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发展海外贷款,,推动人民币境外使用

发展海外贷款,,推动人民币境外使用

时间:2023-06-15 16:3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为缓解巨额贸易顺差及促进日元输出,日本在20世纪80 年代实施了“黑字环流”计划。通过发展“黑字环流”贷款,日本国际收支顺差得到有效利用,并以此推动日元国际化。本文对日本发展“黑字环流”计划的基本情况、特点、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整理,以期为推动人民币境外使用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黑字环流;海外贷款;境外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4)09-0076-06

一、引言

2012年,周小川行长在《国际金融危机:观察、分析与应对》一书中谈到人民币“走出去”的宏观及现实需求,认为中国现在的情况和日本当年始推日元国际化战略时近似。中日两国在推进本币国际化时,所处贸易地位高度相似,都是贸易顺差国,都存在本币出不去的问题。日本为促进日元输出,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黑字环流”计划,通过发展“黑字环流”贷款,使其国际收支顺差得到有效利用,并以此推动日元国际化。此外,日本也通过亚洲开发银行的日元贷款或援助等途径,向外输出日元,这些技术我们既需要正面借鉴,更需要吸收其经验教训。对于中国来说,眼前需要做的,是在国内进行广泛的金融改革。只有把国内市场打通,与离岸的人民币市场形成循环,人民币的国际化才能有足够的底气。

二、日本推动海外贷款的实践——以黑字环流计划为例

(一)计划的提出

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对新技术有极强的吸收能力。日本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贸易立国论”后,进出口额持续增长。进入70年代,日本对外贸易出现巨额黑字并持续扩大,巨额贸易顺差使日本承受了巨大的国际社会压力,遭到多国贸易保护主义报复。为缓解压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藏省制定了“黑字环流”计划,通过政府以及日本输出入银行、日本协力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国际贸易盈余、外汇储备、国内私人资本以政府发展援助和商业贷款等渠道流回发展中国家,以达到削减国际收支顺差、促进对外投资、改善对外关系等目标。计划于1987—1991年施行,共三期约650亿美元(见表1)。第一期侧重向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出资,额度100亿美元。第二期通过国际机构、日本输出入银行、海外经济协力基金乃至民间银行出资,金额200亿美元。第三期计划是日本配合布兰迪计划①的实质举措,额度350亿美元。

1. “黑字环流”贷款资金70%来源于私人资金。从资金来源看,计划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发展援助预算资金(ODA)和私人储蓄资金。其中,ODA主要用于向国际金融机构以及为海外协力基金的援助性日元贷款提供资金,其中30%来源于无成本资金,70%来源于低息资金。私人储蓄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和企业的储蓄,属高成本资金,通过商业银行存款、日本进出口银行发债以及外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发行日元债券等途径筹集,主要用于向日本进出口银行和日本商业银行发放的商业性日元贷款提供资金。总体来看,私人资金是“黑字环流”贷款的主要来源,占比71%。

2. 主要为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优惠贷款。计划主要以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原材料出口企业为对象,具体投向受援国的石油、煤炭、天然气、钢铁、铜、锡、木材、橡胶等资源的出口产品基地建设,涉及纺织、轻工、机电、农牧渔、原材料等300多个项目,受援国项目投产后将产品出口到日本,并以出口贸易获取的日元收入偿还贷款。“黑字环流”贷款利率优惠程度高、贷款期限长②、附加条件少,受援国可以方便地运用贷款进行采购。

(二)“黑字环流”计划推动了日元的境外使用,但持续效应不明显。

“黑字环流”计划启动以来,在推动日元境外使用、削减日本巨额贸易顺差、缓解资源匮乏难题、促进资金流出与回流的有效循环、改善对外关系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一是削减巨额贸易顺差,缓解了资源匮乏难题。通过将贸易黑字环流向发展中国家,遏制了贸易顺差连年增长势头,既保持了国际贸易平衡又减少了国际贸易摩擦。同时,通过大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项目的日元贷款,引导受援国将产品出口到日本,使日本取得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有效缓解其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匮乏难题。二是形成日元境内外环流渠道,改善了对外关系。日本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日元贷款,再由受援国以出口获得日元收入偿还贷款,形成日元环流渠道,推动了境外市场发展。同时,日本通过“黑字环流”计划改善了对外关系。如第三期计划推出是配合支持美国债务救助计划,化解债务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的冲击,强化了美日同盟关系。此外,东亚是计划贷款的主要接受地区,中国得到黑字环流资金1400亿日元,缓解了中国外汇紧缺问题,密切了日中关系。三是使日元在进出口结算中的比例大幅提升。1970—2005 年,日元在日本出口结算中的比例从0.9%升到40%,在进口结算中的比例从0.3%升到19%,在世界贸易结算中的比例达到了6%。四是为企业“走出去”奠定基础。一方面融洽日本与被投资国的关系,增强日本投资者对被投资地区的了解,为后续企业投资和日元商业贷款提供了条件和便利。另一方面,为日本“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后续金融服务,支持日本企业在被投资地区的发展。

但该计划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计划的持续性效果不明显:

一是长期的资本输出结构仍未能使日元真正走出去。“黑字环流”计划中的资本输出以长期资本为主,以期将巨额经常收支黑字转化为长期资本,自计划开始,长期资本纯输出额从1985年的163.1亿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500亿美元。但90年代开始,长期资本输出减少、输入增加,1991年,日本长期资本收支出现了输入大于输出的情况(见图1),巨额经常收支黑字并没有有效转化为长期资本流向各国,而是用于偿还对外短期借款或作为国外存款等银行部门的对外短期债权,日元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

图1:1985—1991年日本长期直接投资与借款输出输入对比图

资料来源:根据《1992年经济统计年鉴》东洋经济编[日]整理。

二是日元贸易结算地位依旧低下。根据日本海关统计,2010年上半年日本对全世界出口中48.6%使用美元标价,41%使用日元标价,6.3%使用欧元标价。即使在日元使用比重高、同时又是日本最大出口地的东亚,日元标价比例也只有49.9%,美元48.1%,对欧美出口中,日元标价比例非常低。可以说美元和欧元是日本出口中的重要标价货币。从1995年以来,这种结构基本没有改变。虽然1984—1994年日元在贸易中的标价比例有过大幅提高,但是同发达国家一般水平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日本本币在贸易中的比例均为发达国家中最低的(见表2),这和日本产品的竞争力等情况并不相符。

表2:主要发达国家贸易中本币标价比例(%)

资料来源:转引自伊藤隆敏等(2010)。

三是日元对东亚各国债务影响自1990年开始减弱。黑字环流计划结束后,日本金融机构对亚洲各国的贷款从1990年下半年起急剧减少,各国对外债务中的日元占比呈下降趋势。此外,日元在亚洲民间部门的长期债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日本的银行的中长期日元贷款,另一类是日元外债、欧洲日元债券。表3中给出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银行的中长期日元对外贷款余额。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对亚洲的贷款余额逐渐增加,1989年达到高峰,进入90年代后开始减少,无论是从绝对额还是从占总额的比率来看,日本银行的中长期日元贷款都难以成为向亚洲提供日元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

表3:中长期日元对外贷款余额

单位:10亿日元

资料来源:大藏省国际金融局《国际金融年报》各年版。

三、影响“黑字环流”计划资金境外使用效果的原因分析

(一)日元汇率变动大,借款国还款压力大,从而减少对日元的使用

在日元大幅升值的90年代,中国和印尼等东亚国家不得不要求减免部分日元债务,日元汇率的不稳定使得东亚国家对日元债务心存顾虑(麦金农和大野健一,1999)。由于日元汇率上升,如果计算汇率变动,日元的筹措成本必将提高,其差额部分最终只能由债务国承受。以湖南省湘中针织厂和娄底毛巾厂为例。1989年企业借“黑字环流”贷款时,汇率是1美元兑4.73元人民币和1美元兑125日元。1994年7月20日外债全部到期时1美元兑8.66元人民币和1美元兑99日元,扣除1989年外汇额度调剂价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调85%,美元兑日元比价下调25%。因此,两企业按期归还本息需承担430万元的汇率损失,“黑字环流”外债虽年利率仅3.5%,实际年费用负担(包括汇率损失和利息)却高达18%。

(二)原材料成本在产品价格中比重大,影响计价币种选择

根据诺维(Novy,2006)的理论,生产成本中有相当一部分使用外国货币(如美元等工具货币)标价会影响企业在出口中的标价货币选择,由于原材料基本上是以美元定价,因此进口原材料成本在产品价格中的比重将会对出口企业是否采取美元或日元定价产生影响。进口原材料成本在价格中的比重越高,企业出口中越可能采用美元定价,以日元定价的比例就越低。作为一个资源缺乏国家,日本很多行业的原材料主要通过进口,而原油等资源性产品存在美元计价的国际惯例,这些美元计价的原材料成为日本出口商使用美元定价的重要原因。黑字环流计划支持的产品主要是石油、煤炭、天然气、钢铁、铜、锡、木材、橡胶等资源类产品,从表4可以看到,资源类产品日元标价比例很低。

表4:1981和1991年日本出口各行业标价比例对比(%)

资料来源:1981年数据来自国际贸易产业部,转引自Taguchi(1982)。表中数据是根据出口合同数量,而非出口量统计的标价货币比例。数据来源:日本经济产业省,Export Confirmation Statisties。

(三)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风险管理体制的确立

亚洲地区日资企业所建立起的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风险管理体制也是阻碍日元境外使用的一大因素。日本企业在亚洲各地区设立许多子公司,其规模越大,对外汇风险的管理越是倾向于以美元为中心的集中管理,这一现实严重地阻碍了日元的使用。日本企业母公司通过采用进口商货币标价来减轻海外子公司和外国进口商的汇率风险,因为母公司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来使用各种对冲技术。福田(Fukuda,1996)通过对日本跨国公司的问卷调查发现,日本企业对非子公司的外国企业出口中日元标价比重明显高于对子公司的出口。李晓(2005)认为跨国公司从总体收益增加的角度出发,要将企业内贸易的风险进行最佳配置,因而以谋求降低风险的立场来确定计价货币的倾向明显。如在日元升值的情况下,子公司为了确保和扩大在本地的市场份额,从母公司的进口多以子公司所在国的货币计价。中条诚一(2002)以索尼公司为例对日本跨国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进行了描述③,说明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不仅抑制了日元的境外使用,而且对美元规模经济扩展、提高其惯性起着促进作用。

四、借鉴日本“黑字环流”计划经验发展我国海外贷款、推动人民币走出去的可行性

尽管日元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初始条件在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和贸易结构类型上存在差异,但中国在推行货币国际化的初始条件上仍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地方。

(一)中国推行货币国际化尤其是亚洲区域化的初始条件较为成熟

与日本相比,中国在推行货币国际化尤其是亚洲区域化上的初始条件有相对优势的地方:一是目前东亚国家对中国有一定规模的贸易顺差,使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不足的东亚国家能获得一些人民币资产,有利于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区域化发展。二是中国香港作为既有的国际金融中心,对于我国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结算中心和人民币外汇市场具有重要作用。香港既有的金融基础设施使中国可以无须像日本那样通过集中建设东京国际金融中心(东京离岸市场、外汇市场等)和发展欧洲日元市场的方式来促进日元的国际化。

(二)日元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初始条件较为相似

首先,从金融市场面临的问题来看,在日元国际化初期,日本存在着债券市场不发达、短期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银行和股票等金融市场对外国金融机构开放程度较低、金融机构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与目前我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问题十分相似;其次,在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欧洲人民币市场方面,中国当前状态和20世纪80 年代的日本基本类似,都处于起步阶段;再次,从外部经济关系看,当前中国和80 年代以来的日本在贸易上都依赖于对欧美的出口,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都很大程度上使用美元定价,并且都面临着来自美国的巨大商业压力,使得市场上长期存在本币升值预期,且这种升值预期对日元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经验和规律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五、发展人民币海外贷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需注意的问题

(一)维持币值稳定

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适度增加波动性,控制大幅升值预期。汇率制度的理想方式为: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范围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汇率走势呈现出长期内缓慢升值,短期内双边波动态势,而货币篮子结构也根据贸易中的货币标价结构作相应调整,逐渐走向浮动。一是要在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性的基础上妥善解决与欧美等国的贸易摩擦和汇率冲突,避免出现汇率大幅升值的自我强化,尤其避免政治或经济事件对汇率走势产生过于一致的预期。二要在资本项目管制的放松进度和顺序上有所选择,避免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过大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尤其是升值)幅度和国内货币政策造成冲击。

(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使用环境建设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上缺乏人民币金融产品,所以持有人民币进行风险对冲的选择有限,导致额外的持有、兑换费用,从而直接影响到境外个人、企业、银行持有和使用人民币的意愿。因此,建议在现有基础上,快速提升金融服务业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拓宽境外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一方面,加快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允许开设更多的外资银行子公司,允许有外资背景的各类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另一方面,加快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金融业领域抢占市场份额,以提供高效便利的国际化人民币业务。在提升金融服务业国际化的同时,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也不可忽视。人民币的境外流通需要市场和落脚点,在现有的中国香港这个离岸中心的基础上,人民币仍需要更多的离岸中心。

(三)及时了解微观企业的动向和变化,改革企业外汇管理体制

日本经验表明,本币在境外的使用是否能收到预期效果最终是由企业决定的,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需从企业角度出发,切实满足其需求,这就要求政府要了解企业的实际状况。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内关于贸易中人民币使用状况的微观调查和研究很少,因此难以确定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中所关心的重点和影响因素,而这些正是有关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础。可学习日本经验,由央行出面组织专门研究,对企业进行持续跟踪调查。此外,应引导有代表性的各大企业协调步骤、统一行动,由目前的美元管理体制转向人民币管理体制。

六、发展人民币海外贷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

(一)成立专门的本币输出机构

建立相应的人民币输出渠道,需要在贸易融资、对外投资等方面,使人民币“走出去”有路可走。中国当前的情况和日本当年始推日元国际化战略时近似,借鉴日本经验,中国亦需要有类似日本海外协力基金(OECF)、输出入银行(JEXIM)这些输出本币的机构。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所开展的业务已对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和结算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些支持。未来,成立一个专门的本币输出机构或在现有机构中选择一个机构专门负责本币输出,将有利于集中力量构建人民币输出渠道,推动人民币加速输出。

(二)设立专营海外贷款和投资的基金,推动人民币海外贷款和投资

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主要有三种类型: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截至2009 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2562.9 亿元人民币,其中无偿援助1062 亿元、无息贷款765.48亿元、优惠贷款735.5 亿元,但这些对外援助资金多以美元的形式出境,人民币占比很少(兰德研究报告,201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及个人境外投资需求不断上涨。建议借鉴日本经验,集中我国政府对外援助资金、金融机构资金、企业及个人投资基金,设立专门经营海外贷款和投资的人民币基金,交由人民币输出机构集中调度管理及经营,结合国家战略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让人民币走出去。

(三)扩大国内需求,调整贸易结构,促进亚洲企业对华出口时使用人民币标价

日本经验表明,由于日本一直无法成为最终品的需求国,使得东亚国家只能将生产出来的最终品使用美元等定价出口到欧美,进而影响了中间产品的标价货币选择。随着中国贸易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加之货币互换等方式的发展,短期内会提高东亚贸易中人民币使用程度。但从长期来看,只有改变目前的贸易结构,逐步转向出口中间产品和进口最终产品的贸易模式,才能不断输出人民币资产,提高其在国际交易中的使用比重,也才能避免出现类似日本作为一个贸易国依附于金融和需求国(美国)的状况。这就要求不断地扩大内需,改变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现状。同时,促进包括中资企业在内的亚洲企业对我国出口时使用人民币标价。亚洲各地企业如果在出口中使用人民币标价,意味着企业可以容易地获得人民币资金,也意味着他们不仅有能力偿还人民币贷款,还可以使用人民币进口商品,这将促进人民币在我国与亚洲各地区之间的良性循环。面对现实中人民币对美元的劣势,政府须提供优惠政策,如对使用人民币标价向我国出口的企业采取税收优惠政策等,以促使企业积极地使用人民币标价。

(四)选好人民币输出的突破口

根据国内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人民币国际化分为周边化、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地域“三步走”和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的货币职能“三步走”。现阶段,人民币的周边化已基本实现;在中越、中俄、中朝、中缅、中老等边境地区,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支付货币已大量使用,并能够同这些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因此,一定程度上人民币已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区域性货币。但这个区域还仅限于中国周边,与国际化相比还太小,下一步需选好人民币输出的新的突破口,由“点”及“面”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目标。目前中国对外援助项目已遍及所有新兴市场地区:获援助金额最高的地区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其次是中东和东南亚,其中拉美最大的援助项目在委内瑞拉、巴西和阿根廷,非洲最大的援助项目在尼日利亚和加纳,亚洲最大的援助项目在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马来西亚,上述受援助最多的地区无疑是人民币输出的最佳突破口。建议将人民币走向这些地区纳入人民币国际化的整体规划,并提高到国家对外战略的层面上来,督促相关部门尽快做好有关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路径等前瞻性研究,在推动人民币输入这些区域的同时,让银行和企业能实现同时“输入”。

注:

①1989年7月,为应对愈演愈烈的拉美国家债务偿还危机,美国提出布兰迪计划。在该计划下美国政府支持一些国家依靠外国商业银行获得借款或者债务支付。这些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下进行了成功的综合性结构改革。

②如日本海外协力基金承办的黑字环流贷款年利率为3%,贷款期最长为30 年;日本输出入银行承办的黑字环流贷款年利率为5%,贷款期最长为20 年。

③索尼的财务管理除一部分由总部以及马来西亚金融子公司管辖外,日本方面与亚洲第三方工厂以及海外分支机构间的交易都是通过SES(亚洲地区索尼集团的金融子公司)进行,交易中的汇率风险也由SES集中统一管理。例如,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第三方工厂进口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出口给泰国的子公司时,每笔交易均以出口国当地货币标价和交易,各个企业不承担汇率风险,而是通过SES的美元一元化管理,即统一承担美元和本地货币之间的汇率风险。

参考文献:

[1]Novy,Dennis.2006.Hedge Your Costs:Exehange Rate Risk and Endogenous Currency hivoicing,warwick economic research Paper,NO.765,university of warwick.

[2]毕志恒. 日本稳定增长的经济政策初析 [J].日本研究,1987,(1,2).

[3]刘日红.日本调节国际收支的做法与启示 [J].时代经贸,2011,(7).

[4]任克军.日本的“黑字环流:计划及其对亚太地区经济的影响[J].世界经济,1988,(9).

[5]许媛媛,赵志富,文诚.人民币跨境循环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12,(9).

[6]叶华.浅论战后日本的对外援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4).

[7]张祖国.日本政府的海外经济合作[J].日本研究,1992,(1).

[8]中条诚一.亚洲的日元国际化[J].经济资料译丛,2002,(4).

[9]李晓.日元国际化的困境及战略调整[J].世界经济,2005,(6).

[10]麦金农,大野健一.美元与日元:化解美日两国的经济冲突[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Develop the Overseas Loans to Promote the Offshore Use of RMB

—Japan’s “Surplus Circulation” Case

Liu Wenjie Liu Chunbo Chu Yali

(Operation Office of PBC Jinan Branch, Shandong Jinan 250021)

Abstract: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huge trade surplus and promote the output of Japanese Yen,Japan implemented the“surplus circulation”plan in 1980s. Through developing the“surplus circulation”loans,balance of payments surplus get effectively used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Japanese Yen.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basic situation,features,experience,lessons of Japan’s developing“surplus circulation”and inspirations for China,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offshore use of RMB.

Key Words:“surplus circulation”,overseas loans,offshore

(责任编辑 耿 欣;校对 XR,SJ)

推荐访问:境外 贷款 推动 人民币 海外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