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考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小说单元阅读指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小说单元阅读指要

时间:2023-06-22 10:5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中的小说来教授学生怎样学习、阅读、分析小说。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小说的三要素,其次是根据小说中的环境正确地分析和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最后准确分析故事情节和把握作品主题。通过以上正确的阅读和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小说 阅读 人物形象 情节 环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学习的是小说,课文有《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三篇。很多学生都爱读小说,但爱读小说不一定会读小说。“爱读”是兴趣问题,“会读”是能力问题。通过学习,要把兴趣转变为能力,使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从而读出更多的趣味和更多的收获,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更好地认识人生和社会。如何才能会读呢?除了多读细读之外,首先要有知识的基础。任何能力的提升,都是以知识为支撑的。“无知即无能”,说的就是这道理。以下介绍的知识是阅读分析小说必须具备的,希望大家领会掌握。

一、小说的三要素及相互关系

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和环境。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和灵魂,小说的一切意义和价值是通过人物形象体现的。人物性格刻画得好坏直接决定了小说创作的成败。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在传统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人物性格真实而深刻地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为什么写好了人物,就能达到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格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外,主要是后天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决定的。既然这样,那么从人物的性格就可以看出社会生活的某些东西,从几个或一群人物的性格就可以看出社会生活某些本质性的东西,从而达到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是社会环境决定人的性格,读小说正好是它的逆推:由人物的性格来看社会生活。司马迁独到的史书“纪传体”写法流行千年而不绝,就是因为在纪传体史书中,80%的内容是给历史人物立传,就是所谓的“纪”“传”,它是让读者通过人物来了解历史,这完全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故而成为史家写史的不二法门,而小说是让读者通过人物来了解社会,这就是我们阅读小说要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的原因所在。

在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刻画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表明情节和环境就是次要的,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精彩的情节和环境描写,不可能有成功的人物形象。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也就是说,情节的发展实际上是展示人物性格的过程,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发生变化,逐步丰富,由单一到多样,由简单到复杂,逐渐立体化,最后栩栩如生地站在读者面前。现代小说常常淡化情节,甚至没有情节,那么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往往也非常模糊,不是一般读者所能接受和鉴赏的。

环境在小说中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不言而喻,社会环境在阅读时往往被忽略。简单地讲,社会环境就是指小说中人物自身之外其他的一切,如其他人、家庭、村庄、城市以及人物所在的一切具体处所。社会环境的描写除了直接反映社会生活之外,主要作用是为人物性格的真实性提供依据。我们读小说,看影视作品,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人物性格是否真实,那么这个真实性如何评判?实际就是看人物的性格和环境是否吻合,也就是人物的性格在小说的特定环境里是否能够成立。我们正是从环境和人物的相互联系中判断出人物性格刻画得是否成功。小说中社会环境的描写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为我们通过分析人物,把握作品主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单纯的人物分析绝对不可能准确地把握小说的中心思想,所以我们读小说,绝对不能丢掉了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否则我们既不能对人物性格的真实性做出评判,也不能看出小说中所蕴含的任何社会意义。

小说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它是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辅助手段。通常情况下,它有以下作用:①表现主题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③渲染气氛④烘托人物⑤暗示人物心理。

二、如何分析和评价人物

要想正确地分析人物,首先应当在思想认识上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任何主要人物的性格绝对不是单一的、简单的,它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多样性毋需赘言,而复杂性的极端,就是性格中截然相反、绝对矛盾的两面却能存于一身,十分柔弱的女子有时可能刚强无比,十分粗鲁的男人有时可能细致入微,正如生活中的人一样。

其次,要想正确分析人物,还应有一个基本的常识,那就是任何主要人物的性格都是由共性和个性组成的。共性是由人物在社会生活中和同类人相同的社会位置和人以及相同的社会身份决定的,而个性则是由人物独特的家庭出身和独特的人生阅历决定的。同样是善良,在张三身上可能表现为愚昧,在李四身上却可能表现为高尚,一个令人哀其不幸,一个令人肃然起敬。共性,你有我有他可能也有,而个性,则是此人物区别于他人物本质性的东西。

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前,应该知道人物性格是复杂多样的,绝对不能挂一漏万,以偏概全;还应该知道人物的性格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绝对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具体分析人物我们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梳理故事情节,最好划分出故事情节的段落。

在故事情节不同的段落中,人物性格会有不同的展现和变化,特别是高潮部分,更是人物性格集中鲜明而彻底的体现,最可以看出人物性格中本质的东西。做好这步工作,有利于我们把握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2.从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相互关联中把握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人物的所言所行往往具有独特性,也就是在特定的情节中,人物往往以其特有的方式言其所言,行其所行。我们就要思考:对于这样一件事,人物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我们举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老师在上课,突然一个学生放了一个响屁,此情此景,怒者有之,笑者亦有之;怒者有大怒亦有小怒,笑者有大笑亦有微笑;恐还有先笑后怒或先怒而后笑,抑或还有不怒不笑,无动于衷者。笑怒不同,大小有别,皆性格不同使之然也。做好这步工作,有利于我们把握人物性格的个性特征。

3.从社会环境的设置和环境描写的侧重上把握人物性格的共性和局限性(即性格上的不足),任何人物的真实存在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作者在设置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时,既要提示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又要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共性特征,从而使人物性格真实而深刻。如本单元《祝福》中开头对鲁镇“祝福”的描写以及对鲁四老爷家中摆设的描写都体现了作者刻意的设计和描写的侧重:在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当时,这个落后闭塞的鲁镇还充分浸泡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之中。这种对环境的准确描写,完全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辛亥革命以失败而告终,它的反封建任务远没有完成。中国社会的封建性质没有丝毫改变。即使是列强入侵,新学渐兴,但在落后、闭塞的广大中国农村,依然还是完全而典型的封建社会。这样鲁镇就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我们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把握人物性格的实质和小说主题的本质。封建社会的实质是专制,这种社会性质就决定了人物的共性:统治者的残忍和冷酷,民众的愚昧和麻木。人物对悲剧命运的屈从,也就成了人物性格上最大的不足,即使是对不公正命运的抗争,也带有强烈的愚昧色彩。

因此,我们在阅读小说把握人物性格时,一定不要忽略了环境描写的分析。

4.从具体的描写手法上看人物性格生动鲜明的个性特征。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常见的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肖像描写和环境描写。我们通过这些具体的描写方法分析人物性格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综合地分析,二是前后联系地分析。

当然说到写法,小说除了特殊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还有其作为一般散文的共同写法,如设置悬念,铺垫伏笔和应笔、对比、衬托、欲擒故纵、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这些手法的使用,使小说的行文错综有致跌宕生姿,既更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又大大加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三、如何分析故事情节和把握作品主题

完整的故事情节,常常由以下六个环节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当然不可能每一篇小说的情节都具备这六个环节,一般情况下都要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环节。在分析故事情节时,最难以把握的是高潮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辨识和把握。一是从故事情节的发展看,矛盾冲突最紧张、最强烈的部分即是小说的高潮。二是从主要人物的命运看,哪一部分改变了或彻底改变了主要人物的命运,哪一部分就是高潮。三是从人物性格看,高潮部分必定是人物性格最本质的展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深刻性与情节水乳交融,充实结合,到了高潮部分,作者就会全部完成了人物性格的刻画。

以上说的是常态结构。除此之外,还有两种结构形式,这就是双线结构和倒叙式结构。

在做了以上分析后,特别是准确把握了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性格后,作品主题的把握就水到渠成了。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就可以明了作品的主题。所谓“联系起来”实际上指的就是作者为什么写这样一个社会和这样一个(几个)人物。

以上我们介绍了阅读小说分析人物的知识和方法,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练习,一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和快乐。

(林旭英 山东省栖霞市第一中学 265300)

推荐访问:必修 人教版 单元 高中语文 阅读

版权所有:首考文秘网 2015-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首考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首考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冀ICP备15026071号-91