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时间:2023-05-29 09:5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在深入分析当今时代新变化、实践新发展和人民新期待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认识,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必须把握关键、抓住重点,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时代价值;精神实质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3)01—0018—12

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顺应实践需求和人民愿望,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写进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以十八大报告为指导,深入认识与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对于抓住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首先蕴含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中。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①的科学命题。这一科学命题,是对党领导中国革命经验的精辟总结,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精辟思想的深刻体现。毛泽东深刻指出:(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2)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3)因此,必须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4)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就是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带着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5)为达此目的,必须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1]533-534这些重要观点,渗透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伟大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的精辟揭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地表现为两大基本特征:一是时代性;二是实践性。顺应时代,应时而生,应时而变,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2]544因此,“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3]337-338“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4]162一定的时代是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时代性和实践性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归根到底寓于它特有的实践性之中。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是永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强大动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60作为社会生活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高度理论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当然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它既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实践,又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离开实践这块沃土,马克思主义之花就将枯萎;脱离具体的实践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地坚持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依据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经了不同内容和特点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相互承接的两大发展阶段,产生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两大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在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这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集中体现为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新时期,是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日渐形成并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成功地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科学理论成果,相互联系,相互辉映,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生不息的伟大历史进程。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源头,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准备,没有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所产生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无从谈起。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升华,这次历史性飞跃及其所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推荐访问:科学发展观 地位 价值 时代 历史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