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的年文化

中国的年文化

时间:2023-06-18 14:3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文化本来是没有国界的。甚至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了解、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乃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发展的题中之意。也是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必要之举。我们中学生了解中国年文化,或许会使我们的年过得更有意义,肯定对我们丰富知识,健康成长有利。

——编者

漫话春节

春节,又叫阴历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传说中,“年”是给人带来坏运气的动物。赶走“年”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过年燃放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过年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游子过年时都要回家欢聚。卅至初一夜,也叫除夕,又称团圆夜。新旧交替,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大年初一第一声鸡啼,或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年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过年好等习俗,还有祭祖等活动。

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扭秧歌等欢度年的活动,一直要到正月十五才结束。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满、蒙,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的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说文。禾部》:“年,谷熟也”。我国自夏商采用夏历,一年分十二个月,每月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子时称为岁首,也叫年。

传说之一:熬年守岁说。 守岁,俗称“熬年”。此习俗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中国太古时期,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凶猛异常。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人们都逃往深山避难。

某年除夕,一个乞讨老人走到桃花村村东头一位老婆婆家,老婆婆劝他快随人们上山躲避“年”兽,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人气宇不凡。老婆婆继续劝说,老人笑而不语,老婆婆只好上山避难了。半夜时分,“年”兽进村,发现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狂叫着扑过去。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爆响声,“年”兽浑身战栗,不敢往前行。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家门大开,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见状,狼狈逃蹿。

第二天正月初一,避难的人们回村。老婆婆向人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人们拥向婆婆家,只见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噼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发着余光……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岁到天明。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俗。

熬年守岁兴起于南北朝。“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流传至今。

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相传古时候有个叫万年的青年,在山上砍柴休息时树影移动启发了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gui鬼)仪。后来,山崖滴泉又启发了他,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艺万年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祖乙并讲述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感到有道理。于是留下万年,在天坛前修筑起日月阁、日晷台和漏壶亭,希望万年能创建历法。一天,祖乙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万年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春节的习俗

中华民族在欢度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扫”、“贴”、“请”、“守”、“放”、“拜”、“耍”、”食”八大春节习俗。

扫:扫尘。“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贴:贴春联、年画、福字。春节,家家户户把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福”字指福气、福运,春节家家贴福字。有人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春节贴年画在农村很普遍。随着年画的产生、发展, 我国出现了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三个年画重要产地。 民国初,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结合起来,这种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

请:请灶神、财神,贴门神。就是供奉一家之主的“灶王神”,接恭喜发财的“财神”,贴镇邪保平安的“门神“。反映了人们祁盼平安、富裕、美好生活的愿望。

守:除夕守岁。 西晋周处《风土志》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

放:放爆竹、烟花。中国有“开门爆竹”一说。即春节以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起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江西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年初一早,人们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晚辈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压岁钱给晚辈。“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可压住邪祟,平平安安度过一年。

耍:耍龙灯、舞狮子、扭秧歌。 春节期间,为了庆祝丰收,企盼今年好年景,乡村及街道纷纷组织秧歌队,舞龙灯,耍狮子,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祈求龙的保佑,希望开始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春节食俗。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春节食品。

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再包成饺子。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谐音“交子”——春节辞旧迎新正交子时,寓交好运之意。

民俗专家谈春节

“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而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社会意义尤为巨大。”长期研究民俗文化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如是说。

萧放表示:春节作为中国人数千年的核心节日,有着丰富的节俗内容。春节首先代表着温暖和亲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赶三十晚”。这些话道出了春节所负载的厚重历史积淀,以及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从漫漫羁旅风雪夜归,到春运期间滚滚人潮,构成从古到今中国春节来临之际永恒的景观。“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亲人的聚会,也是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

“其次,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萧放说,不能回家过年的中国人,哪怕不孤单,却总有一种“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漂泊失落感。旧时北京人过年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新年亲人必须齐全。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这顿饭无论如何一定要在家里吃。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时间点,已经被广大人民充分价值化,乃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萧放认为,正因为春节这些特质,确定了它在中国人生活中第一大节的当然地位。现代化的进程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但是,改变不了春节返乡的汹涌人潮,改变不了天下游子的一片归心。“节日文化一旦成为传统,就具有它特定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适应了人性的需要。春节尤其如此。”萧放说。

他表示,春节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不仅需要呵护、珍视,,更需要经营。它是中国民众一年一度情感、愿望的释放日,应该努力使充满活力与温情的传统春节永远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期盼,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文化多样性中闪现出民族文化的光彩。

“春节,这高悬在民族天幕上的古老明灯,以其独特而永恒的光芒辉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这样的光芒,明亮又温暖。”萧放说。

关于春节的诗词

历代文人、墨客关于春节的诗词,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年情结,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吟诵这些诗词,不仅能强化年情结,而且可以深化我们对年文化的理解。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中国年文化在发展

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年文化也在不断发展。中国人欢度春节,除了继承传统的习俗外,在欢度的内容、形式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使中国传统年的文化味更浓。

“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人的“年精神文化大餐”。除夕之夜,亿万家庭在合家团圆、包饺子、吃年饭的同时,打开电视机,聆听国家主席的春节祝福,欣赏央视顶级综合文艺节目——春节联欢晚会,歌舞、相声、小品……好戏连连,家家笑声不断,充满了温馨、祥和、喜庆、和谐的年气氛;国粹京剧专场、可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比美的新春音乐、拥军爱民联欢、曲艺、相声、小品专场,各地方台各具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绘画、书法比赛,体育文化娱乐节目……使春节文艺舞台繁花似锦 、色彩纷呈,从初一到初五,陪伴着亿万观众,成为中国年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拜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写信、排电报问候拜年方式已为电话拜年等取代;近几年兴起的有奖明信片拜年,也不情愿地被电子邮件拜年、手机短信拜年、可视电话拜年、录像光盘拜年所取代,成为中国人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远在大洋彼岸,即时同步传画面和声音向家人拜年,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春节到大饭店、大酒店吃团圆饭,外出、出国旅游过年早已不是新鲜事。

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给中国的传统年打上了时尚、现代的印记,写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可以预言,中国的年文化继承传统年习俗,一定会更加具有时代魅力和现代气息!

洋节热的冷思考

如今在中国有一种怪现象:洋节渐热,中国传统节渐冷。一“冷”一“热”令人深思。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国人过过洋节,无可厚非,但由此重“末”轻“本”,也确实令人忧虑。固然,市场经济的存在变化已经和正在引起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化,但是,传统的、“根”的东西必须继承、发扬。改变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年轻人“跟着感觉走”的认知方式,乃是为中国传统文化加温的必要之举。

有人认为,西洋节的“物质过节”更迎合商家的利益,所以商家更热衷与把西洋节办得热热闹闹。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节的“精神过节”便明显处在下风了。

商家过度炒作的结果,无疑让年轻人和孩子们更注重这样的西洋节,因为在这样的西洋节中,商场、超市、歌厅、饭店等等场所都是热闹的,因为在这样的西洋节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得到符合节日特色的礼物,因为在这样的西洋节中,大家更觉得像是过节了。

仔细想想,中国传统节更注重“精神过节”,表现形式充其量就是一点儿过节食品,比如中秋节的月饼,元宵节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等等,这样的过节食品也只能吸引餐饮业主注意,与西洋节的“商家总动员”比起来,热闹程度自然逊色了许多。

中国传统节的内涵是丰富的,每个节日都或多或少地可以与某个名人或某个神话有关系,但是,如今很多孩子,甚至是年轻人都忽视了节日的内涵,节日变得更加像个休息日、休闲日,毕竟没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国传统节的内涵变得很容易被冷落,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化遗产日”如及时雨般“浇”醒了很多仍在痴迷西洋节的人。无一疑,传统文化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高昂自信的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雄厚资源之一,更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与外国平等互利的重要资本,国人岂可等闲视之?人们有理由相信,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做底蕴,中国传统节永远不会冷。

◎相关链接◎

倒贴“福”字的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命心腹悄悄在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家门上贴一“福”字,以便第二天将门上没有“福”字的人家通通按暗通元贼杀掉。好心的马皇后得知这一情况后,令全城大小人家连夜在各自门上贴一个“福”字。于是各家各户都遵懿旨照办,其中有廖姓人家不识字,还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朱元璋令御林军把没有贴“福”字的人家满门抄斩。岂料不一会儿御林军头目回禀,全城家家都贴有“福”字。朱元璋气得正不知如何是好。御林军头目说,有人把“福”字倒着贴在了门上。朱元璋听了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人一个不留全部杀掉。马皇后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朱元璋一听有道理,便消除了杀人的念头,一场大祸从而避免了。从此以后有人便将“福”字倒贴起来。

艺术中不管是贴“福”字也好,倒贴“福”字也罢,都是人们美好意愿的一种体现。

春联堪称国粹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别称门联、联语。新春时节,贴在门侧的又叫春联,以期待新的一年平安幸福、兴旺发达,表达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的美好愿望。

春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到了南北朝及唐朝,桃符的内容逐渐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所替代,因此出现了对联的新形式,而后演变成春节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很讲究平仄相间,音韵和谐,要有对仗、对偶等,不仅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也要相应,自然成趣。春联的种类很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短春条、大春条。每副春联都有横批和一个“福”字,还有斗方和影壁单贴、门心和抱柱。一般大街门外的对面和屋门对面都贴“出门见喜”,屋里贴“抬头见喜”,影壁单贴“迎样”、“鸿穆”等等。

民俗学家乌丙安说,中国有一系列的年俗都是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很多都够得上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有许多年俗被现代理念所淹没,需要加以整理和保护。春联是中国独有的春节民俗形式,其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十分独特,有外国语言和文字所无法企及的美感。而且,春联应该自己对句自己写才有意义,它需要保护和抢救,作为特殊的文化遗产延续下来,可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有专家认为,中国的春联与京剧、昆曲一样堪称国粹,其格律的严谨、寓意的深邃、形式的优美,是外国文字所无法企及的,但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人越来越不会做“对子”了,这是文化艺术的倒退。

推荐访问:中国 文化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