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孙子兵法》与和平外交战略

《孙子兵法》与和平外交战略

时间:2023-05-29 11:2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大潮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深入人心,各国间的外交活动越来越频繁,外交活动对世界形势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孙子兵法》所论述的军事战争的巧妙谋略,大部分能用之于外交活动。

一、“慎战”战争观的意义

综观《孙子兵法》十三篇,虽然是研究战争和战略思维规律的理论体系,但丝毫没有穷兵黩武的气息,却充满了“慎战”的鲜明态度。

出生在武将世家,生活在春秋晚期——个大分裂、大动荡的年代,诸侯割据,战乱不休,民不聊生,作为明智、清醒的军事家,孙子深知战争的残酷。《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是一场灾难,给交战双方造成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俸,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用间篇》)因此,孙子把“慎战”作为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

对待战争的态度,是衡量人类军事思维理性程度的重要标尺。“慎战”思想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战争最高的价值目标,继承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和平、主张“止戈为武”的思想传统,不仅闪烁着中华民族伦理智慧的光辉,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和《战争论》分别代表了东西方古代军事理论的高峰,堪称世界兵学领域的“双璧”。与崇尚“暴力论”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显著不同的是,孙子既着眼于战争论,又超脱于“暴力论”,站在战争之上研究战争,超出军事战略研究军事战略,以其聪明睿智对“百战百胜”这一公认的用兵盛誉作出“非善之善者”的新论,提出了空前绝后的全胜战略——“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全胜战略的提出,被中外有识之士誉为“至精至微,聪明睿智,神武不杀”的最高军事准则。

二、《孙子兵法》中“慎战”思想的体现

孙子“慎战”思想的主旨,是通过和平手段达到目的,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胜利。“非危不战”(《火攻篇》),他主张把战争手段作为迫不得已的选择,不到危急关头,不要贸然发动战争。即使不得已选择了开战,也要尽量控制暴力的运用强度。在《谋攻篇》中又指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说:百战百胜,并不是善策中的最上策;不经过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或者放弃进攻企图,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亡国不可复存,死者不可复生”(《火攻篇》),因而孙子强调指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至战。”(同上)意思是说,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气愤而出阵求战。孙子一再告诫统治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切忌感情用事,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使国家和人民陷于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

三、《孙子兵法》中“慎战”思想的科学结构

(一)它以强大的实力和充分的准备作为达到目标的保障

《形篇》指出:“善战者,先为不胜”;“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战略战术固然重要,然而仅靠高超的军事技能很难保证战争‘百战百胜”。要取得胜利,必须要有雄厚的实力做后盾。孙子慎战思想的缜密体现在不仅以优势的实力作为前提,还强调做好充分的迎战准备。从总体上分析和度量敌我双方“道(政治)、天(天时)、地(地利)、将(将领)、法(法制)”五方面的情况和“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七个问题(《计篇》),来达到“知己知彼”,从而“致人而不致于人”,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还有,《九变篇》指出:“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既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先为不可胜,”又有充分的迎战准备“恃之”“不可攻”,“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便可得以实施。

(二)它以威慑力作为达到目标的心里杠杆

《虚实篇》指出:“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意思是,能使敌人无法前去的,是我方的故意妨害。“害”也可以理解为“威害”。威而胁之,“使敌人不得至”。这一威慑思想在《九地篇》中接连地陈述:“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在《势篇》中“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也是一种浩荡的战略气势,让敌人在心理上感到畏惧,从而达到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制胜于无形”的战略境界。

(三)它以高超的“伐谋”“伐交”艺术作为达到目标的有效手段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不战”,是孙子提出来的新颖独特的战略思想,“慎战”也不是“不战”。“不战”是指双方不进行军事交锋,不战之中又有战,即通过“伐谋”、“伐交”等非战争的形式激战。如果只是从心理上威慑于敌,使“敌人不得至”,“屈人之兵”还必须主动出击,出击的手段便是“伐谋”、“伐交”。

怎样才能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子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谋攻》)。首先是以谋略取胜为上。用高超的谋略识破敌人的计谋,采取措施而破之。其次是“伐交”,即用外交手段战胜敌人,战场交锋,兵刃相见。假如被迫采取“伐交”的手段,则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打仗要随着敌情的变化而灵活改变自己的方针策略和行动计划,才取得战争的胜利。充分利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避实而击虚”、“以正合,以奇胜”等作战方法,尽快结束战争,尽量保全自己,争取战争胜利的最大值,把战争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四)它以周全的“修道保法”措施作为达到目标的先决条件

《形篇》指出:“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修道”是通过统治者制定一些仁政和关爱民众的措施,赢得人心,以达到上下同心合力,行动取得胜利。“保法”意为确保必胜的法度,体现在健全制度、严明赏罚、明确权限分工等各个方面。孙子不仅提出了“先为不可胜”的观点,而且从措施的角度郑重地提出了“修道而保法”的观点,阐述了如何在政治、经济、军事、自然条件等方面“修道、保法”。由此可见孙子“慎战”这一思想的完整性。

四、“慎战”思想对当今外交的启示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古今中外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国际社会中制止战争的主旋律。在2005年9月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并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可见,孙子“慎战”战略思想,已经在这主旋律中浑然成美妙的音符,并在当

今世界人类和平事业中奏出了悦耳的乐章。只有真正实践了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战略的深层和深刻的内涵,即“不战”而“安国全军”,人类和平的前景才会是更美好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孙子的“慎战”思想给开展和平外交以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伐谋伐交”,坚持和平外交政策

孙子在《谋攻篇》中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可见“伐谋”、“伐交”比“伐兵”(用兵作战)、“攻城”(攻打城市)更为重要。在外交活动上,通过高超的谋略,以协商、谈判等途经解决国际争端,避免冲突、战争,甚至达成合作。

著名的“乒乓外交”是转动小球带动大球,通过乒乓球来实现中美建交的成功外交范例,是全世界为之叹服的创举。1970年10月5日出版的《时代》周刊登载了尼克松和记者的谈话,传出了清晰的信号:总统希望在有生之年访问中国。翌年4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便邀请在日本参加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随后,美前国务卿基辛格、总统尼克松到中国登门拜访。经过会谈,最终签订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上海公报》,大大缓和了中美两国的关系。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严重关头,中美两国都在“伐谋、伐交”的活动中取得重大成果。

事实证明,积极开展合作,是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切实有效的途径,在国际政治实践中越来越凸显出其合理性和优越性。

(二)“致人而不致于人”,掌握外交主动权

孙子在《虚实篇》中指出:“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同样,在外交活动中,也要主动与别国交往,使别国听命于本国的意图,而不要使本国听从别国的摆布。在外交上善于“致人而不致于人”,也能提高其国际声望,改善处境,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国际关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美国经常利用其高科技和经济上的巨大优势,将自己掌握的高新技术优势作为筹码,利用自己对高技术的控制来威胁与挤压别国,迫使别国在外交上作出让步,或者以技术转让为诱惑,拉拢和控制别国政治,实现在外交中“致人而不致于人”,使其成为当今世界最强的超级大国。

(三)“威加于敌”,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孙子在《形篇》中指出:“善战者,先为不可胜。”就是要求战争指挥者,做好军队、武器、物资等各种准备来确保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外交活动中,想要“立于不败之地”,也要“先为不可胜”,这就要不断增强本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用雄厚的实力作为威慑其他国家的后盾。一个实力强国,会在外交上受到别国的尊重,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常处于有利的地位。

当今强国之争,主要表现在对高科技优势的争夺和以科技、经济、军事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资源和人力优势,加快发展经济、科技。比如我国的火箭发射空间技术已成为美日欧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我国应加紧研究和开发高科技产品,设法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最有经济价值和应用前途的热门高科技领域中去,并选择关键性的高科技项目作为战略突破口,以此带动科技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具有威慑力的强国,从而保持在外交方面的有利态势。

(四)“因敌变化”,适时调整策略和行动

孙子在《虚实篇》中指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在外交活动中,也要根据国际动态与对手情况而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才能不断发展对己有利的国际形势,在外交上长期保持优势。

韩国《朝鲜日报》发布过一篇题为《中国外交更需灵活性》的文章,说:综观一系列跟中国有关的外交事件,我们总会发现,中国一直都处于被动地位,中国总是在别国提出他们所谓的合理要求时才会予以回应,美国压人民币升值如是。的确这几年来,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美国、欧盟国家不断向中国施加压力。正是在这种压力之下,在参加中欧峰会时,应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邀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突访德国,中德达成了重要的一个共识:德国承诺将在2016年之前,说服欧盟其他国家承认中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这次访问实质上是突破了欧盟其他国家的围攻,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举措。温总理“因敌变化”,突访德国开展灵活外交,在外交上由被动向主动迈出了新的一步。

五、结束语

我们要继续加强对《孙子兵法》战略思想的研究,采取科学态度,运用科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慎战”这一和平思想文化遗产继续发扬光大。要紧密联系新的实际,从孙子的思想中不断汲取和平的养分,创造性地运用《孙子兵法》指导外交活动,以促进世界局势的稳定、政治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

推荐访问:孙子兵法 外交 和平 战略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