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王朝的辉煌背影

王朝的辉煌背影

时间:2023-06-07 18:0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与它齐名。”在阿拉伯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穆罕默德来到大马士革郊外,从山上眺望全城,顿时被城市绚丽多彩的景色所感动,但他观赏一会儿后没有进城,而是转身往回走。随从者惊讶不已,忙问其原由。穆罕默德解释道:“人生只能进天堂一次,大马士革是人间天堂,如果我现在进了这个天堂,身后怎能再进天上的天堂呢?”

先知与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这位与大马士革擦肩而过的先知创立了伊斯兰教,又以阿拉伯半岛的麦地那为中心开始了军事征服、宗教传播和领土扩张。伊斯兰教势力的兴起之迅速,影响之深远而长久,可谓世界史上的一个奇迹。穆罕默德在公元630年才使自己的出生地麦加彻底皈依伊斯兰教。过了不到100年,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已经扩大到了极点:西自大西洋东岸和比利牛斯山脉,东至印度河和中国的国境,南面扩展至撒哈拉沙漠的北缘,北面抵达了黑海、里海和咸海的南岸。而曾经孕育了人类早期最伟大的几个文明的两河流域、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波斯、印度河流域、以及中亚河中地区(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包括今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皆在其政治和宗教统治之下,并且永久性地改变了面貌直到今天。

此等伟业正是定都大马士革的倭马亚王朝成就的。这个始于661年的哈里发帝国如初生的太阳般喷薄而出,征服与扩张成为它的关键词。到了732年穆罕默德逝世百年之时,他的信徒就从麦地那这一原点开始,建立起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阿拉伯的先知的名字和真主的名字在一起,每天从遍布西南欧、北非、西亚和中亚的几千个尖塔上被传诵五次。虽然倭马亚王朝只是伊斯兰教信徒建立的第一个王朝,但之后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领土面积与比肩的伊斯兰教帝国了。对比今天伊斯兰文明的版图,王朝征服之地只失去了西班牙,其余地区仍然是穆斯林的天下;而后来伊斯兰教大规模的传教扩张主要发生在小亚细亚、东南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西非以及东非海岸方向。

大马士革成为了这个庞大帝国的首都,也可以算作继麦地那和库法(位于现伊拉克境内)之后,伊斯兰世界的第三个政治中心。在这个首都的中心,倭马亚王朝漂亮的宫殿和清真寺,像全城花园所组成的翠玉腰带上的一颗颗大珍珠一样,屹立在当中;其中最壮丽夺目的,当属倭马亚清真寺。如今站在市郊卡西翁山鸟瞰大马士革日落美景的时候,华灯初上的清真大寺被映衬得辉煌璀璨,围绕露天庭院的三座尖塔与大殿穹顶巍峨雄伟,凸显在城市天际线,历久而愈发气势恢宏。这座久远到仍然由罗马时期的石柱支撑着的建筑,让人怀想倭马亚王朝时代大马士革的盛景;虽已历经1300余年的风雨沧桑,却终究给拜访者留下了曾经的阿拉伯帝国的辉煌背影。

大马士革:倭马亚清真寺

对于拜访人文景点的游客来说,建筑可谓是集大成的艺术,最能体现该地区的历史风貌和文明成果,也最令人“赏心悦目”。而宗教建筑,总是建筑艺术的主要代表;这一点在伊斯兰地区尤为突出,清真寺往往是古城最具魅力的景点。清真寺的工程规模和艺术水准,往往反映了建造者的国力、科技发展水平以及艺术创造力。而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清真寺的建筑式样和艺术风格的差异与相互借鉴,又让人可在历史地理坐标中玩味不已。

先知在麦地那修建的第一座清真寺非常朴素,仅是一个露天的院子和用土坯砌成的围墙,后来增加了平房顶以遮蔽日光,并添置了木质小讲台(借鉴叙利亚的基督教堂),从而构成了所有清真寺最简单的要素:院子、房顶和讲台。后世的反复扩建使得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清真寺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而真正代表了早期清真寺最经典水准的耶路撒冷的圆顶清真寺和大马士革的倭马亚清真寺,恰都是在倭马亚王朝时期分别由哈里发马利克和瓦利德一世(前者之子和继任者)下令修建完成的。

圆顶清真寺于691年建于传说中穆罕默德登宵的磐石之上,其所在之圣殿山同样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神圣之地。清真寺采用了拜占廷式的穹顶,建筑材料也据说是从基督教建筑的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它雄伟而炫目的金顶无论清晨还是黄昏,都会在蓝天下产生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美感。据说马利克修建它的目的之一是使清真寺的荣耀盖过当地基督教徒心目中神圣的圣墓教堂,看来该目的应该是达到了。尽管圆顶清真寺曾经过几次改造和重修,然而大体上仍保持原来的格局,因此被认为是保存到现在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古迹。遗憾的是,如同麦加和麦地那的圣寺一样,该处目前不允许非穆斯林进入。

上面的遗憾更突显出始建于705年的倭马亚清真寺对我们的可贵之处,它是普通游客有机会体验到的伊斯兰教最神圣、最古老的地方,也是伊斯兰世界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之一。这座清真寺建在了古罗马的朱庇特庙(1世纪)和早期基督教的圣约翰教堂(5世纪)的旧址上。由于阿拉伯人本来是游牧民族,没有自己的建筑传统,于是在兴建时充分利用了旧有基督教堂。对原建筑的承继和发展,使它成为了伊斯兰建筑发展史上的范本,并深刻影响了后来中东、北非等地区的清真寺建筑。

我最喜欢席地坐在庭院中,细细体会这一建筑的精妙。露天庭院呈长方形(东西长158米,南北宽100米),地面铺以瓷砖。主体建筑则由庭院南面的礼拜大殿和环抱东、北、西三面的列柱拱顶长廊组成。

庭院中央有3座封闭式圆顶建筑,其中东面是钟楼;西面是藏宝阁,呈八角形,外立面为14世纪精美繁复的镶嵌画装饰,由8个罗马石柱支撑;中央是水房,内有一座大理石水池,供朝拜时沐浴之用。

庭院四周的墙壁上,有用金砂、马赛克和贝壳镶嵌成的巨大彩色壁画,以金色为背景,各式楼台亭阁、城堡与参天绿树相间排列,虽是描绘天国的盛景,但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当年大马士革的繁华。大殿正面仿拜占廷宫殿式样,有凯旋式穹顶大门,门两旁由合抱的大理石圆柱支撑。

全寺最值得玩味的是三座宣礼塔,不仅因其是史载最早建宣礼塔的清真寺,而且经后世数代整修,显现了几种不同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北院墙正中的宣礼塔被称为“新娘塔”,下面的四方形部分建于9世纪初期。此种形制脱胎于拜占廷时期叙利亚基督教堂的四方形塔楼,后又深深影响了叙利亚、北非和西班牙等地宣礼塔的设计模式。“新娘塔”上部则是12世纪后期的建筑风格,为L174年火灾后完成,当时正是阿尤布王朝的开国之君萨拉丁的统治时期。萨拉丁是带领穆斯林抗击基督教十字军的民族英雄,1174年在开罗加冕,1193年卒于大马士革。倭马亚清真寺北侧的一座庭院内有他的陵墓,供游客瞻仰。

南墙西端是八角形的“盖特贝塔”,它是以马穆鲁克王朝最有作为的苏丹的名字(执政期为1468~1495年)命名,他在1488年完成了这一建筑工程,盖特贝尖塔展现了马穆鲁克时期典型

的埃及式建筑特点。在当时,王朝的首都在开罗,开罗的建筑风尚显然影响了大马士革。

南墙东端的“耶稣塔”是方形塔,是三个宣礼塔当中最高的。该塔重修于1759年,顶部已经完全是奥斯曼土耳其式的塔尖。而在开罗的爱资哈尔清真寺,也有两座建于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尖塔。此时陷落于土耳其人之手的故都大马士革和开罗,都要向伊斯坦布尔看齐了。

进入礼拜大殿,肃穆之情油然而生。两排东西向的大理石圆柱,将大殿分隔为3个区域。在这些圆柱和金碧辉煌的殿内四壁顶棚上,不但雕有精致的花纹,还有镶嵌着黄金、宝石、贝壳的红、黑、白大理石艺术雕刻。大殿顶上巨大的水晶吊灯使大殿平添豪华,北墙上流光溢彩的罗马式彩色玻璃令人迷醉。

殿内南墙为麦加方向,有四个精致的大理石凹壁和一个大理石宣讲台。这些壁龛和讲台上都用五彩玻璃、“基沙泥”瓷砖镶嵌出各种美丽的树木花卉及几何图案,耀人眼目。

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徒们在精美的红地毯上或卧或跪,与真主做着他们灵魂之间的对话。大殿内还有施洗者约翰(古兰经称作叶哈雅)的圣墓,据说里面存有他的头骨,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视为圣物。直到今天,基督徒和穆斯林依然在这里友好相处,各自朝拜着他们自己心中的圣灵。

礼拜的时间到了,人们纷纷起立,朝向麦加,开始祷告。祷告时男女是完全分开的,男人在南面的壁龛前进行叩拜,而女人,则在北侧由石柱和铁链分割开来的区域。数以千计的信徒齐身叩拜,蔚为壮观;而同声唱响的祷告词虔诚圣洁,又气势磅礴。置身于辉煌的大殿里,我这个游客也完全融入这神圣而宏大的“气场”中,仿佛真的在聆听来自天国的声音。

我想这也是1300年前倭马亚的帝王建此清真寺的原因吧。有了安静的大殿和荫蔽的廊檐,可以为信众遮风挡雨;有了宣礼塔、凹壁(指示礼拜的麦加方向)、讲台、礼拜前沐浴用的水房,更好地满足了宗教仪式的需要;有了这前所未有的巨大规模,使这里同时也可以作为公众集会的大厅、政治朝贺的场所;有了壮丽的建筑和精美的装饰,可让各方来的信徒对帝国顶礼膜拜;有了这个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清真“大寺”,可以向全世界宣告,新宗教的信徒,决不落后于在大教堂里做礼拜的基督教徒;这样,瓦利德一世的政治目的也就达到了。

沙漠行宫:阿姆拉城堡

帝国主人的眼中也不仅是文治武功,虽然历史记住的多是他们金戈铁马开疆辟土万朝来贺的场面。倭马亚王朝留下的建筑古迹,大部分是宗教建筑物。但在大马士革东南面的沙漠里,现今仍然保存了不少倭马亚王室的行宫。其中最出名的,是位于约旦境内的阿姆拉城堡。我们去参观这座沙漠里的城堡时走的是约旦至伊拉克的公路,公路两边几乎寸草不生。这个方形石砌建筑物外观上非常不起眼,目前还完整保存的建筑主要由一个会客厅、三条拱形走廊和一个罗马式结构的浴室组成。它其实是倭马亚哈里发的临时住所兼娱乐场所,据考证正是倭马亚清真寺的建造者瓦利德一世在712~715年修筑的。这一带共有大大小小三十余座沙漠宫殿,作为哈里发们出游时的游乐场所和驻军营地。

虽然内部空间很狭小局促,但阿姆拉城堡以卓绝的壁画闻名,是伊斯兰艺术在其发展初期阶段的杰出代表。绘画的题材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当年宫廷中的日常生活、狩猎和丰收的场面、童话动物等。这些壁画意象庞杂,一方面具有赞美哈里发伟大力量的象征意义,同时应该也反映了哈里发个人的情趣爱好。壁画中有严肃政治题材,画有包括西班牙、埃塞俄比亚、波斯等6个国家帝王的肖像,象征倭马亚哈里发对他们的霸权;在浴室的半球形拱绘有天体星图,即使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星图也是描绘得相当准确的;而最具特色的是演奏乐器的动物和几幅描绘宫廷女乐的彩画。

北非遗存:欧格白清真寺

倭马亚王朝留下的另一重要清真寺是位于突尼斯凯鲁万的欧格白清真寺。凯鲁万是阿拉伯著名将领欧格白为彻底征服北非而建的军事基地,后来发展成为马格里布地区(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区,主要指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在伊斯兰时代早期的中心城市。始建于670年的欧格白清真寺是北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相对于倭马亚清真寺,欧格白清真寺的外观显得比较朴素,保持了建筑材料砖石的本色。院长130米,宽80米,院墙高4米,外表像一座巨大的城堡。院内大理石铺地,东北南三面有拱形长廊环抱,长廊由300多根罗马式石柱顶立。身在其中,你绝对找不到两根相同的石柱。这些石柱皆是取材于当地散落的罗马建筑遗址,因此柱式、长短、粗细、材质、颜色、雕饰各不相同,仿似罗马柱的展览厅。

欧格白清真寺的礼拜大殿宏伟壮观,门廊柱子平列,分为17个楹间。大殿正面有15扇大小不同的木门,每扇门由400~800块雕有各种图案的嵌板组成。殿正门入口处耸立着仿波斯建筑风格的圆顶。殿内花岗岩、斑岩和大理石的圆柱林立,计20排,共300根,与长廊的石柱数相等。大殿内可容3000人,殿外大院及走廊可容5000人同时礼拜。但我们参观时内殿没有开放,无人入内。

寺西北的宣礼塔为四方形3层梯形,高35米,是凯鲁万城最高建筑物。这个宣礼塔始建于725年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在9世纪最终完成后一直伫立到了今天。它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宣礼塔。这个四方塔将叙利亚的建筑形式带到了北非,然后又成为北非和西班牙清真寺建筑的典范。

萨拉丁和阿尤布王朝

萨拉丁(1138~1193年),埃及阿尤布王朝的开国之君,率领穆斯林抗击十字军,从基督徒手中又夺取回圣城耶路撒冷。

尽管就严格意义而言,正统的阿拉伯帝国只延续了倭马亚和阿拔斯两个王朝,然而,阿拉伯帝国在历史上也曾分裂出“后倭马亚”王朝(756~1031年,以西班牙科尔多瓦为中心)、法蒂玛王朝(909~1171年,都城埃及开罗)。萨拉丁曾是法蒂玛王朝的宰相,1171年,推翻法蒂玛王朝,自立为苏丹,在埃及建立阿尤布王朝。1250年,阿尤布王朝又被马穆鲁克王朝所取代。

萨拉丁为库尔德人,库尔德人是西亚排在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伊朗人之后的第四大民族。尽管并非阿拉伯人,萨拉丁仍被视为穆斯林的伟大英雄。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是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国家,其鼎盛时期征服了西亚、中亚、印度河流域、北非及西班牙等地,形成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将原先松散的阿拉伯各部落集合起来,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从此,一个强大统一的阿拉伯国家走上了历史舞台。

632年,穆罕默德逝世之后,他政教合一身份的继任人(又称哈里发,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继续阿拉伯国家的扩张之路。632~661年之间,先后有四大哈里发继任,分别为阿布·伯克(632~634年在位)、奥马尔(634~644年在位)、奥斯曼(644~656年在位)、阿里(656~661年在位),史称四大哈里发时期,他们继续穆罕默德的遗志,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并将领地扩张到叙利亚、巴勒斯坦、波斯、埃及等地。

四大哈里发之后,穆阿维叶被公认为哈里发,他迁都到大马士革,将哈里发制度由选举改为世袭,于是,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661~750年)开启。倭马亚王朝是阿拉伯帝国最强盛的时期。

750年,阿布尔·阿拔斯继位哈里发,不久之后又迁都巴格达,开始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9世纪末期之后,阿拔斯王朝逐渐衰弱,各地分裂势力丛生。1055年,巴格达被塞尔柱突厥人攻陷。1258年,最后一个哈里发穆斯塔辛被蒙古人杀死,阿拉伯帝国灭亡。

麦加和麦地那

伊斯兰教最重要的两大圣城,均在今沙特阿拉伯境内。该区域为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的发祥地。麦加是穆罕默德的出生地。《古兰经》里规定,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都要在自己的一生里至少上麦加的清真寺朝觐一次“天房”。麦地那是仅次于麦加的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地,穆罕默德逝世于此,这里也是阿拉伯国家最早的首都。

推荐访问:王朝 背影 辉煌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