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辛弃疾与信州的文化互动

辛弃疾与信州的文化互动

时间:2023-06-16 12:2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辛弃疾罢免官职后,在信州度过了十八年的归隐生活。在此期间辛词除了保持一贯豪放慷慨的主要风格外,清丽婉约的词作大大增加,词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信州的地域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他在当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影响了信州的人文环境。本文试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辛弃疾与信州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辛弃疾;信州;影响;地域文化

辛弃疾,本字坦夫,后改字为幼安,中年之后自号稼轩居士。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出生于山清水秀、风光宜人的山东历城(今济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逝于南宋江南东路的铅山(今属江西省),享年68岁。辛弃疾以豪放词闻名于世,现存有辛词六百余首,是两宋时期存词最多的词人。

他的词作体现了大量的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抒发了豪迈的爱国热情,有着深广的忧患意识。清初诗人王士祯曾高度评价道:“豪放惟幼安称首。”清代评论家周济认为,辛弃疾的词作是“词家转境。辛弃疾继承和发扬了苏轼的传统,将自己的人生际遇、精神体验和内在情怀以词的形式表现出来,极大地拓展了词的意境。受辛弃疾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南宋中叶以后形成了声势浩荡、人才济济的爱国词派。

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爱国词人,还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豪杰。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北方民众纷纷起义抗金。年仅22岁的辛弃疾在家乡济南集结了两千男儿亦举起反金大旗。不久之后率兵投入耿京麾下。在此期间,叛贼义端偷窃军印出逃,辛弃疾成功追回军印并处决叛逆。张安国谋害耿京、投降金国。辛弃疾只率轻骑五十余人,奔袭有五万人马的金兵营地济州(今山东济宁),生擒张安国,又策反了上万将士,连夜赶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将张安国处死。洪迈曾在《稼轩记》中描述这一壮举:“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虽然辛弃疾有经天纬地之才,吞吐八荒之概,但现实不允许他施展雄才大略,也没有让他实现收复山河的抱负。为官以来,屡次受到奸人的诽谤弹劾,仕途起起落落,长期罢官闲居。信州就是他在宋淳熙八年(1181年)被诬陷罢免而退隐闲居的地方。辛弃疾南归后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居住地。在他宦游江西的时候,对信州城外一里地左右的狭长形湖泊很是喜爱,于是将这块地买了下来,又给这湖泊取名为“带湖”,并派人着手建设。在带湖居处落成之際,辛弃疾就受到了王蔺的弹劾,罢官后便举家到带湖居住。辛弃疾对南方农民多弃农从商的行为不以为然。他认为:“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所以他给面对着稻田的房屋起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

信州地域文化对辛弃疾的影响

宋淳熙九年(1182年)到宋绍熙三年(1191年),辛弃疾在信州带湖退隐长达十年之久,但他没有一蹶不振,就此消沉,而是寄情山水,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词,以此为载体来排遣自己内心的忧思。在此期间,他又在铅山建造了一座新居。新居旁有清泉明晰澄澈,池如臼形,辛弃疾取名为“瓢泉”。宋绍熙三年到五年(1192年-1194年)辛弃疾再次出仕,一度任太府卿,但又遭人嫉恨,因“残酷贪饕,奸脏狼藉”等“莫须有”的罪名被罢免。之后又在信州闲居八年。并因宋庆元二年(1196年)带湖住居遭火移居到铅山瓢泉。这样来看,辛弃疾除五十三岁到五十五岁出任官职又遭弹劾罢免外,在信州一共度过了十八年的归隐生活。可以说在他的生命中信州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此期间辛词除了保持一贯豪放慷慨的主要风格外,清丽婉约的词作大大增加,词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信州的地域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

刘师培认为:“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南北方水土的不同造成了文风的大相径庭。辛弃疾少年成长在北方,北方的崇山峻岭使他形成了刚健豪爽的文化心理。而辛弃疾隐居江南信州多年,南方的温山软水也使他的文学创作融入了深婉雅丽之美。

在这些产自信州的作品中,多次以南方独有的山水风物为意象,使辛词的书写内容大大增加。南方多水,辛弃疾在信州的居住游玩之地也多有水溪湖泊,所以辛词中多次涉及水意象和与水有关的意象,仅“水”字就出现了一百五十余次。如 “一榻清风殿影凉,涓涓流水响回廊”(《鹧鸪天·鹅湖寺道中》),“看萧然风前月下,水边幽影”(《贺新郎·赋水仙》)。又写信州的雨,“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受他喜爱的带湖如“千丈翠奁开”(《水调歌头·盟鸥》),水中舟是“看扁舟、幸自涩清溪,休催发”(《满江红·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待浮梁》),水边树是“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鹧鸪天·戏题村舍》)等等。其他与水有关的诸如“桥”、“莲”、“岸”、“鱼”等意象也被辛词多次书写。

当南方特有的山水景物进入辛弃疾的文化视野后,柔美的景色影响了他的创作心理。慷慨激昂的辛词揉入了细腻婉转的语调,柔化了它一贯刚健俊爽的作品主音。如“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芳草春深,佳人日暮”(《沁园春·弄溪赋》),“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

为了表现信州多种多样的自然风物,辛弃疾增加了词体和词调的使用种类。如效仿《离骚》的楚辞体《山鬼谣》采用了“山鬼”的意象,效仿李清照的“易安体”《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颇有情切清婉的风韵,效仿朱敦儒的“希真体”《念奴娇·赋雨岩》有洒脱旷远的情致。据学者统计,辛词可确考在南归前所作的有八十八首,词调三十九种。而辛弃疾在信州带湖的作品有一百七十六首,词调五十二种;在铅山瓢泉的作品有二百二十五首,词调已经达到五十八种。这些词作中,以豪放为主调的《满江红》、《水龙吟》等词牌名的使用频率减少,而出现了《蝶恋花》、《点绛唇》这样以婉约为主音的词牌。

辛弃疾满腹经纶,文韬武略,却遭奸人陷害闲居信州,心中充满了苦闷与怨愤。信州的灵山秀水抚慰了他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使他得到寄托,借词作来排遣忧思,解脱失意,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

(二)风俗人情的影响

宋室南渡后,信州因为靠近首都临安,地理位置变得重要起来。同时信州距离抗金前线远,社会环境比较安定,经济文化也逐渐发展起来。

信州的风俗人情为辛词拓展了题材范围。南方种植业以水稻为主,所以需要在有水的地方开辟田地。这种景色在辛词中表现为“五亩园中秀野,一水田将绿绕”(《水调歌头·文字觑天巧》)。信州农民多栽种桑树,辛词描写道“陌上柔桑破嫩芽”(《鹧鸪天·代人赋》),“桑麻长过屋山头”(《鹧鸪天·戏题村舍》)。辛弃疾嗜酒,辛词中也出现了描写酒馆词句,如“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丑奴儿·千峰云起》)。信州民风淳朴,《浣溪沙》中曾写道:“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风调雨顺是信州农民最朴实纯真的愿望。当自家果实成熟时,也会邀请乡亲近邻去品尝。“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满江红·几个轻鸥》)辛词中还描写到了信州的婚嫁风俗:“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鹊桥仙·松冈避暑》)

信州的风俗人情丰富了辛词的艺术表现风格。辛弃疾描写信州百姓的日常生活,自然清丽,不加雕琢,如“竹树前溪风月,鸡酒东家父老,一笑偶相逢”(《水调歌头·万事到白发》)。辛弃疾善于捉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寥寥数字就能涵盖丰厚的意蕴,如著名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只提到了“稻香”和“蛙声”两种意象,就使人感受到了夏天农间的活跃生机。信州的词作多用口语,平易流畅,如“著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这些直抒胸臆的语句,不经修饰,充满了日常生活的气息,读来亲切通畅。

辛弃疾对信州地域文化的推动

“文学与地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辩证的关系。一方面,是地理环境对文学的作用或影响,一方面则是文学对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的作用或影响。”

辛弃疾在信州生活了十八年,信州的地域文化对辛词潜移默化。他在当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也影响了信州的人文环境。

(一)形成文人集团

在辛弃疾闲居信州之前,信州文坛一直以韩元吉为首,但韩元吉善于诗文而于词不名,所以信州的词坛一直寥落凄清。辛弃疾退隐信州之后,为信州词坛带来了新的生机。他经常与以韩元吉、韩淲、徐文卿为代表的信州本地的文人唱和,也和精通文学且在信州为官的官員交游,例如洪莘之、李正之等人,也结交一些往来于信州的文人,如陈亮、朱熹等。最著名的就是他与陈亮的“鹅湖之会”。他在信州的交游活动使其爱国激情不衰,为辛词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氛围,深化了主体风格,使“稼轩体”继续发展并得以定型。

他们在一起宴饮集会,辛弃疾作有《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念奴娇·和信守王道夫席上韵》等,不仅使在退隐时期忧怨的辛弃疾得以派遣寂寞,还帮助他结交了信州的历任官员,以另一种方式接近庙堂,抚慰自己的报国热情。辛弃疾还经常与朋友结伴出游,如《鹧鸪天·和吴子似山行韵》、《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等词作,获得新的体验。辛词中还有很多词作是他与朋友来往的书信,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生查子·简吴子似县尉》等,为他联系着朋友间的情谊。辛弃疾在信州的社会交往使各个阶层年龄不一、背景不同、互不相干的文人关联起来,无意中促成了一个以自己为主心骨的文人集团。这些人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交流,延续了信州的文化精髓,推动了信州的文化进程。

南宋时期规模最大的爱国词人群体——辛派词人,就是在信州文人集团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词人凭借一腔报国热情,自发地以辛弃疾为学习榜样,继承和发扬了“稼轩体”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点,对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创办书院学堂

书院是代表地方文化发展有生力量的主要标志,在推动地方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辛弃疾在信州成立了三所书院,分别是带湖书院、稼轩书舍和瓢泉书院(又名稼轩书院)。据《江西通志》记载:“带湖书院在府城北灵山门外,建于宋淳熙间,乃辛弃疾读书所。”而稼轩书舍建于博山寺西南侧。瓢泉书院原是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时读书创作的书斋,辛弃疾取名为“稼轩书院”。但遭火灾而焚。据《铅山县志》记载,宋庆元三年(1197年)春,辛弃疾迁居铅山瓢泉后再次兴建书院,并取名为瓢泉书院。辛弃疾还在书院中亲自教学授课,并撰有讲义《瓢泉秋月课稿》,可惜已亡佚。辛弃疾曾在稼轩书舍收取了三十个学生,结果却有三十一个人考取进士,其中一个是后厨师傅,辛弃疾的教学能力可见一斑。他创办的书院提高了信州的教育水平,促进了信州的文化发展。《中国书院文化简史》中曾提到:“影响较大的还有······辛弃疾创办的铅山稼轩书院。”

辛弃疾因遭人嫉恨被人陷害导致罢免官职,在信州前后退隐闲居了十八年。但他没有一蹶不振,就此消沉,而是继续创作。自小在北方养成的豪放俊爽被进入眼底的南方山水所滋润,生发出细腻柔情,创作出了深婉雅丽的作品。而辛弃疾在信州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也对信州的人文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邓广铭著.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76.

[2]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编著.辛弃疾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6:1-54.

[3]邓广铭著.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3-96.

[4]曾大兴著.文学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3-25.

[5]刘扬忠著.辛弃疾词心探微[M].济南:齐鲁书社,1990:58-83.

[6]刘扬忠著.唐宋词流派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7:136-154.

[7]辛更儒编.辛弃疾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2-253.

[8]肖建.论信州二十年生活对辛弃疾词创作的影响[D].青岛:青岛大学,2007.

[9]陈未鹏.宋词与地域文化[D].苏州:苏州大学,2008.]]从书院文化的角度肯定了辛弃疾创办书院的贡献。

推荐访问:互动 辛弃疾 文化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