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海昏侯墓发掘看广播考古直播的探索

从海昏侯墓发掘看广播考古直播的探索

时间:2023-05-15 10:5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是2015年江西省的一个大事件,也是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推出的海昏侯墓系列考古直播做足了可听性的文章,深挖新闻点,体现进程感,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为未来广播考古直播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广播直播 海昏侯墓 考古发掘

2015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发掘备受瞩目,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文物事件” “2015年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一项项震惊世人的考古结果公布,相关纪录不断被刷新,包括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东方卫视、《中国日报》《文汇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持续报道,中央电视台最多时有4个摄制组进驻考古工地采访。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作为获许在古墓核心区报道唯一的广播媒体,以系列考古直播为重点,跟踪发掘进展,深挖海昏侯墓考古这个新闻富矿,力图新突破、新作为,既有经验,也有教训。

广播考古直播的劣优势转换

从2000年老山汉墓探秘起,电视媒体对考古直播的热情始终高涨,仅水下考古直播就不下5次。如2001年的云南抚仙湖直播,2005年的福建“碗礁一号”直播,2007年的广东阳江“南海1号”整体打捞直播,2010年的广东汕头“南澳1号”直播,2014年的广东阳江海陵岛《宋船迷踪——“南海1号”考古大发现》直播。反观广播考古直播却寥寥无几,即便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鲜有作为。笔者查阅《江西广播电视年鉴》,靖安李洲坳东周墓、高安华林造纸作坊、景德镇南窑唐代遗址等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重大事件,江西广播都是一般性报道,没有一次现场直播,在当年的江西广播电视奖中没有相关获奖作品。广播考古直播成为稀有品种,与电视相比有明显的劣势。第一,缺乏直观画面,不能像电视媒体用现场画面来表述内容,营造考古现场的神秘感和设置悬念的威力减弱。第二,较难聚集最有特点的声音。考古现场的音响不丰富,现场作业声音都比较小,在广播最擅长的听觉表达上被较大限制。第三,考古报道资源竞争中处于弱势。长期以来,电视考古直播垄断了考古报道的资源优势,包括专家资源、独家播出权等,广播要从中分得一杯羹,难上加难。

2015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改变了这种被动局面,广播以系列考古直播为发力点,围绕可听性这个大目标,实现劣势向优势的转换。首先,紧扣现场,调动了一切现场因素。11月,第一场主椁室正式发掘直播,开创了江西首次大型考古广播直播。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将直播间设在主墓内,离主椁室约10米高的位置,是全国唯一在海昏侯墓主墓里设立直播间的媒体。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获得官方直播许可并非易事,早在直播前半年,海昏侯墓发掘情况尚未公开,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就明确了介入大事件,利用大直播提升广播新闻影响力的思路,记者、部门负责人多次联系江西省文物局、省委宣传部等部门,沟通报道意图,积极抢占考古直播的先机。考古直播具有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为保护文物,被允许进入古墓直播的媒体仅有中央电视台、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江西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三家,古墓核心区报道的现场记者也严格限制在10人,广播新闻中心记者占了两席。广播直播不需要画面采集的劣势,在考古报道上恰恰变为了优势。这从技术、人员层面扫清了障碍,使广播考古直播所依赖的鲜活现场得以保证。

海昏侯墓考古的首场广播直播时长约1个小时,直播按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10米以下的古墓核心区记者现场报道考古最新进展。考古发掘本身进程不会因直播加速,如何在记者现场采访的空隙,穿插适合广播受众的内容?广播直播克服缺画面的弱点,不仅突破常规地使用了《寂寞烟花冷》《忆长安》等音乐烘托直播气氛,最大限度追求声音的唯美性和可听度,而且特别设计了另一条主线延伸现场报道,分“独一无二的古墓”“璀璨夺目的汉代珍宝”“扑朔迷离的墓主”“任重道远的保护”等层次展开,用讲故事的方式拓展了海昏侯墓的考古与历史背景。这里发生过一个小插曲,在离11月14日首场直播不到三天时,原定嘉宾突然因故不能参加直播,这让直播团队措手不及。经过记者的多次沟通,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副组长张仲立帮忙协调,最后把专家组成员、大遗址保护专家焦南峰“绑”来当直播嘉宾。焦南峰主持过多个帝陵发掘,是最早到南昌海昏侯墓勘探的专家,直播当天也代表专家组在现场指挥。对其进行访谈,主持人着重现场动感的表达,如“现在,我看见另一位直播嘉宾、南昌海昏侯墓考古国家专家组焦南峰研究员正匆匆向我们走过来了……”,“欢迎您,焦院长,您辛苦了!今天海昏侯墓主椁室清理工作到目前进行得还顺利吗?”焦南峰从十多次到海昏侯墓园勘探说起,分析了海昏侯墓独一无二的价值以及如果是刘贺墓其意义何在。这次临时换人取得了超出预想的效果,是又一次将逆境、劣势化解的实践。鲜明的广播特色赢得了市场认可,第一场直播(11月14日)的收听率达到0.321,市场份额为8.62,均达到9月15日以来68天中FM104.4频点的上午时段最高值,在南昌市场17个频率排名第三。

其次,广播考古直播利用新媒体伸长“短板”,强化受众参与性与获得感。广播系列考古直播首场前一周,直播团队建立了“探秘海昏侯墓广播微信粉丝群”,逐步释放一些海昏侯墓相关的“料”,入群粉丝选拔了一些“意见领袖”,如灵异悬疑类题材的畅销书作家《灵魂摆渡》的作者小吉祥天、《我在新郑当守陵人》的作者阴阳眼等,还有一些高校、媒体、考古爱好者。他们对海昏侯墓发掘的关注内容,在直播中均有体现和回应。直播还打通了与“粉丝群”的实时互动,记者采集的第一手图片和文字通过“粉丝群”的朋友圈扩散。首场直播60分钟内,“探秘海昏侯墓广播粉丝群”成员的评论、提问有数百条。在12月的第二场、第三场直播,广播新闻中心进一步扩大对移动人群的覆盖,首次与手机APP阿基米德公司合作,在其平台同步图文直播。直播团队增设了一名图文直播编辑,实现传统声音播报和新媒体互动。网友通过微信分享链接或进入阿基米德社区,就能实时关注海昏侯墓的考古进程,从直播团队出发、过安检到进入主椁室,再到棺柩清理,让网友有身临其境之感。据阿基米德后台数据统计,图文直播共有30000多人次的点击量,访问网友近20000人,为广播在移动新媒体的互动传播上积累经验。

广播考古直播的新闻点与进程感

经过5年的发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结构最完整、布局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列侯墓园,对研究西汉的列侯园寝制度价值巨大。海昏侯墓葬本身出土的车马坑,被认为是中国南方首次发现真车马陪葬。另外,出土的竹简、木牍,以及编钟、乐车等等文物,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的上述成果在2015年11月初首次公开后10天,对主椁室正式发掘的直播就要登场。期间,众多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已经吊足了大家胃口,而主椁室的发掘、棺柩打开绝非一日,这考验考古直播的创新能力,不仅要注重表现形式,更要挖掘独特的新闻内容。

第一,广播考古直播必须围绕“声音”这个最重要的元素定位主题。在首场直播中广播新闻中心创新内容,抓住了现场七类有新闻性、故事性的声音,包括记者现场目击、现场作业、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历史及考古专家分析、村民举报盗墓讲述、场外(山东记者与专家)的跨省采访,还有百姓评论等,做到了直播内容的独特。如海昏侯墓与我国首个完整发掘的汉代列侯墓葬——张安世家族墓的对比,我国西汉列侯墓发掘与保存现状,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保存完好的原因与意义,我国发掘汉墓出土文物回顾,汉废帝刘贺被废的历史争议,山东刘贺废冢与后人的考证,海昏侯墓遗址保护的后续动作等,都是广播考古直播独家呈现的内容。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焦南峰,中国社科院实验室考古部主任李存信,江西省文物考古所副研究员、现场发掘队队长杨军,江西省秦汉史学者、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卢星,江西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副教授曹柯平等一批嘉宾,为直播提供了“外脑”。

在12月的第二场、第三场,棺柩清理的直播中继续挖掘一些独家内容,如墓主下葬按礼制需盖一年四季衣服,其身份印章暗示了什么,刘贺所受的精英教育出自何处等。江西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所长王刚博士、中国社科院丝织品考古专家王亚蓉等的加入,带来了新的角度和内容。

第二,广播考古直播现场必须有重大发现。考古直播不是一般新闻报道,也不是纪录片。简单的新闻线索和由头不能构成直播的必要条件,直播需要有重大考古发现。广播系列考古直播第一场《海昏侯墓主椁室正在发掘》,在60分钟的直播进程中,考古现场先后发掘了孔子屏风、马蹄金等重要文物。其中孔子屏风的现场报道,大约是直播进行了20分钟左右,记者描述了屏风的保存状况、大小、材质,以及孔子像,对孔子屏风出土的意义做了初步判断。直播的第40分钟后,马蹄金破土而出,直播再次聚焦。据统计,这两个重大发现的播出均略快于电视直播。另外,此次广播直播还最早独家报道了铜钱的整体打包和清理计划。12月15日直播中,广播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与电视直播同题报道棺柩周边发现的玉具剑、玉璧外,广播还独家见证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棺柩状况的论证过程,并最早发布了棺内文物丰富且保存良好,发现金箔、玉器等重要内容。因此,广播考古直播要有重大发现,并且将重大发现以广播特有的快速、鲜活的方式传播。至于“重大”如何界定,笔者认为不要局限于考古圈的认知,而要更多从公众的认知圈寻找答案。例如,在海昏侯墓的直播中,广播记者在报道屏风、马蹄金等重大器物之外,还加入了丝织品(荒惟)残留痕迹的发现、金箔的发现等,这些既能向公众说明海昏侯墓主棺柩保存状况,又能减少大家的知识盲点。

第三,广播考古直播需要“进程感”。从十几年来重大考古发掘看,电视考古直播大多以特别节目为主要节目形态,在新闻预热、话题设置、技术创新和演播室制作上都有创新,广播考古直播可借鉴其经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直播节目的“进程感”必不可少。海昏侯墓考古的广播直播采用了现场连线、嘉宾访谈等多种方式,多场次、连续、动态呈现考古的重要节点,如主椁室发掘、棺柩清理、金器提取、吊运棺柩等,使海昏侯墓的广播报道流畅而不突兀。

广播考古直播的不足

海昏侯墓考古的电视直播,由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与中央电视台强强联手,传播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反观广播直播,尽管多番努力,尝试牵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但最终没有实现整块时段的联合大直播,这使江西广播错失了一次绝好的“借船打鱼”的机会。事实上,广播新闻中心为这次直播投入了前所未有的人力、物力,考虑到考古工地封闭作业,考古信息没有固定发布渠道,直播内容太大不确定性,广播新闻中心在直播前后两个月,几乎每天派出2名记者到考古工地完成日常报道、沟通直播事宜。广播新闻中心的直播内容的丰富性、独特性、权威性毋庸置疑,但是这样一个全国性的题材,只在新闻频率一个平台播出,没有实现广播资源的共享,十分可惜。

从新媒体手段的运用来看,广播考古直播运用新媒体平台,伸长“短板”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将广播最大优势“声音”的融合、转化上,还有很大欠缺。在直播预热阶段,广播记者曾经将独家采访的专家声音转换到微信里,但受技术所限,音质打了折扣。另外,因为时长限制,微信群粉丝的实时语音互动,没有在广播直播中直接体现,这使互动的鲜活感不如预想。还有,新媒体技术给广播考古直播带来新的体验,但它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当广播平台强大时,它能助一臂之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如果平台偏弱,那么通过新媒体发布的原创内容很快会被复制、传播。海昏侯墓的广播系列直播,就出现过多处独家内容被其他媒体、用户不说明消息来源的引用,等于为他人做“嫁衣”。因此,广播考古直播在新媒体融合上,既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又要立足于广播特色,新媒体平台上的广播形象也需整体设计、包装,内容也要进行二次创作,提高广播品牌识别度。

海昏侯墓考古直播对广播人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新闻追击中,要成功实现系列直播的艰巨性也超出了想象。尽管广播直播团队做了积极准备,但一些直播以外的因素也常常考验着执行力、战斗力。比如各部门的协调,各媒体间的竞争与合作。当然,最大的不确定性是考古现场会发生什么。有人说,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将公众考古发挥得淋漓尽致,专业性强的考古知识更多地被老百姓理解、接受,媒体功不可没。与电视直播追求可看性不同,广播直播的最大特色是可听性,在系列直播中,跳出考古圈,摆脱他们的“议程设置”,站在公众立场,追问现场,提升直播价值,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未来的广播考古直播,能不能让“人人记者”时代的公众也成为报道者,广播的现场连线能不能突破播报形式,多一些大胆、尖锐的追问和历史、现实的对比,这考验着广播人的智慧。海昏侯墓考古引发的巨大关注,让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新闻亮点和卖点,广播考古直播的一些独家内容,一次传播后还应继续热炒、放大,甚至可以进一步挖掘音像、书籍产品,既为历史保存资料,又能实现广播内容的产品化。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本文责编:陈道生

推荐访问:考古 发掘 直播 探索 广播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