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华夏文化颂(随笔)

华夏文化颂(随笔)

时间:2023-06-06 12:5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在中国,文化之神圣在于奠定华夏文明之根基,“人更三圣,世立三古”一伏羲、周文王、孔子先后从与自然现象密切相关的卦开启了华夏文化之源头。到今天看来,《易经》仍然有着神奥的特质,正因如此,更突显了华夏文化之神圣。自此以后,繁盛的文化承载着华夏文明屹立于世界东方,成就了文明古国的美称。

战争催生了文化之繁荣。战争对于人类来说就是原始动物性的文明争斗形式而已一集团代替了个体,取代了械具,智慧产生了战略战术。战争对于当代的人们是一种灾难,但对于社会的发展乃至进步未必不是幸事。春秋争霸二百余年末期诞生了老子与孔子这两位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难道这是偶然的吗?老子面对纷争的社会静静地思考,喊出了无为的箴言,要那些当权者不要扰民民自安之。孔子游说诸侯难于制止乱局却创立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等级学说。

战国争雄又是二百余年的生灵涂炭,与之相伴的百家争鸣呈现出了文化繁荣的空前局面。文化虽未能停止当时的战争,但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的潜能作用,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从奴隶制转型为封建制,也正是文化使社会从野蛮向文明迈进了一大步。

文化的社会效应是巨大的。汉初奉行无为,数百年战争创伤得以平抚。汉武高呼儒术独尊的响亮口号,北征匈奴,南服蛮越,开疆拓土,国势空前,国威强盛,民族的尊严至此真正树立起来,这也可能是华夏民族称为汉族之由吧!文化是民族的魂灵,是社会的神经,决定着国家的走势与强弱。

文化是有感召力的。汉末曹操笼络人才也以文化为手段,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叫得响的一段。

文化是有抗拒力的。正始时期的竹林七贤,啸傲山林,饮酒赋怀,不与当权者合作。万历时期的东林党人,以书院为阵地,嘲弄朝政,使本已风雨飘摇的明王朝失去了统一的意志,为明朝走向灭亡起了不想起的作用。

中国文化之根深植于华夏大地,是华夏民族的意识基因,是华夏民族的标识,是华夏民族引以自豪和骄傲的精神财富。我为拥有这样的基因、标识、财富深深地感到幸运与满足。

文化对于社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愚蠢,虽有统一之雄举与胸襟,意识里却容不了几本书,没有了文化的秦王朝不仅没能万世反而成了最短的统一王朝。或许没有必然的内在关系而只是偶然的巧合,但必定有了这样的结果。

我生存的半个世纪里经历了破坏文化的切肤之痛,一场所谓对“封、资、修”文化的大革命,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厄运。

可喜的是时隔近半个世纪,重拾中国文化,乃文化之大幸,国家之大幸,民族之大幸。

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昌则民族昌!

推荐访问:华夏 随笔 文化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