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时间:2023-05-14 09:5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对于初中生来说,人物描写是其写作的重要内容。人物写活了,其文本自然也变得更有魅力。但是怎样在习作中表现人物,刻画人物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围绕人物特征进行描写,只有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才能让其笔下的人物活灵活现,让整篇习作充满灵气。具体的教学策略如下。

一、张扬个性,关于语言描写的具体策略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言也就是说话”,可见,语言描写,即指对有关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的描画。特别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因此,进行语言描写时,教师应该提示学生抓住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文字,真正做到张扬出人物的个性。

1.彰显个性。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说的话是有很大差别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每个人所说的话应该与他的性格、年龄、身份等相符。有这样一个笑话,说的是农民、秀才、县官与财主在大雪天里相遇,他们以“雪”为题吟诗。秀才说:“大雪落地似鹅毛。”县官接了一句:“皇家瑞气降人间。”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结果农民生气了,骂了一句:“放你娘的臭狗屁。”四个人、四种身份,因其不同的人生经历、对同一事物不同的认识,自然表达了不一样的感情。写作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从文中人物身份的角度出发,弄清楚此人所处的特定环境,选择与其年龄、性格、习惯等方面相符的语言。这样,文中人物说出来的话才有个性,才能让人信服。

2. 强化传神。如何让笔下的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描写传神是刻画人物的关键。很多学生的习作中虽然也有人物的语言描写,但是总是抓不到精髓,没有传神之笔,这样的文章品读起来,总给人干巴巴的感觉。对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添加适当的表情与动作,让人物的眼睛会说话,人物的手势真实地反映出其内心活动,这样不仅强化了特定人物的说话效果,而且还能让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举一个学生破坏了班级的桌子,班主任质问的例子,修改前的句子是这样的:

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

那么根据具体情景与人物当时的状态,完全可以修改为: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说:“谁踢坏的?”

这里只多了一个对眼睛的描写,我们发现整个句子就生动了很多,而且把班主任那种生气的样子完全表现了出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要想把人物的精气神完全传达出来,就要把人物内在的神韵较好地融入到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中。

3. 形式灵活。进行语言描写时,具体形式有很多种,有提示语在前的,也有提示语在后的,也有独立成段的,即没有提示语。要让人物形象变得立体,首先句法形式要灵活,能有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在写作教学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重表现人物的形式,强调语言描写句法的多样性。其二,在润色、修饰句子时,要根据描写的具体情景、人物特征,加进语气、语调,乃至动作、表情、神态等描写。这样不仅能够使人物形象变得立体、丰富,而且人物的个性也将非常鲜明。其三,要适当加上生活化的口语。描写人物间的对话时,要尽量避免书面语过多, 或者说的内容过长,否则不仅会让读者产生厌倦,也不符合生活的实际。

二、意在刻画,关于心理描写的具体策略

创作人物时,心理描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即真实地把人物的心理活动用文字表述出来,从而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学会塑造人物的方法,使其能够熟练运用间接心理描写的手法,在准确刻画人物性格的同时,增强其文章的表现力。

1. 借助人物的神态描写心理。一位哲人说过:“表情神态是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因此,采用合适的方式恰当地描写人物,不仅可以使习作内容丰富,而且还能更好地体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故乡》一课,文章对中年闰土的神态有如下描述:“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从人之常情来看,分别十几年,理应非常高兴,但是对于中年闰土来说,从开始的欢喜,最终演变成“恭敬”,这种神态变化真实地反映了中年闰土内心丰富的变化,以及封建等级特权对他的影响。这里虽然没有心理描写,但是作者在刻画和中年闰土见面的神态时,把那种激动与酸苦的心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2. 借助人物的行动描写心理。人物的一些富有个性化的动作,也能准确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知道,个性鲜明的动作往往能传神地体现出人物的心理。比如《孔乙己》一课中,“便排出九文大钱”这个句子,一个“排”字不仅写出了孔乙己对短衣帮的那种轻视,而且还写出了孔乙己那种得意、炫耀的心态。因而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学生写作时,能够通过一些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动作,准确反映出人物的心态及内心世界。

3. 借助周边的环境描写心理。“一切景语皆情语”,环境描写主要有烘托人物、渲染主题的作用。因而面对同样的景物,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如鲁迅先生在《社戏》里的一段景物描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渐渐望见依稀的赵庄……”从视觉、嗅觉、听觉与触觉等多种感官出发进行着笔,不仅把一路的景色描写得“美”,而且还能更好地烘托出“我”以及小伙伴带着愉悦的心情去看戏的“急迫”。

三、塑造形象,关于细节描写的具体策略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唯有细节才是组成作品的价值。”在典型人物塑造方面,好的细节才能让人物更加鲜活,让文章更生动。而学生的习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情节过于简单,缺少细节,为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可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1. 抓好典型。要塑造一个典型人物,细节描写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这样细致的描写,才能吸引住读者的目光,让其印象深刻。因而,在写作教学时,教师要把细节描写放在重要位置,通过经典课文找到彰显人物个性,突出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如《孔乙己》一文有一段关于肖像的细节描写:“他身材很高大……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里,“长衫”是其典型细节描写。作者抓住了“长衫”这一事物,一方面突出了孔乙己是个读书人,另一方面,“长衫”“又脏又破”,显示出孔乙己虽然是个读书人,但却已经穷困潦倒,而且不知变通。在这个典型细节中,作者只用了寥寥数笔,就把人物的形象刻画了出来。

2. 斟酌词语。要想真正刻画好人物,写好细节,就需要精心选择词语,认真推敲揣摩,能够让合适的词语恰当地反映人物性格,从而真正做到字字传神。如《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这一篇中文章有这样一段:“我坐在后座上可以分明地感觉到他弓着腰……父亲顿了顿,深吸了一口气,他就像一名优秀的骑手正在驯服一匹野马,左拐右拐,一直朝前驶去。”这里特别感人,显示出父爱的伟大。其中“弓”“伸”等动词不仅写出了父亲骑自行车爬坡的那种艰难,更能给读者带来共鸣。

3. 巧用修辞。描写人物时,恰当地运用修辞,能够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特征更加明显,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变具体,有效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形象性与生动性。如《藤野先生》一文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此句巧用比喻以及反语修辞,把清国留学生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当时的国民那种麻木,以及作者“怒其不争”的心态。

总而言之,要想让人物形象传神,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教师教学时都要把握一个关键点,就是所有的描写都应该为文本主题服务,都应该为刻画人物特征服务,只有这样,人物形象才会跃然纸上。

推荐访问:跃然纸上 人物形象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