

 空间构型由杂化类型决定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配合物的空间构型配位数杂化轨道空间构型2 sp直线形4sp3四面体dsp2平面四方形6sp3d2八面体d2sp3八面体

 第十二章 胶体1、 掌握溶胶的基本性质; 胶团结构及表示式; 溶胶的稳定性因素及聚沉作用。2、 熟悉胶体分散系的特点; 高分子溶液的稳定性与破坏条件; 等电点与溶液pH的关系。3、 了 解胶体分散系、 分散度的概念、 胶体的制备方法; 高分子溶液与溶胶的区别、高分子溶液的形成特点 ; 两种类型的乳状液、 乳化作用。

 第十三章 分光光度法1、 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Lambert-Beer定律以及透光率、 吸光度、 摩尔吸光系数等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2、 熟悉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吸收光谱的意义; 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对照法。3、 了 解光的基本性质;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 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一般概念。

 ?

篇二:大学课程基础化学线上教学总结分析案例

4期  收稿日期:2020-11-27基金项目:枣庄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020707)作者简介:谭 伟,女,山东聊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通信作者:李庆亮,E-mail:liang85h@163.com。新冠疫情期间《有机化学》课程线上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谭 伟 1 ,张 沛 1 ,魏志为 1 ,张立华 1 ,李庆亮 2(1.枣庄学院 食品科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2.枣庄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枣庄 277160)摘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高校延期开学。在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各高校积极开展了“互联网”线上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以枣庄学院食品科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有机化学》的线上教学为例,从课程概述、线上教学平台资源的整合、教学方案设计及效果等多个方面对线上教学模式进行了剖析,并进行了反思,为“后疫情时代”《有机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借鉴。关键词:有机化学;在线教学;探索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1)04-0235-02PracticeandReflectionononlineteachingofOrganicChemistryduringCoVID-19TanWei1 ,ZhangPei 1 ,WeiZhiwei 1 ,ZhangLihua 1 ,LiQingliang2(1.CollegeofFoodScienceandPharmaceuticalEngineering,ZaozhuangUniversity,Zaozhuang 277160,China;2.CollegeofLifeScience,ZaozhuangUniversity,Zaozhuang 277160,China)Abstract:TheCOVID-19epidemicinearly2020hasledtothepostponementoftheopening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acrossthecountry.UnderthecalloftheMinistryofEducationto"suspendclasseswithoutstoppingteaching,andwithoutstoppingclasses",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veactivelycarriedouttheexplorationandpracticeof"Internet"onlineteaching.Thisarticletakestheonlineteachingof"OrganicChemistry"fromtheCollegeofFoodScienceandPharmaceuticalEngineeringofZaozhuangUniversityasanexample.Thenitanalyzestheonlineteachingmodelfromvariousaspectssuchascourseoverview,onlineteachingplatformresourceintegration,teachingplandesignandeffects,atthelast,andconductedreflections,whichprovidedareferencefortheonlineandofflinehybridteachingmodeof"OrganicChemistry"inthe"post-epidemicera".Keywords:organicchemistry;onlineteaching;explorationandpractice  2020年 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全国各地。2020年 1月 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于2020年 2月 4日下发了《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 。为实现“停课不停学”,全国各高校都积极探索实施线上教学。《有机化学》是我校生物、食品科学、制药工程等本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指导意见,理论课程采用线上教学和线上考核的实践,本文就实践的过程和效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进行了反思,以为今后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1 《有机化学》课程概述《有机化学》是枣庄学院本科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教育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有机化学与其它学科特别是制药工程学科的相互渗透。学生在掌握结构的基础上,学好每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并能应用所学反应,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合成目标产物。同时,学生需要掌握有机化学中涉及的基本实验技能,具有理论与生产相结合的专业思维,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和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或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然而,《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中涉及的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结构抽象,每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种类繁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而杂,如何在只有线上教学方式下,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问题。2 《有机化学》理论课程线上教学的实施策略2.1 线上教学的分析  疫情期间,各高校的在线教学方式多种多样,胡小平和谢作栩 [2] 基于全国 57所高校的线上教学质量报告及福建、山东两省课程平台数据统计报告发现,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方式主要包括直播 +在线互动、直播、录播 +在线互动、录播、学生自主学习 +在线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众多的在线教学方式,无疑通过互联网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根本上实现疫情防控,“停学不停课”的需要,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而且通过设置互动环节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改变了传统线下教学中师生互动较少的局面。然而,线上教学由于不能观察学生表情,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学生自律性可能较差。2.2 《有机化学》线上教学的实施《有机化学》是枣庄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专业在大一下学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共 64学时,其中理论 48学时,实验 16学时。学生前期已经学习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一定的化学基础。在教学前,学校开展了大量的线上教学培训,如教学平台的选择、直播授课软件的使用等等,下面主要总结了《有机化学》线上教学的实施策略。2.2.1 整合线上教学平台与工具并应用通过参加学校的线上教学培训,对比各种教学平台工具的优劣和线上课程资源的适合度,选择了雨课堂内置的西安交通大学《简明有机化学》和爱课程华中农业大学的在线开放课程· 5 3 2 · 谭 伟,等:新冠疫情期间《有机化学》课程线上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 .。

 。

 山 东 化 工《有机化学》作为学习资源供学生预习或知识扩充。线上直播,选择了“雨课堂直播为主,腾讯语音会议为辅”的授课策略。雨课堂语音直播,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到课情况,分享授课的 PPT,学生也可以及时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雨课堂的弹幕、插入题目作为线上互动工具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QQ班级群作为课下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工具,老师可以发布一些通知并解答学生的问题,学生也可以通过 QQ班级群在课后向老师反映学习情况,《有机化学》理论课程的多元化线上教学系统见图 1。图 1 《有机化学》理论课程的多元化线上教学系统2.2.2 “课前 -课中 -课后 -考核”线上教学方案与教学效果考虑到线上教学缺乏与学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和学习积极性的引导 [3] 。开课前一周,通过 QQ班级群将线上教学平台和线上直播工具雨课堂的使用等告知学生。在每次开课前 2天,通过雨课堂发布下次课的预习资料,预习资料后面附一定的题目,学生在开课前的时间段进行自主预习并完成题目,雨课堂自动记录学生观看 PPT或视频情况、答题情况。本门开课总共发布 16次预习课件,共 93页 PPT,20题,19级制药工程春季本科 1班共 41人,学生观看 PPT页数平均为 81页,根据学生观看时长和答题情况计算学生得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学生平均得分在 77分,有 28人在 80分以上,说明有 68%的学生都能进行课前预习,但是有些学生可能并未认真去预习,只是为了应付。作为线上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采用了雨课堂语音直播的方式。在正式上课前 10分钟,先通过 QQ班级群通知学生准备上课,然后打开课件,开启雨课堂语音直播授课,学生进入课堂,通过雨课堂手机端查看学生到课情况,未到课的通过 QQ单独通知。课中,通过雨课堂直播,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授课 PPT和听到教师的讲解,对于不懂的可以通过发弹幕的方式提出。在《有机化学》不同种类有机化合物讲解过程中,贯穿“命名 -结构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合成”的讲解思路,符合学生的理解顺序和逻辑思维习惯,重点讲解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关于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化学性质的利用这些难点通过举例的方式进行讲解。在 48个学时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到课率 99.3%,发送弹幕次数 647次,但是线上互动情况不好,答题正确率不高,平均仅 45.5分,说明虽然明确了互动作为平时成绩,但是还是有些学生不积极,或并不全程在听课。图 2 课后作业学生平均得分及分布情况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雨课堂的“直播回放”功能对线上课堂没有及时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在 QQ班级群提出问题,教师在线答疑。同时,通过雨课堂发布课程作业,让学生限时完成,教师及时在线批改、打分,收集学生共性问题,在下次课回顾复习中进行集中解析。教学中,共发布11次作业,如图2所示,学生平均得分为 84.82分,41个学生中有 51.2%的学生作业成绩在90分以上,但是也有 3个学生在 60分以下,表明大部分学生在课下进行了复习并认真完成了课后作业,但是也有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针对课程的特点和疫情防控的需要,《有机化学》考核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实验由于实操性比较大,为 2020年 9月开学后进行线下教学。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中期测验、出勤、课堂互动答题、课前预习 5个部分组成,共占总成绩的 20%,学生平时成绩平均为 83.1分,80分以上的占 75.6%,但也有 2人不及格,表明还是有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期末成绩占 60%,采用了线上考试的方式,客观题采用线上雨课堂限时答题,主观题采用钉钉视频监考,学生纸上作答,拍照上传的方式。结合实验成绩,学生平均成绩为 70.6分,及格率 92.7%。总体表明,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够,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生基础较差,一方面可能是题目稍难。3 《有机化学》线上教学的反思为防控疫情,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针对(下转第 238页)· 6 3 2 · SHANDONGCHEMICALINDUSTRY              2021年第 50卷。

 。. .。

 。

 山 东 化 工2.2 丰富教学方式与方法制药生产过程涉及多种反应类型和生产设备,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需要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等,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必要时,可以进行实物演示教学 [5] ,如灭火系统装置相关知识讲授时,可以以带学生参观实验室消防灭火安全设施的形式进行实物演示教学,使学生能够直观、深刻地理解水及水蒸气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各类灭火器的灭火原理以及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同时,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 [6] ,如在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知识讲授之前,通过视频播放形式向学生介绍日本水俣病事件,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水污染的危害以及制药企业废水处理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带着责任心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泛雅平台(学习通)、雨课堂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互动的环境。在每节课开始前进行线上签到,上课过程中发起讨论、随机提问,课后发布随堂练习、课程补充知识,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学生动态,学生也能够实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另外,鉴于《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课程实践性较强,高校教师大多缺少企业实践经验,可以在理论教学中采用双师同堂的方式,邀请企业专家同堂上课或者邀请相关专家给学生做讲座,使学生们更深刻地了解到制药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启发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达到校企融合、理论联系实际、服务学生教学的目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除了实地参观以外,可以与课程设计训练相结合,让学生根据参观过程中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或者针对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自拟题目进行课程设计,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分并设立相应奖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2.3 多样化考核方式《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课程实践性较强,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以突显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水平 [7] 。可以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考核成绩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可以由作业成绩、考勤成绩、小组专题汇报成绩、课内实践报告成绩等组成,期末考核可以采用闭卷理论考试、撰写专题小论文等形式,考查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3 结语《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根据现代化工及制药生产过程特点,结合典型实例,系统而又简明地论述了化工及制药生产中的安全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相关学科知识融合,丰富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考核手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参考文献[1]姚日升.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2]徐 威,丁良辉,渠吉发,等.贯穿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学生培养全过程的安全与环保教育教学探讨[J].化工时刊,2019,33(12):32-34.[3]张霄鹏,徐 志.布洛芬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20,41(05):404-410.[4]张宝月.绿色化学工艺的开发与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10):27-28+31.[5]张 匀,唐万侠,李欢,等.工程认证背景下《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课程建设[J].山东化工,2020,49(03):152-153.[6]陈荣祥,代薇.浅谈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课程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19,47(18):152-153.[7]刘 慧,张珩,王 凯,等.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课程的探索[J].药学教育,2017,33(03):27-29.(本文文献格式:王 悦,马文静.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J].山东化工,2021,50(04):237-238.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上接第 236页)《有机化学》开展了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线上课堂师生缺乏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老师无法监控学生是否在集中精力听讲,有时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也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有机化学》知识点多而杂的特点,在教学设计时,也通过思维导图和学生自我总结制作 PPT的方式进行了实践,但是教学效果一般。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目前“线上教学”逐渐融入了“后疫情时代”,高校的教学模式也转换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4] 的探索。目前,在工程专业认证的背景下,以学生学习成果(OBE,OutcomeBasedEducation)为导向,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非常重要。OBE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规范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改变传统课堂的以教师“讲”为主,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中国慕课等),让学生先学,教师不再进行系统讲解,而是根据学生自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讲重点、讲难点、讲薄弱环节,利用有限的时间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关键问题,所以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关键,可以通过加大过程性评价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后,通过测试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利用平台自动批阅的优势,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如“绿色化学”是什么,组织学生课下进行文献调研,开展研讨或论文撰写,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一方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素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所有学生都要达到培养目标,针对平时作业等较差的学生,要及时警示并且帮助这些学生。总之,如何在今后的授课过程当中,发挥好线上教学的最大优势,在线下采用新的教学设计或环节弥补缺点是值得探索和深思的。参考文献[1]...

推荐访问:大学课程基础化学线上教学总结分析案例 线上 案例 化学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