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戏剧剧本翻译的原则

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戏剧剧本翻译的原则

时间:2023-05-29 10:3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戏剧是中国传统优质文化的载体之一,它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具有综合型与舞台型等特点。戏剧区别于其他艺术,其通过表演的形式来讲文学作品直观的表现在观众面前,通过演员的声音、动作和心理来提升观众的感知度,呈现出文学作品与表演相结合的二元性。根据戏剧的特殊性,在其表演过程中要做到翻译与实际呈现相结合,真正走进观众的内心。

【关键词】翻译理论;戏剧剧本;翻译;翻译原则

【作者简介】陈慧娇,浙江省天台县教师进修学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一、我国戏剧剧本研究现状

在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戏剧也不断地走出去,凭借其深厚的内涵和优秀文化的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友人的关注。我国戏剧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为不断弘扬中华优质文化需要做到戏剧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目前,翻译问题俨然成为戏剧走出去的一大困境,因为戏剧内容均为古代文言文和部分诗词唱赋,这为实际翻译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同时,大量的古典和专业语言同样难以直观呈现在观众面前,陌生的典故和其中蕴含的哲学需要结合语境进行翻译,相关的指导工作亟须进行。

相比于西方戏剧的冲突到高潮的演绎模式,我国戏剧呈现出平铺直叙和结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剧情,观众得到了不一样的美的欣赏。当前,我国古典戏剧走出去过程中,内部歧视链严重,中心文化拒绝接受小众型的戏剧表演,导致文化壁垒产生。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戏剧做出创新与调整,不断满足观众的需求和喜好。因为观众的喜好较为趋同,导致部分边缘戏剧难以流传,形成阻碍戏剧艺术特质发展的障碍。与此同时,戏剧中体现的价值观需要得到认可和尊重,其艺术特质需要进行充分的创新工作,以此来提升西方文化的认可程度,并通过不断地讴歌与赞美人性中的真善美来提升和优化戏剧系统。

二、戏剧文本及其翻译与接受的特殊性

戏剧文本中的内容与形式表达出了其特殊性的特点,同时也增强了其不确定性,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观剧体验,并与西方戏剧和文化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在对戏剧文本的建构过程中,其特殊性不断彰显。在意义解读过程中,翻译文本同样呈现出不确定性,根据相关语境,形成相互关系。戏剧文本自身的不确定性带来了更多的研究内容,达成中外研究与翻译工作的共识。当我国古典的戏剧文化走出去时,新的语境产生,相应的新的文本和内容也在产生和发展。对此,我们可以看到戏剧的意义根据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与拓展。与传统文学不同的是,戲剧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为其翻译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制约因素也远超其他文化。

因为中西方文化存在兼容性较差的问题,戏剧文本的特殊性会导致其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西方戏剧侧重语言表达,并以文本为重,我国古典戏剧对语言的要求较低,更加注重表演形式和舞台架构。人们对于戏剧的欣赏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戏剧翻译与其他文学形式的不同,人们必须要通过舞台的表演去体会戏剧故事人物的感情,而想要我国中国的古典戏剧文化流传国际,必须要充分去了解中西方戏剧的差异,再戏剧翻译中针对性的创新。以元代戏曲为例,其核心内容通过演唱来表达,对于剧情、人物和结果均采用动作表演以及演唱来表现。

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戏剧剧本翻译及原则

1.功能目的翻译理论。

(1)功能目的论概述。1971年,Katharina Reiss发表了《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 inTranslation Criticism》一书,其中首次提出了功能目的翻译理论,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雏形。在此之后,Hans Vermeer提出了功能派的思想理论,同时JustaHolz Manttari不断推动功能派理论的发展。功能目的翻译理论通过改变角色和翻译文本,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形成合理有序的文本,提升整体翻译工作进程。

(2)以功能目的翻译理论为视角的戏剧翻译中的应用。通过功能目的翻译理论,国外读者能够轻松且真实地感受到古典戏剧中中国文化,不断了解、提升中华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引领观众树立正确的欣赏思路和正确的价值观。为了剧本翻译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弘扬优质的中华文化,剧本翻译工作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能进行直译,要充分结合语义语境,切实反映社会现实。如古典巨作《巴山秀才》的英译工作中,通过采集英语读者的实际兴趣,以中国古典文化作为基础,将剧本适时做出改变,形成深受当地观众理解和热爱的文学作品,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需求。在翻译中,需要将部分生涩的内容进行细化和处理,将中国的古典与当地的欣赏特点相结合,采用英语中的谚语来充分表达其中语义,不断提升读者的理解性与积极性。

2.翻译改写理论。

(1)翻译改写理论概述。翻译改写理论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福维尔提出的,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的关注点是翻译与文化的相互作用,更加强调翻译过程中文化背景的不同。

(2)以翻译改写理论为视角的戏剧翻译中的应用。戏剧翻译要考虑戏剧的可表演性、可接受度,其最重要的就是可接受度,其包括语言文化等的可接受度,从剧本创作到译本形成再到舞台表演,哪一步都不能忽略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要考虑人们是不是能够听懂看懂,这就要求翻译者根据文化背景对戏剧文本的再次加工,此时就能彰显出翻译改写理论的重要性。

3.多元系统“操控”翻译理论。

(1)多元系统“操控”论概述。美国早期关于戏剧翻译主要采用的是多元系统理论,1970年,是由tamar Even-Zohar最早提出的。在多元系统理论中,翻译文学分为三个部分,即模板、样式和思路,通过三者结合,将翻译工作做得更加细致与容易理解。在多元系统理论中,翻译不再局限,由过去只注重文本变为更多的关于文本作者、传统文化和观众。这一理论至今影响深远,不仅在知识理论方面,更多的是关于实际操作与翻译工作,并为之后的翻译理论不断奠基。

操控翻译理论在多元系统理论之后,通过将文字转换为文化,不断地优化和提升古典的文化的地位,并形成了更加多元的翻译学派。在实际的戏剧翻译中,舞台艺术被视为文学作品中的核心,通过充分表现舞台艺术来不断优化和表现书面理论,形成多样性的剧本,真正做到文本与演绎相结合,优化语言特质。

(2)多元系统“操控”翻译理论在戏剧剧本翻译中的应用。《骆驼祥子》在1945年由伊萬·金在纽约翻译,作者本身是一位外交官,凭借其独特的出生以及价值观,真正做到了译本与原文高度吻合,并适当对文本内容进行修改,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并提升了文本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使其成为当时的热门作品,老舍也成为美国人熟知的文学作者。通过不断提升文本的开放性,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欣赏便会大幅提升,意识形态也得到多元的表现和理解,并且不断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多元操控理论将社会实际与文本相结合,形成独特的社会意识,并由译本将其中的优质文化得以弘扬。在二战期间,美国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生活十分痛苦,死亡、分离、苦难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大家不愿再面对痛苦。所以,伊万·金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将《骆驼祥子》的结局发生了变更,变成了祥子救活了虎妞,他们共同过上了好日子。这个结尾充分结合了当时的实际,通过作者的巧妙变化来迎合了时代需求,燃起了大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个人意识形态中,价值观与审美存在差异性与特殊性,并对具体的翻译工作产生特殊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内部操作性。在粗俗语翻译工作中,大量粗俗语呈现在戏剧文本中,虽然不雅但却明确地彰显语言效果和语言表达的魅力。因为粗俗语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在其具体工作中能够不断提升文本的审美,形成独特的文化价值。

四、结语

古典戏剧是我国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对国家优质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具体的翻译领域缺乏系统、合理的理论支持,在实践中容易产生直译和与社会脱节等问题。受翻译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影响,建立健全翻译理论尤为重要,翻译者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进行实践工作,并不断形成合理有序的研究体系。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过程中,翻译工作要切实做到以优质的中华文化为基础,通过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到实际产出效果的不断优化和提升。同时,充分将戏剧作品与地区实际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综合型的观赏作品,不断满足各国戏剧爱好者的兴趣,为推动我国优质戏剧作品走出去提供动力和支持,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与弘扬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戏剧剧本翻译及原则[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3):83-85.

[2]王占斌,吴凡.论戏剧剧本中的前景化语言及其翻译对策——以奥尼尔《送冰的人来了》为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5(01):95-100+105.

推荐访问:翻译 指导下 剧本 戏剧 原则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